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帝创造人类,为何有的人不相信呢
你看到了吗。 如果连你自己都说服不了你还怎么让其他人信哪。
2. 上帝是怎么创造人类的
原始太初,上帝创造了天地。地面一片空虚混沌,渊面黑暗,只有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上帝把光和暗分开,把光称为白昼,把暗称为黑夜。夜晚过去后,清晨接着来临,这是第一天。
上帝说:“渚水之间要有穹苍,将水分为上下。”于是创造了穹苍,把水上下分开。他称穹苍为“天空”。夜晚过去,清晨接着来临,这是第二天。
上帝说:“天下的水要聚在一处,使旱地露出来。”于是把天下的水汇集在低处,露出了陆地。上帝把陆地叫地,把汇集成一片的水叫海洋。接着,上帝命令:“陆地要生长各种各样的植物,有产五谷的,也有结果子的。”一切就照着他的命令完成,于是陆地生长了各种各样的植物。夜晚过去后,清晨接着来临,这是第三天。
上帝说:“天上要有光体,可以分昼夜,作为定节令、日子、年岁的记号,并要在天空发光,普照大地。”于是,在天空造了两个光球,大的在白天发光叫太阳,小一些的在夜里发光叫月亮,还用许多星星点缀在夜幕上。夜晚过去后,清晨接着来临,这是第四天。
上帝说:“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天上要有鸟飞翔。”于是就有了鱼、鸟等有生命的动物。上帝赐福它们说,你们要多繁殖,使水中有更多的鱼类,天上处处有雀鸟飞翔。夜晚过去后,清晨接着来临,这是第五天。
上帝说:“地要生出活物来,牲畜、昆虫、野兽,各从其类。”于是,上帝造出了这些生灵,使它们各从其类。上帝又按照自己的形象用泥土造了男人和女人,并赐福给他们,甜他们说:“要生养众多,使你们的后代遍满世界,治理地上的一切,还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以及地上各种活物。”又说:“我将一切结籽的菜蔬和一切树上所结有核的果子,全赐给你们做食物,将青草赐给地上走兽、爬虫和空中的飞鸟做食物。夜晚过去后,清晨接着来临,这是第六天。
第七天,天地万物都造齐了,上帝休息了,并赐福给这,一天,定为圣日。所以人们至今还是在每星期的第七天休息。
3. 如何推翻这个关于上帝的悖论
《哥林多前书》
3:18 人不可自欺.你们中间若有人、在这世界自以为有智慧、倒不如变作愚拙、好成为有智慧的。
3:19 因这世界的智慧、在神看是愚拙.如经上记着说、『主叫有智慧的中了自己的诡计。』
3:20 又说、『主知道智慧人的意念是虚妄的。』
引用经文的目的,就是告诉你,这句话已经写了快2000年了,这2000年里,有无数的人想要推翻,然而历史在重演,现在还有人在谋算如何推翻上帝。其实上帝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他不是一个理论,所以如何推翻呢?
4. 请问上帝是如何拯救人类的
即:无明、行是过去因,感现在果;识、名色、六处、触、受是现在果;爱、取、有是现在因,感未来果;生、老死是未来果。认为人们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各种遭遇,都是自己前世所作“善业”或“恶业”的结果,是早就注定了的。 根据“因果报应”,佛教又提出“轮回”的学说。“轮回”的原意是“流转”的意思。意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会永远在“六道”中生死相续,有如车轮的旋转不停一样。根据佛教经典,所谓“六道”是指:天、人、阿修罗(一种鬼怪恶神)、畜生、饿鬼、地狱。人若做了善事,死后就可升入天界。人若做了坏事,死后就会变成畜生,变成饿鬼或堕入地狱。 四、对三大宗教的解读: 1、人类社会从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后,由于有一群人一定要强调他们的地位、权力、财富,那就一定要去吃另一群人、杀另一群人。三大宗教产生的共同特点是:社会正处于人吃人、人杀人动荡不安之中,由于战乱不断,一群人正对另一群实行无情的欺压、掠夺、毁灭、杀戮之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三大先知为救百姓于苦难之中,为人类开出了心灵良方,创造了一个自立于罪恶与苦难的世界精神世界,创立了各自的宗教,弗洛伊德称之为“人类心灵的拐杖”。 2、三大宗教无一例外地对人的生死进行了解读,人的本性或罪或苦,为此,基督教与伊斯兰教都为人设置了末日审判,警示世人为了死了不下地狱要多赎罪、修善;佛教则讲究现世的报应、因果轮回。三大宗教都有教主,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在教主之上还有一位尊神,而佛教中教主本身就是觉悟者、至尊者,但创造了一个“空”的世界。 3、三大宗教中所谓的上帝、真主、空的世界其实都是说的同样的东西,那就是超越人类和一切存在的大自然的力量、宇宙的力量,“空”上帝与真主的另一种存在状态,是因为“空”可以创造一切、包容一切、盛载一切,天地间万物都来自于能量归自于能量,这种能量就是指无穷无尽的创造力,生命体也不过是一个能量体,是宇宙与大自然的一部份,自然也是上帝与真主的一部分。 4、三大宗教的创始人,都是由凡胎俗生修炼而来的,他们能做到的也是芸芸众生都能做到的,他们只不过是普通人的一个典范和榜样。每一个人都是宇宙的产儿,大自然的儿女,每一个人都有无穷无心的力量、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无穷无尽的爱,每一个人都可以承担起拯救人类自己苦难的使命和责任,上帝与真主只不过是特定的历史时期必须借用的托词。 五、神性是对人性最高境界的解读 所谓的神与神的世界,只不过是大自然的力量创造的奇迹和美丽,而且这种美丽和境界是包括人类及人类创造的世界部分,也是至真、至善、至美的世界,人类在自己的童年时代就对这种神奇和美丽赋予神的理解和定义;人也是神,神也是人,人之所以也会成为神,因为人也有超越一切的创造力,包括大自然与人类自身的创造力,这就是宗教的本质。上帝是这样在拯救人类的,真主是这样在拯救人类的,佛主也是这样在拯救人类的。 四、神性与人性在现实世界中被无知阉割 人类区别于物质世界中的一切以及生命世界的他类,是因为人类有了大脑皮层组织,也正因为有了这个组织,才使人可以自立于天地万物间。人的神性就来自于这部分组织超越身体其它与动物相同无异躯体(包括人脑)的散发出来本能的各种各样欲望和需求,神就来到了这个世界。但是人生命与生理过程总是从零开始,每一个人的一生似乎总在重复人类漫漫的进化之路,从原始的欲望和恐惧中一步步地挣脱出来,这也就是人性为什么被俗化、罪恶化的原因。千百年来,神总被神化,人总被俗化,人类似乎已经习惯于自贬人性、自残人性、自毁人性恶习,对工具(牲口)人、经济人、社会人、信息人的假设,都是这种恶习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人性进化的阶梯。 人性即神性、神性即人性,无论是神性还是人性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人与动物最大有区别是人有一个独立于物质世界的精神世界、心灵的世界、真善美的世界,这也就是宗教所解读的神的世界。 人的精神世界有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生理的世界,即人体的基本生理构造和功能,没有这些构造和功能,生命体无异于物质体; 2、物质的世界,没有物质基础人体不可能存在,也不可能存活; 3、社会的世界,人总是在相互的关系与联系中存在,如果人完全独立于他人而存在,势必又回回到动物世界了; 4、情感的世界,人是有高级感情的动物,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沟通和交流而使人的生活丰富多彩,情感世界其实就是爱的世界; 5、文化的世界,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另一种美丽,有别于大大自然的另一种美丽,以至于文化成这一种传统更是一种基因,是人区别于同类显著的个人人格、社会人格、民族人格与国家人格。 生理的世界、物质的世界、社会的世界往往动物都有,但让人区别于动物的则是情感的世界与文化的世界,情感世界与文化的世界构成了人类的精神世界,也使人与动物有了显著的区别,当然人区别动物最显著的则因为人的文化世界,因为这是动物完全没有的世界。 从上不难看出,有关经济人、社会人、信息人的假设仅仅是把人性进化中的一个阶段或一部分拿出来说事,完全以瞎子摸象的方式解读人性,这就是一切从实证出发、从需求出发必然的结果,阉割人性似乎是西方经济学家与管理学家的能事,其实也就是在于他们自己不把自己当人,而当成了利益的工具、利益者的工具,归根到底他们思想根基还停留在一部分人把另一部分当工具或牲口的水准上。 有关经济人、社会人的假设人性的基础其实是人不把人当人,也即有财产的人不把无财产的人当与自己一样的人,是对奴性文化的进一步发扬光大,沿着这个思想的轨迹再假设下去,依然摆脱不了人把人当牲口或工具的窠臼。至此,再来解释本文开头出现在现实的企业中的极端现象就很容易了。 五、管理理论与实践中人性误区及修正 现在主流的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基本都是以经济人、社会人的假设为基础的,对人性的断章取义必然导致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进入误区,某一种学说或假定很快就会走到尽头,而陷于不能不能自拔的泥潭。 企业是一个经济体或利益体,必须以创造财富和利益为目的,这应该不错,但如果仅仅是当作一个经济体和利益体,那就是对人类的集体侮辱,因为企业归根到底是由人组成的,如果不能以人性中至真、至善、至美的那部分来引领和主导现实的经济活动,那么企业的经营活动势必要进入利益的陷阱和迷雾。 一切的冲突都来自于老板与员工不同的相互定位,并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 员工:我来你这儿打工,不仅仅是为了钱,是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 老板:你来我这儿打工,就是为了钱,我给你的工资代表一切,给你打工的机会就是对你的恩赐; 这是一种状况,但是一旦进入另一种状态就出现了另一种相反的状态。 老板:你们加盟我的企业,我们就都是老板,既然都是老板我们就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员工:啊,我还要花钱买工打吗? 第一种状态是老板凭自己的财富优势,把员工当作实现其财富利益的工具或道具,这依然是人把人当工具或牲口假设的继续; 第二种状态是员工自己把自己当作了赚钱的工具,自己把自己当作了自己的工具和牲口,这当然还是把人当工具和牲口假设的继续; 所以,企业的投资者、经营者、管理者、生产者如果不能有精神的层面上求得统一,那么就只能停留在交易层面来维持彼此的关系,这也就是企业管理的嫖妓关系现象严重的原因。 回过头再看企业定义有误区,完整的定义应该是:企业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与人关系的创造者、文化的创造者,人性中物质的世界、情感的世界、文化的世界融为一体,并以情感与文化的世界来统帅物质的世界,只有这样企业才会基业长青,获得永恒的生命力。 至此一个企业必须以生产模式与文化模式的统一来完成其组织系统的设计理规划,把企业当作一个有生命的主体人主体的资格,千万不是以为这仅仅是一种美好的假设和愿望,幸运的是,这样的企业已经成为了实践,就在中国、珠三角地区,中国改革开放首先富起来的地方,已经出现了这样企业。笔者踩着中国企业前仆后继的累累尸骨,一路走来终于找到了这样的企业和企业家,并全力帮助其实践以文化统帅财富和生产经营的策划、设计和实践。在此,人不仅要成为一分钱的主人,成为一百万的主人,成为一百万的主人、一千万、一万万的主人,在再多的金钱与财富面前,人都是主人。我们将以实践证明:人永远是金钱与财富的主人,而不是金钱与财富的奴隶。 六、以基督教精神为基础的西方管理理论的终结 现在主流的经济理论与管理理论都是以西方近一百年以来的经济学理论与管理理论为基础形成的,顺着这些思想与理论的轨迹,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管理活动已经走到丛林和迷雾的境地,超越已成为势在必行,超越也仅仅是时日问题。 在原罪为基础的基督教精神,从人类善良的愿望出发,但得到的是一个充满的罪恶的世界。以基督教精神武装起来的那一群人,没有把原罪当作止恶行善的理由,而当作罪恶的依据,以掠夺、殖民、奴役、残剥其它民族能事成就其强大的西方国家,至今仍然不放弃他们制造罪恶、制造贫穷、制造杀戮的行径,他们在把自己当人的时候,从来没有把别的民族当作人来对待,当作和他们一样的人来对待。 当一个民族与国家如果也把他们的那套学说与理论当作圣经,无异于自贬为奴,如果当我们的文化都屈从他人的时候,还有什么主体资格可言,还有什么人的尊严和地位可言。 在此笔者也像棒喝中国的法学界的捡破烂的法学家一样,棒喝一下中国经济界与管理界的西方经济理论与管理理论的屎壳郎。 醒来吧,迷雾中的人们,我们有让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独一无二的文化,凭此就足以让我们自立于世界,自强于世界,不需要到别人的垃圾堆中去捡破烂。当然,西方的科学技术无论在地物质层面的还是文化的层面,我们都可以毫不犹豫来拿来,正如他们当初毫不犹豫拿走了我们的四大发明一样。 上帝怎么样救人类,我们就怎么样救自己!
5. 上帝是如何拯救人类的
引言 在企业顾问实践中,遇到两个非常极端的现象: 一种是老板不把员工当人,而把员工当作成本来看待,于是老板对员工就像监狱中的狱警对待囚犯一样,老板总是把成本交给自己的眼睛,而非制度与体制;老板对企业一切,尤其是财产的过度保护,让每一位员工每天上班如同行贼,胆战心惊。如此导致部门和员工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老板瓦上霜,如此企业无法形成规模优势,经营总是成本居高不下,反映在管理成本上,部门与部门之间大都不求有功、但求无错,往往为了不犯错误而增加沟通的次数与时间,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在原材料采购上因分散采购或不断更换供应商,无法获得因数量的优势获得折扣或让利,从而导致经营成本无法降下来。 第二种是老板把员工当老板,反倒吓退了很多人,既然是老板是没人发工资,不仅如此还要进行投资,大部分人只愿意以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和智力来换取自己想要的,而不以一位创业者投资者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经营者和管理者总是追求以高工资以及别人的恩赐式的奖励来证明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其实这两种状况都是奴性的表现,第一种状况表明老板是金钱与财富的奴隶,第二种子选手状况表明大部分人都是风险的奴隶,担心和恐惧的奴隶。共同的结果是都不同过上快乐的生活,老板因为有钱而不能快乐,而大部分人则是因为没有钱而不能快乐。而所有的不快乐都不自于人的非人性。 一、经济学、管理学对人的假设的非人性 经济学和管理学上有两个经典的假设,是有关人的假设,一是经济人的假设,二是社会人的假设,有关这两种假设仅仅是对人瞎子摸象式的定义与认识,其实除这两种假设以外,还有两种假设,工具人或牲口人的假设和人性的或神性的人的假设,因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还有学者又提出了信息人的假设。 但是,所有的人都疏忽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即人对人的所有的假设都是在人是牲口的人或工具的人为基础和前提的,一群人把另一群人当牲口或工具是人类文明社会的起点。 一、经济人的假设是在把人当牲口或工具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时,也就是说当资本家无法承受因工人对抗、破坏、罢工带来的损失的时候,在思想和理论上的一个新的突破,从而不再把工人当奴隶,而把工人当作与资本家一样的都平等是属于唯利是图的人。 经济人的假设,经济人假设源于亚当.斯密的思想。亚当.斯密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根源于经济诱因,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就是为了取得经济报酬;并认为,在自由经济制度种,经济活动的主题是体现人类利己主义本性的个人。 经济人假设可归纳为下面三个命题: 1、“自利”,亦即追求自身利益是驱策人的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这种动机和由此而产生的行为有其内在于人本身的生物学和心理学的根据。人是由经济利益诱因来引发工作动机的,其目的在于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2、“理性行为”。经济人是理性的,他能根据市场情况、自身处境和自身利益之所在作出判断,并使自己的经济行为适应于从经验中学到的东西,从而使所追求的利益尽可能最大化。 3、经济人假设(假说)的核心命题,亦即:只要有良好的法律和制度的保证,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动会无意识地、卓有成效地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 这是经济人假设中是有意义的问题,也被称为“经济人的灵魂”。但这仅仅是为一说得好听,当把人当牲口或工具时不能解决问题时,就把他们眼中的牲口或工具尊称为经济人,当然这是历史的一大进步,隐含的意思是: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群人没有也不愿意把另一群人完全当作人来对待。 二、社会人的假设,当然是因为经济的人假设走到了历史的尽头了,一群人不得不再用更美丽的称号来称号另一群人,“霍桑试验”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再次告诉世人一个常识:金钱不是万能的,利益也不是万能的。 社会人的假设是由梅奥(G.E.Mayo)的人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并成行为科学或组织行为学的内核。 归纳为以下四点: 1、社交需要使人类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而人际关系是形成人们身份感的基本因素; 2、从工业革命中延续过来的机械化,其结果是使工作丧失了许多内在的意义,这些丧失的意义现在必须从工作的社交关系里寻找回来。 3、跟管理部门所采用得奖酬和控制的反应比起来,职工们会更易于对同级同事们所组成的群体的社交因素做出反应; 4、职工们对管理部门的反应能达到什么程度,当视主管对下级的归属需要、被人接受的需要以及身份感的需要能满足到什么程度而定。 于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得是运生,并形成了今天枝繁叶茂的行为科学。行为科学依然在逃避一个问题,即人到底是什么? 三、信息人的假设的产生,由于社会人的假定依然不能满足人们对自我认识的需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自然会想到每个人都是一个信息载体和符号,这个信息载体无时无刻都追求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像光一样地最大限度地照射到人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但是,无论是经济人的假设、社会人的假设以及信息人的假设都是以工具或牲口人的假设为前提发展而来的,但是就在一群人被另一群人当作牲口或工具的时候,人类还产生了另外一种假设,即是人性的人或神性的人。而对人人的人性的假设既不是经济学、管理学,也不是科学而是宗教。世界上三大宗教无一例外地对人性作出最好的解释,历经数千年岁月沧桑,依然不失其人性的光芒。 三、上帝是这样拯救人类的 把人性的读出神来或者当神来读,也是基于那个把人当工具或牲口的历史时期,就在一群人被另一群人当作牲口或工具的时候,人类还产生了另外一种假设,即是人性的人或神性的人。 世界上三大宗教都无一例外地是在那个把人当牲口或工具的年代产生,三大宗教也无一例外地为人类正在承受的苦难寻找一种合理的解释并为拯救人类开辟出一条通向天堂的心灵之路。 一、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中期古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基斯坦地区,原始基督教是犹太人反抗罗马帝国统治的产物,古代以色列--犹太人,是西亚地区灾难深重的弱小民族,自公元前11世纪世纪建国以来,先后被亚述、新巴比伦、波斯、亚历山大帝国等统治奴役达数百年之久,公元前2世纪罗马势力扩及到东地中海后,犹太民族的灾难达到顶峰,当然反抗外族统治的斗争也达到了最高潮,在此过程中也并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的宗教--原始基督教,一个“最初是奴隶和被释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恩格斯语)。 基督教的基本信条有:信“三位一体”的上帝、信原祖原罪、信基督救赎、信灵魂不灭与世界末日。上帝是圣父、圣子、圣灵,是至高无上主宰一切的神秘力量;人生来有罪,只有信仰基督、参加教会、经过洗礼才能赦免;耶稣是上帝之子,为救赎人类的罪,甘愿牺牲在十字架上,以自己的血洗尽世人的罪,所以人类欲灵魂得救就必须信仰、祈求耶稣基督;人的肉体是短暂的,而灵魂长存,现实世界有限,死后方得永生,世界末日迟早会到来,人死后灵魂将根据生前的表现爱到审判,善者升天堂,恶者下地狱。 就这样基督教为人类现实的苦难寻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并为人的心灵寻找一个解脱之路,死了才能升天堂。 以后的基督新教在原有信条的基础上,增加了唯信称义(只要信仰即可获救,无须成为神职人员)、圣经(而不是教皇)是信仰的最高原则、基督徒一律平等,这些新教义就是后来天赋人权、社会契约、法律而前人人平等、三权分立等学说最原始的出处,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基石。 二、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是伊斯兰教产生的摇篮,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出生于公元570年,此时的阿拉伯半岛正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各处充斥着野蛮的陋俗,各个部落相互争战,各霸一方,一切的生产资料归奴隶主所有,奴隶与平民生活极端困苦,道德没落,人伦丧尽,各个部落纷纷崇拜自己的偶像,活埋女婴、酗酒、仇杀在社会上极为盛行,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思相严重混乱。因此,人们强烈渴望和平、安定。穆罕默德经过十五年的冥思苦想,依据前人的思想素材经过加工,独树一帜创立伊斯兰教,将麦加城的首要神灵--安拉,奉为唯一的神灵。 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和信条为:信真主、信天使、信经典、信后世、信前定,伊斯兰教教的核心教义是: 1、相信死后复活和末日审判,认为今世短暂,后世永存,是人们真正的归宿,死亡只是连接今世和后世的桥梁。人类到了世界末日,一切都将毁灭,而且就在那一天创世以来死亡的人,都将被安拉复活(先将肉体还原,再将灵魂归还肉体),来到真主面前接受审判,安拉根据天使记载每个人在今世的全部行为的功过,逐个审判,归信安拉为一神的行善者,永居天国,不信者或作恶者则坠于火狱。 2、人的命运由安拉安排,在出世以前已经安排好,个人无法选择。 三、佛教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天竺),相传于公元前六世纪由北天竺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长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悉达多生于公元前565年,于公元前485年圆寂,大致与我国的孔子同时代。因他是释迦族人,所以后来他的弟子又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的圣人。 佛教是在古印度奴隶制度下,社会极为动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的印度社会生产力已发展到普遍使用铁器,农业生产的水平有了提高,手工业和商业也随之发达起来,一批城镇小邦兴起(迦毗罗卫国就是当时的一个小邦),经常互相侵并,发生冲突。在政治上,雅利安人自中亚细亚进入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土著民族后,创立了野蛮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等,掌握祭祀文教的僧侣(称为婆罗门)为最高的社会阶层,奴隶(称为首陀罗)是最下贱的阶层。首陀罗是非雅利安人,受着极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被婆罗门随意驱逐甚至残害。这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不仅被订在法律中,还神圣不可动摇地规定在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婆罗门教义中。当时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集中反映在种姓制度问题上,形成了尖锐复杂的斗争,导致社会动荡,生产下降,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得不到温饱和安定。痛苦、失意、无望、颓废是当时一般的社会情绪。 这种社会情绪也使作为一个小邦王子的悉达多受到感染,他思想日益苦闷,产生了消极厌世的念头,不愿继承五位,便外出寻道。开初他也想从婆罗门教中悟出解除苦难的方法,但终于不合心意,便舍弃了婆罗门教,闭居山林静坐。经过几年的冥思苦想,一天他坐在一棵毕钵罗树(后被称为菩提树。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下终于悟出了解脱苦难之道,便宣布自己成佛了。后来他便到中天竺各地进行传教活动,组成僧侣集团,逐渐形成了佛教。到他圆寂的时候,佛教在社会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 佛教的教义是一个相当庞大、精细的体系,后来由于不断的传播,发展成为许许多多不同的流派。“四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是释迦牟尼最初说教的内容。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谛”是真理的意思,四谛就是佛教的“四大真理”。 所谓“苦谛”,就是说人世间一切都是苦的,人生一世会遇到生、老、病、死……十六苦(或说八苦),没有丝毫乐处。所谓“集谛”,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集”是“原因”的意思)。人世之苦的原因有两个:一为“业(言行)”,这是致苦的正因;一为“惑(烦恼)”,这是致苦的助因。业和惑产生出无数苦果,如果断绝业和惑,苦果自然随之断绝,就可以达到“寂灭为乐”的境界,这就叫“灭谛”。要达到这种理想的境界,就必须修道,这就是“道谛”。佛教所说的“道”就是涅槃之道。所谓“涅槃”译义为灭、灭度、寂灭、圆寂、不生、无为、安乐、解脱等。佛教修行,以涅槃为终极目的。 佛教在进一步分析苦难和造成苦难的原因时,提出了“十二因缘”说。认为世界上各种现象的存在都是依赖于某种条件的,离开了条件,也就无所谓存在。人生命的起源和过程也是依赖于条件的,这就是十二因缘。即无知(“无明”)引起意志(“行”),由意志引起了精神统一体的“识”,由识引起身体的精神和肉体(“名色”),有了名和色,就形成了眼、耳、鼻、舌、身、意(心)等感觉器官的“六处”,六处引起和外界接触(“触”),由触引起感受(“受”),由受引起贪爱(“爱”),由爱引起对外界事物的追求索取(“取”),由取引起生存的环境(“有”),由有引起“生”,再由生引起了“老死”。所以说到底,人生的痛苦是由无明引起的,只有消除了无明,才能获得解脱。 后世佛教经典又把十二因缘说解释为“三世因果报应”说。即:无明、行是过去因,感现在果;识、名色、六处、触、受是现在果;爱、取、有是现在因,感未来果;生、老死是未来果。认为人们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各种遭遇,都是自己前世所作“善业”或“恶业”的结果,是早就注定了的。 根据“因果报应”,佛教又提出“轮回”的学说。“轮回”的原意是“流转”的意思。意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会永远在“六道”中生死相续,有如车轮的旋转不停一样。根据佛教经典,所谓“六道”是指:天、人、阿修罗(一种鬼怪恶神)、畜生、饿鬼、地狱。人若做了善事,死后就可升入天界。人若做了坏事,死后就会变成畜生,变成饿鬼或堕入地狱。 四、对三大宗教的解读: 1、人类社会从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后,由于有一群人一定要强调他们的地位、权力、财富,那就一定要去吃另一群人、杀另一群人。三大宗教产生的共同特点是:社会正处于人吃人、人杀人动荡不安之中,由于战乱不断,一群人正对另一群实行无情的欺压、掠夺、毁灭、杀戮之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三大先知为救百姓于苦难之中,为人类开出了心灵良方,创造了一个自立于罪恶与苦难的世界精神世界,创立了各自的宗教,弗洛伊德称之为“人类心灵的拐杖”。 2、三大宗教无一例外地对人的生死进行了解读,人的本性或罪或苦,为此,基督教与伊斯兰教都为人设置了末日审判,警示世人为了死了不下地狱要多赎罪、修善;佛教则讲究现世的报应、因果轮回。三大宗教都有教主,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在教主之上还有一位尊神,而佛教中教主本身就是觉悟者、至尊者,但创造了一个“空”的世界。 3、三大宗教中所谓的上帝、真主、空的世界其实都是说的同样的东西,那就是超越人类和一切存在的大自然的力量、宇宙的力量,“空”上帝与真主的另一种存在状态,是因为“空”可以创造一切、包容一切、盛载一切,天地间万物都来自于能量归自于能量,这种能量就是指无穷无尽的创造力,生命体也不过是一个能量体,是宇宙与大自然的一部份,自然也是上帝与真主的一部分。 4、三大宗教的创始人,都是由凡胎俗生修炼而来的,他们能做到的也是芸芸众生都能做到的,他们只不过是普通人的一个典范和榜样。每一个人都是宇宙的产儿,大自然的儿女,每一个人都有无穷无心的力量、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无穷无尽的爱,每一个人都可以承担起拯救人类自己苦难的使命和责任,上帝与真主只不过是特定的历史时期必须借用的托词。 五、神性是对人性最高境界的解读 所谓的神与神的世界,只不过是大自然的力量创造的奇迹和美丽,而且这种美丽和境界是包括人类及人类创造的世界部分,也是至真、至善、至美的世界,人类在自己的童年时代就对这种神奇和美丽赋予神的理解和定义;人也是神,神也是人,人之所以也会成为神,因为人也有超越一切的创造力,包括大自然与人类自身的创造力,这就是宗教的本质。上帝是这样在拯救人类的,真主是这样在拯救人类的,佛主也是这样在拯救人类的。 四、神性与人性在现实世界中被无知阉割 人类区别于物质世界中的一切以及生命世界的他类,是因为人类有了大脑皮层组织,也正因为有了这个组织,才使人可以自立于天地万物间。人的神性就来自于这部分组织超越身体其它与动物相同无异躯体(包括人脑)的散发出来本能的各种各样欲望和需求,神就来到了这个世界。但是人生命与生理过程总是从零开始,每一个人的一生似乎总在重复人类漫漫的进化之路,从原始的欲望和恐惧中一步步地挣脱出来,这也就是人性为什么被俗化、罪恶化的原因。千百年来,神总被神化,人总被俗化,人类似乎已经习惯于自贬人性、自残人性、自毁人性恶习,对工具(牲口)人、经济人、社会人、信息人的假设,都是这种恶习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人性进化的阶梯。 人性即神性、神性即人性,无论是神性还是人性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人与动物最大有区别是人有一个独立于物质世界的精神世界、心灵的世界、真善美的世界,这也就是宗教所解读的神的世界。 人的精神世界有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生理的世界,即人体的基本生理构造和功能,没有这些构造和功能,生命体无异于物质体; 2、物质的世界,没有物质基础人体不可能存在,也不可能存活; 3、社会的世界,人总是在相互的关系与联系中存在,如果人完全独立于他人而存在,势必又回回到动物世界了; 4、情感的世界,人是有高级感情的动物,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沟通和交流而使人的生活丰富多彩,情感世界其实就是爱的世界; 5、文化的世界,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另一种美丽,有别于大大自然的另一种美丽,以至于文化成这一种传统更是一种基因,是人区别于同类显著的个人人格、社会人格、民族人格与国家人格。 生理的世界、物质的世界、社会的世界往往动物都有,但让人区别于动物的则是情感的世界与文化的世界,情感世界与文化的世界构成了人类的精神世界,也使人与动物有了显著的区别,当然人区别动物最显著的则因为人的文化世界,因为这是动物完全没有的世界。 从上不难看出,有关经济人、社会人、信息人的假设仅仅是把人性进化中的一个阶段或一部分拿出来说事,完全以瞎子摸象的方式解读人性,这就是一切从实证出发、从需求出发必然的结果,阉割人性似乎是西方经济学家与管理学家的能事,其实也就是在于他们自己不把自己当人,而当成了利益的工具、利益者的工具,归根到底他们思想根基还停留在一部分人把另一部分当工具或牲口的水准上。 有关经济人、社会人的假设人性的基础其实是人不把人当人,也即有财产的人不把无财产的人当与自己一样的人,是对奴性文化的进一步发扬光大,沿着这个思想的轨迹再假设下去,依然摆脱不了人把人当牲口或工具的窠臼。至此,再来解释本文开头出现在现实的企业中的极端现象就很容易了。 五、管理理论与实践中人性误区及修正 现在主流的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基本都是以经济人、社会人的假设为基础的,对人性的断章取义必然导致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进入误区,某一种学说或假定很快就会走到尽头,而陷于不能不能自拔的泥潭。 企业是一个经济体或利益体,必须以创造财富和利益为目的,这应该不错,但如果仅仅是当作一个经济体和利益体,那就是对人类的集体侮辱,因为企业归根到底是由人组成的,如果不能以人性中至真、至善、至美的那部分来引领和主导现实的经济活动,那么企业的经营活动势必要进入利益的陷阱和迷雾。 一切的冲突都来自于老板与员工不同的相互定位,并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 员工:我来你这儿打工,不仅仅是为了钱,是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 老板:你来我这儿打工,就是为了钱,我给你的工资代表一切,给你打工的机会就是对你的恩赐; 这是一种状况,但是一旦进入另一种状态就出现了另一种相反的状态。 老板:你们加盟我的企业,我们就都是老板,既然都是老板我们就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员工:啊,我还要花钱买工打吗? 第一种状态是老板凭自己的财富优势,把员工当作实现其财富利益的工具或道具,这依然是人把人当工具或牲口假设的继续; 第二种状态是员工自己把自己当作了赚钱的工具,自己把自己当作了自己的工具和牲口,这当然还是把人当工具和牲口假设的继续; 所以,企业的投资者、经营者、管理者、生产者如果不能有精神的层面上求得统一,那么就只能停留在交易层面来维持彼此的关系,这也就是企业管理的嫖妓关系现象严重的原因。 回过头再看企业定义有误区,完整的定义应该是:企业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与人关系的创造者、文化的创造者,人性中物质的世界、情感的世界、文化的世界融为一体,并以情感与文化的世界来统帅物质的世界,只有这样企业才会基业长青,获得永恒的生命力。 至此一个企业必须以生产模式与文化模式的统一来完成其组织系统的设计理规划,把企业当作一个有生命的主体人主体的资格,千万不是以为这仅仅是一种美好的假设和愿望,幸运的是,这样的企业已经成为了实践,就在中国、珠三角地区,中国改革开放首先富起来的地方,已经出现了这样企业。笔者踩着中国企业前仆后继的累累尸骨,一路走来终于找到了这样的企业和企业家,并全力帮助其实践以文化统帅财富和生产经营的策划、设计和实践。在此,人不仅要成为一分钱的主人,成为一百万的主人,成为一百万的主人、一千万、一万万的主人,在再多的金钱与财富面前,人都是主人。我们将以实践证明:人永远是金钱与财富的主人,而不是金钱与财富的奴隶。 六、以基督教精神为基础的西方管理理论的终结 现在主流的经济理论与管理理论都是以西方近一百年以来的经济学理论与管理理论为基础形成的,顺着这些思想与理论的轨迹,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管理活动已经走到丛林和迷雾的境地,超越已成为势在必行,超越也仅仅是时日问题。 在原罪为基础的基督教精神,从人类善良的愿望出发,但得到的是一个充满的罪恶的世界。以基督教精神武装起来的那一群人,没有把原罪当作止恶行善的理由,而当作罪恶的依据,以掠夺、殖民、奴役、残剥其它民族能事成就其强大的西方国家,至今仍然不放弃他们制造罪恶、制造贫穷、制造杀戮的行径,他们在把自己当人的时候,从来没有把别的民族当作人来对待,当作和他们一样的人来对待。 当一个民族与国家如果也把他们的那套学说与理论当作圣经,无异于自贬为奴,如果当我们的文化都屈从他人的时候,还有什么主体资格可言,还有什么人的尊严和地位可言。 在此笔者也像棒喝中国的法学界的捡破烂的法学家一样,棒喝一下中国经济界与管理界的西方经济理论与管理理论的屎壳郎。 醒来吧,迷雾中的人们,我们有让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独一无二的文化,凭此就足以让我们自立于世界,自强于世界,不需要到别人的垃圾堆中去捡破烂。当然,西方的科学技术无论在地物质层面的还是文化的层面,我们都可以毫不犹豫来拿来,正如他们当初毫不犹豫拿走了我们的四大发明一样。 上帝怎么样救人类,我们就怎么样救自己! 邱旭瑜律师(天上的虫子)
6. 怎么用科学知识推翻上帝造人这一观点
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开始,上帝造人就已经实际上被推翻了。现在发掘出的大量化石,也证明了生物进化,物种起源的科学性。
7. 为什么上帝要创造人类
我们先看看圣经的创世记是怎么记载的;
1:26 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版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权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
1:27 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
1:28 神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
从圣经中我们看到神造人的原因,第一个是要照着我们的形象造,神的形象是什么呢?就是公义、良善、信实,具有非凡的创造力和聪明智慧的,只有按神的形象造的人,才能明白上帝的心意,才能和上帝沟通,才能荣耀上帝。
第二个,上帝所造的人是具有使命的,就是管理世界,治理全地。上帝需要具有智慧懂得上帝心意的人来管理这个上帝所创造的自然界。
人却中了撒旦的诡计,犯了罪,辜负了上帝的心意。但是上帝没有就此抛弃他所造的人,一次又一次的挽救人类,甚至不惜降下他的独生子舍命来做挽回祭,接受耶稣悔改的人,就是新造的人。
8. 如何证明我们是上帝创造的如果是反对上帝创造我们,那反驳的理由是什么
题目太大了,只能简要阐述。个人只能证明反驳。
三大宗教里,只有佛教腔调人人皆可成佛。佛教认为,没有佛和普通人的区别,只有觉和不觉的区别,即自我意识觉醒。佛教的佛并不是像上帝作为一个绝对的概念实体ENTITY,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有的人能唤醒,有的人一生都唤不醒。外国人追求形而上【上帝】,但是他是用形而下的方式来探求形而上,即使看上去是形而上,最终的目的也是形而下【符号化】,佛教的佛是动态的,有机的,物理学上叫【叠加态】的自组织概念。既是实,又是虚,而且是同时存在的。超级难理解!但高度符合近代物理学的波粒二象性、弦理论理念。
海德格尔在综合研究了存在主义和老子思想之后终于发现西方文化长时间忽略的问题,我们只关注了上帝,而其实比上帝是否存在更重要的是为什么我们产生这个意识?究竟是上帝存在,还是这个意识才是真正的存在?【吐血。。。。。】即存在事物的存在。【详见海德格尔、老子、黑客帝国、鲍德里亚。。。。】佛家一句话解释完毕:心生则法生。
PS.本人没有任何宗教信仰,我只把三大宗教当做文化来研究而不是社会和政治符号来研究
9. 为什么上帝要创造出人类求完整解释
因为上帝是个灵,空气也看不见,更何况是灵的上帝呢?所以说上帝的伟大再崇高,如果没有被现出来的话就是空洞虚无的,所以是个灵的上帝一定需要能把他的形象样式表现出来实体的人,所以上帝就在这样的渴望下造了男女。成为代替表现上帝和把上帝的形象借着人管理万物治理全地。人就是为了上帝的荣耀而存在的。
上帝为什么用尘土造人?因为土没有形象,也就是能最好把神的形象表现出来的材料,土自身没有价值,是因着种子(生命)才有价值,但有生命的神好像手里拿着种子,但种子若没有田地也是无用的,所以,种子与田地是最好的结合,生命与肉体也是最好的结合。所以,神是无所不能的,为什么神吩咐摩西不能叫以色列人造偶像仿佛神去拜?原因是如果人造了某一个形体代替神的话,那么,无所不能的神就被那个石头或黄金辖制了,更严重就是亵渎了神,土正好能完全的表现这样的神,农夫给地里种瓜就出来瓜,种豆就出来豆,泥是最有可塑性,任窑匠变化捏制。
人除了在表现上帝是完全的外,比起其他动物,在功能上都不如,美丽不如孔雀,敏捷不如猴子,力大不如大象,跑得快也不如豹子,在生育方面就更不如动物了,动物甚至在走的 过程中都能产子,人生一个有时候还出人命,如果人只是单纯的想在其他领域中活、去表现的话,换来的只有痛苦,鱼在水里活最幸福,人只有表现神也最幸福,天地间没有再比借着耶稣基督恢复到起初上帝造我们原有的那个生命之道中去了福音。
10. 上帝创造人类是个罪过吗
人当然不可能在上帝的创造以外存在,罪当然是存在于上帝的创造界之中,但圣经和基督教信仰断然否定罪也是上帝创造的。
上帝是全善的绝对存在,因此上帝所直接创造的必定都是善的。罪是善的缺失(如同正电子是电子海中的空穴),不是上帝的直接创造,而是被造物滥用自由的结果。
上帝的创造是为了扩展三位一体的爱到被造物,因此必须赐给自由(因为机器人不会爱)。上帝知道自由意志会被滥用而产生罪(偏离上帝本性的思想和行为)。罪被用来伤害人,就成为恶。
人在犯罪之后会在罪恶的世界中遇到苦难。人或者选择加入恶,享受其中暂时的快乐;或者远离恶、寻求善、以致认识上帝。前者是自然的;后者是上帝拣选和作工的结果。
上帝允许罪恶在世上暂时掌权的目的是为了拯救灵魂,在要救的数目满了之后就会除掉罪恶,进入全善的永恒态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