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谁发明的龙

谁发明的龙

发布时间:2021-08-02 09:37:29

A. 谁最先发现了恐龙

曼特尔夫人发现恐龙的故事确实很浪漫,曼特尔先生又能够以一种严谨求实的态度来探索恐龙的归属问题,确实是迈出了人类科学地研究恐龙、认识恐龙的第一步。

但是在历史上,人类早就发现过恐龙的化石,只不过是当时由于知识水平有限,还不能对这些化石进行正确的解释而已。

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的晋朝时代,四川省五城县就发现过恐龙化石。但是,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那是恐龙的遗骸,而是把它们当作是传说中的龙所遗留下来的骨头。

英国里丁大学的一位名叫哈士尔特德的研究人员根据一部历史小说《米尔根先生的妻子》中发现的线索,经过很长时间的研究,翻阅了大量的资料,最近宣布他终于发现了如下的事实:1677年,一个叫普洛特-加龙省-加龙省的英国人编写了一本关于牛津郡的自然历史书。在这本书里,普洛特-加龙省-加龙省描述了一件发现于卡罗维拉教区的一个采石场中的巨大的腿骨化石。普洛特-加龙省-加龙省为这块化石画了一张很好的插图,并指出这个大腿骨即不是牛的,也不是马或大象的,而是属于一种比它们还大的巨人的。

虽然普洛特-加龙省-加龙省没有认识到这块化石是恐龙的,甚至也没有把它与爬行动物联系起来,但是他用文字记载和用插图描绘的这块标本已经被后来的古生物学家鉴定是一种叫做巨齿龙的恐龙的大腿骨,而这块化石的发现比曼特尔夫妇发现禽龙早出145年。因此,哈士尔特德认为,普洛特-加龙省-加龙省应该是恐龙化石的第一个发现者和记录者。

B. 谁最早发现恐龙的

是一位名叫吉登恩·曼特尔的英国人。他是在上两个世纪的20年代初发现恐龙化石的,当时他不过32岁,他被人们誉为最早发现恐龙的人。

C. 舞龙是谁发明

有没听说铜梁龙?

D. 龙和凤是谁发明的,是因为什么而发明的

龙和凤抄谈不上发明
龙和凤都是远古时候的图腾 那个时候的龙凤都是找得到原型的 并不像现在的形象增添了许多想象色彩
龙和凤的发明与封建迷信扯不上关系 这个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就有了 那时候封建社会都还没有呢
而且 龙凤大多数出现在神话中 神话和迷信是有区别的

E. 中国的图腾---龙,是谁创造

“龙”图腾可以说是汉族的图腾。它应是产生于汉武帝时期。
在汉初至汉武专帝的属80年间,朝廷尊“伏羲”为“人祖”。
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谏议后,把“人祖”换成了中原古代部落首领“黄帝”。
后来又把“黄帝”神化,说黄帝有四脸,骑“龙”上天,成为中央五方天帝之一。
这“龙”对黄帝大有功,所以就被视之为吉祥物、保护神了。

按在民间的古老传说,及古籍《四书五经》、《十三经》、《二十四史》里,中国古人从未有过“龙的传人”的观念根据,从未视“龙”为华夏民族的始祖。

现在,我们所讲的“中华民族”,应包括56民族,所以,我们谈族源和图腾时,不要用汉族的族源和图腾去概括全国所有民族。

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确实不是从黄河流域的古代部落黄帝和炎帝那里发展而来的,许多少数民族图腾不是“龙”。

我们只说“龙”是汉族的图腾,不要与中国、中华民族连同起来为好,否则,对内对外真都有点“理性自负”了。

F. 世界上最早发现恐龙的人是谁

关于恐龙化石的发现,在人类历史上有个认识过程。

历史上,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由来已久。只不过是当时由于知识水平有限,还无法对这些化石进行正确的解释而已。

相传早在1700多年前晋朝时代的我国,四川省(当时被称为巴蜀之蜀郡)武城县就发现过恐龙化石。但是,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那是恐龙的遗骸,而是把它们当作是传说中的龙的骨头。

1677年,一个叫普洛特的英国人编写了一本关于牛津郡的自然历史书。在这本书里,普洛特描述了一件发现于卡罗维拉教区的一个采石场中的巨大的腿骨化石。普洛特为这块化石画了一张很好的插图,并指出这个大腿骨既不是牛的,也不是马或大象的,而是属于一种比它们还大的巨人的。虽然普洛特没有认识到这块化石是恐龙的,甚至也没有把它与爬行动物联系起来,但是他用文字记载和用插图描绘的这块标本已经被后来的古生物学家鉴定是一种叫做巨齿龙的恐龙的大腿骨。英国里丁大学的一位名叫哈士尔特德的研究人员认为,普洛特应该是恐龙化石的第一个发现者和记录者。

1822年,曼特尔夫妇发现了禽龙化石(曼特尔命名为“鬣蜥的牙齿”,中文名称则被译成为禽龙)。 禽龙是科学史上最早记载的恐龙。可是却一直到1825年才把它发表出来。

就在禽龙被鉴定的期间,英国牧师、地质学家巴克兰却在1824年率先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介绍恐龙的文章,报道了一块在采石场采集到的恐龙下颌骨化石--斑龙(这个名字是由他的朋友詹姆斯 帕金森——发现帕金森综合症的鼻祖起的)。巴克兰认为这是一种新型的爬行动物。于是人们曾把第一个发现恐龙的功劳归功于巴克兰牧师。

G. 民俗的问题-----是谁创造了龙是中国人的形象!

龙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谜之一。在古老的殷墟中,早就有了象形字“龙”,似乎是一种有角、大口、纹身、蜿曲的动物。
汉代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在神话传说中, 中华民族的最早祖先伏羲、女祸是人首蛇身的龙蛇。汉代文物中表现的伏羲、女祸交尾图,就是“龙的传人”的形象的说明。
今天所见到的龙的形象,是以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只脚,马的鬃毛,躐的尾巴,鹿的角,狗的抓,鱼的鳞和须... ...
学者们积千百年来人们考证研究的成果,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龙只是古代人们想像中的和种象征美好生活的动物;龙起源泉于原始氏族社会的图腾崇拜。
据专家们考证,最早以“龙”为图腾的是长江下游的古代吴越民族。证据之一是古代吴越普遍流行着一种断发纹身的风俗,以表示他们的“龙子”身分,祈求得到保护;之二是据有古书<<岁时记>>称龙舟竞渡“起源泉于越王勾践”,把端午作为龙的节日也起源于吴越。
后来,作为一个共同的观念和意识形态,龙代表着整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 据相关专家考证,人类在经历了几十万年的洪荒时期和母系氏族社会后,大约在6500多年前,开始逐步进入父系社会。据古籍记载,当时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太昊伏羲率部落由甘肃成纪(今天水市)沿黄河东下,定居于宛丘之墟(今河南淮阳县)。随后,伏羲以其圣德团结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并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创立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图腾——龙。龙的传人由此而来。伏羲还画八卦、取火种、造书契、创乐器、兴嫁娶,肇启了中华文明。
这个习俗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

当时没有火药,没有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迷信,但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因为最初的爆仗是烧竹子,故称“爆竹”,一直沿用至今。唐朝把它称为“爆竿”,后来也称为“炮仗”。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写的就是当时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

后来,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试验,发现硝石、硫黄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于是发明了火药。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声音更大,使得火烧竹子这一古老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北宋时,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还有单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爆仗”,后又改为“鞭炮”。爆竹很快成为一种驱害避邪的神物。

燃放爆竹,除了在新年到来之前希望邪去福来,祈求保佑一年平安如意,人们还用来志贺婚礼、开业以及重大的庆祝活动。

H. "龙"是谁最先提出的

据史书记载,早在四、五千年前,人类处于氏族社会时,每一个氏族,都拜一种动物,如牛、马、虎、鹿、蛇等,作为本氏族的标志。后来,有个强大的氏族,把其他氏族都吞并了,就把各个氏族的动物标志挤凑在一起,虚构出一个最凶猛的动物形象,这就是所谓“龙”的来历。

“龙”在我国古代书籍中的记载,一向是众说纷坛的《礼记·礼运篇》中就称“‘龙、鳞、凤、龟’,谓之四灵。”《说文》中说“龙”是鳞虫之长,能细能巨,能长能短。《北大荒经》:“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具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谓之龙。”可见很早就把龙当作灵气的神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龙有九似:头似蛇、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龙被想象成为一身具备各种动物之所长,成了一种神异之物。《疏引正义》说:“龙为岁星,岁星木也,木为青龙”;又说“天宫东方之星,尽为苍龙之宿”。说龙王就是龙属之王,对其眷属而称王也。所以《大云请雨经》上说:“有一百八十五龙王,为兴风致雨之神。”四海龙王,是小说《西游记》上说的四个龙王,即东海敖广、南海敖钦、北海敖顺、西海敖闰。又说,龙王有九子,据《玉芝堂笔荟》说:“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这是很有趣的神话。其九子的名字和特点爱好是:长子囚牛,生平好音乐,今胡琴头刻兽是其遗像;次子睚眦,生平好杀,今金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遗像;三子嘲凤,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四子蒲牢,生平好呜,今钟上兽钮是其遗像;五子霸下,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是其遗像;六子狴犴,平生好讼,今狱门头上狮子头是其遗像;八子蛮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其原文少一子的记载)。不过《升庵外集》也载有龙有九子的事,除与《玉芝堂笔荟》所载蒲牢、狴犴、睚眦三名相同者外,又说:“形似龟好负重,今为碑下龟跃是也;螭吻,形似兽,性好望,今屋脊兽头是也;饕餮,好食,故立于鼎盖;趴蝮,性好立,故立于桥往,金猊,形似狮,好烟火,故立于香炉;椒图,形似螺蚌,性好闭,故立于门首。”按《升庵外集》的记载,恰好为龙王九子。《三国演义》第二十—回也有一段龙的描写,曹操和刘备谈起龙的变化,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吞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这些文字无非是说,龙是一种世上没有、人们看不见的异灵之物。

龙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凡到北京参观过北海北岸天王殿西那座彩色玻璃砖影壁的,就可看到壁面前后各有九条形态各异的龙,它们体态矫健,龙爪雄劲,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似奔腾在云雾波涛之中。这就是有名的“九龙壁”。看了九龙壁,心里多少会有点“龙”的概念。我国殷墟甲骨文中,就有“龙”字。字有繁简四体,从龙字的繁体来看,象是一种头有角、大口、纹身、婉曲的动物;另有简体字三种,也表现了口大、身曲的形象。《左传》中有“深山大泽,实生龙蛇”之说。《出海经》中记载:“蛇身人面,发如赭,居于钟山之下。”看来古代所指的龙是一种似蛇的动物。据《神农本草经》中,称蜥蜴为石龙,称蛇蜕为龙衣。可见,想象中的龙与蛇或晰锡,属于同种的爬行动物。

I. 恐龙的名字是谁创造的

汉字"恐龙"是舶来词,从日本来的.
"恐龙”一词,是由希腊文Dinosaur翻译而来,Dinos是恐怖的意思,Sauros是蜥蜴,Dinos和Sauros组合成Dinosaur,就是“恐怖的蜥蜴”的意思,日本学者最先译为“恐龙”,后来中国也沿用了这个名称。
恐龙,就是Dinosaur,就是对史前一些爬行动物的统称。
龙,英文译为Dragon,具有蛇身、蜥腿、鹰爪、鹿角、鱼鳞等奇异的外形,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一种神异的瑞兽,与所谓的Dinosaur的概念并不相同。

阅读全文

与谁发明的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
股权转让样本 浏览:716
工程管理保证书 浏览: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