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历届科技进步奖获得者有哪些人,贡献是什么
在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官网的左侧中间位置,有历年科技奖励大会回顾,有国专家最高科学技属术奖获奖人介绍。
补充,直接网络 科技部科技奖励查询 ,进科技部官网,从2000年开始,历年的获奖者介绍都有。奖励办的信息不全。
㈡ 2000-2011年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及其获奖原因 请言简意赅的介绍
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得主
2000:吴文俊、袁隆平
吴文俊在代数拓扑学领域的奠基性工作,半个世纪以来对国际数学领域的发展一直产生着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他运用计算机进行数学定理证明和非线性方程组求解,彻底改变了数学机械化领域的面貌,为信息时代数学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袁隆平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
现在中国杂交水稻的优良品种已占中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平均增产20%。
2001:王选、黄昆
王选长期致力于文字、图形和图像的计算机处理研究,应用自己的发明成果开发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并形成产业,取代沿用了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推动了中国报业和出版业的跨越式发展。
黄昆在固体物理学研究方面做出了许多开拓性的重大贡献,推动了固体物理学的发展。
2002:金怡濂
他是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主持完成了中国多台大型、巨型计算机的研制,系统和创造性地提出了巨型机体系结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案,推动了中国计算机事业特别是巨型计算机的跨越式发展。
2003:刘东生、王永志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长期奋斗在地球科学研究领域,在黄土研究方面作出了大量原创性研究成果,使中国在第四纪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研究方面居于国际地球科学前沿。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从1992年起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创者之一,也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之一。
2004:空缺
2005: 吴孟超 叶笃正
肝脏外科学家吴孟超,创立了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领域。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
中国气象学家叶笃正,开创了青藏高原气象学,创立了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创立了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创立了大气运动的适应尺度理论。开拓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对中国现代气象业务事业发展的卓越贡献。
2006年 李振声(1931— ,遗传学家,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
2007年 闵恩泽(1924— ,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 吴征镒(1919— ,著名植物学家
2008年 两位科学家获得最高国家科学技术奖,一位获奖者是被称为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另外一位获奖者是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
2009年:孙家栋
辽宁省复县人,1929年生,男,中共党员,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8岁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学习俄语,后转入汽车系。新中国开始组建空军后,品学兼优的孙家栋作为急需的俄语翻译人才被选送入伍。
谷超豪(1926-),数学家。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温州人。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53年起在复旦大学任教,1957年赴前苏联莫斯科大学进修,获科学博士学位。历任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撰有《数学物理方程》等专著。研究成果“规范场数学结构”、“非线性双曲型方程组和混合型偏微分方程的研究”、“经典规范场”分别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三等奖、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2010年1月11日,谷超豪院士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0年:王振义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11年1月14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1年: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粒子加速器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
2.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新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人之一、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吴良镛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国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74个项目和10位科技专家,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3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83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8人。其中,“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2012:
谢家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粒子加速器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
吴良镛: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新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人之一、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
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发明奖的奖励等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抄国家技术发明奖的评审,对候选人所做出的技术发明,从难易复杂程度、技术思路新颖程度、技术创新程度、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先进程度,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推广应用程度、已获经济或者社会效益及发展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据此决定授奖等级。
基本评定标准如下:
(1)属国内外首创的重大技术发明,技术思路独特,技术上有重大的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推动了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已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可以评为一等奖。
(2)属国内外首创,或者国内外虽已有、但尚未公开的重大技术发明,技术思路新颖,技术上有较大的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对本领域的技术进步有推动作用,并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可以评为二等奖。
㈣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是啥最高奖吗
您好!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是该奖项的最高奖。
国家技术发明奖的评审,对候选人所做出的技术发明,从难易复杂程度、技术思路新颖程度、技术创新程度、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先进程度,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推广应用程度、已获经济或者社会效益及发展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据此决定授奖等级。
基本评定标准如下:
1、属国内外首创的重大技术发明,技术思路独特,技术上有重大的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推动了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已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可以评为一等奖。
2属国内外首创,或者国内外虽已有、但尚未公开的重大技术发明,技术思路新颖,技术上有较大的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对本领域的技术进步有推动作用,并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可以评为二等奖。
谢谢阅读!
㈤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哪个技术摘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随着人们对空抄气污染关注的提升袭,昔日被称为“黑色黄金”的煤炭,似乎已经成了“污染罪魁”,而燃煤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依然是亟待突破的国际性难题。今天(8日),浙江大学与浙能集团等合作的“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因破解了燃“煤”之急,获得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它有望全面提升我国燃煤污染治理技术和装备水平,推动国家超低排放战略实施。
项目组介绍,燃煤排放的氮氧化物、颗粒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容易造成灰霾。虽然我国已解决了燃煤机组二氧化硫的高效控制,但成分复杂的煤质和负荷适应性强的污染物低成本、超低排放技术,对破解我国燃煤污染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㈥ 2008国家年度科技进步奖,一等二等各有多少个奖项
http://blog.xiaonei.com/GetEntry.do?id=353788614&owner=223717921
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谁来“认领”? 2009-01-12 21:34 (分类:默认分类)
近日,2008年度的国家科技方面的各项大奖全部揭晓了,新闻中并没有说出所有的名单。在这里简单关心一下。个人最高奖就不说了,新闻上很详细了,那么看看其他方面的头等奖吧,基础科学的空缺就不说了,说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不一等奖”。见识较浅,请内行指正。
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技术发明方面最高奖就是一等奖,低的就不说了)
先引用一句话:2004年以前,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曾连续空缺达6年之久。而今年,“小型高精度天体敏感器技术”等3项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数量可谓空前。
好了,是哪三个呢?
简单搜一下,首先得到新华社的通稿,1、项目名称 硬脆材料复杂曲面零件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 2、项目名称 小型高精度天体敏感器技术。
第三个不知道,再搜一下,北航副校长徐惠彬主持的“巨磁致伸缩材料和器件的研究”,荣获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http://www.chsi.com.cn/jyzx/200901/20090112/16407223.html)
继续搜搜新闻,可以看到这三个奖都被“认领”了,两个北航的,一个大连理工的。至于他们的意义,内行应该知道,外行可以看评论。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也是一个空缺严重的奖,2000、2001、2002连续三年空缺,2003的给了载人航天,2004没有宣布,2005空缺,2006歼十,2007是9409工程(至于是什么多种猜测)。
2008年是“青藏铁路工程等三项成果”,三项哦,数量在1999年以后是空前(1999年后这个奖项的档次提升,宁缺毋滥)。相对于技术发明奖的透明,科技进步奖似乎很神秘,费了半天劲就是没搜到到底是啥成果得了。只搜到关于2007年所谓9409的猜测。
2007年度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公布之后,也引起了猜测。有一个“南阳防爆集团有限公司”非常勇敢,他们勇敢地“认领”了这个奖,你在或者google稍微搜一下,发现很多条目都是说这个9409就是什么电机。稍加分析,不免鄙视。此外,关于此项的猜测也颇多。看来大家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然后看到一条新闻:“许达哲激动地说,今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和所属航天二院等几十家单位共同完成的“9409”工程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项目完成人代表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这是科工集团十万职工的无上光荣! ”
这条新闻应该是确凿的。也就是说,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航天二院获得了这个大奖。那就不是那个什么公司,也不是很多人根据94联想到的094和093,因为了解一下航天二院就知道,它们不做核潜艇。这样猜测的范围就可以缩小很多了,一些军事论坛里已经说是某型导弹,个人感觉比较可信。
2008年度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除了大家知道的青藏铁路,还有两个,但是不论怎么搜索,都是搜索不到,也没看到有什么单位或公司“认领”。相比较“技术发明一等奖”全部在第一时间被“认领”,这个现象似乎蹊跷,其实应该是与国防有关的,不然口风不会这么紧。本人对军事不怎么了解,所以也不知道是谁得了。只是不知道今年会不会有新的“南阳防爆集团有限公司”再来认领这两个奖,呵呵...
㈦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颁发给了谁
在航空、航天、交通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有“一克重就是一克金”的说法,材料越轻结构工作效能越高。目前国际通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显著提高装备性能,但加工过程极易产生损伤,制约其广泛应用。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授予大连理工大学贾振元团队,表彰其发明的“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高质高效加工技术与装备”解决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高质高效加工难题,将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加工技术水平推进到国际前沿。
经过10多年攻关,团队研发出13台套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数控加工工艺装备,成为我国航空航天多个重点型号关键复合材料构件加工的唯一装备,实现了从无法加工或手工加工到低损伤数字化加工的跨越。成果已在航天一院、航天三院、中航工业、中国商飞等企业应用,突破了某新型航天装备舱段、某飞行器筒段、某系列直升机旋翼、某重型飞机调节板、大型客机机身筒段试验件、高铁车身试验件等关键复合材料构件高质高效加工难题,打破国外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