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春节,元宵节及寒假期间,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创新性的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从身边小事做起,
我们中国每年都抄要过一次春节,但是,袭以前我一直都不知道它的来历。通过在互联网上查找有关资料,我才知道春节在中国有很悠久的历史。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头长触角,凶猛异常。
“年”居住在海底,每年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可以过去呢?据说“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以驱除“年”;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窜友道喜问好,相互庆贺平安度过了“年”关。
这风俗越传越广,便成为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
B. 中国中国所有的传统节日的活动都有哪些
1、春节。新春贺岁围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等活动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我国过年历史悠久,在传承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如办年货、钱、拜岁、拜年、舞龙舞狮、等习俗活动。
2、元宵节。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民俗表演。
3、清明节。清明节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在祖先祭祀仪式中慎终追远,在踏青郊游中享受春天乐趣。
4、端午节。端午节的节俗活动以祈福纳祥、压邪攘灾等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祈福纳祥类习俗主要有扒龙舟、祭龙、放纸龙等,压邪攘灾类习俗主要有挂艾草、浸龙舟水、洗草药水、拴五色彩线等,节庆食品主要有粽子、五黄等。
5、中秋节。中秋节传统活动有祭月、玩花灯、吃月饼、赏桂花赏月等等。中秋节的秋夕祭月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在广东部分地区,人们有着在八月十五晚上拜祭月的习俗。
(2)创造性的节日扩展阅读
中国传统节日活动的意义
传统文化的认同是一个共同体良性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从农耕社会走到今天,传统节日纷纷沦落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支撑节日习俗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规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曾经有序的节日系统变为了零星的时间符号。
就端午节而言,如果不能将它独有的伦理观念、情感寄托和精神价值现代化,就很难让它“活在当下”,就不能真正成为一个“节日”而只是“假期”。
端午节的意义在于向死而生、爱国之心、孝义理念等价值观,粽子、龙舟、艾叶这些符号只是情感载体,如果只是追求物质上的花样翻新,节日就会失去凝聚力,变得空洞。
中国开启现代化进程以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变,科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仍需要不懈努力。
C. 求女生节有创新性的活动或节目!给高分!
我建议来这样一个游戏怎么样?男女生互动的。男生给女生扎头发。先把愿意参加的男女生姓名写在纸条上(长发女生)然后当场抽签决定分组,一男一女一组,由女生带发饰,男生扎头发,两个人共同配合最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由评委评价打分。
D. 全国共有哪4个职业节日
截至2019年,有5个,分别是:护士节、教师节 、记者节、中国医师节、中国农民丰收节。
1、护士节
国际护士节是每年的5月12日,是为纪念现代护理学科的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于1912年设立的节日。其基本宗旨是倡导、继承和弘扬南丁格尔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
2、教师节
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为过教师节。
直至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才真正确定了1985年9月10日为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3 、记者节
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记协《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同意将中国记协的成立日11月8日定为记者节。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工作节日。
坐落于北京城东的中国传媒大学每年11月初都会隆重举办中传学生记者节,业内精英、行业翘楚将齐聚中国传媒大学。
4、中国医师节
2017年11月3日,国务院通过了卫计委关于“设立中国医师节”的申请,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的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
中国医师节是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的节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1100多万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的关怀和肯定。
2018年8月17日,习近平对首个“中国医师节”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不断为增进人民健康作出新贡献。
5、中国农民丰收节
中国农民丰收节,于2018年设立(国函〔2018〕80号),节日时间为每年“秋分”。
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可以展示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记者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国际护士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教师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医师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农民丰收节
E. 世界上最奇特的节日或是风俗习惯
A.马达加斯加
“翻尸节”
◀世界各地都有各种纪念逝去亲人的方式,像在马达加斯加岛上,他们死者与生者的联系相当密切,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就会举办“翻尸节”。据了解,这样的仪式在马达加斯加中部高原上很常见,当地人会把祖先的遗体请出来跳舞。舞蹈结束后,人们还会用手指隔着裹尸布描摹死去亲人的轮廓,告诉孩子们这个人有多么重要。
B.洪都拉斯
“换妻集市”
◀洪都拉斯的习俗更加匪夷所思,就是“卖媳妇”。在洪都拉斯西北部的一些村镇,男人可以将自己的老婆“休掉”,并拉到集市上拍卖,或者拿去跟别人的妻子交换。被买来的老婆可以再度拿去拍卖。这个有些吓人的民俗同样也是玛雅遗风。当年玛雅人将抓获的男俘虏全部杀掉祭神,而女人则可被充当为妻子,或拿去交换。对于这种根深蒂固的习俗,政府也无可奈何。如今根据法律规定,这种交易只能在规定的“人集”举办,而且每3个月才能开一次集。
C.柬埔寨
少女吸烟
▶在柬埔寨,农村的女子一般在十五六岁、男子则在二十左右就要结婚,其婚俗也十分独特——当今许多国家都有反吸烟的行动,但柬埔寨的少女们却必须学会吸烟。按照传统,当女子长到六七岁时,父母就为她们准备好了烟斗,开始教她们吸烟。父母们认为,吸烟可以使孩子懂得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苦辣酸甜的滋味,尤其是烈性烟能使人提神,在茫茫的森林中行路不管多远都不会迷路。到十五六岁时,少女如果不会吸烟,就会被认为不漂亮,甚至是伤风败俗。
D.印度
“打男人节”
每年春天的霍利节是印度仅次于灯节的第二大节日,人们用各种颜料相互涂抹来表达祝福。在距离首都新德里约100公里的北部地区巴萨纳,女性以“棒打男人”的方式来过节。这一奇特习俗每年都会吸引大批外地民众蜂拥前往。
“女打男”的力度很有讲究,既不是明显的假打,也不能让挨打的人身受重伤。手持盾牌抵御的男人一开始还用夸张的表情装出痛苦状,但很快便落荒而逃。晚上,遍体鳞伤的男人们回到家中,妻子一定会端上最好吃的甜食进行抚慰。
据介绍,这种奇特的习俗源于古老的印度教传说。南德冈是印度教“英雄之神”克里什那出生的地方,巴萨纳是他妻子拉达的家乡。相传克里什那结婚前,经常到巴萨纳村闲逛,并用恶作剧来嘲弄拉达及她的女友。这种恶行引起了当地女性的不满,她们每次见到克里什那,都用棍棒将其赶走。
E.韩国
“泥浆节”
在一年一度的韩国保宁泥浆节上,人们可以无忧无虑地享受泥浆体绘、泥浆艺术,还有在泥泞满地的沙滩上踢英式足球。尽管这个节日只有12年的历史,但去年已吸引超过150万的旅游者前去体验泥浆的乐趣。这种泥浆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很多的化妆产品都用它作原料。没想到吧,这样一个闹哄哄的欢腾节也会对你的皮肤有好处。
F.泰国
“宋干节”
在过去的岁月里,“宋干节”这项泰国的传统庆典活动已经从仪式上的洒水演变成世界最大的“水战”了。任何敢于在水节上大街的人都会是花园水龙管和水气球弹的目标,那时就会全身湿透,记得带上毛巾。
G.吉尔吉斯斯坦
民俗节
在吉尔吉斯族文化中,马和驯马术一直受到重视。当代吉尔吉斯人渴望展示出他们仍然还能在骑马时表演包括摔跤比赛在内的任何一种绝技。民俗节将在高纬度夏季牧场开展马上技巧、特色食物和美酒这类节日庆祝活动。
H.苏格兰
高地运动
▼ 在格伦菲南举行的这场掷铁锤比赛中,穿着苏格兰百褶裙的参赛选手旋转锤柄然后用力掷出重物。因为综合了舞蹈、饮酒和让选手充分勇猛神技的美食,这类传统的高地运动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I.美国
“韦恩鸡节”
▲ 这些扮作鸡的舞蹈者赤裸上身,却毫不张扬,准备着在韦恩鸡节上昂首阔步。每年夏天,这座内布拉斯加州的小镇都会以鸡为主题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壮观的鸡舞、当地艺术家用水泥做成的鸡作品拍卖,以及食鸡翼比赛。
J.新西兰
“野生食物节”
▶胃功能弱的人就没必要参加每年3月在新西兰霍斯蒂卡举行的节日了。在这个野生食物节上,厨师和疯狂的科学家们将挑战“食物”的定义,他们推出创造性的新菜肴,如蜂幼虫冰淇淋和黄瓜鱼。更令人诧异的是,来自全世界的饥饿的旅行者们会蜂拥而至。
F. 今年中国多了个什么节日
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一个全国性的广大农民参与的节日。所以,这个节日一定是很隆重的、很丰富的,在全国层面也会举办一些活动,但更多的是在地方,发挥地方的创造性。
G. 中国传统节日有什么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的认同是一个共同体良性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从农耕社会走到今天,传统节日纷纷沦落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支撑节日习俗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规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曾经有序的节日系统变为了零星的时间符号。就端午节而言,如果不能将它独有的伦理观念、情感寄托和精神价值现代化,就很难让它“活在当下”,就不能真正成为一个“节日”而只是“假期”。
端午节的意义在于向死而生、爱国之心、孝义理念等价值观,粽子、龙舟、艾叶这些符号只是情感载体,如果只是追求物质上的花样翻新,节日就会失去凝聚力,变得空洞。中国开启现代化进程以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变,科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仍需要不懈努力。从这个角度看,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代人不可推卸的责任,特别是如何“打磨”作为文化表达载体的传统节日。
人是节日的创造者和承传者。中国传统节日伴随着中国人生发成长,或许形式日渐衰微,但其精神早已存续于人心,存续于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季羡林先生曾说,“传统文化代表文化的民族性,现代化代表文化的时代性”。继承以保持民族性,弘扬促使其现代化,这样我们对未来的生活才能更加充满激情与热爱。
H. 6月份有什么节日啊
6月1日 国际儿童节 1949(小学生放假一天):国际儿童节(又称儿童节,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定于每年的6月1日。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
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它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6月6日全国爱眼日:1992年,天津医科大学眼科教授王延华与流行病学教授耿贯一首次向全国倡议设立爱眼日,倡议得到响应并将每年的5月5日定为“全国爱眼日”。
6月11日中国人口日:每年的6月11日为中国人口日。1981年中国人口达到10亿,1988年超过11亿,1995年突破12亿,1998年底为12.48亿,占世界人口的21%。2005年突破13亿。
6月22日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为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促进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2002年6月22日,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创造性地推出了“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旨在整合社会资源,凝聚爱心力量,进一步推动“春蕾计划”和“安康计划”的深入实施。
6月25日全国土地日:为纪念这一天,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决定,从1991年起,把每年的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的日期确定为全国土地日。“土地日”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一个全国纪念宣传日。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
(8)创造性的节日扩展阅读: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它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6月5日选择一个成员国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及表彰“全球500佳”,并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世界环境日”主题,总称世界环境保护日。
I. 深入挖掘中华传统节日内涵,总结推动中华有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经验做法。
学好《弟子规》,把人做好,在生活中落实《弟子规》。就是推动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
J. 请以“我家乡的传统节日民俗”为题,讲述自己家乡的传统节日民俗提炼特色亮点有推广价值有传承和创新性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就要数端午节了!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专端午节,传说属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日子。
从前,有个叫屈原的诗人,楚王很信任他,任命他为左徒。后来,楚王听信小人的谗言,将屈原流放了。楚王登基二十一年的时候,秦国来攻打楚国,楚国抵挡不住,最后被攻陷了。屈原得知后,不想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国家被秦国占领,就抱起大石头投进了汩罗江里。人们知道屈原投江后,便纷纷撑船,把食物投到江里,避免鱼吃掉屈原的遗体,人们把屈原投江的那一天---农历五月初五称为端午节。那一天人们用划龙舟、吃棕子的习俗来纪念屈原,还有人开到河里投食。
从那时起,就有了吃棕子纪念屈原的习俗。棕子是用米把馅包入米里,再用棕叶把米包住,煮熟后就可以吃了。棕子有豆沙、红枣和肉馅料来包,我最喜欢吃的就是豆沙棕子了!我把豆沙棕子放进锅里,不一会就煮熟了。一口咬下去,甜而不腻的豆沙流进嘴里,好吃极了!
我觉得屈原是个热爱国家的伟大诗人,他也是楚国的大英雄,他冒着被流放的危险请谏,想要结合齐国的兵力保卫楚国的命脉。我要向他学习,学习他那热爱祖国的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