『壹』 麻将是谁发明的
说法一 麻将,又称麻雀、雀牌、马将等,它与骨牌、叶子、马吊有密切的渊源。 骨牌起自北宋宣和二年,又称宣和牌。分天、地、人、和、长、短、无名、七等共32张,按点和等级分大小。一张12点的天牌”与任意一张7点牌在一起,是九点;一张11点的短牌”与一张8点的人牌”在一起,也是九点;前者大称天九”,后者称人九”。骨牌为矩形块状,为今后的麻将制作形式作了提示。 叶子,就至今尚保留着的窄条纸牌。起源于唐朝。宋代王辟子《渑水燕谈录》说叶子”系一禅师献给李世民的。叶子”暗示二十世李”,即唐可传给20世。 叶子”到明朝发展为马吊”。纸质品,共40张,分为文钱、索子、万字、十字4门。文钱分空没文、半文和一文至九文。索子分一索至九索。万字分一万贯到九万贯。十字分九十万贯到二十万贯。万字”十字”均以水浒人物为标志等级。 到清朝,加入中发白东南西北风,成了麻将。 说法二 现今人们熟悉的麻将牌,传说还有一段伤心的故事。 从前,有个父母双亡的少年,姓麻,单名一个人字。他聪明勤劳,好胜心极强,家里却一贫如洗。有一天,一位大将军得胜回朝,他披红挂彩,骑着高头大马,惹得市民们都拥在街道边观看。麻人也在其中,他望着八面威风的大将军,对身边的同伴说我以后也要做个大将军,好好威风一下!”同伴们听罢,笑得前仰后合,讥讽他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你连饭也吃不上,还想当大将军?” 麻人听后,一言不发。从此,他起早摸黑地练起武来。同伴们见他当真想做将军,就给他取了个外号,叫他麻将”◇来叫顺了,真名反而忘了。没过多久,麻将就无法练武了。因为光练武不干活,饭都没得吃了,木棍也耍不起来。没办法,只得先干活挣钱换饭吃。麻将有一手搓麻绳的手艺,又快又好,因此请他干活的人很多。喂,麻将,今天到我家搓。”麻将,明天到我家去搓。”这样今天给东家搓麻绳明天给西家搓麻绳,麻将干脆放弃了练武,到江湖上做起了贩卖麻绳的生意。心中却暗暗发誓做不成将军至少也要做个大富翁!此后,麻将常备着大小不等的细麻绳,赚了一个铜子儿就用细绳串起来,口里念道一铜,两铜,三铜……”九铜后加一个就挽作一圈挂起来,称为一束。有了十束就称之为一万。他还备了四只白板箱,打算攒满十万,装满四大箱。 千辛万苦,总算积到了九万,好友们就劝他你历经了那么多春夏秋冬,已是两鬓染霜;走遍东南西北,既观赏了各地的梅兰竹菊,又饱受了风霜雨雪之苦。不要一心想发财,也该保重身体,回家享享清福了。”麻将听了,觉得有理,就打道回府了。可是当麻将回到家里一看,不由惊呆了四只白板箱空空如也。原来,麻将一心赚钱,心里全扑在钱上,对子女疏于管教。他的儿子红中,盖房子,娶妻子,生儿子都是大搞排场,挥金如土,将他一生的血汗钱花得一文不剩。麻将得知实情,气得将四只白板箱砸得粉碎,不久便含愤身亡。麻将的好友们闻讯赶来,忙帮着料理后事,他们把砸碎的白板箱集拢来,说也奇怪,这些碎块都差不多大小,共计一百四十四块。为了纪念麻将,他们便把他的一生经历刻在了木板上。从此就有了筒子、万子、东南西北、梅兰竹菊、发财、白板、红中,称之谓麻将牌”,并且很快就在民间流行开来。 说法三 据传,麻将牌是明朝时一个名叫万秉迢的人发明的。万秉迢被施 耐庵《水浒传》书中的108位好汉所折服,于是想做一副娱乐工具来纪 念他们。经过几天精心设计,终于研制出了麻将牌。他把麻将牌设计 为108张,暗喻《水浒》中的108位好汉。牌中的九索指九纹龙”史进,二索指双鞭”呼延灼,等等。这108位好汉,因分别来自四面八 方,于是牌中有东、南、西、北各4张。而梁山泊聚义的群雄有贫有富, 出身各异,因此又设中、发、白。发者是发财之家,白者是白丁、贫民,中者是中产人家。麻将又分万、筒(北方称饼)、索(北方称条), 即是发明人万秉(饼)迢(条)的谐音。 说法四 麻将原是护粮牌”之说,倒是颇有趣味。有关资料记载,江苏太仓,曾为古时皇家的大粮仓,常年囤积稻谷,以供 南粮北调”,粮多自然雀患频生,每年因雀患而损失不少粮食。管理粮仓的官吏为了奖励捕雀的数目,凭此发放酬金,这就是太仓的护粮牌”。这种筹牌上刻着各种符号和数字,既可观赏,又可做游戏,也是兑取奖金的凭证。这种护粮牌后经演变而定型,便成为今天的麻将牌,其玩法、符号和称谓术语无不与捕雀有关。例如,筒”的图案就是火药枪的横截面,筒”即是枪筒,几筒则表示几支火药枪。索”即束”,是用细绳串起来的雀鸟,奖金则是按鸟的多少来计算的。万”即是赏钱的单位,几万就是赏钱的数目。还有东南西北”为风向,故称风”,火药枪射鸟应考虑风向。中、白、发”中”即射中之意,故为红色。白”即白板,放空炮。发”即发放赏金,领赏发财。麻将玩法的术语也无不与捕雀护粮有关。如碰”,即嘭”的枪声。又如成牌叫糊”,糊”实为鹘”的谐。
求采纳
『贰』 麻醉剂是谁发明的呀
麻醉剂是中国古代外科成就之一。早在距今2000年之前,中国医学中已经有麻醉药和醒药的实际应用了。《列子.汤问篇》中记述了扁鹊用“毒酒”“迷死”病人施以手术再用“神药”催醒的故事。
东汉时期,即公元2世纪,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华佗发明了“麻沸散”,作为外科手术时的麻醉剂。他曾经成功地做过腹腔肿瘤切除术,肠、骨部分切除吻合术等。中药麻醉剂---“麻沸散”问世,对外科学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后世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华佗发明和使用麻醉剂,比西方医学家使用乙醚、“笑气”等麻醉剂进行手术要早1600年左右。因此说,华佗不仅是中国第一个,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麻醉剂的研制和使用者。可惜“麻沸散”后来失传了。
近代最早发明全身麻醉剂的人是19世纪初期的英国化学家戴维。有一天,他牙疼得厉害,当他走进一间充有“一氧化二氮”气体房间时,牙齿忽然不感觉疼了。好奇心使戴维做了很多次试验,从而证明了一氧化二氮具有麻醉作用。因为戴闻到这种气体时感到很爽快,于是称它为“笑气”。由于戴维不懂医学,没有把这个发现公布于世。
1844年,美国化学家考尔顿在研究了笑气对人体的催眠作用后,带着笑气到各地演讲,作催眠示范表演。在一次表演中,引起了在场观看表演的一名牙科医生威尔士的重视,激发了他对笑气可能具有麻醉作用的设想。经几次试验后,1845年1月,威尔士在美国波士顿一家医院公开表演在麻醉下进行无痛拔牙手术。由于麻醉不足,表演失败。但是,了解他全部过程的青年助手威廉摩顿却仍对麻醉的可能性深信不疑。摩顿研究发现,一氧化二氮虽有麻醉作用,但效力较小,他从化学家杰克逊那里得到启示,决定采用乙醚来进行麻醉。1846年10月,他成功地进行了近代世界上第一例麻醉下的手术。
1842年,北爱尔兰丁堡大学的妇科学者辛普森首次尝试使用氯仿作为麻醉剂为病人进行手术取得了成功。1880年,威廉.梅斯文改进了辛普森的麻醉方法,他使用导管使氯仿气体直接输入病人的气管。这一方法被今天的乙醚、氯仿全身麻醉术所沿用
『叁』 麻药是谁发明出来的
麻醉,据史料记载和后世的考察,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用来手术的人,是我国东汉时期的名医华佗。开始时的麻醉药品是麻沸散,经过逐渐的演变,才有了现在的各种麻醉的方式,麻醉的发明确实是非常伟大的。
到了19世纪初,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化学工业的发展,为麻醉药发明奠定了基础。英国化学家戴维,一次很偶然的机遇,猜想氧化亚氮有麻醉作用。
后来,威尔士的学生摩顿对老师的失败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又从化学家杰克逊那里得到启发,采用乙醚进行麻醉,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在1846年10月获得成功。
麻药的发明经过
华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医学家。他医术高明,能妙手回春,被人们誉为“神医”。
在那时候,华佗就能给病人做手术。但病人常因剧烈的疼痛,拳打脚踢,华佗只好把病人捆起来,可这样还是不行,病人看见华佗手中的刀,常常吓得大声惨叫。看到病人们痛苦的样子,华佗十分心疼,然而又有什么办法呢?
一天,几个人抬着一个受伤的汉子来求医。华佗一看,病人的腿摔断了,人已昏迷。于是立即给他动手术。
因病人伤势严重,华佗来不及像往常那样捆住病人,就开始了手术。起初,华佗怕病人乱动,叫护送人使劲按住病人的四肢,可没想到病人毫无挣扎的意思,手术进行得十分顺利。
华佗做过不少手术,这种现象还是第一次碰到:这是怎么回事呢?
华佗细细观察,闻出汉子一股酒味,顿时恍然大悟:人醉了就会失去知觉,给他动手术,他竟一点儿感觉都没有,当然也不知疼痛啊!等他醒来知道疼时,手术早做完了,这真是太妙了!如果制造这样一种药,手术前让病人吃下去,病人马上烂醉如泥,再动手术,不就可以减轻痛苦吗?
想到这,华佗高兴极了,恨不得立刻配出这种药。后来,他搜集许多种草药,配成各种药方,经反复试验,终于发明了中药麻醉剂——麻沸散。从此,手术室里再也听不到哭叫声了。
华佗发明麻醉药比西方早1600多年,是世界医学史上的一大奇迹。
『肆』 麻醉手术是谁发明
在我国,传说中的麻醉术发明者是华佗,因为他发明了麻沸散。麻沸散传说是华佗创制的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后汉书·华佗传》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kū,剖开)破腹背,抽割积聚(肿块)。”
故事要从19世纪初说起。当时,莫顿是一位波士顿小诊所的牙医。在工作中,他发现在没有麻醉剂的情况下拔牙,对病人来说是一种痛苦的经历。他曾看见过不止一个病人,还没等把牙拔完,就愤怒地大踏步离开他的诊所,发誓不再登门。因此莫顿立志一定要找到一种无痛拔牙的方法。
之后,他找到了位叫查理杰克森的化学家,此人也懂医学。有一天,莫顿向老师请教如何使拔牙无疼痛的问题,杰克森建议可试用乙醚,但莫顿实验失败了。他并没有气馁,继续用家中的爱犬做实验:莫顿将蘸了乙醚的海绵捂住犬的口鼻使它吸入,几秒钟后,犬软弱无力了,躺下了,失去了知觉。这时的犬不是昏迷,而真是睡着了。他拿开海绵,用力摇动,犬渐渐睁开眼,并站起来摇摆着走路,不久即恢复了原状。这是他第一次得到的最满意的实验结果。
有一天,来了一个牙痛病人,要求他先催眠再拔牙。莫顿说,他已经找到更好的办法,于是他用手帕加上乙醚使病人吸入,然后把坏牙拔除。病人苏醒后,他故意向病人说:“你准备好,现在要拔牙了!”这时病人回答说:“我准备好了”,莫顿笑着说:“我已经给你拔掉了!你看,这是你的牙。”病人这时从座椅上跳起来喊道:“上帝呀,这不可能,我一点也没有感到痛呀,真了不起,哈利路亚!”这是1839年9月30日发生的一起无痛拔牙成功实例。
随后莫顿决定找外科医生商量做大手术,如果成功了,那就是最好的宣传:1846年10月16日,他们成功将一个吸入乙醚的装置(把蘸了乙醚的海绵放在瓶里,瓶口有活瓣可开关)应用于一个颈部肿瘤切除术的病人一正是在这个光辉的日子里莫顿把人类经受手术痛苦的历史划分成为两个时代,这是他的不朽业绩。从此,莫顿出名了,乙醚麻醉剂也传遍各地并逐渐成为全世界各家医院手术室里不可缺少的药品。所以,在奠顿的墓志铭上写着这样的话:“在他以前,手术是一种酷刑;从他以后,科学战胜了疼痛”。
还有一位名叫朗(Crawford Long)的美国乡村医生,他早在1842年3月30日就成功为一位手术病人施行了第一例乙醚麻醉。而3月30 日这一天,也被美国政府定为了“美国国家医师节”。
『伍』 麻将是谁发明的
一说是万秉迢,还有一说是郑和发明的。
1、据传,麻将牌是明代一个叫万秉迢的人受《水浒》中一百单八将的启发而发明的。一日,万秉迢在阅读施耐庵的《水浒》之后,被书中的108位好汉所折服。
他想:如果做一副娱乐工具作为纪念该多好。于是,他经过几天的精心设计,终于研制出了我们现在所玩的108张麻将牌。他将麻将牌设计为108张,暗喻着《水浒》中的108条好汉。
2、从明永乐三年(1405年)到明宣德八年1433年(1433年),三保太监郑和曾先后七次奉旨率船队出使西洋。
由于船队在大海上航行时间太长,郑和怕水手们觉得无聊,就以纸牌、牙牌、牌九等为基础,以100多块小木片为牌子,设计了一种竹牌游戏。
(5)麻纸谁发明扩展阅读
特点:
麻将运动不仅具有独特的游戏特点,而且具有集益智性、趣味性、博弈性于一体的运动,魅力及内涵丰富、底蕴悠长的东方文化特征,因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麻将运动在中国广大的城乡十分普及,流行范围涉及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已经进入到千家万户,成为中国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智力体育活动。麻将运动的客观存在是当今中国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现实。
『陆』 谁发明了麻醉药。
华佗, 麻药是现在进行大手术时不可少的东西.也是做整容手术的必需品内,
中国在很久以前容就有了麻药.
华佗第一个发明止痛的麻醉品但史书上并没有记载麻沸散的配方,以致它的药物组成,至今还是一个谜。
据日本外科学家华冈青州考证,麻沸散的组成是:曼陀罗花、生草乌、全当归、香白芷、川芎、炒南星.
满意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