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古代的三大发明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辉煌的技术成就中,对世界科技发展和历史进程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上面提到的四大发明。
造纸术 据考古发现,我国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就已经有了纸,不过这时的纸只是纺织业漂絮沤麻的副产品,产量很低,质量也差,还不能用于书写。到东汉时期,蔡伦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造纸术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除了用麻作原料之外,还采用树皮等一些含纤维的东西。并采用石灰碱液蒸煮的加工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此后纸张开始代替竹帛,在全国推广。公元6世纪后,我国的造纸术不断外传。使朝鲜、日本、阿拉伯、欧洲等地先后学会了造纸术。纸从此成为传播文化、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印刷术 我国造纸发明以后,由于出版书籍的需要,印刷术也随之产生。公元6世纪初的隋、唐之际,出现了最早的雕版印刷术。这种印刷术一般用木材为原料,先在木板上刻反字,再给字板涂上墨,印在纸上。由于节工省时。很快盛行起来。宋代雕版印刷达到鼎盛时期,宋太祖开宝四年 (971年)于成都板印《大藏经》,共印5048卷,雕版达13万块,用了12年的时间才雕印完工。如此浩大规模的印刷,足以表明雕版印刷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1041--1048年间,雕刻工毕?又创造了活字印刷术。即用胶泥做成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用这些活字排版,既节省费用,又大大缩短了时间,十分经济方便。活字印刷的出现是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元代王祯又将胶泥活字改为木活字,创造了转轮排字架。此后还出现了锡、铜、铅等金属材料制成的活字。活字印刷术从13世纪后传到朝鲜、日本,到15世纪中叶,欧洲才掌握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我国人民为人类做出的又一项重大贡献。
火药 火药是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公元8~9世纪,炼丹家已经知道硫磺、硝石与木炭混合燃烧时,会发生剧烈的反应。这样,在唐代就发明了以这三种物质为原料的黑色火药。到宋元时期,各种药物成分有了较合理的定量配比,并且先在军事上得到使用,出现了最早的火炮、火枪、火箭、地雷、炸弹等火药武器。现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铜火镜,制造于元年顺三年(1332年)。它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铜炮,由于靠火药作为推动力,其威力较大,称它为“铜将军”。火药在13世纪时传到阿拉伯持国,阿拉伯和波斯把制造火药的硝称为“中国雪”。14世纪以后,我国制造火药武器的技术经阿拉伯传到欧洲。
指南针 最早的指南针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是天然磁石磨成勺形,把它放在特别光滑的地盘上,用以指南,称为司南。到宋代后期,人们又发现钢铁在磁石上磨过后,也会产生磁性。于是又出现了以此为原料的指南针。由于航海事业发展的需要,人们又开始使用了以此为原料水浮式指南针在阴雨天辨别方向。到元代时,航海已完全靠罗盘指南针指引航向。随着对外贸易和海上交通的发展,指南针及应用技术先后传到阿拉伯地区,并很快传到了欧洲。
造纸、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四大发明不仅对我国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发生过较大的作用,尤其是对正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西方一些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欧洲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近代实验科学家的始祖培根在《新工具》一书中也曾说过:“如果想看看各种发明的力量、作用,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新近发明的印刷、火药、指南针。因为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中,第三种在航海上。从那里接着产生了无数的变化、变化是这么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昨和影响。”由此可见,四大发明对推动世界的历史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古代的技术成就十分辉煌,其中很多技术水平部远远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但是,这些实用性很强的技术,都是为当时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因此,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发明的新技术一旦被统治者看中,便能得到重视,并尽快提高和完善以至推广使用。反之,对统治者利益相关不大的技术发明则要遭到阻止和扼杀。就这一点来讲,中国古代技术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和中国近代技术又远远落后于世界,都与封建统治者利益有密切的关系
㈡ 高考历史
历史如果是简单题,那么你只需要多做一点题,看看书就好。如果你是靠做题记忆知识点那么就做,对所有知识留个印象。高考重点在古代史和中国史上。
如果是难题,那么考的就是时间地点人物做什么,也就是史实,这个是猜不出来的,只有背书,逐字逐句背。以前我也不喜欢背书啊,没办法,一考史实我就惨。
个人观点吧,09年难点是地理,10年是政治,今年很有可能难在历史上。
所以呢,最好还是背书和做题相结合,这个家伙就是死的....我就是这么做的,没办法。
㈢ 我国古代的三大发明
4大吧 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四大发明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这些发明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万事万物的原有状态,其波及范围不限于某一局部地区,而是整个世界;其影响所及不是一时一世,而是持续千百年之久。 四大发明给我们带来什么?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自然不能不说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四大发明不仅仅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繁荣的标志和中国人民聪明智慧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近代文明的进程。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中国古代的四大文明,也许人类社会不是今天这个样子。这可不是中国人的自吹自擂,因为世界史学界一致认为,中国的四大发明,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欧洲之后,给欧洲人的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人类的整个进程。对此,马克思曾经这样高度评价,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他少说了一项。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产生了殖民地,印刷术变成了宣扬新教的工具。总的说来,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 一个是火药,火药是我们发明的。火药给我们带来什么东西呢?带来了我们的礼花,带来了我们的鞭炮。到今天为止火药在我们的历史上发挥过巨大的作用,通过阿拉伯传到欧洲之后,欧洲人利用火药技术制造了大炮,这就是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和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甲午战争和1900年的八国联军进北京,用中国的火药烧了中国的圆明园。帝国腐朽了,文明衰落了,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发明了火药,却没有用自己的火药制造出强大威力的洋枪洋炮,只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抗洋人的进攻,任凭他们的铁蹄践踏中国的国土,我们不得不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指南针,我们的郑和用指南针七下西洋,开拓了中华民族文化进军世界的先河。他们是传教士,中国人历来是善良的,我们下西洋不是为了掠夺,不是为了抢劫。但是我们的发明一旦被他们所使用,他们就造出了新的、更加灵巧的指南针,闯入我们的领海,打开了我们的国门,把大批的鸦片潜入到我们的民族之中,使我们的民族成为“东亚病夫”。 我们的印刷术,印刷术和造纸术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传到了欧洲以后,几百年以后才造福于社会,中华民族熊熊的火炬照亮了西方黑暗的中世纪,他们确实是受益匪浅的。他们的科技发达了,文艺复兴了,但是今天我们的造纸术又如何呢?我们的印刷术又如何呢?我们公司有一位对印刷比较精通的副总经理,他每天设计我们公司的产品,我国最好的印刷机叫“海德宝”,是我们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但是现在最好的印刷机是“海德宝”,而四色彩印,精美印刷品,都是人家印的,最好的纸张是人家的,便宜、质量好。要什么纸?要二八铜版。要什么的?要进口的。纸张是我们发明的,但最好的机器都在人家手里,我们需要花多少钱?甚至现在连最好的油墨也是进口的,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现在我们回顾一下四大发明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确实给中华民族带来永久的载入史册的荣耀,除此以外今天真正由此得到实惠的又是谁呢?我们不得不承认,即使我们有了很多原始性的创新,也往往因为不能精益求精,发展迟缓,错过了时机,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大规模的产业化失之交臂。比如说中国人早就发明了阴阳八卦,但是没有由此引申发明出二进制技术法,计算机是由外国人发明的。郑和提出的“冷不自生”,这可谓是前无古人创造性的见解,非常了不起。但是由此导出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却在1800年之后,由一个德国人正式提出来的。从冷的物体传入热的物体,不能无偿发生,我们没有得到规律性的经验。
记得采纳啊
㈣ 发明三项东西的历史事实
印刷术—活字印刷术为后来启蒙思想提供了传播的方式。 指南针开启了早期的航海时代序幕,同时航海又带来了早期原始资本积累。 火药最早在隋唐时期。但在宋朝火药用于军事,为后期启蒙运动等提供了攻击武器的模板。 所以宋元时期我国对世界文明的
发明,三项,历史
印刷术—活字印刷术为后来启蒙思想提供了传播的方式。 指南针开启了早期的航海时代序幕,同时航海又带来了早期原始资本积累。 火药最早在隋唐时期。但在宋朝火药用于军事,为后期启蒙运动等提供了攻击武器的模板。 所以宋元时期我国对世界文明的
㈤ 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发明
1、蔡伦纸。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 “纸神” 。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
5、麻沸散。麻沸散传说是华佗创制的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后汉书·华佗传》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抽割积聚(肿块)。”
㈥ 历史事件中的三大发明和发明者
造纸术 据考古发现,我国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就已经有了纸,不过这时的纸只是纺织业漂絮沤麻的副产品,产量很低,质量也差,还不能用于书写.到东汉时期,蔡伦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造纸术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除了用麻作原料之外,还采用树皮等一些含纤维的东西.并采用石灰碱液蒸煮的加工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此后纸张开始代替竹帛,在全国推广.公元6世纪后,我国的造纸术不断外传.使朝鲜、日本、阿拉伯、欧洲等地先后学会了造纸术.纸从此成为传播文化、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印刷术 我国造纸发明以后,由于出版书籍的需要,印刷术也随之产生.公元6世纪初的隋、唐之际,出现了最早的雕版印刷术.这种印刷术一般用木材为原料,先在木板上刻反字,再给字板涂上墨,印在纸上.由于节工省时.很快盛行起来.宋代雕版印刷达到鼎盛时期,宋太祖开宝四年 (971年)于成都板印《大藏经》,共印5048卷,雕版达13万块,用了12年的时间才雕印完工.如此浩大规模的印刷,足以表明雕版印刷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1041--1048年间,雕刻工毕?又创造了活字印刷术.即用胶泥做成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用这些活字排版,既节省费用,又大大缩短了时间,十分经济方便.活字印刷的出现是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元代王祯又将胶泥活字改为木活字,创造了转轮排字架.此后还出现了锡、铜、铅等金属材料制成的活字.活字印刷术从13世纪后传到朝鲜、日本,到15世纪中叶,欧洲才掌握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我国人民为人类做出的又一项重大贡献.
火药 火药是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公元8~9世纪,炼丹家已经知道硫磺、硝石与木炭混合燃烧时,会发生剧烈的反应.这样,在唐代就发明了以这三种物质为原料的黑色火药.到宋元时期,各种药物成分有了较合理的定量配比,并且先在军事上得到使用,出现了最早的火炮、火枪、火箭、地雷、炸弹等火药武器.现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铜火镜,制造于元年顺三年(1332年).它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铜炮,由于靠火药作为推动力,其威力较大,称它为“铜将军”.火药在13世纪时传到阿拉伯持国,阿拉伯和波斯把制造火药的硝称为“中国雪”.14世纪以后,我国制造火药武器的技术经阿拉伯传到欧洲.
指南针 最早的指南针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是天然磁石磨成勺形,把它放在特别光滑的地盘上,用以指南,称为司南.到宋代后期,人们又发现钢铁在磁石上磨过后,也会产生磁性.于是又出现了以此为原料的指南针.由于航海事业发展的需要,人们又开始使用了以此为原料水浮式指南针在阴雨天辨别方向.到元代时,航海已完全靠罗盘指南针指引航向.随着对外贸易和海上交通的发展,指南针及应用技术先后传到阿拉伯地区,并很快传到了欧洲.
造纸、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四大发明不仅对我国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发生过较大的作用,尤其是对正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西方一些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欧洲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近代实验科学家的始祖培根在《新工具》一书中也曾说过:“如果想看看各种发明的力量、作用,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新近发明的印刷、火药、指南针.因为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中,第三种在航海上.从那里接着产生了无数的变化、变化是这么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昨和影响.”由此可见,四大发明对推动世界的历史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古代的技术成就十分辉煌,其中很多技术水平部远远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但是,这些实用性很强的技术,都是为当时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因此,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发明的新技术一旦被统治者看中,便能得到重视,并尽快提高和完善以至推广使用.反之,对统治者利益相关不大的技术发明则要遭到阻止和扼杀.就这一点来讲,中国古代技术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和中国近代技术又远远落后于世界,都与封建统治者利益有密切的关系
㈦ 四大发明的发展史
早在西汉时,我国劳动人民就已造纸。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使纸很快被应用推广。从6世纪开始,造纸术逐渐传往朝鲜、日本,以后又经阿拉伯、埃及、西班牙传到欧洲的希腊、意大利等地。1150年,西班牙开始造纸,建立了欧洲第一家造纸厂。此后,法国(1189)、意大利(1276)、德国(1391)、英国(1494)、荷兰(1586)、美国(1690)都先后建厂造纸。到16世纪,纸张已流行欧洲。中世纪的欧洲,据说抄一本《圣经》要用300多张羊皮,文化信息的传播因材料的限制,范围极其狭小,纸的发明为当时欧洲蓬勃发展的教育、政治、商业等方面的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我国隋唐时期,就已掌握雕版印刷术。唐代留下的《金刚经》是目前世界上最早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868年印)。11世纪中期的宋代,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印刷术得到普遍推广。我国的雕版印刷大约在公元8世纪传到日本,12世纪左右传到埃及,13世纪左右欧洲的旅行家接触到中国的印刷术,14至15世纪欧洲开始流行印刷术。欧洲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德国南部的《圣克利斯托菲尔》画像(1423年印),晚于我国约600年。1450年前后,德国人受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影响,创制了欧洲拚音文字的活字,用来印刷书籍,比毕升晚了400年。印刷术传到欧洲后,改变了原来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接受较高教育的状况,为欧洲的科学从中世纪漫长黑夜之后突飞猛进发展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物质条件。
我国在唐朝时期就已发明了火药,并最早用于军事。10世纪初的唐未,出现了火炮、火箭,宋时火器普遍用于战争。蒙古人从与宋、金作战中学会了制造火药、火器的方法,阿拉伯人从与蒙古人作战中学会了制造火器。欧洲人大约于13世纪后期,又从阿拉伯人的书籍中获得了火药知识,到14世纪前期,又从对回教国家战争中学到了制造火药、使用火器的方法。火器在欧洲城市市民反对封建斗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恩格斯指出:“火器一开始就是城市和以城市为依靠的新兴君主政体反对封建贵族的武器。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枪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贵族的统治跟身披铠甲的贵族骑兵队同归于尽了。”
早在战国时代,我国人民就制成了最初的指南针--司南。宋代时,指南针用于航海。阿拉伯人从与中国商船交往中学会了使用指南针来导航,约在12世纪,传播到了欧洲。指南针在航海上应用,导致了以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这打大大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弗兰西斯.培根曾说:“我们若要观察新发明的力量、效能和结果,最显著的例子便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了......历史上没有任何帝国、宗教或显赫人物能比这三大发明对人类的事物有更大的影响力。”马克思更精辟地指出:“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示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四大发明在欧洲文明产生以前陆续传入西方,成为“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参考资料:http://www.lsfyw.net/cultural/rjb/technology/country/200610/6649.html
㈧ 宋朝三大发明对人类历史有何重大影响
这些伟大的发明曾经影响并造福于全世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火枪,火箭,火炮等武器全部由中国发明,宋朝由于单兵作战素质不高,因此大力发展军事科学技术,以求平衡,影响世界的火药武器由此诞生。
造纸术 据考古发现,我国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就已经有了纸,不过这时的纸只是纺织业漂絮沤麻的副产品,产量很低,质量也差,还不能用于书写.到东汉时期,蔡伦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造纸术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除了用麻作原料之外,还采用树皮等一些含纤维的东西.并采用石灰碱液蒸煮的加工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此后纸张开始代替竹帛,在全国推广.公元6世纪后,我国的造纸术不断外传.使朝鲜、日本、阿拉伯、欧洲等地先后学会了造纸术.纸从此成为传播文化、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印刷术 我国造纸发明以后,由于出版书籍的需要,印刷术也随之产生.公元6世纪初的隋、唐之际,出现了最早的雕版印刷术.这种印刷术一般用木材为原料,先在木板上刻反字,再给字板涂上墨,印在纸上.由于节工省时.很快盛行起来.宋代雕版印刷达到鼎盛时期,宋太祖开宝四年 (971年)于成都板印《大藏经》,共印5048卷,雕版达13万块,用了12年的时间才雕印完工.如此浩大规模的印刷,足以表明雕版印刷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1041--1048年间,雕刻工毕?又创造了活字印刷术.即用胶泥做成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用这些活字排版,既节省费用,又大大缩短了时间,十分经济方便.活字印刷的出现是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元代王祯又将胶泥活字改为木活字,创造了转轮排字架.此后还出现了锡、铜、铅等金属材料制成的活字.活字印刷术从13世纪后传到朝鲜、日本,到15世纪中叶,欧洲才掌握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我国人民为人类做出的又一项重大贡献.
火药 火药是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公元8~9世纪,炼丹家已经知道硫磺、硝石与木炭混合燃烧时,会发生剧烈的反应.这样,在唐代就发明了以这三种物质为原料的黑色火药.到宋元时期,各种药物成分有了较合理的定量配比,并且先在军事上得到使用,出现了最早的火炮、火枪、火箭、地雷、炸弹等火药武器.现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铜火镜,制造于元年顺三年(1332年).它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铜炮,由于靠火药作为推动力,其威力较大,称它为“铜将军”.火药在13世纪时传到阿拉伯持国,阿拉伯和波斯把制造火药的硝称为“中国雪”.14世纪以后,我国制造火药武器的技术经阿拉伯传到欧洲.
指南针 最早的指南针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是天然磁石磨成勺形,把它放在特别光滑的地盘上,用以指南,称为司南.到宋代后期,人们又发现钢铁在磁石上磨过后,也会产生磁性.于是又出现了以此为原料的指南针.由于航海事业发展的需要,人们又开始使用了以此为原料水浮式指南针在阴雨天辨别方向.到元代时,航海已完全靠罗盘指南针指引航向.随着对外贸易和海上交通的发展,指南针及应用技术先后传到阿拉伯地区,并很快传到了欧洲.
造纸、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四大发明不仅对我国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发生过较大的作用,尤其是对正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西方一些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欧洲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近代实验科学家的始祖培根在《新工具》一书中也曾说过:“如果想看看各种发明的力量、作用,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新近发明的印刷、火药、指南针.因为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中,第三种在航海上.从那里接着产生了无数的变化、变化是这么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昨和影响.”由此可见,四大发明对推动世界的历史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古代的技术成就十分辉煌,其中很多技术水平部远远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但是,这些实用性很强的技术,都是为当时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因此,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发明的新技术一旦被统治者看中,便能得到重视,并尽快提高和完善以至推广使用.反之,对统治者利益相关不大的技术发明则要遭到阻止和扼杀.就这一点来讲,中国古代技术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和中国近代技术又远远落后于世界,都与封建统治者利益有密切的关系
㈨ “三大发明”是怎样变成“四大发明”的
尽管中华文明有很多重要的成就都以“四大”“五大”等命名,如四大美人、四大回古典小说、四书五经,四大答发明的概念却来源于西方学者,并在之后被中国人接受。
意大利数学家杰罗姆·卡丹早在1550年就第一个指出,中国对世界所具有影响的“三大发明”:是司南(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并认为它们是“整个古代没有能与之相匹敌的发明。”1620年,英国哲学家培根也曾在《新工具》一书中提到:“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
来华传教士、汉学家艾约瑟最先在上述三大发明中加入造纸术,他在比较日本和中国时指出“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他们(指日本)没有如同印刷术、造纸、指南针和火药那种卓越的发明。这个发明清单被后来的著名英国生化学家、历史学家和汉学家李约瑟发扬光大,成为四大发明。
㈩ 宋代三大发明是哪些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而后三样发明,都是在宋代出现的。
根据资料记载,最早的印刷术,是隋唐之际发明的雕版印刷。它是先用手工刻出阳文反字,涂上黑墨,然后复印在纸上。这种方法比手抄要经济许多。但雕版所花的工夫太长,而且刻好一块木板,要改动一个字,就得全部重刻;如果要印别的书,又得重新雕字。
宋代庆历年间(1041年—1049年),有个叫毕昇的工匠,觉得雕版印刷很费事,就想改变这种状况,他经过反复琢磨,终于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所谓胶泥活字,就是用胶泥做成的单字。先用一种很细的黏土,做成许多方块,刻上反字,一字一枚,然后放在土窑里用火烧硬,再按字韵顺序排列在专用的盒子里。排印时把一个个活字捡排在铁框里。铁框的底部撒上松香、蜂蜡、纸灰等带有黏合性的混合物,将排好字的铁框拿到火上加热、压平。待冷却凝固后,框中的活字既平整又坚固,就成为版型,涂上墨就能印刷。印刷时,可以用两块铁框同时交替进行。一版在印刷,另一版便继续排字,使印刷不会中断。每版可印1000次以上,速度快,质量好。经常用的字,就刻制几十个活字;冷僻的字,随用随刻,立即烧硬就可使用。印版中发现错字,也可随时更换。完毕之后,将版型放在火上烘烤一下,等脂蜡熔化活字就会从铁框上脱落下来,然后供重复排版使用。
毕昇所创造的胶泥活字印刷,是一套完整的印刷技术,已具有制作活字、排版和印刷三个环节,与现代铅字排印原理基本一致,它是现代铅字印刷的前身。
后来活字印刷术流传到了国外,最早传入朝鲜。大约在13世纪初,朝鲜人在学习宋代活字的基础上,首先发明了金属活字,然后又传入亚洲其他各国。欧洲人采用活字印刷则比较晚,那已是15世纪中期以后的事了。
提起印刷术,不能不提到宋代一个非常著名的科学家沈括。
沈括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出生于1031年,死于1095年。他一生在科学的很多方面做出了贡献。
沈括晚年的时候,写下了一部科学著作,叫《梦溪笔谈》。这是一部宏伟的著作,论述、记载了包括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考古、文学、音乐和绘画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记载了毕昇发明和运用活字印刷的情况。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沈括的记载,我们今天就不知道是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沈括的《梦溪笔谈》还记载了宋代的另一重大发明,那就是指南针。
早在东汉以前,我国的劳动人民就已经知道利用天然磁石制成一种形状像勺、能辨别南北方向的工具,那就是最早的指南针,当时把它称作“司南”。
“司南”在磨制成形的过程中,因为受击发热而容易失去磁性,因此制成后的磁性较弱,指南效果不好。
宋代人针对“司南”的不足,创造了人工磁化的方法,使指南针的使用获得了重大进步。
根据人们的总结,宋代的指南针有四种不同形式:一种是把指南针浮在水面上,让它自由转动;一种是把指南针放在手指甲上,利用指甲的光滑,指针可以灵活转动;另一种是把它放在光滑的碗唇上,使它旋转;而最好的一种,就是用蜡把细丝线缀在指南针的正中,将它悬挂在无风的场所,让它灵活转动。
宋代人在发明了可以准确指示方向的指南针之后,立即将之应用于航海。
在北宋末年一些人所写的书籍中,就有关于海上航行应用指南针的记载。沈括对指南针的使用方法及其性能有细致的观察和研究。因此,在利用指南针进行地形测量时,他发现磁针所指的方向并不是正南,往往是稍向东偏移。这种物理现象,欧洲人是直到哥伦布远渡大西洋时才发现的,沈括的发现整整早出了400年。
火药在宋代之前早已经出现了,但配方不合理,因此没有获得广泛应用。到了宋代,火药配方有了改进,增加了硝的含量,并加入了其他易燃、易爆及有毒原料,从而使火药真正具备了威力。
火药有了威力,宋代人就把它运用到军事上。大约在9—10世纪,火药已经被用来制造兵器。970年,有个叫冯继升的人,向宋太祖演示了火箭的制造法。这种火箭的用法是,点燃箭头附近装的用火药制成的燃烧物,用弓射向敌营,它可以被看作是最早的火药兵器。
到了后来,火药兵器的种类越来越多,最后出现了利用火药的爆炸性能制造的铁火炮,也就是炸弹。
火药的制造方法,在13世纪的时候,传入了伊斯兰教国家。大约100年之后,欧洲人在与伊斯兰教国家的战争中,才学到火药武器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