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电磁灶发明

电磁灶发明

发布时间:2021-08-10 06:32:47

Ⅰ 电磁炉是谁发明的,详细的原理是什么

第一台家用电磁炉1957年诞生于德国

其工作原理:
电磁炉作为厨具市场的一种新型灶具。它打破了传统的明火烹调方式采用磁场感应电流(又称为涡流)的加热原理,电磁炉是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锅具底部放置炉面时,锅具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锅具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锅具铁分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分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故:电磁炉煮食的热源来自于锅具底部而不是电磁炉本身发热传导给锅具,所以热效率要比所有炊具的效率均高出近1倍)使器具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用来加热和烹饪食物,从而达到煮食的目的。具有升温快、热效率高、无明火、无烟尘、无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不产生热辐射、体积小巧、安全性好和外观美观等优点,能完成家庭的绝大多数烹饪任务。因此,在电磁炉较普及的一些国家里,人们誉之为“烹饪之神”和“绿色炉具”。
[工作过程]由于电磁炉是由锅底直接感应磁场产生涡流来产生热量的,因此应该选择对磁敏感的铁来作为炊具,由于铁对磁场的吸收充分、屏蔽效果也非常好,这样减少了很多的磁辐射,所以铁锅比其他任何材质的炊具也都更加安全。此外,铁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也是人体长期需要摄取的必要元素。
工作过程
当一个回路线圈通予电流时,其效果相当于磁铁棒。因此线圈面有磁场N-S极的产生,亦即有磁通量穿越。若所使用的电源为交流电,线圈的磁极和穿越回路面的磁通量都会产生变化。
当有一导磁性金属面放置于回路线圈上方时,此时金属面就会感应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锅具铁分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分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
感应的电流越大则所产生的热量就越高,煮熟食物所需的时间就越短。要使感应电流越大,则穿越金属面的磁通变化量也就要越大,当然磁场强度也就要越强。这样一来,原先通予交流电的线圈就需要越多匝数缠绕在一起。 因为使用高强度的磁场感应,所以炉面没有电流产生,因此在烹煮食物时炉面不会产生高温,是一种相对安全的烹煮器具。

Ⅱ 电磁炉谁发明

1957年德国人发明的,具体是谁就不知道了!
电磁炉产生的“磁”绝大部分分布在锅底,形版成闭合磁场权。 当锅具放在电磁炉上“工作”时,电磁炉所产生的闭合磁场强度在电磁炉边缘的最高强度为160毫高斯,而使用手机时所产生的信号磁场接近1600毫高斯,是电磁炉炉面边缘磁场的10倍,由此可见,电磁炉所产生的磁场对人体影响远不如手机。当锅具垂直离开电磁炉面板3-5cm时,锅具超出了闭合磁场范围不会再生热,同时电磁炉自动停止工作;闭合磁场范围之外的水平磁场非常微弱,大约占整个磁场能量的百分之零点零几,甚至基本接近于地球的磁场。当锅具的最小直径小于8cm时,电磁炉也不能工作。所以,根本不用担心电磁炉的“磁”对人体的影响

Ⅲ 电磁炉谁发明的是谁改进的

电磁炉又被称为电磁灶,第一台家用电磁炉1957年诞生于德国。1972年,美国开始生产电磁炉,回20世纪80年代初电磁炉在答欧美及日本开始热销。电磁炉的原理是磁场感应涡流加热。即利用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当磁场内磁力线通过铁质锅的底部时,磁力线被切割,从而产生无数小涡流,使铁质锅自身的铁分子高速旋转并产生碰撞磨擦生热而直接加热于锅内的食物。
电磁炉的加热原理决定了这个产品热效高、安全、无污染、节能、使用方便等特点,也正是这些特点促成了电磁炉产品在国外的普及

Ⅳ 电磁炉是什么人发明的

电磁炉是德国人发明的。
电磁炉又称为电磁灶,1957年第一台家用电磁炉诞生于德国。1972年,美国开始生产电磁炉,20世纪80年代初电磁炉在欧美及日本开始热销。电磁炉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原因可参考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锅里的是电子而绝非铁原子)运动所致;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
原理:
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这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锅里的是电子而绝非铁原子)运动所致;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
锅的材质必须为铁质或合金钢,以其高磁导率来加强磁感,从而大大增强涡旋电场及涡流热功率。 其他材质的炊具由于材料电阻率过大或过小,会造成电磁炉负荷异常而启动自动保护,不能正常工作。同时由于铁对磁场的吸收充分、屏蔽效果也非常好,这样减少了很多的磁辐射,所以铁锅比其他任何材质的炊具也都更加安全。此外,铁是人体长期需要摄取的必要元素,但人体只能吸收二价铁,铁锅炒菜中含的是三价铁,然而身体中的还原性维生素可将3价铁转换为2价铁以利吸收。

Ⅳ 电磁炉是德国人发明的吗﹖

电磁炉又被称为电磁灶,第一台家用电磁炉1957年诞生于德国。1972年,美国开始生产电磁炉,20世纪80年代初电磁炉在欧美及日本开始热销。电磁炉的原理是磁场感应涡流加热。即利用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当磁场内磁力线通过铁质锅的底部时,磁力线被切割,从而产生无数小涡流,使铁质锅自身的铁分子高速旋转并产生碰撞磨擦生热而直接加热于锅内的食物。

电磁炉的加热原理决定了这个产品热效高、安全、无污染、节能、使用方便等特点,也正是这些特点促成了电磁炉产品在国外的普及

Ⅵ 电磁炉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1957年,德国发明的电磁炉。

70年代,开关电源就出现了,也是德国发明的。

日本80年代就有民用电磁炉卖了

Ⅶ 电磁炉是谁发明的

电磁炉又被称为电磁灶,第一台家用电磁炉1957年诞生于德国。1972年,美国开始生产内电磁炉,20互单皋竿薤容放鸽虱龚僵世纪80年代初电磁炉在欧美及日本开始热销。电磁炉的原理是磁场感应涡流加热。即利用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当磁场内磁力线通过铁质锅的底部时,磁力线被切割,从而产生无数小涡流,使铁质锅自身的铁分子高速旋转并产生碰撞磨擦生热而直接加热于锅内的食物。

据悉,他已经去见帝哥了

Ⅷ 谁发明了电磁炉

1957年德国人发明的,具体是谁就不知道了! 电磁炉产生的“磁”绝大部分分布在锅底,形成闭合磁专场。 当锅属具放在电磁炉上“工作”时,电磁炉所产生的闭合磁场强度在电磁炉边缘的最高强度为160毫高斯,而使用手机时所产生的信号磁场接近1600毫高斯,是电磁炉炉面边缘磁场的10倍,由此可见,电磁炉所产生的磁场对人体影响远不如手机。当锅具垂直离开电磁炉面板3-5cm时,锅具超出了闭合磁场范围不会再生热,同时电磁炉自动停止工作;闭合磁场范围之外的水平磁场非常微弱,大约占整个磁场能量的百分之零点零几,甚至基本接近于地球的磁场。当锅具的最小直径小于8cm时,电磁炉也不能工作。所以,根本不用担心电磁炉的“磁”对人体的影响

Ⅸ 电磁炉是谁发明的

1957年德国人发明来的,具体是谁源就不知道了!
电磁炉产生的“磁”绝大部分分布在锅底,形成闭合磁场。 当锅具放在电磁炉上“工作”时,电磁炉所产生的闭合磁场强度在电磁炉边缘的最高强度为160毫高斯,而使用手机时所产生的信号磁场接近1600毫高斯,是电磁炉炉面边缘磁场的10倍,由此可见,电磁炉所产生的磁场对人体影响远不如手机。当锅具垂直离开电磁炉面板3-5cm时,锅具超出了闭合磁场范围不会再生热,同时电磁炉自动停止工作;闭合磁场范围之外的水平磁场非常微弱,大约占整个磁场能量的百分之零点零几,甚至基本接近于地球的磁场。当锅具的最小直径小于8cm时,电磁炉也不能工作。所以,根本不用担心电磁炉的“磁”对人体的影响

Ⅹ 电磁炉谁发明的

1957年德国人发明的。

电磁炉民用化的最早记载是从1957年德国公司开始的,而后在1972年美国也开始了电磁炉的研发,而到上世纪年代初,电磁炉已经在西方普及开来了。美国研究电磁炉历史悠久,100多年前已研制出电磁炉,由于该种电磁炉热效率不是很高,并且易产生工频噪声,所以没有大量推广。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率先研制出高频电磁炉(工作频率20一50KHz),紧接着日本也研制出高频电磁炉。

国内电磁炉市场最初的启动时间是上世纪年代末,在年代初期,由于技术不过关,难以适应国内电网质量不稳定以及中国人大火爆炒的饮食需求,曾经一度出现过空档期,直到世纪末才出现起色,并引起国内家电行业的关注,随之而来的是众多家电品牌以及新品的诞生。

国内电磁炉市场比西方发达国家至少晚了5-10年的时间。随着技术的进步,元器件质量的提高,国产电磁炉己走向成熟。



(10)电磁灶发明扩展阅读:

第一代产品有环保牌(包括雅达)电磁炉等,其特点为采用独立振荡单元,多个功率管并联、驱动放大电路采用分立元件,电路可靠性较好,工作稳定,缺点是电路复杂,维修不太方便。

第二代产品有上海德兴和富士宝电磁炉、控制电路用3片LM339、采用大回环振荡工作原理,保温功能用硬件电路实现(用74Lsl45),功率管用IGBT,可靠性尚可,缺点是电路较复杂,返修率略高。

第三代产品有美的PSD系列产品和浙江永康公司电磁炉产品等。美的PSD系列产品采用大回环振荡原理,其保护电路做得非常完善,重点解决了工作过程突然拔电烧机等长期困扰国内其他厂家的难题,是国内第一款较成熟的采用IGBT的电磁炉产品。其缺点是电路偏复杂,维修不太方便。

佳玲电磁炉由深圳拓邦公司开发生产控制板部分,采用独立振荡单元,其可靠性很好。缺点是电路较复杂,生产测试不方便,第四代产品有美的PD系列产品和广东南海威利宝电磁炉等。

阅读全文

与电磁灶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