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诺贝尔是什么时候发明的炸药
诺贝尔1833年生于瑞典。由于一场大火,烧得他家一贫如洗,只好去流版浪。在流浪的途中, 他看到权工人们在用力的砸石头。因此,诺贝尔就想发明炸药,用它来炸石头。从此,他就迷上了炸药的研制。
经过努力,他研究出了一种液体炸药油,但是运输非常的不安全,经常发生车毁船沉的事故。为了使炸药能安全的运输,诺贝尔就开始研究新的炸药。有一天,一声巨响,诺贝尔的实验室化成灰烬,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疾。但诺贝尔没有灰心,继续研制炸药。最后终于成功的研制出了可以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
同时还发明了用来引爆这种炸药的安全装置———雷管。他还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引爆了炸药,满身鲜血的诺贝尔从浓烟中爬了出来,大喊:“我成功了”!
他1875年发明了威力巨大的胶制炸药,1887年发明了不但威力巨大,而且没有浓烟的无烟炸药。
⑵ 诺贝尔什么时候发明了炸药
1831年,英国人比克福德发明了安全导火索,为炸药的应用创造了方便。威力较大的黄色炸药源于瑞典。由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和实业家诺贝尔发明。
http://ke..com/view/62186.htm
⑶ 诺贝尔什么时候发明的炸弹
1863年开始生产甘油炸药,由于液体炸药容易发生爆炸事故,1866年他制造出固体的安全专猛烈炸药“属达那马特”;1867年5月,获得英国的炸药专利,新的诺贝尔雷管发明成功;1878年,完成发明可塑炸药;1887年,取得喷射炮弹火药的专利。
拓展资料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年12月10日逝世。
诺贝尔生前的确拥有Bofors (卜福斯)公司。此公司拥有350年历史,此前主要生产钢铁。诺贝尔拥有Bofors后把公司主要产品方向改为生产军工产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该公司多项产品曾授权多国生产,并受军队广泛好评。
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1895年,诺贝尔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诺贝尔奖,分为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5种奖金(1969年瑞典银行增设经济学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⑷ 诺贝尔发明火药经历了几个
早在1847年,意大利的索伯莱格就发明了一种烈性炸药,叫硝化甘油。它的爆炸力是历史上任何炸药所不能比拟的。但是这种炸药极不安全,稍不留神,就会使操作人员粉身碎骨。许多人因为意外的爆炸事件而血肉横飞,连尸体也找不到。
诺贝尔决心把这种烈性炸药改造成安全炸药。1862年夏天,他开始了对硝化甘油的研究。 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牺牲的艰苦历程。死亡时刻都在陪伴着他。在一次进行炸药实验时发生了爆炸事件,实验室被炸的无影无踪,5个助手全部牺牲,连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幸免。
这次惊人的爆炸事故,使诺贝尔的父亲受到了十分沉重的打击,没有多久就去世了。他的邻居们出于恐惧,也纷纷向政府控告诺贝尔,此后,政府不准诺贝尔在市内进行实验。 但是,诺贝尔百折不挠,他把实验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继续实验。
经过长期的研究,他终于发现了一种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质--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药的引爆物,成功地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这就是雷管的发明。它是诺贝尔科学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诺贝尔发明雷管的时侯,正是欧洲工业革命的高潮期。
矿山开发、河道挖掘、铁路修建及隧道的开凿,都需要大量的烈性炸药,硝化甘油炸药的问世受到了普遍的欢迎。诺贝尔在瑞典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硝化甘油工厂,随后又在国外建立了生产炸药的合资公司。
但是,这种炸药本身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存放时间一长就会分解,强烈的振动也会引起爆炸。 在运输和贮藏的过程中曾经发生了许多事故,针对这些情况,瑞典和其他国家的政府发布了许多禁令,禁止任何人运输诺贝尔发明的炸药,并明确提出要追究诺贝尔的法律责任。
面对这些考验,诺贝尔没有被吓倒,他又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以硅藻土为吸收剂的安全炸药,这种被称为黄色炸药的安全炸药,在火烧和锤击下都表现出极大的安全性。 这使人们对诺贝尔的炸药完全解除了疑虑,诺贝尔再度获得了信誉,炸药工业也很快地获得了发展。
在安全炸药研制成功的基础上,诺贝尔在法国又开始了对旧炸药的改良和新炸药的生产研究。两年以后,一种以火药棉和硝化甘油混合的新型胶质炸药研制成功。这种新型炸药不仅有高度的爆炸力,而且更加安全,既可以在热辊子间碾压,也可以在热气下压制成条绳状。
胶质炸药的发明在科学技术界受到了普遍的重视。诺贝尔在已经取得的成绩面前没有停步,当他获知无烟火药的优越性后,又投入了混合无烟火药的研制,并在不长的时间里研制出了新型的无烟火药。
诺贝尔一生的发明极多,获得的专利就有255种,其中仅炸药就达129种。他的发明兴趣不仅限于炸药,作为发明家、科学家,他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不屈不挠的毅力。 他曾经研究过合成橡胶、人造丝,做过改进唱片、电话、电池、电灯零部件等方面的实验,还试图合成宝石。
尽管与炸药的研究相比,这些研究的成果不是很大,但是他那勇于探索的精神却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诺贝尔把他的毕生心血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他一生过着独身生活,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中度过的。 他谦虚谨慎,对别人亲切而忠诚。
他拒绝别人吹捧他,不让报纸刊登他的照片和画像。长期紧张的工作,使他积劳成疾,但在生命的垂危之际,他仍念念不忘对新型炸药的研究。
诺贝尔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忍受着疾病的折磨。他生前有两句名言:“我更关心生者的肚皮,而不是以纪念碑的形式对死者的缅怀”。
“我看不出我应得到任何荣誉,我对此也没有兴趣”。
在他的整个一生中,他身体虚弱、健康不佳,但他却能够在工作中建树惊人的功绩。早年的贫困与忧虑,使得他喜爱偏远的地方和安静的生活。
尽管作为一个炸药和武器方面的发明家和工业家,他却厌恶暴力与战争,并且是一名忠诚的和平之友。 他变成一位从早年起就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工作场所的彻底世界主义者。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的桑利玛去世,终年63岁。
诺贝尔的墓碑是一座高约3米的灰色尖顶石碑,看上去很普通。石碑正面刻有“nobel”几个金字和诺贝尔的生卒年月,墓碑两侧刻有诺贝尔4位亲人的名字和生卒。 墓碑右侧的地上,插着编号牌:170/1678。
周围是10棵一人多高的柏树。碑上没有诺贝尔的肖像(据说诺贝尔生前只有一张画像),没有浮华的雕饰,没有只字关于他在人类历史上写下的辉煌!每一个知道诺贝尔的人、站在他的墓前,都会感到这种朴素带给人的心灵震撼。
诺贝尔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他的财产累计达30亿瑞典币。 但是他与许多富豪截然不同。他一贯轻视金钱和财产,当他母亲去世时,他将母亲留给他的遗产全部捐献给了慈善机构,只是留下了母亲的照片,以作为永久的纪念。
他说:“金钱这东西,只要能够解决个人的生活就够用了,若是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才的祸害。有儿女的人,父母只要留给他们教育费用就行了,如果给予除教育费用以外的多余的财产,那就是错误的,那就是鼓励懒惰,那会使下一代不能发展个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聪明才干。
”
基于这样的思想,诺贝尔不顾其他人的劝阻和反对,在遗嘱中指定把他的全部财产作为一笔基金,每年以其利息作为奖金,分配给那些在前一年中对人类做出贡献的人。奖金分成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或医学、文学及支持和平事业等5份。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从1901年开始,每年在他去世的日子里,即12月10日颁发诺贝尔奖。 诺贝尔对文学也有长期的爱好,在青年时代曾用英文写过一些诗。后人还在他的遗稿中发现他写的一部小说的开端。
他对各种人道主义和科学的慈善事业捐款十分慷慨,把大部分财产都交付给了信托,设立了后来成为国际最高荣誉的奖金----诺贝尔奖金,即和平、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共5项诺贝尔奖金(其中,诺贝尔经济学奖金是瑞典国家银行在1968年提供资金增设。
⑸ 诺贝尔发明炸药(100子以上)
早在1847年,意大利的索伯莱格就发明了一种烈性炸药,叫硝化甘油。它的爆炸力是历史上任何炸药所不能比拟的。但是这种炸药极不安全,稍不留神,就会使操作人员粉身碎骨。许多人因为意外的爆炸事件而血肉横飞,连尸体也找不到。诺贝尔决心把这种烈性炸药改造成安全炸药。1862年夏天,他开始了对硝化甘油的研究。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牺牲的艰苦历程。死亡时刻都在陪伴着他。在一次进行炸药实验时发生了爆炸事件,实验室被炸的无影无踪,5个助手全部牺牲,连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幸免。这次惊人的爆炸事故,使诺贝尔的父亲受到了十分沉重的打击,没有多久就去世了。他的邻居们出于恐惧,也纷纷向政府控告诺贝尔,此后,政府不准诺贝尔在市内进行实验。但是,诺贝尔百折不挠,他把实验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继续实验。经过长期的研究,他终于发现了一种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质--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药的引爆物,成功地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这就是雷管的发明。它是诺贝尔科学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诺贝尔发明雷管的时侯,正是欧洲工业革命的高潮期。矿山开发、河道挖掘、铁路修建及隧道的开凿,都需要大量的烈性炸药,硝化甘油炸药的问世受到了普遍的欢迎。诺贝尔在瑞典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硝化甘油工厂,随后又在国外建立了生产炸药的合资公司。但是,这种炸药本身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存放时间一长就会分解,强烈的振动也会引起爆炸。在运输和贮藏的过程中曾经发生了许多事故,针对这些情况,瑞典和其他国家的政府发布了许多禁令,禁止任何人运输诺贝尔发明的炸药,并明确提出要追究诺贝尔的法律责任。面对这些考验,诺贝尔没有被吓倒,他又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以硅藻土为吸收剂的安全炸药,这种被称为黄色炸药的安全炸药,在火烧和锤击下都表现出极大的安全性。这使人们对诺贝尔的炸药完全解除了疑虑,诺贝尔再度获得了信誉,炸药工业也很快地获得了发展。
在安全炸药研制成功的基础上,诺贝尔在法国又开始了对旧炸药的改良和新炸药的生产研究。两年以后,一种以火药棉和硝化甘油混合的新型胶质炸药研制成功。这种新型炸药不仅有高度的爆炸力,而且更加安全,既可以在热辊子间碾压,也可以在热气下压制成条绳状。胶质炸药的发明在科学技术界受到了普遍的重视。诺贝尔在已经取得的成绩面前没有停步,当他获知无烟火药的优越性后,又投入了混合无烟火药的研制,并在不长的时间里研制出了新型的无烟火药。
诺贝尔一生的发明极多,获得的专利就有255种,其中仅炸药就达129种。他的发明兴趣不仅限于炸药,作为发明家、科学家,他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不屈不挠的毅力。他曾经研究过合成橡胶、人造丝,做过改进唱片、电话、电池、电灯零部件等方面的实验,还试图合成宝石。尽管与炸药的研究相比,这些研究的成果不是很大,但是他那勇于探索的精神却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诺贝尔把他的毕生心血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他一生过着独身生活,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中度过的。他谦虚谨慎,对别人亲切而忠诚。他拒绝别人吹捧他,不让报纸刊登他的照片和画像。长期紧张的工作,使他积劳成疾,但在生命的垂危之际,他仍念念不忘对新型炸药的研究。
诺贝尔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忍受着疾病的折磨。他生前有两句名言:“我更关心生者的肚皮,而不是以纪念碑的形式对死者的缅怀”。“我看不出我应得到任何荣誉,我对此也没有兴趣”。
在他的整个一生中,他身体虚弱、健康不佳,但他却能够在工作中建树惊人的功绩。早年的贫困与忧虑,使得他喜爱偏远的地方和安静的生活。尽管作为一个炸药和武器方面的发明家和工业家,他却厌恶暴力与战争,并且是一名忠诚的和平之友。他变成一位从早年起就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工作场所的彻底世界主义者。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的桑利玛去世,终年63岁。诺贝尔的墓碑是一座高约3米的灰色尖顶石碑,看上去很普通。石碑正面刻有“nobel”几个金字和诺贝尔的生卒年月,墓碑两侧刻有诺贝尔4位亲人的名字和生卒。墓碑右侧的地上,插着编号牌:170/1678。周围是10棵一人多高的柏树。碑上没有诺贝尔的肖像(据说诺贝尔生前只有一张画像),没有浮华的雕饰,没有只字关于他在人类历史上写下的辉煌!每一个知道诺贝尔的人、站在他的墓前,都会感到这种朴素带给人的心灵震撼。
诺贝尔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他的财产累计达30亿瑞典币。但是他与许多富豪截然不同。他一贯轻视金钱和财产,当他母亲去世时,他将母亲留给他的遗产全部捐献给了慈善机构,只是留下了母亲的照片,以作为永久的纪念。他说:“金钱这东西,只要能够解决个人的生活就够用了,若是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才的祸害。有儿女的人,父母只要留给他们教育费用就行了,如果给予除教育费用以外的多余的财产,那就是错误的,那就是鼓励懒惰,那会使下一代不能发展个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聪明才干。”
基于这样的思想,诺贝尔不顾其他人的劝阻和反对,在遗嘱中指定把他的全部财产作为一笔基金,每年以其利息作为奖金,分配给那些在前一年中对人类做出贡献的人。奖金分成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或医学、文学及支持和平事业等5份。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从1901年开始,每年在他去世的日子里,即12月10日颁发诺贝尔奖。诺贝尔对文学也有长期的爱好,在青年时代曾用英文写过一些诗。后人还在他的遗稿中发现他写的一部小说的开端。他对各种人道主义和科学的慈善事业捐款十分慷慨,把大部分财产都交付给了信托,设立了后来成为国际最高荣誉的奖金----诺贝尔奖金,即和平、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共5项诺贝尔奖金(其中,诺贝尔经济学奖金是瑞典国家银行在1968年提供资金增设的)。
诺贝尔奖不仅仅表明了这位科学家的伟大人格,而且,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越来越成为世界科学技术冠军的标志。激励着越来越多的精英豪杰,献身于科学事业,去攻克一道道科学难关。同时,它也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世界科学文化的交流。
⑹ 诺贝尔发明炸药的经过
诺贝尔发明抄的是达纳炸药,袭19世纪60年代,诺贝尔在法国进行炸药的研究。租了一条驳船,在马拉伦湖上寻起了新的实验室。一次试验中,一只装有硝化甘油瓶破碎,流出的硝化甘油被瓶底下用来减少震动的惰性粉末硅土吸收。
诺贝尔意外地发现,硝化甘油与硅土混合物不仅使炸药威力不减,而且生产、使用和搬运更加安全。后来,他用木浆代替了奎土,制成了新的烈性炸药──达纳炸药, “达纳”一词源于希腊文 “威力”。
(6)诺贝尔发明火药的时间6扩展阅读:
炸药原理
炸药的爆炸通过一定的外界激发冲量的作用,爆轰是炸药中化学反应区的传播速度大于炸药中声速时的爆炸现象,是炸药典型的能量释放形式。爆炸实际上分两个阶段。
大部分破坏是最初的膨胀造成的。它还会在爆炸源周围制造一个压力很低的区域,气体快速向外移动,从而将大部分气体从爆炸 “中心”向外吸。向外冲击之后,气体涌回到部分真空的中心地带,形成第二个破坏力较小的内向能量波。
由于炸药爆炸时化学反应速度非常快,在瞬间形成高温高压气体。以极高的功率对外界作功,使周围介质受到强烈的冲击、压缩而变形或碎裂。
⑺ 诺贝尔发明炸药的故事
诺贝尔于19世纪60年代在法国进行炸药的研究。在一次事故中,他的弟弟被炸死。父亲受重伤。浴室他租了一条驳船在马拉伦湖上开启了炸药的新研究。
一次试验中,一只装有硝化甘油瓶破碎,流出的硝化甘油被瓶底下用来减少震动的惰性粉末硅土吸收。诺贝尔意外地发现,硝化甘油与硅土混合物不仅使炸药威力不减,而且生产、使用和搬运更加安全。后来,他用木桨代替了奎土,制成了新的烈性炸药称为达纳炸药,。
1887年,诺贝尔用硝化甘油代替乙醚和乙醇,也制成了类似的无烟火药。他还将将硝酸铵加入达纳炸药,代替部分硝化甘油,制成更加安全而廉价的 “特种达纳炸药”,又称 “特强黄色火药”。诺贝尔的众多发明,使他无愧于 “现代炸药之父”的赞誉。
(7)诺贝尔发明火药的时间6扩展阅读
炸药的历史发展
炸药经过苦味酸、黑索今等的发展,逐渐成为C4塑料炸药。1771年由英国的P·沃尔夫首先合成苦味酸。1899年由德国人亨宁发明的黑索今是在原子弹出现以前是威力最大的炸药。
C4塑胶炸药原产捷克,现在美国也是主要生产国。这种炸药能轻易躲过X光安全检查,这一点是恐怖分子喜欢使用的原因。未经特定嗅识训练的警犬也难以识别它。正是由于C4的这些性质,所以它一般都是各国军队使用的,普通民间难以得到。
⑻ 诺贝尔发明炸药所花的时间
你好~
如下是我的见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诺贝尔在圣雷莫建筑了一座伸向海里的小码头,用来进行炸药和火器试验;他在那里进 行了五年高度紧张的工作。诺贝尔生前没有完成的几项重要发明的基础工作,就是在那里做 的;后来,这些发明被别人接着试验成功,并且在某些重大事件中起了推动作用。 诺贝尔在炸药领域的最后发现,即所谓“改进型无烟炸药”(瑞典注册的首次发明专利 权是一八九六年第7552号),是适应某些特殊目的而进一步发展了的混合无烟炸药,它就 是在这座实验室里搞出来的。如果要彻底地讲清这项发明,就要涉及大炮和内弹道学的技术细节;所以在这里只能简单地说,它的目的是“增加抛射体的初速,而不增加武器内部的最 大压力;这样做是通过在炸药燃烧时诱导出一定加大了的递增力,从而当抛射体在枪炮腔膛 内前进时,能够保持住压力,而且整个弹道作用能够增加。这种前进的炸药消耗来自两个方 面:从机械方面来说,是通过在燃烧过程中炸药小丸表层的累进增加;从而化学方面来说, 则是通过单独的炸药小丸,它被做成各种各样的层次,这种多样的层次使得内层的燃烧率更大,从而在燃烧过程中能够增加效果。”
制造和试验改进型炸药,是在诺贝尔的几座工厂里开始的,主要是于一八九五年至一八九六年间,在这位发明家于博福斯附近的比耶克博恩新建的那座瑞典实验室进行的。 诺贝尔作为一个发明家的兴趣,决不是仅限于炸药,他具有高度的想象力,这是那些真 正的发明天才必不可少的品质。他不仅有能力,而且急于将他那些卓越的思想,落实到自己周围的事物上。这包括着种类繁多的科目和应用化学——电气化学、光学、机械学和炮学、 生物学和生理学。提到的这些,还只是技术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象他的父亲伊曼纽尔一样,他的创造力有时竟走得远到异想天开的地步。这通常是在一刹那间,故意这样做的。据他的助手们说,他有时划不清那些空想的主意与划时代的发明设想之间的界线。当他在某个 主题方面的知识较浅薄的时候,例如某些大炮的建造方没,以及某些生物和生理问题,当然 他就较难分清这种界线了。 随着岁月的消逝,阿尔弗里德·诺贝尔将很多这些不同的想法,变成了专利发明。申请取得的发明专利权的总数字,无法准确地说出来;但在清算他的财产时搞出的那张数字接近 的登记表中,包括他在各国取得的不少于三百五十一项发明专利权,这是来自一个头脑中的令人惊佩的数字。
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起,并且作为混合无烟炸药研究的直接结果,诺贝尔自己对于火 器技术方面的兴趣越来越大。据他一再对索尔曼和其他人所说的话,这个特定方面吸引了他 的兴趣,主要是精神上的问题。与些同时,由于他天性强烈地厌恶战争和暴力,很不合常理 的是,他变成一位越来越强烈反对实际使用这些发明的人。他在这时候曾经写道:“就我这方面来说,我希望能把所有的枪炮、它们的附属物和一切东西,都送到地狱里去,那里是展 览和使用它们的恰当地方。”虽然如此,在他的晚年期间,他的理论和试验工作仍然在这方 面作了很多改进,诸如含有硝化甘油的导火线,枪炮的无声发射,金属的淬火与焊接,抛射 体的稳定、旋转与冷却,它们的气体封闭与安全,以及海上救险用的一种火箭等许多发明。
⑼ 诺贝尔发明炸药用了多长时间
诺贝尔发明炸药发明了许多种,不知道你具体要知道是哪一种。以下是给你参考的,自己去选择。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
http://ke..com/view/94761.htm
安全炸药
http://ke..com/view/428981.html
如果还没有建议你在网络搜索你需要的关键词,很容易就能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