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瘦金体"是由谁所创造的
宋徽宗
宋徽宗与“瘦金体”钱币
宋徽宗赵佶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荒淫奢侈,不修政事,笃信道教,迷恋花石。1127年4月金兵破城,徽宗及其子钦宗连同嫔妃、宫女、大臣等3000余人,被金兵掳掠北上,遗为“靖康之耻”而被后人见笑。
赵佶虽怠于政治,艺术造诣却极高,尤对书法情趣颇浓,并设立书、画、琴、棋院,自封院长,招募天下名士,大量搜集古今字画,整理编辑了《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和《宣和睿览册》,保存和继承了古代文化遗产。他首次将书画艺术从手工作坊中分离出来,为宋时艺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独创的“瘦金体”,其笔法刚劲清瘦,结构疏朗俊逸,形如屈铁断金,匠心独具,堪称艺术精品,可谓前无故人。
其亲笔御书的钱文“崇宁通宝”、“大观通宝”和“宣和通宝”,字体端庄秀丽,结体瘦长,运笔挺峻,横划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利匕,捺如切刀,坚钩挺脱有力,字体搭配和协自然,浑然天成。其铁划银钩,玉骨显露,冷峭俊美,风姿飘逸,可谓书界千古楷模。徽宗将其书体用作钱文,使钱币斐然生色,底蕴敦厚,格调迥异。难怪近代泉币鉴赏家张可中先生给予极高的评价,说徽宗御书钱“范各一体,体各一态,或如美女簪花,自然窈窕,或如天女织锦,色彩斑斓。若宣和、政和、大观、崇宁、圣宋、重和等,摩不骨秀格清,令人意远,吾人收罗此泉数百种,陈览于绿窗绮几之间,直无异展开一部瘦金字帖也!”(见《古钱大辞典》)其言不虚,道出了笔者未言之真意。
徽宗偏爱书法,铸字币面,意欲显示其浩荡皇威,取得民之仰拜。无奈政事荒芜,最终沦为阶下之囚,可见民心所归,非一字可得天下,实为大憾。然其艺术之魅力,古币有显,留得后人揣摩,却也不失为一大幸事。
⑵ “瘦金体”是谁发明的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创造的书法字体,亦称“瘦金书”或“瘦筋体”,也有回“ 瘦金体 鹤体”的答雅称,是楷书的一种。
他早年学薛稷,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出以挺瘦秀润,融会贯通,变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风格,号“瘦金体”。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联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其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现代美术字体中的“仿宋体”即模仿瘦金体神韵而创。
⑶ 瘦金体是谁创的
瘦金体为宋徽宗赵佶所创,是书法史上的一项独创。
特点
瘦金书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此书体以形象论,本应为"瘦筋体"。以"金"易"筋",是对御书的尊重。
宋徽宗的书法笔画瘦硬,初习黄庭坚,后又学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并杂糅各家,取众人所长且独出己意,最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瘦金书"体,影响颇大。宋代书法以韵趣见长,赵佶的瘦金书即体现出类同的时代审美趣味,所谓"天骨遒美,逸趣霭然";又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所谓"如屈铁断金"。也有说干瘦无力。
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5日),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在位26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都城绍兴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东南35里处)。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是著名的书画家。却是个失败的政治家,他的书与画均可彪炳史册。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宋徽宗艺术研究也涉及古玩典藏、乐、琴、诗等领域,可谓造诣颇深。和南唐李煜一样,这位亡国皇帝在艺术上是有作为的,他对于宋代画院的建设和院体画的发展,对于书画艺术的提倡和创作,以及对于古代艺术的整理与保存,是有突出贡献的。他称得上是一个"不爱江山爱丹青"的皇帝。他广泛收集民间文物,特别是金石书画,命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等。
其书,首创"瘦金书"体;其画尤好花鸟,并自成"院体",充满盎然富贵之气。赵佶倡导文艺,使承继五代旧制的"翰林图画院"又营运了一百多年。在政治上赵佶昏庸无能,是北宋最荒淫腐朽的皇帝。
⑷ “瘦金体”是谁创造的其他字体都是谁创造的
“瘦金体”是由宋徽宗赵佶所创的一种字体,是书法史上极具个性的一种书体,因其与晋楷唐楷等传统书体区别较大,个性极为强烈,故可称作是书法史上的一个独创,代表作有《楷书千字文》、《秾芳诗》等。
总结:自从文字被创造出来后,各种各样的字体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瘦金体”为宋徽宗赵佶所创造。其他主流字体如小篆为李斯发明,隶书传说为程邈创造,但是找不到相关证据,而我们最常见的楷书则是由三国时期的钟繇所作。
⑸ 创造瘦金体是谁创造的
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1082-1135)创造的书法字体,亦称“瘦金书”或“瘦筋体”,也有“鹤体”的雅称,是楷书的一种。他早年学薛稷,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出以挺瘦秀润,融会贯通,变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风格,号“瘦金体”。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联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其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现代美术字体中的“仿宋体”即模仿瘦金体神韵而创。
瘦金书的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的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此书体以形象论,本应为“瘦筋体”,以“金”易“筋”,是对御书的尊
⑹ 瘦金体的创造者是谁啊
宋徽宗赵佶
⑺ 瘦金体的创造者是谁
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创造的书法字体,亦称“瘦金书”或“瘦筋体专”,也有“ 瘦金属体 鹤体”的雅称,是楷书的一种。他早年学薛稷,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出以挺瘦秀润,融会贯通,变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风格,号“瘦金体”。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联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其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现代美术字体中的“仿宋体”即模仿瘦金体神韵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