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手枪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手枪的历史至今已近年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枪曾在人类战争中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枪是最主要的武器之一。最古老的枪是竹筒火枪。到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各式各样的手枪便出现了。
手枪是枪族中最小的枪,尽管手枪在战争中作用并不很大,但它确是军队不可缺少的装备之一。最早的手枪是火门手枪,有史料记载的第一枝火门手枪是意大利人在14世纪中叶发明的,当时被称为“希欧皮”,即手枪的意思。它是用铸铜或熟铁制成的,枪管尾部有一个火门,发射时先将火药装入,然后在火门处将引火药点燃。这种枪发射时,需一手持枪,一手持可燃物。尽管这种手枪与19世纪和20世纪的现代手枪不能相比,但它的产生标志着人们研制单手射击武器的发明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火门手枪问世以后,迅速被一些国家运用到军事作战中。德国曾用火门手枪打得法国士兵措手不及。
火绳手枪虽然被欧洲大陆广泛使用,但它有诸多的不足之处:遇到风雨天,火绳不易点燃;夜间火绳容易暴露目标。因此,人们又研制出抗风雨的点火方式,即转轮发火。转轮发火就像现在打火机用一个带锯齿的旋转钢轮与燧石摩擦产生火花引燃火药。
自动手枪是在18世纪末由德籍美国人雨果•博查特发明的。从1908年起到1938年德军一直把它当成自卫武器使用了30年。
『贰』 枪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1132年,复南宋时期。
公元1132年,中制国南宋的军事家陈规发明了一种火枪,这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称为现代管形火器的鼻祖。
到了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寿春府人创造了一种突火枪,该枪用巨竹做枪筒,发射子窠(内装黑火药、瓷片、碎铁、石子等)。燃放时,膛口喷火焰,子窠飞出散开杀伤对阵的敌人,虽可算作霰弹枪但与现代霰弹枪并无关联。
(2)枪发明史扩展阅读:
枪的老祖宗是火门枪,作为最早的金属管形火枪,早期的小型火铳等都属火门枪,火门枪的发射一般需要两个人,命中率较低,操作麻烦,发射效率低。
步枪的变更:火门枪、火绳枪、转轮打火枪、燧发枪、击发枪、转管枪—连珠枪、栓式步枪、机枪、半自动步枪、冲锋枪、自动步枪(突击步枪)。
『叁』 枪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一、手枪发展史
手枪出现的时代,说法大相径庭。一种说法是手枪出现在1540年,由意大利人造出了皮斯托亚手枪。另一种说法是,1419年,胡斯信徒在反对两吉斯蒙德的战争中使用了一种哨声短枪,手枪因此而得名。
从火器史来看,手枪大致经历的发展过程是:火门手枪—火绳手枪—转轮发火手枪—燧发手枪—击发手枪—转轮手枪(又称左轮手枪)—自动手枪。但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现代手枪,实际上只包括击发手枪、左轮手枪和自动手枪。
手枪按使用对象可分为军用手枪、警用手枪和运动用手枪;按用途可分为自卫手枪、战斗手枪(大威力手枪和冲锋手枪)和特种手枪(包括微声手枪和各种隐形手枪);按结构可分为自动手枪、左轮手枪和气动手枪(如运动手枪)。
二、步枪发展史
1807年英国牧师A.J.福塞斯发明了使用雷汞击发药的击发点火装置,以后又有人发明了火貌。把火帽套在带火门的集砧上,打击火帽即可引燃膛内的火药,这就是击发机。具有这种击发机的枪叫做击发枪。
19世纪初在法国研制出了定装式枪弹。这种枪弹的纸弹壳装有带击发药 的金属基底,装好火药后,与弹头和成一体。定装式枪弹大大简化了从枪管为不填装弹药的操作,为从枪管尾部填装弹药的后装枪的普遍使用创造了条件。15世纪时,已经有人在前装枪的枪膛内刻上了直线行膛线,以便容纳火药残渣并且更容易的从枪口装入弹丸。到了16世纪,人们开始将枪管内的膛线改为螺旋形,以便射出的长形铅丸作旋转运动,保持飞行稳定,提高了射击精度,并且增大了射程,但由于具有螺旋膛线的枪,前装很费时间,因而直到发明了定装式枪弹,后装枪得到推广以后,线膛枪才被广泛采用。1828年,法国军官德尔文设计了一种枪管尾部带药室的不强,采用长弹丸,仍然是从枪管前面装火药,但膛线已成旋转型的。这种枪的射程和射击精度都明显提高。恩格斯称德尔文步枪为“现代步枪之父”。
1884年在法国研制成功了无烟火药,1886年法国首先研制了发射无烟火 药枪弹的勒贝尔步枪。而德国发射无烟火药枪弹的1888年式7.92毫米毛瑟步枪,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次真正的近代步枪。
在枪械发展史上,真正的自动枪是英籍美国工程师H.S.马克沁完成的。他采用枪管短后坐原理,于1883年设计试验成功了第一支自动机枪,使枪的理论射速达到每分钟600发,1884年取得了机枪的发明专利权。该枪一膛内火药燃气作为机构运动的动力,通过曲轴式机构完成开闭锁和待击,用布料弹带供弹,水冷枪管,能长时间连续射击,枪身重27.2千克,夹在专用枪架或炮架上射击。根据马克沁机枪的原理,自动枪,自动步枪,冲锋枪,轻机枪等相继问世。枪的大家族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冲锋枪发展史
1915年,为了适应阵地战的需要,意大利人B·A·列维里设计了一种发射9mm手枪弹的双管连发枪,从而奠定了现代冲锋枪的基础。1918年,德国人H·斯迈塞尔设计的第一支适于单兵使用的伯格曼MP18式9mm冲锋枪问世,同年,其改进型MP18I式冲锋枪正式装备德国陆军使用。
20~30年代是冲锋枪初步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许多国家对冲锋枪的战术作用认识不足,因而产品型号不多。有代表性的冲锋枪包括意大利的维拉· 佩罗萨和伯莱塔M1938A式,德国的伯格曼MP18I式和MP38式,西班牙的MX1935式和T·N·35系列,瑞士的MKMO,美国的汤普森M1928A1式及苏联的ППД1934/38式。这些冲锋枪因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体积、质量较大,安全性、可靠性差,使生产的数量和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40年代是冲锋枪发展的全盛时期,包括品种、性能、数量和装备范围都有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0年代出现了结构新颖的冲锋枪,性能也不断改善。如捷克斯洛伐克的ZK476式,不仅首先采用包络式枪机,而且是第一支将弹匣装在握把内的冲锋枪。又如,以色列的乌齐冲锋枪为了增强安全性,采用了双保险或三重保险;为减小枪的质量,发射机座、护木和握把等开始采用高强度塑料件。
60年代,为了满足特种部队和保安部队在特殊环境下作战需要,发展了短小轻便,且可单手射击的轻型、微型冲锋枪。有的冲锋枪还装有可分离的消声器,或与冲锋枪固接的消声器,前者如英国的英格拉姆M10式和德国的MP5SD式,后者如英国的L34A1式微声冲锋枪。
70年代,一些国家在武器系列化、弹药通用化和小口径化的思想指导下,开始以小的短枪管自动步枪作为冲锋枪,如美国斯通纳枪族中63式、柯尔特CAR-15式(其改进型为XM177E2式)、德国HK53式、苏联AKCУ-74式等,以更好地完成常规冲锋枪的战斗使命。
80年代至今,使用手枪弹的常规冲锋枪进一步向多功能化、系列化的方向发展。
四、机枪发展史
19世纪80年代前,为提高枪械的发射速度,许多国家都研制过连发枪械,英国人J.帕克尔发明的单管手摇式枪械,1718年在英国取得专利,由于枪身太重,且装弹困难,未引起普遍重视。
世界上第一挺机枪由一名比利时工程师于1851年设计。由于这挺枪是在蒙蒂尼工厂监制的,被定名为“蒙蒂尼”机枪。此种机枪当时还属手动机枪,该枪发明之后不久,法军又把它改为手动曲柄操纵、由25个击发装置进行击发的第一挺机枪。该枪曾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使用过,因故障太多被淘汰。 美国人理查德·杰丹·加特林 发明手摇式机枪,于1862年取得专利,首次使用于1861~1865年美国内战。
世界上第一支以火药燃气为能源的机枪,是英籍美国人H.S.马克沁发明的,1883年他试验成功了枪管短后坐自动原理,1884年应用这种原理的机枪取得了专利。这是枪械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这种机枪的理论射速约为600发/分,枪身重量27.2千克,后人称为马克沁重机枪。它在英国对南非的殖民战争(1893~1894)中被首次使用。此后,其他国家也相继研制成了各种重机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索姆河会战中,1916年7月1日英军向德军发起进攻,德军用马克沁重机枪等武器,向密集队形的英军进行了猛烈持续的射击,使英军一天之中伤亡近6万人。这个战例足以说明重机枪的密集火力对集团有生目标的杀伤作用。为了使机枪能紧密伴随步兵作战,1902年丹麦人W.O.H.麦德森设计了一种有两脚架带枪托可抵肩发射的机枪,全枪重量9.98千克,称为轻机枪。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军用飞机和坦克问世,要求步兵有相应的防空和反装甲的能力,为了提高机枪威力,出现了大口径机枪。1918年德军首先装备了大口径机枪,随后法国、英国、美国也陆续装备了大口径机枪。军用飞机和坦克也装备了航空机枪和坦克机枪。军舰则在机枪刚出现时就装备了舰用机枪。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设计了MG34通用机枪,枪身带两脚架全重12千克,1934年装备部队,配备弹鼓和两脚架可作轻机枪用,配备弹链和三脚架可作重机枪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研制的新型通用机枪相继出现,如美国的M60机枪,苏联的ПΚΜ/ПΚΜС机枪,中国的67-2式机枪等。
『肆』 枪时候发明的
最早的枪是中国宋朝陈规于1132年发明的。
『伍』 枪的发展史是什么
枪的产生和发展
据史料记载,在1259年,中国就制成了以黑火药发射子窠的竹管突火枪,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射击火器。随后,又发明了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火铣,到明代已在军队中大量装备。
14世纪时欧洲也有了从枪管后端火门点火发射的火门枪。15世纪欧洲的火绳枪,从枪口装入黑火药和铅丸,转动一个杠杆,用硝酸钾浸过的燃着的火绳头移近火孔,即可用手点燃火药发射。
最有名的火绳枪是16世纪20年代出现于西班牙的“穆什克特”火枪。这种火枪的口径在23毫米以内,枪重8~10千克,弹丸重约50克,射程达250米。弹丸用木制的或铁制的通条从枪口装填。装备“穆什克特”火枪的步兵称为火枪手。由于火绳雨天容易熄灭,夜间容易暴露,这种枪在16世纪后逐渐被燧石枪所代替。
来复枪
早期的枪械部是前装滑膛枪。1520年,德国纽伦堡的一名铁匠戈特,为了简化前装手续,减少气体泄出,使弹丸在枪膛内起紧塞作用并提高装填速度,发明了直线式线膛枪,采用圆形铅球弹丸。由于“膛线”一词的英文读音是“田田来复”,所以线膛枪也被称作来复枪。至今,印有戈特姓名和1616年生产日期的步枪还保存在博物馆内。这种带有膛线的来复枪射击精度大大超过了滑膛枪。
16世纪以后,膛线由直线形改为螺旋形,发射时能使长形铅丸作旋转运动,出膛后飞行稳定,提高了射击精度,增加了射程。较为有名的是法国的米宁前装式来复枪。此枪重约43千克,有4条螺旋形膛线,最大射程914米。弹丸长形,头部蛋形,底部中空,略小于口径,比较容易从枪口填装,发射时火药气体使弹底部膨胀而嵌入膛线以发生旋转。但由于这种线膛枪前装很费时间,因而直到后装枪真正得到发展以后,螺旋形膛线才被广泛采用。
最有名的是英国帕特里克弗格森于1776年发明的一种新式来复步枪。这种枪射程达180米,平均每分钟可射4~6次。这比起当时每分钟只能发射一次,射程仅如米的一般步枪来说确是巨大进步。弗格森在枪膛内刻上螺旋形的纹路即来复线,使发射的弹头旋转前进,增加了子弹飞行的稳定性、射程和穿透力;又在枪上安装了调整距离和瞄准的标尺,提高了射击命中率。
19世纪,人们对枪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825年,法国军官德尔文设计了一种枪管尾部带药室的步枪,采用球形弹丸,弹丸装入枪管后,利用探条冲打,使弹丸变形而嵌入膛线。这种枪的射程和精度都有明显提高。德尔文被称为“现代步枪之父”。
1848年出现的米涅式步枪,构造比德尔文步枪更加简化,省去了专门的药室,弹丸也改为中空式。
从后面装弹的击发枪
1800年,人们发现了雷汞,紧接着便又发明了含雷汞击发药的火帽。把火帽套在带火孔的击砧上,打击火帽即可引燃膛内火药,这就是击发式枪机。随后,1812年在法国出现了定装式枪弹。它是将弹头、发射药和纸弹壳连成一体的枪弹。于是,人们开始从枪管尾部装填枪弹。这是由一位普鲁士军械工人冯·德雷泽1835年发明的,他把自己造的枪称为“针枪”。一勾扳机,一根长撞针便从弹药筒的底部穿过,插入炸药,刺在雷管,引发炸药爆炸,将弹丸发射出去。后膛迅速装弹使德雷泽枪成了一种优越的武器,并于1840年装备普鲁士军队。
击针枪比以前的枪具有更高的射速,而且射手能以任何一种姿势重新填子弹。可是在当时,几乎所有的国家和极力反对后装枪。战争使对后装枪持反对意见的人改变了看法。1866年,奥地利军队在战争中遭到了后获枪的沉重打击,于是法国、俄国、奥地利,还有欧洲其他国家都纷纷装备了后装枪。
1866年,法国装备了A·沙斯波式击针枪,俄国则装备了英国人卡莱式结构的击针枪。然而,纸壳子弹没有可靠的密闭,影响射击精度,并使枪机结构复杂化了。因此,在19世纪70年代,击针枪被更完善的机柄式步枪所代替,这种步枪使用定装式金属壳子弹和装有弹簧击针的活动枪机,把气体由封起来,解决了后喷问题。
这种从后面装弹的武器从此才真正具有了前人无法想象的射程、准确性和发射速度,因此威力大增。从此,枪在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1870年的色丹战役中,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骑兵冲锋,在一次群射中遭到了惨重的打击。
首先使用金属壳子弹的毛瑟步枪
1871年,普鲁士王国姓毛瑟的两兄弟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支发射金属外壳子弹的步枪,并用它来装备军队。这是一种采用金属弹壳枪弹的机柄式步枪。这种枪的口径为11毫米,有螺旋膛线,发射定装式枪弹,由射手操纵枪机机柄,实现开锁、退壳、装弹和闭锁。这种枪可靠性好,操作简单方便,很快显示出它的威力来。
1881年,毛瑟步枪改进后,在枪管下方枪托里装上可容8发枪弹的管形弹仓,将弹仓装满后,可多次发射,1882年被普鲁土政府用作基本的步兵武器。毛瑟又进一步改进其设计,最后发明出一种装在枪内的5发匣式弹仓。这种枪成为德军的制式步兵武器,并被世界备国所仿造。1886年无烟火药首先在法国用作枪弹发射药后,由于火药性能提高,残渣减少,以及金属深孔加工技术的进步,步枪的口径大都减小到8毫米以下,弹头初速也进一步得到提高。1896年,毛瑟步枪也改为使用这种无烟火药制造的枪弹,并将口径改为792毫米。不久,很多国家都购买和装备了这种先进的步枪。
小口径自动步枪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普遍认识到单兵突击的意义已经不大了。
1958年,美军首先开始试验发射556毫米雷明顿枪弹的小口径自动步枪AR15。它由美国著名枪械设计师斯通纳设计,1963年定名为M16步枪并装备部队,开枪械小口径化的先河。M16步枪重3l千克,有效射程为400米,弹头命中目标后能产生翻滚,在有效射程内的杀伤威力较大。这种枪后来的改进型M16AI和M16AZ步枪,均用来装备美军。
德国HK33E步枪许多国家也研制出多种发射小口径枪弹的步枪。前苏联于1974年定型了口径为545毫米的AK74自动枪和P11K74轻机枪。在欧洲一些国家还装备了无托步枪。这种枪握把在弹匣前方,可保持足够的枪管长度,枪长明显缩短,如法国的FAMAS步枪,奥地利的施太尔通用枪和英国的SA80步枪。1980年10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选定556毫米作为枪械的第二标准口径,并在各公约国军队中装备这种高射速小口径的自动步枪。
『陆』 介绍下世界枪械发展史
1、1259年中国制成的以黑火药发射子窠的竹管突火枪。
2、14世纪出现火门枪,15世纪出现火绳枪,16世纪出现燧石枪(又称燧发枪)。
3、19世纪初出现击发枪,19世纪中叶出现金属弹壳定装弹后装击针枪,19世纪下半叶出现弹仓枪,19世纪末出现自动枪械。在这长达6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枪械本身由前装到后装,由滑膛到线膛,由非自动到自动,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革。
4、19世纪中叶以前,枪械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提高点火方法的方便性和可靠性方面,19世纪末开始在提高射速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同时,枪械的品种由少到多,重量逐渐减轻,口径由大到小,射程由近及远,射速也逐渐提高。
(6)枪发明史扩展阅读:
枪械分类:手枪、步枪、卡宾枪、冲锋枪、机枪、 霰弹枪、其他。
1、手枪
单手持的小型枪械,其他枪械一律可称为长枪。
左轮手枪(英文:Revolver):用指力转动弹仓,但不具退壳功能,一次可以装填约五至八发子弹的手枪。
单发手枪:指没有供弹具的手枪,子弹只能预先装在膛部。
单管单发手枪,击发一次后必须重新装填的手枪,通常用于竞赛或狩猎。
多管单发手枪,虽然膛室都只能预装一发子弹,但有两个或以上的枪管,所以仍然是多发式手枪,通常用于特殊目的如狩猎、自卫和暗杀。
中国的警用转轮手枪
手动手枪:安装多发子弹,但必须手动退壳的手枪。
半自动手枪(英文:Semi-Automatic Pistol):能自动装填,但只能单发射击的手枪。
全自动手枪(英文:Machine Pistol):支持三发点放、全自动射击的手枪。部分型号被认为是冲锋枪。
2、机枪
本来泛指连发的枪械,现代专指较大的适应持续连发枪械。
轻机枪:可由单兵操控的轻型机枪。
通用机枪(英文:General Purpose Machine Gun):可当作轻机枪与中型机枪使用的枪种。
中型机枪(英文:Medium Machine Gun):火力、尺寸和重量介于轻机枪与重机枪之间的枪种。
重机枪(英文:Heavy Machine Gun):拥有固定角架、大口径的机枪。
高射机枪(英文:Anti-Aircraft Gun):改装高射专用脚架,用以射击低空飞行目标的重机枪。
加特林机枪(英文:Gatling-type Machine Gun):拥有多个枪管的机枪。最早期的加特林机枪拥有十个枪管,以手摇方式射击。经改进后,旋转能源来自于电动机(外力)或弹药气体压力(内力)。外力方式多为西方国家军队使用,内力方式多为当时前苏联阵营国家军队使用。
『柒』 枪械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武器技术的重大革新
——1860年自动步枪的产生自动步枪是指借助于火药气体压力及弹簧的作用力完成推弹、闭锁、击发、退壳和供弹等一系列动作的连发步枪,又称突击步枪。非自动步枪只能单发,而且装弹和退壳都要手工操作,射速低、使用不便。
第一支真正的自动步枪是1883年由美国工程师H·S·马克沁发明的。这是在连发枪的基础上产生的。
世界上第一支能够连发的步枪是由美国人克里斯托夫·斯潘塞于1860年发明的。这支枪枪托内有一直通枪膛的洞,洞内即弹仓,容弹10发,洞口有弹簧,以簧力推子弹入膛。
当时正是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之际,1865年5月的一天,斯潘塞闯进位于华盛顿的陆军部介绍自己的发明,但是军械官们不相信金属壳枪弹、后装枪和连发枪这些当时的新事物,更不相信这个年仅20的小伙子。斯潘塞非常丧气,但他意外地见到新任总统,联邦军(即北军)统帅亚伯拉罕·林肯。林肯仔细地听了他的讲述高兴地说:“很好,眼见为实,打响了才算数。走,到外面试试看。”
在院子里,斯潘塞对着一块木板连打了7枪,连发枪工作良好。接着,林肯也打了7枪。总统亲自试枪的消息引起了军方的重视,很快对斯潘塞连发枪进行了试验和审评,并于1862年12月31日正式装备联邦军。
1866年,奥利弗·温切斯特也研制了一种连发枪,称为“温切斯特步枪”。但是这时的连发枪只是能够从弹仓中接连推弹入膛而已,开锁和退壳等动作还需手动操作来完成。
马克沁将以上两人的步枪进行改装和试验,终于在1883年成功地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支自动步枪。
它在射击时,产生的火药气体除了将子弹射出枪管外,同时还使枪产生后坐力。马克沁就是利用部分火药气体的动力使枪完成开锁、退壳、送弹和重新闭锁等一系列动作的,从而实现了步枪的自动连续射击,并减轻了枪支对射手撞击的后坐力。马克沁的自动步枪产生后立即被运用于战场,成为杀敌的有力武器。
『捌』 历史上发明枪最早是那个国家
中国、明朝、当时叫火冲,后来传到了西方欧洲国家,被西方人掌握了技术自己自主研发,后来到了清朝被洋人利用叫做火枪。
『玖』 枪支什么时期发明
公元1132年,中国南宋的军事家陈规发明了一种火枪,这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称为现代管形火器的鼻祖。到了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寿春府人创造了一种突火枪,该枪用巨竹做枪筒,发射子窠(内装黑火药、瓷片、碎铁、石子等)。燃放时,膛口喷火焰,子窠飞出散开杀伤对阵的敌人,这是现代霰弹枪的真正起源。 火绳枪
公元13世纪,中国的火药和金属管形火器传入欧洲,火枪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5世纪初,西班牙人研制出了火绳枪。后来,被明王朝仿制,称之为鸟铳,直到公元1525年,意大利人芬奇发明了燧发枪,将火绳点火改为燧石点火,才逐渐克服了气候的影响,且简化了射击程序,提高了射击精度,可随时发射。 后装枪的发明是19世纪枪械的一次重大变革,它结束了步枪出世500年都是从膛口用探条把弹丸装进枪膛内的历史,被有些史书称之为“开辟了轻武器和步兵战术的新纪元”。
『拾』 谁发明的枪
公元1132年,中国抄南宋的军事家袭陈规发明了一种火枪,这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称为现代管形火器的鼻祖。1860年,美国首先开创了连珠枪的先河。该枪也是一种单发步枪,但无需从外部一发发地装弹,而是依靠弹仓存贮弹药,用手扳动枪机即可重新推弹入膛,能接连射击若干次,射击速度比手动单发步枪快得多。第一支半自动步枪是蒙德拉贡(墨西哥的一位将军)设计的。而真正标志着枪机直动式步枪时代的结束和自动步枪时代到来的半自动步枪,是美国人约翰· 坎特厄斯·加兰德研制的 M1加兰德步枪。发明它是为了作为战争的武器。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