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十一世纪新四大发明有哪些
21世纪中国新四大发明(具备完全知识产权):
1,三聚氰胺冒充奶粉技术
2,地沟油提炼技术
3,馒头染色技术
4,健美猪养殖技术
21世纪最“无奈”的四大发明
第一大发明是打卡机
据说打卡机是IBM发明的,自从有了打卡机这玩意,需要天天上班的白领就没过上一天好日子。有两个行为艺术家,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让一位白领,一年之内什么也不要干,就是每一小时打一次卡。结果是这位白领被折磨得进了精神病院。
第二大发明是方便面
民以食为天,但自有了方便面,白领的生活质量便直线下降,十个白领九个菜色。品牌的最高境界是既有知名度,又有美誉度。但方便面品牌是难得有美誉度的。每逢看到一家老少三代在合家团圆的春节时每人手捧一碗方便面为大家贺岁的广告时,总觉得老板的脑袋真是进水了。对于白领来说,被老板勒令加班,独自吃方便面的时候,杀了老板的心都有。
第三大发明是床垫
主要指可折叠的单人床垫。据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硅谷的高科技公司里,可折叠的单人床垫曾大行其道。床是伴随人类时间最久的伴侣:人们生于斯,爱于斯,死于斯。但自席梦思开始,床垫有了独立的法人地位。不用上床,也可以睡觉。这就给了老板要求员工通宵达旦加班以借口。当白领看到同事从座位底下扯出床垫的时候,尤其是听说有同事因过劳而“床垫裹尸还”的时候,那心中的悲愤可想而知。
第四大发明是手机
白领痛恨手机的主要原因是失去了私人时间,没有了上下班之分,尤其是老板要求24小时不许关机的工作。虽然白领痛恨手机但又离不开手机,可谓爱恨交织,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尽量不用公司提供的手机,白领晋级金领的一个标志就是拥有两部手机,并不是歌里所唱的“等我发了财,买俩大哥大;左手诺基亚,右手摩托罗拉”,而是一部对公手机,一部因私手机。当然,最高的境界是不用手机,谁有李嘉诚打手机的照片可以发给我,高价征求。
中国20世纪的新四大发明:
1 杂交水稻 :袁隆平 1973年发明
2 汉字激光照排:王选 1979年发明
3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钮经义为首的一大批科技人员与1964年发明
4 复方蒿甲醚:数百名科学家共同的结果 六十年代后期发明
美国20世纪的新四大发明:
1 原子能:奥本海默.等一大批美国科学家 1942年在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裂变反应堆
2 半导体:巴丁、布莱顿和肖特莱 1947年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
3 计算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毛琪利与爱克特在1946年发明
4 激光器:美国贝尔实验室的查尔斯.汤斯与西奥多.梅曼在1960年发明
20世纪的“新四大发明”——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激光器,又彻底改写了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
原子能
1911年,物理学家发现电子的中心是带正电的原子核。1913年,玻尔提出电子在不同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1919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粒子轰击氮和氢,发现了质。1932年,卢瑟福的学生和助手——查德威克发现中子,进而提出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1938年,物理学家发现重原子核裂变。核能的威力首先被用于战争。1942年6月,美国政府启动了代号为“曼哈顿工程”的原子武器制造计划。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荒漠上试爆成功。此后,前苏联于
1949年、英国1952年、法国于1960年、中国于1964年
10月分别研制出并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和平利用原子能,成为整个世界的呼声。1942年,世界上第一座裂变反应堆在美国建成;1954年,莫斯科附近的奥布宁斯克原子能发电站投入运行,标志着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时代的到来。
1991年,中国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起用,继之大亚湾核电站投产。
半导体
1947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贝尔实验室的三位科学家巴丁、布莱顿和肖克利在研究半导体材料——锗和硅的物理性质时,意外地发现了锗晶体具有放大作,经过反复研究,他们用半导体材料制成了放大倍数达100量级的放大器,这便是世界上第一个固体放大器——晶体三极管。
晶体管的出现,迅速替代电子管占领了世界电子领域。随后,晶体管电路不断向微型化方向发展。1957年,美国科学家达默提出“将电子设备制作在一个没有引线的固体半导体板块中”的大胆技术思想,这就是半导体集成电路的思想。1958年,美国德克萨斯州仪器公司的工程师基尔比在一块半导体硅晶片上电阻、电容等分立元件放入其中,制成第一批集成电路。1959年,美国仙童公司的诺伊斯用一种平面工艺制成半导体集成电路,“点石成金”,集成电路很快成了比黄金还诱人的产品1971年11月,英特尔(Intel)公司的霍夫将计算机的线路加以改进,把中央处理器的全部功能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另外再加上存储器,制成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随着硅片上元件集成度的增加,集成电路的发展经历了小规模集成电路、中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阶段。1978年,研制成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度达10万以上,电子技术进入微电子时代。80年代末,芯片上集成的元件数突破1000万的大关。
计算机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埃尼克(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诞生。ENIAC犹如一个庞然大物,重达30吨、占地170平方米、内装18000个电子管,但它运算速度却比当时最好的机电式计算机快1000倍。ENMC的问世,犹如石破天惊,开辟了信息新时代。
1949年,第一台存储程序计算机——EDSAC在剑桥大学投入运行,ENIAC和EDSAC均属于第一代计算机。
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制成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TRADIC,使计算机体积大大缩小。1958年,美国IBM公司制成全部使用晶体管的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诞生了。第二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比第一代计算机提高了近百倍。
60年代中期,随着集成电路的问世,第三代计算机诞生,其标志产品是1964年由美国IBM公司生产的IBM360系列机。
第四代计算机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和存储器,使计算机向着微型化和巨型化方向发展。计算机的微处理器从早期的8086,发展到80286.80386.80486.奔腾(Pentium)、奔腾二代(PentiumⅡ)和奔腾三代(PentiumⅢ)。
当前,第五代计算机——智能计算机的研究正渐入佳境。智能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是具备人工智能,能像人一样思维,并且运算速度极快,它不仅具有一种能够支持高度并行和推理的硬件系统,还具有能够处理知识信息的软件系统。
世纪之交,计算机科技的前沿领域包括:神经网络计算机。超导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和光计算机等。
激光器
1958年,贝尔实验室的汤斯和肖洛发表了关于激光器的经典论文,奠定了激光发展的基础。1960年,美国人梅曼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1965年,第一台可产生大功率激光的器件——二氧化碳激光器诞生。1967年,第一台X射线激光器研制成功。199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研制出第一台原子激光器。
激光器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
在通信技术领域,光通信依赖的基础器件便是激光器,用于存储信息的CD-ROM光盘,可存储数百兆比特的信息;越洋光通信已进入1万亿比特/8的开发阶段;光计算机的研究也正日益深入。
在能源领域,激光可用于工业、军事上的能量源,大功率激光器被用于受控核聚变研究。
在医学领域,激光治疗已在外科、内科、妇科、牙科、五官科、肿瘤科得到应用,可治疗数百种疾病;激光针灸可以无痛,无菌地穿透皮肤,达到治疗的目的。
此外,激光在军事、生物工程等领域也崭露头角,应用范围日益拓宽。由此,激光被人们誉为20世纪的“世纪之光”。
❷ 21世纪有什么新发明.新发现
二十一世纪世界十大科技成果和中国十大科技成果
2000年
世界
一、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
二、美研制出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和生物计算机
三、美开发出12万亿次超级计算机
四、国际空间站迎来第一批长住宇航员
五、科学家发现τ子中微子存在的直接证据
六、科学家发现存活了2.5亿年的细菌
七、法国实施基因疗法首获成功
八、艾滋病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两种能遏制整合酶运动的物质——二酮酸抑制剂的化合物家族成员。试验表明,它们能阻止艾滋病毒遗传物质与人体白细胞遗传物质相结合。
九、美科学家研制出分子开关
十、科学家制造出直径0.4纳米的碳纳米管
中国
一、袁隆平主持超级杂交稻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二、在世界上率先破译对虾病毒遗传密码
三、中科院金属所在世界上首次观察到纳米金属材料室温下的超塑延展性
四、上海有机化学所率先合成高活性抗癌物质
五、高性能计算机开发应用取得重大突破
六、首次发现新的物质波干涉现象。
七、中国网通宽带高速互联网开通
八、在世界上首次完成生物制氢中试研究
九、我国在世界上首创电磁式生物芯片
十、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类人型机器人。
2001年
世界
一.纳米技术领域获得多项重大成果。
二.科学家发现RNA(核糖核酸)多才艺。它不仅是遗传物质的信使,还能执行其他工作。例如,1.科学家去年发现一些RNA小片段能够使植物基因处于关闭状态。2.今年又在老鼠和人身上发现了类似的“RNA干扰”现象。3.细胞生物学家还发现信使RNA是如何拼接在一起的,而信使RNA是DNA信息和蛋白质信息之间的生化连接。
三.太阳中微子的失踪之谜被揭示。
四.“人类基因组计划”同时公布进一步完善后的人类基因组图,提前完成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另外,还有60多种生物的基因组在2001年被测定。
五.两项超导发现将超导温度推向更高水平,科学家在实现室温零电阻电流的道路上又迈进一步。 六.科学家在发育中的神经系统里发现了分子信号如何诱导和压制神经轴突的生长,这将有助于科学家找到修复受损成年神经的方法。
七.一种新的抗癌药物、特效“智能炸弹”出现,专门对付致癌的明确生化缺陷。该药能抑制与某种白血病有关的缺陷酶。
八.玻色-爱因斯坦理论取得进展。
九.国际气候变化专家调查组首次正式表明,过去50年中的全球变暖现象很可能是由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聚集造成的,人类、而非自然是全球变暖的原因。
十.确定二氧化碳沉降。二氧化碳沉降吸收了美国当前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约三分之一。
中国
一、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发射成功。
二、人类基因组“中国卷”率先绘制完成 “中国卷”完成图的覆盖率从90%提高到100%,准确率从99%提高到99.99%。
三、我国首次独立完成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和数据库
四、我国建成世界上最大种质资源库。 保存种质资源数量处于世界第一,长期贮存的种子数量达到33万多份。
五、性能最高的超级服务器“曙光3000”研制成功
六、科学家成功直接观察分子内部结构
七、我国早期生命研究获重要成果 《中国澄江化石库中发现新的后口动物门》,并将这一奇特的绝灭类群命名为“古虫动物门”。这是《自然》杂志近年来第6次公布舒德干等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研究这一重大前沿领域的系列性科学发现,为全面、准确揭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属性和力度提供了可靠证据。
八、我国新核素合成研究获突破
九、全国土地资源“家底”摸清
十、我国创世界棉花单产“三连冠”
2002年
世界
一.“小分子核糖核酸( micro-RNA)”被列为今年最重要的新发现。
二.太阳中微子丢失之谜被揭破;
三.水稻和蚊子等基因组测序工作完成;
四.成功拍摄宇宙“婴儿”期照片;
五.冷热体验机理研究获新突破;
六.超快速摄影捕捉到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
七.发现有助于实现人体生物钟调节的新型光敏细胞;
八.开发出太空摄影新技术;
九.开发出拍摄细胞三维图像的新技术;
十.发现60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盖骨。
中国
一.中国科学家率先绘制出水稻基因组精细图和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图。
二."神舟"三号、四号飞船发射成功。
三.中国发现首个世界级大气田,探明储量六千多亿立方米。
四.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成功。
五.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制成功。
六.中国已初步掌握当代CPU关键设计制造技术。
七.浙江省农科院培育出世界上含油量最高的油菜新品系。
八."神光二号"巨型激光器研制成功。
九.北京大学医学部科学家初步揭开人类细胞衰老之谜。
十.联想推出首台实测速度超过万亿次计算机。
2003年
世界
一、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世界最小的纳米电动机
二、世界卫生组织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科学家还完成了“非典”病毒基因组测序。
三、多国科学家相继破译人类第十四号、七号、六号和Y染色体。
四、科学家首次测出引力速度。这次实验再次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是正确的。科学家确信引力传播的速度与光速相等。
五、国际科研小组创造世界最低温度纪录。国际科研小组,在实验室内达到了仅仅比绝对零度高零点五纳开尔文的温度,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达到绝对零度以上一纳开以内的极端低温。
六、世界第一个修补大脑的芯片问世(美国)。
七、二00三年六月二日欧洲和美国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
八、干细胞研究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美国科学家首次对人类胚胎干细胞完成了基因工程操作,在干细胞应用于医疗研究上前进了一大步;日本科学家用猴子胚胎干细胞成功生成血管和神经,大大拓宽了再生医疗的前景,日本科学家还首次培育出人体胚胎干细胞;法国科学家首次用胚胎干细胞培育出生殖细胞;澳大利亚科学家首次用胚胎干细胞培育出肺细胞;中国科学家首次将人类皮肤细胞与兔子卵细胞融合,培植出人类胚胎干细胞;美国科学家发现鼠的胚胎干细胞在培养皿中既能发育成精子也能发育成卵子,新发现对研究生殖细胞发育和某些不育症也许会有帮助。
九、日本研制出量子计算机基本电路。
十、美国科学家发现暗能量存在的直接证据。
中国
一.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二.科学家揭示出水稻高产的分子奥秘和超级杂交稻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超级杂交水稻示范田平均亩产达800多公斤。
三.抗击非典科研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
四. 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技术和全同金属纳米团簇取得突破进展,在300摄氏度的环境中成功实现纯铁块表面氮化,研制成功一种新纳米材料—全同金属纳米团簇;
五.上海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浮列车示范线并运行成功;
六.三峡水库蓄水成功、永久船闸通航、首批发电机组全部投产。
七.中国科技大学在量子通信实验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为未来远距离量子通信等奠定了基础;
八.百万亿数据处理超级服务器研制成功;
九.中国科学院等离子所可控热核聚变实验研究获重大突破,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十.发现长着4个翅膀的恐龙,为鸟类飞行起源于树栖动物、经历了一个滑翔阶段的假说提供了关键性证据。
2004年
世界
一.“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登陆火星并发现有水的证据;
二.美超音速飞机创飞行时速超万公里新纪录
三.“卡西尼”号飞船成功进入土星轨道;
四.韩、美科学家首次利用克隆技术获得人类胚胎干细胞;
五.美科学家首次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观测到单个电子;
六.美研发利用核反应堆大规模制氢技术;
七.日开开发出世界最快光通信技术;
八.美天文学家发现太阳系最遥远的大天体;
九.法艾滋病病毒抗体研究获得重要进展;
十.以、美科学家研制成能够停止或暂停的分子马达。
中国
一.10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启用并跻身世界十强;
二.我国首座国产化商用核电站建成投产;
三.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实现商业运营;
四.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开通;
五.“探测二号”卫星发射成功;
六.纳米“超级开关”材料研制成功;
七.高精度水下定位导航系统研制成功;
八.我国科学家破解膜蛋白晶体结构难题;
九.我国量子信息实验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十.我国海域油气资源战略调查获重大突破
希望对您有帮助,望采纳,您的采纳将是我们回答的动力
❸ 21世纪的新发现和发明有哪些
1、戈尔特斯面料戈尔特斯面料防水透气,同时能让汗液通过。在服装和鞋类中使用这种面料,能减少防水喷剂和防水蜡的使用。此前,这些喷剂和蜡在磨损后必须重新喷涂。
2、“鹰眼”系统
皇家工程院称,“鹰眼”是一个计算机系统,它可以“视觉跟踪一个球的轨迹,并显示其在统计学上最有可能的运动路径图像”。该系统在网球和足球等运动项目中得到最广泛运用,用于对有争议场面作出准确裁判。
3、杜比全景声系统
杜比全景声系统使声音能在剧院中几乎任何地方移动,而类似于1977年用于《星球大战》的传统立体声环绕音响只能从几个角度发出声音。
皇家工程院称,杜比全景声系统使艺术家能将特定声音作为单独音频对象进行处理,这些声音能“被原声音乐创作者精确地置于影院三维空间中的任何地方并进行移动,从而使观影体验更加身临其境”。
4、iPhone手机
皇家工程院称,苹果公司的这款手机“在2007年掀起了一场移动通信革命”。iPhone手机向世人介绍了各种应用软件,并使我们能将互联网“收入囊中”。它还“彻底改变了用户界面”,“其简洁性使智能设备获得了一批全新受众”。
5、YouTube网站
这个视频共享网站使互联网视频从“一项相对较小的服务变成了所有人都使用的服务,为奈飞和亚马逊金牌会员等服务铺平了道路”。
❹ 二十一世纪有哪些重大发明成果
●修复手套
“修复手套”是一种植入了能模仿人手生物力学的特殊致动器和传感器的装置。机械手研究实验室设计“修复手套”的目的是为了制造一种具有人工肌肉的“外衣”。这种“外衣”能够帮助人体重新运动。全世界的科学家、程序设计员、发明者都在开发复制、替代人体结构或者帮助人体的创新技术。
●仿生心脏
同位移植人工心脏 CATO 是一种能全面模仿人类心脏的装置,由血液室 心室 、阀 瓣膜 以及能把血液吸入肺动脉和主动脉的特殊致动装置组成。
科学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要把包括电源在内的人工心脏装置移植到心脏通常所处位置的有限空间内。科学家曾经拿母牛做实验,并获得巨大成功,这也为他成功给同位移植人工心脏申请专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神经转化
一位澳大利亚程序设计员开发出一套系统。根据这套系统,遭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疾病折磨的人今后可以不再受到自身残疾的限制,只要通过神经信号的提示便能与别人沟通。另一位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的人机联结界面:一个人可以利用皮肤表面电极接收神经信号,然后在经过人工智能分析后,便能够达到交流的目的。两位科学家合作后,这套系统被称为神经转化技术。
●耳朵看世界
莱斯利·凯博士设计出一种声纳装置,这种装置能释放出超声波,还能发现其他物体和障碍物发出的反射。数据接着被转化成一连串能够听到的声音,这些声音在频率上与远处物体发出的声音相对应。经过少许的培训,人类大脑似乎能下意识地将这些声音转化为空间想像。
这项技术赢得了1998年度世界通信创新奖,如今全世界的盲人将利用这项技术自信地行走在他们不熟悉的区域。
●人造肌肉
研究人造肌肉的工作始于上个世纪40年代,但只是在最近的10年里才取得了较大发展,因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中心研制出了特种聚合体和智能材料。未来人类很有可能看到世界上最强壮的人和最强大的仿生胳膊进行较量。
参考资料:wangye
❺ 21世纪的新发明
1、石墨烯新材料
石墨烯是一种只有一个碳原子厚的二维材料,其碳原子排列与石墨的单原子层相同。石墨烯虽然仅仅只有一个原子的厚度,但它的结构却非常稳定,比钢铁强韧200倍,同时它又有很好的弹性,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
2018年3月31日,中国首条全自动量产石墨烯有机太阳能光电子器件生产线在山东菏泽启动,该项目主要生产可在弱光下发电的石墨烯有机太阳能电池(下称石墨烯OPV),破解了应用局限、对角度敏感、不易造型这三大太阳能发电难题。
2、共享单车
自行车生产企业,一度是被边缘化的传统行业,却随着中国共享单车的出海,一跃成为朝阳产业。今年ofo与凤凰合作的海外共享单车产能将达到100万辆。席卷中国大江南北之后,共享单车的身影出现在了“英国单车之都”剑桥。
3、中国高铁
高铁技术起源于日欧,如今中国却一马当先。穿越塞北风区,翻过岭南山川,从重要城市之间的单线,到“八纵八横”蓝图徐徐展开。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轨道交通开始由中国高铁领跑。高铁不仅成为很多人出行的首选,同时也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4、区块链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在2008年由日本中本聪第一次提出。
区块链使混合一致性成为可能,使其适合记录事件、标题、医疗记录和其他需要收录数据的活动、身份识别管理,交易流程管理和出处证明管理。区块链对于金融脱媒有巨大的潜能,对于引导全球贸易有着巨大的影响。
5、SixthSense
SixthSense来源于一项神奇的高科技,这项高科技被命名为“第六感通讯科技”。据说,这套装置的费用仅仅350美元,它能让你不改变平时生活习惯的情况下随时随地的享受各种服务。
比如,你到超市买东西,想搜一下关于你买物品的一些信息,那么你可以用该科技装置中的摄像头来获取物品包装上的一些信息,用来进行联网查询。
❻ 21世纪有什么新的发现与发明
网上只能找到这些的,比较权威吧,时间实在是找不到,见谅。其他也有很多什么其他500大重大发明之类的,但是感觉有点扯淡,还是这个网上认可的比较多。但是我觉得21世纪最重要的还是互联网吧,互联网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但这些发明之类的可能还是停留在实验室吧。
21世纪影响人类生活的五大发明:
1、修复手套 2、仿生心脏 3、神经转化 4、神经转化 5、耳朵看世界
21世纪,许多令人惊讶的技术创新将对人类的日常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凭借“修复手套”获得2004年度“尤利卡令人鼓舞科学奖”的科学家宣称,科幻小说的预言距离变成现实已经不远了。
●修复手套
“修复手套”是一种植入了能模仿人手生物力学的特殊致动器和传感器的装置。机械手研究实验室设计“修复手套”的目的是为了制造一种具有人工肌肉的“外衣”。这种“外衣”能够帮助人体重新运动。全世界的科学家、程序设计员、发明者都在开发复制、替代人体结构或者帮助人体的创新技术。
●仿生心脏
同位移植人工心脏 CATO 是一种能全面模仿人类心脏的装置,由血液室 心室 、阀 瓣膜 以及能把血液吸入肺动脉和主动脉的特殊致动装置组成。
科学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要把包括电源在内的人工心脏装置移植到心脏通常所处位置的有限空间内。科学家曾经拿母牛做实验,并获得巨大成功,这也为他成功给同位移植人工心脏申请专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神经转化
一位澳大利亚程序设计员开发出一套系统。根据这套系统,遭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疾病折磨的人今后可以不再受到自身残疾的限制,只要通过神经信号的提示便能与别人沟通。另一位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的人机联结界面:一个人可以利用皮肤表面电极接收神经信号,然后在经过人工智能分析后,便能够达到交流的目的。两位科学家合作后,这套系统被称为神经转化技术。
●耳朵看世界
莱斯利·凯博士设计出一种声纳装置,这种装置能释放出超声波,还能发现其他物体和障碍物发出的反射。数据接着被转化成一连串能够听到的声音,这些声音在频率上与远处物体发出的声音相对应。经过少许的培训,人类大脑似乎能下意识地将这些声音转化为空间想像。
这项技术赢得了1998年度世界通信创新奖,如今全世界的盲人将利用这项技术自信地行走在他们不熟悉的区域。
●人造肌肉
研究人造肌肉的工作始于上个世纪40年代,但只是在最近的10年里才取得了较大发展,因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中心研制出了特种聚合体和智能材料。未来人类很有可能看到世界上最强壮的人和最强大的仿生胳膊进行较量。
谢谢!!
❼ 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发明
21世纪影响人类生活的五大发明
1.修复手套
“修复手套”是一种植入了能模仿人手生物力学的特殊制动器和传感器的装置。机械手研究实验室设计“修复手套”的目的是为了制造一种具有人工肌肉的“外衣”。这种“外衣”能够帮助人体重新运动。全世界的科学家、程序设计员、发明者都在开发替代人体结构或者帮助人体的创新技术。
2.仿生心脏
同位移植人工心脏是一种能全面模仿人类心脏的装置,由血液室、心室、阀、瓣膜,以及能把血液吸入肺动脉和主动脉的特殊制动装置组成。
科学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要把包括电源在内的人工心脏装置移植到心脏通常所处位置的有限空间内。科学家曾经拿母牛做实验,并获得巨大成功,这也为成功给同位移植人工心脏申请专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3.神经转换
一位澳大利亚程序设计员开发出一套系统。根据这套系统,遭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疾病折磨的人,今后可以不再受到自身残疾的限制,只要通过神经信号的提示便能与别人沟通。另一位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的人机连结界面:一个人可以利用皮肤表面电极接收神经信号,然后再经过人工智能分析后,便能够达到交流的目的。两位科学家合作后,这套系统被称为神经转换技术。
4.耳朵看世界
莱斯利·凯博士设计出一种声呐装置,这种装置能释放出超声波,还能发现其他物体和障碍物发出的反射。数据接着被转化成一连串能够听到的声音,这些声音在频率上与远处物体发出的声音相对应。经过少许的培训,人类大脑似乎能下意识地将这些声音转化为空间想象。这项技术赢得了1998年度世界通信创新奖。全世界的盲人将利用这项技术自信地行走在他们不熟悉的区域。
5.人造肌肉
研究人造肌肉的工作始于20世纪40年代,但只是在最近的10年里才取得了较大发展,因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中心研制出了特种聚合体和智能材料。未来人类很有可能看到世界上最强壮的人和最强大的仿生胳膊进行较量。
❽ 21世纪有那些重大发明
1、中国高铁——通车里程全球第一,并走向世界。
高铁技术起源于日欧,如今中国却一马当先。穿越塞北风区,翻过岭南山川,从重要城市之间的单线,到“八纵八横”蓝图徐徐展开。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轨道交通开始由中国高铁领跑。高铁不仅成为很多人出行的首选,同时也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从追赶到引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标准,中国高铁走过了高效而辉煌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在研制过程中大量采用中国国家标准,在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陆东福说。
截至去年底,中国累计投入运行的高铁动车组达到2595组,超过全球总量的60%,通车高铁里程长达2万多公里。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4.5万公里,比绕地球赤道一周还要长。从安卡拉到伊斯坦布尔,从莫斯科到喀山,从匈牙利到塞尔维亚,本土之外,中国高铁加速走向世界。
2、网购——“动动指尖”,商店饭店搬回家。
1969年,美国启用了国防部建设的军用“阿帕网”。25年后,一条64K的国际专线从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中心连入Internet,中国互联网蹒跚起步。
一根网线改变中国。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如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网民超过7亿。“6·18”、双“11”、春节、五一、国庆……国民网上购物的狂欢日越来越多。数据显示,今年“6·18”开场仅7分钟,天猫国际成交破亿元;京东商城15个小时累计下单金额超千亿元。
中国网购为世界经济输出“互联网商机”。从中国本土到越南、泰国等亚洲邻国,到远在地球另一端的阿根廷、巴西“剁手党”全球网购嗨翻天。
3、支付宝——二维码取代卖菜大妈的零钱筐。
鲜有人想过,有一天中国人可以玩一种“魔法”,跨越物物交换,取代各种货币,轻松“扫一扫”交易即完成。“魔法”无边,支付宝的应用迅速扩散开来。截至2017年7月31日,移动支付活跃账户和日均支付交易笔数均超过6亿。
腾讯和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智慧生活指数报告显示,84%的被访者表示“不带钱、只带手机出门”可以“很淡定”。今年8月的支付宝无现金日,将有1000万线下商户参与。
4、共享单车——绿色出行“说走就走”。
2017年6月,摩拜完成6亿美元新一轮融资;7月初,ofo也宣布完成7亿美元新一轮融资。短短两年时间,多彩的共享单车迅速占领了中国的大街小巷。目前摩拜单车在全球运营超过500万辆,日订单量最高超过2500万辆,注册用户超过1亿。
自行车生产企业,一度是被边缘化的传统行业,却随着中国共享单车的出海,一跃成为朝阳产业。今年ofo与凤凰合作的海外共享单车产能将达到100万辆。
席卷中国大江南北之后,共享单车的身影出现在了“英国单车之都”剑桥。街头看到一片片共享单车,那是从中国飘来的橘红色云彩。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说,中国飞速发展的共享单车是中国引领世界创新的一个例子。从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到分享知识、技能、劳务……“分享经济”的概念发端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如今在中国土地上迅速生长,并带来生活方式的巨变。
国家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分享经济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未来几年,中国共享经济仍将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长
5、SixthSense
来源于一项神奇的高科技,这项高科技被命名为“第六感通讯科技”。据说,这套装置的费用仅仅350美元,它能让你不改变平时生活习惯的情况下随时随地的享受各种服务。
比如,你到超市买东西,想搜一下关于你买物品的一些信息,那么你可以用该科技装置中的摄像头来获取物品包装上的一些信息,用来进行联网查询。
如果你到外地旅游,看到美丽的风景,想留作纪念,你可以用你的手指做照相的姿势,然后你手指上的感应芯片会帮你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通过摄像设备,将你拍摄的内容投放墙上,或一张纸上。
❾ 二十一世纪的伟大发明
纳米技术的出现,为节能环保等多个领域拓展了广阔空间,这无疑又是一次新技术的革命。将纳米技术应用到材料领域,具有不沾水、不沾油的特点。防雾的风挡玻璃,自清洁的纳米布等都已经相继投入使用,测实验中心的检测表明:该产品让临界摩擦变滑动为滚动,使产品具有神奇的功效。北京大学留美博士李正孝教授研发的纳米燃油添加剂已于三年前实现了产业化,该产品以添加经过液相纳米组装技术处理过的纳米尺度水颗粒为特征,以全新的物理作用改变了燃油的燃烧过程,经过数百万吨的燃油大规模使用,节油率达到10-20%。北京博纳士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第二代产品——BONUS纳米燃油添加剂,该产品在万分之一的添加比例下,经过国家交通部汽车运输行业能源利用检测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田节能监测中心、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环保局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等机构的检测表明,该产品能大幅度节能和降低尾气有害物质排放,特别是对已成为环保焦点的氮氧化物的尾气排放,有独到的净化作用。另外,该公司最近推出了纳米润滑油添加剂,并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运输学院的台架检测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油料及油料装备检减磨证明,缸压增加、动力提高、节能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