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独创性与创造性

独创性与创造性

发布时间:2021-08-07 03:02:05

Ⅰ 如何区别创造性的特征

如何区别创造性的特征?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相信很多的小伙伴在复习教招考试时都对“创造性的特征”这个知识点有很深的印象,这部分的知识点在我们教育心理学部分一直以来属于考察的重点。接下来就带着大家来一探究竟!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而作为创造性的核心——发散思维有三个重要的特征,这三个重要特征也即创造性的特征。它们分别是: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1.流畅性
流畅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所以看完定义以后,我们可以找出这些关键词:“规定时间”、“数量”。也即如果一个人在解决问题时想到的答案数量越多,则说明其流畅性越佳。如:小明在回答面粉可以干什么时,回答到可以做馒头、做面条、做饺子等等。
2.变通性
变通性也称为灵活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时,不墨守成规,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即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故从定义中我们依旧可以找出这样的关键词“类型多”。如:小明在回答面粉可以干什么时,答出:可以做浆糊、可以捏面人,还可以用来做食物等等。那么这次则体现出其变通性较强。
结合我们所举的例子,不难发现流畅性和变通性的区别:流畅性强调的是答案数量多,但这些数量大都属于同一个类型,而变通性则强调答案的类型多样,各不相同。
3.独创性
独创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前辈的意见。从定义看,独创性更多强调的是“新颖、与众不同”。如小明在回答面粉的作用时,说利用面粉可以为大家下一场雪。这样的答案就是大家不易想到,不同寻常的。可以列为独创性。
接下来大家可以通过题目加深这三者的区别:
1.在飞花令游戏中,选手可以快速接出古诗,无论是有“花”字的诗句还是带有数字的诗句,都是信手拈来。根据创造性的基本特征,可知这位选手的( )较好。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创性 D.适应性
【答案】A。解析:题干中,提到选手在规定时间内能想到很多关于花字的诗句,表明回答问题的数量多,因此符合流畅性的特征。
2.“知人所不知,见人所不见”属于创造性的( )特征。
A.流畅性 B.变通性 B.独创性 D.精细性
【答案】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能够知道别人不知道的,能够看见别人看不到的,体现与众不同的特征,因此符合独创性的要求。

著作权作品的独创性与专利技术创造性标准有何差异

1)两者的保护对象不同
著作权所保护的并非作品的思想内容,而是表达该思想内容的具回体形式。专答利权则不同,专利法所保护的是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创造,它抛开表达形式而深入到技术方案本身。
(2)两者的保护条件不同
著作权并不要求保护的作品是首创的,而只要求它是独创的。而对于同一内容的发明,专利权只授予先申请人。这是“独创性”与“首创性”即两者保护条件的差异。
3)两种权利产生程序不同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著作权均伴随着作品的创作完成而自动产生,无须履行任何注册登记手续。而相同内容的几项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排斥了其他有相同创造成果的人享有相同权利的可能性,所以必须采取国家行政授权的方法确定权利人。专利权的产生需要专利机关的特别授权,经过申请、审查、批准、公告,颁发专利证书等程序才能产生。
(4)两者的适用领域不同
著作权所保护的作品主要涉及文学、艺术领域。而专利权主要发生在工业生产领域,与产品的技术方案息息相关。

Ⅲ 具有独创性和创造性的人比较适合向哪方面发展适合那些工作

就是自己当老板吧

Ⅳ 什么是创造性

心理学解释
创造性(creativity):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回会价值的产品的答心理过程。
创造性的心理成分及测量: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在发散生成测验中,用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的好坏来衡量创造性的高低),远距离联想能力,非智力因素,如人的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勤奋、热情、善于形象、兴趣广泛、独立性等。
其他解释:(发明专利的创造性)
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对于发明专利应具有突出的实质特点性和显著的进步;对于实用新型专利,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Ⅳ 关于专利的创造性

第四章创造性
1.引言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因此,申请专利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具备创造性是授予其专利权的必要条件之一。本章仅对发明的创造性审查作了规定。
2.发明创造性的概念发明的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2.1现有技术
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所述的现有技术,是指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五款和本部分第三章第2.1节所定义的现有技术。
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中所述的,在申请日以前由任何单位或个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的内容,不属于现有技术,因此,在评价发明创造性时不予考虑。
2.2突出的实质性特点
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是指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是非显而易见的。如果发明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仅仅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则该发明是显而易见的,也就不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
2.3显著的进步
发明有显著的进步,是指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产生有益的技术效果。例如,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或者为解决某一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不同构思的技术方案,或者代表某种新的技术发展趋势。
2.4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
发明是否具备创造性,应当基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评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称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指一种假设的“人”,假定他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但他不具有创造能力。如果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能够促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其他技术领域寻找技术手段,他也应具有从该其他技术领域中获知该申请日或优先权日之前的相关现有技术、普通技术知识和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
设定这一概念的目的,在于统一审查标准,尽量避免审查员主观因素的影响。
3.发明创造性的审查
一件发明专利申请是否具备创造性,只有在该发明具备新颖性的条件下才予以考虑。
3.1审查原则
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审查发明是否具备创造性,应当审查发明是否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同时还应当审查发明是否具有显著的进步。
在评价发明是否具备创造性时,审查员不仅要考虑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身,而且还要考虑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将发明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与新颖性“单独对比” 的审查原则(参见本部分第三章第3.1节) 不同,审查创造性时,将一份或者多份现有技术中的不同的技术内容组合在一起对要求保护的发明进行评价。
如果一项独立权利要求具备创造性,则不再审查该独立权利要求的从属权利要求的创造性。
3.2审查基准
评价发明有无创造性,应当以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为基准。为有助于正确掌握该基准,下面分别给出突出的实质性特点的一般性判断方法和显著的进步的判断标准。
3.2.1突出的实质性特点的判断
判断发明是否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就是要判断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要求保护的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是否显而易见。
如果要求保护的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是显而易见的,则不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反之,如果对比的结果表明要求保护的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是非显而易见的,则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
3.2.1.1判断方法
判断要求保护的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是否显而易见,通常可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1)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是指现有技术中与要求保护的发明最密切相关的一个技术方案,它是判断发明是否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的基础。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例如可以是,与要求保护的发明技术领域相同,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效果或者用途最接近和/或公开了发明的技术特征最多的现有技术,或者虽然与要求保护的发明技术领域不同,但能够实现发明的功能,并且公开发明的技术特征最多的现有技术。
应当注意的是,在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时,应首先考虑技术领域相同或相近的现有技术。
(2)确定发明的区别特征和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审查中应当客观分析并确定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此,首先应当分析要求保护的发明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有哪些区别特征,然后根据该区别特征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确定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指为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而需对最接近的现有技术进行改进的技术任务。
审查过程中,由于审查员所认定的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可能不同于申请人在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现有技术,因此,基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重新确定的该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可能不同于说明书中所描述的技术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根据审查员所认定的最接近的现有技术重新确定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
重新确定的技术问题可能要依据每项发明的具体情况而定。作为一个原则,发明的任何技术效果都可以作为重新确定技术问题的基础,只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从该申请说明书中所记载的内容能够得知该技术效果即可。
(3)判断要求保护的发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否显而易见
在该步骤中,要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和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出发,判断要求保护的发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否显而易见。判断过程中,要确定的是现有技术整体上是否存在某种技术启示,即现有技术中是否给出将上述区别特征应用到该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以解决其存在的技术问题(即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 的启示,这种启示会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面对所述技术问题时,有动机改进该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并获得要求保护的发明。如果现有技术存在这种技术启示,则发明是显而易见的,不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
下述情况,通常认为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技术启示:
(i)所述区别特征为公知常识,例如,本领域中解决该重新确定的技术问题的惯用手段,或教科书或者工具书等中披露的解决该重新确定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1)如果新的用途仅仅是使用了已知材料的已知的性质,则该用途发明不具备创造性果、功能及用途的变化是可预料到的,则发明不具备创造性

Ⅵ 为什么基本技能优先独创性和创造性

1、二者表现形式不同创造性有两种表现形式:(1)、发明,机器设备、仪表装备和各种消费回用品以及有关制答造工艺、生产流程和检测控制方法的创新和改造,均属于发明。(2)、发现,人类对于自我的内在、具体性的自然及其整体的认识,也是一种再加工的行为。独创性的表现形式就作品的而言,包含或反映的思想、信息和创作技法。2、二者意义不同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故也称为创造力。有社会价值意味着创造的结果或产品具有实用价值或学术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等。独创性也称原创性或初创性,是指一部

Ⅶ 专利权的创造性,著作权的独创性,商标权的显著性三者区分

一、著作权与商标权的主要区别;
(1)原始权利产生的途径不同;1,著作权在作者的作品创作完成之后,即依法自动产;2,商标权在我国实行的是注册在先原则,只有经过最;
(2)保护的对象和范围不同;1,著作权的对象是作者所创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2,商标权的对象是以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构成的注;对商标权的保护范围以核准注册的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
(3)法律要求的保护条件不同;
二、著作权与商标权的主要区别
(1) 原始权利产生的途径不同
1,著作权在作者的作品创作完成之后,即依法自动产生,而不需要经过任何主管机关的审查批准。
2,商标权在我国实行的是注册在先原则,只有经过最先申请注册并获主管机关的审查核准后,才能取得商标专用权。
(2) 保护的对象和范围不同
1,著作权的对象是作者所创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是有形资产。 对著作权的保护范围是指这些作品的发表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
2,商标权的对象是以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构成的注册商标,属无形资产
对商标权的保护范围以核准注册的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 ⑶权利内容不同。著作权是一体两权,人身权与财产权。商标权只是财产权。
⑷法律要求的保护条件不同
著作权要求作品具有独创性,原创性。
商标权要求商标具有显著性。
⑸ 保护的目的不同
1,著作权保护目的在于鼓励有益于社会的作品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2,商标权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生产者保证商品质量和维护商标信
誉,以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公平竞争。
(6)国家主管机关和适用法律不同
我国《著作权法》是管理著作权的基本法律。国家版权局是主管全国著作权的管理工作。
我国《商标法》是管理商标的基本法律。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是主管全国商标注册和管理的工作。

三、著作权与专利权、商标权同属知识产权,它们之间有许多相同之处。 ①它们的客体都是无形的财产; ②这些对知识产品的专有权利都是法律所赋予的; ③它们都具有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特征。
著作权与专利权的不同
(1)取得权利的方式不同
专利权只有当专利申请人向国家专利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经该机关审批核准后,方能产生。
著作权采取自动产生的原则,作品创作完成之后,即依法自动产生,而不需要经过任何主管机关的审查批准。
(2)客体不同
专利权的客体是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新的技术方案,发明,设计,实用新型。
而著作权的客体是文学、艺术和科学著述创作的客观表达形式。
(3)权利的保护期限不同
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均为10年,自申请之日起算。
而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公民作品的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死后50年。
⑷保护条件不同。
著作权要求作品具有独创性,原创性。
专利权要求发明创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⑸适用领域不同
著作权适用于文学、艺术领域,专利权适用于工业生产领域。

Ⅷ 知识产权法中,创造性与独创性的区别

1、二者表现形式不同

创造性有两种表现形式:

(1)、发明,机器设备、仪表装备和各种消费用品以及有关制造工艺、生产流程和检测控制方法的创新和改造,均属于发明。

(2)、发现,人类对于自我的内在、具体性的自然及其整体的认识,也是一种再加工的行为。

独创性的表现形式就作品的而言,包含或反映的思想、信息和创作技法。

2、二者意义不同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故也称为创造力。有社会价值意味着创造的结果或产品具有实用价值或学术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等。

独创性也称原创性或初创性,是指一部作品经独立创作产生而具有的非模仿性(非抄袭性)和差异性。并且不涉及作品中包含或反映的思想、信息和创作技法。



3、二者特点不同

创造性按照现行专利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独创性中如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完成的作品,由于不是对已有作品的完全的或实质的模仿,与已有作品存在差异,也同样具有独创性。

4、二者要求不同

创造性要求具有创造性意识、创造性思维过程和创造性活动三部分,创造性思维是其核心,创造性思维又包含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与创造性思维关系最为密切。

独创性要求意味着发明必须是首创的,前所未有的。作品的独创性要求仅意味着作品是非抄袭的和有差异的即可,即使表现形式与某一已有作品因偶合而相似也无妨。

Ⅸ 第一创造性和第二创造性分别指什么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故也称为创回造力。新答奇独特意味着能别出心裁地做出前人未曾做过的事,有社会价值意味着创造的结果或产品具有实用价值或学术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等。创造性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发明,二是发现。创造性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创造性思维又以发散思维为核心。
独创性也称原创性或初创性,是指一部作品经独立创作产生而具有的非模仿性(非抄袭性)和差异性。一部作品只要不是对一部已有作品的完全的或实质的模仿,而是作者独立构思的产物,在表现形式上与已有作品存在差异,就可以视为具有独创性,从而视为一部新产生的作品,而不是已有作品的翻版。

Ⅹ 什么是创作,创作和创造性、独创性之间是什么关系

创作就是一种行动,创造性和独立性是对行动的总结或者说描述升华

阅读全文

与独创性与创造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