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郁达夫曾担任主编的文学刊物是( )A.《收获》 B.《创造季刊》 C.《莽原》 D.《现代》
A选项:《收获》。我国著名文学家巴金先生和靳以先生于1957年创办。内容以纯文学为主,涵盖文、史、哲、地、经、法和美术。
B选项:《创造》季刊。1922年5月1日《创造》季刊第一期出版为始。 早期创造社的主要人员有: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等,他们都一致主张于新文学的建设,他们批判粗制滥造的作品,抨击龃龉的翻译。 中国的社会也在渐变之中,一批知识分子青年接受外来资本主义思潮的洗礼,正彷徨于国内新旧思想的转换之中,所以对于创造社的文学运动 。 其中《创造》季刊出版于1922-1924年,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发行,第1卷4期,第2卷2期,共出6期。
C选项:《莽原》。《莽原》杂志于1926年1月10日在北京创刊,鲁迅主编,是鲁迅编辑过的刊物中最早的一种。该刊1925年4月在北京初刊时,为周刊,附于《京报》发行,共出32期,1926年1月改为半月刊,单独出版,共出48期,1927年12月《莽原》半月刊出至第2卷第24期停刊。
D选项:《现代》。《现代》奉行“文学作品的本身价值”的刊稿标准,鲁迅、郭沫若等作家都在该刊发表过创作或论文。著名短篇小说如茅盾的《春蚕》,中长篇小说如巴金的《海底梦》,话剧如杨晦的《伍子胥》,评论如侍桁的《文学上的新人》,都发表在《现代》上。法国左翼作家伐扬·古久列来的《告中国知识阶级》一文也首先由该刊译载。此外,刊物还有计划地发表过一批有关新文学社团与作家的重要史料。
所以:选B!
2. 以淦女士的笔名在创造刊物上发表小说的作家是谁
冯沅君(1900-1974年),河来南南阳唐河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中国古典文学史家,大学一级教授。原名冯恭兰,改名淑兰,字德馥,笔名淦女士、沅君、易安、大琦、吴仪等。自幼学习四书五经、古典文学及诗词,与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和地质学家冯景兰为同胞兄妹,丈夫是著名学者陆侃如。先后在金陵女子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任教。曾任山东大学副校长。
3. 《创造101》杂志抄袭韩国女团TWICE吗
6月14日报道,日前,《创造101》12名人气选手受邀为杂志拍摄时尚写真,团体合照一曝光,就被爆出疑似抄袭韩国女团“TWICE”的专辑宣传照,引起讨论。杂志邀约《101》12位高人气选手拍摄宣传照,只见所有人分成两列,以交错方式一正一反,插腰、勾手站在一起。而这两张团体照被眼尖网友发现,与“TWICE”2015年发行的首张迷你专辑《THE STORY BEGINS》宣传照相似度超高。
这次拍摄中的101女孩们采用了黑白色系的简约搭配,几位选手分别拍摄了群体合照、个人大片以及小组合照。其中孟美岐红唇黑衣,头戴军帽,在群体照中的表现力甚是突出,看起来气场十足。吴宣仪也非常甜美,看起来魅力满分。
而一直备受争议的选手杨超越突出了自己的身材优势,一双美腿十分吸睛,而人气选手yamy更是发挥了长相优势,超模气场十足。但令人意外的是,不知是拍摄角度还是技术问题,高秋梓与节目中长相有所偏差。不知道是不是已经减肥的缘故,看起来不像是本人了。
4. 查找关于发明与创造的杂志
你找邮局找一份全国报刊发行清单.
5. 发明与创新的杂志简介
《发明与创新》始终坚持办刊宗旨和正确的舆论导向,认真执行党的基版本路线和新闻出版政策,为宣权传我国的科技发明事业,提高广大群众的创新意识,推动群众性的发明创造活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作出 了积极贡献,多次受到宣传出版部门和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表扬,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和广大读者的欢迎。在由中宣部、国家科委、国家新闻出版署联合组织的首届全国科技期刊评比中被评为全国优秀期刊,在历次湖南省组织的科技期刊评比中 ,均被评为优秀期刊一等奖;核定为一级期刊。
《发明与创新》杂志每年承担中国发明协会举办的全国发明展览会和组织出国展览的专题报道任务,与全国的发明创新人士和科技宣传媒体联系密切,每年收集新发明新产品信息约2000项,已成为发明人、科研院所、大中小学校与企业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由于《发明与创新》以弘扬创新精神,普及创造学知识,开发人的创造力为宣传主线,有着鲜明的特色和个性,在我国众多的科技刊物中,至今独树一帜,赢得了各行各业的发明人和创新者的喜受,为树立发明创新者的形象,维护他们的知识产权权益,促进科技发明商品化,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氛围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6. 发明与创新杂志和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哪个更适合中学生看
发明与创新杂志和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都适合中学生看,因为都分有
小学、初中、高中
版本。
7. 中国著名的杂志,期刊有哪些啊
著名旧杂志收藏
《东方杂志》旧中国历史最久的大型综合性杂志,商务印书馆出版。1904年3月在上海创刊,1948年12月停刊。共44卷,初为月刊,第17卷起改为半月刊。第44卷又改为月刊。郭沫若、竺可桢等著名学者曾在此杂志上发表过学术论文,是颇有影响的综合性杂志。
《小说月报》1910年创刊于上海。1921年该刊第12卷第一期起由沈雁冰,郑振铎主编,大加改革,成为文学研究会的主要刊物,也是第一个大型新文学刊物。经常发表具有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倾向的创作和论文,积极介绍外国文学名著,成为主要的新文学期刊之一。1932年2月因淞沪抗战停刊。共出22卷,258期。
《新青年》五四运动时期著名的革命刊物。1915年9月在上海创刊。早期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俄国十月革命后,介绍马克斯主义。陈独秀任主编,主要写稿人有李大钊、鲁迅等。1926年7月停刊。
《创造季刊》1922年5月在上海创刊。郭沫若、郁达夫、成彷吾任主编。以发表创造为主,并刊理论和翻译。1924年出至2卷2期停刊。共六期。1926年2月《创造》复刊,改为月刊。郁达夫、成彷吾任主编。理论与创作并重。1929年停刊。共出18期。
《新民丛报》梁启超主编。坚持立宪保皇,受到民主革命派的批判。但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社会的政治经济学说,对当时知识界有较大的影响。梁启超探讨中国学术变化趋势的著名文章,在此刊物上发表。
《国闻周报》天津出版。刊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体育教育等方面的综合性周刊,具有很好的资料价值。何时出刊,何时停刊不详。
上述《东方杂志》和《国闻周报》两杂志少年时在父亲处见过,留下难忘的印象。这些杂志很难再版。若能在旧书店中买到,那是很珍贵的。
《新民晚报》
著名杂志网站
《生化杂志》 《临床化学》 《核酸研究》 《循环》 《美国科学院学报》 《细菌学杂志》 《感染与免疫》 《免疫学杂志》 《血液》 《基因与发育》 《实验医学杂志》 《分子与细胞生物学》 NCBI 《科学》 《免疫》 《柳叶刀》。。。。。
美国著名杂志《People》近日举办了“最美丽女性”选举,由读者选出他们心目中的美丽女性。日前结果揭晓,入选十美的分别是冠军箩霸珍妮弗·洛佩兹,亚军琳赛·洛汉,季军碧昂斯。据了解,读者们厚爱洛佩兹的理由是,认为她“形象健康、美艳动人”。最令人意外的是肥婆名嘴奥普拉排在第5位。成功减肥的她,成为不少女士的榜样。
冠军箩霸珍妮弗·洛佩兹
同时,女星的身体部分也是竞选项目之一。领先的包括“最佳发型”辛普森,“最美丽嘴唇”安吉丽娜,“最佳身形”莎玛·希尔等。
至于男士方面,马修·麦康纳以64%票数暂时领先“最完美腹肌”,而汤姆·克鲁斯则是“最美丽笑容”的热门人选。
8. 如何创造个网络杂志
亲是说电子杂志吗?
如果是电子杂志,很简单的,你只需下载电子杂志制作软件,熟悉操作后即可以开始制作了。
个人推荐iebook,iebook比较简便,适合刚上手的新人操作,另外模板什么的也比较全,如果亲联系多了熟悉了的话,制作出来的电子杂志会很精美哦。
【PS:亲可以网络搜索 文学社吧 ,再吧内搜索初梦文学社或昔年文学社,这两个文学社的电子杂志制作都还不错,亲可以从中学习哒。】
至于赚钱,我想还是比较难的。因为现在市场还是纸质占多数,制作电子杂志这种网络杂志,可能不大有人愿意花钱下载去看,除非你的杂志非常好,完胜纸质杂志。
另外,发布的平台也比较少。
如果亲想要赚钱的话,宣传工作也得到位。
9. 中国 报刊杂志 详情
http://all.zcom.com/
http://www.zcom.com/za/
http://cn.ezilon.com/dir/7x285x22367.html
http://magazine.18.com/
这上面都有
另附中国流行报刊杂志排行榜
读者》——最精致的小资男人。
《读者》的品位决定了读者的销量,这本创刊于八十年代,植根于内陆的文摘杂志在近十年的时间,一直盘踞在中国杂志业的颠峰。有人说三代创造一个贵族,但是《读者》却用十几年的时间创造了中国杂志的一个贵族并且是唯一贵族,读者的选材区别于国内大多文摘类杂志,在整个刊物中尽情流露着思想的细腻和深度,人文的博大和文化的精致,这是影响着中国数千万小知识分子的一个纸杂志,其中大量出现着国外精品启迪散文和台湾林清玄的佛性散文以及刘墉的哲理化短文,当然也收罗有大量反应中国社会和文化现实的理性评论文章,不张扬的,透着内蕴和时代精髓的《读者》,吸取了甘肃的黄沙苍凉的艺术品位和兰州的内敛风格,在不经意之间,自然的成长为中国杂志的贵族,他的未来,我们仍可热情期待……
《知音》——最恶俗的伪真诚。
《知音》走的是煽情路线,并且走得相当成功,巨大的销量只是证明这种成功的一个方面,知音以所谓的纯情故事取胜,在整个刊物中大量的充斥了凡人的所谓不平凡的感情和爱情故事,相濡以沫,白头偕老,风雨人生,以痛苦见证坚贞,以坚贞见证伟大,以伟大见证幸福,矫情的故事一次一次上演,在大量的故事被粗糙的复制以后,所谓的职业写手成为一个边缘而新兴的职业,他们大量的复制着感动和幸福,而知音的责任就是不厌其烦的传播和鼓吹这种感动和幸福,相同的故事,相同的煽情方式和相同的矫情,让我们轻信了这个世界无言的美丽和无所不在的真诚,而据可靠的内幕消息,写手们所创造的感天动地的人间眷属,多是浮夸和任意杜撰之后形成了海市蜃楼,这是中国当代做虚伪和最矫情的一本杂志,盘踞于以女性为主要读者的对象当中,而带给社会的唯一结果就是,让更多无辜女性更加轻信爱情的力量,并且沉迷于这种力量当中不可自拔,所以,知音让我们读到喜剧的同时,却即将去导演并且正在导演着更多的人间悲剧,这就是虚伪矫情带给读者和社会的代价……
《青年文摘》——最文学的青年梦。
文学青年一般最先接触的杂志多是《青年文摘》,这是一本倾向于青春路线的文摘杂志,如果说《读者》是实力派歌手,那么《青年文摘》就一定是一个偶像派明星,这样的价值取向使青年文摘在风格上形成了与《读者》不同的内容。但是这样做的代价也是显然的,在一个流行深度和内蕴的时代,青年文摘就象浮在水面的芦苇,美丽的开,美丽的谢,但是却没有厚实的思想土壤。从文学青年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本在文字上对文学爱好者具有启蒙价值的通俗语言老师,其间的文字多半亲切纯情而又富有感染力,是模仿和吸取营养的好地方,只是真正的文学青年不应该拘泥于此,以为等待他们的应该有更美丽的梦……
《家庭》——最粗俗的菜市场。
《家庭》和《知音》一样,是一本标榜情感和幸福的杂志。不同之处在于《知音》善于营造美丽的彩虹,并且为了这彩虹的存在无所不用其极。而家庭的故事则显得粗放而带有真实的意味,家庭一般选取的是知名人物作为平凡大众的爱情偶像和家庭关系指南,比如著名作家艺术家政客等,另外家庭还有一个主打节目就是性知识普及教育,题目涉及中国人曾经避讳现在仍然禁忌的性领域,包括做爱,避孕,生育,色情,自慰等任何性话题,是中国几代人的性教育启蒙老师,在这一点上,家庭就象一个粗俗的菜市场,传播着大众口味,粗俗但是实用,矫情但是有真情。流连于此,没有小资情怀,但是却可以买一篮子好菜回去招待丈夫和孩子……
《三联生活周刊》——最花哨的新新人类。
《三联》是中国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周刊,也是一个成长迅速的周刊,就好象当今流行于世的新经济。三联的排版可能是中国杂志目前最花哨的,同样三联的选题也可能是最前卫的,他依附于时事,明星,新科技和新话题,一切前卫的词汇汇聚于此,象海上渐进的西风,吹拂着中国报刊杂志业,三联不仅花哨而且小资,其读者定位就是今天中国所谓的新白领和新新人类,是处于消费和文化的前卫边缘,《三联〉存在的意义,象征多于实际,由于价值和舆论取向,三联注定缺乏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杂志的精髓和价值核心,流行的文化,思想以及艺术都无法构建三联的王者风范,从这个层面来讲,实现三联做中国第一周刊,做中国的时代周刊的宏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女报〉——最浪漫的小资女人。
女报更多的时候,让人看不明白,她似乎传承着太多的内容,她好象集中了时装,影视,文化,当然好有美容和美食,总之女人迷信的东西,在〈女报〉上都可以找到,其中渲染的是无限的女性情怀,小资情愫和浪漫空间,她制造着女人的美丽神话,当然也为大多数化妆品和时装厂家所重视。〈女报〉的内容涉猎范围之广,页码之多都是中国杂志比较罕见的,而零售价格也一度高高在上,但是在零售报刊厅里,这无疑是一本抢手的杂志,印刷精美的封面,醒目的标题当然还有让男人侧目的美女图,这是男人和女人逛公园以及结婚旅行度假都很不可少的一本杂志,对于女人来说,〈女报〉意味着时尚和潮流,而对于男人来说,与女人一起看〈女报〉不失为趁机握着她白皙小手或者拥住她瘦小肩头的一个绝佳机会……
〈演讲与口才〉——学术界最大的骗子。
我一直认为这应该是一本学术刊物,或者至少应该在演讲这一准学术领域应该有所建树,但是这样一本杂志,在其虚幻的外表之下掩藏的是无力甚至虚弱的内容空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演讲与口才〉不如叫贫嘴实验更确切,在这本刊物上,我们除了看到那些老掉牙的案例以及案例分析之外,充斥于其中的便是某些所谓的演讲大家的理论文章。我曾经硬了头皮使劲看了几期,但是苍白的内容和堆砌的辞藻以及充数的篇幅让我大失所望,这本刊物是目前中国最空壳主义的一本刊物,我相信现今之国人,通过看〈演讲与口才〉提高口才水平的,应该是绝无仅有,奇怪的是这样一本虚弱缺血的刊物仍在畅销,这是因为国情所限,中国人的性格里沉默和木纳的成分太多了,并且将自己人生的失败完全归于这种沉默和木纳的人也太多了,因此,一本刊物折射了一个民族的日常性格,只是无论我们看多少次〈演讲与口才〉,口若悬河对读者来说,仍然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
一定要给分啊,谢谢
10. 在宋庆龄的帮助下创造了哪些杂志
《儿童时代》、《今日中国》、《中国呼声》、《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