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样利用植物创造空间
城市园林绿地不仅能用建筑、山水等来分隔空间,利用植物材料能达到同样效果。中内国画讲究“容疏能走马,密不透风”,植物配置也如同理,根据需要可以将绿地划分为各种空间。一般地说,植物布局应疏密错落,在有景可借的地方,树要栽得稀疏,树冠要高于或低于视线以保持透视线。对视线杂乱的地方则要用致密的树加以遮挡。如玄武湖翠洲有一块草坪,四周用雪松、海桐封闭,形成较封闭的安静休息区;临水草坪由树林相隔,构成半封闭空间;厦门植物园内用茂密的竹林围成草坪的边界。用绿篱来分隔空间是最常见的方式。如南京市太平北路的珍珠廊小游园是用绿篱将该绿地与城市交通干道分隔,既达到减弱噪音,构成封闭、安静的街头绿地,又与城市街道绿化相结合,为过往行人和附近居民提供小憩活动的场地。
图3雪松草坪
㈡ 植物可以构成哪些类型的空间
开敞空间、版开敞空间、封闭空间
㈢ 园林植物空间类型有哪些
园林景观设计中,每个景观空间都有其特定的形状以及构成材料、色彩、质感等因素,一般来说,园林植物构成的景观空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半开敞空间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周围并不完全开敞,而是有部分视角被植物遮挡起来,根据功能和设计需要,开敞的区域有大有小。从一个开敞空间到封闭空间的过渡就是半开敞空间,它也可以借助地形、山石、小品等园林要素与植物配置来共同完成。
开敞的园林景观空间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人的视线高于四周景物的植物空间,一般用低矮的灌木、地被植物、草本花卉、草坪可以形成开敞空间。开敞空间适合人群的聚集、活动、交往、休息等需要。
在开放式绿地、城市公园等园林类型中非常多见,如草坪、开阔水面等,其视线通透、视野辽阔,容易让人心胸开阔、心情舒畅,产生轻松、自由的满足感。在较大面积的开阔草坪上,除了低矮的植物以外,如果散点种植几株高大乔木也并不阻碍人们的视线,这样的空间也称得上开敞空间。
封闭空间的尺度往往较小,私密性较强,在园林中与开敞空间同样为人所需要。正如有人说过,在我们当代文明中,私密将很快成为最有价值且最稀有的商品。私密性可以理解为个人对空间接近程度的选择性控制。人对私密空间的选择可以表现为希望一个人独处,按照自己的愿望支配自己的环境;或几个人亲密相处而不愿意受到他人干扰。植物是创造私密性空间最好的自然要素。
㈣ 植物群落的 空间结构有什么特点
1. 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2. 具有一定的群落结构
3. 具有一定的外貌
4. 形成群落环境
5. 不同物种间存在相互影响
6. 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7. 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8. 具有特定的群落边界特征
9. 群落中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群落学重要性
㈤ 植物景观设计分为几类
在我国传统园林中, 从应用类型分类, 更侧重遮荫、营造山林气氛、植物单体如盆景、孤植树在庭园中的应用广泛。古代造园家们抓住自然中各种美景的典型特征, 提炼剪裁, 把峰峦沟壑利用乔、灌、草、地被植物再现在小小的庭院中。在二维的园址上突出三维的空间效果, 以有限面积, 造无限空间, 创造小中见大的空间表现形式和造园手法。
以建筑空间满足人们的物质要求; 以清风明月、树影扶摇、山涧林泉、烟雨迷蒙的自然景观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以自然山石、水体、植被等构成的自然空间,构成令人心旷神怡的园林气氛。造园匠师以诗人的心理和画家的眼光认识自然山水, 并以抒情写意手法营造山林环境。
㈥ 空间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园林设计
园林景观水景设计空间类型
1.点状空间的水景设计
点状空间一般可布置在居住区的楼间绿地,以水池为中心,形成一种向心的、内聚的空间特性。水景形式可采用涌泉、小型喷泉或者结合小型的雕塑作水景。整个水景的气氛不可过于喧闹,水面周围一般配以常绿的耐修剪的绿篱,修剪整齐以与人工水池相配,不采用落叶植物以免污染水面。
2.线状空间的水景设计
线状空间的水景形式一般采用自然河体、人工溪涧。利用水体的联系作用,各种不同要素都可以依水而建,形成步移景异的效果。由于线状空间的水面可起到系点的作用,从而使得各种不同的要素可以统一在水面的基底之上。线状水面可根据不同空间采取多种分隔手段,小的水面可采用水陆相互萦回的方法,造成引人入胜和无穷无尽的幻觉。相对集中的小块水面,则可以形成多个小局部的中心,使得空间丰富并富于变化。在线状空间的水景设计中,可灵活运用汀步。由于线状空间的水深有不同的变化,可根据水深的不同种植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浮水植物群落可以以莲、睡莲、菱角等一些水生植物为主。挺水植物群落通常可由芦苇、香蒲、水葱、荸荠等水生植物组成。溪涧沿岸应尽可能地种植当地的野生花卉,构成不同的色彩群落,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3.面状空间的水景设计
面状空间的水景可布置在中心绿地或外围公共绿地。按“大空间宜分,小空间宜聚”的原则,大的水面可用岛屿、桥堤、建筑、垂柳等不同构成要素进行空间的分隔,利用透视线的变化,来加强水面的宽阔和深远,形成一派壮丽的水面(见图2)。根据水面体量大小,水边建筑可采用单体的亭、榭、桥,也可采用组合的亭桥、廊桥等。桥可有汀步、梁桥、拱桥、平桥、曲桥、折桥、浮桥和吊桥等多种形式。这些桥在长堤游览线上起着点景休息作用,在远观上打破横堤水平线构图,有对比造景、分割水面层次的作用。在水面部分栽植水生植物的情况比较普遍,其配置一定要与水面大小比例、周围景观的视野相协调,尤其不要妨碍倒影产生的效果。
㈦ 园林植物构成园林空间的形式有哪些
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 ,覆盖空间,封闭空间,垂直空间,天时空间
㈧ 园林植物配置的植物空间
园林中以植物为主体,经过艺术布局,组成适应园林功能要求和优美植物景观的空间环境。
园林植物空间的创作是根据地形、地貌条件,利用植物进行空间划分,创造出某一景观或特殊的环境气氛。这种创作同其他艺术创作一样,“立意在先”。而植物配置在平面构图上的林椽线和在立面构图上的林冠线的设计,是实现园林立意的必要手段。
相同面积的地段经过林缘线设计,可以划分成或大或小的植物形成的空间;或在大空间中划分小空间,或组织透景线,增加空间的景深。经过林冠线设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立体轮廓线;在林冠线起伏不大的树丛中,如突出一株特高的孤立树,可以起到标志和导游的作用。同时,由于树木分枝点有高有低,在林冠线设计中,也可根据人体的高度,创造开敞或封闭的植物空间。
经过设计的植物空间,通常都有主景,而且大多以观赏价值高的乔木或灌木为主景。以乔木作主景时,一般为孤植、丛植或列植;以灌木作主景时,一般为群植或丛植。也有以自然式花坛与建筑物、山石结合为主景的。植物空间里,以草皮铺地,可统一整个空间的色调。在局部地区或树下,可铺植耐荫的地被植物。
植物空间边缘的植物配置宜疏密相间,曲折有致,高低错落,色调相宜。常绿树与落叶树搭配,可使冬夏景色皆有可观。当需要形成安静、封闭的空间时,则以常绿的乔木和灌木作多层配置,紧密栽植,起隔离作用。面积较大的植物空间,为了增添植物情趣,可适当设置各类园林小品。如在地形略有起伏的草坪上,半埋石块或立一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在色彩平淡的季节,可摆设盆花,构成各种图纹等。 要注意创造不同的园路景观,如山道、竹径(图2)、花径、野趣之路等。在自然式园路中,应打破一般行道树的栽植格局,两侧不一定栽植同一树种,但必须取得均衡效果。株行距应与路旁景物结合,留出透景线,为“步移景异”创造条件。路口可种植色彩鲜明的孤植树或树丛,或作对景,或作标志,起导游作用。在次要园路或小路路面,可镶嵌草皮,丰富园路景观。规则式的园路,亦宜有二至三种乔木或灌木相间搭配,形成起伏节奏感。
园林植物配置 假山一般以表现石的形态、质地为主,不宜过多地配置植物。有时可在石旁配置一二株小乔木或灌木。在需要遮掩时,可种攀缘植物。半埋于地面的石块旁,则常常以书带草或低矮花卉相配。溪涧旁石块,常植以各类水草,以助自然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