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米尔豪斯法力风暴,是他吗谁设计的这种垃圾逗比卡
打快攻战士强无敌 现在的海盗战 不就没啥法术么
⑵ 求一套jk海盗战 炉石传说
不知道你问的是狂野还是标准,所以两个目前环境都说一下。先说标准,标准的战士强度比较高的jk战,不带海盗。附图。app是旅法师营地,可以下载一个抄抄卡组。
⑶ 为什么海盗战强度这么高
看了好多的回答,说什么为了丑化,什么受伤,一派胡言。很多船长包括海盗船长是独眼,是因为在未发明现代的
⑷ 海盗战为什么一定要带海盗帕奇思
好处很多,可以压缩卡组,节奏更好,而且帕奇斯带海盗属性。
⑸ 谁能介绍一下美二战时期的F4U海盗式战斗机
F4U海盗式舰载战斗机
F4U Corsair 海盗式舰载机
作为二战中最杰出的舰载战斗机,F4U“海盗”已经成了传奇(晚期机型参加了朝鲜战争,是当时海航最快的飞机)。由于弯曲的鸥型翼和高杀伤率,它被日本人称为“死亡的口哨”。“海盗”是美国第一种超过400 m.p.h.的战斗机,作为美国海军的第一线作战飞机,它比F4F“野猫”有更好的表现。“海盗”除空战外,亦担当战术轰炸机的角色。它可携带两枚500磅炸弹、八枚火箭弹及一个附加油箱。(早期的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只能携带1000磅炸弹、F4F战斗机只能外挂两枚100磅炸弹,可见F4u性能之优越。)。不幸的,因为它的“长鼻子”限制了飞行员的能见度(尤其是在起飞和降落时),它被海军指挥官认为不适合在航母上作业。根据惯例,当海军认为自己的飞机不是那么好时,它们就给海军陆战队。“海盗”被限制在陆基飞行,为海军陆战队提供空中支援。海军陆战队非常高兴有热门的新式战机替换老旧的“野猫”。不久之后,“海盗”也对所有人证明它的能力。Pappy Boyington和他的黑羊中队就是把“海盗”性能发挥到极至的最好例子。在二战的晚期,“海盗”作了一系列的改进使其能在航母上安全着陆。“曲翼鸟”在最后的几个月中,帮助阻截了大量的神风战斗机。
F4U战斗机加速性能好,火力强大,爬升快,坚固耐用,机型凶猛粗旷,总体性能超过著名的日本“零”式战斗机,是二战初期美国空军的主力。F4U战机翼展12.47米,机长10.16米,机高4.6米,起飞重量6350千克,最大平飞速度684公里/小时(高度6100米),升限11280米,航程1635公里,爬升率867米/分。装6挺12.7MM机枪,可挂装2枚450公斤炸弹或8枚火箭。
零式战斗机
撇开政治和情感因素来看,三菱 A6M 零战是太平洋战争初期全球最好的舰载战斗机。它是第一种性能全面超过陆基战斗机的海军舰载飞机。在珍珠港事件后的 6 个月中,零战在与盟军的陆海基战斗机的作战中取得了令人眩目的战绩,它优异的机动性和杰出的续航能力是战争初期的制胜法宝。直到今天,零战仍是日本二战太平洋地区空中力量的象征。
二战中零战参加了日海军的所有主要行动,从珍珠港到 B-29 轰炸日本本土,生产一直持续到战争结束,三菱和中岛公司一共生产了 10,449 架,是所有日本战机中生产数量最多的。
A6M1 十二试舰战
1937 年日本海军刚刚装备了 96 式舰战(三菱 A5M,盟军代号 CLAUDE),就开始准备发展 96 舰战的后继机。1937 年 5 月 19 日,海军 12 试舰载战斗机的初步规格书发到三菱和中岛飞机公司手中。12 试中的 12 是指昭和 12 年,“试”表明了这是一架试制机。
三菱 A5M 也出自崛越二郎之手,本图显示了一架侵华 13 航空队的飞机,起落架之间的半圆形物体是 A5M 早期的可抛副油箱
三菱重工那时已是涉足造船、飞机生产和发动机制造等业务的的综合性公司,在日本多处拥有工厂。三菱内部专门为这个项目成立了设计小组,首席工程师是崛越二郎。
1937 年 10 月,日本海军参考了在中国战场的实战报告后,发布了规格书的修订版:要求最大时速超过 500 公里,航程 3,000 公里,能在 3 分 30 秒内爬升至 3,000 米高空,机动性不低于 96 式,武器要求装有 20 毫米机炮 2 门、7.7 毫米机枪 2 挺;另外必须装备一套完整的无线电设备,其中包括一具无线电测向仪。
中岛公司认为这些条件太苛刻,在 1938 年 1 月 17 日退出竞争,三菱独自继续 12 试的试制。崛越二郎的小组提出的方案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如悬臂式下单翼、可收放起落架、座舱盖为气泡式,使用大块透明玻璃,飞行员前后视野良好,甚至还为飞行员装备了电热飞行服。
原型机使用三菱瑞星 13 型双重 14 缸空冷星形活塞发动机,驱动一具两叶变距螺旋桨,瑞星 13 型最大起飞功率 780 马力,3,600 米高度时最大功率 875 马力,这种发动机后来在日本陆军/海军统一编号体系中的型号是 Ha.31/13。三菱瑞星 13 型被选中的原因是由于其重量轻直径小,尽管崛越二郎更加青睐功率更大的三菱金星 46 型发动机。设计小组非常注重减轻重量,为此采用了住友金属公司开发的特殊轻质铝合金,选用小直径的结构铆钉,并尽量简化铆接点;在构件上钻出大量小孔减重,甚至取消了飞行员的防护钢板,不用自封闭式油箱,这些都成为日后的致命缺陷。
一架隶属训练航空队的 A6M1 准备起飞,全机涂成浅灰色
1939 年 3 月 16 日,三菱名古屋工厂完成了首架 12 试舰战。原型机机鼻上层结构中安装了两挺 7.7 毫米 97 式机枪,机翼内安装了两门 20 毫米 99 式机炮。新机被运送到位于各务原的陆军训练机场进行飞行测试。1939 年 4 月 1 日,原型机由试飞员岛胜藏驾驶首飞成功,试飞结果非常成功,仅仅在机轮刹车,滑油系统方面发现小问题;另外飞行时有轻微振动,在更换了三叶恒速螺旋桨后振动消失。1939 年 9 月 14 日,日本海军认可了原型机,正式编号 A6M1,同时第二架原型机也完成了,十月通过了公司内部试飞。
A6M2 零式舰上战斗机 11 型
前期发展与实战
通过进一步的试飞后发现 A6M1 在 3,800 米高度时最大速度 490 公里,比规格书中要求的略低,所以在 1939 年 5 月 1 日,日本海军命令三菱公司在 A6M1 第三架原型机和以后的型号中安装中岛荣 12 型发动机以提高性能。荣 12 型也是双重 14 缸星形发动机,比瑞星 13 功率、重量、直径都大一些。
三菱对使用竞争对手的发动机有些不情愿,但也毫无办法。换了新发动机的 A6M1 型号改为 A6M2。1940 年 7 月 15 日,首架 A6M2 在日本本州机场首飞成功,试飞员志摩胜三。由于发动机功率的加大,A6M2 的性能全面超过了日本海军严苛的要求,整个试制计划提前一个月完成。
A6M1 与 A6M2 机头外形对比
侵华的日本海军航空队获悉本土 12 试舰战研制成功的消息,立即申请装备新战机。1940 年 7 月 21 日,15 架预生产型的 A6M2 在横山保上尉及进藤三郎上尉率领下,编成两个中队,从九州直飞中国,加入驻汉口的第 12 海军联合航空队。10 天后的 7 月 31 日,日本海军正式装备 12 试舰战,定型为零式舰上战斗机 11 型,众所周时,零——代表日本纪年 2600 年。
汉口上空的 A6M2 11 型,隶属第 12 海军联合航空队
1940 年 8 月 19 日,12 架 A6M2 首次参战,为 50 架轰炸重庆的三菱 96 陆攻护航,未发生空战;1940 年 9 月 13 日,进藤三郎上尉率 13 架零式与保卫重庆的 27 架中国空军波利卡波夫 I-15、I-16 战斗机空战,老旧的 I-15、I-16 无力抵挡,损失惨重。
1941 年 5 月,横行中国战场的 A6M2 11 型双机编队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零式共击毁 99 架中国飞机,自身仅有两架因为地面起火而损失。在中国服役的预生产型 A6M2 后来都被最初生产型所取代。
在零式投入中国战场一年后,由于无法从战场上搞到一架零式甚至是残骸,中国空军仍无法一窥零式的奥秘。克莱尔.李.陈纳德,著名的飞虎将军,时作为美国陆军航空队退役军官来帮助重新组织士气低落的中国空军。他注意到中国战场上出的日本新式战斗机,并立即向国内报告,但这份报告没有引起当局的重视,盟军仍然对零式一无所知。
1940 年 3 月 11 日,A6M1 第二架原型机在试飞时解体,机毁人亡。当时并未查清这次事故的真正原因,设计小组归咎于翼梁的问题。因此从第 22 架生产中的 A6M2 开始,机翼结构中引入了起加强作用的后翼梁。为了适应日本海军航母升降甲板的尺寸;从第 65 架 A6M2 起,采用折叠翼尖,折叠部分大约 51 厘米长,由地勤手动向上折叠。采用这些改进措施的飞机被定型为零式 21 型;从第 128 架 A6M2 开始,副翼调整片配平机构连接到起落架收放装置上,由于有了机械助力,高速飞行操纵副翼杆力大大减小,改善了高速时的操纵品质;从第 192 架 A6M2 开始,安装改进的副翼调整片配平机构以修正副翼摆动的问题,零式就这样边改进边生产。为了提高产量,1941 年 11 月日本海军命令中岛公司在其小泉工厂生产零式 21 型。这对中岛公司来说是个极大的耻笑,三年前正是他们认为零式是天方夜谭。
正在港口吊装的 A6M2 21 型,特征是折叠的翼尖
零战的顶峰
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这时的日本海军已经拥有超过 400 架精锐的零式,大多数是 21 型。在偷袭珍珠港作战中,零式从航母起飞,为第一波攻击的 B5N2 97 式鱼雷机和 D3A1 99 式俯冲轰炸机护航,掌握制空权后,零式也扫射机场跑道,防空火力点和其他一切目标。零式在空战中击落了 4 架美国战斗机,还给珍珠港的地面设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此役中日本损失了 8 架 A6M2,大多数是被对空火力击落的。
赤城号航母上的 A6M2 21 型,当时赤城号正在为偷袭珍珠港加紧训练
太平洋战争第一年中,美国海军的标准舰载战斗机是格普曼 F4F 野猫式。A6M2 与 F4F 相比,无论在速度、爬升率和机动性上都全面占优,但野猫的火力更强,机体更坚固;两者的俯冲速度旗鼓相当。A6M2 的翼载很小,转弯半径比野猫小得多,这使得 A6M2 在空战中能抢先占位,击落野猫式。12 月8 日,日本进攻击威克岛,8 架野猫被摧毁于地面。剩下的野猫英勇抵抗了 2 星期,粉碎了日军数次空中攻击和一次海上入侵。不过,他们被优势的日军战斗机所压倒,12 月 22 日,损失了最后两架野猫。
A6M2 21 型起飞直扑珍珠港
美国的野猫飞行员在付出惨痛代价后发展出对付零式的有效战术。其中一种是“剪刀交叉”又称“泰弛穿插”,得名于 VF-3 中队指挥官约翰.s.泰弛少校。在这种战术中,两架野猫互相交叉飞行,互相掩护对方尾部,这样零式即使咬住其中一架野猫式,同时另一架野猫也咬住了零式,颇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味道。另外在大编队作战中,野猫飞行员被提醒要尽可能保持高度,俯冲攻击敌机编队,然后利用俯冲的速度优势脱离再爬高,准备进行下一次攻击。总之:尽量避免与具有机动性优势的零式近距空战!
只要战术得当,劣势装备也可以战胜优势装备
珍珠港事件的后一天,12 月 8 日,驻台南的日本陆基航空兵大举空袭菲律宾。84 架 A6M2 护送 54 架 G4M1 1式陆攻和 54 架 G3M2 96 陆攻袭击了克拉克机场,美军飞机紧急起飞迎战,被击落 15 架,另外还有 50 架被摧毁于地面。一天内日军就基本消灭了美国在菲律宾的空中力量!这次奇袭中,零式采用低速省油飞行方式,直飞菲律宾,美军完全没想到日本已经拥有了续航力如此强大的战斗机,大为震惊。在菲律宾上空首开纪录的是坂井三郎下士,击落一架柯蒂斯 P-40,这已是他的第三战绩了,前两次战绩是在中国战场取得的。两天后,坂井又击落了一架 B-17 轰炸机。到 12 月 13 日为止,美军大势已去,A6M2 开始使用机炮扫射地面目标,仅仅 3 天,零式就掌握了菲律宾的天空。(现在有一种说法,假如德国空军当时的 Me 109 拥有零战相同的航程,那么整个欧战将从此改观)
台南航空队的 A6M2 21 型,1942 年夏驻在腊包尔
在 3 个月内,日本海军的 200 架 A6M2 在与荷兰、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的水牛式,CW-21B,霍克 75A、P-40 战斗机的空战中大获全胜,一是由于零式的杰出性能、二是由于日本有在中国战场实战过的飞行员,经验丰富。1942 年 3 月 8 日荷兰停止抵抗。随后零式开赴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在这里 A6M2 除了 P-40 战斧式外,还遇到了贝尔 P-39、P-400 飞蛇式陆基战斗机。P-39 飞蛇式的表现令人汗颜,坂井三郎吹嘘道:任何稍具经验的飞行员驾驶零式都能轻易击落 P-39!
A6M2 21 型
在那段日子中盟军唯一的亮点就是飞虎队——美国志愿航空队。1941 年 12 月 20 日,日军空袭昆明时,飞虎队首次参战。飞虎队的 P-40 都绘有吓人的鲨鱼嘴,借以打击日军飞行员的士气。P-40 机动性不如 A6M2,但平飞速度要快些。利用这项优势,飞虎队采用高速俯冲,打了就跑的战术,避免与零式纠缠。在飞虎队并入第 14 航空队前,他们已经摧毁了 286 架日本飞机(包括空中与地面的),自己仅损失 13 名飞行员。
飞虎队的 P-40
1942 年 7 月,法兰克.麦考伊上校的情报小组给零战分配代号“ZEKE”,后来知道了日本官方对零式的称呼“零战”后,音译“Reisen”,也常用这个来代表零式,或者直呼“Zero”。
转折点
1942 年 6 月 3 日,古贺忠义下士驾驶 A6M2 从部署在阿留申群岛附近的龙骧号航母上起飞,此行的目的是袭扰荷兰港。袭扰遇到的抵抗甚微,但在返航途中古贺发现了机身油箱上有两个弹孔,还在不断漏油。由于燃料不够,他只能迫降在阿库坦岛上的沼泽中。迫降中飞机翻了身,飞机只是有些轻微损伤,但倒霉的古贺下士却因脖子折断而丧命。五个星期后,一支美国海军的侦察部队发现了这架倒扣在沼泽中的日本飞机,死去的飞行员仍被绑在座椅中。古贺的 A6M2 仅仅轻微损伤,被仔细包装后用船运回美国本土。
古贺零式在迫降中翻了身,五个星期后,一支美国海军的侦察部队发现了这架倒扣在沼泽中的日本飞机,并留下了这张照片
古贺的零式经修理后能够重新飞行,这可以称得上是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最重要的情报收获之一。欣喜的美国人对它进行了彻底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零式有很好的爬升率,能轻易超过 F4F 和 P-40,航程也优于盟军任何一种战斗机。零式具有卓越的机动性,在低速时与零式进行格斗无异于自杀;但在高速时就不一样了,这时零式机动性急剧恶化,副翼僵硬,动作困难。美国人还发现了零式机翼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俯冲速度受到限制。被咬住的零式能通过做高速俯冲或者小半径转弯轻易摆脱,所以盟军飞行员一定要保持高速,避免陷入低速纠缠。零式为了减轻重量,没有安装自密封油箱和任何自动灭火装置,飞行员也没有装甲保护,机体表面中弹就可能引起飞机着火,美军为此特地研制了穿甲燃烧弹,这种子弹非常容易穿透零式的铝合金蒙皮,并引燃整架飞机。
据说这就是古贺的 A6M2,涂上了美军标志,珍珠港后,美军把机徽中的红点去掉,以免与日本机徽混淆
美国人找出了零式的缺点,本土的测试报告迅速传送到太平洋战场的一线单位,这些宝贵的信息帮助沮丧的美国飞行员改进战术立足现有装备最终击败称霸太平洋上空 6 个月之久的零式。A6M2 的优势被美军的新战术和新装备抵消了。1942 年 10 月 26 日,A6M2 在圣克鲁斯进行了最后一次空战,随后 A6M2 被 A6M3 所取代。淘汰下来的 A6M2 分配到二线单位和训练单位。战争的最后一年里,这些陈旧的 A6M2 大多被改装成神风特攻机与狂热的飞行员一起玉碎了。
⑹ 军舰的来历
军舰发展历经了数千年时期,还在二千多年前,在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代,吴国水军就曾在浩瀚的江湖水面上,摆开战场,与楚军舟师决战。在古罗马时代,罗马帝国的双排桨战舰,在地中海同样显过威风。
早期的军舰发展主要有两种路线,一种是西班牙式,特点是船楼比较高,船艉高,适合进行接舷战,主要用于大宗的货运,代表是西班牙运金船(宝藏船)对于抵抗海盗效果比较好。另一种是英国式,特点是没有船楼结构,船艉很低,火炮比较多,适合进行炮战,因为船艉低所以稳定性好,速度快,适合打劫西班牙的运金船(两者有点像坦克和坦克杀手的关系)后来到了后纳尔逊时代,英国人的战舰证明了他们比较适合进行国家级别的战争。英国人按照他们的想法设计了巡洋舰,意为平时可以在殖民地海域巡视,战争时刻可以快速集结编组为舰队。
设计演变
早期的军舰称为战船,是在桨帆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又称桨帆战船。国外著名的桨帆战船有意大利“加利”型桨帆战船、西班牙“卡里翁” 型风帆战船、北欧的海盗战船、英国的火炮风帆战船。
接着是蒸汽船时代,英国人设计了用铁甲覆盖的战舰,并设计了可以旋转的主炮(这一设计来自帆船时代的臼炮式设计,臼炮并不是大航海时代里那种一艘船装150门的那种,而是一般情况下一艘船只有1到两门臼炮,安装在甲板上,因为是弧线设计,所以直接攻击敌舰甲板威力很大)到了1890s,英国人又设计了君权级战列舰,一种基本具有现代战列舰性质的主力战舰,自此,海军设计进入了大炮巨舰时代。战列舰和铁甲舰的根本区别是封闭的回旋炮塔,和新的发动机,此外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此后,英国人又设计了无畏级战列舰,将战列舰的主炮口径统一,以便取得最好的射击效果,减少了副炮,加厚了装甲,无畏级战舰基本设计思路是自身装甲要能挡住同级舰主炮射击。
无畏级之后,英国人为了巩固其海权又设计了一种理想巡洋舰也就是战列巡洋舰,即拥有战列舰火力和巡洋舰速度的战舰,为此该类战舰牺牲了装甲。事后的战例证明,这种战舰完全不适合大舰队海上决战,于是,各国船坞里的战列巡洋舰纷纷被改装为航母。只有德国人坚持了,结果是沙恩霍斯特级战舰在大西洋的破交作战中大放异彩。
日德兰海战后,战列舰逐渐退出了海上主力舰的舞台,航母成了新的海上宠儿,(当然,也有人不相信航母,希特勒不信,墨索里尼也不信,日本人也造了大和武藏但还是把信浓改成了航母)其代表就是日本的联合舰队——一支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拥有世界上最强大航母战斗群和最精锐海军航空兵的舰队,但是,由于日本人的官僚作风,这支舰队并没有得到最好的指挥官,其结果就是接二连三的败仗。总司令官两度被刺杀(山本和古贺)1945年,日本投降,1947年,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下水随后被拆毁(日本的飞鹰号,是世界上第一艘专门设计的航空母舰,其他的航空母舰多是战巡和战列舰改装的)(日本有两个航母之最,一个是飞鹰号,另一个是信浓号,世界上服役时间最短的航母,第一次出海就被打沉)
从古代战舰发展到现在军舰,经历过漫长的年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使得舰体材料、动力装置、武器装备发生了根本变化。舰体材料从木壳到钢铁装甲;动力从人工划桨和风帆动力发展到蒸汽轮机和核动力;武器装备则从冷兵器到火器,终至核武器。军舰的战斗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最早的撞击、接舷白刃战发展到舰炮、鱼雷攻击,现代则使用导弹进行超视距攻击,军舰之间的战斗已经不再需要面对面的形式了。航空母舰的出现与发展则让海上战斗的形式起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海战已经从水面变成水下、水面、空间的三维立体战争。
⑺ 谁知道中国海员亚丁湾大战海盗的全过程
外国专家惊呼奇迹:中国船员亚丁湾巧斗海盗
12月17日早上当地时间8时。亚丁湾。“振华4号”整机运输船船长彭维源举起望远镜对四周海域进行了望。发现在前方五六海里处,有2艘白色小艇正在驶来,十分可疑。想起从振华总部发来的多份“防海盗安全预报”,他不由得提高了警惕:会不会是海盗?望远镜里,2艘小艇正直扑而来,果然是不速之客!
在贼艇距离“振华4号”大约4海里处,彭维源果断拉响了全船警报!
(资料:“振华4号”船是6万吨级特大件运输船。这是振华港机公司专门运送港机(港口起重机等大型港口设备)的半潜驳船,半潜驳船一般用于运送海上钻井平台之类,不过也可运送港机,因为干舷低,方便装卸。船舷离海面的高度只有4.5米。这样的高度,对善于攀爬上船的海盗来说十分容易。但是后段的船桥驾驶楼到主甲板有6米以上的高差,为船员防御提供了一个坚固的堡垒。)
应急预案:应急启动
“振华4号”是11月29日早晨5时30分驶离长兴岛,满载4台集装箱岸桥前往苏丹港。12月12日当地时间早晨8时,“振华4号”从苏丹港启程回国。15日,进入海盗猖獗的亚丁湾,不仅船员们提高了警惕,远在上海的公司总部也早早地给他们发去“防海盗安全预报”,向他们通报海盗经常出没的海域,让他们尽可能选择安全的航路。没想到,海盗们还是来了!
全船警报响起后,船上的30名船员立即按照防海盗应急预案,紧急行动起来:封闭全船舱门,尤其是驾驶楼下的生活舱的舱门,从里面反锁;用气割割断了从甲板前往驾驶楼的铁梯。
这是因为“振华4号”本来船舷的高度只有12.3米,卸载后必须压水航行,船舷离海面的高度只有4.5米。这样的高度,对善于攀爬上船的海盗来说十分容易。因此“振华4号”的防海盗预案是:割断从主甲板到驾驶楼的两架铁梯,利用主甲板到驾驶楼下生活舱有6米高的落差,建立起一道防线。
海盗的小艇越来越近了,歹徒们挥舞着手中的冲锋枪、机枪和火箭筒,气焰十分嚣张。而“振华4号”全船没有一枪一弹,危急时刻,船员们搬出空的啤酒瓶,往里灌上易燃的“油漆水”,再用棉纱浸上柴油做导火索,准备了200多只“土燃烧瓶”。船员们拉出了消防用的高压水枪,还有的握起铁棒,准备迎战袭来的海盗!
所有的船员都知道亚丁湾里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某国40名船员被海盗劫持,海盗勒索每人赎金19万美元,船长向本国发报求救,得到本国政府的答复是:你们就为国捐躯吧。
而“振华4号”遇险的信息,已经第一时间通过交通部、外交部、公安部向有关方面通报,一场跨越万里的海空联合救援立即展开!
但是,2艘小艇利用航速20多节的优势,已经靠上了“振华4号”。
左侧船头,荷枪实弹的海盗真的爬上了船!
“土燃烧瓶”对阵冲锋枪
“狭路相逢,勇者胜!”57岁的船长彭维源响亮地吼了一嗓子。已经当了25年船长的他,就像适应“无限航区”的“振华4号”一样,经历过五大洲四大洋的风浪,一边向远方的振华公司总部报告,一边鼓舞员工士气,带头操起了家伙。
2艘小艇上总共有9名海盗,除各留下一个海盗守船外,其余7名歹徒爬上了“振华4号”。他们冲过138米长的甲板,冲到驾驶楼下,发现铁梯已经被割除,3名歹徒只能用爬船时自带的轻便型铝合金梯攀爬上来。但驾驶楼底层的生活舱门早已反锁,而且是厚厚的水密门,歹徒怎么也撞不开。恼羞成怒的歹徒,只能用冲锋枪对准锁孔乱射,虽然子弹横飞,但反锁的水密门性能良好,巍然不动。
就在歹徒进攻受挫的时候,船员们的反击开始了。驾驶楼里8条高压水枪从舷窗里有力地射出去,形成交叉火力,射得歹徒站立不稳。一只只“土燃烧瓶”从天而降,虽然没有强大的杀伤力,但足以吓阻歹徒的进攻。
歹徒开枪时,子弹乱飞。彭维源一面提醒船员注意隐蔽,一边扔出一个个“土燃烧瓶”。不料,子弹打在船体上,飞溅起的漆皮溅进了眼睛。
激战中,一位船员急中生智扔出一枚船舶遇难时用的烟雾信号弹,烟雾信号弹四面射出的焰火吓坏了3名进攻的歹徒,一个歹徒跌跌撞撞摔了好几个跟头才逃到了船头,另两名歹徒也退到了主甲板上。
危急关头,马来西亚反海盗中心来电告知:多国部队的直升机赶来了。
亚丁湾时间11时09分,直升机抵达上空。振华港机总部的领导在与船长通电话时听到船长报告:“直升机正在开火!”
狡猾的海盗立即将一艘小艇挂在“振华4号”船舷边,让直升机投鼠忌器,无法对小艇射击。两名原来守船的海盗也逃上了“振华4号”,另一艘小艇还来不及挂舷就被直升机击沉了。
虽然直升机因为油料有限,滞空作战时间有限,不一会儿就返回基地加油了,但它的出现是一个强有力的信号:海盗们知道自己的行动已经暴露,而且处境不利:前有不屈的船员,后有国际援兵!
斗智斗勇:歹徒竖起大拇指
直升机虽然飞走了,但“振华4号”上的攻防战进入了“相持阶段”。
困在主甲板的两个歹徒,突然做着手势、喊着向驾驶楼上的船员提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请求:给两双鞋子吧!
原来,主甲板上满是“土燃烧瓶”爆炸后的碎玻璃,光脚的歹徒别说进攻了,就连逃命都没法迈步。
海盗劫船,通常只是为了抢劫钱财或劫持人质勒索赎金。因此船员们在抵御海盗的侵袭时,既要坚决抵抗,又要尽可能不杀死海盗,以防对方丧心病狂,报复杀人。
这不仅是勇气的较量,更是智慧的较量。
于是两双鞋子扔了过去:穿上滚吧!
所有的歹徒都退回了船头。
“振华4号”上的30名中国船员昨天在索马里海域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取得“海盗遭遇战”的惊险胜利。
相持中,马来西亚反海盗中心告知:多国部队的直升机和马来西亚的军舰正在赶来。
马来西亚军舰正在也门沿岸,离“振华4号”还有四五十海里,两船必须相对而行,尽快会合。可惜军舰的航速只有12海里,“振华4号”的航速只有9.4海里。
彭维源在马来西亚反海盗中心指点下不断调整航向:“转010!”、“转000方向!”
船员们将15箱没有喝过的罐头啤酒也当作自卫的“武器”。
亚丁湾时间12时45分,觉得苗头不对的9名海盗灰溜溜地下船,乘上小艇逃走了。临走前,两个海盗无奈地向船员们竖起大拇指:中国人厉害!
亚丁湾时间14时,“振华4号”才与接应的马来西亚军舰会合,30名船员无一伤亡。
北京时间21时,振华港机决定奖励“振华4号”英勇的30名船员30万美元,以表彰他们捍卫了中国海员的尊严。
⑻ 为什么炉石传说现在海盗战越来越少了
数量少了,一般在15级-5级比较多。因为现在的都比较喜欢带墙和解牌,AOE那些,那么几把下来,体验就很差了,特别有些人故意带海盗杀手蟹,那就没得打了基本
⑼ 真正的 加勒比海盗
海盗知识
1,海盗的惩罚/船长的审判
在从前海上的日子里,你知道吗?船长就是法律!船员如果对船长不敬或是在战时表现怯懦,他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以下是当时常见的刑罚。在海盗船上,船长的律令就是法律。海盗的惩罚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抛入海中:受到该项惩罚的船员被从行进中船中扔到海里,仅此而已。
抛入海中.改.拖曳:受惩罚者被一条扎牢在船尾的绳子拖曳向前。受惩罚者通常在死前要遭受数天的痛苦。
放逐:是指受惩罚者独自丢在荒岛。
放逐.改.“a man island”:在附近没有岛屿的情况下,受惩罚者被置于舢板上独自漂流,直到死于日照病或鲨鱼之口。
猫的九条尾:这个怪异的名字指的是一种用九股涂过柏油的绳子制成的绳鞭。有些残忍的船长还特地在绳鞭的末梢装上鱼钩或是 火枪的弹丸,并且在受鞭打者的背部涂上盐及醋来增加痛苦。
猫的九条尾•改•摩西之法:一种专为船长的侍从包的鞭打变化形式称为摩西之法,通常在星期一执行。之所以有这个名字是由于耶酥送前也受过同样的三十九鞭。大家相信这种刑罚能够平息神的情绪并给下个礼拜带来好天气。
浸水:将受惩罚者残酷地浸在水里,再在刺骨的海风中将他悬挂在主桅下数小时。
浸水•改•船底拖曳:“浸水”的致命版是声名狼籍的“keel hauling”(船低拖曳)”绳通过船底从右舷拉到左舷,将受惩罚者固定在船底的绳上,使其受到来自龙骨的摩擦。大多数的木制船底满是剃刀般锋利的毛刺与碎片。
海盗的等级,食品和饮料。
2. 海盗的等级
船长:想成为海盗船长,需有视死如归饿冒险精神,孤注一掷的赌徒心理和生死关头临危不惧的胆略和勇气。船长有决定重大决策,处置手下船员和决定俘虏生死的权利。
军需官:军需官在海盗船上的权利仅次于船长。
领航员:其职责是在船上负责领航。
炮手:其职责是在作战中负责大炮和火药。
还有船员,各有分工。
3. 海盗的食品
主食——发霉的面粉与米饭(几个月啊,想让它不发霉也难);腌乳酪;
菜肴——咸肉与鱼;蔬菜;
饮品——不新鲜的淡水;在太阳下暴晒了数星期之久的陈啤酒;蒸馏提取的白兰地;由白兰地、茶、柠檬酒与各种香料调制而成的奇怪混合饮品(加入柠檬主要是为了避免坏血病与佝偻病);
水果——钉着铁钉的木菠萝、芒果、香蕉与苹果(钉上铁钉是为了在水果中加入铁制来防止贫血);
非常时期的配菜——海鸟;猫;狗;老鼠与臭虫;
17世纪,还没有发明冷藏技术。无论多么先进的商船、货船、捕鲸船或者海盗船,船上都没有冷藏设备。对海盗来说,他们常年四海为家,居无定所,有时几个月都无法配备给养,食物之恶劣可想而知,一般情况下,海盗们能吃到发霉的面粉与米饭、腌乳酪、咸肉和鱼。而在特殊情况下,那就只好以海鸟、老鼠等艰难度日。
而在加勒比海诸岛上和太平洋岛屿上成群结队的大海龟,其寿命可长达150至200岁,成熟的巨龟体重能达到135~180公斤。她们不仅肉味鲜美,且与所有的龟种一样,有着惊人的耐饥能力,可以不吃不喝连续维持数个月的生命。有的龟甚至可以5年不进食。这种种的优点为它们引来杀身之祸,被许多海盗捉到船上,成了海盗们一年四季的新鲜食物。
⒋海盗的饮料
其实,海盗是没有什么固定饮料的。早在16~17世纪,人们还没有发明饮料,当时,在加勒比海上的海盗们一年四季中嗜如命的“饮料”就是朗姆酒。
海盗时期,制作朗姆酒的机械。
据说,朗姆酒一能消毒伤口,二能驱寒,三能壮胆、忘记忧伤、驱散烦恼,所以,对海盗们来说,可以没有金币,但是不能没有朗姆酒。
海盗们打仗时用的策略是由许多因素促成的。在这一点上起作用的有作战时间、作战地点、船舶设备的发展程度、已方的武器状况、敌方的军事装备状况,还有其它许多因素。进行海盗战形式和方法都是根据这一点来制定的。它们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里不断地发展,变化,并获得新的特色。
但是,在整部海盗史上还是形成了一些战术方法,并几乎一成不变地保存了下来,古代海盗使用过它们,现代的“成功的绅士”也同样在使用它们。这些方法是:接舷战;伏击;各种诱惑花招;侦察。
⒌海盗之歌和海盗的标志——海盗旗
海盗之歌
我们是海盗
凶猛的海盗
左手拿着酒瓶
右手捧着财宝
我们是海盗
有本领的海盗
美丽的姑娘们
请你来到我的怀抱
我们是海盗
自由自在的海盗
在骷髅旗的指引下
为了生存而辛劳
我们是海盗
没有明天的海盗
永远没有终点
在七大洋上飘荡的海盗.....
⒍海盗的标志之一:象征符号和旗子
在各个时代和各个国家,船只都在桅杆上挂各种不同的、标明它们的国别或其它属性的标志——小旗、三角旗、大旗、军旗。
海盗在这方面也不例外。他们在各个时代里都在自己的船桅上升旗。各种各样的旗子都有,它们并没有规定得很严格的功能,因此无法对它们作明确的分类。我们也无法十分准确地说出,加勒比海的海盗在自己的桅杆上挂些什么旗子,而地中海的海盗挂的又是什么旗子。 凡是想断定哪些海盗升哪些旗子的人(好象他知道似的)定会彻底失望的。
例如,通常认为,所谓的“快乐的罗杰”——即画着骷髅头和骨架的旗子——是加勒比海的海盗或中世纪后期在其它海域行动的海盗们的“商行旗”。但是,最新的科学著作对这一个好象已被完全证实的事实提出了质疑。现在,从古代文献资料出发,已经确定,奇里乞亚的海盗为了吓唬敌人而在自己的船桅上升起画看骷髅头和骨架的旗子——即死亡的象征符号。就这样,结果发现,不止一次被讴歌过的“快乐的罗杰”有着多么深远的渊源。
但是,这一符号并非是各个时代和各个民族的海盗们的唯一标记。例如,罗马海盗很乐意用墨丘利神的权杖来装饰自己的船帆。在那个时代的多神教象征符号,权杖是罗马的贸易神墨丘利的标志物,他还会保佑机灵鬼、骗子和贼。因此,罗马海盗并不是无缘无故地把墨丘利选为自己的庇护神的。但是他们这样做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其他神明——用作海盗图案的还有雅典娜的猫头鹰、宙斯的鹰、狄安娜的鹿。⒎海盗的标志——海盗旗
即骷髅旗,也就是一个骷髅加上两根交叉骨头的旗帜,这绝对是海盗的标志。虽然来源已不可考,但很多人认为这个词其实是来自法语单词JOLI(即非常红的意思),从前的海盗们用这个词来描述船桅上高高飘扬的血红旗帜。不管它源自何处,骷髅旗的作用是毋庸争议的:将恐惧之箭深深射入海上猎物的心底。以前的海盗在平时使用称为“假色”的任意国旗,而战时则升起“真色”——骷髅旗,来恐吓那些“猎物”
盗旗的一种:(骷髅旗)在18世纪时,第一面海盗旗由艾曼。韦恩船长在加勒比海升起。多数情况下,海盗在追逐猎物时,升起白色旗帜,表明身份。有时猎物会因此降下国王的旗帜而屈服;如果猎物拒绝投降,海盗们则升起黑白两色旗帜,表明意图;而若猎物继续逃窜,或是海盗船长过于残暴的话,红色旗帜回在桅杆飘扬,意思是一旦捕获猎物,不留任何活口。当然,海盗旗上的图形也是为了表达其特定含义而被设计出来的:头骨象征的是死亡;带有号角的整个骷髅,是指受尽折磨而死;飞标或矛的图案暗示惨遭横死;滴血的心脏比喻的是痛苦地慢慢结束生命;举着匕首或水手的手臂预示嗜杀的习性。
比较奇特的做法也有:黑胡子把上述这些主要的标志一个不漏地都放到他的旗帜上;杰克•拉克汉用雅致的交叉长剑图形代替了传统的交叉人骨;托马斯•提欧也模仿地使用了剑的图案在他的旗帜上,找不到象征死亡的图案,但侵害他人的人,命运可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改观。提欧爵士大概认为,用不带有死亡含义的物件来描述他的暴力行动,会显得礼貌些吧。
⑽ 海盗战机和A7m烈风谁厉害
还是F-4U更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