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汉字的创造与发展视频

汉字的创造与发展视频

发布时间:2021-08-06 23:31:12

❶ 汉字历史优久,汉字的创造和应用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少

悠,辞,索,

❷ 汉字的创造与发展 看到课题有什么疑问

(1) ①发展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汉字是不断变化发展的。(3分)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汉字发展经历了从繁到简,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识读和书写越来越方便。(3分)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面对西文字母和键盘输入的挑战,汉字不断完善,克服危机,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3分)
(2)①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我们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3分)
②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2分)
③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发展自己的才能,提高个人素质;树立坚定的信念,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4分)

❸ 汉字的发展过程 ppt 做出来 在线等

汉字的发展过程 ppt网址 http://www.ywhs.net/ite/upimg/soft/1_080311161212.ppt

❹ 1、 汉字历史优久,汉字的创造和应用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映响。

  1. 优(悠)久,映(影)响,不吃(辞)辛苦(劳),探锁(索)

  2. 甲骨制内作过程:A。除容净血肉,B。据削磨平。C。钻凿凹缺。D。刻字。E。炷烧凹缺。

  3.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古老汉字。价值:一、古时国王占卜;二、客观上成为历史档案的记载,三、汉字发展的源泉。

  4. 甲骨文是一种成熟而系统的文字,为后世的汉字发展奠定了基础。

  5. 贡献:1.记录了中国的历史。2. 汉字产生以后,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刻影响。日本、越南、朝鲜等国家的文字都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创制的。

❺ 汉字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做出的贡献

汉字一词早出自《金史》卷九本纪第九,“章宗一”:“十八年,封金源郡王。始习本朝语言小字,及汉字经书,以进士完颜匡、司经徐孝美等侍读”。

《金史》也出现多次,如:“女真初无文字,及破辽,获契丹、汉人,始通契丹、汉字,于是诸子皆学之”。 “长子布辉,识女真、契丹、汉字,善骑射”。

在清朝前期,政府官方文字是满文,当时已用汉字一词称呼中国传统的文字。更之前的古代中国,因为没有与他国区分的必要,多称呼为“字”或“文字”。

直到目前为止,台湾官方文字相关政策制定的中华民国教育部,以定义官方文字的“国字”作为称谓,而不使用其他国家使用的汉字一词,例如《国字标准字形表》等。民进党执政时期曾有意更名“汉字”,但遭媒体及部份人士批评为“去中国化”的一环而作罢。

另外,日本人也称呼为“汉字”,以别于由汉字衍生的假名。在南韩,汉字则与训民正音(谚文)相区别。

甲骨文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其中,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失传,仅有中国的汉字沿用至今。

传说中,汉字起源于仓颉造字。黄帝的史官仓颉根据日月形状、鸟兽足印创造了汉字。从历史角度来看,复杂的汉字系统不可能由一个人发明,仓颉应该是在汉字的搜集、整理、统一上做出了突出贡献,所以《荀子‧解蔽》中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而汉朝淮南子一书更描述仓颉的贡献为“天雨粟,鬼夜哭”:描述文字的发明有如天上降下五谷广披大众,使得资讯透过文字能传载给任何人;而仓颉之前已去逝的人(鬼)都痛哭没有办法享用到文字的好处。

但是,商朝以后的汉字和这些几何符号是否一脉相承,这个问题还在争议中。许多学者提出,这些字符不一定是汉字的前身,甚至不能绝对肯定是文字。

汉字经历了从巨细靡遗描绘意象的方式往简化成容易纪录刻画的方向变迁,字形逐步脱离事物的具体形象。这一时期的汉字也称为古文字。

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在已发现的4500多个甲骨文单字中,目前已能认出近2000字[来源请求]。与甲骨文同期,青铜器上铸造的文字称为金文或钟鼎文,西周时期的《散氏盘》、《毛公鼎》具备很高的史料和艺术价值。

春秋时代开始,各地诸侯相争,而原本周文化独尊的局面逐渐破坏,各地区文化开始有"在地化"的改变趋势。到了战国时代以后,这种情况更明显,在文字使用方面可以粗略依照地域分为五大系统:东方齐系、东北燕系、南方楚系、北方晋系和西方秦系文字,各系统的文字大体上相近,只有小部份文字有所差异,因此彼此文书往来并没有太大问题。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李斯在大篆(秦系文字)和六国古文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和整理,制定出了小篆作为秦朝的标准书写字体,统一了中国的文字。小篆呈长方形,笔画圆润流畅。

小篆解决了各国文字间出现大量异体字的情况,“书同文”的历史从此开始。文字的统一有力促进了不同语族间的文化传播,对中国的统一以及东亚各国的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世界文字史所罕见。

汉字的发展经历了许多不同的演变。初期汉字系统的字数很少,以象形与指事的独体字为主,大量事物以通假字来表示,使文字表述存在较大歧义。例如先秦的“文”,兼有后世的新字“纹”的功能,表示一组成各种事务的规律、型式,不单指文字的文,也包含野兽身上的花“文”、布上面的织“文”、手指的指“文”等数种含意。

除了“凹”、“凸”等特例直到唐朝才发明,大部分的象形指事字很早就已经定型,成为下个时代形声会意组字法的基础。

为了能更精准的表述,最早从小篆的时代开始一直到现代,因应随文明发展不断增加的新事物,以基本的象形指事字为基础,发展了形声、会意的组字法,以组合方式,来细化大量的字出来,使得文书上记载越来越精密,到今天一直为造字的主力。

最早海上的交通工具就只有:“舟”一种;但演化到现在,细分成“舨、舟、艇、船、舰”等不同小大规模与形制的“舟”。
一开始金属只有“金”一种,但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对于金属的知识更加丰富,“金”被细化成“金”、“银”、“铜”、“铁”等等。
隋文帝杨坚原为随国公,但因“随”字的“辶”有不稳定之意,故去掉“辶”,而造“隋”字作为国号。
唐朝和武周时,武则天根据“日月当空”之意而造字“曌”(同“照”字)作为她的名字。同时发明的文字还包括圀、瞾、囝等。人称则天文字。
五代刘龑取“飞龙在天”之意创了自己名字内的“䶮”字。
在近代,由于大量西方知识的涌入,也造了许多字。例如随着“Beer”传入中国,如何用汉字表达是一个问题,最初译为皮酒,后觉不妥,于1910年左右创造了“啤”字——译为“啤酒”。(而在同一时期,朝鲜半岛与日本采用了“麦酒”这个名字作为“啤酒”的译名。)
近代化学名词在翻译成中文时,也用了形声会意造字法,造了一系列的新字,例如“溴”、“钚”元素与“醇”基、“醛”基等有机化合物名词。另外化学上还有很多将两个字的部分凑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的字,其发音也是两字发音凑合而来。如“烃”(碳氢)、“羰”(碳氧)、“巯”(氢硫)、“羟”(氢氧)等。
为了表示英制的单位,还造了一些多音节的字,如里(海里)、嗧(加仑)、瓩(千瓦)、呎(英尺)、哩(英里)等度量衡用字。目前在台湾仍然使用,但多为单多音节混用,港澳地区亦同。不过这些多音节的字在1977年7月20日大陆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计量局所发的《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中被淘汰,在大陆地区不使用。
有了造好的象形、指事的独体字为基础,使用形声、会意组字法随着文明的发展,组出表示新事物的合体字,这使得记载为文时,以前述的各种不同的船来说,只要看一单位的字形,我们就知道指的是那一种“舟”,这样辨识理解的效率非常高;反过来,以组词的方式就要看过前后文(或短或长)有其他哪些字才能判断正确的意义,较缺乏辨识效率,但方便口语沟通(汉字同音字太多,听觉不易辨识,解法一为组词,二为如韩日语数音为一字:“里”发音为海里)。

小篆笔画以曲线为主,后来逐步变得直线特征较多、更容易书写。到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书体。隶书的出现,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汉代以后,汉字的书写方式逐步从木简和竹简,发展到到在帛、纸上的毛笔书写。草书、楷书、行书等字体开始出艺术。古代印刷术发明后,出现了用于印刷的新字形宋体,传入日本,衍生出明体(可能是在明朝传入。微软操作系统默认字形,细明体即为之),在现代又陆续出现了黑体、仿宋体等字形。

❻ 汉字的创造与发展

1、为了记事方便。
2、结绳记事
3、甲骨文
4、你发图片看下
5、比如偏旁找部首等!

❼ 中国汉字演变过程图片演示

几千年来,汉字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经常性的、不间断的演化,造成了商代甲骨文与今日楷书汉字之间的巨大形体差异。其间可以以秦国篆隶为分水岭划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两个大的阶段。

一、古文字阶段从时间上来讲包括商代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六国文字和秦系文字。

二、今文字即隶楷阶段的汉字,从汉代一直延续至现代。

汉字从甲骨文到现代的楷书,从古文字到今文字的演变以及古、今文字内部各个阶段的变革,可以总结出几条明显的演变规律:简化、声化、规范化。演变过程可归纳为:甲骨文(商)→金文(周)→小篆(秦)→隶书、草书、行书(汉)→楷书(魏晋)。

(7)汉字的创造与发展视频扩展阅读:

汉初文字承接秦制,秦隶结构日渐简化,线条日渐匀称,笔势的波磔日渐规整,也就逐渐形成了汉隶。隶书是两汉的主要通行字体,用于庄重严肃的场合,而在人们起草文件和通信中则多使用草书这种简便字体。到东汉晚期,在隶书和草书的基础上形成了行书,大约在汉魏之际,又在行书的基础上产生了楷书。经过魏晋二百年左右的时间,楷书最终确定了它的统治地位,而行书也演变成为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行书书写速度快,又不像草书那样难以辨认,因此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与此同时,草书更为简化,更不易辨认,唐代以后,完全成了一种供欣赏的艺术品。

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古今汉字的演变

阅读全文

与汉字的创造与发展视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