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关儿童的发明有哪些
玩耍玩出望远镜
16世纪末,荷兰有一位名叫詹森的眼镜商,或许是受家庭影响,他的两个儿子也与眼镜结下了不解之缘,常常拿着眼镜玩耍。
有一天,调皮的大儿子摆弄着一根钢管,把一块凹透镜和一块凸透镜分别装在钢管的两头。然后用来看书,结果发现密密麻麻的字变得又大又清楚。弟弟见哥哥看得津津有味,马上把钢管抢了过来,然后用它朝远处望去,发现远方的景物似乎被拉到眼前,十分清晰。兄弟俩颇感新奇,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詹森。詹森尝试用钢管向远方观望,发现果真如孩子们所说,于是他动手制造出一架望远镜。后来,这架望远镜成为著名科学家伽利略研制科学望远镜的基础。
好动动出经复式活塞
100多年前,英国有个名叫汉弗莱·波特的少年,被别人雇佣看守一台蒸汽机。他的任务是每当蒸汽机的操纵杆下落时,就把蒸汽放掉。小孩生性好动,难以枯燥乏味地久坐在一台机器旁,于是盯着蒸汽机动起脑筋来。
后来,波特终于有了办法,他在机器上装上几根铁丝和一些螺栓,使阀门能够借此自动开关。如此一来,他不但可以脱身走开,玩个痛快,而且还使蒸汽机的工效提高了1倍。就这样,波特发现了经复式活塞原理。
贪睡睡出带刺铁丝网
很久以前,美国有个名叫杰福斯·怀特的男孩,为一个农场主放羊。他每天都得把羊群赶到牧场放牧,并且看管它们不得越过周围的铁丝栅栏去相邻菜园吃菜。
一天上午,气候宜人,微风吹拂,怀特在牧场里不知不觉睡着了。突然,一阵怒骂声将其惊醒,他睁眼一看,只见农场主对他大发雷霆:“该死的家伙!羊群已经把菜园践踏得乱七八糟,而你却舒舒服服地在这里睡大觉!”小牧童知道错了,低着头一声不吭。
自从出了这件事后,怀特就琢磨起来,如何才能让铁丝栅栏圈住羊群呢? 他想起牧场西边长有玫瑰,可羊群却从来不去那里,原来它们怕的是玫瑰上的刺。小牧童高兴地拍了拍大腿,自言自语地说:“有办法了,只要在铁丝上加一些刺,就可以把羊群挡住!”
于是他弄来一些铁丝,把它们剪成5公分长的小段,然后将其结在牧场周围的铁丝上当“刺”。完工后,羊群仍然想像过去那样设法越过铁丝栅栏,吃菜园里的青菜。可是铁丝栅栏上的“刺”刺得它们疼痛难忍,在尝了多次苦头之后,羊群就变得老老实实,再也不试图越过铁丝栅栏了。
半年后,杰福斯·怀特申请了专利,随后,这种带刺的铁丝栅栏在全世界被广泛使用。
投诉诉出“小男生”香水
几年前,年仅9岁的美国男孩布伦登·克拉克为了去参加同学的聚会,在身上喷洒了父亲的香水。然而此举却遭到非议,周围的邻居投诉了克拉克的母亲,说她儿子身上的香味过于浓烈,让未成年人受不了。事实上,当时市场上销售的香水都是成人用的。
克拉克一气之下,决心开发出一种适合男孩使用的香水。于是他找来包括清洁剂、儿童香皂和香精油等在内的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在母亲和一位化学家的鼎力相助下,终于制成了一种香水。该香水香味清淡,如同新鲜空气一样,克拉克高兴地将其命名为“小男生”香水。
经过4年的努力后,克拉克组建了“布伦登公司”。他在申请专利后,把自己的产品卖给了美国一家大的零售业公司。“小男生”香水自投放市场以来,备受青少年顾客的青睐,一直畅销不衰。
贪吃吃出“姆佩姆巴效应”
1963年夏季的一天,一位名叫姆佩姆巴的坦桑尼亚中学生将糖加进牛奶,想做一份自己爱吃的冰淇淋。
当时,还有几位同学也准备制作这种好吃的冰淇淋。他想,如果等到自己的热牛奶凉了之后再放入冰箱,那时别的同学早就将冰箱占得满满的。为了占位置,姆佩姆巴抢先把装有热牛奶的杯子放进冰箱。出乎意料的是,与别人的冷牛奶相比,他的热牛奶结冰的速度竟然快得多。然而,当时他的同学和老师对这一发现很不以为然,有的还将其作为笑料。
面对大家的嘲笑,姆佩姆巴并没有轻易放弃。他来到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向物理学教授奥斯·博内尔博士请教。这位专家动手做了相同实验,结果完全一样,证明这种自然现象确实客观存在。这一发现引起世界许多科学家的兴趣,后被称作“姆佩姆巴效应”。
㈡ 儿童诗歌,自己创造的
《冬天》
风刮了,冬来了,
天上纷纷落雪花。
雪停了,天晴了,
街上树上白花花,
喳喳叫,跑出家,
拿起铁铲堆雪人,
插鼻子,做眼睛,
个个蹦跳笑哈哈。
㈢ 如何培养孩子自己整理自己的东西
孩子进入一年级之后,需要用的物品越来越多。在生活中,很多孩子在用完物品之后随手乱丢,然后又去做其他事情了。随手乱丢的物品越来越多,房间越来越杂乱。当下次再用的时候,经常要翻箱倒柜,半天也见不到踪影,既浪费了很多时间,又经常为寻找东西而着急、生气。 让孩子学会整理物品,虽然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却反映了孩子做事的态度。如果孩子做事懂得善始善终,而且思维清晰、有条理,那么他做事便更容易成功。因此,我们需要培养孩子整理物品的好习惯。 1为孩子创造整洁的家庭环境 一个凌乱不堪的家庭环境,传递给孩子的是随手乱扔东西的信息,一个整洁的家庭环境,传递给孩子的是有条不紊的信息。培养孩子整理物品的好习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我们先做好,并和孩子一起整理物品,这样一来,孩子的积极性就会提高,更易于他养成整理物品的习惯。因此,我们要为孩子创造整洁的家庭环境,这是让孩子学会整理物品的前提条件。 2不再为孩子收拾乱摊子 生活中,孩子才上一年级,还不会整理物品,于是,我们就经常为他收拾乱摊子。这样一来,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弄乱了物品也没有关系,反正有父母来收拾,自己也就懒得去做了。结果,这不仅助长了孩子的依赖心理,而且剥夺了他整理物品的机会。因此,我们不要再为孩子收拾乱摊子了。 3教给孩子整理物品的方法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他还不懂得如何整理物品,因此,我们要随时随地引导和帮助他,让他学会对物品进行整理和归类。我们可以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把物品送回“家”,也就是把物品放在相应的柜子或整理箱内。 比如,整理学习用的书本时,把各科的书本分别码放,然后放在书柜里;整理玩具时,把小汽车和小汽车放在一起,把毛绒玩具和毛绒玩具放在一起,然后再分别放在整理箱内,等等。 4养成提前整理书包的习惯 孩子进入一年级,随着学习的科目增加,需要用的物品也越来越多。在早晨上学之前,很多孩子因为临时找不到学习用品而耽误时间。为此,我们需要在孩子写完作业之后,让他养成整理书包的习惯。 一开始,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根据课程表,把第二天需要用的教科书、练习册、本子、老师要求准备的东西、学习用品等一样一样地整理好。当孩子慢慢养成整理书包的习惯之后,我们就可以让他自己去做了。 孩子刚开始学习整理物品时,我们要帮助他,一边示范、一边说明怎样整理看起来更好、更方便以后使用。当孩子自己动手整理物品时,我们要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这样,孩子才会对整理物品产生兴趣,并逐渐养成习惯。
㈣ 儿童发明什么东西
小男孩路易·布莱尔在三岁的时候,眼睛就受到伤害失明,他非常渴望阅内读,他在夜间写文字代码容9年时间,终于在他15岁的时候,发明了这项神奇的发明,后来这样的点字法,这也成为了视障者的主要读写方法。
水中对讲机
水中对讲机的诞生于1996年, 5年级的Richie 发明了这个神奇机器,并且凭借着这个产品创建了Short Stack公司,随后继续研制了水中潜望镜和漂浮装置,1993年,13岁的他把自己的公司卖给了旧金山玩具公司。
㈤ 如何让孩子觉得需要创造的东西还有很多
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知道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变化的,不存在永远不变的事物。知识和技术也是如此,每一种知识都会随时增添新的内容,任何一项技术都会有更完善的方式。用发展的眼光看事物,孩子就会觉得生活中需要我们发明创造的东西还很多,一生中有无尽的机会。
㈥ 儿童可以做手工DIY吗有什么好处
孩子们快乐的性格是在愉悦的环境中熏陶形成的,是一次次快乐的情感经验浸润积淀的结果。让孩子从分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游戏,在没有失败的压力和恐惧下充分享受到“成功”的乐趣。不断提高孩子的智力、创造力、协调能力、反映速度,让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增添乐趣
孩子手工制作是对孩子整体综合能力的提高,独立完成的作品对孩子来说,是件了不起的事情,欣赏把玩自己的作品能让孩子沉浸在自我价值实现的乐趣之中。让孩子在动手动脑的同时起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让孩子在兴趣中学习,乐趣中锻炼,培养孩子的全方面能力。
㈦ 儿童自制手工玩教具的意义都要哪些
一、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意义
游戏是幼儿的生活,玩具是他们亲密的伴侣。通常我们把成人专门为儿童制作的、供儿童游戏之用的物品称为“玩具”,对于幼儿来说,“玩具”可以是任何东西。“教具”一般是指“教学时用来讲解说明某事某物的模型、实物、图表和幻灯等的总称”,主要用作教学的辅助物。“寓教于乐”一直是人们对于教育、尤其是年幼儿童教育的理想。幼儿园自制玩教具,是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自制玩教具在取材上往往利用当地的自然材料,我们为什么还要倡导幼儿园自制玩教具呢?因此我们更加有必要重新认识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重要意义。
(一)制作玩教具以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
自制玩教具是厉行节约、勤俭办园,减轻幼儿园在购置玩教具方面的负担,是倡导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重要原因。
(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玩具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各种感知觉刺激和可操作的、具体形象的“概念框架”,为幼儿动手动脑主动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玩具的具体形象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决定了玩具作为幼儿学习的“课本”的年龄适宜性,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三)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幼儿参与自制玩教具的活动,从过程到结果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幼儿动手做玩具的过程是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想像和创造性,丰富他们的经验体验到自己的能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根据幼儿游戏活动的需要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自制玩教具,充分发挥玩教具的功能和作用,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是幼儿教师重要的专业技能。开展幼儿园自制玩教具展评活动,在对话与互动过程中和幼儿共同成长。
(五)促进家长参与和家园合
家长可以帮助收集自制玩教具的材料、提供设计和制作经验、参与围绕自制玩教具开展的主题活动等,提高家长参与的深度;有助于家长体验和认识自己的教育责任和能力,唤醒和增强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角色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来,有益于增进亲子关系以及家长之间的分享和交流。
二、自制玩教具应遵循的原则
(一) 教育性
1、玩具是幼儿最亲密的伙伴,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资源,是幼儿的“教科书”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教育性”,还应当体现在根据幼儿园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来考虑自制玩教具适宜的“用途”,充分发挥自制玩教具的作用,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要避免为做玩教具而做玩教具的倾向。
(二) 科学性
教育性玩具通常包含一定的学习任务,它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幼儿通过操作来学习和理解抽象的概念。应当说,它更像“教具”或“学具”,其“教育”功能大于“娱乐”功能。
(三)创新性
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构思新颖。自制玩教具在外形、结构、使用方法以及所用的材料等方面要“独具一格”或能“推陈出新”。还应当从它是否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来评价。在自制玩教具时,要考虑玩教具所承载的知识、概念和原理是否是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需要去学习的,幼儿是否能够真正理解这些知识、概念和原理。
㈧ 幼儿自己拿东西出来叫什么能力
一、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的自我责任心
自我责任心主要是对自己有关的事如对自己的生活、游戏、学习、行为等负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和小朋友们一起讨论在幼儿园里哪些事情是需要我们自己做的,他们会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如整理玩过的玩具,自己穿衣服、塞裤子等等。在家里哪些事情需要自己做的,如:让自己学会叠被子、衣服,系鞋带,种植小植物。除此以外,我们还请小朋友们说说在家里我们可以帮助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情。如帮爸爸妈妈拿茶杯、扔垃圾等等。让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自理能力,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
二、实行值日生制度和划分责任区,培养幼儿的集体责任心
由于中班幼儿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已经发展了,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有了责任感,开始意识到值日生工作是自己的任务,自己有责任把值日生工作做好。为此,我们实行一周值日生划分责任区并进行实施。我们分别请小朋友负责碗筷分发任务、卫生间检查任务等。到一日活动结束还可以请小朋友评选出今日最佳值务生,还有奖品奖励给他们。
三、利用教师的榜样作用,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我们生活在幼儿园这个小天地里,教师是幼儿的楷模,教师的修养水平及为幼儿设置创造的环境,将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幼儿,并直接影响幼儿的成长。要培养幼儿的责任心,教师首先要有责任心,在平时,我们要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爱幼儿园、集体、爱班上的一纸一物,和孩子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使幼儿在一种充满责任意识的氛围中学习,从而增强了幼儿的责任感。身为幼儿老师,我们首先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时刻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感染幼儿,培养幼儿对社会、对他人的爱心。
四、利用积极的评价,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由于心理发展水平的局限,特别是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中班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总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他们还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独立客观的评价,往往根据成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或他人。而自我意识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特别会影响幼儿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其中也包括孩子责任感的树立。于是我们主要通过激励性评价、在评价中,注意集体评价和个人评价的结合。在平时我们发现有的幼儿在洗完手后经常不关水龙头就转身离去了,看到这种情况,我马上会轻轻的走到那个小朋友身边提醒他不要忘记我们要节约用水呀。有时有的小朋友碰倒小椅子后,看一看就转身走了,不会把小椅子扶起来,于是我会走过去,告诉他,小椅子好疼呀,可是我不会自己起来,麻烦你帮我一下好吗?我们常采取个别交谈的形式,而不是当众给予批评或惩罚。这样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如在制作手工等活动结束时,有的幼儿能及时主动的收拾好用过的物品,而有的幼儿则只关心着自己的作品,我就及时的组织幼儿讨论、评价这些行为的对错,以此来促进幼儿弥补自己的过失。孩子们都是在很轻松的氛围中开心的接受,并及时的改掉自己错误的行为,提高自己的自我服务意识。
五、形式各样的区域游戏,帮助幼儿掌握、巩固自我服务技能。
幼儿生活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决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坚持不懈的锻炼。
1、自主选择个别化内容,进一步掌握技能。
我国著名教育家曾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为了巩固新中班幼儿正确使用勺子,并锻炼他们正确地使用筷子,我们创设了智勇大闯关的个别化内容,活动中让幼儿根据提示来闯五关,提供了勺子舀玻璃珠、筷子夹塑料条、筷子夹乒乓球、筷子夹玻璃珠等等。为了帮助幼儿较好地掌握叠衣服方法,提供分解图片,让幼儿自己看图进行练习,效果较好。还有为了帮助幼儿更好的掌握使用拉链的技能,同样提供了图片,方便幼儿练习。通过活动的练习,再次帮助幼儿掌握自我服务技能。
2、角色游戏中,再现自理技能。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将生活技能融入游戏,更便于幼儿掌握。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给娃娃洗脸,洗手,穿衣,穿鞋,在游戏操作中得到生活体验,得到生活能力锻炼。游戏结束后,学习将物品分类放好。在角色游戏中,我们增设了“贝贝家”,幼儿在游戏中帮助娃娃家宝宝清洗衣物,晾晒衣物,以及整理衣物。
总之,责任心、自我服务意识的培养是在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上逐渐培养出来的,只要抓住培养的时机,定能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责任心。更好的提高自我服务意识。
㈨ 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
婴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必须以其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让婴幼儿的创造力尽可能充分地得以发展。
首先要在游戏中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儿童的创造力日益提高,从单纯模仿发展到创造,他们逐渐创造性地开展游戏情节,创造力地扮演游戏角色,创造性地制作游戏道具等等。但是游戏水平的发展并非完全是自发的。在游戏中发展儿童的创造力,需要成人的帮助、启发、引导,有意识地促进儿童的想象和创造。
音乐、绘画都是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一致认为音乐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好方式。因为音乐会促使右脑的发育。另外音乐可以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幼儿情绪兴奋愉快,这个时候,其创造力就处于极佳状态。绘画也可以促使幼儿大脑右半球的发达,增强幼儿想象力、形象思维力和创造力。
另外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在幼儿期。早期的语言训练,不仅促进语言本身的发展,还可促使智力超前发展。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来说,语言能力主要是听和说的能力,听说能力培养主要是在日常对话以及讲故事中进行。在与幼儿进行对话时,要因势利导,抓住时机,就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展开对话,这样儿童就会兴致勃勃地启动思维,即兴表述生动的语言。还可利用启发提问的方式,刺激儿童的思考与语言表达,让儿童发挥想象和创造。
最后注意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幼儿的好奇心特别强,什么东西都要摸摸、动动。家长不应简单粗暴地制止,而应对孩子的好奇心予以肯定和鼓励,同时给予他正面的解释和教育。鼓励儿童搞一些小制作,在实际操作中,一方面可以锻炼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锻炼手指部小肌肉的发展,相应地也就促进这些小肌肉在脑中对应部位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就促进了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家庭的培养:
1、戏剧方式。假装不能用语言沟通,必须通过哑剧,手势及脸部表情传递彼此信息,可假扮饭店、机场或公园里人的生活百态,而且给孩子一叠纸、铅笔和蜡笔,画出对方演出来的情节。
2、小小私人画廊。让孩子了解他画画只是自己乐在其中,而非取悦任何人。这样,孩子能将自己的艺术作品自由地展开出来。在他的房门上挂黑板或画架,可以让他自由创作,捕捉灵感。
3、自制不花钱的礼物。鼓励孩子在送礼物给人家时,自己动手做,这种礼物是金钱也买不到的。孩子自己创作显得特别可贵,对孩子很有鼓励意义。例如,可鼓励孩子写下自己创作的童话故事及自制各式儿童玩具等。
4、玩小大人家家酒。让孩子扮演大人角色,在家设宴请客,演习款待客人的礼节。 随处都有材料,随时都有方法,只要母亲动起脑筋来,就能够将创造力的训练在家庭中生动活泼地开展起来。
参考资料:网络
㈩ 孩子总是自己创造数学公式对不对
八年级的孩子了,道理还能说不通吗?简单的说,这个属于做题格式不规范的问题,属于是沟通方式的问题。你孩子是个聪明孩子,你就跟他说,既然自己有能力,就更要保证自己的东西能让别人看懂,不然不是就白费工夫了吗?而且应试方面是关系自己前途的,很重要,这样丢分的话太不值得了,别拿自己前途开玩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