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材料里的中国人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些价值准则展现了中华传统美
(1)材料里的中国人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些价值准则?展现了中华传统美
中国
❷ 谁发明了什么至少10个
爱迪生发明电灯、华佗发明麻沸散、伦琴发现X射线、贝克勒耳发现自发放射性、瑞利发现氩、达伦发明航标灯自动调节器、劳伦斯发明回旋加速器、格拉泽发明气泡室、瓦特发明了蒸汽机、蔡伦发明了纸 、张衡发明了地动仪、贝尔发明了电话,等等。
一、爱迪生发明电灯
贝尔本人是一个声学生理学家和聋哑人语的教师。在他之前,德国人菲利普·雷斯曾发明过一台电话机,但其传声效果极坏,实际上无法被使用。1876年3月10日贝尔与他的同事试验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电话机。
此外贝尔还发明了一台测量听力的仪器,一台可用来发现人体内金属的仪器以及其它一些发明创造。
贝尔拥有电话的发明专利,但是有人也指出,从意大利移民到美国的安东尼奥·梅乌奇(Antonio Meucci)才是电话的发明者。
❸ 围绕"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争做美德少年”主题进行写作,题目为"
是不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这些道德规范和要求具有什么样的内涵?如何在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得到落实和践行?本报今日刊发一组笔谈,对此进行探讨。
——编者
爱国:公民最基本的价值准则
陈瑛
爱国是人们对于祖国的一种深厚的依恋、爱护,以及与此相应的实际行动。爱国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几千年来,中华儿女一直高举爱国旗帜,涌现出无数爱国英雄、仁人志士,传诵着数不清的爱国诗篇,爱国主义精神早已融入亿万人民的心里。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各民族、各阶层团结一致的强大动力,支撑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发展繁荣的伟大实践。
我们爱国,因为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地大物博,因为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因为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祖国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虽历经磨难,但中国人民始终英勇不屈、艰苦奋斗,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经济、政治、文化成果。这一切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铸造了中国心。正如《我的中国心》歌中所唱的那样:“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在中华民族成长和发展的历史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懂得国家的重要和爱国的必要,懂得个人命运与国家和民族命运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没有国,就没有家,也就没有个人的自由和幸福,甚至没有个人的生命和安全;只有国家独立富强,个人才能自由、富裕与幸福。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国家者载民之舟也,舟行大海中,猝遇风涛,当同心互助,以谋共济。”正是从这种个人与国家的密切关系中,以及对这种关系的深刻认识中,中国人民产生了对祖国浓厚强烈的道德情感,并把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感转化为行动和实践。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我们应当怎样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呢?
爱国就要热爱人民。我们要尊敬我们的先辈,是他们创造了中国的今天;爱同自己一样生长在中华大地上的父老乡亲、师长朋友,他们与我们血肉相连,共同支撑和发展着今天的社会。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之心,为人民服务,努力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回报人民,让人民生活得更富裕、更美好。爱国爱民应从孝老爱亲做起,尤其要关心爱护鳏寡孤独等特殊社会群体,热心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之中的人。特别是当国家发生突发事件和巨大灾害之时,一定要高度关注,挺身而出,不畏艰险,不计报酬,尽力贡献;坚决反对国内外一切敌对势力对我们的分裂瓦解,同一切损害祖国利益和荣誉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
爱国就要热爱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爱惜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新创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认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强调“天人合一”、“民胞物与”,注意爱护生态;中华传统文化一直强调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远见卓识,已被今天世界的人口膨胀和工业化所带来的环境危机、雾霾和水系污染所证实。保护环境再也不能等待,再也无法推托。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优良传统,立即行动起来,发扬中华民族朴素节俭的好传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让天蓝气清,推动和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爱国就要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丰富的宝库,既有文史哲学,又有科技艺术,尤其值得珍视的是蕴含其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独立自主、奋发图强”精神,“崇德向善、团结友爱”精神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文化根基和思想支撑,对于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爱国最重要的就是要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救了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了中国。进入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经一度陷入被人任意欺凌践踏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境地,但是她又迅速崛起。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步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如今,我们的祖国面貌日新月异,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神舟”九天揽月,“蛟龙”五洋捉鳖,一个“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正在加快实现。我们的祖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大、这样可爱。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能不欢欣鼓舞,能不感到骄傲自豪吗?能不以更大的决心和干劲报效祖国吗?
培育和践行爱国这一价值准则,首先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特别是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发展繁荣、同人民幸福安康结合起来,为祖国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和成绩而喜悦,为祖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而担忧,为增进民生幸福而努力。更重要的是把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落实到每一个祖国需要的时刻,贯彻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和日常生活中。当爱国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最高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就会发挥得更充分,中华民族就会更加同心同德,创造出新的辉煌。
(作者为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
敬业:在平凡中铸就非凡
吴玉军
敬业是公民的重要价值准则,也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一个人无论从事哪个行业、担任什么职务,都应该用辛勤的劳动和扎实的工作践行敬业这一朴素而崇高的美德。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尤其需要大力倡导敬业精神,引导人们恪尽职守,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敬业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元素。《礼记》中有“敬业乐群”之说,孔子也主张“敬事而信”“执事敬”。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专门阐述了敬业的职业精神。他认为,“敬业”就是“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简单来说,敬业就是用敬畏、敬重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一心一意、精益求精。其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忠于职守的工作态度。敬业的人会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具有献身精神,将自己的一生与其联系起来,在事业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会拥有强烈的责任感,明确认识到自己承担的特定职责,忠实履行职责,勤勤恳恳工作,任劳任怨付出。这样,工作就会由外在的强制和被动转化为内在的自觉和主动。正如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所说:“如果一个人是清洁工,那么他就应该像米开朗基罗绘画,像贝多芬谱曲,像莎士比亚写诗那样,以同样的心情打扫街道。他的工作如此出色,以至于天空和大地的居民都会对他注目赞美:‘瞧,这儿有一位伟大的清洁工,他的活儿干得真是无与伦比!’”工作岗位没有高低之分,没有贵贱之别。每一项工作都值得我们去做,值得我们用心去做。只要我们勤勤恳恳、尽职尽责、精益求精,都会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情感。“爱而不敬,非真爱也;敬而不爱,非真敬也。”事实证明,真正的敬业者必然有爱业情怀。对职业的热爱是敬业的深层动力,会燃起人们巨大的工作热情,激发人们奋进的强大动力。正如高尔基所言:“天才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感而发展起来的,简直可以说,天才就其本质而论只不过是对事业、对工作过程的热爱而已。”爱业的人会把工作当作快乐、当作幸福,会保持一股积极进取的干劲、一种拼命奋斗的热情,想方设法把工作做好、做到极致。一个人无论身处什么岗位,只要在岗一天,就应当踏踏实实、尽职尽责地干好分内工作,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
勤业、精业的业务素养。敬业是精神和状态问题,精业是能力和水平问题。一个人无论本领多大、能力多强、素质多高,凡事拈轻怕重、应付了事,就很难有所成就。同样,一个人无论多么爱岗敬业,如果认识水平不高、技术能力平平,恐怕也很难取得大的成绩。特别是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显得十分重要。今天,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标兵、模范,如被誉为新时期产业工人杰出代表的许振超、“蓝领专家”孔祥瑞、“金牌工人”窦铁成、“知识工人”邓建军等等,既是爱岗敬业的杰出代表,也是勤业、精业的先进模范。他们干一行精一行,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练就了高强的本领,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创造了一流业绩,在本职岗位上作出了突出贡献,也将敬业精神提升到了新的境界。
敬业看似平凡,实则不易。职业和工作岗位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任何岗位都意味着机会和平台,它可以成就我们的事业、成就我们的人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正是通过从事一定职业显示出来的。人生在世,成就一番事业,在职场上大有作为,是大多数人的职业愿景。而事业有成,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展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机遇青睐敬业者。只有勤勉敬业的人,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不平凡的业绩,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任何一个工作单位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只有人人热爱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各个工作部门协调运转,才能产生整体效用。敬业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道德基础。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公正即和谐,正义是个人和国家的“善德”;城邦的正义体现为不同阶层的人们各司其职、尽展其能所形成的秩序。在现实生活中,和谐社会的建构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在各自岗位上勤勉工作:公务员廉洁奉公、法官秉公执法、军人保家卫国、商人诚信经营、教师教书育人、医生救死扶伤、科技人员发明创造……唯有社会成员各守其道、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才能形成正义的良善社会。
敬业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不是随便说说就能实现的,需要每个人、每个行业乃至全社会共同努力。每个劳动者都需要树立正确的岗位意识,认识到每个岗位都可以施展理想抱负、奉献聪明才智、展示人生价值;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在岗言岗、在岗爱岗、在岗为岗,做到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埋头苦干、积极奋进;争创一流业绩,刻苦学习工作所需要的各项技能,努力成为本行业、本岗位的行家里手、业务骨干,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非凡的人生篇章。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诚信:为人之本 兴国之基
王淑芹
诚信是人类的普遍道德要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诚信的要义是真实无欺不作假、真诚待人不说谎、践行约定不食言。
培育和践行诚信价值观意义重大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邓小平同志曾说:“讲信义是我们民族的传统。”具体来说,“诚”是尊重事实、真诚待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故朱熹曰:“诚者,真实无妄之谓。”“信”是忠于良心、信守诺言。故张载曰:“诚善于心谓之信。”“诚”是“信”之根,“信”是“诚”之用。中华传统美德把诚信视为人“立身进业之本”,要求人们 “内诚于心,外信于人”。
诚信是立身处世之道。诚信是人之为人的道德规定。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个人社会化的“初始原则”。人是通过“社会化”完成从生命体的自然人到具有社会角色的社会人转化的。人的社会化,不仅要学习和掌握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学习社会交往的规则。其中,遵循不说谎、说话算数等诚信规则,则是每个人最早接受的规则教育之一。
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石。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是以信任为基础的信用交易活动。这种交易活动,蕴含着对市场主体诚实守信的道德和法律要求。诚信是实现信用交易的前提和保障,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金规则和生命线。市场主体诚实守信,不仅能够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交易成本,而且能够形成合理的市场秩序,增强经济社会活动的可预期性,提高经济效率。
诚信价值观的实践要求
诚实劳动。诚信绝不只是单纯的守约与履约问题,更是劳动创造的态度和品德问题。诚信要求人们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中,尊重客观事实不作假,不投机取巧、偷奸耍滑。如果说劳动创造世界,那么,只有诚实劳动才能创造出提升人的生活品质和增强人们幸福感的美好世界。
真诚待人对己。诚信要求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求实不骗人、对己不自欺,反对虚伪和欺骗。因此,诚信是忠于本心、真实无妄、信守承诺的态度和品行。按照真实要求为人做事,即为人实在、实诚,才会有好的工作作风和社会风气;人们唯有信守约定、践行承诺,才会心里踏实有安全感、彼此信任有幸福感。
恪守诺言和约定。诚信要求人们遵守诺言、契约,反对毁约和违背诺言的行为。这里所说的诺言和约定,既包括由人们自己承诺而引发的特定权利和义务,也包括国家法律、法规、政令、规章制度等规定的普遍权利与义务。
培育和践行诚信价值观的着力点
发挥政务诚信的示范引领作用。古人云:“政者,正也。”政务诚信是社会诚信的风向标、定盘星。取信于民是为政之道。应通过管理和教育,使行政人员树立法治思维,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行政;依法公开政务信息,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避免违背社会公平正义的腐败行为;确保制度科学、合理、有效,履行对公众的承诺,避免“朝令夕改”和“新官不理旧账”等失信现象。领导干部要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树立诚信形象,提高政府公信力。
营造讲诚信的商业文化氛围。社会成员的诚信观念、信念和品行,与社会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产品掺假作伪、商品价格欺诈等虚假商业行为,不仅会加重社会成员普遍怀疑和猜忌心理、加大交易成本,而且会消解社会成员的诚信道德信念和意志、诱发欺骗失信行径。培育和践行诚信价值观,应加强监管力度,引导、教育人们在商业活动中诚实守信,不造假、不掺假,做到童叟无欺等,积极营造讲诚信的商业文化氛围。
开展生活化的诚信教育。围绕诚信方面的法律规定、信贷业务、信用卡办理、信用消费、职业发展等,开展针对性强的诚信教育,使人们进一步明确在信用经济时代如何利用“信用”为自己生活服务、如何通过诚信的收益累积增强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从而增强人们诚实守信的行为动力,真正“让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加强社会组织的诚信建设。培育和践行诚信价值观的主体,不仅包括社会个体,也包括各种社会组织,如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从事职业活动的社会成员分属于不同的社会组织,组织对内对外是否遵守诚信原则以及是否形成诚信的工作氛围,直接影响社会成员个人诚信品行的形成。组织诚信的缺失,无论对社会个体诚信理念还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都是巨大的。因此,培育和践行诚信价值观,应加强社会组织的诚信建设。
发挥诚信道德模范的社会辐射效应。诚信道德模范是人们身边的道德标杆,具有“润物细无声”的道德说服力。培育和践行诚信价值观,应大力宣传诚信道德模范真实感人的事迹,营造诚实守信光荣、虚假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诚信道德模范的社会辐射效应。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友善: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沈壮海刘水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友善,是对人类以往友善理念的继承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价值准则,是我们建设和谐家园、实现民族梦想的重要精神条件和价值支撑。
友善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谦敬礼让、帮扶互助。即在工作和生活中不矜能、不伐善,先人后己,保持谦虚低调。面对道德高尚、品质优秀的人,要虚心学习,做到见贤思齐;面对他人的过失、缺点,要设身处地给予体谅和包容,诚心诚意进行提醒和帮助。戮力同心、同舟共济,在他人有困难时及时解急救难、雪中送炭。谦敬礼让、帮扶互助的友善风气在人们之间流转和传递的是温情与爱心,能消除隔阂、融冰化雪,使人如沐春风。
志同道合、携手奋进。同类相感,同声相求。友善之情往往生发于志趣相投的人们之间,因此人们常说“同志为友”,“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说友善意味着志同道合、友善的基础是志同道合,那么,在当代中国,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之“志”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同之“道”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个人追求融入国家梦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同心同德、共同奋进,是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时代要求。
珍惜资源、关爱自然。人类不仅生活在群体、社会中,而且生活在天地、自然中。人们在自身的生存发展中不仅要和他人、社会打交道,而且要和自然打交道。“爱人”与“爱物”密不可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是人们共有的生存家园。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同时就是尊重和保护他人他国的生存发展权利,就是尊重和保护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权利,就是尊重和保护人类自己。
友善价值观的践行途径
深刻领会友善价值观在“三个倡导”中的地位作用。“三个倡导”是我们党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高度概括、凝练的产物。其中,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在一定意义上居于基础地位。而在个人层面的四项价值观中,友善又相对处于更为基础的地位,其他三项价值观无一不与友善理念相关联:如果一个人在日常交往中对身边人都不能以善相待,就不能指望其会爱国,也不能指望其会在具体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为社会和他人做奉献;一个不爱他人、只关心自己利益的人,就很难在人际交往中做到尊重他人、诚信无欺。所以,在实践中积极倡导、培育友善价值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培育与践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创造性地用活我国传统优秀道德资源。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仁爱友善思想。在甲骨文中,“友”字的造型是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意为二手协同或以手相助。我国古人强调“仁者爱人”,主张“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人际交往论,主张“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论,将“民胞物与”视为道德修养的理想境界。在此基础上,古人还发展出了丰富的道德实践理论,包括“反求诸己”、“推己及人”的忠恕论,“责友以善”、“以友辅仁”的友善观。在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过程中,应科学继承这些传统优秀道德资源,并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夯实力行友善价值观的物质基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离不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切实提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随着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等事关国计民生问题的改善,那些原本为生计而紧锁的眉头会自然舒展。而当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时,人际和睦友善的风气就会更易生发。
开展以友善为主题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榜样的教育、示范和引领,对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作用。人间自有真情在,生活中从来不乏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善行义举。因此,道德教育应贴近百姓生活,着力捕捉、发掘和宣传群众身边的善意与真爱。此外,还要在社会中广泛开展人人参与的以关爱他人、奉献爱心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着力引导全社会成员关注、关心、关爱困难群体,营造帮扶互助的友善风气。
完善对善行义举的保护保障机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是一项匡正人心之举,需要惩恶与扬善并举。一方面,要对损人利己等伤风败德行为采取多管齐下的治理、惩处措施;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保护践行友善品质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并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相应的支持和慰勉。概言之,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崇德向善氛围,是有效培育、涵养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必备土壤。
❹ 青年职工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感悟窦铁成五种精神
——感悟窦铁成五种精神 两次荣获“火车头”奖章、一次被授予铁道部劳动模范,陕西省“高技能人才”、 陕西省企业工委优秀共产党员、中国中铁劳动模范等等,这一系列的荣誉很难让我们与“初中文化”、“农民工人”这些字眼联系起来。可这些荣誉的获得者恰恰就是一个只有初中文化、来自陕西农村的即平凡又伟大的技术工人——窦铁成。 说他平凡,是因为他做了一个普通工人应该做的事情。看图纸、查资料、检查输电线路、做工作笔记,这些再平常不过的工作无论是谁平时可能都会去做。但是能把这些简单平常的工作认认真真、坚持不懈的做完、做好,而且一做就是28年,此非常人所能及。窦铁成之所以能够将平凡变的伟大,是因为在他的身上蕴涵着五种特有的精神。 在当代大学生的身上普遍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价值取向,一种是利己主义的价值取向,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就是这种价值观的格言,另一种是“利他”主义。毫无疑问,绝大多数的人还是会选择后者。但仅仅做出了选择,有了定位,没有实现的方法也不行。窦铁成的五种精神则成为指引我们前进的明灯。 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和艰苦奋斗的决心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的工作,那么再小的困难也将成为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阻止你前进。 立足岗位不仅仅为了养家糊口,而更应该是我们热爱国家、热爱企业、追求事业成功、实现人生理想的平台。只有立足岗位,树立坚定的信念,才能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学习岗位知识;只有脚踏实地,树立艰苦奋斗的决心,才能戒骄戒躁一步一步进行知识积累。这种基础的价值观念往往成为许多人追求成功的门槛,试问倘若一开始窦师傅就嫌弃自己的岗位低下而放弃这份工作,又怎会有今天的“金牌工人”? 孜孜以求,不断进取——实现人生价值的更高追求 孜孜以求,在工作中学,学习与工作相结合,这样的学习已不仅仅是简单的纸上谈兵。大学生固然有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又有多少人能成为各自岗位的能手,工作的楷模?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坚持不懈的学习,不耻下问的信念,坚持以知识武装自己并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并不断创新,为企业创造效益、赢得信誉。这样的人、这样的知识比金子还宝贵、比金钱更重要。谁说没有高学历就不能成就高学问?大学生具备更好的知识基础,只要我们不断渴求、不断运用新知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相信不久你也会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得到社会的认可,实现人生价值将不在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爱企如家、乐于奉献——人生价值的升华。 人处于市,不仅要担负家庭的责任,更要承担起企业以及社会的责任。当代大学生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与企业同呼吸、同命运,爱企业如家,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与企业一同发展。 无私奉献是我们应有的本色,能用自己的劳动为企业创造一份荣誉,为社会创造一份价值,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光荣。 一个人的能力越大,他所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大。这不仅需要我们付出的更多,牺牲小家为大家,更要求我们能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广大职工一起奉献,实现人生价值的升华。 “职工兴则企业兴”,如果每个职工都能从立足岗位出发,脚踏实地、孜孜以求、不断进取,为企业奉献自己的能量,那么不仅我们个人价值的实现不再是梦想,我们的企业也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最终驶向成功的彼岸。钢结构公司刘欣
❺ 窦铁成的外界评论
官方评论
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普通工人,通过自身不断地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学中干、干中学,最终成长为一位掌握精湛技术、极具创造精神的高级工人技师,从人生的发展历程来说,窦铁成超越了自我,创造了奇迹。
窦铁成是个普通人,但他所做的事情不普通;窦铁成是个平凡人,但他做出的业绩不平凡。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的人生真谛;在他身上,反映出当代中国工人的精神风貌和优秀品质;在他身上,展示的是当代技术工人的伟大力量和巨大潜力。
前些年,社会上一度存在一种重学历轻技能、重“白领”轻“蓝领”的氛围,加上传统观念中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使一线工人受到轻视,技术工人不受重视。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近年来“技工荒”、“技术断层”的出现,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
窦铁成事迹的时代意义,恰恰是给了我们一种新型的人才观:能把卫星送上天的是人才,能使屋顶不漏水的也是人才。无数事实已经证明,技术工人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桥梁,是设计蓝图变成宏伟现实的主要实施者。离开了他们,再好的科研成果也只能躺在实验室里,再宏伟的蓝图也只是一纸空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不仅需要有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也需要大批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知识不断更新,科技不断突破,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前行,这一方面对广大劳动者和工人阶级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提供了学习技能、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和巨大舞台。
机遇难得,人才难得。有知识、能创新的技术工人,需要我们着力培养。我们可以引进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设备,但是数以十万、百万甚至千万有文化、有技能的技术型工人是无法靠引进得到的,只有通过培养挖掘,通过工人阶级的自身努力,才能得到。要培养出更多的像窦铁成这样的技术型工人,需要我们切实转变人才观念,实行有利于技术工人成长的政策措施,大力营造有利于技术工人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和环境;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在社会上形成一种重学习、重创新的氛围,鼓励广大一线工人以窦铁成为榜样,认真学习新知识,刻苦钻研新技术,努力掌握新本领,做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新时代工人。
他人眼中的窦铁成
女儿眼中的窦铁成
中国中铁一局党委书记张为和:“我认为窦铁成同志的事迹体现了五种精神。一是忠诚企业、爱企如家的主人翁精神。二是孜孜以求、刻苦钻研的进取精神。三是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四是敢于攻坚、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五是团结互助、乐于奉献的团队精神。”
徒弟贾中华说:“他是我的恩师,在许许多多选择中,他永远将企业的利益、工友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永远用他那高尚的人格感染着我,激励着我向前去。”
女儿窦虹说:“我们经常分别的思念和期盼让我更为父亲加油鼓劲,我深深地理解了父亲,也深深地敬佩着父亲,在我心里他变得更加伟岸。父亲为我树立了一种生命的高度,传给我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我深深地感谢父亲,更深深地爱着我的父亲。”
窦铁成——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中国工人阶级之楷模!
主席接见
只有初中文化的中铁一局电务公司电力高级技师窦铁成通过刻苦学习成为高级技师和知识型工人,不仅创造多项专利,所带的几百名徒弟更是在许多工程项目中挑起大梁。“从我的成长经历中,我深深体会到,在我们伟大的祖国,身处这样伟大的时代,每个人只要有志向、有追求、有奋斗,就一定能梦想成真。”
总书记听后表示:“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我们要有很强的技术工人队伍。”
❻ 最美人物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晓兵、马万水、马永顺、马恒昌、马海德、中国女排五连冠群体、孔祥瑞、孔繁森、文花枝、方永刚、方红霄、毛岸英、王杰、王选、王瑛、王乐义、王有德、王启民、王进喜、王顺友、邓平寿、邓建军、邓稼先、丛飞、包起帆、史光柱、史来贺、叶欣、甘远志、申纪兰、白芳礼、任长霞、刘文学、刘英俊、华罗庚、向秀丽、廷·巴特尔、许振超、达吾提·阿西木、邢燕子、吴大观、吴仁宝、吴天祥、吴金印、吴登云、宋鱼水、张华、张云泉、张秉贵、张海迪、时传祥、李四光、李春燕、李桂林和陆建芬夫妇、李素芝、李梦桃、李登海、杨利伟、杨怀远、杨根思、苏宁、谷文昌、邰丽华、邱少云、邱光华、邱娥国、陈景润、麦贤得、孟泰、孟二冬、林浩、林巧稚、林秀贞、欧阳海、罗映珍、罗健夫、罗盛教、草原英雄小姐妹、赵梦桃、钟南山、唐山十三农民、容国团、徐虎、秦文贵、袁隆平、钱学森、钱伟长.常香玉、黄继光、彭加木、焦裕禄、蒋筑英、谢延信、韩素云、窦铁成、赖宁、雷锋、谭彦、谭千秋、谭竹青、樊锦诗。
❼ 帮我写一个关于学习劳模窦铁成的演讲稿
学习了窦铁成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感触很深。先进人物能够在平凡的本职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肯定,这与他们勤于学习,善于思考,踏实工作,努力进取的精神是分不开的。通过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我觉得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做到:
一、要养成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好习惯
两位先进人物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和长处就是刻苦学习,善于思考,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够主动自我加压,手不释卷,利用一切工余时间学习,钻研技术和业务知识,使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很快得到提高。我们要学习他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是与自己工作的实际需要分不开的。因为如果不注意读书学习,不注意知识的积累,不注意研究新问题,思想就会封闭,思路就会狭隘,在工作中也就拿不出新办法,出不了好主意,工作流于一般化,难以适应新形势和任务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增强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像他们那样,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抓紧学习。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学会用新的理念、新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新的技术努力推进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并且要不断完善学习方法。要挤时间去学,持之以恒的学,结合现实去学,把学到的知识用于指导工作,反过来在实际工作中去检验所学的知识。
二、要养成勤奋敬业,踏实肯干的好作风
两位先进人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忘我的境界去干好每一项工作。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他们顾不得照顾家里的亲人,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要工作需要,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正是靠着这种勤奋的敬业精神,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我们树立起了学习的榜样。通过学习先进,我觉得我们就要像他们一样用满腔热情,恪尽职守,勤奋踏实工作,以持之以恒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要养成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好品质
两位先进人物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可贵之处在于他们通过艰辛劳动,在本职岗位上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的时候,能够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一如既往的踏实工作。这说明他们为公司、为企业踏实工作,不是做表面文章给领导看的,更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是能站在更高的利益上,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去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得养成一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缺乏埋头苦干的精神,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要修炼他们那样不张扬,默默奉献的个人品质。一是要务实,就是要知实情、说实话、想实招、求实效。想问题,办事情,要以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为标准。二是要勤勉,就是要发扬“老黄牛”的精神,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做到夙兴夜寝,殚精竭虑。三是要吃苦,就是要经受住苦与累的考验,勇挑重担,敢于到艰苦岗位和困难多的地方去工作,以累为荣,以苦为乐,永葆艰苦奋斗的作风。
对照先进的典型、榜样,我想:不管干什么工作,都应该保持一种激情,永远做到对党的事业、对自己的工作激情澎湃地干些事情。窦铁成和熊波两位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撼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他们的人格魅力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而他们所产生的精神力量,也必将转化成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我要以两位先进人物为榜样,认真对照检查不足,切实改进提高工作,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以更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使自己的工作不断进步。
❽ 班主任让每人向窦铁成提两个有深度有内涵,对现在大一的我有帮助的问题。求大佬支招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学员,能成为工程师吗?”
“我们如何能成为工程师,具体怎么操作?”
关键是你们要有这种志向,要为之奋斗!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求人不如求己!
❾ 我还知道谁和谁是同李四光爷爷一样对科学有杰出贡献的人有谁
中国“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邓稼先
港口装卸工具发明家——包起帆
中国的爱因斯坦——华罗庚
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
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
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林巧稚
我国呼吸疾病科研与临床医疗的领头人——钟南山
戈壁荒漠上的石油人——秦文贵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蒋筑英
工人教授——窦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