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举出一两个科学史上“偶然的遭遇”的事例
1、瓦特——蒸汽机
瓦特在厨房里看祖母做饭。灶上坐着一壶开水。开水在沸腾。壶盖啪啪啪地作响,不停地往上跳动。瓦特观察好半天,感到很奇怪,猜不透这是什么缘故,就问祖母说?什么玩艺使壶盖跳动呢”
祖母回答说:"水开了,就这样。"瓦特没有满足,又追问:"为什么水开了壶盖就跳动?是什么东西推动它吗?"可能是祖母太忙了,没有功夫答对他,便不耐烦地说:"不知道。小孩子刨根问底地问这些有什么意思呢。"
连续几天,每当做饭时,他就蹲在火炉旁边细心地观察着。起初,壶盖很安稳,隔了一会儿,水要开了,发出哗哗的响声。摹地,壶里的水蒸汽冒出来,推动壶盖跳动了。蒸汽不住地往上冒,壶盖也不停地跳动着,好象里边藏着个魔术师,在变戏法似的。
瓦特高兴了,几乎叫出声来,他把壶盖揭开盖上,盖上又揭开,反复验证。他还把杯子、调羹遮在水蒸汽喷出的地方。瓦特终于弄清楚了,是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这水蒸汽的力量还真不小呢。
一七六九年,瓦特把蒸汽机改成为发动力较大的单动式发动机。后来又经过多次研究,于一七八二年,完成了新的蒸汽机的试制工作。机器上有了联动装置,把单式改为旋转运动,完善的蒸汽
2、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1665至1667年间、牛顿已在思考引力的问题。一天傍晚、他坐在苹果树下乘凉、一个苹果 从树上掉了下来。他忽然想到: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呢?
他分析了哥白尼的曰心说和开普勒的三定律,进而思考:行星为何绕着太阳而不脱离?行星速度为何距太阳近就 快,远就慢离太阳越远的行星,为何运行周期就越长?
牛顿认为它们的根本原因是太阳具有 巨大无比的吸引力。 经过一系列的实猃、观测和演算,牛顿发现太阳的引力与它巨大的质量密切相关。
牛顿进 而掲示了字宙的普遍规律:凡物体都有吸引力;质量越大、吸引力也越大;间距越大、吸引力 就越小。这就是经典力学中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3、伦琴——X射线
1895年11月8日,伦琴像平时一样,正在实验室里专心做实验。他先将一支克鲁克斯放电管用黑纸严严实实地裹起来,把房间弄黑,接通感应圈,使高压放电通过放电客,黑纸并没有漏光,一切正常。他截断电流,准备做每天做的实验,可是一转眼,眼前似乎闪过一丝绿色荧光,再一眨眼,却又是一团漆黑了。
刚才放电管是用黑纸包着的,荧光屏也没有竖起,怎么会现荧光呢?他想一定是自己整天在暗室里观察这种神秘的荧火,形成习惯,产生了错觉,于是又重复做放电实验。但神秘的荧光又出现了,随着感应圈的起伏放电,忽如夜空深处飘来一小团淡绿色的云朵,在躲躲闪闪的运动。
原来离工作台近一米远的地方立着一个亚铂氰化钡小屏,荧光是从这里发出的。但是阴极射线绝不能穿过数厘米以上的空气,怎么能使这面在将近一米外的荧光屏闪光呢?莫非是一种未发现的新射线吗?
伦琴抽出一张扑克牌,挡住射线,荧光屏上照样出现亮光。他又换了一本书,荧光屏虽不像刚才那样亮,但照样发光。他又换了一张薄铝片,效果和一本厚书一样。他再换一张薄铅片,却没有了亮光,——铅竟能截断射线。
伦琴兴奋极了,这样不停地更换着遮挡物,他几乎试完了手边能摸到的所有东西,这时工友进来催他吃饭,他随口答应着,却并未动身,手中的实验虽然停了,可是他还在痴痴呆呆地望着那个荧光屏。现在可以肯定这是一种新射线了,可是它到底有什么用呢?
我们暂时又该叫它什么名字呢?真是个未知数,好吧,暂就先叫它“X射线”。
从那天起,伦琴就住在了实验室,夜以继日地进行着研究试验,终于在1895年12月28日发表了研究报告。1896年1月5日,关于X射线的重大报道在维也纳日报上刊出,立即引起全世界的注意。
在美国报道此事4天之后,就有人用X射线发现了患者脚上的子弹。X射线很快就进入了医学领域。当时英国一位着名外科医生托马斯·亨利称之为“诊断史上的一个最大的里程碑”。
1901年,伦琴由于发现X射线的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4、汉斯·利伯希——望眼镜
17世纪初的一天,荷兰小镇的一家眼镜店的主人利伯希,为检查磨制出来的透镜质量,把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镜排成一条线,通过透镜看过去,发现远处的教堂塔尖好象变大拉近了,于是在无意中发现了望远镜的秘密。
1608年他为自引己制作的望远镜申请专利,并遵从当局的要求,造了一个双筒望远镜。据说小镇好几十个眼镜匠都声称发明了望远镜。
传说有一位牧羊人,在牧羊的时候,偶然发现他的羊蹦蹦跳跳手舞足蹈,仔细一看,原来羊是吃了一种红色的果子才导致举止滑稽怪异。他试着采了一些这种红果子回去熬煮,没想到满室芳香,熬成的汁液喝下以后更是精神振奋,神清气爽,从此,这种果实就被作为一种提神醒脑的饮料,且颇受好评。
5、弗莱明——青霉素
1928年,弗莱明在伦敦梅利医院当医生。这个47岁的中年人正在起劲地研究对付葡萄球菌的办法。人们受伤后伤口化脓,原因之一便是葡萄球菌在捣蛋。弗莱明在一只只培养皿里培养出葡萄球菌,然后再试验用各种药剂去消灭它们。
这个工作已花费了他几年的时间,至今仍一无所获——这个葡萄球菌实在是个难对付的家伙!
9月的一天早晨,弗莱明发现其中一只培养皿里竟长出了一团青绿色的霉毛。显然,这是某种天然霉菌落进去造成的。这使他感到懊丧,因为这只培养皿里的培养物没有用了。弗莱明正想把这发了霉的培养物倒掉,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把它拿到显微镜下去看看。
“啊!”弗莱明一看显微镜,情绪马上激动起来了:在霉斑附近,葡萄球菌死了!这是不是他梦寐以求,已追寻了好几年的葡萄球菌的克星呢?弗莱明立即动手大量培养这种青绿色的霉菌,将培养液过滤,滴到葡萄球菌中去。
结果,葡萄球菌在几小时之内全部死亡。将滤液冲稀800倍,再滴到葡萄球菌中去,它居然仍能杀死葡萄球菌!
弗莱明把这种培养液叫做青霉素。接下来,他又做了病理试验,把青霉素注入小白鼠体内,结果什么影响也没有,证明青霉素对动物无毒害。他又在家兔的眼睛里滴入这种液体,也没有发现异常现象。
㈡ 这个动漫叫什么讲的是一个少年偶然发现1本书和一个小孩的动漫 急!!!!
金童卡修 介绍: http://ke..com/view/105125.htm
㈢ 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是偶然被发明的. ___.
答案:One of the world's favorite drinks was invented by accident.
首先分析句子的时态和结构:由于句子表述的是发生在过去版的事权情,所以用一般过去时,主语"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One of the world's favorite drinks 是动词"发明"invent的承受者,所以用被动语态,一般过去时被动语态的构成是:主语+was/were+动词的过去分词,另外注意短语"偶然"是by accident,故答案是:One of the world's favorite drinks was invented by accident.
㈣ 冰棒是谁发明的
炎炎夏日,如何才能消暑呢?来跟冰棍降降温吧!随着夏天的来临,市民纷纷采购各式各样的防暑降温产品,而冰棒作为当之无愧的防暑利器为人们所青睐,经常是批发上几十支囤积在家里。
不像冰激凌那般含有大量奶油不仅增加摄入热量,还不利于健康,冰棒价格低廉,制作简单,果汁、牛奶甚至是白开水加点糖冻成冰块即可。
就是这简单的冰棒,是我们多少人“童年的回忆”?走街串巷的小贩骑着自行车,车后一个白色箱子,打开一层又一层的棉布,掀开泡沫箱子,一股凉凉的气息扑面而来,顿时清爽了不少,一样的包装,只是颜色不同,白色的是牛奶味,桔黄色的是橙子味......吃起来脆脆的透心凉,在夏季食用既解渴又解暑。
㈤ 请问冰棍是那个国家发明的
最早冰制冷饮起源于中国,那时帝王们为了消暑,让奴隶们把冬天的冰取来,贮存在地窖里,到了夏天再拿出来享用。大约到了唐朝末期,人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出大量硝石,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使水降温到结冰,从此人们可以在夏天制冰了。以后逐渐出现了做买卖的人,他们把糖加到冰里吸引顾客。到了宋代,市场上冷食的花样就多起来了,商人们还在里边加上水果或果汁。元代的商人甚至在其中加上果浆和牛奶,这和现代的冰淇淋已是十分相似了。 制造冰淇淋的方法直到13世纪才被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带到意大利。后来意大利有一个叫夏尔信的人,在马可波罗带回的配方中加入了桔子汁、柠檬汁等,被称为“夏尔信”饮料。1553年,法国后来的国王亨利二世结婚的时候,从意大利请来了一个会做冰淇淋的厨师,他花样翻新的奶油冰淇淋使法国人大开眼界。后来,一个有胆量的意大利人把冰淇淋的传到了法国。1560年,法国卡特琳皇后的一个私人厨师,为了给这位皇后换口味,发明了一种半固体状的冰淇淋,他把奶油、牛奶、香料掺进去再刻上花纹,使冰淇淋更加色泽鲜艳、美味可口。以后冰淇淋的种类越来越多,成为大家所喜欢的一种食品。 德国人和奥地利人也对冰淇淋情有独钟。巧克力冰淇淋的发明专利应该归属奥地利人。素来喜欢将一些最不搭界的食品拌在一起吃的意大利人发明了多色冰砖,里面加了水果、核桃、甜酒和饼干。是英国移民将生产冰淇淋的配方带到了美国。到了19世纪,由于发明了冰箱,也掌握了采冰和藏冰的办法,冰淇淋得到很大普及。1904年,在美国的圣路易斯举办了冰淇淋国际博览会,会上展出了第一台生产维夫饼干杯子的自动机,于是便出现了称为“冰淇淋蛋糕”的杯装冰淇淋。4年之后,又出现了冰淇淋冰棍。俄罗斯也是从大老早便有了自己生产冰淇淋的配方。还在基辅罗斯时代就开始吃刨得很细的冻奶。俄罗斯正经的冰淇淋是从法国传入,很快便成了贵族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那个时候的菜谱便收入了好些种制作这种美食的配方。比如说,1794年在圣彼得堡出版的一本菜谱中就有制作草莓冰淇淋的配方。今天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在生产冰淇淋。 关于冰淇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就西方来说,传说公元前4世纪左右,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埃及时,将阿尔卑斯山的冬雪保存下来,将水果或果汁用其冷冻后食用,从而增强了士兵的士气。还有记载显示,巴勒斯坦人利用洞穴或峡谷中的冰雪驱除炎热。在各种说法中,最具说服力的还是始于中国。1292年,在马可波罗游历中国后写的《东方见闻录》中,记载他将在北京最爱吃的冻奶的配方带回威尼斯,并在意大利北部流传开来。东方的传统冰冻食品经马可?波罗传入西方,并得到进一步发展,实现了产业化,从而诞生了今天的冰淇淋。 ★在中国很久以前就开始食用的冻奶(Frozen Milk)经马可波罗介绍到西方,但它象今天这样风靡全世界,是在1660年前后,在巴黎最早开业的‘Cafe Procope’,意大利人Cotelli制造出在桔子或柠檬等中加入香味的果汁后,将其冻结制成冰果并进行销售。 但这时的产品冰晶大,较之冰淇淋更接近于冰冻果汁。最先开始制造出今天这样冰晶小而柔软的产品,是从1774年法国路易国王的御用厨师开始的。 这时被称为奶油冰,后来随着大量使用浓缩乳、炼乳、奶粉等原料,才开始称其为冰淇淋。接着,冰淇淋经法国传入英国、美国,逐渐被人们所认知。 ★1851年,在美国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牛奶商人JACOB FUSSEL实现了冰淇淋的工业化。 他在美国巴尔的摩建立工厂,最早开始大量生产冰淇淋。借助于1899年的等质机、1902年的循环式冷藏机、1913年的连续式冷藏机等的发明,冰淇淋的工业化在全世界得到迅速发展。 另一方面,蛋卷冰淇淋在1904年圣路易万物博览会上首次亮相。 冰淇淋的历史: 1.唐朝末期,人们开始在夏天制冰。 2.宋代,商人们开始在冷食里加上水果或果汁。 3.元代,有人甚至在冰中加上果浆和牛奶。 4.13世纪,马可
㈥ 谁知道冰棒是谁做发明的,是怎么发明的
当弗兰克·埃珀森发明冰棒时,他还只是一个11岁的孩子。1905年,人们把调配好的粉状原料和水搅拌在一起,准备制作饮料。在那个寒冷的冬夜,埃珀森意外地将饮料遗忘在门外的走廊上。第二天清晨,埃珀森发现饮料冻成了固体,而搅拌棒却直直地立在其中。他试着舔了舔,发现味道妙极了!1923年,他注册了一个以Popsicles(r)
为商标的冰棍公司。从那以后,冰棍就成了老少咸宜的冷冻食品。
㈦ 英语翻译:我在找一本书时,偶然发现了一张多年前拍的照片(accidentally)
I accidentally found a photo taken many years ago when I was searching for a book
㈧ 偶然发现的科学故事
1、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线下小磁针的偏转现象从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1820年4月,有一次晚上讲座,奥斯特演示了电流磁效应的实验。当伽伐尼电池与铂丝相连时,靠
近铂丝的小磁针摆动了。这一不显眼的现象没有引起听众的注意,而奥斯特非常兴奋,他接连三个月深入地研究,在1820年7月21日,他宣布了实验情况。
奥斯特将导线的一端和伽伐尼电池正极连接,导线沿南北方向平行地放在小磁针的上方,当导线另一端连到负极时,磁针立即指向东西方向。把玻璃板、木片、石块等非磁性物体插在导线和磁针之间,甚至把小磁针浸在盛水的铜盒子里,磁针照样偏转。
奥斯特认为在通电导线的周围,发生一种“电流冲击”。这种冲击只能作用在磁性粒子上,对非磁性物体是可以穿过的。磁性物质或磁性粒子受到这些冲击时,阻碍它穿过,于是就被带动,发生了偏转。
导线放在磁针的下面,小磁针就向相反方向偏转;如果导线水平地沿东西方向放置,这时不论将导线放在磁针的上面还是下面,磁针始终保持静止。
他认为电流冲击是沿着以导线为轴线的螺旋线方向传播,螺纹方向与轴线保持垂直。这就是形象的横向效应的描述。
奥斯特对磁效应的解释,虽然不完全正确,但并不影响这一实验的重大意义,它证明了电和磁能相互转化,这为电磁学的发展打下基础。
2、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磁铁穿过闭旦郸测肝爻菲诧十超姜合线圈时,线圈中有电流产生从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迈克尔·法拉第是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的学生和助手,他的发现奠定了电磁学的基础,是麦克斯韦的先导。1831年10月17日,法拉第首次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进而得到产生交流电的方法。1831年10月28日法拉第发明了圆盘发电机,是人类创造出的第一个发电机。
3、伽利略从实验中总结出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和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等。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许多臆断,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反驳了托勒密的地心体系,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学说 。他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纯属思辨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4、1665至1667年间、牛顿已在思考引力的问题。一天傍晚、他坐在苹果树下乘凉、一个苹果 从树上掉了下来。他忽然想到: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呢?
他分析了哥白尼的曰心说和开普勒的三定律,进而思考:行星为何绕着太阳而不脱离?行星速度为何距太阳近就 快,远就慢离太阳越远的行星,为何运行周期就越长?
牛顿认为它们的根本原因是太阳具有 巨大无比的吸引力。 经过一系列的实猃、观测和演算,牛顿发现太阳的引力与它巨大的质量密切相关。
牛顿进 而掲示了字宙的普遍规律:凡物体都有吸引力;质量越大、吸引力也越大;间距越大、吸引力 就越小。这就是经典力学中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5、瓦特在厨房里看祖母做饭。灶上坐着一壶开水。开水在沸腾。壶盖啪啪啪地作响,不停地往上跳动。瓦特观察好半天,感到很奇怪,猜不透这是什么缘故,就问祖母说?什么玩艺使壶盖跳动呢”
祖母回答说:"水开了,就这样。"瓦特没有满足,又追问:"为什么水开了壶盖就跳动?是什么东西推动它吗?"可能是祖母太忙了,没有功夫答对他,便不耐烦地说:"不知道。小孩子刨根问底地问这些有什么意思呢。"
连续几天,每当做饭时,他就蹲在火炉旁边细心地观察着。起初,壶盖很安稳,隔了一会儿,水要开了,发出哗哗的响声。摹地,壶里的水蒸汽冒出来,推动壶盖跳动了。蒸汽不住地往上冒,壶盖也不停地跳动着,好象里边藏着个魔术师,在变戏法似的。
瓦特高兴了,几乎叫出声来,他把壶盖揭开盖上,盖上又揭开,反复验证。他还把杯子、调羹遮在水蒸汽喷出的地方。瓦特终于弄清楚了,是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这水蒸汽的力量还真不小呢。
一七六九年,瓦特把蒸汽机改成为发动力较大的单动式发动机。后来又经过多次研究,于一七八二年,完成了新的蒸汽机的试制工作。机器上有了联动装置,把单式改为旋转运动,完善的蒸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