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马镫是不是中国人发明的
有争议
公元4世纪鲜卑古墓里出土了马镫。这是东方、也是世界上目前专最古老的马镫直接文物。也就属是“中国发明马镫”这样说法的来源吧
公元前8世纪亚述帝国出土的马鞍上有疑似马镫挂钩的器件。这是最早的关于马镫的间接文物。
公元前6世纪波斯皇帝Cambyses在马上受伤,当时历史记载:Cambyses必须借助脚踏才能继续坐在马背上不掉下去。这是最早的关于马镫的间接文字记录。
公元前4世纪,Xenophon写了The Art of Horsemanship(骑士之技术)的书,里面提到马镫。这是最早的关于马镫的直接文字记录。
公元前3世纪,印度的浮雕里出现马镫。这是最早关于马镫的文物证据。
⑵ 世界上最最早发明起源马镫哪个国家
1965年,考古专家在朝阳北票市冯素弗墓发现了一对马镫。
这对马镫高23厘米、宽16.8厘米,材质是桑木条包钉鎏金铜片,桑木有一定的弹性,
冯素弗卒于415年,这是世界上出土最早的的马镫,比欧洲至少早300年。
至于雕塑形象上的马镫更早一些:
20世纪50年代,在湖南长沙金盆岭出土了一件釉陶马,人们在这匹陶马左侧鞍下,发现一只悬挂着的泥塑三角形小镫,右侧则没有。由于该墓出有模印“永宁二年五月十日作”的阳文篆书墓砖,考古专家认定这是西晋惠帝永宁二年的文物,即公元302年。其后在南京、新疆、陕西等地出土的西晋、十六国时期的陶马上都发现了马镫。
⑶ 马镫究竟有多重要又是哪个朝代的谁发明的
马镫非常重要,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改变了历史。马镫是西汉前的匈奴人发明的。
骑过马的都知道,骑马必须有马鞍和马镫,如果没有这两样东西,那么骑马就会很不方便,容易从马背上掉下来。我们都知道马鞍是放在马背上用皮及木框做成的坐位,那么马镫呢,马镫是什么?
然而这么重要的马镫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又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根据考古发现,中国在西汉时期就已经使用了马镫了,在出土的壁画中可以发现,最早使用马镫的是匈奴人。在汉朝时期,马镫慢慢普及,很多战车已经被马取代,到了唐朝骑兵更是成为主战力,由骑兵击败了周边的游牧民族,因此可以发现马镫可能是匈奴人发明的。
⑷ 中国最早是什么时候有人开始使用马镫
马镫是人类历史上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正如英国科技史学家怀特指出的:“很少有发明像马镫那样简单,而又很少有发明具有如此重大的历史意义。马镫把畜力应用在短兵相接之中,让骑兵与马结为一体”。 确实,马镫发明以后,使战马更容易驾驭,使人与马连接为一体,使骑在马背上的人解放了双手,骑兵们可以在飞驰的战马上且骑且射,也可以在马背上左右大幅度摆动,完成左劈右砍的军事动作。因此,马镫在由蒙古古代北方地区游牧的鲜卑人使用后,便在亚洲大草原上迅速流传,使骑兵的战略地位大大提高,也使世界战争史大为改观。而在此之前,骑兵骑在马背上飞驰射箭时,必须减速或者下马拉弓射箭;交战双方在马背上的格斗中,也不能竭尽全力大幅度摆动,否则会失去平衡而落马。马镫的发明,就使骑兵的双脚有了强劲的支撑之点。
最早的马镫实物,发现于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亚洲东北的鲜卑人活动的区域,出土地点在辽宁省西部与内蒙古赤峰相接的北票县。
所以我们看到三国时期及其以前比如秦皇汉武的影视剧里,出现演员用马镫,就是属于典型的穿帮镜头。
⑸ 马镫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我在看【探索发现】,秦始皇的陵墓的时候,好像那时候的马匹还没有马镫,所以应该发明在西汉,欢迎采纳。
⑹ 马镫什么时候发明的
考古发现表明:中国东北方的草原地区,约在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十六国时期,就可能已开始出现马镫。这种马镫是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挂式马镫。
在中国南方地区,约在公元4世纪也已出现了马镫。总之,木芯长直柄马镫是东西方各类马镫的源头。最早的马镫实物,发现于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中国东北的鲜卑人活动的区域,出土地点在辽宁省西部与内蒙古赤峰相接的北票县。1965年,考古人员在北票县北燕贵族冯素弗墓中,出土了一对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马镫。这对马镫长24.5厘米,宽16.8厘米,是国际上现存时代最早的马镫实物。
南北朝以后,马镫的形制逐渐变化,最后形成更便于蹬踏的马镫。这时的马镫,镫柄减短,镫体上部圆弧,踏脚从形成微有弧曲的宽平沿。
⑺ 马镫是啥年代发明的
马镫的发明没有确切的年代,而且因为是铁器,也不是贵重东西,陵墓中出土的基本没有,而且也没有什么人在马镫上刻年代的,目前对于马镫发明年代的考证主要来自于史书的记载以及壁画。
晋代发现的一座墓葬壁画中,马已经有马镫了,但当时马镫只有一个,只是上马时踏脚之用。这说明马镫的确切出现时代应该在晋代或者晋代之前。
而到了隋唐时期,史书中记载或者绘画中,双马镫已经是普遍的装备了,这说明双马蹬应该是在晋代到隋唐的时间内,逐步完善发明的。
⑻ 马镫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考古发现表明:中国东北方的草原地区,约在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十六国专时期,就可能已开属始出现马镫。这种马镫是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挂式马镫。
在中国南方地区,约在公元4世纪也已出现了马镫。总之,木芯长直柄马镫是东西方各类马镫的源头。最早的马镫实物,发现于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中国东北的鲜卑人活动的区域,出土地点在辽宁省西部与内蒙古赤峰相接的北票县。1965年,考古人员在北票县北燕贵族冯素弗墓中,出土了一对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马镫。这对马镫长24.5厘米,宽16.8厘米,是国际上现存时代最早的马镫实物。
南北朝以后,马镫的形制逐渐变化,最后形成更便于蹬踏的马镫。这时的马镫,镫柄减短,镫体上部圆弧,踏脚从形成微有弧曲的宽平沿。
⑼ 马蹬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十六国时期。
考古发现表明:中国东北方的草原地区,约在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十六国时期,就已开始出现马镫。这种马镫是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挂式马镫。其后,这种马镫通过高句丽向东传播,扩散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继而出现了窄踏板金属马镫在欧亚大草原上的广泛传播。
在中国南方地区,约在公元4世纪也已出现了马镫。总之,木芯长直柄马镫是东西方各类马镫的源头。最早的马镫实物,发现于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中国东北的鲜卑人活动的区域,出土地点在辽宁省西部与内蒙古赤峰相接的北票县。
1965年,考古人员在北票县北燕贵族冯素弗墓中,出土了一对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马镫。这对马镫长24.5厘米,宽16.8厘米,是国际上现存时代最早的马镫实物。
(9)马镫谁发明的扩展阅读
马蹬的重要性
历史上也的曾出现过没有马镫的重骑兵,但是由于没有马镫存在,骑兵在冲锋时无法借助马的力量,骑手的冲锋完全依靠自身的臂力,冲击力非常有限。
同时,没有马镫的情况下,虚晃的双腿无法给上肢增加辅助力量,杀伤力反不如脚踏实地的步兵。这种骑兵部队在与步兵方阵的对抗中没有明显的优势。
金属双镫无疑是变革性的发明,它使骑兵的双脚有了强劲的支撑点,骑兵的双手不用再一直薅着缰绳来驾驭战马,双腿终于不用再像以往那样紧紧夹住马肚子来保持身体稳定。
这样,骑兵们就可以在飞驰的战马上做各种复杂的高难度动作。尤其可以披挂在重甲、使用大型武器的情况下,肆意在马背上做左右多方向、多角度大幅度摆动,完成左劈右砍或躲闪的等复杂的格斗而不用减速或担心掉下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马镫
⑽ 马蹬是什么朝代发明的
马蹬
马蹬是现代骑马必备的一种工具,使用时拴于马上,骑马者的脚部悬挂处。马蹬大多使用铁制成,为的是使马蹬更牢固,不被脱落。据漠北出土壁画等文物,匈奴人可能为最早使用马蹬的民族;西欧则至8世纪时法兰克墨洛温王朝灭亡时才有。马蹬最大功能是可以解放双手,骑兵始可以靠双脚控制平衡在马上冲、刺、劈、击,大大提升了骑兵战斗力,并可能依此击败欧洲人。西晋时有单蹬,东晋16国时有双蹬。
网上资料实在太少,但实际上马蹬确实应当成为匈奴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在这之前,人对于马的操纵十分不便,一旦山路难走,双脚很难发力。在马蹬发明之前,骑手必须至少一手扶鞍鞯,即使发箭也只能一发,很难换剪枝,只能使用单手兵刃和轻型兵刃,双手刀、锤、斧等兵刃根本不能使用,这一时期骑兵除速度占优外,其战斗力是远不如脚踏实地的步兵的,所以在骑兵到达目的地后,往往下马作战。
。马蹬发明之后,加上长筒靴的普及,让骑手可以摆脱马匹对手的限制,大大增加了双手在骑行中的作用,可以双手持兵器弓箭,战斗力大大增强,而在同时,中原地区却没有普及马蹬,因此匈奴骑兵战斗力十分惊人,对中原地区造成巨大的威胁。
除开作战之外,马蹬的作用也很明显。在没有鞍镫的时代,人们需要骑跨于裸马的背上,仅靠抓住缰绳或马鬃并用腿夹紧马腹使自己在马匹飞驰的时候不致摔落。但这种方式是很不可靠的,危险且极容易疲劳。
相关资料:中国出土马蹬最早的是东晋, 制式已相当完备.。孙恭恂教授认为三国时期的曹军已经装备了马蹬,考虑到西晋仅延续了28年,虽然没有有力的出土文物,三国时期已经使用马蹬似乎是可以商榷的。但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事实,既曹军曾一日一夜追击败军500里,如果没有马蹬,大概骑兵们半路上就全都掉下来,也不用追赶了。别小瞧马镫这个小玩意儿,西方的骑兵哪个时期可都是骑在光背马上的,稍微一撞就会掉下来,而并非像电影里描述的那样具有做为主力使用。所以中国历史上对马的使用并不落后,马蹬的使用就使骑兵控马和战斗能力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