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三国时期发明

三国时期发明

发布时间:2021-08-10 20:48:24

1. 《三国演义》中出现的发明有哪些

1、《三国演义》来是中国自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自《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各式各样的版样层出不穷,明代刻本有20多种,清代刻本也有70多种,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康熙二十八年,日僧湖南文山编译出版日文本《通俗三国志》之后,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英国、法国、俄国等许多国家都对《三国演义》有本国文字的译本,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2、《三国演义》中出现的发明有:木牛流马、连弩、投石车、八阵图、《伤寒杂病论》(张仲景)

2. 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了什么

1,连发弩

这是诸葛亮出山后发明的第一样作战兵器。以往的弩一次只能发一支箭,十分不便。诸葛亮发明的连发弩一次竟能发十支!!! 连发弩比一般的弩稍宽,射箭时平射,杀伤力极高。

2,八阵图(又名八卦阵)

这是诸葛亮出山后自己创造的兵阵,他称之为八卦兵阵。士兵排列为八卦形,八门入,八门出。此阵不易破解,善於迷惑敌人。诸葛亮后来又多次改造此阵,并由兵阵演化为石阵、马阵。

3,孔明棋

早在隆中时,诸葛亮就打算发明一种棋。公元228年,蜀国南方暴乱。诸葛亮作为一国之相,决定亲自率兵前往征讨。然而,情况并没那麼好:南方的气候令士兵难以适应。加之军中无趣,南王孟获久久不肯归服。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发明了孔明棋来活跃士兵烦闷的心。孔明棋规则简单,是一种智力游戏。

4,火兽

诸葛亮平定南方时,曾遭一败仗:南王孟获以兽为兵,利用象、虎、野牛、狼等野兽大败赵云和魏延的兵马。诸葛亮灵机一动,他想到了野兽怕火。於是数日后,他发明了一种外型似兽,朱红色,能喷火的武器来对付孟获的兽兵。

5,搭桥枪

诸葛亮平定南方之后,决定挥师北上,完成刘备兴复汉室的遗愿。通往北方的地形极其艰难,山多河多。爬山还好,关键是渡河:士兵们每次都要花很长的时间搭桥。诸葛亮也为此苦恼。一日,他联想到古人如何造镰钩,从而发明出了搭桥枪。搭桥枪的枪杆和红缨枪一样长,枪头程螺状(有点像现在的螺丝刀)。

6,孔明灯

这是诸葛亮北伐被司马懿困于平阳时所发明的一种用来向救兵传递信息的空飘灯,也是热气球的起源。在科技不发达的三国时代,诸葛亮仍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热气球空飘这个原理的人,真是名副其实的卧龙!

7,木牛流马

这是诸葛亮五出祁山时为了方便运量而发明的一种运量工具。据史料记载,应该是五出祁山用流马,六出祁山用木牛。木牛流马善於上坡下坡,收粮等。其构造极其像牛、马。腿由粗木制成。内有一绳,绳头接舌,绳尾接腿。每行20里扭转舌头一次,方能再行~

肯定有人以为木牛流马是独轮车或者三国演义里面的东西,其实木牛流马是真实存在的。

3. 汉末三国时期,都有哪些发明创造,对后世都有啥影响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主要就有五大发明创造:华佗的全身麻醉术、张仲景的心肺复苏术、刘徽的割圆术、毕岚、马钧的水车、钟繇的楷书。

一:华佗的全身麻醉术

在医学方面。有一个应用于全世界外科手术的治疗方法——全身麻醉术。我们都知道最早使用麻醉术是春秋战国的扁鹊,但对于他的记载其实是有些过于神化的,而出现在三国时期的华佗使用麻醉剂麻沸散却是有明确的记载,当然也是更有说服力的。麻醉术的出现和应用无异于是对先进的医疗操作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二:张仲景的心肺复苏术

这个在今天很多医疗工作中都是很常见的名词,其实也是出现在这一时期的,他就是东汉末年的医圣张仲景所首倡并且推崇的,这种救人于危难的方法,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可想而知的,跟麻醉术一样都是很重要的。

这些一直保留到现在的发明虽然我们也不能说是百分之百的完美的,还有后人在不断的改进,但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还是强大的,他们的能力和知识令人赞叹啊!

4. 三国时期的哪些发明,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巨大”

发明三:“割圆术”

可能有人会问了,什么是“割圆术”? 所谓的“割圆术”,就是不断倍增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求出圆周率的方法,它的出现为计算圆周率建立了严密的理论和完善的算法,从这里不难看出“割圆术”重大用作。

“割圆术”的发明者就是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他提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可以说,这是在数学史上划时代的极限思想的体现。

而祖冲之计算出的圆周率,正是踩在了刘徽等先贤的肩膀上取得的成就,除此以外,包括正负数的定义等也是由刘徽首先提出来的,作为中国古典数学理论奠基人之一,刘徽有足够的资格在中国数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不过,令人惋惜的是,尽管刘徽贡献巨大,却还是淹没在了三国这个乱世之中不被世人所熟知。

5. 三国时期,有那些发明家他们分别发明了什么

马钧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机械制造专家,具有高超的制造技巧,发明和制造专了织绫机属、水车、指南车等多种机械,成为我国古代非常有名的机械发明和制造专家,为古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马钧,字德衡,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人。生活在三国时代的曹魏时期,生卒年代不详。他从小不善言辞,说话不多,但是很喜欢读书、思考问题、善于动脑子,尤其喜欢钻研机械制造方面的问题;同时他又非常注重实践,勤于动手;这样就养成了善于吸收新知识的习惯,又有比较熟练的实际技能,为从事机械制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他早年生活比较艰辛、贫困,长时间住在乡间,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劳动人民,对他们的疾苦和繁重劳动有深切的了解和体会,因而他比较关心生产工具的变革,并决心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为老百姓服务,改善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6. 三国时曹魏发明了什么

马钧,生卒年不详。字德衡,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人。出身贫寒,不善言谈,但极富观察思索能力。魏明帝时,见当时织机五十条经线者有五十蹑(脚踏操纵板),六十条经线者六十蹑,便将织机一律改为十二蹑,大大提高了功效。在洛阳时,又发明了排灌水车,名叫“翻车”。它利用流水作动力,可连续自动提水,操作方便,效率大增。他还研究制造出指南车,改进了诸葛亮的连弩,改进了攻城用的发石车。他制造的“水转百戏”以水为动力,以机械木轮为传动装置,使木偶可以自动表演,构思十分巧妙。由于他在机械制造方面造诣颇深,在当时被誉为“天下名巧”。马钧字德衡。三国时曹魏人。生于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生卒年不详。机械学,马钧少年游乐,未认识到自己的才华。当博士时,生活贫困,于是改进绫机,并因此而出名。后来,在魏朝担任给事中,同时研制机械。他虽然一生不大得志,但刻苦钻研,设计制造出多种机械。绫是一种表面光洁的提花丝织品。在曹魏时的旧织绫机上,为了织出复杂、精美的花纹图案,经线要分成几十组,每组经线由一“综”控制,每一“综”由一“蹑”操纵,因此,50综需要50蹑,60综需要60蹑。综控制着经线的分组、上下开合,以便梭子来回穿织;蹑是踏具。考虑到旧绫机“丧功费时”,即劳动强度高、效率低,马钧重新设计,把几十综的绫机,一律改为12蹑,从而简化了操作工序,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这种高效的新式绫机传播到其他地区,被广泛采用,促进了中国纺织业的发展。
指南车至晚在西汉时已出现,东汉时张衡再次制造,三国时已失传。马钧担任给事中时,一天在朝房里,与散骑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辩论,谈到了指南车。高、秦认为,古书上关于指南车的记载是虚构的。马钧则坚信古代有指南车,只要肯钻研,是可以造出来的。但他遭到了高、秦的讥笑和挖苦。马钧反驳说,空口争论,不如试制一下容易分清是非。于是,高、秦奏准魏明帝,下诏命马钧造指南车。经过钻研,他果然制造成功,以实际成果结束了这场争论。从此,全国都信服他的智巧。据《后汉书·张让传》记载,东汉中平三年(公元186年),毕岚曾制造翻车,用于取河水洒路。马钧在京城洛阳任职时,城内有地,可辟为园。为了能灌溉,他制造了翻车(即龙骨水车)。清代麟庆所著的《河工器具图说》记载了翻车的构造:车身用三块板拼成矩形长槽,槽两端各架一链轮,以龙骨叶板作链条,穿过长槽;车身斜置在水边,下链轮和长槽的一部分浸入水中,在岸上的链轮为主动轮;主动轮的轴较长,两端各带拐木四根;人靠在架上,踏动拐木,驱动上链轮,叶板沿槽刮水上升,到槽端将水排出,再沿长槽上方返回水中。如此循环,连续把水送到岸上。马钧所制的翻车,轻快省力,可让儿童运转,“其巧百倍于常”,即比当时其他提水工具强好多倍,因此,受到社会上的欢迎,被广泛应用。直到20世纪,中国有些地区仍使用翻车提水。造翻车之后,有人进献一种“百戏”模型给魏明帝,造型精美,但不能活动。明帝问马钧,能否使它活动起来,并变得更精巧?马钧回答说,可以。于是,马钧奉诏改进“百戏”。他用木材制成水轮,以水力驱动旋转,通过传动机构,使女乐表演歌乐舞蹈,木人击鼓吹箫;又出现山岳模型,木人在其间跳丸掷剑,攀绳倒立,出入自在;另有百官行署,舂磨斗鸡,动作复杂,灵活多变。“水转百戏”的制作再次展示了马钧在机械传动设计与制造方面的才能。
马钧还善于制造兵器。诸葛亮出师伐魏时使用了一种连弩,可以连续发射十箭。对此,魏军颇为惊奇。马钧则认为它虽然精巧,但未尽善,声称若经过他的改进,功效可提高五倍。三国时官渡之战,曹操曾使用“发石车”攻击袁绍的阵地,但只能单发,效率不高。马钧担心敌方在城楼上挂起湿牛皮,就能挡住发石车抛出的石头。于是他打算制造一种大轮,轮上系着数十块大石头,以机械驱动大轮急速旋转,然后切断系石的绳索,石头便连续飞击城楼,使敌方来不及防御。他曾在车轮上系数十块砖,进行试验,结果砖可飞数百步,证明自己的设计可行。然而,这种设计却遭到地图学家裴秀的讥笑和发难,但得到文学家傅玄的理解和支持。傅玄对安乡侯曹羲说,马先生要制造的是国家之精器、军队之要用,只要费一点木材,用两个人,就能制造,不妨试验一下,免得埋没有用的东西。曹羲接受了这个建议,并把情况转告给武安侯曹爽。但曹爽未予理睬。对此,傅玄感慨地说,试验一下,本来是极易办到的事,马先生是有名的巧人,尚且不受重视,何况那些怀才的无名之辈呢?
马钧善于巧思,注重实践,对技术问题有自信心,但不擅长辞令。

7. 三国著名的工匠.发明家有哪些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专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属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马钧,字德衡,扶风(今陕西兴平)人,三国时期人物,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马钧年幼时家境贫寒,自己又有口吃的毛病,所以不擅言谈却精于巧思,后来在魏国担任给事中的官职。指南车制成后,他又奉诏制木偶百戏,称“水转百戏”。接着马钧又改造了织绫机,提高工效四五倍。马钧还改良了用于农业灌溉的工具龙骨水车(翻车),此后,马钧还改制了诸葛连弩,对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
裴秀(224年—271年4月3日),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孙,曹魏光禄大夫裴潜之子。魏晋时期名臣,著名地图学家。裴秀作《禹贡地域图》,开创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学。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与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齐名,是世界古代地图学史上东西辉映的两颗灿烂明星。

8. 三国时期都有哪些发明创造军事的民间的都算上吧

生活方面:第一肯定是龙骨水车,就是那种用脚踩把水从低处拉上来那种
第二当然是麻沸散、五禽戏,因为一个人就算在一起啦
第三馒头,诸葛祭祀阵亡将士及南民用的祭祀用品,现在叫包子

军事方面:第一、霹雳车,刘晔发明的,也就是投石车
第二、木牛流马,现在还在争论,说不好
第三、孔明灯,最早的信号灯
第四、诸葛连弩,在战国连弩的基础上大大改进,使蜀军战斗力大大增强
这是本人心目中排名,请勿鄙视~!

9. 三国时期有什么发明

马钧:
他发明过:
轮转式连续抛石车:这种攻城器械的构造是一个绕轴转动的大木轮,在轮子的边缘用绳子拴上几十块大石头,然后用机械带动木轮快速旋转,轮上悬着的石头也跟着一起旋转,等旋转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切断系石的绳索,石块就会连续不断地发射出去攻击敌人的城楼,使敌方来不及防御。马钧曾经用几十块砖瓦做试验,结果砖瓦被连续抛出数百步远(1步合约1.4米)。

翻车(又称龙骨水车):马钧制造的翻车可以直接用于农业灌溉,它结构精巧,可连续不断地提水,轻快省力,连儿童都能转动,效率比前两种提水工具高出许多。因此,翻车问世后,受到百姓欢迎,并迅速得到推广。在人类发明水泵之前,翻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提水工具。

诸葛亮:
诸葛连弩:改进过的弩,可以一次发射十多跟箭,威力巨大
(马钧看到这种连弩后,进行了一番研究,他发现只要进行些须改动,就可以把连弩的威力提高5倍以上,可当时魏国高层并不相信他)

木牛流马:一种运输工具,有人猜测这就是手推车

孔明灯

这是诸葛亮北伐被司马懿困于平阳时所发明的一种用来向救兵传递信息的空飘灯,也是热气球的起源。在科技不发达的三国时代,诸葛亮仍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热气球空飘这个原理的人,真是名副其实的卧龙!

阅读全文

与三国时期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