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变电检修工是做什么的
变电检修工是负责检修、更换、调试、维护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维修变压器、互感器等变电设备,使其安全质量得到保障的工种。
按照检修工艺导则、规程和技术要求,检修、更换、调试变电设备;
拆卸、检修、清洗、组装、调试断路器及其操动机构,进行电气、机械机构的特性试验;
更换及检修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接地开关;
维修变压器、互感器、消弧线圈、电抗器、无功补偿设备、防雷设施等变电设备;处理绝缘油、液压油、气体;
针对设备的运行工况、缺陷和隐患,提出反事故措施;填写各类检修报告。
(1)变电检修发明扩展阅读:
由于变电器结构比较复杂,如果在损坏原因不明或者检测不到位的情况下进行拆卸检修,很可能导致变电器不但无法修复,还有进一步遭到损害的可能。
很多变电检修单位无论在熟练检修工人的配备还是检测、维护设备以及检修方案的准备方面,都存在较多的不足,这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极为不利。
以计划和布局为重心的检修计划,检修策略和流程是整个检修工作的关键,也是检修计划拟定的基础。而检修计划的有效进行必须围绕设定好的程序展开,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⑵ 变电检修做什么的
变电检修工是负责安装、调试、检修、维护变电设备,使其安全质量得到保障的工种。在电力行业的十几个工种中,变电检修工算得上是比较辛苦且高危的工种了,人们把变电检修工称为供电设备的“医生”和“护卫神”。具体的设备我就不知道了.呵呵~
⑶ 国家电网里变电检修是干啥具体工作的啊
就是维修工,或者说要上电杆,平时出野外的情况很多,刚开始要适应一下节奏,可能累点,但是收入还是不错的。
⑷ (名词解释)电力系统中,什么叫变电检修、什么叫一次(设备)检修
简单讲,变电检修是指对相关的所有变电设备的检修。一次(设备)检修是对变配电的一次设备,如开关,刀闸,变压器,母线,移相电容等的检修。
⑸ 电的发明过程
电的发明过程
早在两千五百多年以前,古希腊人‘泰勒斯’(Thales,640-546B.C.)发现琥珀的摩擦会吸引绒毛或木屑,他将这种现象称为静电(static electricITy),并第一个提出了‘电’这个词。而英文中的电(Electricity)在古希腊文的意思就是“琥珀”(amber)。希腊文的静电为(elektron) 。泰勒斯对电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将电解释为阴阳两极现象。
公元1600年,英国人吉尔伯特(1544~1603)对电现象做了多年的实验,他发明了验电器,这为后来人们对电进行更科学的研究提供了试验基础,并以希腊语定义「electron」(电子)一词。他发现了“电力”,“电吸引”等许多科学现象,并最先使用了“电力”、“电吸引”等专用术语。
吉尔伯特是世界上第一个从系统的科学原理上来研究电现象的人,因此许多人称他是电学研究之父。在吉尔伯特之后的200年中,又有很多人做过多次试验,不断地积累对电的现象的认识。
1734年,法国人杜伐发现了同号电相互排斥、异号电相互吸引的现象。
1745年,普鲁士(德国的前身)的一位副主教克莱斯特在实验中发现了放电现象。
18世纪中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大电学家富兰克林又做了多次实验,进一步揭示了电的性质,并提出了电流这一术语。
富兰克林对电学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通过1752年著名的风筝实验,“捕捉天电”,证明天空的闪电和地面上的电是一回事。他用金属丝把一个很大的风筝放到云层里去。金属丝的下端接了一段绳子,另在金属丝上还挂了一串钥匙。当时富兰克林一手拉住绳子,用另一手轻轻触及钥匙。于是他立即感到一阵猛烈的冲击(电击),同时还看到手指和钥匙之间产生了小火花。这个实验表明:被雨水湿透了的风筝的金属线变成了导体,把空中闪电的电荷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这在当时是一件轰动一时的大事。一年后富兰克林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避雷针。
电流现象的研究,对于人们深入研究电学和电磁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最早开始电流研究的是意大利的解剖学教授伽伐尼(1737-1798)。伽伐尼的发现源自于1780年的一次极为普通的闪电现象。闪电使伽伐尼解剖室内桌子上与钳子和镊子环连接触的一只青蛙腿发生痉挛现象。严谨的科学态度,使他没有放弃对这个“偶然”的奇怪现象的研究。他花费了整整12年的时间,研究象青蛙腿这种肌肉运动中的电气作用。最后,他发现如果使神经和肌肉同两种不同的金属(例如铜丝和铁丝)接触,青蛙腿就会发生痉挛。这种现象是在一种电流回路中产生的现象。但是,伽伐尼对这种电流现象的产生原因仍然未能回答,他认为蛙腿的痉挛现象是“动物电”的表现,由金属丝构成的回路只是一个放电回路。
伽伐尼的看法在当时的科学界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但是,另一位意大利科学家伏打(1745~1827)不同意伽伐尼的看法,他认为电存在于金属之中,而不是存在于肌肉中,两种明显不同的意见引起了科学界的争论,并使科学界分成两大派。
1800年春季,有关电流起因的争论有了进一步的突破。意大利人‘亚历山大.伏打’发明了著名的“伏打电池”。这种电池是由一系列圆形锌片和银片相互交迭而成的装置,在每一对银片和锌片之间,用一种在盐水或其他导电溶液中浸过的纸板隔开。银片和锌片是两种不同的金属,盐水或其他导电溶液作为电解液,它们构成了电流回路。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电池,是由很多银锌电池连接而成的电池组。但在当时,伏打能发明这种电池确是很不容易的。
伏打电池的发明使人们第一次获得了可以人为控制的持续电流,为今后电流现象的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电流效应的应用打开了前景,并很快成为进行电磁学和化学研究的有力工具。
过程简介
1600年, 英国 吉尔伯特(William Gilbert,1603-1640)发明了验电器,这为后来人们对电的研究提供了试验基础,并以古希腊语定义「electron」(电子)一词。
1660年 德国 朱利克( Ott von Guerick,1602-1686)制造摩擦起电机。
1703年 荷兰商人从塞伦岛将加热后能产生电的石头带到日本。
1729年 英国 格雷(Gray,-1736)认为物质可分导体与绝缘体。
1732年 美国 富兰克林主张电为一流体说。
1733年 法国 迪非(Deffe, 1698-1739)发现正负电并提出电为二流体说。
1744年 荷兰 莫欣普克(Pieter von Musschenbroek)发明来顿瓶。
1752年 美国 富兰克林(Franklin,1706-1790)用风筝实验,证明雷和摩擦电性质相同,因而发明避雷针。
1753年 英国 约翰(John Canton,1718-1772)发现静感应装置,向皇家协会报告静电感应。
1772年 意大利 加凡尼(Galvani,1737-1798)提出带电体间的平方反比定律、介电常数概念。
1775年 意大利 伏特设计起电盘。
1779年 法国 库仑提出摩擦定律。
1780年 意大利 加凡尼(Galvani,1737-1798)发现两种不同金属相碰会产生,并称为动物电。
1785年 法国 库仑(Columb,1736-1806)发现带电体相互间之静电平方反比定律及磁极间之磁力,是为所谓之库仑定律。
1799年 意大利 伏特(Volta,1745-1827)发明电堆及电池。
1800年 意大利 伏特在英国皇家协会发表关於伏打电池的论文。
1821年 英国人‘法拉第’完成了一项重大的电发明。在这两年之前,奥斯特已发现如果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它附近的普通罗盘的磁针就会发生偏移。法拉第从中得到启发,认为假如磁铁固定,电线圈就可能会运动。根据这种设想,他成功地发明了一种简单的装置。在装置内,只要有电流通过线路,线路就会绕着一块磁铁不停地转动。事实上法拉第发明的是第一台电动机,是第一台使用电流将物体运动的装置。虽然装置简陋,但它却是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电动机的祖先。
1831年,法拉第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第一台发电机。他发现第一块磁铁穿过一个闭合线路时,线路内就会有电流产生,这个效应叫电磁感应。一般认为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是他的一项最伟大的贡献。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Siemens)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
⑹ 电的发明对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变化
电是蒸汽时代之后最伟大的发明,电的应为成就了工业的第二次革命,是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专代,我属们可以用电灯照明,电话、无线电沟通,机械生产用电动机做动力,等等 今天与电有关的改变,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出行、交往形态,出现大城市,夜生活繁多的大城市,这些变化就是文明的进步,很多与电有的例子就可以说明,一旦没有电,你就知道人们有很多事做不了,这就是体现电的重要性
电的发现和应用极大的节省了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使人类的力量长上了翅膀,使人类的信息触角不断延伸.电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两方面:能量的获取转化和传输,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襟抱堂网络策划机构认为,电的发现可以说是人类历史的革命,由它产生的动能现在每天都在源源不断的释放,人对电的需求夸张的说其作用不亚于人类世界的氧气,如果没有电,人类的文明现在还会在黑暗中探索.
⑺ 与电有关的发明有哪些
电灯,电话,电冰箱,电脑,电风扇,空调,洗衣机,微波炉,电磁炉,电熨斗,电吹风,吸尘器,电饭锅,电动剃须刀,电热水壶,电视机。
⑻ 电是谁发明的
电是被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的。
1752年,富兰克林提出了风筝实验(。其他科学家在实验中,将系上钥匙的风筝用金属线放到云层中,被雨淋湿的金属线将空中的闪电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证明了空中的闪电与地面上的电是同一回事。后来他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富兰克林让别人做了多次实验,进一步揭示了电的性质,并提出了电流这一术语。富兰克林对电学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通过设计1752年著名的风筝实验,“捕捉天电”,证明天空的闪电和地面上的电是一回事。
(8)变电检修发明扩展阅读:
很久以前,就有许多术士致力于研究电的现象。可是,所得到的结果真是乏善可陈,少之又少。直到十七和十八世纪,才出现了一些在科学方面重要的发展和突破。在那时,科学家并没有找到什么电的实际用途。
这要等到十九世纪末期,由于电机工程学的进步,把电带进了工业和家庭里面。在这个电气研发的黄金时代,日新月异、连绵不断的快速发展带给了工业和社会,难以形容、无法想像的巨大改变。做为能源的一种供给方式,电所具有的多重优点,意味着电的用途几乎是无可限量。
例如,大众交通、取暖、照明、电讯、计算等等,都必须用电为主要能源。来到二十一世纪,现代工业社会的骨干仍旧依赖着电能源。在可看见的未来,电能必是绿色科技的主角之一。
⑼ 电气时代有哪些发明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专学家们根属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这一时期,能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电动机也被发明出来,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但是,要把电力应用于生产,还必须解决远距离输送问题。1882年,法国人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建立了美国第一个火力发电站,把输电线联接成网络。电力是一种优良而价廉的新能源。它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
⑽ 变电运维与变电检修区别
运维就是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检修就是处理设备异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