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曾家祖的辈分是谁创造的
曾氏派语 名派字辈
派者分也,行者同也。祖、孙、父、子名,兄、弟、叔、侄之分,自古有之。只有区别层次,才能以礼相称。全国曾氏起源之说基本一致,然而,曾氏繁衍至数代后,在全国各地文形成无数派行,各派又有各派字辈。虽然清圣祖仁皇帝(康熙)为孔、颜、曾、孟赐了统一的名派,但仍有一些派行没有使用钦定派语。至清代著名“中兴”名臣曾国藩(派名:传豫)方从曾参第六十四代起达到全国统一。
武城派行从曾参至六十二代无全国统一派行,自六十三代以清圣祖仁皇帝所赐“弘、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15字,为圣裔排行命名,故谓之名派。其它各派行先人定的字句,以之取字,故谓房派。孔氏从六十一代始用此15字为名派。“弘”因敬避改作“宏”,曾氏尊孔从六十三代始用此字,迭至“祥”字则是七十七派。“继”字因曾族避大宗讳名改作“纪”。因此,后来全国各派行统一使用名派15字是: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
清朝道光年间,宣宗皇帝又续赐名派十字: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清同治年间穆宗皇帝再续十字:鼎、新、开、国、运、克、服、振、家、声。
民国初年大总统袁世凯还代表民国政府颁发名派20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锦、瑞,永、锡、世、绪、昌。
Ⅱ 什么辈分可以叫老祖宗
曾祖这一辈就可以称之百为老祖宗了,一般说的是一族的创业发家之人,毕竟很少有五世同堂,四世同堂也不多见。《三字经》对九族的说法是“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度九族,人之伦。”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己身、子、孙、曾孙、玄孙”。
上九代:
鼻祖(始祖):一世祖
远祖:二世祖
太祖:三世祖
烈祖:四世祖
天祖:五世祖
高祖:六世祖
曾祖:七世祖
祖父(爷爷):简称“祖”,八世祖
父亲(爸爸):简称“父”,九世祖
祖宗:对祖先的尊称。中华民族的先祖是炎黄二帝,所以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2)创造字辈扩展阅读:
祖辈解释:
生己者为父母,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即: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书中说:因人怀胎,鼻先受形,故鼻祖为始祖。
下九代
1、儿子:简zd称“子”,一世孙
2、孙子:简称“孙”,二世孙
3、曾孙(重孙):三世孙
4、玄孙(元孙) :四世孙
5、来孙:五世孙
6、晜孙:六世孙
7、仍孙:七世孙
8、云孙:八世孙
9、耳孙:九世孙
Ⅲ 正确段氏家谱字序排位
1、山西省霍州市下乐坪段氏辈字:
国、振、际、培、可、士、英、志、书、远。
2、云南省墨江县段氏辈字:
明、其、思、为、以、宗、守、芳、尚、之。
3、湖南省洞口县段氏新旧辈字:
子应祖永崇,德泽远立本,起鸿壬申昌,
隆盛庆熙延,肇基敦睦厚,家学大显荣。
4、新化段氏辈字:
延祥自吉泰,绍绪振先声。允佩前人训,常储后代英。
传家敦孝义,翊治笃忠贞。仁美绵遗泽,刚方继令名。
5、江西省都昌县段氏辈字:
至则正濇穆,列信敏安直,温简廉宽栗,毅环吉表鋋,思课世日元,甲保恺悌均,瑄鍧茂仁义,桂华升世德,本自远云庆,万载嗣兴隆,谟训守为典,嘉猷代建功,运会际雍熙,安敦业恢洪,积厚永延祚,平康集祜同,弘仁图报国,履恕重亲民,宝露滋兰芷,春辉润柏松,千秋彰彦杰,泰顺步鹏程。
6、湖南省黔阳县段氏后续的辈字:
允佩前人训,常储后代英。传家敦孝义,翊治笃忠贞。
仁美绵遗泽,刚方继令名。豫章垂荫远,京兆肇基宏。
奕叶昭勋业,蕃枝合本茎。诒谋勤佑启,积善久昌荣。
7、湖南耒阳段氏辈字:
京兆蟠基茂,人文世泽洪。诗书隆道德,俊秀振宗声。
绍业徽先绪,昌言育后英。旭阳呈瑞彩,雏凤起飞腾。
8、洞庭湖区(酉阳堂)段氏辈字:
廷若尚文明,一士钟泽相。
光祖修心德,传家孝友先。
立朝崇正学,经世在名贤。
9、湖北省大悟县段氏辈字:
天、彦、纯、才、宏、祖、绪(世)、守、光、先。
10、湖北省英山县段氏辈字:
再肇祚永芳,光昭大茂昌,宗传元立德。
11、江苏丰县赵庄镇段堤口村段氏(凤集堂)辈字:
闻、人、东、方、效、法、古、先、哲、德、九、广、大、景、文、逢、圣、世、
素、裕、经、纶、本、恒、存、道、义、新、荣、连、立、昌、厚、忠、贞、传、家、远
12、云南金平县段氏辈字:
星立明正、字洪文士、金有绍德、继永和昌
13、河南省邓州市段氏辈字:
丙、中、吉、道、传、
14、重庆渝北段氏辈字:
宪、学、登、友、三
成、州、佐、治、平
前、辉、一、美、善
传、代、复、净、荣
15 、四川德阳中江段氏辈字
仁、宗、友、以、世
文、尚、大、囯、振
一、三、顺、宗、德
成、立、启、开、元
如、敦、诗、书、易
本、志、学、先、贤
16、河南信阳市商城余集镇段氏辈字:
思,荣,先,祖,德
光,大,定,成,明
17、湖北大冶段氏辈字:
宗,启,继,绍,辛;
久,敦,合,肆,册
18、山东曹县段氏辈字:
陵,联,荣,花,方
培,启,修,君,良
19、湖北江陵、监利、汉川、洪湖四地联宗(京兆堂)段氏辈字:
江陵:长、嗣、启、远、昌,秉、恢、承、亮、泽。
监利:正、大、振、家、声,甲、第、光、先、德。
汉川:启、贤、良、奇、功,纪、盛、唐、凤、庭。
洪湖:振、文、章、华、国,书、礼、传、家、先。
以上四地,从“泽、德、庭、先”后开始,统一使用派语:
同、 宗、 迪、 慧、 颖, 经、 纬、 兴、 康、 邦,
祖、 训 、育 、英、 才, 后、 能、 谱、 瑞、 芳。
20、山东省庆云县前段村段氏辈字:
如、景、斯、齐、德
(3)创造字辈扩展阅读
段姓,大理国国姓,先祖出自姬姓周王族支系,源于姬姓郑氏。段字的本义是锤击、锤炼的意思。许慎《说文解字》 对段字所作的解释是:“段,椎物也。”朱芳圃在《殷周文字释丛》中讲得更加明白具体,他说:“金文段,象手持椎于厂中捶石之形。”段字是象形字,一般认为段字的左边像山石或山崖的形状,右边的象形则是用手持锤击之。由此可知,段字的来历当与开采石料、打磨石器有关,它的起源应该是非常古老的。
远古祖先在人类历史的最早阶段就学会了使用和制造工具,在悠久漫长的史前时代,人类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公刘》所记述的是后稷的曾孙、古代周族的首领公刘率领族人自邰迁豳,安定居处,开基创业的事迹。到达豳地之后,派人横渡渭水,采运石料。按郑玄和孔颖达的说法,他们采来的碫石是用作椹质。所谓“椹质”,就是锻造金属器具用以承受锤击的砧垫。
“段氏”的出现,始见于《周礼·考工记·轴人》:“段氏为镈器”。晚清学者孙诒让解释段氏的含义说:“凡铸金为器,必椎击之,故工谓之段氏,锻则所用椎段之具也。”这里所讲的“段氏”,是指专门从事锻铸的工匠和管理人员。“段氏”对于创造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推进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段姓是汉字姓之一,在《百家 姓》中排第218位。2006年中 国段姓人口排名第81,在韩 国也有分布。
参考资料:段姓——网络
Ⅳ 薛姓的辈分怎么排
1、辽宁锦县薛姓一支字行为:“继致顺积美,大中其允从。”
2、 河南新蔡牛湾薛姓的辈份序列为:“孝灵兆庆,守善光宗,恩培世荫,一道统风。”
3、 山东德州薛姓始祖薛山白,后传十四世,十四世以后的辈分为,福九长春,洪儒景林,懋秀玉才,厚德明新。
4、吉林省松原市薛姓排行:成国兆慧广,清晶满庭芳,贵显学文俊,兵洪艳作长。
5、山东临清一代薛姓始祖薛进荣,后传九世,九世后的辈分为:因长朝德庆,继厚永昌明。
6、 安徽肥东县一代始于薛玉仙,后传二十余世,辈分为:盛应仙志,荣华忠正,贤良邦本,家国事成。
7、 山东临沂市沂水县一代传二十余世,辈分为:采芹唯秀士,会燕喜俊儒,复宗成可效,述亚实言师。
8、重庆市奉节县汾河镇一代传十世左右,辈分为:……恩云承圣明……
9、山东乳山市薛姓一支:启君文兆先,维思丕兴全,祥和忠余庆,昌都广世宣
10、湖北随州市高城镇薛姓一支:大启加升,树德光照,永远前进。
11、安徽寿县一代薛氏,传十几世,按最初住处有南薛、北薛、东薛、西薛之分,辈分为:道德文章,敬信立和顺.....
12、江苏徐州一支薛:“传书青云美。”
薛姓人口分布
当代薛姓的人口已近320万,是全国第六十四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2%。从明朝至今600年中薛姓人口由32万增长到近320万,增长了10倍多,薛姓人口的增长速度等同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江苏、陕西、河南三省,大约占全国薛姓人口的39%。
其次分布于山西、河北、山东、安徽,这四省的薛姓又集中了27%。江苏为薛姓第一大省,占薛姓总人口的15%。全国形成了东南苏皖、西北秦晋、北部豫冀三块薛姓聚集区。在近600年期间,薛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由东南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的迁移。
薛姓在长江以北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薛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江苏大部、安徽北部、山东南部、陕宁晋豫、甘肃东部和中西部、渝鄂北部、新疆西北,薛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达0.45%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0.8%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6%,居住了大约32%的薛姓人群。
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内蒙古中西部和东北、河北东部、京津、山东北部、辽宁西部、吉林东部、黑龙江东部和西北、四川北带、渝鄂皖中部、浙江北端、上海、广西中部,广东大部,薛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一0.45%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2.8%,居住了大约25.6%的薛姓人群。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薛姓;网络-薛
Ⅳ 郑氏家谱字辈
郑氏每个地方的字辈都不一样,具体如下:
1、福建泉州惠安:兴隆知祖德显达念君恩复回同一派攀举陟龙门。
2、福建泉州安溪:煌观先祖基尊显受恩怡仰奉丹书赐芳声远代期。
3、重庆大足:永世长朝惜文兴大国昌天才开周泰宗明万代发。
4、湖北十堰:德建明兴顺道隆华日昌。
5、湖北广水:文章华国申名远忠厚传家世代长。
6、四川凉山:赢征思虎国山经朝万天永在成加显首本后循环。
(5)创造字辈扩展阅读
郑氏名人:
1、郑爽
郑爽,1991年8月22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2009年,郑爽因主演现代剧《一起来看流星雨》而进入演艺圈,她也凭借该系列剧获得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电视剧最佳女演员提名。
2、郑恺
郑恺(Ryan),1986年4月17日出生于上海市,华语影视男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2007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奔跑吧有情人》,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
Ⅵ "孔"姓氏的由来,"孔"姓氏的辈分是怎样排的
孔姓出自殷商 三千悠久历史
实际上,孔姓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姓氏,他们的祖先,可以远远地追溯到4400多年以前的帝喾高辛氏。帝喾是黄帝的孙子,曾经继黄帝及其父少昊之后,领导中华民族70年,因此孔姓的人,当然也是黄帝的后裔。
关于孔姓的来源,《广韵》上面有这样的记载:“殷汤之后,本自帝喾次妃兰狄吞乙卵生契,赐姓子氏;至成汤以其祖吞乙卵而生故名履,字太乙,后代以子加乙,始为孔氏。至宋孔父嘉,遭华父督之难,其子奔鲁,故孔子生于鲁。”
由此看来,孔性是出自殷商的子姓,而殷商的开国之君殷汤,则是帝喾的次妃所生的儿子契的后代,殷汤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是吞乙卵而生,就取字为乙,传了若干代,到了春秋时代,在宋国的孔父嘉,为华督所杀,他的儿子就跑到鲁国避难,并且在鲁国定居,所以孔子才会是鲁国人。
《史记孔子世家》上面,对于孔姓的渊源,有更为详细的说明:“孔子,宋微子之后,宋襄公生弗父何,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姓孔氏。孔父嘉生木金父,木金父生睾夷,睾夷生防叔,防叔畏华氏之逼,奔鲁。”
从这段记载,可以明显的看出,殷汤的后代以孔为姓,是始自孔父嘉。孔父嘉是春秋时代宋国的人,所以孔氏之得姓,应该也已经有了三千年的悠长历史。
《广韵》和《史记》上面对于孔姓的记载,内容大致相同,唯一的不同,是关于孔父嘉的后代奔鲁的记述:《广韵》上说,避华督之祸跑到鲁国的是孔父嘉的儿子木金父;《史记》上则说,奔鲁的是孔父嘉的孙子睾夷。实际上究竟是谁最先到鲁国开基,迄今仍众说纷纭,找不到确定的答案。
不过,无论哪一位才是鲁国孔氏的真正开山始祖,孔子之为孔父嘉的六世孙,已经是个不争之论。据考证,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祖父是伯夏,伯夏则是防叔之子。由此可见,孔父嘉不但是孔姓的创造人,而且的确是2000多年来举世同钦的至圣先师孔子的六世祖。
孔子以下的孔氏家谱,历2000余年如一日,把每一代子孙都记载得源源本本。因此,孔子的历代子孙究竟都做了些什么,各种史书上的记载也未曾间断过,而且交代得清清楚楚。
像这样,能够把孔氏的世系追溯得分毫不爽,岂不是孔姓的人比别姓的人幸运,而又足以自豪自傲的地方!孔,的的确确是一个尊荣无比的汉族姓氏。
孔姓辈份:
孔姓辈分
惟/戈 温 *扌/纟 昭/昌 光 仁 *宀/曰 延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宗 若 端 *王 *扌/应 元 之/万 *氵 思 克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以下由中央政府颁布
希 言 公 彦 承 弘/宏 闻 贞 尚 胤/衍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兴 毓 传 继 广 昭 宪 庆 繁 祥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令 德 维 垂 佑 钦 绍 念 显 扬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建 道 敦 安 定 懋 修 肈 彝 常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裕 文 焕 景 瑞 永 锡 世 绪 昌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Ⅶ 谁知道孔字辈的排名详细点
孔氏家谱
孔姓出自殷商 三千悠久历史
实际上,孔姓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姓氏,他们的祖先,可以远远地追溯到4400多年以前的帝喾高辛氏。帝喾是黄帝的孙子,曾经继黄帝及其父少昊之后,领导中华民族70年,因此孔姓的人,当然也是黄帝的后裔。
关于孔姓的来源,《广韵》上面有这样的记载:“殷汤之后,本自帝喾次妃兰狄吞乙卵生契,赐姓子氏;至成汤以其祖吞乙卵而生故名履,字太乙,后代以子加乙,始为孔氏。至宋孔父嘉,遭华父督之难,其子奔鲁,故孔子生于鲁。”
由此看来,孔性是出自殷商的子姓,而殷商的开国之君殷汤,则是帝喾的次妃所生的儿子契的后代,殷汤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是吞乙卵而生,就取字为乙,传了若干代,到了春秋时代,在宋国的孔父嘉,为华督所杀,他的儿子就跑到鲁国避难,并且在鲁国定居,所以孔子才会是鲁国人。
《史记孔子世家》上面,对于孔姓的渊源,有更为详细的说明:“孔子,宋微子之后,宋襄公生弗父何,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姓孔氏。孔父嘉生木金父,木金父生睾夷,睾夷生防叔,防叔畏华氏之逼,奔鲁。”
从这段记载,可以明显的看出,殷汤的后代以孔为姓,是始自孔父嘉。孔父嘉是春秋时代宋国的人,所以孔氏之得姓,应该也已经有了三千年的悠长历史。
《广韵》和《史记》上面对于孔姓的记载,内容大致相同,唯一的不同,是关于孔父嘉的后代奔鲁的记述:《广韵》上说,避华督之祸跑到鲁国的是孔父嘉的儿子木金父;《史记》上则说,奔鲁的是孔父嘉的孙子睾夷。实际上究竟是谁最先到鲁国开基,迄今仍众说纷纭,找不到确定的答案。
不过,无论哪一位才是鲁国孔氏的真正开山始祖,孔子之为孔父嘉的六世孙,已经是个不争之论。据考证,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祖父是伯夏,伯夏则是防叔之子。由此可见,孔父嘉不但是孔姓的创造人,而且的确是2000多年来举世同钦的至圣先师孔子的六世祖。
孔子以下的孔氏家谱,历2000余年如一日,把每一代子孙都记载得源源本本。因此,孔子的历代子孙究竟都做了些什么,各种史书上的记载也未曾间断过,而且交代得清清楚楚。
像这样,能够把孔氏的世系追溯得分毫不爽,岂不是孔姓的人比别姓的人幸运,而又足以自豪自傲的地方!孔,的的确确是一个尊荣无比的汉族姓氏。
孔姓辈份:
孔姓辈分
惟/戈 温 *扌/纟 昭/昌 光 仁 *宀/曰 延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宗 若 端 *王 *扌/应 元 之/万 *氵 思 克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以下由中央政府颁布
希 言 公 彦 承 弘/宏 闻 贞 尚 胤/衍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兴 毓 传 继 广 昭 宪 庆 繁 祥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令 德 维 垂 佑 钦 绍 念 显 扬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建 道 敦 安 定 懋 修 肈 彝 常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裕 文 焕 景 瑞 永 锡 世 绪 昌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Ⅷ 求助 我爷爷写的字辈 有个字不认识
焉
Ⅸ 苏姓字辈排行大全
1、四川广安:德广公添伯盛贤宗政纲自仲子启云金文洪长永大廷万理明怀忠声荣至仁厚世代兴慈良存善道正直树仪型敬祖承庐眉雄才毅华卿凯湖甲故賨砺志展鹏程
2、四川南充:应笔丹成安怀大中文子世代兴云华克光绍万己
3、四川广元:承启永自奉 君玉正宏仁 清朝必世代 荣光万绍兴
4、四川资阳:永远於宗世大荣龙登金光玉绍先德贤才必振兴
5、湖南靖州:应再正昌才茂光元万仁君同秀世明宗大义乾坤武功为藩祖泽余庆笃生哲贤广昭帝德永锡周官汉封节显唐选尤宣麟阁焕美凤昭增欢侯伯爵列少保禄颁平林重任南阳久安笔珍许国文着眉山清高志远刚直履端善行积福奇术登纯孝可表道学相传谟谋克绍统绪长延天佑启后炳耀千年
6、湖南益阳:固能福文盛志彦祖崇永安成国正天心顺光昌启后英圣道昭隆运贤良显大名其祥开世业有子绍宗勋选士惟升秀傅家益尚清万邦同照曜端拱庆承平
7、湖南醴陵:金克渊志祖廷国可眉正仁开景运新怀忠本孝尚清纯敬承先泽家光永树德扬名振汉滨
8、湖南湘潭:珔仁开景运新怀忠本孝尚清纯敬承先泽家光永树德扬名振汉滨
(9)创造字辈扩展阅读:
苏姓相关延伸:
苏氏宗族,在华夏大地上,经过几千年的繁衍生息,从最早的苏城(今河北临漳县)发祥地迁至洛阳,形成以苏秦为代表的苏氏宗族史上的第一个兴盛时期;进入汉代,苏建开创武功派,形成苏氏家族史上的第二个兴盛时期;
唐代,苏世长,苏瓌,苏颋等形成苏氏家族史上的第三个兴盛时期;宋代,蜀派苏易简、苏舜钦祖孙,闽派苏绅、苏颂父子,眉派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共同创造了苏氏家族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
苏氏子孙,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领域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早自宋代,苏氏子孙就开始进入台湾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