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红外线是谁发明的
人眼能看到的光称为可见光,主要集中在0.38微米~0.78微米附近的谱段内。其中又可细分为紫、蓝、青、绿、黄、橙、红七色光。那么在红光以后就没有其它光线了吗?其实不然,红光以后很长一段频率就是红外线,只是人眼看不到而已。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胥尔在研究各种色光的热量时,有意地把暗室中唯一的窗户用木板堵住,并在板上开了一条矩形的孔,孔内装一个分光棱镜。当太阳光通过这个棱镜时,便被分解成彩色光带。在试验中,他突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放在光带红光外的温度计,比室内其它温度计的指示值都要高。经过多次试验,这个所谓含热量最多的高温区,总是位于光带最边缘处红光的外面。于是赫胥尔宣布,太阳发出的光线中除可见光外,还有一种人眼看不见的“热线”,这种看不见的“热线”位于红色光外侧,因而叫做红外线。
红外线其实也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范围从0.78微米到1000微米。为了研究上的方便,红外线被科学家划分为三个波段,近红外:波长为0.78微米~3.0微米,中红外:波长为3.0微米~20微米,远红外:波长为20微米~1000微米。
红外线的发现标志着人类认识自然的又一次飞跃。
红外线也是电磁波
大家都知道,收音机接收电磁波可以发出声音,电视机接收电磁波可以显示图象。自然界中五光十色的光线都是电磁波。通过实验发现红外线也是电磁波。
那么,从收音机、电视机接收的电磁波和人眼到的光线以及红外线之间的差别在哪里呢?其根本差别就在于波长范围不同。
我们常用的交流电也是以电磁波的形式沿着导线传播的,它的波长有6000公里,可以说是波长最长的电磁波。收音机接收的电磁波,其波长范围大致是从几百米到几十米,叫做中波或短波。电视机接收的电磁波,波长范围从几米到几厘米,叫做微波。最短的无线电波波长只有几毫米。红外线也是电磁波,其波长范围从0.78微米到1000微米。1微米等于千分之一毫米。为了研究上的方便,红外线还可划分为以下三个波段:
近红外:波长为0.78~3.0微米
中红外:波长为3.0~20微米
远红外:波长为20~1000微米
波长比0.78微米更短的电磁波便是可见光。可见光的波长范围0.38微米到0.78微米。不同波长的可见光颜色不同,其波长与颜色的关系如图1所示。
比可见光波长更短的电磁波是紫外线、X射线、伽马射线和宇宙射线。红外线和无线电波、可见光、紫外线以及各种射线组成了一个连续的电磁波波谱.
红外线的特点
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表明,不仅太阳光中有红外线,而且任何温度高与绝对零度的物体(如人体等)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就是冰和雪,因为它们的温度也源源高与绝对零度,所以也在不断的辐射红外线。因此,红外线的最大特点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就是说,任何“热”的物体虽然不发光但都能辐射红外线。因此红外线又称为热辐射线简称热辐射。
红外线和可见光相比的另一个特点是,色彩丰富多样,。由于可见光的最长波长是最短波长的1倍(780nm~380nm),所以也叫作一个倍频程。而红外线的最长波长是最短波长的10倍,即具有10个倍频程。因此,如果可见光能表现为7种颜色,则红外线便可能表现70种颜色,显示了丰富的色彩。
红外线透过烟雾的性能好,这是它的又一个特点。
『贰』 红外线是被谁发现的
1672年,人们发现太阳光(白光)由各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当时,牛顿作出了单色光在性质上比白光更简单的著名结论。用分光棱镜可把太阳光(白光)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单色光。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歇尔从热的观点来研究各色光时,发现了红外线。
『叁』 紫外线 红外线是谁发明的啊拜托各位了 3Q
不好意思,先得说一下彩色图象的原理,色彩是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组成的,光是电磁波的一种,红色光的波长要长些,兰色要短些,人的眼睛只能接受红绿蓝三种波长的光,这些颜色是大脑合成出来的,红外线、紫外线人眼不能看见,也就没有办法转换为对应的颜色,据说蜜蜂可以看到紫外线,不知道它的感觉如何。 人发明了红外线摄象机,但是要把红外线转成颜色可是个难办的事,其实也是有的,热成像仪就是将红外线按能量大小不同变成红、黄、蓝等颜色,红色高温、蓝色低温,按普朗克的黑体辐射原理,不同大小的能量可以分别对应不同的中心波长,按人眼识别图象颜色的原理,也可以这样和可见光颜色来对应,但是这样的图象看起来非常不真实,反不如黑白图象好辨别。黑白的红外图象,实际就是把红外线作为光源,用来看黑暗中的物体红外图象。 所以说红外线摄象机可以看到颜色,但这个颜色不是真实意义的颜色。常规商业上使用的红外线摄象机基本不会将图象按颜色转换出来,而是转为黑白图象,这样更容易分辩些。 ----------------------------------------------------- 再补充: 更准确说红外线摄像机应该叫做红外线增强摄像机,由于红外线到可见光是连续谱,只要感光元件的频谱足够宽,就可以对包括红外线在内的光敏感,这样感光元件在相同可见光强下,增加了红外频段,相当于增加了感光元件的灵敏度,在弱视条件下,可以获得更为清楚的图像。不采用颜色表示的原因有2:1、由于新增的红外线谱段没有办法用人所能感知颜色表示,通过黑白图像表示反而更好。2、本来在弱光照条件下,再进行分光感应,则灵敏度要求更高,采用混合谱段按光强拍摄,变相提高了感光元件的灵敏度,则摄像机可以拍到更暗的图像。
『肆』 红外线是谁发明的
1800年的一天早晨,年过花甲的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通过桌上的一块三棱镜,正在内欣赏太容阳光透过它形成的七色彩带。
忽然,他想:“阳光带有热,可是组成太阳光的七种单色光中,哪一种携带的热最多呢?”他灵机一动:“如果测得了每种光的温度,不就知道了吗?”
赫歇尔在实验室墙上贴上一张白纸,并让七色光带照在纸屏上。在光带红、橙、黄、绿、蓝、靛、紫以及红光区外和紫光区外的位置上各挂一支温度计。他发现绿光区的温度上升了3℃,紫光区的温度上升了2℃,紫光区外的那支温度计的读数几乎没有变化……然而令他吃惊的是,红光区外的那支温度计的读数竟上升了7℃。
赫歇尔分析认为,在红光区外一定还有某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线,而且这种光线携带的热量最多。
后来,科学界把这种看不见的光线命名为红外线,而赫歇尔也因此留名科学史册。
『伍』 红外线摄像头是谁发明的红外线又是怎么发现的
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威廉.赫胥尔利用棱镜和温度计从热的观点来研究各种色光时,发现了红外线。在光带红光外的这个所谓热量最多的高温区,总是位于光带最边缘处红光的外面。于是赫胥尔宣布有一种人眼看不见的“热线”。这种看不见的“热线”位于红色光外侧,叫做红外线。
『陆』 红外线是谁发明的武器装备
英国物来理学家F. W. 赫胥尔
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源F. W. 赫胥尔发现了红外线,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它在电磁波连续频谱中的位置是处于无线电波与可见光之间的区域。红外线辐射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最为广泛的电磁波辐射,它是基于任何物体在常规环境下都会产生自身的分子和原子无规则的运动,并不停地辐射出热红外能量,分子和原子的运动愈剧烈,辐射的能量愈大,反之,辐射的能量愈小。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都会因自身的分子运动而辐射出红外线。著名的普朗克定律表明温度、波长和能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红外总能量随温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峰值波长随温度的增加向短波移动。根据斯蒂芬·玻耳兹曼定律,当温度变化时,红外总能量与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当温度有较小的变化时,会引起总能量的很大变化。
『柒』 红外线是谁发现的
1800年的一天早晨,年过花甲的赫歇尔看着美丽的七色彩带,脑海里突然闪现了一个好奇的念头:“阳光带有热,可是组成太阳光的七种单色光中,哪一种带的热最多呢?”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在当时谁也不知道,于是,赫歇尔便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试图找出正确的答案。
经过冥思苦想,几天以后,赫歇尔便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他在自己房中的墙上贴上一张白纸作为光屏,使经过三棱镜的七色光带照在纸屏上。然后,在每一条光带的位置桂一支温度计。他怕自己的观察不够全面,又在红光带和紫光带外各挂了一支温度计。
做好这一切之后,赫歇尔记录下每支温度计开始的读数,然后就在一旁观察。温度计的水银挂缓慢地上升。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所有温度计的读数不再变了。赫歇尔发现绿光区的温度上升了3℃,紫光区的温度上升了2℃,紫光区外的那支温度计读数几乎没有变化。然而令他吃惊的是,红光区外的那支温度计的读数竟上升了7℃。
多次的实验结果都是相同的:红光区外的那支温度计的读数上升最多。经过详细的分析之后,赫歇尔认为阳光的光谱实际上比人们看到的七种单色光更宽,在红光带外一定还有某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线,而且这种光线携带的热量最多。
得到准确结论后,赫歇尔对外宣布:大阳发出的光线中除可见光外,还有一种人眼看不见的“热线”,这种看不见的“热线”位于红色光外测,因而叫作红外线。
『捌』 红外线鼠标是哪家公司发明的
我们现在人人手里用的鼠标都是由下面这个人发明的。他的英文名字是Doug Endelbart,他有一段说得十分精彩的话,下面是他的原文:
“...The world is getting more complex, and problems are getting more urgent. These must be dealt with collectively. However, human abilities to deal collectively with complex urgent problems are not increasing as fast as these problems.If you could do something to improve human capability to deal with these problems, then you’d really contribute something basic.”
...Doug Engelbart
1963年,恩格尔巴特在斯坦福研究所建立了发展研究中心,终于能够追逐自己的梦想了。就在这一年,他用木头和小铁轮制成了最初的鼠标。上世纪70年代,施乐公司不断完善恩格尔巴特的发明。1983年1月,苹果电脑公司推出的“莉萨”个人电脑首先配置鼠标。
在专利证书上,鼠标的正式名称叫“显示系统纵横位置指示器”,但斯坦福研究所的某人把它称作鼠标,这种叫法就此流传了下来。
鼠标的发明先于个人电脑的问世,并且使个人电脑业发生了永久的变化。在使电脑变得更容易使用方面,或许没有一种工具比得上鼠标。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恩格尔巴特并没有因为他的发明而成为百万富翁、乃至亿万富翁。因为鼠标的发明是用美国政府的资金在斯坦福研究所完成的,所以鼠标的专利权属于政府。
恩格尔巴特现年近80岁,住在加利福尼亚州阿瑟顿。目前他正致力于“自展”概念的研究。所谓“自展”,是指依靠自己的较小努力便迅速地获得更大成就的过程
『玖』 红外线是谁发明的
人眼能看到的光称为可见光,主要集中在0.38微米~0.78微米附近的谱段内。其中又可细分为紫、蓝、青、绿、黄、橙、红七色光。那么在红光以后就没有其它光线了吗?其实不然,红光以后很长一段频率就是红外线,只是人眼看不到而已。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胥尔在研究各种色光的热量时,有意地把暗室中唯一的窗户用木板堵住,并在板上开了一条矩形的孔,孔内装一个分光棱镜。当太阳光通过这个棱镜时,便被分解成彩色光带。在试验中,他突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放在光带红光外的温度计,比室内其它温度计的指示值都要高。经过多次试验,这个所谓含热量最多的高温区,总是位于光带最边缘处红光的外面。于是赫胥尔宣布,太阳发出的光线中除可见光外,还有一种人眼看不见的“热线”,这种看不见的“热线”位于红色光外侧,因而叫做红外线。 红外线其实也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范围从0.78微米到1000微米。为了研究上的方便,红外线被科学家划分为三个波段,近红外:波长为0.78微米~3.0微米,中红外:波长为3.0微米~20微米,远红外:波长为20微米~1000微米。 红外线的发现标志着人类认识自然的又一次飞跃。 红外线也是电磁波 大家都知道,收音机接收电磁波可以发出声音,电视机接收电磁波可以显示图象。自然界中五光十色的光线都是电磁波。通过实验发现红外线也是电磁波。 那么,从收音机、电视机接收的电磁波和人眼到的光线以及红外线之间的差别在哪里呢?其根本差别就在于波长范围不同。 我们常用的交流电也是以电磁波的形式沿着导线传播的,它的波长有6000公里,可以说是波长最长的电磁波。收音机接收的电磁波,其波长范围大致是从几百米到几十米,叫做中波或短波。电视机接收的电磁波,波长范围从几米到几厘米,叫做微波。最短的无线电波波长只有几毫米。红外线也是电磁波,其波长范围从0.78微米到1000微米。1微米等于千分之一毫米。为了研究上的方便,红外线还可划分为以下三个波段: 近红外:波长为0.78~3.0微米 中红外:波长为3.0~20微米 远红外:波长为20~1000微米 波长比0.78微米更短的电磁波便是可见光。可见光的波长范围0.38微米到0.78微米。不同波长的可见光颜色不同,其波长与颜色的关系如图1所示。 比可见光波长更短的电磁波是紫外线、X射线、伽马射线和宇宙射线。红外线和无线电波、可见光、紫外线以及各种射线组成了一个连续的电磁波波谱. 红外线的特点 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表明,不仅太阳光中有红外线,而且任何温度高与绝对零度的物体(如人体等)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就是冰和雪,因为它们的温度也源源高与绝对零度,所以也在不断的辐射红外线。因此,红外线的最大特点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就是说,任何“热”的物体虽然不发光但都能辐射红外线。因此红外线又称为热辐射线简称热辐射。 红外线和可见光相比的另一个特点是,色彩丰富多样,。由于可见光的最长波长是最短波长的1倍(780nm~380nm),所以也叫作一个倍频程。而红外线的最长波长是最短波长的10倍,即具有10个倍频程。因此,如果可见光能表现为7种颜色,则红外线便可能表现70种颜色,显示了丰富的色彩。 红外线透过烟雾的性能好,这是它的又一个特点
『拾』 红外线是谁发现
远红外线的发现
西元1800年德国科学家"赫歇尔"发现太阳光中的红外线外侧所围绕著一种用肉眼无法看见的光源,波长介於5.6-1000UM的「远红外线」,经过这种光源照射时,会对有机体产生放射、穿透、吸收、共振的效果。美国太空总署(NASA)研究报告指出,在红外线内,对人体有帮助4-14微米的远红外线,能渗透人体内部15CM,从内部发热,从体内作用促进微血管的扩张,使血液循环顺畅,达到新陈代谢的目的,进而增加身体的免疫力及治愈率。
但是根据黑体辐射理论,一般的材料要产生足够强度的远红外线,并不容易,通常必须藉助特殊物质作能量的转换,将它所吸收的热量经由内部分子的振动再发放较长波长的远红外线出来。
★自然界中的远红外线
太阳光中就含有远红外线,可是你无法在日光浴时单独的享受远红外线,但自然界中却有某些特殊物质,本身能够吸收人体或周围能量再自行转换为远红外线放射出去。归类有以下三种:
1.陶瓷奈米粉末 ( Ceramic Powder )
2.备长炭奈米粉末 ( Long Carbon Powder )
3.电气石奈米粉末 ( Tourmaline Powder )
★远红外线的功效
1.改善微细循环
2.提升免疫系统功能
3.增加皮肤活性
4.改善关节疼痛
5.提高身体含氧量
6.促进新陈代谢
★远红外线的实际运用
近年来在世界各地,远红外线普遍被用在许多疾病的辅助治疗上 ,主要是利用远红外线促 进血液循环的特性,而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
列举如下:
1.医疗:酸痛贴布、陶 瓷健康仪。
2.工业:远红外线省油加速器。
3.纺织:远红外线织品。
4.美容:远红外线烤箱、远红外线瘦身舱
回答者:踩火车 - 经理 四级 2-16 21:39
太阳红外线的发现
赫谢尔心中有个疑问,平常他所观测的阳光,不同色的色光所含的热量都相同吗?
1800年,他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阳光通过三棱镜,产生七彩光谱,利用三支涂黑酒精球的温度计(较能吸收辐射热),一支置于可见光某一色光中,另二支置于可见光外作为背景值的测量,发现从紫光、蓝光、绿光、黄光、橙光到红光,温度依序增高!
更不可思议的是,他发现在红光区域旁,肉眼看不见光线的地方,温度居然更高,这里有眼睛看不到的光!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肉眼不可见的光,称为「红外线」。
不过,要补充说明的是,事实上太阳发出的能量以波长5800A的绿光最强,侯西勒之所以测到波长越长、温度越高,是因为在他的实验中,折射的过程,发生了长波长光线能量较集中,而短波长光线能量较分散的现象。
今年(2000)刚好是红外线发现200周年;现在,人类已经可以利用红外线侦测做许多事:天文学、医疗、保全、军事、资源调查、卫星云图、海温观测等等各方面。
回答者:wswss11986 - 大魔法师 九级 2-16 21:39
红外线是国外著名科学家赫歇尔在一次科学实验中发现的,他发现在太阳的可见光线以外存在着一种神奇的光线,人的肉眼无法看见这种光线,但它的物理特性与可见光线极为相似,有着明显的热辐射。由于它位于可见光中红光的外侧,故而称之为红外线,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很宽,介于0.75——1000微米之间,在红外线中,波长较短的为近红外线,而远红外线是红外线中波长最长的一段红外线。根据使用者要求的不同,划分的标准不尽相同,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将波长在2.5微米以上的红外线称为远红外线。
远红外线是电磁波的一种;它是不可见光,但却具备可见光所具有的一切特性,远红外线的主要物理特性如下:
1、发射性:
因为远红外是属于光线范围的电磁波,所以它与光线一样不需要任何媒介便可直接传导,这就是远红外的发射性。
2、渗透性(渗透力):
虽然远红外是属于光线的电磁波,但在渗透力上与其它可见光不同。远红外具有独特的穿透力,其能量可作用到皮下组织一定深度,再通过血液循环,将能量达到深层组织及器官中。这就是远红外线的渗透性。
3、吸收、共振性:
根据基尔霍夫辐射定律:任何良好的辐射体,必然是良好的吸收体。在同一温度下,辐射体本领越大,其吸收本领越强,两者成正比关系,所有含远红外的物体,既可以辐射远红外线,也可以吸收远红外线,辐射与吸收对等。而人体每时每刻也都在发射远红外线,据测定:人体发射的远红线波长在9.6微米左右,所以,健龙牌健康系列产品中所产生的远红外线的波长在8----15微米,和人体表面峰值正相匹配,形成最佳吸收并可转化为人体的内能,极为密切影响到人类生命的起源、发生和发展,所以我们又称这一波长范围的远红外线为生命光线。因此,远红外线具有良好的吸收、共振性。
回答者:天使的右脚 - 魔法学徒 一级 2-16 21:40
红外线实际上就是一种光线,也是一种电磁波,只是它的波长比可见的红光更长,我们人的肉眼法看得见,但是身体皮肤却可以感受它的温热效应。 1800年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发现红外线。
要了解远红外线,须先了解什麼是红外线。红外线实际上就是一种光线,也是一种电磁波,只是它的波长比可见的红光更长,我们人的肉眼法看得见,但是身体皮肤却可以感受它的温热效应。红外线在电磁波的频谱(电磁波的大家庭)中,系介於可见光的红光和俗称的微波(或毫米波)之间。通常只要温度的物体,就会不停的发放出红外线,随著温度的高低、物体成份的不同,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也不一样,我们人体的表面温度大约是摄氏32度,所以人体表面一直在发射波长为十几微米(一微米=10-6米)的红外线,你只要拥有一具星光夜视线镜就可以看见人体发放的红外线电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