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日本国的起源
世界历史研究所的汤重南研究员介绍说,日本天皇的血统问题是日本历史学的一段公案,至今无解。即便在日本学者那里也没有统一答案。
首要的原因是因为日本早期历史记载一度是个空白。曾有一位日本律师介绍日本历史的书被翻译到中国,引起史学界关注。他的主要观点是“日本国没有完整的历史,而更多的是神话传说。其中包括许多虚构的历史”。
现在研究者把日本民族的起源归于以下几个版本:(1)来自中国东北通古司的骑马民族;(2)来自稻作文化发达的中国江南;(3)来自阿拉伯文明;(4)来自中国云南,因为历史上这两个民族都有“黑齿”的习俗;此外,还有东南亚、蒙古高原等说法。汤重南分析,日本人的祖先的确应该有中国血统,但是最终形成了一个多族杂交的日本民族。
具体到天皇血统问题,在史学界一直有种说法称中国人徐福东渡,后来徐福成为日本第一个天皇。但是这种说法传说的可能性很大。汤重南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可能的”。因为最早关于徐福东渡的介绍出自司马迁《史记》,但语焉不详。而日本则晚在中国宋朝时才有徐福东渡记载。虽然说明中日交流渊源很深,但仅仅限于民间传说。
目前关于日本历史有史可查的记载是《三国志·魏志·倭人传》,现在日本研究自己的起源,也要到中国的古书去找。天皇的历史记载同样充满了断层,形成谜团更不足为怪。
汤重南认为,日本最早的天皇应该是公元64年第17代继体天皇,之前并没有相关记载。后来日本为了美化和延长自己的历史,编撰了一个“辛酉年革命”。称21个“辛酉革命”会发生大事,于是把时间前推,从公元601年一直往前推了1260年,并且人为制造了一个神武天皇,作为日本天皇历史的发端。实际上,连日本研究者也承认这个神武天皇是不存在的。
他介绍,继体时期日本还非常野蛮落后,中国已经到了隋唐时期,日本还是部落等地方政权割据,部落的首领叫做大王。后来才演化为天皇,更多的人相信,“继体”这一称谓就是表明了当时的日本体制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而且是非常大的变化,这个应该是日本最早天皇的雏形出现的时期。
世界历史研究所的汤重南研究员介绍说,日本天皇的血统问题是日本历史学的一段公案,至今无解。即便在日本学者那里也没有统一答案。
首要的原因是因为日本早期历史记载一度是个空白。曾有一位日本律师介绍日本历史的书被翻译到中国,引起史学界关注。他的主要观点是“日本国没有完整的历史,而更多的是神话传说。其中包括许多虚构的历史”。
现在研究者把日本民族的起源归于以下几个版本:(1)来自中国东北通古司的骑马民族;(2)来自稻作文化发达的中国江南;(3)来自阿拉伯文明;(4)来自中国云南,因为历史上这两个民族都有“黑齿”的习俗;此外,还有东南亚、蒙古高原等说法。汤重南分析,日本人的祖先的确应该有中国血统,但是最终形成了一个多族杂交的日本民族。
具体到天皇血统问题,在史学界一直有种说法称中国人徐福东渡,后来徐福成为日本第一个天皇。但是这种说法传说的可能性很大。汤重南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可能的”。因为最早关于徐福东渡的介绍出自司马迁《史记》,但语焉不详。而日本则晚在中国宋朝时才有徐福东渡记载。虽然说明中日交流渊源很深,但仅仅限于民间传说。
目前关于日本历史有史可查的记载是《三国志·魏志·倭人传》,现在日本研究自己的起源,也要到中国的古书去找。天皇的历史记载同样充满了断层,形成谜团更不足为怪。
汤重南认为,日本最早的天皇应该是公元64年第17代继体天皇,之前并没有相关记载。后来日本为了美化和延长自己的历史,编撰了一个“辛酉年革命”。称21个“辛酉革命”会发生大事,于是把时间前推,从公元601年一直往前推了1260年,并且人为制造了一个神武天皇,作为日本天皇历史的发端。实际上,连日本研究者也承认这个神武天皇是不存在的。
他介绍,继体时期日本还非常野蛮落后,中国已经到了隋唐时期,日本还是部落等地方政权割据,部落的首领叫做大王。后来才演化为天皇,更多的人相信,“继体”这一称谓就是表明了当时的日本体制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而且是非常大的变化,这个应该是日本最早天皇的雏形出现的时期。
日本天皇古坟是否埋藏着秘密
这次关于天皇祖先血统的争论再起,是因为关于天皇古坟的公开问题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
许多年来,日本考古学界一直想对天皇古墓进行考古研究,但却遭日本宫内厅无一例外的拒绝,理由是“皇室古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禁地”。
天皇古墓里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据报道,5月9日的台湾日本研究所,5月17日的英国《泰晤士报》和5月18日的新加坡《联合晚报》报道不约而同地对此进行了报道,声称日本天皇的古墓里可能隐藏着三大秘密:
第一大秘密是丰富的宝藏:天皇古墓里可能隐藏着大量的宝藏———镶嵌着黄金的宝剑、翡翠宝石、精心制作的冠冕,以及用黏土雕塑的人和动物小雕像,也许还有来自中国和朝鲜的神圣镜子,有精美的老虎和龙的壁画,和神化了的天皇遗骸。
第二大秘密是部分天皇古墓“身份不确定”:据宫内厅最新公开的文件显示,很多在19世纪确认的皇室古墓看来“并非真正皇室古坟”!尽管这些文件没有明确下结论,但却应验了多年来日本考古界的怀疑。
第三大秘密是古墓里可能有日本天皇的起源证据:天皇古墓非常有可能隐藏着日本天皇的起源证据。早有日本考古专家怀疑,早期的日本天皇非常有可能是中国人或者朝鲜人。
汤重南介绍,日本天皇是国家的象征,所以一直不允许随便挖掘王陵。但是越不让挖就越引起人们的猜测。而且焦点集中到日本早期天皇的血统问题,认为一定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早期天皇是不是外来人?
那么,继体天皇是不是中国人?或者是日本民族之外的外来人?
虽然有各种传说,比如说徐福东渡成为日本天皇。但是历史的蛛丝马迹让汤重南研究员倾向认为,继体天皇是朝鲜人的可能性更大。
据现今的考古证据,古代的日本是由众多的部落国家以及自东北亚迁来的游牧民族融合演变而成。当时处于部落战争时期,由于生产力比较发达,所以来自中国和朝鲜的部落大王可能在战争中占据有力的位置,最终统一其他部落,并进而成为第一个天皇。
长期以来,日本国民一直以为,日本皇室拥有纯正的血统。事实上,就连日本天皇本人曾经也在公开场合承认自己的祖先来自古代朝鲜皇室的成员,当时明仁天皇68岁生日这天抚今追昔,谈起了自己的先祖。他说,“就我而言,我感觉自己与朝鲜半岛有某种亲切感。据日本编年史记载,(日本)桓武天皇的母亲是古代朝鲜百济王国一位国王的家族中人。”
史学界对明仁天皇的声明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日本京都一所大学的历史系教授广司田中说,普通日本国民几乎不知,日本和朝鲜的古代皇室有血缘关系。
相关链接
神秘的日本天皇古坟
日本全国各地有超过20万个古坟,大多是公元250年至538年间建成。日本最大型及最重要的陵墓是包括124位日本天皇在内的896个皇室坟地。有权威学者认为,在古代天皇陵墓中,只有天智天皇陵墓和天武天皇陵墓两处是正确的。
继体天皇陵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宫内厅在日本历代天皇陵墓要览中认为继体天皇陵墓是位于太田茶臼山的古坟,而日本学者则普遍认为继体天皇陵墓是今城冢古坟。
日本学者极力呼吁公开日本皇室古坟真相,但是宫内厅认为天皇陵墓是皇室固有的财产,而不是把它当作国民共有的文化财产。
掩藏于日本大王坟墓和天皇陵墓的历史背景深不可测。学者认为,天皇陵墓包含着再构筑近年来争论不休的王朝论的珍贵史料。
其中有一处HO-KENOSAN古坟,全长90米的前方后圆坟,是公元240年左右建造。在这一古坟发现了被称为石围木郭的埋葬设施,复原之后如图所示。这种形式在朝鲜半岛南部同样存在。由此可以推断大和王朝和朝鲜半岛之间曾有关联。在日本,有一种声音认为,天皇家族是来自朝鲜半岛的某一部落民族。
⑵ 日本的几大发明
怎么会只有游戏机呢。
日本人发明了味精。1909年被日本味之素(味の素)公司所发现并申请专利。
·日本人发明了雷达的原理应用----八木天线
·日本科学家在微生物的发现上有突破性的发展,发现了毒蛇毒液的原理,以后救活了世界上的无数人
·日本人在二战后发明了发光二极管,现在世界上每个管子都有一点点日本的专利费
·日本的汤川秀树在核物理方面的研究在二战刚结束的几年就获得了诺贝尔奖
·日本现代术语极大影响了现代汉语。比如科学,人权,革命,社会主义、自由主义、治外法权、土木工程、工艺美术、攻守同盟、防空演习、唯物史观、动脉硬化、神经衰弱、财团法人、最后通牒、支配、多元化、方程式、日本式、胃炎、生产力、原动力、想像力、劳动力、记忆力,可能性、必然性、偶然性、宏观、微观,直线、曲线、抛物线、警戒线,效率,资产阶级、中产阶级、无产阶级,竞争,独立,演说,干部,指导,市场,经济,等等。
日本人第一次讲磁带成功转为mp3格式,发明了cd和walkman
·日本人用液晶这一材质发明了液晶电视。
·日本人发明了K线图,起源于日本十八世纪德川幕府时代(1603~1867年)的米市交易,用来计算米价每天的涨跌。现已经已经广泛应用于股票、期货、外汇,期权等证券市场。
·日本人发展和发明了电子游戏机。GB,GBA,GBSP,NDS/NDSL,PSV,PSP,FC,SFC,MD,SMS不举例了,大家懂得。
·日本人发明音乐止痛药,这种药物是通过伴有lavender(一种熏衣草属植物)香味的古典音乐来为患者达到止痛目的的。
·日本松下发明了3口插头。
·日本人发明了世界第一块数位板(walcom),不仅给日本动漫界带来极大便利,还影响了美国好莱坞,大型电影制作离不开它。
·日本人发明和发展了二次元世界,ACG不再是单独个体,而真正形成了一个产业和世界。
·日本人发明了虚拟人声VOCALOID等,还有虚拟形象在日本风靡一时。
还有好多我就不说了,以上是复制来的。。只想说,中国差太远了。除了吹B还是吹B,
⑶ 中国有四大发明,日本有什么影响世界的发明
所谓四大发明的提法只是化学家李约瑟个人的说法,在国际史学界并不被认可。
日本的发名有很多,高科技的比如机器人智能触感系统;轨道列车内藏式自动门系统。
小发明比如铅笔橡皮帽,方便面,速冻饺子。
⑷ 世界上哪些东西是日本人发明创造的
我以前不喜欢日本人,但在日本工作三年了之后却慢慢喜欢上了日本和日本人。日本在技术及科学上可以说是世界级的领导者。日本人也很聪明,做事情很细致,并且热爱发明。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我不说你绝对想不到它们竟然都是日本人发明的!只不过被中国人发明光大了。一:二维码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使用到二维码,移动支付、健康出行等等都需要用到它,但你能想到吗它其实并不是国人发明的。
二维码早在1994的时候就被日本人腾弘原发明出来了。
二维码又称快速反应码,日本人虽然当初手握二维码的专利权,但仅仅将目光放在了特定收费项目上。
2011年中国某公司将其注册为二维码扫一扫专利,二维码至此被世界广泛认识。
日本人总共领跑了18年,最终此发明被中国人发明光大广泛运用。
二:全自动麻将桌
麻将起源于中国,中国人也特别喜欢打麻将,每到逢年过节或者闲暇时刻都会聚在一起打麻将。为了方便打麻将,现在大部分用的都是全自动麻将桌。那你知道全自动麻将桌是哪个国家发明的吗?
全自动麻将桌由日本人率先发明生产,它刚开始是由日本少量原装进口到中国的,后来因为中国市场庞大,就在中国大量生产,被中国人广泛运用发扬光大。
八:电饭锅
电饭煲几乎家家必备,煮米饭、煮粥、蒸东西等等都可以,非常的方便,价格也不贵。
日本人井深大的东京通讯工程公司为了缩短很多家庭用在煮饭上的时间,于1950年发明了电饭煲。
九:日本人的奇葩发明
日本人脑洞很大,发明了很多有用的东西,有的甚至影响全世界,但有的发明就没有什么用,像剔牙遮羞机,看起来还蛮恐怖的;还有眼药水专用眼镜、高跟鞋雨伞、领带雨伞等等。
日本是个发明家的国家,不管其他方面怎么样,但日本人的发明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而且他们有的发明确实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并且影响了全世界。
⑸ 日本影响世界的发明
1、电饭煲早在上世纪50年代,日本人井深大(他也是索尼创始人之一)在原始加热锅的基础上,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饭煲。但这台电饭煲并不好用,实际上只是一台具有电热装置的锅而已。1956年,东芝把能够量产、还内置定时功能的电饭煲推向了市场,从此电饭煲作为一种通用的煮饭工具逐渐普及开来。2、方便面成为速食产品的现代方便面,是由1910年出生于中国台湾的华裔日本人安藤百福,在大阪府池田市发明出来的,后在1960年得到该专利。安藤百福并在发明方便面后,创立了日清食品公司,贩售“鸡汤拉面”( 日清拉面),最初的售价为35日元,但仿制产品随即出现,导致产生削价竞争。3、新干线新干线是连接日本全国的高速铁路系统。1964年10月1日,日本第一条东海道新干线开通,连接东京、名古屋和大阪,连通日本三大都市圈。该线路也是全世界第一条投入商业营运的高速铁路系统。4、自动闸门地铁、轻轨等公共交通系统不可缺少的自动闸机是日本欧姆龙,于1967年发明的。5、卡拉OK卡拉OK最早是起源于日本,由于日本的风俗,男人如果回家过早的话,会让邻居们看不起,所以许多日本男人就在下班后聚集到很晚才回家。卡拉OK,这种新颖的消遣方式孕育而生。卡拉OK日文原意是“无人伴奏乐队”,20世纪60年代,是井上大佑年轻时在日本兵库县西宫市担任沙龙乐队鼓手的年代,发明的伴唱声轨和可携式麦克风。6、DVD1994年12月16日,索尼和飞利浦率先发布了“单面双层12cm(5.25英寸)高密度多媒体CD的格式与技术指标”,简称多媒体光盘系统,可以说这是第一个准DVD技术规格。1995年1月,索尼开始为DVD造势,并暗示自己将在DVD领域中领 先一步。这意味着DVD竞争的完全公开化,与此同时,东芝发誓要与索尼一争高下。对于DVD来说,1995年9月15日是一个关键的日子,东芝与索尼终于达成了统一DVD标准的协议。7、胃镜1950年,日本东京大学附属医院医生宇治达郎成功发明软式胃镜的雏形——胃内照相机 。目前临床上最先进的胃镜是胶囊内镜。胃镜检查是利用一条直径约一公分的黑色塑胶包裹导光纤维的细长管子,前端装有内视镜由嘴中伸入受检者的食道胃十二指肠,藉由光源器所发出之强光,经由导光纤维可使光转弯,让医师从另一端清楚地观察上消化道内各部位的健康状况。8、干电池1887年年初,一个叫屋井先藏的日本钟表工程师发明了一次性使用的“屋井式干电池”,但因为交不起专利申请费而没有申请专利。屋井式干电池在甲午战争中被日军大量使用,这样在1895年才筹到了申请费用,但现在还是承认屋井式干电池是第一种实用型的干电池。9、江崎隧道二极管1958年8月,当时在东京通讯工业(现索尼)的江崎玲于奈发布了隧道二极管。1973年,江崎玲于奈因为发现半导体中的量子穿隧效应而和布莱恩·约瑟夫森同获诺贝尔物理奖。隧道二极管的优点是开关特性好,速度快、工作频率高;缺点是热稳定性较差。一般应用于某些开关电路或高频振荡等电路中。10、蓝色发光二极管蓝色发光二极管,即蓝光LED,是能发出蓝光的发光二极管,其发明获誉为“爱迪生之后的第二次照明革命”。蓝光LED的发明,使得人类凑齐能发出三原色光的LED,得以用LED凑出足够亮的白光。白光LED灯的发明,大幅提高了人类的照明效率。2014年,日本名古屋大学和名城大学教授赤崎勇、名古屋大学教授天野浩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中村修二因“发明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带来了节能明亮的白色光源”共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⑹ 日本人发明了什么东西
1. 味精
于1909年被日本味之素公司所发现并申请专利。纯的味精外观为一种白色晶体状粉末。当味精溶于水(或唾液)时,它会迅速电离为自由的钠离子和谷氨酸盐离子(谷氨酸盐离子是谷氨酸的阴离子,谷氨酸则是一种天然氨基酸。)
2. 杯面(方便面)
是由1958年台湾裔日本人安藤百福有鉴于当时吃一碗面要排队排很长,所以在大阪府池田市发明的。安藤百福并在发明方便面后,创立日清食品公司,贩售“鸡汤拉面”(香港名为日清伊面,中国内地为日清始祖鸡汤拉面)口味,最初的售价为35日元,但仿制品随即出现,导致产生削价竞争。
安藤很快意识到,必须规范市场,才能维护新产品的名誉。1960年,他打赢了方便面着作权官司,第二年注册了“鸡肉拉面”商标。1964年,安藤成立日本拉面工业协会,把方便面专利转让给业界。安藤说,此举是为了把行业做大,从而给庶民提供价廉物美的方便面。
3. 卡拉ok(KTV)
意指无人乐队,是一种源自于日本的娱乐性质歌唱活动,通常是在播放预录在录像带之类储存媒介上,没有主唱人声的音乐伴奏同时,在电视屏幕上同步播放着节拍提示的歌词,然后由参与者边看着歌词边持麦克风唱歌。自1971年时井上大佑发明了最早的音乐伴唱带之后,它已成为现今最受欢迎的大众休闲娱乐方式之一。
4. K线图
起源于日本十八世纪德川幕府时代的米市交易,用来计算米价每天的涨跌。因其标画方法具有独到之处,人们把它引入股票市场价格走势的分析中,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已经广泛用于股票、期货、外汇、期权等证券市场。
5. 八木天线
一种定向天线,是1928年由日本天线专家八木秀次和宇田太郎俩人设计的。因其具有增益高、方向性强、结构简单的优点,它被广泛应用在无线电测向和长距离无线电通信。
6. 日本现代术语
极大影响了现代汉语。比如:科学、人权、社会主义、自由主义、治外法权、土木工程、工艺美术等等,此外还有,动漫、腐、攻受、萝莉、达人、人气等。
7. CD、VCD、 blueray蓝光 、随身听
CD起源于1980年,由荷兰的飞利浦公司和日本的索尼合作所发表的音乐光盘(Audio CD),亦称CD-DA。从此之后,因其它媒体市场的发展而连续推出一些的光盘规格与产品。
影音光盘(VCD),是一种在光盘上存储视频信息的标准。VCD可以在个人电脑或VCD播放器以及大部分DVD播放器中播放。其标准由索尼、飞利浦、JVC、松下等电器上产厂商联合于1993年制定,属于数字光盘的白皮书标准。
世界上第一款随身听是由索尼1979年研发出来的。
8. 仙贝
柯南动画里的仙贝煎仔饼是由日本传入台湾的,日本人称煎仔饼为仙贝。煎饼,在日据时代日本人大量来到台湾也把这项技术带到台湾来。所以,煎仔饼是由日本传入的,是属于日式的小饼干及点心零嘴,深受当时日本人及台湾人的喜爱,其实就是膨化面饼。
9. 众多游戏机
日本人发展和发明了电子游戏机。
10. 电饭锅
日本战败后,大军火商三菱的部分工厂转产民用品。1940年代末期,三菱开发了第一部电饭锅。1956年圣诞节前,东芝公司试制了700个带所谓“定时功能”的电饭锅。
11. 笔记本电脑
1985年,有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第一款笔记本电脑T1100正式问世。
12. 全自动麻将桌
13. 变频空调
日本东芝开发第一台。
14.数位板
日本人发明了世界第一块数位板,不仅给日本动漫界带来了极大便利,还影响了美国好莱坞,大型电影制作离不开它。
⑺ 日本到现在的主要发明有那些
味精: 于1909年被日本味之素公司所发现并申请专利。
杯面(方便面):是由1958年台湾裔日本人安藤百福在大阪府池田市发明。
卡拉ok(KTV):1971年时井上大佑发明了最早的音乐伴唱带
K线图:起源于日本十八世纪德川幕府时代的米市交易,用来计算米价每天的涨跌。
CD:1980年,由荷兰的飞利浦公司和日本的索尼合作所发表的音乐光碟(Audio CD)。
随身听:由索尼于1979年研发出来
数位板:日本人发明了世界第一块数位板
仙贝:在日据时代日本人大量来到台湾也把这项技术带到台湾来。
游戏机:日本人发明了电子游戏机。
电饭锅:1940年代末期,三菱开发了第一部电饭锅。
笔记本电脑:1985年,有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第一款笔记本电脑T1100正式问世。
变频空调:日本东芝开发第一台。
2G、3G、4G手机:日本研发
液晶电视:日本人用液晶这一材质发明。
3口插头:日本松下发明
八木天线:一种定向天线,1928年由日本天线专家八木秀次和宇田太郎俩人设计。
-------------------其他------------------------
VCD:标准由索尼、飞利浦、JVC、松下等电器上产厂商联合于1993年制定,属于数字光盘的白皮书标准。虽然是由中国人姜万勐发明的,可惜没注册专利。
日系ACG产业和宅文化:这个时间不好说
和制汉语:为了引入外国术语,用汉字组成新词。这个不止是幕末的人在做,中国的明末、清末等时期的先驱也贡献不小,所以不好说。不过确实对现代汉语和日语有深刻影响。
⑻ 日文是谁发明的
日语的起源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日语的形成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明治时代的日本人把日语划为阿尔泰语系,但阿尔泰语系这个说法已经普遍遭到否定。
霍默·赫尔伯特和大野晋认为日语属于达罗毗荼语系,西田龙雄认为日语属于汉藏语系,白桂思认为日语属于日本-高句丽语系(即扶余语系),列昂·安吉洛·塞拉菲姆认为日本语和琉球语可以组成日本语系。
有一种假设认为南岛语系、壮侗语族和日本语系可以组成南岛-台语门(Austro-Tai languages),即认为三者都有共同的起源。
三国时代,汉字传入日本,唐代时日本人发明了通行于女性之间的假名,官文为文言文,因此现代日本语受古代汉语影响极大。
以昭和31年(1956年)的《例解国语辞典》为例,在日本语的语汇中,和语占36.6%、汉语占53.6%,昭和39年(1964年)日本国立研究所对90种杂志用语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了和语占36.7%、汉语占47.5%、西洋语占近10%的结论。
使用情况
日语的使用范围包括日本国全境(琉球地区大部分使用,有原住民使用琉球语,日本不承认琉球语为独立语言)。
日语在世界范围使用广泛,因为日本动漫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虽不是联合国工作语言,在世界上影响力也很大。特别是对于与ACG相关的物什,日语几乎是唯一的用语。
日语主要在俄罗斯,东亚,东南亚,南亚,大洋洲,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及欧洲的英国为少数的重要语言。
日语在网络用户中的使用人数有9900万人,居世界第4位。以日语为母语的人有1亿2700万人,在全球的使用者人数为128,204,860人[2],在20个国家中位列第9,而网络使用人数则上升了5位。
把日语作为通用语的国家并不只有日本,帕劳的昂奥尔州也在把日语作为通用语,因为1914年到1945年日本曾统治帕劳,在那期间使用了日语授课。
⑼ 日本和德国 大国崛起的原因
两个国家都有两次崛起的机会。
日本:第一次崛起,1.日本明治维新成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根本原因);
2.逐步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民族危机;
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日本获得了大量赔款。国力大增。
第二次崛起,即二战后,1.日本战后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首要原因);
2.美国开始扶植日本;
3.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4.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5.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6.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爆发,美军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德国:第一次崛起,1。德意志统一,发展了资本主义;(根本原因)
2.法国和奥地利受到遏制,德国成为新兴强国。
第二次崛起(西德),1.推行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主义,社会形势比较稳定;
2.实行非军事化;
3.美国对联邦德国采取扶持政策;
4.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强调经济按市场规律运转,注意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
5.尤其重要的是,联邦德国人民普遍具有较高的劳动素质。
⑽ 日本大国崛起的过程(历史专家请进)
我简单说下,这话题专门写有书的。
外部条件
二战后冷战开始,美国为对抗苏联,把日本打造成东方对抗苏联的前沿基地,对它进行了扶植。免除了日本的战争赔款、让日本以较为平等的融入以欧美为主的世界经济体(英国曾愤愤不平的说要不是欧美对日本开放了市场日本哪有今天,所以说这点极为重要)。还有当时日本基本被美国解除了武装,所以日本二战后几十年基本只要专心发展经济就行。
因为美国本土远离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主战场,所以有部分军事物资的订单分给了日本,让日本赚了一笔来拉动日本的经济。而且美国为对抗苏联把太多的人力物力投入了军事,民产品竞争力不够,让日本人的民产品趁机打入了美国市场。
还有当时的知识产权不像现在那么严格,转让技术的费用还比较低,使得日本以较低的价格引进技术实现技术升级。
内部条件
美国占领日本时改革了日本的经济政治制度,去除了封建势力残余,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提供了条件。
日本的制造业的基础还在,毕竟日本可是二战造过航母和世界最大战列舰的国家。
重视教育,投入了大量资金发展教育,使人均教育水平达到了较高的程度。(想想我国好像去年的教育经费才到gdp的4%啊,真是可怜啊)
还有民族精神也要说是下,日本这民族做事真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这是必须承认的。
我国学不了,欧美老是想遏制中国,老是对我们的产品、汇率政策找麻烦,我国没当时日本那良好的外部条件。
不过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几十年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的尽头非常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