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女科学家
玛丽·居里(波兰)
金庆民(中国)
吴健雄(中国)
古道尔(英国)
蕾切尔·卡逊(美国)
何泽慧(中国)
乔治亚娜·西加尔·琼斯(美国)
蒙如玲(华裔[不用我说是哪国的吧?])
钟端玲(同上)
沈骊英(中国)
何泽慧女士是已故中国原子科学事业创始人钱三强先生的夫人,她本人也是中国最早从事核物理研究工作的女科学家,夫妇俩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2006年“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奖项的评审工作顺利完成。42位来自21个国家,五大洲的杰出女科学家荣摘该项殊荣。每位获奖者获得了10万美元的奖金。
2006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得主所从事的研究课题不仅是当今世界科研的重要领域且意义深远:
非洲
突尼斯的Habiba Bouhamed Chaabouni
作为一名研究员,医学的仁慈博爱让她痴迷,她致力于改善人们对基因障碍理解的研究中.在呼吁公众预防这些疾病方面她发挥了重要作用,她竭尽心力为那些在她的祖国突尼斯被遗传性疾病困扰的家庭和孩子们争取更好的健康护理。
北美洲
美国的Pamela Bjorkman
她的研究领域是有关人体免疫系统的机械系统.在对艾滋病和癌症等病疾的认识上,她贡献卓著。
欧洲
比利时的Christine Van Broeckhoven
她曾经因其在诸如Alzheimer和 Charcot-Marie-Tooth疾病的分子基因方面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而蜚声学术界。这为她在借助新疗法阻止该类疾病的蔓延开辟了新契机。
拉丁美洲
墨西哥的Esther Orozco
她的研究对象是热带变形虫—这是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非常棘手的一个健康难题。她的研究为寻找可能抵抗这种寄生虫疾病的疫苗带来了希望。
亚太区
澳大利亚的Jennifer Graves
她改变了生物学对哺乳动物中的性别差异的认识。她的研究为我们对物种演变的理解带来希望,并突破了哺乳动物的局限。实际应用包括相关性别差异病疾的诊断。
2. 有哪些世界著名的女科学家
卡罗琳·赫舍尔(1750年-1848年)
这位发现了8颗彗星及星云的伟大天文学家出生在德国汉诺威。她的父亲是一位自学成才的音乐家,精心于对子女的文化和音乐教育,但卡罗琳却是个例外。卡罗琳表现出对学习的极大兴趣,她曾与父亲一起观察星座和天体。
由于家庭中有爱好天文学的传统,加之哥哥威廉成为英国乔治三世的宫廷天文学家,并自己制作了一架望远镜,通过它曾观测到天王星。作为哥哥的助手,卡罗琳经常帮他磨制和抛光镜面,并为这些观测做记录。
在日积月累中,卡罗琳积累了丰富的数学和几何知识,甚至获得了国王颁发的作为天文学家助手的津贴。卡罗琳每晚都端坐在那架可以观测遥远天外星空的望远镜前。1786年8月的一个夜晚,卡罗琳独自观测到了第一颗彗星,在接下来的11年里她又陆续发现了7颗彗星。她的发现为后来天体学的研究提供了最可信赖的资料。1798年,卡罗琳将自己的所有发现制成弗拉姆斯蒂德星表呈交给英国皇家学会,并附上了一份《不列颠天图》中忽略的560颗星的目录以及该出版物的勘误表。
哥哥威廉去世后,卡罗琳又搬回到汉诺威继续研究,不久完成了2500个星云和许多星团的记录工作。
3. 中国的女科学家有哪些人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欧莱雅集团于1998年联合设立,每年授予全球5名为科学进步做出卓越贡献的女性。
这是唯一在全球范围内奖励女科学家的奖项,被称为“女性诺贝尔科学家奖”。中国当前共有6位科学家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中国首位获奖者:李方华(2003)
李方华院士是凝聚态物理学、电子显微学专家,是中国科学院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李方华院士于1950年考入武汉大学,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李方华院士是首位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中国科学家。
香港首位获奖者:叶玉如(2004)
叶玉如院士是著名神经生物学家,是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美国科学院、香港科学院院士或外籍院士。叶玉如院士于1974年就读于美国西蒙斯学院,1977年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后进入香港科技大学工作。
最年轻中科院院士:任咏华(2011)
任咏华院士(左二)是著名的无机化学家,曾于38岁当选当时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是美国科学院、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香港科学院院士或外籍院士。任咏华院士于1988年获得香港大学博士学位,后进入香港大学任教。
化学领域第一位女性长江学者:谢毅(2015)
4. 女发明家的故事
黄帝的妻子嫘祖,发现蚕丝。还有黄道婆发现棉纺织
5. 著名发明家有哪些
1、达·芬奇是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 (意大利文原名: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公—1519年5月2日),意大利著名画家、科学家,与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并称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是发明家、 医学家、 生物学家 、 地理学家 、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他全部的科研成果保存在他的手稿中,大约有15000多页,爱因斯坦认为,达·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当时就发表的话,科技可以提前半个世纪。
2、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年7月10日~1943年1月7日),塞尔维亚裔美籍发明家、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他被认为是电力商业化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并因主持设计了现代交流电系统而最为人知。
3、亚历山德罗·朱塞佩·安东尼奥·安纳塔西欧·伏特伯爵(Count Alessandro Giuseppe Antonio Anastasio Volta,1745年2月18日-1827年3月5日),意大利物理学家。
因在1800年发明伏打电堆而著名。后来他受封为伯爵。
4、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网络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
5、 莱特兄弟(Wright Brothers)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哥哥是威尔伯·莱特(Wilbur Wright,1867年4月16日—1912年5月12日),弟弟是奥维尔·莱特(Orville Wright,1871年8月19日—1948年1月30日)。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首次试飞了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动力、机身比空气重、持续滞空不落地的飞机,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
6. 中国古代有女科学家吗她们发明了什么
在世界科学史上,当然,是否获得诺贝尔奖,并不是科学家杰出与否的唯一标准。例如,1952年,32岁的罗莎琳德·富兰克林(Rosalind Elsie Franklin)拍摄下著名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像。她最早测定出双螺旋结构,却在三年后被癌症夺去生命。1962年,沃森、克里克和威金尔斯因为DNA双螺旋结构获得诺贝尔奖,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却无缘分享。杰出的女性科学家其实相当稀少。不得不说,女性在科学界还没有顶起半边天。这恐怕与社会环境的种种阻碍,以及女性对家庭的过多奉献等因素有关。
移动互联网爆发,让大家上网越来越方便,那应该是居里夫人,他是著名的科学家,有很多发明创造,总体来说,在古代中式男士女士一般的情况下,能获得这样的成绩已经非常不错了,最有名的就是居里夫人。WiFi的普及,让大家更能放心地随时随地上网,但可能很少人知道,WiFi和CDMA的发明者是位女性,而且还是好莱坞明星,世界上首位全裸出镜的女演员,这位科学家名叫海蒂·拉玛。
古代讲究多子多福,家里的长辈或者男方都很重视怀孕的女性,但因为某些原因,例如青楼里的女子,或者宫里的妃子不希望其她妃子怀孕,就会采取一些特殊的避孕方法。
7. 有哪些世界著名的女科学家
卡罗琳·赫舍尔(1750年-1848年)
这位发现了8颗彗星及星云的伟大天文学家出生在德国汉诺威。她的父亲是一位自学成才的音乐家,精心于对子女的文化和音乐教育,但卡罗琳却是个例外。卡罗琳表现出对学习的极大兴趣,她曾与父亲一起观察星座和天体。
由于家庭中有爱好天文学的传统,加之哥哥威廉成为英国乔治三世的宫廷天文学家,并自己制作了一架望远镜,通过它曾观测到天王星。作为哥哥的助手,卡罗琳经常帮他磨制和抛光镜面,并为这些观测做记录。
在日积月累中,卡罗琳积累了丰富的数学和几何知识,甚至获得了国王颁发的作为天文学家助手的津贴。卡罗琳每晚都端坐在那架可以观测遥远天外星空的望远镜前。1786年8月的一个夜晚,卡罗琳独自观测到了第一颗彗星,在接下来的11年里她又陆续发现了7颗彗星。她的发现为后来天体学的研究提供了最可信赖的资料。1798年,卡罗琳将自己的所有发现制成弗拉姆斯蒂德星表呈交给英国皇家学会,并附上了一份《不列颠天图》中忽略的560颗星的目录以及该出版物的勘误表。
哥哥威廉去世后,卡罗琳又搬回到汉诺威继续研究,不久完成了2500个星云和许多星团的记录工作。
洛夫莱斯伯爵夫人(1815年-1852年)
1979年,美国国防部用埃达·洛夫莱斯伯爵夫人的名字命名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语言,即Ada语言,以纪念这位150年前帮助英国发明家查理·巴贝奇研制出后来被认为历史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女科学家。
埃达·拜伦1815年出生在英国伦敦,是著名诗人拜伦与夫人安娜贝拉·米尔班克的女儿。但在其出生后不久,父母便离婚,尽管拜伦苦苦请求,但米尔班克却禁止诗人看望女儿。
在严格的家庭教育中,埃达受到了文化和科学知识的熏陶,并得到了包括伦敦大学首席数学教授A·德·摩根在内的诸多优秀数学家的指点。摩根还向她引见了当时英国最著名的天文学家兼数学家玛丽·萨默维尔。
埃达准确地对分析机的作用和前景进行了分析和预见,例如制图和制作音乐,以及进行庞大的、重复的大型计算。于是,埃达担当起为分析机编制程序的任务。埃达首先为计算拟定了“算法”,然后拟定了“程序设计流程图”,这也被后人认定为“第一个计算机程序”。
伊雷娜·约里奥-居里(1897年-1956年)
在居里夫人去世前,她欣慰地看到自己的女儿伊雷娜接过了继续研究放射性的接力棒,但她却没能看到女儿和她的丈夫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在其去世一年后因发现新的人造放射性元素而双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伊雷娜曾是母亲的助手,并在工作中结识了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尽管两人性格不同,却结成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婚后,他们像居里夫妇一样开始了共同的科学研究。
伊雷娜同时还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母亲,她坚信繁重的科研工作不能夺去她作为母亲的重要职责。在获得诺贝尔奖后,她还开始逐渐涉足政治,并担任过法国社会党莱昂·布卢姆政府的国务次长,负责科研工作。
48岁时,伊雷娜被任命为由其母亲创建的巴黎大学镭研究所所长。几年后,当世界政治陷入冷战时期后,约里奥夫妇先后被左派政治力量驱逐出法国原子能专署。但这却没能阻止伊雷娜参加各种和平运动。
伊雷娜的研究不仅可作为物理学的里程碑,还对医学和生物学产生了诸多重要影响。
利斯·迈特纳(1878年-1968年)
利斯·迈特纳,这位奥地利物理学家发现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核裂变。但是,诺贝尔奖却只授给了她的合作者奥托·哈恩。
利斯出生在奥地利一个犹太家庭,她的父亲是当时有名的律师,对于各种知识都采取开放态度,并潜心于子女的教育。
在柏林获得博士学位后,利斯结识了与她同岁的爱因斯坦。当时,爱因斯坦经常光顾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的住所,普朗克弹奏钢琴,爱因斯坦演奏小提琴,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室内乐队,利斯经常受邀出席。
后来,在与哈恩合作研究放射性的过程中,两人共同发现了镤并予以命名。在侄子弗里施的帮助下,利斯发现铀原子核在受中子轰击后分解出氪和钡,并产生大量能量。利斯称这一过程为“核裂变”。这一成果最初由哈恩公布于众,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利斯拒绝出席颁奖仪式。
美国很快得知了这一研究成果,由于当时处于战争时期,美国开始了曼哈顿计划,并最终制造出原子弹。
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1910年-1994年)
运用新的X光技术和世界上第一批电脑,多萝西·克劳福特发现了胰岛素、青霉素和维生素B12的分子结构。
多萝西·克劳福特出生于开罗,父亲是一名考古学家,母亲则是杰出的植物学家。多萝西与姐姐在英国接受教育,并获得了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化学学士学位。在一次乘火车的旅行中,她结识了伯纳尔教授,并跟随他到剑桥大学进行研究工作。他们共同发现,蛋白质晶体必须在半湿润状态下,而不是干燥状态下加以研究,这一成果可谓大分子晶体学的里程碑,并为生物学及其在医药领域的运用开辟了光辉道路。
随后,她又返回牛津大学继续研究。她开始进行胆固醇及其他生物分子的鉴定工作,例如胰岛素。之后她便涉足令许多科学家为之着迷的青霉素的研究。1945年,多萝西发现了青霉素的分子结构。
她的又一重大发现是分析出了对白血球和红血球生成至关重要的维生素 B12的结构。也是由于这一重大发现,多萝西在1964年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芭芭拉·麦克林托克(1902年-1992年)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芭芭拉发现了自发移动的遗传基因,但她的研究成果却迟迟未被人认识,直到1983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后才产生了巨大影响。
25岁时,芭芭拉与遗传学家罗林斯·埃默森和马库斯·罗兹组成了一个三人研究小组。她之后回忆说,这是对她未来职业生涯具有决定意义的事件之一。芭芭拉反复观察玉米粒颜色的变异,并进行试验后发现遗传信息并非固定不变。这是一项重大发现,但却一直没有被人认可。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芭芭拉的这一研究终于走出了黑暗,并在30多年后得到了承认。根据芭芭拉的理论,遗传信息位置的变化不仅发生在植物上,而且在各种细菌和人类身上同样如此,因此对于研究抗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罗莎琳德·富兰克林(1920年-1958年)
罗莎琳德·富兰克林18岁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化学、物理和数学,后来又接触晶体学。她痴迷于用三维影像研究微小世界。二战期间,罗莎琳德获得了一笔研究碳元素的基金。战争结束后,她在巴黎学习了新的X光射线技术。当时,伦敦大学国王学院邀请她来研究DNA结构这一新技术。1952年,罗莎琳德拍摄下了那张著名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像,清晰地展现出双螺旋结构。但在1962年,这项研究成果在获得诺贝尔奖的
时候,罗莎琳德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获奖名单中,不仅是因为当时她已经去世,而且其中一名获奖者詹姆斯·沃森隐藏了罗莎琳德的贡献。
乔斯琳·贝尔-伯内尔(1943年-)
直到发现了脉冲星,乔斯琳才摆脱了“坏学生”的恶名。在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后,乔斯琳加入了剑桥大学安东尼·休伊什领导的科研小组。在经过漫长的观测之后,乔斯琳终于捕获了一些频率极快,并且有规律重复的信号。
在排除了这些信号来自于天外星球后,乔斯琳猜测可能出自一个巨大而特殊的星体,这个星体被称为脉冲星。这一天文学上里程碑式的发现在1974年获得了诺贝尔奖,但获奖者中却没有乔斯琳的名字。
8. 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杰出的女发明家有哪位
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家人才辈出,群星璀璨,构成了中国历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与这道风景线不相称的是,其中的女性,实在是太少了,真正是寥若晨星。尤其是女发明家,可以举出姓名的,大概只有本文的主人公黄道婆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