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味精是日本发明的
味精,学名谷氨酸,严格意义上不能叫发明,叫发现
是日本东大教授——池田菊苗,从日本内传统“和食”的必容须配料高汤“出汁”中提取而得,日本的传统饮食中是用出汁作为鲜味剂的,所谓“出汁”就是海带+干柴鱼片煮的透明高汤。
从此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与烹饪习惯,刚传入中国时,民间号称“白水变鸡汤”。。如今绝大多数中国人没有味精这种鲜味剂,怕是不会做菜了。
㈡ 日本“发明大王”中松义郎,总结出发明创造的三大要素和是个步骤是什么
三大要素是:合理,灵感和实用。 十个步骤是: (1)解放思想,特破陈旧观念的束缚 (2)详细调查市场需求,做到心中有数 (3)具备一样的理论基础,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做到融会贯通 (4)看看自己的构思是否违背科学原理,若违背科学原理立即放弃之 (5)善于捕捉灵感 (6)根据自己头脑中的想象进行实验 (7)认真分析实验数据 (8)以实用价值高低来评价发明的意义 (9)若一项发明不具备实用价值,尽量使其更加完善 (10)迅速使发明成果转化为商品 以上答案是从我的读书笔记里翻出来的,翻了半个小时也找不到出处。如果要出处你自己查好了。
㈢ 日本人发明了什么东西
1. 味精
于1909年被日本味之素公司所发现并申请专利。纯的味精外观为一种白色晶体状粉末。当味精溶于水(或唾液)时,它会迅速电离为自由的钠离子和谷氨酸盐离子(谷氨酸盐离子是谷氨酸的阴离子,谷氨酸则是一种天然氨基酸。)
2. 杯面(方便面)
是由1958年台湾裔日本人安藤百福有鉴于当时吃一碗面要排队排很长,所以在大阪府池田市发明的。安藤百福并在发明方便面后,创立日清食品公司,贩售“鸡汤拉面”(香港名为日清伊面,中国内地为日清始祖鸡汤拉面)口味,最初的售价为35日元,但仿制品随即出现,导致产生削价竞争。
安藤很快意识到,必须规范市场,才能维护新产品的名誉。1960年,他打赢了方便面着作权官司,第二年注册了“鸡肉拉面”商标。1964年,安藤成立日本拉面工业协会,把方便面专利转让给业界。安藤说,此举是为了把行业做大,从而给庶民提供价廉物美的方便面。
3. 卡拉ok(KTV)
意指无人乐队,是一种源自于日本的娱乐性质歌唱活动,通常是在播放预录在录像带之类储存媒介上,没有主唱人声的音乐伴奏同时,在电视屏幕上同步播放着节拍提示的歌词,然后由参与者边看着歌词边持麦克风唱歌。自1971年时井上大佑发明了最早的音乐伴唱带之后,它已成为现今最受欢迎的大众休闲娱乐方式之一。
4. K线图
起源于日本十八世纪德川幕府时代的米市交易,用来计算米价每天的涨跌。因其标画方法具有独到之处,人们把它引入股票市场价格走势的分析中,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已经广泛用于股票、期货、外汇、期权等证券市场。
5. 八木天线
一种定向天线,是1928年由日本天线专家八木秀次和宇田太郎俩人设计的。因其具有增益高、方向性强、结构简单的优点,它被广泛应用在无线电测向和长距离无线电通信。
6. 日本现代术语
极大影响了现代汉语。比如:科学、人权、社会主义、自由主义、治外法权、土木工程、工艺美术等等,此外还有,动漫、腐、攻受、萝莉、达人、人气等。
7. CD、VCD、 blueray蓝光 、随身听
CD起源于1980年,由荷兰的飞利浦公司和日本的索尼合作所发表的音乐光盘(Audio CD),亦称CD-DA。从此之后,因其它媒体市场的发展而连续推出一些的光盘规格与产品。
影音光盘(VCD),是一种在光盘上存储视频信息的标准。VCD可以在个人电脑或VCD播放器以及大部分DVD播放器中播放。其标准由索尼、飞利浦、JVC、松下等电器上产厂商联合于1993年制定,属于数字光盘的白皮书标准。
世界上第一款随身听是由索尼1979年研发出来的。
8. 仙贝
柯南动画里的仙贝煎仔饼是由日本传入台湾的,日本人称煎仔饼为仙贝。煎饼,在日据时代日本人大量来到台湾也把这项技术带到台湾来。所以,煎仔饼是由日本传入的,是属于日式的小饼干及点心零嘴,深受当时日本人及台湾人的喜爱,其实就是膨化面饼。
9. 众多游戏机
日本人发展和发明了电子游戏机。
10. 电饭锅
日本战败后,大军火商三菱的部分工厂转产民用品。1940年代末期,三菱开发了第一部电饭锅。1956年圣诞节前,东芝公司试制了700个带所谓“定时功能”的电饭锅。
11. 笔记本电脑
1985年,有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第一款笔记本电脑T1100正式问世。
12. 全自动麻将桌
13. 变频空调
日本东芝开发第一台。
14.数位板
日本人发明了世界第一块数位板,不仅给日本动漫界带来了极大便利,还影响了美国好莱坞,大型电影制作离不开它。
㈣ 奇特的脑回路,日本都有哪些让你实在无法理解的发明
日本有许多奇奇怪怪的发明,这种发明往往是民间的一些人发明的,看起来有时还觉得挺有用的,但是往往非常的奇葩,这些发明又毫无意义。
最后就是一个,放大镜点烟器,他借用的是放大镜在太阳光底下可以聚焦的功能,可以把香烟夹在放大镜下面,然后借助太阳光点燃,但是打火机现在已经非常普遍了,大街上随处可见的便利店都可以买到打火机,为什么要带一个那么大的放大镜了,而且还特别的容易碎。
㈤ 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45%,但他们的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
价值观问题。
中国为什么要出口一次性筷子?
因为其中有利益、它可以让生产它的人获得好的回生活。
日本为什么答要进口一次性筷子?
因为其中也有利益、日本的支柱产业是科技、文化、及情色业。发展的方向、机遇,极其丰厚、筷子只是蝇头小利、不值得用森林来换取。
综上所述、这个问题是国人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造成的结果。这也是现在中国人被称为“世界民工”的原因、中国的多数富人都是将钱投资在房地产、能源(如矿石等等)出卖国家资源,并没有产生多少价值。
日本和中国在筷子问题上处理方式的不同、不是因为日本人有多高尚、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必要靠出卖自己及后代的资源为代价、获得财富,过上体面的生活。
鼠目寸光、穷凶极恶等成语,和这个百分比所反映出来的东西很接近哦。
㈥ 日本的几大发明
怎么会只有游戏机呢。
日本人发明了味精。1909年被日本味之素(味の素)公司所发现并申请专利。
·日本人发明了雷达的原理应用----八木天线
·日本科学家在微生物的发现上有突破性的发展,发现了毒蛇毒液的原理,以后救活了世界上的无数人
·日本人在二战后发明了发光二极管,现在世界上每个管子都有一点点日本的专利费
·日本的汤川秀树在核物理方面的研究在二战刚结束的几年就获得了诺贝尔奖
·日本现代术语极大影响了现代汉语。比如科学,人权,革命,社会主义、自由主义、治外法权、土木工程、工艺美术、攻守同盟、防空演习、唯物史观、动脉硬化、神经衰弱、财团法人、最后通牒、支配、多元化、方程式、日本式、胃炎、生产力、原动力、想像力、劳动力、记忆力,可能性、必然性、偶然性、宏观、微观,直线、曲线、抛物线、警戒线,效率,资产阶级、中产阶级、无产阶级,竞争,独立,演说,干部,指导,市场,经济,等等。
日本人第一次讲磁带成功转为mp3格式,发明了cd和walkman
·日本人用液晶这一材质发明了液晶电视。
·日本人发明了K线图,起源于日本十八世纪德川幕府时代(1603~1867年)的米市交易,用来计算米价每天的涨跌。现已经已经广泛应用于股票、期货、外汇,期权等证券市场。
·日本人发展和发明了电子游戏机。GB,GBA,GBSP,NDS/NDSL,PSV,PSP,FC,SFC,MD,SMS不举例了,大家懂得。
·日本人发明音乐止痛药,这种药物是通过伴有lavender(一种熏衣草属植物)香味的古典音乐来为患者达到止痛目的的。
·日本松下发明了3口插头。
·日本人发明了世界第一块数位板(walcom),不仅给日本动漫界带来极大便利,还影响了美国好莱坞,大型电影制作离不开它。
·日本人发明和发展了二次元世界,ACG不再是单独个体,而真正形成了一个产业和世界。
·日本人发明了虚拟人声VOCALOID等,还有虚拟形象在日本风靡一时。
还有好多我就不说了,以上是复制来的。。只想说,中国差太远了。除了吹B还是吹B,
㈦ 如何评价日本月代头存在的意义
关东的江户子(江戸っ子)们,是出了名爱打扮的“时尚之士”,不仅如此,往往还“爱洁成癖”。每日散工以后,趁着天色尚早,总要揣上个十六七文钱,直往澡堂子里赶。待沐浴更衣过后,若是还有几文闲钱,也是一定要寻一间小店,让剃头匠磨快了剃刀,将那脑袋顶上新生的小杂毛刮得干干净净。抬手摸起光光滑滑的头顶,对那师傅满意地点点头,随后又将重返大街——这便是江户子的日常之一。若说近世以来的男儿,非“月代”之外是无以为代表的。这种将头部顶端的头发全部去除,仅对侧后方的头发进行保留的发式即为“月代(サカヤキ)"。月代发型的起源被后人公认为是武家为方便战斗而采用的一种发型。通常说法为,剃掉头顶一部的头发,在参与合战佩戴头盔时能够避免头部闷热瘙痒等令人不适的状况发生。而根据江户时代礼学家伊势贞丈在著作中的研究,他认为月代(サカヤキ)一词实为(サカイキ)的误传。而所谓“サカイキ”一词,以汉字可表示为“逆息”,即“不正之气”。而月代头之所以要剔除头顶的头发,实为剔除不正之气,进而贯通人体。这种说法中的“气”,常常被人认为是因闷热所至的“蒸气”,但其含义往往也有另一种说法。中国的中医学在公元五世纪到六世纪时传入了日本,此后一直在日本持续发展。古代中医学中,有所谓“气机”之说,指代人体内的气体流动,与能量流动具有关联。中华武术有”内练一口气“之说,而在日本的古武道中,”气“的作用同样有异曲同工之处。对于需要上阵杀敌,战场搏命的武士们而言,剔除头顶的头发意味着头部能够减少荷载,便于体内”气“的贯通。因而,在战争上能够更好发挥自身的武艺。此外,也有一说此气是气血上涌的意思。总之,月代起源于何,月代因何得名,现已无法确切考证。关于月代的最早书面记载,可以追溯到平安末期,公家关白九条兼实在面见武家权臣平时忠(平清盛之妻时子的弟弟)时,其日记(后为《玉叶》)所记载的:“其鬓不正、月代太见苦(“见苦”意为“不体面”)、面色殊损。”也由此,月代之起源被后世的考证者认为是平安末期,自武家阶级而起的风潮。在镰仓至室町时代,亦有《太平记》等文学作品对月代这种发型进一步进行了描绘。公元1609年,江户时代初期,在萨摩的岛津氏大名向琉球出兵后,冲绳的古民谣集《おもろさうし》(由于没有明确的以汉字表示的名称,此处保持原来的平假名)就曾对萨摩军士的月代发型戏称为“前坊主“(可理解为“半秃子”)。在江户时代的《武家诸法度》制定之后,月代发型被规定为武士依照体统的标致发型,由此武家的月代之风也渐渐传入了町人阶级当中。
㈧ 日本保留唐朝头盔并把它发扬出来了导致很多人认为这是日本发明的造型
平安时代以前的日本盔甲基本是唐朝盔甲的造型。甚至公家贵族的官服都是仿照唐朝的。
但是平安时代以后,随着武士势力的兴起,日本人的盔甲就不再以唐朝盔甲为主了,而是按照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来设计盔甲。
㈨ 日本四十七义士讲述的什么故事
你好,朋友
一、先给你介绍一下事件
这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忠臣藏,也就是元禄赤穗事件。他们47人都是赤穗藩的藩士。体现的是为主尽忠的故事。
因为他们的藩主(长矩)因为受高家吉良上野介义央的侮辱而在松之廊下用腰刀将之砍伤,事件发生后,德川五代将军纲吉非常愤怒,独断的裁定即日浅野内匠头切腹,因而内匠头于下午五时在田村右京太夫邸切腹。这就是元禄赤穗事件的开端。
首席家老大石内藏助良雄带领包括儿子在内的四十七位武士(义盟同志)秘密潜入江户于14日深夜,集结于吉良府邸附近。15日拂晓4~6时间,讨伐吉良义举开始,义盟同志按照部署攻入吉良府邸。在激烈的生死战中,躲藏在台所横向堆放柴火部屋中的吉良上野介,被间十次郎用枪突刺后,首级由武林唯七斩去,义举成功。义士无一人死亡。
其后,在江户泉岳寺的亡主内匠头墓前,义士们奉献上义央的首级,最大限度的体现了武士的忠诚,宽慰了亡主的英灵。
二、
他们所处的江户时代是一个封闭锁国的年代,德川将军家害怕这些诸侯有实力造反所以想着法的削弱他们的实力,如诸侯必须在国在京各半年,还要为修佛寺,开山,修路,治水出钱出力。将军家为他们制订了非常严格苛刻的法定。规定一国才能有一座城堡,不许做海外贸易,不许拥有2杆帆以上的船(好像是这样说的)。
全国分为几个等级,除贵族、武士外,还有商人、农民和贱民。贵族、武士自不必说,商人只许呆在城下町。不许接触武士,农民也只许呆在本村除非有藩主出具的通行证否则不许外出,违令者灭九族。贱民只能从事屠宰之类的工作。
我说的都是白话,如果你需要写论文的话为你推荐一本书叫《德川时代史论》里面详细的介绍了整个江户时代的情况。挺全的。
希望这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