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本聪是谁
莱特币之父谈中本聪:谁是中本聪并不重要
转载自 莱特币之家
最近,一则关于比特币的发明者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出现在美国加州的新闻令整个业界再次陷入对这一“神秘人”的疯狂追随,不过这一消息最终被证明并不真实。与比特币的发明者不同的是,莱特币的发明者Charles Lee身份却一直明朗,近日他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BTC China(比特币中国)也在3月4日正式上线了莱特币交易,这一虚拟货币有可能成为比特币之后最受欢迎的加密货币。
中本聪“现身”
《新闻周刊》(Newsweek)上周四报道称,中本聪生活在加州洛杉矶东部的天普市,现实中的名字叫多利安·中本聪(Dorian Satoshi Nakamoto)。报道称其今年64岁,尽管持有价值达4亿美元的比特币,但住所并不奢华。他毕业于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拥有物理学学位,并且似乎具备了开发加密货币的必备技能。另外,他曾在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参与过安全和通讯方面的工作。
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中本聪却表示媒体对此有所误解。中本聪称,他从未听说过比特币。他坚决否认自己是比特币的发明者。他多次强调:“我跟比特币没有任何关系。”
中本聪是谁没那么重要
比特币爱好者们对中本聪现身的期望再次落空,不过,近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却专访到了Charles Lee——交易量和市值都仅次于比特币的虚拟货币莱特币的创始人。对于媒体迫切渴望掀开中本聪面纱的报道,Lee则认为,中本聪是谁并不重要,人们只需要关注比特币本身是有价值的东西就可以了。
Lee目前就职于一家致力于比特币交易平台和钱包开发的公司。“我认为莱特币和比特币的成功是相辅相成的,致力于比特币事业对莱特币的成功也有好处。”他说。
“在知道比特币之前,我一直都在投资黄金,我认为这是抗通胀的很好的方式。但是在3年前我接触了比特币,我觉得它就是数字黄金,并且相比黄金它有很多其他优点。比如比特币可以无限分割,可以无成本地发送给其他人,但是它相比黄金也有劣势,那就是没有相对应的实物。”Lee说。
实际上,Lee的第一个山寨币项目并不是莱特币,而是Fairbrix虚拟币。Fairbrix是虚拟货币Tenebrix币的一个克隆品,Tenebrix币创建于2011年,但Lee认为,Tenebrix的开发者自己也挖币,为自己采集到700万枚Tenebrix后,开发者才正式将Tenebrix发布,这显得很不公平。“因此,社区有兴趣创建一种零预采掘状态的Tenebrix克隆币,使之更加公平。”Lee说。
与比特币不同的是,Lee编写的Fairbrix的工作量证明函数时使用的是Scrypt加密算法,而不是比特币采用的SHA-256加密函数。不幸的是,Fairbrix是一个失败的项目。
但Lee的下一个山寨币尝试获得了成功。2011年10月,他启动了莱特币,该项目融合了比特币客户端的代码,排除了扼杀Fairbrix的程序故障。
莱特币与比特币有许多重要差异。与比特币的2100万枚上限不同,莱特币的上限是8100万枚。为了使“挖矿”这一活动更加民主,莱特币还融合了来自Tenebrix项目的工作量证明Scrypt加密算法。
“Scrypt设计的好处是利用CPU就可参与‘挖矿’,而不需要像比特币那样需要使用集成电路(ASIC),就是所谓的昂贵的‘挖矿机’。”Lee说,“比特币和莱特币之间的关系更多则是互补,而不是竞争。在不同的情况下,人们可以使用不同的虚拟货币。例如在购物时可以使用莱特币支付,因为它的交易确认时间更短,而在进行大额转账时则可以选择比特币,因为安全性更高。”
在谈到其他山寨币时,Lee表示,它们中的很多都只是一个骗局,是开发者赚钱的工具,他暂时还未发现其他能跟比特币“匹敌”的山寨币。“普通投资者可以从两个方面判断一个山寨币是否值得投资,首先是看其预先被挖出来的币数,如果开发者预先拥有很多这种山寨币,那么很可能他们是在利用其牟利;其次则是开发者对程序的态度是否认真。”Lee补充道。此外,他表示了对一种还未发布的虚拟货币Ethereum的兴趣,或许Ethereum将会在未来的虚拟货币世界拥有一席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BTC China(比特币中国)在3月4日正式上线了莱特币交易。比特币中国提供的数据显示,上线莱特币当天,网站的访问量激增,三天累计交易额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Lee认为,比特币中国上线莱特币,进一步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莱特币是继比特币之后最受欢迎的加密货币。
B. 声称拥有98万枚比特币,这位总资产超过100亿美元中本聪究竟是谁
中本聪是谁?为什么人们对他有那么大的好奇心呢?这个自称中本聪的人,说他把自己的比特币丢了,不是一两个哦,是很多。98万个比特币意味着什么呢?
所以对于比特币,我们要持冷静的态度来对待。
至今为止这位中本聪君,没有人知道他的真面目。甚至就连他所持有的,所谓98万个比特币,还持有怀疑态度。
因为,一般真正富有的人是不屑于炫耀自己的财富。
C. 中本聪的人物相关
找到本人
2014年3月6日晚间消息,美国自由撰稿人莉亚·麦格拉斯·古德曼(Leah McGrath Goodman) 周四在《新闻周刊》(Newsweek) 网站发表文章称,她已经找到了比特币发明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并与他进行了面谈。据称,该人隐居在洛杉矶圣贝纳迪诺(San Bernardino) 山脚下的一座房子里。
古德曼表示中本聪2014年64岁,是一名日裔美国人,毕业于加州州立理工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而且,中本聪并非化名,他的真实姓名就是“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
据麦格拉斯描述称,“我来到这里,试图深入了解中本聪及其低调的生活状态。滑稽的是,这个被认为发明了比特币的人居然退隐到了洛杉矶圣贝纳迪诺,宅在家里,全然不理会其估值4 亿美元的比特币财富。”
在加州的坦普尔市,记者见到了中本聪。他看起来又恐惧又生气。他报了警,警察询问记者找这个人干什么。记者告诉警察,这个形容潦倒的人就是中本聪——比特币的创造者。
这个估计拥有价值4亿美元比特币财富的人居然会蜗居在圣贝纳迪诺的山麓,看起来相当荒唐。同样不合情理的是当记者敲起中本聪的家门时,中本聪的第一反应是报警。
与比特币无关
当着警察的面子,中本聪对记者说,“我已经跟比特币没关系了,我也不能再讨论比特币的事情。其他人在掌管比特币的事物,跟我没关系了。”
莉亚·麦格拉斯·古德曼在她报道中的详细描述了见到中本聪的情形:
中本聪站在阳光炙烤的行车道的那一端,看起来很紧张,也很恼火。
他穿着一件皱巴巴的T恤,蓝色旧牛仔裤,白色运动袜,没穿鞋,就像是匆忙离家的一样。他的头发没梳,眼睛无神地凝视远方——就像是连着几个星期都没睡过觉一样。
他的神情并不顽强,相反却透露着疲惫——像是长年征战之后面临惨痛的失败。
两位来自加州坦普尔市( Temple City)的警察夹着他,一脸疑惑的看着我。一个说,“你到底想问他什么?他认为如果他和你对话会惹上麻烦。”
“我不认为他遇到了什么麻烦,”我说。“我想问他关于比特币的事情。这个人是中本聪。”
“啥?”警察不太相信。“这就是创造比特币的家伙?看起来他过得相当俭朴啊。”
北美地区有好几个中本聪, 有一个人甚至在Linkedin上宣称自己就是比特币之父,但这些人的档案和已知的信息都对不上。当然,中本聪也可能是假名,但问题是,为什么有人一边刻意想隐瞒身份,一边又用了一个这么有辨识度的名字?在一个包括了美国公民身份信息的数据库中搜寻时,找到了这个中本聪。但直到我从美国国家档案署中调出了他的档案记录,并访问了很多人,这所有的线索才被串了起来。
我来到这里试图了解更多有关中本聪的事,还原他那“简陋”的生活。这似乎很可笑:这个创造了比特币的人——比特币是世界上传播最广、最成功的数字货币,这些货币峰值时交易额可达每天近5亿美元——居然住在洛杉矶的圣贝纳迪诺山脚下,龟缩在家中,守着价值4亿美元的比特币不动。同样难以置信的是当我敲开他门的时候,中本聪第一反应是叫警察。我们旁边是两个警察作为证人,中本聪和我面对面的在交谈,他回答问题时非常谨慎——但却流露出很多事情。
与外界揣测不同,“中本聪”是个真名,他是一名64岁的日裔美国人,他喜欢收集火车模型,曾供职大企业和美国军方,从事机密工作。
他的兄弟这样评价中本聪:“他是个伟大的工程师,我只是平凡的工程师。 他很聪明,沉迷在自己的思维世界。数学、工程、电脑……你能说出来的,他都能做到。但我哥哥也是个混蛋。他做的是机密工作,曾经有一段时间,他的人生是一片空白。你不可能找到他的,他会否认一切。他从未承认过是他发起了比特币。”
后来这个记者一直通过邮件和中本聪沟通,聊些有的没的,直到有一天记者提到了比特币,中本聪就不回复了。
中本聪的家人将他描述为一个极端聪明、情绪化、很看重个人隐私的男人。他沉默寡言,习惯于打电话时挡住屏幕,发邮件时匿去名字,一辈子痴迷于两件事:钱和秘密——这恰好也是最能描述比特币的两个词语。
在过去的40年中,中本聪从不在生活中用他的真名。根据美国洛杉矶地方法院1973年的档案,在他23岁从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毕业时,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了多利安·普伦蒂斯·中本聪(Dorian Prentice Satoshi Nakamoto)。从那时起,他不再使用“聪”这个名字,而用多利安·中本S(Dorian S. Nakamoto)作为签名。
作为武士的后裔,中本聪出生于1949年7月的日本别府,母亲诠子是个佛教徒,把他辛苦拉扯大,过得很贫穷。1959年父母离异,母亲改嫁并带着三个儿子移民到加州。已经93岁的她和中本聪一起住在坦普尔市。
中本聪和继父处的不好,但根据他弟弟Arthur的说法,中本聪很小就展现出了在数学和科学上的天分,但也展现出了“薄情且兴趣怪异”的一面。
一毕业,中本聪就进入了休斯飞机公司(Hughes Aircraft),从事防御和电子通讯方面的工作。“那只是个开始,”同样也在休斯飞机工作的Arthur说,“他是我知道的唯一一个在面试时说面试官是个白痴,并成功证明了这一点的人。”
真中本现身
报道被公开后受到了包括比特币社区在内舆论的质疑和批评,但同时也引起了媒体的巨大兴趣。记者们蜂拥而至多利安的住宅外蹲守,甚至追逐他的汽车。然而在后来的正式访谈中,多利安否认了自己与比特币的全部联系,称自己从未听说过,只是误解了Goodman的提问,以为她问的是自己之前从军方承接的保密性工作。
当天晚些时候,中本聪本人也站出来否认。他在P2P基金会的账户在尘封五年之后发了第一条消息,称:“我不是多利安·中本。”
D. 中本聪和比特币的关系是什么呢
中本聪和比特币的关系是什么呢?
一、中本聪用比特币干掉任性的“中心化”
比特币从刚开始到今天,已经上涨了数万倍,以至于无论是圈内人还是圈外人,都难免感叹一句:我当年怎么没早点买比特币呢!
事实上,比特币刚开始可不是为了给大家炒币致富的,而是定义为一套电子现金系统。
为什么这么说呢,2008年,有个叫“中本聪”的人写了一篇名字叫作:《比特币:一个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论文,这是一篇非常严谨的论文,里面并没有涉及到投资、致富这样的话题。
为什么要发明这样一套系统?是银行卡、信用卡支付不好用?还是银行服务不便捷?都不是。
现如今,尽管纸币还是主要的货币形态,但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时代仿佛已经过去,现如今就算路边的小商贩也大多都是微信支付宝付款,微信转账、支付宝转账已经成为新时代的主要生活方式。在 2008 年的时候即使没有微信、支付宝,但仍有银行卡、信用卡,那么比特币这样的概念为什么会诞生呢?
比特币诞生的时代背景:2008年全球正处于严重的金融危机,美联储不断增发货币加剧了通货膨胀,中本聪认为处于完全中心化的中央银行并不靠谱,对于现金的增发任意为之,针对这一点着实过分!
基于这种大环境,他开始思考:怎么样遏制这个“任性”的中央权威,不让它时不时就增发或者减少发行现金......
经过几个月的思考和研究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干掉美联储肯定是不现实的,但我可以重新做一套货币系统,用全新的金融系统体系去制衡或者干掉美联储这种权力机构!换句话说:既然美联储是“中心化权威”,遏制它的方式当然就是“去中心化”!
于是,他通过对之前已经发放的数字货币 B-money和HashCash等的深入研究,创建了一个点对点的、完全去中心化的电子现金系统,也就是现在的比特币。
点对点、去中心化意味着什么?我们举个例子:
假使你给小明转2000块钱,如果用现在的支付方式,这个2000块钱的流转过程是这样的:你——银行|微信|支付宝——小明,也就是说,这2000块钱要经过“银行|微信|支付宝”这样一个中转站才能到达小明手里。
如果是比特币呢,2000个比特币的流程是这样的:你——小明,直接支付收款,完全除去了中心化的监管,自己的资金自己完全掌握控制权,一个绝对自由的金融体系系统自此诞生。
所以,比特币最早的建立初衷并不是让人实现“一夜暴富”的造富神器,也不是一种简简单单的加密数字货币,而是一套去中心化的电子现金系统。他要改变的不是货币和支付形式,他是要创造对于金融领域的一种完全自由自控的超时代产物。
比特币这套电子现金系统,融合了P2P、密码学、经济学等多重现有的学科,在比特币的诞生中,中本聪更像是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他善于把原有的技术手段整合利用,做成一套让人耳目一新的“新”产物。
二、中本聪到底是谁?
中本聪这么厉害,他到底是谁?答案是:不知道。
“中本聪身世之谜”可以说是当代区块链行业最大的未解之谜了。不止有人的地方有江湖,其实,有“谜”的地方也有江湖。“中本聪”的名头实在是太响了,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人站出来说:“我就是中本聪”;或者,“他就是中本聪”。
中本聪真实身份猜测之一:多利安·中本
多利安·中本是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日裔美国人,“哲史”是他出生时的名字
(“中本哲史”这个名字,是“中本聪”的日本媒体翻译版本)。除了名字相同以外,多利安在接受采访时亲口说:“我已经不再参与它了,不能讨论它。它已经被转交给其他人。他们现在在负责。我已经没有任何联系。”
但随后,多利安澄清,自己所说的事情是之前从事的军方保密工作,并不是比特币。P2P基金会的中本聪账户也在尘封五年之后发了第一条消息,称:“我不是多利安·中本。”
中本聪真实身份猜测之二:望月新一
日本数学家望月新一的研究领域包含比特币所使用的数学算法。而且,望月新一一般不使用常规学术发表机制,而是习惯独自工作。不过,有人提出质疑,认为设计比特币所需的密码学并不是望月新一的研究领域,望月本人也否定了自己是中本聪的说法。
中本聪真实身份猜测之三:尼克·萨博
尼克·萨博之前是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教授,热衷于研究去中心化货币,也喜欢使用化名发表学术作品,他曾经发表过一篇关于“比特黄金”的论文,被认为是比特币的先驱。不过,他在一篇文章中表示:中本聪是继他之后少数对比特币算法感兴趣的人,暗示自己并不是中本聪本人。
中本聪真实身份猜测之四:哈尔·芬尼
哈尔·芬尼是一位著名的密码朋克和密码学家。他是2009年第一个从中本聪那里接收比特币的人,还是第一个下载比特币客户端的人。然而,哈尔·芬尼在2014年去世之前否认了他是中本聪的说法。
中本聪真实身份猜测之五:克雷格·史蒂芬·怀特
克雷格·史蒂芬·怀特是一位澳大利亚的企业家,也是首位公开承认自己是中本聪,声称自己拥有中本聪的加密签名档和早期的比特币地址私钥,但这一言论饱受质疑,人们认为这两个证据其实很容易获取到,并不足以能够证明中本聪的身份。因为时常在公开场合叫嚣自己是“中本聪”,他获得了一个外号“澳本聪”(澳洲的中本聪),当然,这是一个戏称。
中本聪真实身份猜测之六:“中本聪”是一个团队,而非个人
中本聪在发言和程序中,切换使用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并且随机在全天不同的时间上线发言,似乎账号有多人操纵。比特币核心开发团队工作人员认为,其算法设计过于精良,不像是一个人单枪匹马所能完成的。
中本聪真实身份猜测之七:“中本聪”只是一个虚构身份
这种猜测的依据在于,中本聪极少透露自己的真实信息。在P2P基金会网站的个人资料中,他自称是居住在日本的37岁男性。然而,他在公开场合从来没有使用过日语,而是使用非常纯正熟练的英文。用他的姓名在网上搜索,也无法找到任何与这个人相关的信息。
中本聪为什么不现身呢?早在2015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金融学教授巴格·乔杜里便提名中本聪为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候选人,尽管获此殊荣,中本聪也一直没有出现。中本聪为何把自己包裹在层层加密的代码下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隐匿身份是为了规避外在风险。
发行货币本是一种国家行为,而中本聪发明的比特币,是建立在无政府主义,或者说对政府以及中心化金融机构缺失信任的基础上。加之比特币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不仅如此,还带动了其他数字货币的出现和滋长,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市值是非常巨大的。
打击一种现象最常见也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抓典型”,比特币是一众加密货币的鼻祖,尽管它是一种虚拟货币,一旦被一些国家界定为非法发币、纵容经济犯罪等非法行为,中本聪本人或将面临刑事责任。
第二,避免自己的个人言论影响去中心化发展进程。
我们都知道,币圈大佬的号召力有多强,尽管现在的共识在于,币圈大佬全部是自带流量的网红,但事实的确是,他们振臂一呼,后面的韭菜就蜂拥跟随。
中本聪可以说是币圈大佬中的王者级别,他的任何言论和行为都将影响到许多人,因为在大家眼里,他就是权威,这与他所倡导的“去中心化”是完全相悖的。
第三,保护个人隐私与人身安全。
平日里,大佬风光无线,可是每当遇到币价跳水、主网漏洞等问题,大佬就会被揪出来问责。看看曾经在上海被围追堵截的V神、以及此前饱受争议的EOS创始人BM就知道了。中本聪的身份一旦被公开,将要面临的也许是负面缠绕甚至人身攻击。这样看来,还是被代码包裹的世界更安全。
中本聪到底是谁我们暂且不管,尽管他本人身份虚幻成谜,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比特币系统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E. 为什么要抓比特币发明人中本聪
没有人要抓比特币发明人中本聪,他没有违法,只是他的身份一直都是个谜,没有人见过他,所以很好奇是什么样的人能发明比特币。
比特币诞生于2009年,是全球最大的虚拟加密货币。比特币发明者化名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其真实身份一直都是个谜。
F. “比特币之父”中本聪为何会神秘消失
中本聪到哪里去了?在我看来,中本聪可能一直都不存在。或许他只是一个代号,又或许他只是一个比特币团队捏造出来的名字,这么多年过去,外界一直在推测中本聪的身份,但是没有人见过他真人。
从一开始推出到现在,比特币经历了高峰也经历过低谷,现在比特币的价值已经趋于稳定,普通人想要依靠挖矿获得比特币,基本上很难做到,在成本上也很难控制。所以基本可以确定,普通人想要依靠努力靠比特币发财,基本已经没有可能了。而现在加要加入炒币圈,我个人也认为不太理智。一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比特币的价值,没有便宜可以随便捡。二是比特币是否会在未来大有作用,目前还没有人可以给出百分百的保证。所以,炒币需谨慎,如果你一定要炒,那就看看自己的钱包是否有足够的钱吧。
G. “中本聪”是谁
2009和2010年,中本聪用流利的英语写了几百篇帖子,虽然他邀请了其他软件开发者帮助他完善代码,同时与他们之间也有通信,但中本聪从未透露过个人相关的事情。到2011年4月,他给开发者们发了条消息说他已经转向其他方向,从此断了消息。
有人指认中本聪是都柏林三一学院23岁的大学毕业生Michael Clear,但Michael Clear马上对此进行了否认。Leah McGrath Goodman随后发表了一篇周刊宣称中本聪是一名叫Dorian Nakamoto的数学天才,他住在加州的坦普尔市,而且居然不太确定bitcoin这个词应该怎么发音。当Goodman的文章登上杂志封面,世界各地的记者蜂拥而至Dorian的家门口。他说他会接受第一个带他共进午餐的记者的采访。事实上,他的爱好不是替换货币,而是交易模式。有人自称是中本聪,使用中本聪最初的电子邮箱,登录中本聪常逛的论坛之一,发布消息“我不是Dorian Nakamoto。” [2]其他评论员,包括纽约时报的Nathaniel Popper,曝光了Nick Szabo,一名很酷的加密数字货币迷,同时还是比特金的发明人。但他一再做出否认。福布斯则认为是Hal Finney,以区块链无可反驳的记录显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接收了中本聪发送的比特币的人。
摘自连载阅读《中本聪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