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播放a new发明为
1.be on play on 2.values best right
B. 电影放映机是谁发明的
有人说是爱迪生发明的,但经查证是奥古斯特和路易斯·卢米埃尔(法国)兄弟共同发明的。。。爱迪生发明的仅仅是一种摄影机。
其实说简单,它的发展就是和电影一起。现在当然是数码的比较强,不过大多电影导演还是用有胶片的,这个比较复杂,我认为除了专业的人士,一般人不懂胶片的重要性。
由于资料量太大,我就没有复制过来,把网页地址写在下面,我自己找资料也长见识了,朋友,以后自己找会更有乐趣。
1895年
1、奥古斯特和路易斯·卢米埃尔(法国)发明了手提式电影放映机。
2、卢米埃尔兄弟拍摄了他们的第一部影片《工人离开卢米埃尔工厂大门》。
3、伍德维尔·莱瑟姆(美国)发明了电影放映机上的胶片控制装置,解决了影片胶片在运行时发生画面跳动的现象。
4、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公开放映了电影。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306110910311.html
http://www.zhouchuanji.com/show.php?blockid=8&articleid=91
http://www.51dh.net/magazine/html/996/99639.htm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406101418092.html
http://ke..com/view/402846.htm
http://ent.sina.com.cn/m/c/46612.html
C. 怎么发明一个可以播放视频的东西
先开发个音频软件再说
D. 急!急!急!最早的MP3播放器是谁发明的
指 MP3播放器
至于为什么主要放MP3
看这个前人写的
MPEG Audio Layer 3
MP3 技 术 在 几 年 前 就 已 经 出 现 了。 在 一 张 普 通 的 音 乐CD 上, 所 能 容 纳 的 不 过 是60 到90 分 钟 的 音 乐(15 首 左 右 的 歌 曲), 但 是 如 果 利 用MP3 技 术, 在 同 等 容 量 的CD 上 所 能 容 纳 的 歌 曲 数 将 会 是 普 通CD 的 十 倍 !
---- MP3 是 利 用MPEG Audio Layer 3 的 技 术, 用1:10 甚 至1:12 的 压 缩 率, 将 普 通 声 音 信 息 压 缩, 但 在 人 耳 听 起 来, 却 并 没 有 什 么 失 真。
---- 在Internet 上 有 许 多 能 播 放MP3 文 件 的 软 件, 比 如winamp 就 是 不 错 的 一 个。 如 果 您 的 声 卡 还 支 持SRS 技 术( 本 刊 上 期 曾 有 介 绍), 那 么 您 一 定 会 欣 赏 到 更 为 美 妙 的MP3 音 乐。
MP3是Internet上最流行的音乐格式,最早起源于1987年德国一家公司的EU147数字传输计划,它利用MPEGAudioLayer3的技术,将声音文件用1∶12左右的压缩率压缩,变成容量较小的音乐文件,使传输和储存更为便捷,更利于互联网用户在网上试听或下载到个人计算机。
同时,MP3格式音乐的流行也带动了MP3专用播放装置的出现,并在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市场上流行的MP3设备从功能和性能上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来"播放器"的范畴,逐步发展成为集音频播放(包括MP3之外的音乐格式)、录音复读、文本阅读、移动存储、FM收音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媒体掌上设备。有的高端MP3设备甚至还集成了音频编辑处理、电影播放等功能。
MP3的优点
MP3的优点有许多,主要有三点:一是由于大大压缩了文件的体积,所以相同的空间能存储更多的信息;二是由于没有机械元件,全部是电子元件,所以不存在防震问题,更加适合运动时欣赏音乐;三是可以随心所欲编辑自己喜爱的歌。
MP3的缺点
有一利便有一弊,MP3也有一些缺点。MP3音频压缩技术是一种失真压缩,因为人耳只能听到一定频段内的声音,而其他更高或更低频率的声音对人耳是没有用处的,所以MP3技术就把这部分声音去掉了,从而使得文件体积大为缩小。虽然听上去MP3音乐仍旧具有接近CD的音质,但毕竟要比CD稍逊一些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228152.html
E. 电影是如何发明的
1895年3月22日,在巴黎“本国工业提倡会”上,公开放映了世界上“第一部”电影《工人放工回去》(又译《卢米埃工厂下班时》),它是由法国发明家路易·卢米埃和奥古斯都·卢米埃兄弟拍摄的。同年12月28日,他们还在巴黎卡普辛大道14号租了一间地下室,摆上100把椅子,使用由他们自己设计、别人为他制造的“活动电影机”公映这部电影和《婴儿喝汤》、《火车进站》等简短影片。这些影片采用了人们最熟悉的镜头:城市街道、海滨浴场、行进中的士兵、火车站、公园、工厂等。
《工人放工回去》片长70米,放映时间仅约1分钟,内容是工人们离开工厂大门时的种种情景。卢米埃洗印这部影片用的设备也很简单:用家里一个普通水桶自己冲洗,其他几部影片的情形也大致一样。
然而,这些时间短、内容简单的电影,却像磁石般的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在观看时也洋相百出,令人捧腹。例如一个女观众看到银幕上一辆马车被马拉着迎面跑来时,她害怕被轧着,便急忙突然离开座位躲避,直到“马车”消失,她才坐回原位。一列火车驶来时,观众不由自主地惊惶失措,赶紧逃之夭夭。有的观众看到银幕上下起瓢泼大雨,就赶紧撑起雨伞来,以免被“雨”淋坏。
今天看来,这些情景似乎太荒唐可笑了,因为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但在当时,人们第一次看到电影,这情景很容易被理解:人本能地保护自己,已来不及去思考“真假”的问题。不过,这种情景并非绝无仅有,戏剧动人之处,我们也曾为之下泪:中国解放初期演黄世仁欺压杨白劳的剧时,一位解放军战士还拔枪怒向“黄世仁”呢!
最早的电影是无声的,因此人们把它称为“伟大的哑巴”,这一称号反映出人们对电影发明的赞许。最早的电影也是黑白的,因此人们将它戏称为“黑白世界”。
卢米埃兄弟“首创”用“活动放映机”放映电影,所以世界电影界都把1895年12月28日这一天,作为“电影时代”开始的日子。第一次放《工人回家去》的1895年3月22日,也被作为电影诞生之日。
卢米埃兄弟的前述几部影片在1895年首映之后的短短两年中,观念已遍及五大洲,轰动了全世界。
不过,上述“第一”、“首创”的说法,在20世纪下半叶,经过美国和德国一些专家长期研究后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电影诞生应推前至1890年,首创者不是卢米埃兄弟,而是一个被遗忘的天才——路易·艾梅·奥古斯坦·勒潘斯(1842~1890)。
他们的研究表明,出生在法国的勒潘斯,毕生大部分时间在美、英工作和生活。他44岁那年即1886年,就在美国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他研制的16镜立体摄、放电影机。1890年,他又对改进后的这项发明再次申请了美国专利,指定他的摄影机只可以有一个镜头。同年10月,他用这种单镜头摄影机拍成3部电影史上已知最早的影片——《阿道夫拉手风琴,惠特莱一家在奥特伍德庄园跳圆舞曲》、《约克郡》和《北利兹》;不久后又拍了著名的《穿越利兹桥的车辆》(片断)。1890年他曾多次公开放映过这个片断,效果不俗。
1890年9月16日,勒潘斯从第戎登上火车前往巴黎,准备远赴纽约展示他的发明成果。但是,他在火车上却神秘地失踪了:巴黎的朋友没有接到他,其他人多方寻找也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甚至连他带上火车的包括电影摄影机、放映机等行李也不见踪影。后来人们推测,一代天才勒潘斯死于谋杀!谋杀动机极有可能是夺取他的电影发明专利。
英国作家克里斯托夫·罗伦斯根据以上材料,写成了《鲜为人知的故事——失踪的电影发明家》。其后约1990年,他又主持拍摄了名为《勒潘斯之谜——电影史短缺的篇章》的影片。显然,他的书和电影都是企图力证勒潘斯才是真正的电影发明人。
其实,电影和其他许多发明一样,也是经过许多人的努力才得以完成的,也是时代的产物。
18世纪末,人们已经知道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利用这一现象,发明家们制成了“惊盘”——用两个相同的黑色圆盘,一个画出人物的分解动作,另一个挖出对应的条形孔,然后把它们装在同一根轴上,当有画的盘转动时,从不动盘的条形孔中就可看到活动的人影了。1829年,比利时物理学家普拉图(1801—1883),利用与“惊盘”类似的原理,搞出了一台“活动画筒”。1830年,美国霍纳则把“惊盘”装进原来的幻灯机,从而制成了“活动幻灯机”。1845年,F.V.乌恰蒂也把“活动画筒”和幻灯机搭配在一起,获得了可放映的活动图像。1860年,美国费城的工程师塞勒把摄影术用到“惊盘”上,让贴有6幅联结照片的小风车呈现出栩栩如生的人物。1872年,美国摄影师麦布里奇为了解决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和科恩关于马奔跑时“四蹄腾空”还是“始终有一蹄着地”的争论,让马奔跑时绊断24根细线,从而控制24架照相机的快门,这给电影机的发明者以新的启示。
当然真正的电影只能出现在快速摄影、实用胶卷、电影摄影机、放映机诞生之后。
1889年美国乔治·伊斯曼对35毫米赛璐珞胶卷的发明,1887年~1891年德国摄影师安许茨(1846~1907)对运动物体可连续、快速拍摄的“电动速视仪”的发明,1889年~1891年爱迪生和助手狄克逊对电影摄、放机的研制和对胶卷打孔后用齿轮牵引的发明,1895年德国斯克拉达诺夫斯基(1863~1939)和兄弟埃米尔对电影放映机的改进,以及前述卢米埃兄弟的试验,都为电影的正式诞生铺了路。
由上可以看出,无声电影诞生在19世纪末。
“伟大的哑巴”直到1913年元月才开始“说话”:爱迪生在纽约一家大剧院用他的留声机为画面配音,但电影中罗马时期的英雄勃罗第斯和恺撒皇帝的口形常和声音不同步,曾使人捧腹大笑。真正有声的电影诞生于1927年:华纳兄弟制片公司推出了《爵士歌王》的有声故事片。从此,电影便成为一种完整的视听艺术进入大众的文化生活之中。
高质量的彩色影片在20世纪40年代由利奥浦德·高得斯基和利奥浦德·马尼斯作出后,才得以推广和应用。
立体电影在1935年已放映,但观众要戴特制眼镜,所以当时意义不大;直到1955年以后,伪立体摄影术才得以问世。现代电影将要告别胶卷和片盘而走向数字化。领导这一革命的是美国乔治·卢卡斯。他导演的《星球大战》第一集《幽灵的威胁》已于1999年5月开始在美国4家数字电影院上演。
F. 世界上第一部电影放映机是什么时候发明的,谁发明的
法国的卢米埃兄弟。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格拉咖啡馆”的地下室内里,第一次容用自己发明的放映摄影兼用机放映了影片《工厂大门》。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电影公映活动,这一天,被定为电影的诞生日。
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法国的卢米埃兄弟带着他们已经获得专利权的电影放映机,在30米宽、20米高的巨型屏幕上放映了“影片”,这台具有同步录音功能的放映机引起全世界的轰动。
第一部电影诞生在1895年12月28日。 路易卢米埃尔(1864-1948),原是法国里昂制造照相器材的工厂主。爱迪生的“电影视镜”传入法国后,他爱上了电影机的研究和制造事业。1895年3月,他终于发明了超越一切竞争这的“活动电影机”。1895年12月28日,星期六,路易卢米埃尔的父亲安东尼卢米埃尔带着儿子的这些影片来到巴黎卡普辛路号十四号“大咖啡馆”的底下室,组织了世界上的第一次电影公映。所以这一天被定为电影的诞生日,卢米埃尔本人也被公认为世界的“电影之父”。
G. 电视谁发明的
电视机最早由英国工程师约翰·洛吉·贝尔德在1925年发明。电视用电的方法版即时传送活动的视觉图像。权同电影相似,电视利用人眼的视觉残留效应显现一帧帧渐变的静止图像,形成视觉上的活动图像。
电视系统发送端把景物的各个微细部分按亮度和色度转换为电信号后,顺序传送。在接收端按相应几何位置显现各微细部分的亮度和色度来重现整幅原始图像。
电视信号传输分配的过程,以转播其他城市中的实况为例,一般从摄像机、电视中心或转播车,再经微波中继线路、发射台,到用户电视接收机。电视广播卫星和电缆电视也分别是全国性和城市区域性电视传输分配的有效手段。
(7)播放发明扩展阅读:
电视摄像将景物的光像聚焦于摄像管的光敏靶面上,靶面各点的光电子的激发或光电导的变化情况随光像各点的亮度而异。
用电子束对靶面扫描时,即产生一个幅度正比于各点景物光像亮度的电信号,传送到电视接收机中使显像管屏幕的扫描电子束随输入信号的强弱而变。当与发送端同步扫描时,显像管的屏幕上即显现发送的原始图像。
H. 电影放映机的历史(发明,发展,现状)
有人说是爱迪生发明的,但经我查证是奥古斯特和路易斯·卢米埃尔(法国)兄弟共同发明的。。。爱迪生发明的仅仅是一种摄影机。
其实说简单,它的发展就是和电影一起。现在当然是数码的比较强,不过大多电影导演还是用有胶片的,这个比较复杂,我认为除了专业的人士,一般人不懂胶片的重要性。
由于资料量太大,我就没有复制过来,把网页地址写在下面,我自己找资料也长见识了,朋友,以后自己找会更有乐趣。
1895年
1、奥古斯特和路易斯·卢米埃尔(法国)发明了手提式电影放映机。
2、卢米埃尔兄弟拍摄了他们的第一部影片《工人离开卢米埃尔工厂大门》。
3、伍德维尔·莱瑟姆(美国)发明了电影放映机上的胶片控制装置,解决了影片胶片在运行时发生画面跳动的现象。
4、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公开放映了电影。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306110910311.html
http://www.zhouchuanji.com/show.php?blockid=8&articleid=91
http://www.51dh.net/magazine/html/996/99639.htm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406101418092.html
http://ke..com/view/402846.htm
http://ent.sina.com.cn/m/c/46612.html
I. 最早的电影放映机是谁发明的
电影放映机是爱迪生发明的。
电影放映机(film projector),放映影片用的光学机专械。由灯箱属、光学系统、传动输片装置和供片盒等构成。影片按每秒 24 格在放映机上运行,每格画面到达定位时,快门按 1/96 秒的间隔时间均匀地打开、关闭一次。
因此,每格画面在光源透射下通过放映镜头将影像两次清晰地投射到银幕上。尽管摄片时为每秒 24 格,但放映时却相当于每秒 48 格。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作用,画面的迅速变换,使观众获得活动的视觉效果。
(9)播放发明扩展阅读:
分类
1、胶片电影放映机
从使用拷贝上,可分为8毫米放映机(淘汰)16毫米放映机(淘汰)35毫米放映机和70毫米放映机(IMAX) 从用途上可分为:提包机(流动机)固定机,坐机。
2、数字电影放映机
从高到底分为4K,2k,1.3k,0.8k。区别:4K(数字机分辩率为4096×2016 825万像素)是最高端,大城市都极少。并且4K可以同步的电影,2K都有。4K的设备只有在20米以上宽的银幕上才能看出与2K的效果差距。
J. 电视是怎么发明出来的
1900年,电视——Television这个词首次出现。电视诞生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历史将记住它的发明者的名字—— 一位14岁的美国少年,名字叫费罗·T·法恩斯沃斯(Philo T.Farnsworth)。 在法恩斯沃斯之前,英国科学家约翰·洛吉·贝尔德(J.L.Baird,1888~1946)一直致力于用机械扫描法传输电视图像。1925年10月2日,他终于制造出了第一台能传输图像的机械式电视机,这就是电视的雏形。尽管画面上木偶面部很模糊,噪音也很大,但能在一个不起眼的黑盒子中看到栩栩如生的图像,仍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刚问世的电视被称为“神奇魔盒”。 贝尔德是主张以机械扫描方法研制电视的代表。1928年开发出第一台彩色电视机,1930年他的系统开始有声电视节目试播,让人们感同身临其境,使“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古老寓言成为现实。因此,贝尔德被称为“电视之父”。他于1946年去世。 如果说20世纪20~30年代间电视领域曾一度是贝尔德的天下的话,那么在30年代,他遇到了强劲的对手——费罗·法恩斯沃斯。 早在20年代贝尔德沉溺于机械制造方法时,1921年有个正在家乡耕作土豆田的14岁少年神不守舍地考虑着一个难题:怎样设计一个新颖的收音机、使它能够把移动的画面与声音一起传送? 法恩斯沃斯阅读了所有他能找到的介绍“机械电视”成果的资料,构思着一个完全不同的途径。他设想把观看的屏幕划分成许多长条,就像耕田时的垄沟一样,让电流沿长条的各点形成黑白区域。当这些长条互相紧密叠加起来时,他认为就可以使它们“画”出一幅图像,犹如农户们有时候在他们培育的牧场上规划出的几何图形。令人惊奇的是,后来证明这一装置要比专家们搞出来的东西好得多;事实上,这种装置至今仍没有失去它的使用价值。 法恩斯沃斯于1906年8月19日出生于美国犹他州的农家,幼年的法恩斯沃斯就表现出早慧的迹象。他对见过的任何机械装置具有摄影般的记忆力和天生的理解力。 法恩斯沃斯的父母不断搬家以寻找较理想的土地居住。当他们在爱达荷州定居下来之后,11岁的费罗得知他的新家装有输电线后,欣喜若狂。他在家里的屋顶阁楼上发现了成捆的科技方面的旧杂志,开始了自学并决心当个发明家。 法恩斯沃斯开始认真地考虑研制电视。他几乎是从本能上意识到用机械装置传送图像是不可行的。这名年轻人还有一个直觉,即令他感到新奇的物理学领域——电子学的研究——有可能掌握着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无论如何,电子能够以机械装置不可比拟的速度移动,这就可使图像清晰得多,并且意味着不需要活动元件。他由此推理,如果一个画面能转换成电子流,那么就能像无线电波一样在空间传播,最后再由接收机重新聚合成图像。从本质上看这是个相当简单的主意,但如此简单的想法却似乎没有任何人想到。 以美国科学家法恩斯沃斯为代表的一派,异于贝尔德而另树一帜,坚持只有采用最新发明的电子设备、光电管及阴极射线管才能获得成功。他于1927年成功地用电子技术传送图像,1928年发明了电子图像分解摄像机。1929年成立法恩斯沃斯电视股份有限公司,1937年他的电子电视系统成功地击败贝尔德、使贝尔德的机械扫描电视装置被淘汰,从而确定了电子电视系统的垄断地位。这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电视诞生了。 当美国专利局终于认定法恩斯沃斯应该是电视的所有主要专利的持有者时,已经到了30年代后期,这对法恩斯沃斯已太迟了,他的资金差不多耗尽了。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逼近,联邦政府不久即宣布暂停发展电视工业。这样一来,不得不推延到1946年,电视才有可能合法地开始制造,到那时法恩斯沃斯的专利已超过了保护期限。 法恩斯沃斯历经艰辛发明了电视,自己在个人收益上却一无所获。1969年7月,已近高龄的法恩斯沃斯与妻子埃尔玛在他们缅因州家中看电视,屏幕上正播放着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表面的实况。他平静地对妻子说道:“你知道,为了今天,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不久后,费罗·法恩斯沃斯患了肺炎,于1971年6月去世。《纽约时报》在讣闻中称他为世界上最伟大、最具魅力的发明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