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虹膜是什么
虹膜[ hóng mó ]
生词本
基本释义详细释义
[ hóng mó ]
眼球前部含色素的环形薄膜,由结缔组织细胞、肌纤维等构成,当中是瞳孔。眼球的颜色是由虹膜所含色素的多少决定的。
备注:
眼球壁中层的扁圆形环状薄膜。位于角膜和晶状体之间,透过角膜可以看到,俗称“黑眼球”。中央有一个小圆孔,称瞳孔,光线由此进入眼内。虹膜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内含色素、血管、平滑肌。虹膜的颜色因含色素的多少和分布的不同而异,一般有黑色、蓝色、灰色和棕色等几种。
B. 虹膜识别技术的发展历程
追溯至19世纪80年代。1885年,ALPHONSEBERTILLON将利用生物特征识别个体的思路应用在巴黎的刑事监狱中,当时所用的生物特征包括:耳朵的大小、脚的长度、虹膜等。
1987年,眼科专家ARAN SAFIR和LEONARDFLOM首次提出利用虹膜图像进行自动虹膜识别的概念,到1991年,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JOHNSON实现了一个自动虹膜识别系统。
1993年,JOHNDAUGMAN实现了一个高性能的自动虹膜识别原型系统。今天,大部分的自动虹膜识别系统使用DAUGMAN核心算法。
虹膜是位于眼睛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状部分,总体上呈现一种由里到外的放射状结构,由相当复杂的纤维组织构成,包含有很多相互交错的类似于斑点、细丝、冠状、条纹、隐窝等细节特征,这些特征在出生之前就以随机组合的方式确定下来了,一旦形成终生不变。虹膜识别的准确性是各种生物识别中最高的。
·采集
从直径11mm的虹膜上,Dr.Daugman的算法用3.4个字节的数据来代表每平方毫米的虹膜信息,这样,一个虹膜约有266个量化特征点,而一般的生物识别技术只有13个到60个特征点。266个量化特征点的虹膜识别算法在众多虹膜识别技术资料中都有讲述,在算法和人类眼部特征允许的情况下,Dr. Daugman指出,通过他的算法可获得173个二进制自由度的独立特征点。在生物识别技术中,这个特征点的数量是相当大的。
·算法:
第一步是通过一个距离眼睛3英寸的精密相机来确定虹膜的位置。当相机对准眼睛后,算法逐渐将焦距对准虹膜左右两侧,确定虹膜的外沿,这种水平方法受 到了眼睑的阻碍。算法同时将焦距对准虹膜的内沿(即瞳孔)并排除眼液和细微组织的影响。 单色相机利用可见光和红外线,红外线定位在700-900mm的范围内(这是IR技术的低限,美国眼科学会在他们对macularcysts研究中使用同样的范围。) 在虹膜的上方,算法通过二维Gabor子波的方法来细分和重组虹膜图象,第一个细分的部分被称为phasor,要理解二维gabor子波的原理需要很深的数学知识。
·精确度:
虹膜识别技术是精确度最高的生物识别技术,具体描述如下:两个不同的虹膜信息有75%匹配信息的可能性是1:106等错率:1:1200000两个不同的虹膜产生相同虹膜代码的可能性是1:1052。
·录入和识别:
虹膜的定位可在1秒钟之内完成,产生虹膜代码的时间也仅需1秒的时间,数据库的检索时间也相当快。处理器速度是大规模检索的一个瓶颈,另外网络和硬 件设备的性能也制约着检索的速度。由于虹膜识别技术采用的是单色成像技术,因此一些图像很难把它从瞳孔的图像中分离出来。但是虹膜识别技术所采用的算法允许图像质量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变化。相同的虹膜所产生的虹膜代码也有25%的变化,这听起来好像是这一技术的致命弱点,但在识别过程中,这种虹膜代码的变化只占整个虹膜代码的10%,它所占代码的比例是相当小的。
C. 虹膜的介绍
虹膜属于眼球中层,位于血管膜的最前部,在睫状体前方,有自动调节瞳孔的大小,调节进入眼内光线多少的作用。虹膜中央有瞳孔。在马、牛瞳孔的边缘上有虹膜粒。
D. 虹膜学的发展历史
1936年,眼科专家Frank Burch指出虹膜具有独特的信息,可用于身份识别。
1987年,眼科专家Aran Safir 和Leonard Flom首次提出了利用虹膜图像进行自动虹膜识别的概念,但是他们并没有开发出一个实际的应用系统 。
1991年,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Johnson实现了一个自动虹膜识别系统,这是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一个应用系统;
1993年,John Daugman实现了一个高性能的虹膜识别原型系统。目前,大部分自动虹膜识别系统使用Daugman的核心识别算法;
1996年,Richard Wildes研制成功基于虹膜的身份认证系统;
1998年底,中科院自动化所开始虹膜识别方面的研究,2000年成功开发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虹膜识别系统。
?
E. 虹膜是什么
http://blog.icxo.com/read.jsp?aid=42809
F. 虹膜识别的原理是什么
原理:人的眼睛结构由巩膜、虹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部分组成。虹膜是位于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状部分,其包含有很多相互交错的斑点、细丝、冠状、条纹、隐窝等的细节特征。
而且虹膜在胎儿发育阶段形成后,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将是保持不变的。这些特征决定了虹膜特征的唯一性,同时也决定了身份识别的唯一性。因此,可以将眼睛的虹膜特征作为每个人的身份识别对象。
(6)虹膜是谁发明的扩展阅读
优点:
1、便于用户使用;
2、可能会是最可靠的生物识别技术;
3、不需物理的接触;
4、可靠性高。
快捷方便:拥有本系统,不需要携带任何证件,就能实现门控,可单向亦可双向;既可以被授权控制一扇门,也可以控制开启多扇门;
授权灵活:本系统根据管理的需要,可任意调整用户权限,随时了解用户动态,包括客户身份、操作地点、功能及时间次序等,实现实时智能管理;
缺点:
1、很难将图像获取设备的尺寸小型化;
2、设备造价高,无法大范围推广;
3、镜头可能产生图像畸变而使可靠性降低;
4、两大模块:硬件和软件;
5、一个自动虹膜识别系统包含硬件和软件两大模块:虹膜图像获取装置和虹膜识别算法。分别对应于图像获取和模式匹配这两个基本问题。
G. 谁说有了虹膜仪专利,就是虹膜仪创始人(发明人)
专利的发明人是指在该专利技术点上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人。
但要注意的是,一个产品(如虹膜仪)当然不是用一个专利就能保护的,虹膜仪是一个领域,其有数以百万的专利,其中很多专利技术在解决不同的技术问题,有些是为同一个问题提出的不同解决方案。
如此多的专利中,只有极少数那些被市场接受,而且专利申请写的很好的专利才有价值。即,作为发明人没什么,我个人已经申请了40件以上的专利,但不一定我能获利。
H. 虹膜到底是什么
虹膜发炎叫做虹膜炎(虹膜就是决定眼睛颜色的那个部分),有时候虹膜后面的睫状体也会一起发炎。虹膜发炎时,发炎区的微小白色细胞及眼内小血管漏出的过多蛋白质,飘浮在虹膜与角膜间的房水中。如果房水中飘浮的细胞太多,它们会攻击角膜的后面,也会在房水中沉淀。
I. 什么叫虹膜
虹膜又称“虹彩”,位于眼睛角膜和晶状体之间,中间有中间有一直径2.5~4mm的圆孔,这就是我们熟悉的瞳孔。
虹膜中含有色素,其颜色因人种而有所不同,人们通常所说“眼睛的颜色”实际上就是虹膜的颜色。不同人种的虹膜是有差别的,黄种人含色素较多,呈棕褐色,远看如黑色,而白种人色素少,呈浅灰色或淡蓝色。在虹膜的表层有凹凸不平的皱褶,据科学家研究,这些皱褶像指纹一样每个人都不相同,而且不会改变。根据虹膜的这一特点,制成了电子密码门锁,当开门者把眼睛凑近扫描孔,扫描装置就会将虹膜的图像扫描下来,并与预先设置好的图形进行对比,如果吻合,门锁自动打开。虹膜组织内有调节瞳孔大小的肌肉,即瞳孔括约肌和瞳孔开大肌,这两者分别由副交感的动眼神经和交感神经所支配,两者的协调维持着瞳孔大小的相对稳定,通过瞳孔直径大小的变化,可使到达视网膜上的光线亮度保持适宜、稳定的水平。
参考资料:http://www.qiji.cn/ke/Detailed/402.html
J. 我的眼睛里的虹膜是属于哪个国家的人英国法国意大利韩国俄罗斯
意大利,法国的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查理曼大帝曾经征服了德国,意大利,而查理曼大帝本身只是法兰克国王。
查理曼帝国全盛时期,德国,意大利,法国确实都属于这个国家。
但是却不能说,意大利,法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元帝国曾经将欧亚大部分国家都纳入它的版图,那么能说中国,俄罗斯,德国,法国前身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