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创造背水一战

创造背水一战

发布时间:2021-08-03 09:29:58

㈠ “背水一战”的典故,急!!!

成语故事:韩信是楚汉战争中的军事奇才。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率一万新招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攻打项羽的附属国赵国。赵王和大将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占据了太行山以东的咽喉要地井陉口,准备迎战。井陉口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道,两边是山,道路狭窄,是韩信的必经之地。赵军谋士李左车献计:正面死守不战,派兵绕到后面切断韩信的粮道,把韩信困死在井陉狭道中。陈余不听,说:“韩信只有几千人,千里袭远,如果我们避而不击,岂不让诸侯看笑话?”
韩信探知消息后,迅速率领汉军进入井陉狭道,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扎下营来。半夜,韩信派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旗帜,从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后方埋伏,韩信告诫说:“交战时,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追赶我军,你们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红旗。”其余汉军吃了些简单干粮后,马上向井陉口进发。到了井陉口,大队渡过挠蔓水,背水列下阵势,高处的赵军远远见了,都笑话韩信。
天亮后,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率众开出井陉口。陈余率轻骑精锐蜂拥而出,要生擒韩信。韩信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陈余下令赵军全营出击,直逼汉军阵地。汉军因无路可退,个个奋勇争先。双方厮杀半日,赵军无法获胜。这时赵军想要退回营垒,却发现自己大营里全是汉军旗帜,队伍立时大乱。韩信趁势反击,赵军大败,陈余战死,赵王被俘。
战后,有人问:“兵法上说,要背山、面水列阵,这次我们背水而战,居然打胜了,这是为什么呢?”韩信说:“兵法上不是也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
“背水一战”比喻处于绝境之中,为求生路而决一死战。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拼音: bèi shuǐ yī zhàn 简拼: bsyz
近义词: 破釜沉舟、背城借一、济河焚州 反义词: 重整旗鼓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在艰难情况下跟敌人决一死战
解释: 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出处: 宋·秦观《将帅》:“韩信之击赵,非素拊循士大夫也,背水一战而擒赵王歇,斩成安君,是不在乎任之久近也。”
例子: 我军下定了~的决心,终于杀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㈡ 背水一战的概括和感悟

一、 小时候听老师讲背水一战绝处逢生的故事,似懂非懂。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对背水一战绝处逢生的含义有了新德里理解。请看下面的故事: 人生必须渡过逆流才能走向更高的层次,最重要的是永远看得起自己。 有一天某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 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子年纪大了,不值得大费周章去把它救出来,不过无论如何,这口井还是得填起来。于是农夫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 农夫的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当这头驴子了解到自己的处境时,刚开始哭得很凄惨。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之后这头驴子就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 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的反应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 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很快地,这只驴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快步地跑开了! 启示: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会被各式各样的“泥沙”倾倒在我们身上,而想要从这些“枯井”脱困的秘诀就是:将“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 二、 韩信背水一战,“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大破赵兵。---这是历史中的经典镜头。无路可退,却往往能创造出了一条路来,没有选择,却往往能直达成功的天堂。 “时势造英雄”,当今社会,多的是“韩信”,多的是这样“死里求生”的认为。这样的人,往往都是走投无路了,有时甚至是已到“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境地,可往往就这样有了直面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项羽破釜沉舟,下定决心,不给自己回来的选择。---这是历史中的英雄画面。没有选择,往往就没来由地生出一股豪气,往往就能义无返顾勇往直前。 而现实,往往选择的岔路太多。而在选择中,如果说最初仅仅是凭着自己的直觉来选择的话,那么到了后来,影响着选择的外在因素就越来越多,我们为着社会而选择,为着亲友而选择,却往往迷失了自我,失却了最初的纯真和梦想。 我们选最热门的专业---而不是最喜欢的;我们选最抢手的学校---而不是所梦想的;我们选最挣钱的工作---而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我们就这样一步一步任由别人牵着我们的手来选择,我们就这样一步一步任凭着社会将我们一个个变得圆滑无二,我们就这样眼羡地望着那些走在自己梦想中的人而空叹空留余恨。 渴望背水一战,渴望上天就这样堵截了我的退路,让我这样只有唯一的选择,奋勇向前。 渴望背水一战,只给我一个选择,不要鱼,也不要熊掌,不要山重水复,也不要柳暗花明,就这样让我面对一切来势汹汹,挺立浪尖做个潇洒的弄潮儿。 世界多彩给我的选择就如同树根一样密集,在选择中,我学会了权衡得失分析利弊,学会了拈量轻重目测砝码,在选择中,学到了侥幸和圆滑,失去了个性与真实。这样的选择,未免太过残酷。 可,他们却告诉我,生活本身就充满了残酷。那么就让我破釜沉舟斩断所以退路,让我背水一战,让我举起利剑、竖起横眉,同前方的敌人决一死战吧。

㈢ 背水一战的典故

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 “背水一战”比喻处于绝境之中,为求生路而决一死战。

㈣ 背水一战是哪个历史事件的

背水一战

公元前205 年,汉将韩信偷袭魏王豹,灭掉魏国。10 月汉王又派他与张耳率几万军队向东继续挺进,攻击赵国。赵王赵歇和赵军统帅陈余立刻在井陉口聚集20 万重兵,严密防守。
赵国谋士李左车对陈余说 :“韩信这次出兵,一路上打了很多胜仗 ,可谓是一路威风 ,现在他又乘胜远征企图攻下赵国,其势锐不可挡。不过,他们运送粮食需经过千里之遥,长途跋涉。现在我们井陉山路狭窄,车马不能并进,汉军的粮草队必定落在后面。这样你暂时给我3 万人,从小道出击,拦截他们的武器粮草 ,断绝他们的供给 ,汉军不战死也会饿得半死。你再在这里坚守要塞,不与他们交战,他们前不能战,后不能退,用不了几天我们就可活捉韩信。”
陈余是个迂腐之人,又自以为是,他不听李左车的话,还说 :“韩信的兵力很少,长途千里赶到这里又精疲力尽,像这样的敌人我们都不敢打,别国会怎么看我们,不是更瞧不起我们了吗?”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的意见。
韩信探听到这种情况,很高兴,庆幸自己碰上这样一个迂腐将领 。于是就将军队安营扎寨在井陉口30 里的地方。到了后半夜,韩信又派精锐骑兵 2000 人 ,每人拿一面汉军红旗,从小路爬上附近山头,埋伏起来。然后韩信又派出1 万人沿着河岸背水摆开阵势。背水历来是兵家绝地,一旦背水,非死不可。陈余得知消息,大笑韩信不懂兵法,不留退路,自取灭亡。
天亮后,韩信竖起帅旗,大张旗鼓地开出井陉口,赵军立刻迎击,两军激战很久。韩信、张耳假装败退,丢盔弃旗向河岸阵地靠拢。陈余则指挥赵军拼命追击。汉军背水而战,非常勇敢。
这时韩信埋伏的2000 轻骑兵 ,见赵军倾巢出击,立即飞奔驰入赵营,拔掉赵国的全部军旗,换上汉军的红旗。
赵军久战不能取胜,也抓不住韩信,想收兵回营,回头一看军营里已全部插起了汉军的红旗,以为赵王已被俘虏,顿时军心动摇,纷纷逃跑。这时汉军两面夹击,赵军大败。士兵们杀死了陈余,抓获了赵王。
背水之战本立于必败之地,韩信却打了个漂亮仗,从此威望更高了。

㈤ 背水一战的典故出自哪个朝代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 “背水一战”比喻处于绝境之中,为求生路而决一死战。

㈥ 成语背水一战的历史故事

背水一战的故事解释:
背靠江河作战,没有退路。形容不留后路,决一死战。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韩信,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他是汉王刘邦手下的大将。为了打败项羽,夺取天下,他为刘邦定计,先攻取了关中,然后东渡黄河,打败并俘虏了背叛刘邦、听命于项羽的魏王豹,接着往东攻打赵王歇。
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叫井陉口。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军主张一面堵住井陉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的辎重粮草,韩信的远征部队没有后援,就一定会败走;但大将陈余不听,仗着兵力优势,坚持要与汉军正面作战。
韩信了解到这一情况,非常高兴。他命令部队在离井陉三十里的地方安营,到了半夜,让将士们吃些点心,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再吃饱饭。随后,他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要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又派一万军队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阵势来引诱赵军。
到了天明,韩信率军发动进攻,双方展开激战。不一会,汉军假意败回水边阵地,赵军全部离开营地,前来追击。这时,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出击,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也回身猛扑敌军。赵军无法取胜,正要回营,忽然营中已插遍了汉军旗帜,于是四散奔逃。汉军乘胜追击,打了一个大胜仗。
在庆祝胜利的时候,将领们问韩信:“兵法上说,列阵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临水泽,现在您让我们背靠水排阵,还说打败赵军再饱饱地吃一顿,我们当时不相信,然而竟然取胜了,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呢?”
韩信笑着说:“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么能让他们拼命呢!”
这个故事演化出成语“背水一战”,多用于军事行动,也可用于比哺有“决战”性质的行动。

㈦ 希林娜依高参加《创造营》是背水一战,那么这一战最后的结果如何

选秀节目这两年越来越多,想要从中出道的人也非常多,来参加选秀节目的人有很多人,其实大部分都没有什么实力。大多数都是来蹭节目的热度,参加节目他们回去之后拥有了一定的热度,还是可以为自己挣一些钱。让自己的关注度变高之后,对他们自己也有非常多的好处。但是总体上而言还是会有实力的人出现。例如创造营里面的希林娜依.高,她在唱歌方面还是非常不错的,毕竟人家最终也以第1名的出道了。

1.在节目当中以第1名出道,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

虽然说在组合的资源上不是非常的多。但就个人而言,希林自己本来唱歌就是属于非常好的,想要得到一个好的发展,还是属于比较容易。只要不断提高自己在唱歌方面的能力,在以后的唱歌界也会有属于她自己好的发展。毕竟有实力的人始终都是有实力的,也很难会被其他东西所掩盖。大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他们也能够看到有实力的人是什么样的,也会让有实力的人发展的更好。

㈧ 背水一战是何意出自哪

【释义】背靠江河作战,没有退路。比喻决一死战。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汉高祖刘邦手下的大将韩信,为了打败项羽,夺取天下,他为刘邦定计,先攻取关中,然后东渡黄河,打败并俘虏了背叛刘邦、听命于项羽的魏王豹,接着往东攻打赵王歇。
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叫井陉口。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车主张一面堵住井陉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的辎重粮草,韩信的远征部队没有后援,就一定会败走;但大将陈余不听,仗着兵力优势,坚持要与汉军正面作战。
韩信知道真实情况后,非常高兴。他命令部队在离井陉三十里的地方安营,到了半夜,让将士们吃些点心,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后再吃饱饭。随后,他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要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又派一万军队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阵势来引诱赵军。
天快亮时,韩信突然率军猛攻对方,双方展开激战。不一会,汉军假意败回水边阵地,赵军全部离开营地,前来追击。这时,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出击,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也回身猛扑敌军。赵军无法取胜,正要回营,忽见营中已插遍了汉军旗帜,于是四散奔逃。汉军乘胜追击,打了一个大胜仗。
在庆祝战斗胜利的时候,将领们不解地问韩信:
“兵法上说,列阵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临水泽,现在您让我们背靠水排阵,还说打败赵军再饱饱地吃一顿,我们当时不相信,然而竟然取胜了,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呢?”
韩信笑着说:
“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么能让他们拼命呢!”

与创造背水一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