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钟表的发明时间

钟表的发明时间

发布时间:2021-08-07 09:02:13

1. 第一个发明钟表的人是怎么知道时间的

在有钟表之前,人类就想方设法,用各种办法来计时。
6000多年前,古巴比伦人开始使用日晷。3000年前,中国也开始使用这一工具。日晷又称“日规”,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原理非常简单,也很好制作。但是一遇到阴天,日晷就起不了什么作用了。
东汉张衡制造漏水转浑天仪,用漏壶滴水推动浑象均匀地旋转,一天刚好转一周。北宋元祜三年(1088)苏颂和韩公廉等创制水运仪象台,已运用了擒纵机构。

1283年在英格兰的修道院出现史上首座以砝码带动的机械钟。
13世纪意大利北部的僧侣开始建立钟塔(或称钟楼),其目的是提醒人祷告的时间。
16世纪中在德国开始有桌上的钟。那些钟只有一支针,钟面分成四部分,使时间准确至最近的15分钟。
17世纪,逐渐出现了钟摆和发条。它运转的精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乔万尼·德·丹第被誉为欧洲的钟表之父。他用了16年的时间制造出一台功能齐全的钟,被称为宇宙浑天仪,它能够表示出天空中一些行星的运行轨迹,还可以对宗教节日和每天的时间有所反映,它于1364年开始被使用。丹第制造的钟并不是欧洲的第一台钟。据说,欧洲第一台能报时的钟是1335年于米兰制成的。
1657年,惠更斯发现摆的频率可以计算时间,造出了第一个摆钟。1670年英国人威廉·克莱门特(William Clement)发明锚形擒纵器。
1695年,英国汤姆平发明了工字轮擒纵机构。后来,同国的格雷厄姆发明了静止式擒纵机构。
1765年,自由锚式擒纵机构诞生。
1797年,美国人伊莱·特里(Eli Terry)获得一个钟的专利权。他被视为美国钟表业的始祖。
1840年,英国的钟表匠贝恩发明了电钟。
1946年,美国的物理学家利比博士弄清楚了原子钟的原理。于两年后,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钟,原子钟至今也是最先进的钟。它的运转是借助铯、氨原子的天然振动而完成的,它可以在300年内都能准确运转,误差十分小。
18到19世纪,钟表制造业逐步实行了工业化生产。
20世纪,开始进入石英化时期。
21世纪,根据原子钟原理而研制的能自动对时的电波钟表技术逐渐成熟。

2. 时钟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1350年,意大利的丹蒂制造出第一台结构简单的机械打点塔钟, 日差为15~30分钟,指示内机构只有时针;1500~1510年,德容国的亨莱思首先用钢发条代替重锤, 创造了用冕状轮擒纵机构的小型机械钟;1582年前后,意大利的伽利略发明了重力摆; 1657年,荷兰的惠更斯把重力摆引入机械钟,创立了摆钟。

3. 钟表是谁发明的

楼主问的应该是“现代钟表”--基于钟摆原理的计时器(周期计时器),这是版惠更斯于1657年发明的权!!!
而这之前的天文钟,水漏沙漏,水运仪象台,甚至欧洲教堂的重锤钟,等等,都是非周期计时器,实用性很差,应该不算是“现代钟表”!!!

4. 时钟是怎么发明的

1655年春天,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荷兰海牙这座美丽的城市已进入了梦乡。而城外一座高山上的天文观测站,却是灯火通明,人们正在紧张的工作。只见一位三四十岁的中年人,胡子长长的,面容憔悴,正在望远镜前聚精会神地观测星空。从他的脸色可以看出,他已经这样连续工作好多天了。他现在是用自己设计制造的一台天文望远镜,观测地球的姊妹星——土星。

只见他的双手把住望远镜筒,不时地进行调节,全神贯注地观测夜空上的目标。

“啊!我看见土星的卫星了!”他突然发狂似地喊了起来。别人以为他出了什么意外,纷纷跑到他的观测室来,可是,一进门却见他安然无恙。他手舞足蹈像个孩子似的告诉大家,说他看见土星的卫星了。顿时,大家争先恐后地挤到他的望远镜前观看起来,果不其然,土星的卫星进入了众人的眼帘。大家不由得齐声欢呼起来。

这颗卫星后来被称为土卫六。最先观测到土卫六的这位中年人,就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惠更斯。

惠更斯于1629年4月14日出生在荷兰海牙。他的父亲是一位外交官,也是赫赫有名的法学教授。他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他原本希望惠更斯长大以后能够继承他的事业,成为举足轻重的法学家,所以聘请家庭教师对惠更斯进行有关法学的启蒙教育。

但是,聪明的惠更斯对枯燥的法律条文并不感兴趣,他常常利用课余时间,描绘各种想象中的机械图形,有时还自己动手把它们制作成模型。

有一天,老师无意中看到班里最小的学生惠更斯所做的模型,非常生气,训斥道:“你怎么可以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没用的东西上呢?我一定要告诉你父亲。”

说完,老师马上把模型拿去给惠更斯的父亲看,并请他责备惠更斯。不料父亲看到模型,把弄了一番,反而赞不绝口地说:“做得太好了,真没想到我儿子有这样的天才。老师,我们应该顺应孩子的性情来教导他,不能强迫孩子学习他不感兴趣的东西啊!”

因为惠更斯有这样一位开明的父亲,使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他入学很早,能够循着自己的兴趣自由向前发展,专心研读他喜爱的科学方面的书籍。

16岁那年,惠更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著名的莱顿大学,专门学习数学、天文学和物理学。由于从小打下良好的科学基础,他在大学期间,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1647年,他转入布勒达大学学习数学和法律。1655年,惠更斯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惠更斯曾先后出国到法国巴黎和英国伦敦。在国外,他结识了许多当时著名的专家和学者,其中包括牛顿以及和他一起创立微积分理论的莱布尼茨等,这对他以后在科学事业上做出成就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惠更斯大学毕业后,很快出版了一本关于二次方程式的数学著作,引起学术界的注意,一时名声大噪。

不久,惠更斯致力于光学的研究,发现光是以波的形态传送的。这个重大的发现,确立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但是,惠更斯并不因此而感到满足,他经常勉励自己说:“现在,我已经小有名气,我必须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声名,继续努力,挖掘出更多的宇宙、自然的奥秘。”是的,正是因为他有不断进取,执著的追求,才使他做出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

1655年,惠更斯利用自己设计的小望远镜观测土星,发现土星的周围环绕着一圈光环。9年后,惠更斯又发现了土星的第六颗卫星,即土星的最大的卫星——泰坦(土卫六)。这些发现,使人类对土星的研究,向前迈进一大步。

另外,在星云研究方面,惠更斯也有很大的贡献。他不但是世界上第一位发现猎户座腰带三星下面有一群大星云的天文学家,同时,他也发现这群星云,被一层淡绿色扇形的明亮星云所包围。

我们都知道,天文学家观察并记录天上的星辰时,对时间的准确性要求很高,但是,惠更斯那个时代的计时器准确性却非常低,他为了这个问题简直伤透了脑筋。

有一天,因为时间的误差,惠更斯错过一次观察土星的机会。这引起了他的思索,他不禁想到:“既然没有人能够发明出更准确的时钟,我为什么不动手研制呢?”

惠更斯说做就做,他绞尽脑汁,日夜苦思,终于设计出一座活动摆钟,为人类计时器带来革命性的进步。提到惠更斯的发明,我们不得不由计时器的发展谈起。

在没有钟表以前,人们所用的计时工具叫做“日圭”或“圭表”,它利用阳光照射在物体上所投射的影子来计时,和现在所说的“日晷仪”差不多。

最初的日圭是泥土制造的,也叫“土圭”。土圭有一块平放的土板叫“圭”,上面有刻度;土板的一头插一根小竹竿或小木棒,叫做“表竿”,表竿的影子落在哪个刻度上,就表示什么时刻。

后来,有人把长方形的日圭做成圆盘形,还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刻在圆盘上,成了圆形的圭,以后再经过改进,成了较精确的日晷仪。

日晷仪有一个缺点,就是只能在有阳光的白天使用,到了晚上,或是碰到阴天、雨天,便不管用了。因此,有些地方的人使用特制的蜡烛、香、漏等来计时。最简单的漏,只是个盛水的罐或壶,内壁有刻痕,底部有个小洞,让水一点一滴地漏出,然后人们便可以由水面的高低得知时间。此外,漏也可以用沙来计时,叫“沙漏”。但是,用漏计时必须有人看管,而且做得越精细,费用就越高,所以只有皇宫、政府机关、寺庙等使用,普通人家是无法装用的;同时,漏的准确度也不高,并不是理想的计时工具,于是又有人发明了机械钟。

最早的机械钟叫“塔钟”,约在13世纪发明成功。这种钟架在高塔上,利用重锤下坠的力量带动齿轮,齿轮再带动指针走动,并用“擒纵器”控制齿轮转动的速度,以得到比较正确的时间。但是,利用重锤驱动的钟,只能高高地架在塔上,很不适用。因此,德国人彼德·亨利,在1500年发明了用弹簧驱动的钟。当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物体摆动时,不管弧度多大,它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永远相等。不久,他把他的发现发表出来。几年后,惠更斯读到伽利略的论文,他禁不住想道:

“既然物体的摆动有等时的特性,那么,如果能利用物体摆动的力量来驱使钟里的齿轮转动,不是可以得到更准确的时间吗?”

想到这里,惠更斯非常兴奋,立刻进行计时器的实验。失败了,又失败了……他孜孜不倦,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连串的实验后,惠更斯终于设计出一个钟摆机构,取代塔钟里的平衡轮,并在1656年委托制钟匠,成功地制造出第一座实用的摆钟。

可是,惠更斯对摆钟的准确度并不满意。他继续研究,不久,又在齿轮上加装一根弹簧,把它改良成现在所说的“摆轮”,使摆钟的误差每天不超过2分钟。第二年,惠更斯获得了摆钟的专利权,并出版了《摆钟》一书。

由于惠更斯在物理学、天文学和数学等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663年,他成为英国伦敦皇家学会的第一位外国会员。1665年,惠更斯应路易十四的邀请去法国。第二年法国皇家科学院成立,他被选为会员。著名的“惠更斯原理”,就是在法国提出的。惠更斯原理是光的波动理论的核心。

惠更斯毕生致力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为人忠诚、谦逊、诚恳,他的成就的取得,一方面是由于他具有坚强的毅力,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不怕权威,敢于坚持科学真理的英雄气概;另一方面是与他的老师、父亲的教育,尤其是笛卡尔的光辉的学术思想的影响和哺育分不开的。

知识点

土卫六

土卫六泰坦是土星最大的一颗卫星。由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于1655年3月25日发现,它也是在太阳系内继木星伽利略卫星发现后发现的第一颗卫星。由于它是太阳系唯一一个拥有浓厚大气层的卫星,因此被视为一个时光机器,有助我们了解地球最初期的情况,揭开地球生物如何诞生之谜。

5. 钟表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

东汉张衡制造漏水转浑天仪,用齿轮系统把浑象和计时漏壶联结起来,漏壶滴水推动浑象均匀地旋转,一天刚好转一周,这是最早出现的机械钟。北宋元祜三年(1088)苏颂和韩公廉等创制水运仪象台,已运用了擒纵机构。

1350年,意大利的丹蒂制造出第一台结构简单的机械打点塔钟,日差为15~30分钟,指示机构只有时针;1500~1510年,德国的亨莱思首先用钢发条代替重锤,创造了用冕状轮擒纵机构的小型机械钟;1582年前后,意大利的伽利略发明了重力摆;1657年,荷兰的惠更斯把重力摆引入机械钟,创立了摆钟。 1660年英国的胡克发明游丝,并用后退式擒纵机构代替了冕状轮擒纵机构;1673年,惠更斯又将摆轮游丝组成的调速器应用在可携带的钟表上;1675年,英国的克莱门特用叉瓦装置制成最简单的锚式擒纵机构,这种机构一直沿用在简便摆锤式挂钟中。1695年,英国的汤姆平发明工字轮擒纵机构;1715年,英国的格雷厄姆又发明了静止式擒纵机构,弥补了后退式擒纵机构的不足,为发展精密机械钟表打下了基础;1765年,英国的马奇发明自由锚式擒纵机构,即现代叉瓦式擒纵机构的前身;1728~1759年,英国的哈里森制造出高精度的标准航海钟;1775~1780年,英国的阿诺德创造出精密表用擒纵机构。

18~19世纪,钟表制造业已逐步实现工业化生产,并达到相当高的水平。20世纪,随着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电池驱动钟、交流电钟、电机械表、指针式石英电子钟表、数字式石英电子钟表相继问世,钟表的日差已小于0.5秒,钟表进入了微电子技术与精密机械相结合的石英化新时期。

‍‍

6. 钟表的来历

古巴比伦人6000年前发明日晷在早上计时,他们亦发现水的流动需要的时间是固定的,因此发明了水钟。古代中国人亦有以水来计时的工具——铜壶滴漏,他们亦会用烧香计时。将香横放,上面放上连有钢珠的绳子。

公元前140年到100年,古希腊人制造了用30至70个齿轮系统组成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计时器。这台仪器被称为“安提凯希拉仪”,由29个彼此咬合的铜质齿轮和多个刻度盘构成,大小与一个午餐盒相当。

1657年,惠更斯发现摆的频率可以计算时间,造出了第一个摆钟。1670年英国人威廉·克莱门特(William Clement)发明锚形擒纵器。

1946年,美国的物理学家利比博士弄清楚了原子钟的原理。于两年后,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钟,原子钟至今也是最先进的钟。它的运转是借助铯、氨原子的天然振动而完成的,它可以在300年内都能准确运转,误差十分小。

(6)钟表的发明时间扩展阅读:

钟表的结构:

机械钟表有多种结构形式,但其工作原理基本相同,都是由原动系、传动系、擒纵调速器、指针系和上条拨针系等部分组成。

机械钟表利用发条作为动力的原动系 ,经过一组齿轮组成的传动系来推动擒纵调速器工作;再由擒纵调速器反过来控制传动系的转速;传动系在推动擒纵调速器的同时还带动指针机构,传动系的转速受控于擒纵调速器,所以指针能按一定的规律在表盘上指示时刻 ;上条拨针系是上紧发条或拨动指针的机件。

此外,还有一些附加机构,可增加钟表的功能,如自动上条机构、日历(双历)机构、闹时装置、月相指示和测量时段机构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钟表

7. 第一个发明时钟的人,他是怎么知道时间的呢

原则上来讲,时间设定是以当地中午太阳最高时候的时间作为12点。专
现在的时间设定,是将属地区划分为各个时区,以时区为定义,用格林尼治天文台测定的时间为标准时间,根据时区进行依次类推,获得的现在使用的标准时间。

8. 钟表是谁发明的 钟表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楼主来问的应该是“现代钟表源”--基于钟摆原理的计时器(周期计时器),这是惠更斯于1657年发明的!!!
而这之前的天文钟,水漏沙漏,水运仪象台,甚至欧洲教堂的重锤钟,等等,都是非周期计时器,实用性很差,应该不算是“现代钟表”!!!

9. 第一个发明钟表的人是怎么知道几点的

因为在钟表发明之前人类已经对时间有了概念。

大约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昼夜均分为100刻,在漏壶箭杆上刻100格。折合成现代计时单位,则1刻等于14分24秒。“百刻制”是中国最古老、使用时间最长的计时制。

到了汉代,在使用“百刻制”的同时,又采用以圭表测量太阳射影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太阳方位计时”法。圭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

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所以才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俗语。圭表所测得的每一太阳方位,渐渐有了一个固定的名称,这就是时辰的来历。到了隋唐,“太阳方位计时”正式演变为“十二时辰计时”。“百刻制”与“十二时辰计时”并用,使得中国古代的计时制趋于完善。

钟表的发展

公元前140年到100年,古希腊人制造了用30至70个齿轮系统组成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计时器。

东汉公元78年-139年,张衡制造漏水转浑天仪,用齿轮系统把浑象和计时漏壶联结起来,漏壶滴水推动浑象均匀地旋转,一天刚好转一周,这是最早出现的机械钟。

1350年,意大利的丹蒂制造出第一台结构简单的机械打点塔钟,日差为15~30分钟,指示机构只有时针;1500~1510年,德国的亨莱思首先用钢发条代替重锤,创造了用冕状轮擒纵机构的小型机械钟;1582年前后,意大利的伽利略发明了重力摆;1657年,荷兰的惠更斯把重力摆引入机械钟,创立了摆钟。

1660年英国的胡克发明游丝,并用后退式擒纵机构代替了冕状轮擒纵机构;1673年,惠更斯又将摆轮游丝组成的调速器应用在可携带的钟表上;1675年,英国的克莱门特用叉瓦装置制成最简单的锚式擒纵机构,这种机构一直沿用在简便摆锤式挂钟中。

10. 钟表是谁发明的产生于什么时代

人人皆知中国古代有伟大的四大发明——造纸、印刷、火药和指南针,但很少有人知道对人类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钟表,也是由中国人在900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发明的。近日,笔者在上海遇见世界著名的钟表大师、香港钟表历史学家矫大羽时,他激动地对记者说,经过数年的努力和求证,他提出的“中国人开创了钟表史”这一观点,已被世界钟表界认可。
矫大羽说,中国古代有日晷、水钟、火钟、铜壶滴漏等,这只能算是古人的计时器。没有嘀嗒嘀嗒的钟表声,都不能称作钟表。到了1090年,北宋宰相苏颂主持建造了一台水运仪象台,每天仅有一秒的误差。而且,它有擒纵器,正是擒纵器工作时能发出嘀嗒嘀嗒的声音。这就是钟表与计时器的区别。国际钟表界都把擒纵器视为钟表的心脏。在瑞士,他找到了一本世界钟表界的权威书刊上写到:“现代机械钟表中使用的擒纵器源自中国古代苏颂的发明。”之后,他又在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的一本书中,找到了他的一段话:“苏颂把钟表机械和天文观察仪器结合以来,在原理上已经完全成功,他比罗伯特·胡克先行了六个世纪,比方和斐?与胡克同被西方认为是天文钟表的发明人?先行七个半世纪。”由于矫大羽知道擒纵器在钟表发明中所占的决定性作用,他在实地考察和查找了大量有关水运仪象台的资料后,翻阅了苏颂所著的《新仪象法要》一书,并找到了西方权威人士的话作为旁证,大胆断言是中国人开创了人类钟表史,并影响了后来西方钟表的进展
来源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406090405862.html
详情
http://www.chinawatch-clock.cn/

阅读全文

与钟表的发明时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