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建筑是富于空间想像的创造下载

建筑是富于空间想像的创造下载

发布时间:2020-12-19 13:37:33

❶ 怎样提高空间想象力

幸运的是空间感知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和实践得到提高的。以下是9个提高空间感知力的日常活动。
使用空间词汇
一些研究表明让孩子使用多样的空间词汇可以提高他们的空间感知力。在描述空间方位时尝试用特殊的词汇替代日常使用的“这里(here)”或者“那里(there)”,例如“在柜子最顶层的右边”或者“在盒子后面右边的第三个”。这将会使你描述的空间形象化,是提高空间感知力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国际象棋
预先判断可能的棋步是国际象棋里很重要的策略。为了做到这样,必须在不移动一个棋子的情况下,将棋局中的组成元素形象化。在头脑中生成和保留多个空间组合需要很多的练习,尤其是对不同情况进行比较的时候。
乐高积木
当提到空间探索,你便会想到乐高积木(LEGO)。没有什么活动比亲手组装模块化组件,用创造性的方式将他们拼装在一起更能激发空间感知力。现在,如果你设想出一个十分有趣的空间组件,甚至可以将他们投入生产。
使用记忆宫殿
许多人认为空间和记忆本质上是相通的,记忆宫殿实际上证实了这一观点。通过对一系列空间的精神消解,例如你公寓中的房间,用物件,数字,名字或者你必须记住的事件名单与个人的空间相连接。在这个杂货铺搬的时代里通过电话号码记住一些事情是很有趣的体验,或者使用精英特记忆力训练这种训练可以帮助你检索并重新计算空间信息。
玩视频游戏
体验视频或者电脑游戏是训练一个人空间感知力最常用的方式。最近发布的一款游戏甚至被特殊设计目的为了体验空间知觉,甚至会使人沉迷于建筑学科。为什么不尝试一种虚拟的乐高,就像Minecraft游戏一样?先驱者已经有一系列类似Minecraft的空间奇迹,但不受限制的世界允许做超越客观规则的尝试,定义并转换成为你自己的空间创作。
驾驶无人机
如果坐在电脑前使你疲惫,相对于玩视频游戏,驾驶无人机将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用操纵杆控制一个飞行的物件比听起来要困难一些。无人机的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关注的同时需要操纵和追踪无人机的变化以便准确的适应方向。实际上这是一个心理上的旋转测试。
在脑海中创建你生活城市的空间地图
对于谷歌地图和其他GPS系统的依赖限制了我们创造自己思想中地图的能力。当你下次有短途旅行时尝试抵抗用App规划线路的冲动,使用你对城市的了解或者当地的区位去构建自己的路线。
智力游戏
如果你不能远离你的手机,尝试下载能够提高空间推理能力的头脑测试App,例如Lumosity。如果你可以远离手机,做一些其他事情,试着玩魔方。智力游戏可以在现实世界中和虚拟世界里极好的训练空间感知力。
画草图
我们都喜欢涂鸦,为什么不多做一些尝试呢?尝试用不同的角度画一些三维的几何体,你住的公寓记忆中的平面图,或者想象的空间。这可以训练透视的感觉,如果有困惑可以寻求朋友的帮助。练习的越多就会越熟练,但保持一致性是关键。也是你获得乐趣的关键。
这些训练空间感知力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得到锻炼,而且空间感知力的作用不局限于艺术、理工科的学习思维模式提升,还能让平淡无奇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形象,大脑想象力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增加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效率、让阅读变得充满乐趣。

❷ 建筑设计要空间想象力好吗

没有说要好还复是不好,但基本制的空间想象力是必须有的,我觉得建筑设计最基本的是手绘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3d的软件可以帮助你,不过不能太依赖,因为你做的是设计)cad和3dmax是基本的软件工具,ps也要熟悉下,我个人认为首先是要有想法才能做好的设计,如果没有想法脑子里没有概念的话,好难做出好设计。想法就是你做设计的时候你的脑子不断会有东西供给你,不断培养自己的设计思路。所以平常要多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个人觉得还是多学习的好,不管你学得有没有用,但自己懂多了起码自己的领域也宽展了。而且也是你自己喜欢的。

❸ 建筑学需要很强的空间想象力吗

需要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我是学美术的,以前有很多学姐从小学画回画,为的就是考华南理工答大学建筑系。这个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但是过程会比较漫长,其实有了美术的几何基础,这个能力就会增强。建筑系都要画图纸的。 美术学院里面也有建筑系。与会计相比,会计更容易些。但是就业上,应该建筑系前景更好些,毕竟不是个个人都能精通的。女生学会计以后可以在生活上运用。

❹ 学建筑对空间想象能力和立体几何之类的要求如何

对空间想象能力和立体几何的要求,最终要求游刃有余,能想像出建筑每一部分空间是怎回么样的.画立面、剖答面、大样做法需要这个空间想像能力。
立体几何只是平面几何的延伸,这想像能力的训练其实从初中平面几何就开始了,对平面几何学习努力点,立体几何基本没有难度,而建筑阴影透视画法仅是比高中立体几何加深了一点点罢了,很容易学。学得一般般不算太好也没关系,学建筑有太多机会让你作这种空间想像的锻练。
对绘画能力,会学到素描、水彩、水粉、速写等等,但现时徒手画效果图实在不多见,用软件画占了绝大多数,最终要求有个对艺术和色彩的感觉就OK了。而对考生的要求只是素描,跟个美术学院出来的人或美术老师认真学上一个暑假就差不多能美术加试合格,大一有课程让你重新学习的。

❺ 如何提高空间想象力.

培养想象力的一种基本训练方式,是听故事;在听故事中,措辞的准确是“产生出世界”的基本因素。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囊括世界。”
除过用多媒体演示外,还需要制造许多常用的小型学具,如空间四边形、正三棱锥、正方体等模型,学生可以通过眼看、手模、脑想,直观地看清各种“线线”、“线面”“面面”关系及其所成角和距离,还可以构造出空间基本元素位置关系的各种图形,并进行变化训练,以此来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立体几何的研究对象是空间图形,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需要把空间图形画在纸上或黑板上,由于纸和黑板的表面可以看作是平面,于是就要学习空间图形的直观图的画法。画直观图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对立体图形的理解和认识,加强对立体图形的性质理解,借助图形推理论证,也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解题习惯。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要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掌握绘制直观图的一般方法,有计划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例如,画出三个平面把空间分成几部分的各种图形。实践证明,较好的图形以及作图艺术能激发学生对空间图形的热爱,逻辑推理论证的追求,而且促使他们进一步掌握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达到图形与推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理想效果。
转化思想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数学思想,在立体几何中这一思想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好本章的关键所在。
模仿法:以某种模仿原型为参照,在此基础之上加以变化产生新事物的方法。很多发明创造都建立在对前人或自然界的模仿的基础上,如模仿鸟发明了飞机,模仿鱼发明了潜水艇,模仿蝙蝠发明了雷达。
想像法:在脑中抛开某事物的实际情况,而构成深刻反映该事物本质的简单化、理想化的形象。直接想像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广泛运用的进行思想实验的主要手段。
组合法:从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或产品中抽取合适的要素重新组合,构成新的事物或新的产品的创造技法。常见的组合技法一般有同物组合、异物组合、主体附加组合、重组组合四种。
移植法:将一个领域中的原理、方法、结构、材料、用途等移植到另一个领域中去,从而产生新事物的方法。主要有原理移植、方法移植、功能移植、结构移植等类型。
音乐是兼有表情性和造型性的艺术,又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在培养情感和联想、想像力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过去的音乐教育忽略了这方面的培养,过多地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限制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训练。
形象记忆是右脑的功能之一,加强记忆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形象思维发展。思维是非常依赖于记忆的,因为音乐具有流动性的特点,所以追踪和理解音乐必须依靠记忆去完成。也就是当音乐的实际音响消失之后,在心里仍然要保留这个“音响”,这就是“内心音乐感”,这种能力的形成对提高记忆力有很大的帮助。
记忆的方式概括起来有两种,一种是抽象记忆,另一种是形象记忆,即把记忆同某种形象联系起来。凡是记忆力强的人,他们的形象记忆能力都很强。如一个高段的棋手能够不看棋盘与人对弈,实际上在他的头脑里有一个棋盘的形象,一幅图胜似千方万语。
学习形式逻辑知识,可以指导我们正确进行思维,准确、有条理地表达思想;可以帮助我们运用语言,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用来检查和发现逻辑错误,辨别是非。同时,学习形式逻辑还有利于掌握各科知识,有助于将来从事各项工作。
逻辑推理的学习方法跟抽象概括的学习方法不同。抽象概括的学习方法是直接分析经验或感性知识并予以概括而形成概念。它的思维过程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逻辑推理的学习方法是对已知知识的引伸和发展而获得新知识,其思维过程是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也就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活动。这两种学习方法的思维活动是相反而相成的,它们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学习结构。
Braine等人提出的的“心理逻辑”假设认为人们在推理中常常将逻辑规则运用于心理操作。人类的推理过程应该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一组推理模式;(2)一种以图式为工具进行推理的推理程序;(3)一组独立激活的实用原理。它们影响着个体对推理前提表面结构的解释,并且能暗示或抑制某种推断和推理策略。人们在推理中首先要将前提“翻译”成类似语言的心理表征,使其逻辑明确化,这样就可以将推理规则应用于这些表征,从而得出结论,如果前提不能和逻辑规则形式匹配,就不能运用这些规则,从而使推理发生错误。
与之相反,Johnson-Laird则提出了“心理模型”理论,把推理者的推理错误归之于受非逻辑加工因素的影响所致,认为人类在进行推理活动时,整个过程可以分为理解、描述和有效检验三个不同的阶段。首先,建构关于前提的心理模型,即人们利用他们的语言和一般性的知识对前提加以解释,建构一个关于前提所描述的事件状态的内部模型;其次,人们试图形成一个关于所建构模型的简练的描述,这种描述通常提示着某个结论,如果没有这种结论,他们就会做出由此前提得不出任何结论的判断;最后,个体试图通过建构关于前提的其他模型来对这一结论进行证伪,如果不能建构其他的模型,个体就会把最初的结论当做正确的答案。如果能建构其他的模型,谨慎的推理者就会返回到第二个阶段,试图发现是否有在所建构的模型中都正确的结论,这样反复进行下去,以穷尽所有可能的模型。这样一来,推理者在进行推理时其结果的正确性如何便依赖于由推理前提所能建构的心理模型的数量;能建构的心理模型数量越多,推理者就越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联想就是由某一事物或现象想到与它相似的其他事物或现象,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如:屎壳郎与耕作机。四川省有个姚岩松,他意外地发现屎壳郎能滚动一团比它自身重几十倍的泥土,却拉不动比那块轻得多的泥土。他曾开过几年拖拉机,他联想到:能不能学一学屎壳郎滚动土块的方法,将拖拉机的犁放在耕作机身动力的前面,而把拖拉机的动力犁放在后面呢?经过实验他设计出了犁耕工作部件前置、单履带行走的微型耕作机,以推动力代替牵引力,突破了传统的结构方式。
接近联想是根据事物之间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彼此接近进行联想,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的思维方式。如:苏东坡当年在杭州任地方官的时候,西湖的很多地段都已被泥沙淤积起来,成了当时所谓的‘葑田’。苏东坡多次巡视西湖,反复考虑如何加以疏浚,再现西湖美景。有一天,他想到,如果把从湖里挖上来的淤泥堆成一条贯通南北的长堤,既便利来往的游客,又能增添西湖的景点和秀美,多好啊。苏公妙计,一举数得。
对比联想是指对于性质或特点相反的事物的联想。例如,由沙漠想到森林,由光明想到黑暗等。对比联想反映出事物间共性和个性的和谐统一,事物在某—种共同特性中却又显示出比较大的差异,从而形成比较强烈的对比。如红与黑都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引起的,这是共性;但前者是由于物体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而反射红光的结果,后者则是物体吸收了所有颜色的光的结果,这是个性。
因果联想因果律指对逻辑上有因果关系的事物产生的联想。如:早上看到地面潮湿,会想到可能是夜间下过了雨。在广告中常用这种因果关系揭示某种商品可以满足消费的某种需要,把商品观念和需要观念联系起来,以突出产品的个性。
孩童通常被认为是想象力丰富的群体。因为他们的思维模式尚未形成,思想中的限制与规则比成人要少。故此往往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儿童常常使用故事或者假装的游戏来操练他们的想象力。当儿童创造幻象的时候,他们是在两个层面上游戏的:第一个层面,他们利用角色扮演来演出他们以其想象力创造出来的东西;在第二个层面上,他们又以他们假装相信的情形做游戏,在行为上,他们创造出来的东西好像是真实的现实似的,而那已经存在于故事性的神话里。
幻想小说和科幻小说激发的一种形式的似真,促使读者假装此类故事是真实的,手段是诉诸幻想的书或幻想的年月这样的心灵对象,这样的对象除了在幻想世界里就不存在。
一个人的想象确实违背基本的思想规律,或者违背实际可能性的必然原则,或者违背某种情况的理性的可能性,则被视为精神失常。
构图可说是安排与组合的经验手法。将对比的东西分为主体与客体,或是前景与背景。将协调的物体用三角轴或是斜线来排列,将光与影变成有情感的组合,这些都是构图的手法。在超现实主义画派的构图当中,以不同的透视点来安排物体,是典型的构图风格。
计算机图形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研究如何在计算机中表示图形、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形的计算、处理和显示的相关原理与算法。图形通常由点、线、面、体等几何元素和灰度、色彩、线型、线宽等非几何属性组成。从处理技术上来看,图形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线条信息表示的,如工程图、等高线地图、曲面的线框图等,另一类是明暗图,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真实感图形。
皮皮如是说:“蓝图”这个名字表达一种对生命的理解:存在是有意图的,我们的使命是去探索它,并在这个过程中自我完成。我们尊重自己内心的声音,说到底,艺术形式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罢了,比这更重要的是真实地表达自我,保持独立与先锋性,以及单纯、愉悦的状态。
画法几何是机械制图的投影理论基础,它应用投影的方法研究多面正投影图、轴测图、透视图和标高投影图的绘制原理,其中多面正投影图是主要研究内容。画法几何的内容还包含投影变换、截交线、相贯线和展开图等。
在工程和科学技术方面,经常需要在平面上表现空间的形体。例如,我们需要在纸上画出房屋或建筑物的图样,以便根据这些图样施工建造。但是平面是二维的,而空间形体是三维的,为了使三维形体能在二维的平面上得到正确的显示,就必须规定和采用一些方法,这些方法就是画法几何所要研究的。
工程实践中不仅要在平面上表示空间形体,而且还需要应用这些表达在平面上的图形来解决空间的几何问题。例如,我们往往需要根据由测量结果而绘制的地形图来设计道路或运河的线路,决定什么地方需要开挖和填筑,以及计算土方等。这些根据形体在平面上的图形来图解空间几何问题,也是画法几何所要研究的。
画法几何是按点、线、面、体、由简及繁、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的,前后联系十分紧密。学习时必须对前面的基本内容真正理解,基本作图方法熟练掌握后,才能往下做进一步的学习。
由于画法几何研究的是图示法和图解法,涉及到的是空间形体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学习时必须经常注意空间几何关系的分析以及空间几何元素与平面图形的联系。对于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原理、每一条规律、每一种方法都要弄清楚它们的意义和空间关系,以便掌握这些基本内容并善于运用它们。
不能单纯阅读课本,必须同时用直尺和圆规在纸上进行作图。还可以借助铁丝、硬纸板等物品做一些简单的模型,帮助理解书上所讲的内容和习题。书上的例题在通过自己的作图并获得正确的结果后,才能验证是否真正理解并记住这些作图方法。
首先要弄清那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需要求作的。然后利用已学过的内容进行空间分析,研究怎样从已知条件获得所要求作的结果,要通过哪些步骤才能达到最后的结果。初学时可以把这些步骤记录下来。最后利用基本作图方法按照所确定的解题步骤一步步地进行作图,作图时力求准确。完成后还应做一次全面的检查,看作图过程有没有错误,作图是否精确等。
由于画法几何所研究的是空间形体与它在平面上的图形之间的关系,因而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对三维形状和相关位置的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贯穿建模思想、加强三维图形的表达及构形训练。
学习是一个由“不知”到“知”,又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甚广、乃至甚深”的过程,在立体几何教学中尽量出示直观模型,运用直观手段,通过展示模型和教师制作的几何课件,引导学生观察,进而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作图,并借助图形进行推理论证,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空间概念,有意识地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❻ 关于建筑师路易斯·康的介绍和生评

美国现代建筑师。1901年2月20日生于爱沙尼亚的萨拉马岛,年随父母移居美国费城,1924年毕业于费城宾西法尼亚大学,后进费城J·莫利特事务所工作。1928年赴欧洲考察,1935年在费城开业。1941-1944年先后与G·豪和斯托诺洛夫合作从事建筑设计,1947-1957任耶鲁大学教授,设计了该校的美术馆(1952-1954)。1957年后又在费城开业,兼任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

路易斯·康发展了建筑设计中的哲学概念,认为盲目崇拜技术和程式化设计会使建筑缺乏立面特征,主张每个建筑题目必须有特殊的约束性。他的作品坚实厚重,不表露结构功能,开创了新的流派。他在设计中成功的运用了光线的变化,是建筑设计中光影运用的开拓者。在有的设计中他将空间区分为“服务的”和“被服务的”,把不同用途的空间性质进行解析、组合、体现秩序,突破了学院派建筑设计从轴线、空间序列和透视效果入手的陈规,对建筑师的创作灵感是一种激励启迪。

他被誉为建筑界的诗哲,大器晚成的他五十多岁时才真正成为一代宗师,他的建筑作品通常是在质朴中呈现出永恒和典雅,而这次在莱斯大学的讲演则阐述了建筑应该怎样在反映人类对本质的思考过程中创造的奇迹;他在演讲时提到的光明与阴影,与他在建筑作品中善于把握光的作用一样,都启发着人们对存在和哲理的思考。通过他的描述,我们可以感知建筑学的真谛——对超越物质与技术而存在的人类的梦想的表达。

路易·康的建筑风格受到科比意启迪而投入现代建筑主流中,一如科比意于《迈向建筑》所说:建筑是量体在阳光下精巧、正确、壮丽的一幕戏,光也成为康的建筑理论范畴。认为建筑是呈现光艺术的舞台,而可概分为自然之光与表现之光。

"Nature does not make Art. She works by circumstance and law. Only man makes Art. Because man chooses. He invents. He can make the doors smaller than people and skies black in the daytime if he wants to. He assembles. He can bring together the mountain, the serpent and the child."

"I believe firmly that we will become even more attuned to qualities that exist in the spaces, that 'want to be' - qualities that transcend function and circumstance."

—Louis I. Kahn.

家庭和童年教育

1901年2月20日,路易·艾瑟铎·康(Louis Isadore Kahn)出生在波罗的海的萨列玛岛。这是爱沙尼亚的一座小岛,当时处于波兰统治下。康,是一个犹太家庭的"姓"。路易的父亲是一名虔诚的犹太教徒,母亲伯莎出身于名望甚高的门德尔松家族。伯莎·康与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费列克斯·门德尔松是亲戚。当时,门德尔松家族的这一支移居于波罗的海东岸已历数代。伯莎的祖父摩西·门德尔松是18世纪德国启蒙运动中有名的犹太哲学家,定居与拉托维亚首府里加。她的父亲则是里加城里颇具声望的犹太希拉,当其谢世时,全城为之点燃白蜡烛。其时,里加人口达20万,是波罗的海东岸最繁华、发达的城市。虽然不若费列克斯·门德尔松那般在乐坛享有盛名,伯莎·门德尔松也曾是一名才能出众的竖琴手,同时,还是著名文学家歌德和席勒的崇拜者,路易斯·康自幼年起就处于他双亲的文化熏陶之下。自然,宗教,音乐以及歌德、席勒等人的文学作品,自小即成为路易斯·康的精神食粮。因此,18世纪以后,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主流--浪漫主义以及新柏拉图主义演变成存在主义,对路易斯·康形成了相当大的影响。这些影响,在童年时即已存在,而路易和伯莎的母子之情甚笃。即使成年之后工作十分繁忙,他也经常与其母亲抽空长谈。这位聪敏的母亲在路易·康的成长中也是一位良师益友。

路易斯·康一家于1906年移民美国。美国的"第一代移民",总是带有强烈的母国特色,因而也常常与这一新大陆上的新型社会难以融合。各不相同的民族传统,价值观以及血缘关系,是移民们形成了一个个以各自传统文化为纽带的小社会。在今天美国,沿一条街道驾车而行,从各种宗教建筑的式样可以清晰的辨认各个街区居住者所属的教派、原国籍。同样,本世纪初,路易斯·康一家落脚的地段是北费拉德尔菲亚老城中一片讲高昂铿锵柏林德语和意第绪语的犹太教街坊。1912至1920年间,他先后在费拉德尔菲亚中心和公立工业艺术设计学校求学。期间,他的绘画技法也有相当进步,因而多次获奖。结束中等教育之前,已得到费城艺术学院的艺术奖学金以进而专业绘画艺术。青年时代的路易·康显露出了不同凡响的才艺。这些先天和后天的禀赋,是他终于成为一代名建筑师的条件。

自大萧条到二次大战间的康

1932年由建筑评论与历史学家希契柯克和菲利浦·约翰逊以《国际建筑艺术》为标题的展览,其目录封面上第一次正式使用了"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这也许可以认为是新古典主义和新浪漫主义在美国失宠的时刻。

1924年毕业之初,路易斯·康在费城城市建筑师丁·莫里特的事务所里从事1926年费拉德尔菲亚建城150周年纪念的规划设计工作。1928年,他到欧洲游历,又到保罗·克累特的事务所里短暂地工作了一段时间。总的状况,是一名"静悄悄"地工作的建筑学硕士,默默无闻。许多与康同时代同命运的人,竭尽所能地去迎合"国际建筑"新潮流。然而,路易斯·康,并没有简单地皈依到现代运动的大旗之下。他被勒·柯布西耶的作品所触动,那轻灵简洁的工业化材料,抽象的几何形,大规模的城市改造计划,使他大为惊讶。但是,由Beaux-Arts体系造就的康,其整个精神仍然归属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建筑艺术。

1935年起,路易·康开设了独立的事务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先后和乔奇·豪,奥斯卡·斯东诺洛夫等合作开设事务所。自大萧条时期,与一些城市规划工作者,如克莱仑斯·斯登,亨利·莱特等人建立起来的友谊,也使路易斯·康有机会从事一些城市开发性设计。在将近20年的经历中,他的生活是一段并不令人羡慕的苦斗。

"《奥斯卡·斯东诺洛夫和路易·康建筑师事务所》与N·克朗海姆工程师(康的结构和设备工程师)以及L·麦卡列斯特建筑师事务所共用一座老房子的顶楼。这座房子的主人时《晚间新闻》报。建筑师们的工作空间,与报社编辑部休息和午餐用的房子相互挨着,中间隔以脆弱的纤维板。由此,可以俯瞰几台繁忙喧闹的活字排版机。相邻的,还有一间巨大的公用厕所。编辑们、工人们的各种笑谈和新闻,透过板壁飞入绘图人员的耳中。白天有北侧、西侧的窗户为事务所照明,夜间则是吊在绘图桌上方里白外绿的伞形灯罩下刺目的灯泡…。绘图员们一星期工作60小时,路易·康本人连星期天也干工作。他经常对他手下的人说:'来啊,干上一两个小时'"。

"康没日没夜地与绘图员一起工作。嘴里不是一支雪茄,就是一支卷烟。手中是一支软铅笔或炭棒。他总是一边叙述着自己的理论、原则,一边一遍又一遍地在草图上画上永无休止的线条。有时,一个成熟的念头随着铅笔或炭笔逐渐明晰地出现在纸上。有时,可能依然是一纸混沌,有待于绘图员再画成草稿来和路易·康作另一轮摸索。"(摘自绘图员D·惠斯等的回忆。)

战时,全国的建筑活动也都为战争服务。材料使用有相当严格的限制。斯东诺洛夫、豪、康等合作,在费城、华盛顿特区和宾州的其他城镇设计建造过一些公共住宅。路易斯·康也还为一家制造厂商设计过成批生产的"战时房屋",但没有得到投产的机会。…

建筑师这一另外行欣赏的职业,于某些真正有所追求的建筑师而言,决非那种东抄抄西凑凑而财源不竭的行业,认真创作的建筑师,于任何其他艺术领域的创作一样,总面对着其味无穷的探索,然而也常常是苦乐参半,或者说这种无穷的探索根本就是一种五味杂陈的合剂,甘苦何须一辨?路易斯·康的早期奋斗,正是这一类型建筑是相当典型的生活经历。也许,正是这段经历,使康在50年代飞速步入了名建筑师的行列。

50年代脱颖而出

历经30年的摸索与彷徨,路易斯·康终于在自己的事业中迎来了转折点。人们把耶鲁大学艺术化浪的扩建项目,视为康的成名之作。在纽黑文这座大学城中,时至路易·康接手这一项目时,新建筑并不多,它象哈佛大学那样,充满着英国剑桥、牛津一样的学院气息,建筑亦然--古老灰黯的石材建筑,厚重的历史形式和体重,从哥特、维多利亚到折衷主义。在如此浓郁的历史主义环境中,康的设计显得十分拘谨。沿教堂街的立面,他小心翼翼地使之与原有的建筑在色彩、表面质感以及线面划分上保持统一,在建筑细部处理上简陋、粗糙,地位谦卑。从这一侧看,扩建部分犹若狗尾续貂。然而,在室内和面向室外展坪、绿地的另一侧,康大胆地运用了钢和玻璃以及流动空间、三角形密肋楼盖结构外露等典型的现代手法。在室内,他首次以一些简单几何形作为空间构图的"元"。那融结构、空间构图、装饰和设备管线与一体的三角形密肋楼盖,把勒·柯布西耶的朴野主义,奈尔维的装饰性结构等手法--现代建筑运动中最为人称道的精华,汇集一体。这一特色,由这时起成为路易斯·康的个人风格中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种照顾历史环境,又竭力求新的二元的做法,显然是在两重压力下的风格"复合"--时代的压力和耶鲁这一具体环境的历史压力。如果说,耶鲁大学艺术画廊扩建工程呈现的是某种比较浅表、比较生硬的"符合",那么稍后的特雷顿犹太人文化中心以及1957年之后完成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理查德医学研究大楼,已呈现某种非压力加工式"复合"而成的二元,而是传统与现代在各个方面的交织。

在这种"交纸"的过程中,路易斯·康从幼年起积蓄的文化素养开始并发出异彩。他不但有设计作品问世,而且作品常常伴有自成一格的理论作支持。他的理论,既有德国古典文学和浪漫主义哲学的根基,又揉以现代主义的建筑观,东方文化的哲学思想,乃至中国老庄学说。他即从事建筑创作实践,又先后在耶鲁、普林斯顿和U·Penn从事建筑教育,应邀在许多国家发表演说、文章。在建筑理论方面,他的言论常常如诗德语言一般晦涩、艰深、令人费解;然而也确如诗句一般,充满着隐喻的力量,引人尔有多义。他的实践,似乎为这些诗句般得理论做了注解;而他的理论,似乎又为他的实践泼洒上一层又一层神秘的色彩。在20年的巅峰状态中,他的作品遍及北美大陆,南亚和中东,他的弟子成为今天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建筑界、建筑教育界的中坚,而他的建筑思想,更是风靡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因此人们崇奉他为一代"建筑诗哲"。盛名之下的路易·康,对待他的作品仍然持30年代的严谨工作态度。他自己每周工作80小时以上。他的雇员们往往也被迫每周工作80小时以上。雇员们回忆道,周末是令他们不安的。因为,平时康没有太多时间静下心来考虑正在进行中的设计工作,周末于他就格外可贵。他总是趁周末钻到事务所里,就他最为挂心的设计项目,抓住任何一个遇到的人一起从事方案修改。这么一来,某一方案的设计负责人(project architect)在星期一早上于自己图板上见到的可能是一张新的草图。他必须赶紧看懂它,在赶紧画出来,以备康不时过问。这种变幻不定的修改,于一般人而言,简直太过分。人们很难在前后两次方案变动中捉住康的思绪,然而,如果把一个项目的三、五次,以至七、八次大修改的草图放在一起来看,一种由衷的钦佩,酒会在心中升起。

路易斯·康曾荣获奖项和殊荣

1971年获得美国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

1971年获选美国文艺学院院士

1972年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

路易斯·康的代表作品:

宾西法尼亚大学理查德医学研究中心

耶鲁大学美术馆

索克大学研究所

爱塞特图书馆

孟加拉国达卡国民议会厅

艾哈迈德巴德的印度管理学院

费城市规划设计

米尔溪公建住宅

米尔溪社区中心

奥瑟住宅

路易斯·康的著作:

《建筑是富于空间想像的创造》

《建筑·寂静和光线》

《人与建筑的和谐》

❼ 锻炼空间想象力的软件

专业训练软件都是付费的,建议找同类游戏来训练,例如手机游戏中的搬砖头、数石头、机械师、粘粘世界等等。

❽ 谁有 路易斯·康的这三本书 《建筑是富于空间想像的创造》 《静谧与光明》 《人与建筑的和谐》

路易斯·康
美国现代建筑师。1901年2月20日生于爱沙尼亚的萨拉马岛,1905年随父母移居专美国费城,1924年毕业于费属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后进费城J·莫利特事务所工作。1928年赴欧洲考察,1935年在费城开业。1941-1944年先后与G·豪和斯托诺洛夫合作从事建筑设计,1947-1957任耶鲁大学教授,设计了该校的美术馆(1952-1954)。1957年后又在费城开业,兼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
这三部作品(《建筑是富于空间想像的创造》、《静谧与光明》、《人与建筑的和谐》)有的。

❾ 建筑学对画画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

不是的,建筑上是一种空间想象力。是透过平面图想像立体形式

❿ 有没有提高空间想象力的学习软件可以下载到手机每天学习,急救,谢谢

提高想象力的游戏有的呢,而且有许多,既可以又玩游戏又开发你的想象力,专比如说 ,奇属怪的大冒险 ,开发左右脑 ,等等吧,你可以下载一个手机版“应用宝”,然后去那里的下载中心,里面有分类的,也可以直接搜索你需要的游戏名称,很方便的。
如果帮到你,记得采纳。

阅读全文

与建筑是富于空间想像的创造下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工商局胡小勇 浏览:996
专业技术人员知识产权著作权 浏览:829
马鞍山李群 浏览:440
创造101之无敌导师 浏览:170
关于公司知识产权的内控管理制度 浏览:72
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工作方案 浏览:103
法国发明家巴耶尔首创 浏览:561
油条机我爱发明 浏览:648
北京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40
著作权共同所有 浏览:778
二手途达转让 浏览:518
马鞍山市花湖 浏览:480
永乐票务投诉 浏览:951
龙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186
兴国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131
开封出租车投诉电话是多少 浏览:101
甘肃省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612
马鞍山父子身份 浏览:192
观通杭州知识产权 浏览:10
认缴资本期限 浏览: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