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摄影时模特手里拿一个黑白灰的板,这块板的名称
标准色板中的一种 灰色的一般单卖,叫灰卡,大约几十元
『贰』 摄影的语言是什么
摄影语言;顾名思义就是用镜头像语言一样去表达我们的意思,我们通常可经由摄影机所拍摄出来的画面看出拍摄者的意图,因为可从它拍摄的主题及画面的变化, 去感受拍摄者透过镜头所要表达的内容,这就是所谓'我的镜头会说话',也就是一般所讲的'镜头语言'样的在影像的世界里,虽然和平常讲话的表达方式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所以说镜头语言没有规律可言,只要用镜头表达你的意思,不管用何种镜头方式,都可称为镜头语言.
『叁』 人物照片有几种风格
摄影风格一般是摄影师根据被摄人物的气质和要求来进行定位和调整,也就是说不同的人像摄影都会有不通的风格。风格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当摄影师的探索成为一种有设计的自觉行为并按照一种特征进行系统化的创作的时候,风格便成形了。
以下是常见的人物风格:
一、清新
这是一种常见的照片风格,很适合表现青春 朝气 阳光,受到广大年轻女性的欢迎。这类照片都以亮色调来表现,以清纯甜美的少年为模特,穿着青春朝气的服装,在自然环境中打造令人怦然心动的画面。人甜画面甜,所有此类照片通常称为糖水片。
『肆』 黑白摄影的基调是什么
摄影中影调来源于音乐,来源于音乐中的术语,是因为摄影这种利用光影变化而构成的画面更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视觉上的节奏与韵律。
对摄影作品而言“影调”,又称为照片的基调或调子。指画面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和色彩的色相明暗等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关系,是欣赏者感到光的流动与变化。
摄影画面中的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是由影调来体现的,如线条是画面上不同影调的分界。
自然界所有的颜色(即固有色)有三个主要特征:色彩的色调、饱和度和明度。但对黑白照片而言,多种可见色反映在黑白照片上,只形成黑白灰三个色阶,其间的差别只在亮度上,这样自然界千变万化的色彩便失去了两个最重要的特征――色彩的色相和饱和度,只保留了明度(亮度)。不同亮度的景物变化为相对应的黑白灰色阶,所形成的明暗层次。因为不具备有色彩的特征,我们将黑白摄影中的基调称为“影调”,以能表现出五彩缤纷的色调为特征。
一、黑白照片的影调
影调与流动物体之间的光线又极为密切的关系。在摄影画面中,影调结构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表现为由白(高亮度)过渡到黑(低亮度)的层次等级。在黑白摄影中,影调不但能体现物象,还能抽象地再现于对应原景物的固有色彩。如:红为较深的灰而黄色为较浅的灰色,黑中有黑,白中有白。灰色层次多,影像明暗变化大,称为影调丰富,影调细腻;反之,黑白灰过渡剧烈,呈跳越式变化,灰色层次少,称为影调单一粗犷。
其次,不同的影调能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丰富的影调有助于产生恬静、温和、舒畅之感;粗犷的影调有助于给人们以刚强、力量、激烈、兴奋之感。
其三,自然界中被人们视觉观察到的灰色调是无限多的9阶灰。色谱是为了对影调进行大致分类,并因它作为识别和记录色调的依据。
其四,照片中不同程度的黑白灰有不同的视觉感受。黑色给人你庄严、稳重、压抑之感;白色给人以圣洁、明朗、开阔的感觉;灰色给人以黑白间的感受,使人有正常协调之感。灰色的不同变化在画面中常常有协和的用,在黑白两极之间搭起桥梁使之协调。
其五,照片中的黑白灰之间的搭配与过渡成为等级配置。不同的配置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的倾向,于是形成不同 “调式”的照片。
二、 黑白照片的调式
黑白照片的基调通常概括为中间调、低调和高调。
1、中间调
中间调是有各种灰色阶调为主调构成的影调。由于中间调的主调是灰色,所以中间调也称为灰色调。
中间调为照片的基调,可以产生平和与疏淡的感觉。显然,中间调在影调上缺少强烈的冲击力,但对各类题材都有表现力,在表现上比较自由,画面贴近生活,不显张扬,主体比较强,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照片都是中间调的原因。因为交待的清楚,所以新闻与纪实照片大部分使用中间调。
对比强烈(反差大),中间调给人一种生气、力量与兴奋之感;对比平淡的照片,中间调给人一种凄凉、压抑与朴素之感。
2、高调
白色与灰色(白 、级浅灰、浅灰、中灰)占绝对优势的照片,称为高调照片。高调照片给人以圣洁、明朗、开阔之意,所以高调照片给人视觉感受为轻盈、纯洁、明快、清秀、宁静、淡雅与舒适。
高调照片并不是“满篇皆白”在浅而素雅的影调环境中局部的少量的黑色(或暗色)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黑暗影调所构成的部分则往往成为画面的视觉中心。
3、低调
黑或黑灰色占绝对优势的照片,称为低调照片。低调的照片使人联想到黑夜,所以低调照片能给人神秘、含蓄、肃穆、庄重、粗豪、倔强和力量的视觉感受。
低调能够应在某些情绪气氛为凝重、忧伤感。这在日常生活中是不乏其例的。如政治家会谈时后的服饰等。
低调形成的基础为黑色,但照片不是黑成一片,必须在相应的位置辅以两色(高光),正因为有大片的暗色调起烘托陪衬,小面积的亮色则往往因其突出而成为整个画面的视觉中心。
低调照片适合表现黑色为主要基调的题材。在人像摄影中,低调照片常常用来塑造有力量与庄重感的男性,用于女性,它产生冷峻,优雅的神秘魅力之感。
4、影调配置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和改善方法
一是根据被摄对象的特征确定影调。二是影调配置要完美的突出主体。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对比,将某一色块(景、物、人)突出,使其更具视觉冲击力。三是防止黑白反差的等量分配,避免主次不分。影调变化形成的节奏感是一幅黑白照片或得视觉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四是利用其他的一些措施改善影调。如前期使用滤镜以及后期暗房制作中选择使用反差不同的放大纸,局部遮挡以及调整显影成分,亦可中途曝光,正负叠放等一些技术手段控制画面的影调。
祝LZ考试顺利!
『伍』 黑白摄影的特点
黑白照片的色彩看似单一,事实则由黑、白、灰三种色阶组成,这三种色阶包容红、绿、蓝和黄、品、青等人眼所能看到甚至看不到的各种颜色,构成浓淡不同的色阶,我们才得以在黑白天地中领略物质世界的质感与层次;
与彩色照片比,黑白照片单纯、朴实、含蓄而有想象空间,在视觉传播中有独特优势。
自然界所有的颜色(即固有色)有三个主要特征:色彩的色调、饱和度和明度。但对黑白照片而言,多种可见色反映在黑白照片上,只形成黑白灰三个色阶,其间的差别只在亮度上,这样自然界千变万化的色彩便失去了两个最重要的特征――色彩的色相和饱和度,只保留了明度(亮度)。不同亮度的景物变化为相对应的黑白灰色阶,所形成的明暗层次。因为不具备有色彩的特征,我们将黑白摄影中的基调称为“影调”,以能表现出五彩缤纷的色调为特征。
『陆』 成都哪家摄影馆的黑白灰调子人像写真不错 不要繁琐修饰的艺术照
成都纯色之恋摄影
锦江区纯色之恋摄影工作室,简称纯色摄影---成都最顶级原创摄影机构,成都工作室领袖品牌,成立于2002年10月18日,经过9年的发展,以奢华时尚,性感简约的摄影风格和创新的拍摄手法,在全国摄影界中具有相当高的声誉。
『柒』 如何表现画面黑白灰
用2H、3H笔画高光附近的灰,4B画暗面(投影)……
关键你如果不能用力道掌握的话,那用笔来区分,也可以:
H、2H、3H、4H、5H-----这些是硬铅,数字越大,越画不“黑”;
B、2B、3B、4B、5B——-这是软铅笔,数字越大,越画得“黑”。
在同种力度下,不信你试试,
关键是多尝试,实践。
还有一个关键的是,你在过度调子衔接上,用微硬铅笔仔细排线,你会发现很好用!(在你认为调子已经出现以前的,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已经好多了!
-----我以前也遇到你这种情况,就这样解决,后来不用了,因为熟练啦
好了,祝你进步!
『捌』 请问摄影诞生于哪一年
1826年,法国科学家 Joseph Nicéphore Niépce 在他的家中拍摄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
1839年8月19 日法国画家达盖尔公布了他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术”,于是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可携式木箱照相机。
1841年光学家沃哥兰德发明了第一台全金属机身的照相机。
1845年德国人冯·马腾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摇摄150°的转机。
1849年戴维·布鲁司特发明了立体照相机和双镜头的立体观片镜。
1861年物理学家马克斯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
1866年德国化学家肖特与光学家阿具在蔡司公司发明了钡冕光学玻璃,产生了正光摄影镜头。
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生产出了新型感光材料“胶卷”。
1906年美国人乔治·希拉斯首次使用了闪光灯。
1913年德国人奥斯卡·巴纳克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135照相机。
从1925年至1938年为照相机发展的第二阶段。这段时间内,德国的莱兹、罗莱、蔡司等公司研制生产出了小体积、铝合金机身等双镜头及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从1939年之后为照相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此阶段的前半期即本世纪六十年代之前,黑白、彩色胶片的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出现了变焦、徽距、折反射式、广角等多种摄影镜头。镜头单层镀膜得到普遍推广。
从本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今为第三阶段的后期。镜头向系列化发展,由焦距几毫米的鱼眼镜头到焦距长达2米的超摄远镜头。电子技术逐渐深入到照相机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