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创造欧元的代价和优势
按照现在实时汇率:1欧元=7.7106人民币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
『贰』 各位帮帮忙,欧元是什么时候诞生的阿
欧元时间表
1999年1月1日:欧洲货币联盟进入第三阶段,欧元正式诞生。欧洲中央银行确定统一的货币政策,银行间大额结算开始使用欧元,各金融市场也均以欧元进行结算。
1999年1月1日至2002年1月1日:各国货币与欧元共存的过渡阶段,企业与个人可同时使用两种货币。
2002年1月1日:开始全面使用欧元,各国货币开始退出市场。
2002年7月1日:欧元取代各国货币而成为欧洲统一货币。
『叁』 欧盟形成的过程
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1967年三体合一成为欧洲共同体也就是欧共体。
67年欧共体成立后实行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一体化过程:
1968年实行关税同盟然后在同年又实行了共同的农业政策,1985年提出建立统一的大市场后再1993年正式运作。
为了加快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进程1991欧共体成员再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签订了欧盟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将欧共体改为欧盟。欧盟成立
2002年欧元进入流通领域
『肆』 欧元的诞生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有什么挑战
欧元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调能力的挑战
从历史上看,IMF在协调其成员国缓解1973年与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危害、救援1982年拉美债务危机、帮助发展中国家进行结构性改革并促进其经济稳定增长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协调能力。但在特别提款权问题、南北货币关系问题、以及IMF的贷款条件等问题上,其协调能力却引人质疑。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欧洲货币联盟作为同样的跨主权国家的国际货币机构,尽管它也将面临许多困难,但在保证欧元稳定方面将发挥出更完善的协调能力。另一方面,在货币问题上以一个声音说话的欧洲,将会代替原发达国家内部美、日、德三极上德国的位置,并将大大增强这一极的力量,从而使IMF在协调西方发达国家内部立场的问题上难度更大。
2、对国际储备体系的挑战
现有的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可以概括为美元主导下的美元、日元、马克、SDRs及其他硬货币并存的体系。欧元的产生与运作,对美元在国际储备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及SDRs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无疑将带来严峻的挑战。
从经济实力来看,统一货币后的欧盟国家GDP在1996年占经合组织的38.3%,而美国只占32.5%,日本则占20.5%。因此,以这种经济实力为基础的欧元,在一定时期内有望在国际储备体系中挤占美元所占的一部分份额,并可能在中长期内动摇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主导地位,从而形成未来国际储备体系中非对称三级(美、欧两极强,日本一极弱)的局面。
同欧元一样,SDRs也是一种国际清偿力,但SDRs天生就有缺陷。同样作为信用货币,欧元却在天然禀赋上优于SDRs。这是因为:
①从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角度考察,虽然作为篮子货币的SDRs的价值也很稳定,但从作为信用货币其价值所必须依靠的信用源泉来讲,统一的欧洲中央银行的作用,显然要比IMF在国际储备货币创造上的作用大得多。
②从货币的流通手段的角度考察,在非官方结算之中,SDRs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而欧元则不一样,它不但可作非官方结算货币,而且还可作区域内统一的流通货币,可以预见,欧元被非官方欢迎的程度将是SDRs无法比拟的。
也可以预见,至今未达到在其创立之初所设想的成为世界主要清偿力目标的SDRs,在欧元的挑战之下将会更加暴露出其内在缺陷性,从而动摇其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
3、挑战目前的所谓“非体系”,为世界货币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汇率制度安排多样化、黄金非货币化以及国际政策协调艰难,是目前牙买加体系之所以被称为“非体系”的重要原因。欧元将以其汇率稳定、跨国界的协调及统一的中央银行对这一“非体系”直接提出挑战。
并且统一的欧元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可用于非官方结算的跨国界信用本位货币的一种创造,它的诞生及其后的发展,将为未来统一世界货币的创造提供宝贵的经验,也将为其他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货币一体化起到示范作用。
许多学者已经预言,世界货币最终的统一将建立在几大区域性国际货币基础之上,并在广泛的国际协调上与制度框架内执行其世界货币的职能。我们认为,未来IMF货币的改革进程将和区域内国际货币-体化发展进程相交织,并最终创造出一种完善的世界货币。尽管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这或许是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演化的趋势。
欧元的特点:
1999年1月1日起欧元正式启动,并于2002年6月30日之后成为欧洲货币联盟范围内唯一合法通货的欧元,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1)跨主权国家创造的信用本位货币。其信用将来自于人们对欧洲货币联盟内高效率的协调能力、其经济实力和经济增长潜力所赋予的信心。
(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分离造成欧元的缺陷。一国范围内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是有矛盾情形的,该矛盾对于具有第一个特点的欧元来讲显得更加突出,因为其统一的欧洲中央银行与分离的各国主权政府之间,并不能保证在必要时能够完全协调一致。因此分离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可能从内部动摇欧元的生命所在——币值稳定。
『伍』 欧元什么时候诞生
欧元的诞生:
2002年1月1日,经过3年的过渡,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进入流通。
早在1969年3月,欧共体海牙会议提出建立欧洲货币联盟的构想,并委托时任卢森堡首相的皮埃尔·维尔纳就此提出具体建议。1971年3月,“维尔纳计划”通过,欧洲单一货币建设迈出了第一步。“计划”主张在10年内分三个阶段建成欧洲经济货币联盟。但是,随后发生的石油危机和金融风暴,致使“维尔纳计划”搁浅。1979年3月,在法国、德国的倡导和努力下,欧洲货币体系宣告建立,同时欧洲货币单位“埃居”诞生。
1986年2月,欧共体签署《单一欧洲文件》,提出最迟在1993年初建立统一大市场。1989年6月,“德洛尔报告”通过,报告主张分三个阶段创建欧洲经货联盟:第一步,完全实现资本自由流通;第二步,建立欧洲货币局(即欧洲中央银行的前身);第三步,建立和实施经货联盟,以单一货币取代成员国货币。
1991年12月10日,欧共体首脑会议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将欧共体改称为欧洲联盟。《马约》规定,最迟在1999年1月1日,经欧洲理事会确认,如达到“趋同标准”的成员国超过7个,即可开始实施单一货币。1994年12月15日,马德里首脑会议决定将欧洲单一货币定名为欧元,取代埃居。1998年5月,布鲁塞尔首脑会议正式排定欧元11个创始国名单。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1月4日,欧元在国际金融市场正式登场。2002年1月1日,欧元纸币和货币正式进入市面成为流通货币。2月28日,成员国本国货币全面退出流通领域,欧元与成员国货币并存期结束。
投入使用费用高达1600亿元但收益更大
欧元启动工程浩大,据经济学家计算,仅从欧元发行到投入使用的费用就高达1600亿~1800亿欧元之巨。但是,欧元启动给欧盟带来的利益将是难以估量的。
首先,现在由12国组成的欧元区,是个蕴藏着无限商机的巨大市场,其每年内部贸易额就高达1.4万亿美元,约占全球贸易总量的15%。实行统一货币后,不光节省了巨额交易成本,还使人才、资金、技术和资源等得到最佳配制,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据初步估算,单一货币会使欧洲内部贸易量很快翻番,甚至翻到原来的3倍。
时下,欧元区的居民很快直接感受到的实惠是,欧元便利了消费者选择来自12国的商品,消费者将因此平均节约12%的费用。比如,西班牙的鲑鱼只有平均价格的61%,而丹麦却高达平均价的133%;奶酪在荷兰比在意大利便宜2倍;爱尔兰的土豆比丹麦便宜3.5倍。
其次,有助于欧盟抵御经济危机,为欧盟赢得巨大的战略利益。欧元自诞生以来,一直处于美元阴影之中。但是从长远来看,欧盟的经济实力强大、财政收支平衡、国际收支盈余、货币政策以稳定为导向,欧元实体化后其价值正逐步回归,欧元已经具备了成为强势货币的条件。随着欧元区的不断扩大,加上包括一些非洲国家在内的欧盟贸易伙伴约55国将陆续加入使用欧元之列,因此欧元进入流通后潜力巨大,完全有可能与美元形成抗衡之势,这有助于降低国际汇市的风险。
再次,欧元的使用不仅促进了欧洲经济的融合,而且还促进欧洲社会文化的融合。无国界、无身份、货币通用的人口大流动,允许当地人民更好地交流、讨论、表达和生活。各国间的这种文化相互渗透,给欧洲人一种生活在同一“屋顶下”、“新欧洲”命运共同体的感觉。欧元自然而然地成为推进欧洲一体化的新动力。
卡尔奖第一次颁给一个理念
每年春夏之交,位于德国西陲的亚琛城举世瞩目。因为此时,这座古老的帝王之都要向那些为欧洲事业做出特殊贡献的人颁发“卡尔奖”。该奖创立于1950年,是以曾在公元8到9世纪统一了从埃布罗河到易北河流域的卡尔大帝的名字命名的,以专门奖励为欧洲统一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机构或事物。温斯顿·丘吉尔、雅克·德洛斯、瓦茨拉夫·哈维尔,还有阿登纳和前德国总理科尔———都曾荣获过这一著名的欧洲大奖。
2002年“卡尔奖”第一次颁发给一个“理念”,这个“理念”就是欧元。据“卡尔奖”董事会的介绍,2002年之所以把这一殊荣给了欧元,是因为欧元代表了欧洲一体化的思维,加强了欧洲人的共同意识,在促进欧洲一体化上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正如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德伊森贝赫所说,欧元的意义已不仅仅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它也将对保持欧洲的稳定、和平与繁荣作出贡献。欧元是欧洲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的象征,是欧洲稳定和统一的象征。经历了数个世纪战争创伤的欧洲国家誓言团结起来,捍卫自由、民主和人权。
欧元使欧盟获得了走向更紧密联合发展的基础,欧元的意义不仅仅是一种货币单位,其重要性在于它淡化了欧洲地区的疆域和国别概念,是欧洲各国团结的标志。随着500亿枚欧元硬币和150亿张欧元纸币进入流通领域,12个欧元国世代使用的本国货币将结束其历史使命,这一伟大壮举似乎正在昭示“欧罗巴合众国”时代的到来。这是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提出的“统一欧洲”概念。如今,欧元的诞生就是最有力的证据,表明欧元区3亿欧洲人朝这个“欧罗巴合众国”迈进了一大步。
货币联盟前途无量
货币一直就是为谋求国家利益而对他国实施货币强权的战略工具。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体系发生的三个根本性变化———冷战的结束、货币权力的分散化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为货币权力实施创造了极大的机会。因此,欧元的最高意义就在于,欧洲可望通过创立一个强势货币和一个强大的区域货币体系安排,来削弱美元的霸权地位,以谋求欧洲的利益,这将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深远影响。欧元区12国人口达3.02亿,GDP达6.37万亿欧元,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超过15%(不包括欧盟15国间的贸易额)。欧元流通后,将成为国际贸易中的结算货币以及非常有吸引力的储备货币,这对美元的货币统治地位直接构成挑战。
欧元对区域经济整合有着良好的示范作用。欧洲一体化开世界经济区域化之先河。半个世纪以来,在欧洲一体化的鼓舞下,世界经济区域化蔚然成风、欣欣向荣,当今除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集团外,还有东盟与“10+3”、南亚经济共同体、南太平洋自由贸易区、海湾经济共同体、经济合作组织(ECO)、加勒比海经济共同体、南美经济共同体、西北非经济共同体、中非经济共同体、南非经济共同体等几十个区域性的经济集团。欧元的启动与使用,为区域整合提供了新的思路,使得现有的区域经济整合方式向前又迈进了一大步。随着货币联盟的推进,经济的整合必然要求政治的联合,“欧洲联邦”如今已成为欧盟内热烈讨论的话题。这种超越国界和民族经济疆界的新型组合方式,对于各国、各集团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从而鼓励更多的国家和集团选择“货币联盟”道路。从长远来看,欧元的诞生,也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绘出了新的蓝图。
『陆』 欧元区的形成过程
1992年,欧元硬币欧盟首脑会议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999年1月1日开始实行单一货币欧元和在实行欧元的国家实施统一货币政策。1999年1月1日,欧盟当时15个成员国中的12个成员国: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和西班牙,达到了《欧洲联盟条约》在1992年确立的欧洲经济一体化并向欧元过渡的四项统一标准,因此,欧元成为这12国的单一货币。1998年6月,欧洲中央银行于法兰克福正式成立.1999年1月,欧元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并允许银行和证券交易所进行欧元交易。欧元纸币和硬币于2002年1月才正式流通;2002年7月,本国货币退出流通,欧元成为欧元区唯一的合法货币。
2007年1月1日,斯洛文尼亚加入欧元区。塞浦路斯于2008年1月1日零时与马耳他一起加入了欧元区,从而使欧元区成员国从之前的13个增至目前的15个。
由于英国、瑞典和丹麦决定暂不加入欧元。目前,使用欧元的国家为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芬兰、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马耳他、斯洛伐克(于2009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称为欧元区。目前欧元区共有16个成员国和超过3亿2千万的人口。
国家 加入日期 人口
奥地利 1999年1月1日 8,316,487
比利时 1999年1月1日 10,584,534
芬兰 1999年1月1日 5,289,128
法国 1999年1月1日 63,392,140
德国 1999年1月1日 82,314,906
爱尔兰 1999年1月1日 4,239,848
意大利 1999年1月1日 59,131,287
卢森堡 1999年1月1日 476,200
荷兰 1999年1月1日 16,372,715
葡萄牙 1999年1月1日 10,599,095
西班牙 1999年1月1日 45,116,894
希腊 2001年1月1日 11,125,179
斯洛文尼亚 2007年1月1日 2,013,597
塞浦路斯 2008年1月1日 766,400
马耳他 2008年1月1日 404,962
斯洛伐克 2009年1月1日 504万(2005年数据)
总人口:320,143,372
『柒』 欧元的诞生
欧元的诞生:
2002年1月1日,经过3年的过渡,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进入流通。
早在1969年3月,欧共体海牙会议提出建立欧洲货币联盟的构想,并委托时任卢森堡首相的皮埃尔·维尔纳就此提出具体建议。1971年3月,“维尔纳计划”通过,欧洲单一货币建设迈出了第一步。“计划”主张在10年内分三个阶段建成欧洲经济货币联盟。但是,随后发生的石油危机和金融风暴,致使“维尔纳计划”搁浅。1979年3月,在法国、德国的倡导和努力下,欧洲货币体系宣告建立,同时欧洲货币单位“埃居”诞生。
1986年2月,欧共体签署《单一欧洲文件》,提出最迟在1993年初建立统一大市场。1989年6月,“德洛尔报告”通过,报告主张分三个阶段创建欧洲经货联盟:第一步,完全实现资本自由流通;第二步,建立欧洲货币局(即欧洲中央银行的前身);第三步,建立和实施经货联盟,以单一货币取代成员国货币。
1991年12月10日,欧共体首脑会议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将欧共体改称为欧洲联盟。《马约》规定,最迟在1999年1月1日,经欧洲理事会确认,如达到“趋同标准”的成员国超过7个,即可开始实施单一货币。1994年12月15日,马德里首脑会议决定将欧洲单一货币定名为欧元,取代埃居。1998年5月,布鲁塞尔首脑会议正式排定欧元11个创始国名单。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1月4日,欧元在国际金融市场正式登场。2002年1月1日,欧元纸币和货币正式进入市面成为流通货币。2月28日,成员国本国货币全面退出流通领域,欧元与成员国货币并存期结束。
投入使用费用高达1600亿元但收益更大
欧元启动工程浩大,据经济学家计算,仅从欧元发行到投入使用的费用就高达1600亿~1800亿欧元之巨。但是,欧元启动给欧盟带来的利益将是难以估量的。
首先,现在由12国组成的欧元区,是个蕴藏着无限商机的巨大市场,其每年内部贸易额就高达1.4万亿美元,约占全球贸易总量的15%。实行统一货币后,不光节省了巨额交易成本,还使人才、资金、技术和资源等得到最佳配制,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据初步估算,单一货币会使欧洲内部贸易量很快翻番,甚至翻到原来的3倍。
时下,欧元区的居民很快直接感受到的实惠是,欧元便利了消费者选择来自12国的商品,消费者将因此平均节约12%的费用。比如,西班牙的鲑鱼只有平均价格的61%,而丹麦却高达平均价的133%;奶酪在荷兰比在意大利便宜2倍;爱尔兰的土豆比丹麦便宜3.5倍。
其次,有助于欧盟抵御经济危机,为欧盟赢得巨大的战略利益。欧元自诞生以来,一直处于美元阴影之中。但是从长远来看,欧盟的经济实力强大、财政收支平衡、国际收支盈余、货币政策以稳定为导向,欧元实体化后其价值正逐步回归,欧元已经具备了成为强势货币的条件。随着欧元区的不断扩大,加上包括一些非洲国家在内的欧盟贸易伙伴约55国将陆续加入使用欧元之列,因此欧元进入流通后潜力巨大,完全有可能与美元形成抗衡之势,这有助于降低国际汇市的风险。
再次,欧元的使用不仅促进了欧洲经济的融合,而且还促进欧洲社会文化的融合。无国界、无身份、货币通用的人口大流动,允许当地人民更好地交流、讨论、表达和生活。各国间的这种文化相互渗透,给欧洲人一种生活在同一“屋顶下”、“新欧洲”命运共同体的感觉。欧元自然而然地成为推进欧洲一体化的新动力。
卡尔奖第一次颁给一个理念
每年春夏之交,位于德国西陲的亚琛城举世瞩目。因为此时,这座古老的帝王之都要向那些为欧洲事业做出特殊贡献的人颁发“卡尔奖”。该奖创立于1950年,是以曾在公元8到9世纪统一了从埃布罗河到易北河流域的卡尔大帝的名字命名的,以专门奖励为欧洲统一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机构或事物。温斯顿·丘吉尔、雅克·德洛斯、瓦茨拉夫·哈维尔,还有阿登纳和前德国总理科尔———都曾荣获过这一著名的欧洲大奖。
2002年“卡尔奖”第一次颁发给一个“理念”,这个“理念”就是欧元。据“卡尔奖”董事会的介绍,2002年之所以把这一殊荣给了欧元,是因为欧元代表了欧洲一体化的思维,加强了欧洲人的共同意识,在促进欧洲一体化上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正如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德伊森贝赫所说,欧元的意义已不仅仅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它也将对保持欧洲的稳定、和平与繁荣作出贡献。欧元是欧洲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的象征,是欧洲稳定和统一的象征。经历了数个世纪战争创伤的欧洲国家誓言团结起来,捍卫自由、民主和人权。
欧元使欧盟获得了走向更紧密联合发展的基础,欧元的意义不仅仅是一种货币单位,其重要性在于它淡化了欧洲地区的疆域和国别概念,是欧洲各国团结的标志。随着500亿枚欧元硬币和150亿张欧元纸币进入流通领域,12个欧元国世代使用的本国货币将结束其历史使命,这一伟大壮举似乎正在昭示“欧罗巴合众国”时代的到来。这是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提出的“统一欧洲”概念。如今,欧元的诞生就是最有力的证据,表明欧元区3亿欧洲人朝这个“欧罗巴合众国”迈进了一大步。
货币联盟前途无量
货币一直就是为谋求国家利益而对他国实施货币强权的战略工具。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体系发生的三个根本性变化———冷战的结束、货币权力的分散化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为货币权力实施创造了极大的机会。因此,欧元的最高意义就在于,欧洲可望通过创立一个强势货币和一个强大的区域货币体系安排,来削弱美元的霸权地位,以谋求欧洲的利益,这将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深远影响。欧元区12国人口达3.02亿,GDP达6.37万亿欧元,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超过15%(不包括欧盟15国间的贸易额)。欧元流通后,将成为国际贸易中的结算货币以及非常有吸引力的储备货币,这对美元的货币统治地位直接构成挑战。
欧元对区域经济整合有着良好的示范作用。欧洲一体化开世界经济区域化之先河。半个世纪以来,在欧洲一体化的鼓舞下,世界经济区域化蔚然成风、欣欣向荣,当今除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集团外,还有东盟与“10+3”、南亚经济共同体、南太平洋自由贸易区、海湾经济共同体、经济合作组织(ECO)、加勒比海经济共同体、南美经济共同体、西北非经济共同体、中非经济共同体、南非经济共同体等几十个区域性的经济集团。欧元的启动与使用,为区域整合提供了新的思路,使得现有的区域经济整合方式向前又迈进了一大步。随着货币联盟的推进,经济的整合必然要求政治的联合,“欧洲联邦”如今已成为欧盟内热烈讨论的话题。这种超越国界和民族经济疆界的新型组合方式,对于各国、各集团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从而鼓励更多的国家和集团选择“货币联盟”道路。从长远来看,欧元的诞生,也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绘出了新的蓝图。
『捌』 欧元什么时候正式诞生
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诞生。
上个世纪70年代,当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为适应国际金融形势的变化,创造相对固定的货币小环境,欧盟各国就产生了建立单一货币的愿望。1979年,欧共体发明了一个共同的计帐单位“埃居”,用以在欧洲货币体系内清算成员国的国际收支,充当外汇储备以及作为计算中心汇率标准的货币单位,但不同于流通。1992年欧共体12个成员国共同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就实现单一货币的措施和步骤作了具体的规定并提出了时间表。1993年1月1日,欧盟宣布统一大市场建成。1995年12月欧盟首脑会议通过的《马德里决议》将单一货币正式定名为欧元,1998年5月2日举行的欧盟特别首脑会议最终确定在1999年1月1日首批进人欧元区的11个国家名单。它们是欧盟委员会宣布总体上达到了《马约》所规定的经济趋同标准并自愿加人的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意大利、芬兰、爱尔兰、西班牙和葡萄牙。作为欧共体重要成员之一的英国尚处于犹豫徘徊之中。
1999年1月1日在欧盟范围内正式发行的欧元是具有独立性和法定货币地位的超国家性质的货币。它具备货币的全部职能。
欧元的实施大致分三个阶段。1998年5月2日布鲁塞尔首脑会议前为准备阶段,1999年1月1日至2001年1月1日为过渡期。这期间,各国自己的货币继续存在。但进入欧元区的国家在商品上必须同时标欧元和本国货币两种价格。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流通。不过,在半年之内为“双重流通时期”,即与欧元区国家的本国货币同时存在。到2002年7月1日以后,本国货币自市面退出。但持币人在10年之内均可到原国家发行银行兑换货币。
『玖』 欧元是怎样形成的
上图为2016年1月7日欧元兑人民币汇率;
『拾』 欧元诞生的意义
欧元是自罗马帝国以来欧洲货币改革最为重大的结果。
欧元不仅仅使欧洲单一市场得以完善,欧元区国家间自由贸易更加方便,而且更是欧盟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欧元由欧洲中央银行和各欧元区国家的中央银行组成的欧洲中央银行系统负责管理。总部坐落于德国法兰克福的欧洲中央银行有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力,欧元区国家的中央银行参与欧元纸币和欧元硬币的印刷、铸造与发行,并负责欧元区支付系统的运作。
(10)创造欧元的过程扩展阅读:
货币作用:
1、增强自身经济实力,提高竞争力
未来欧元区在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总额两个方面都将高于美国和日本。欧元启动以后,统一货币与统一市场的共同促进无疑会带来新的经增长,使得欧盟在与美国和日本等经济强国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济
2、减少内部矛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经济竞争日益全球化、地区化、集团化的大趋势中,统一货币是最有力的武器之一。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集团,但对国内市场动荡的冲击仍然缺乏抵御能力。
3、简化流通手续,降低成本
欧元的使用,不仅简化了手续、节省了时间、加快了商品与资金流通的速度,而且还会减少近300亿美元的兑换和佣金损失,使欧盟企业无形中降低了成本,增强了竞争实力。随着欧元地位的上升和欧洲资本市场的发展,成员国的资金成本也会下降,有利于投资和经济增长。
4、增加社会消费,刺激企业投资
在欧盟内部尽管统一大市场已经建立,但由于多种货币的存在,使得同样的资源、商品、服务在不同的国家表现出不同的价格。这种现象如长期存在下去,将扭曲各国的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不利于大市场的合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