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教育学问答题:为什么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和教无定法
来自:三亚市逸夫中学王乃金博客
“教为不教”是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
“教为不教”的“教”就是说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一边努力工作实践,一边努力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理论联系实际创造了许多可行的教学方法,并且摸索出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有效利用这些方法达到教学的目的,这就是教学有法。正因为教学有法,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学时不但要钻研教材,还要注意教法;既要学习相关教学的论著,还要通过实践、探索,掌握其“教”的规律。
“教为不教”的“不教”就是说教学要从实际出发,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不能拘泥于某种教法,所以我们又得做到教无定法。
“教为不教”思想说明:教学有法是走向教无定法的前提,教无定法是对有法的升华。从无法到有法,这是进步,从有法到无定法,这是突破,从无定法到创新法,贵在得法,这是飞跃。变无法为有法,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劳动,使有法为无定法,需要我们抛洒辛勤的汗水。化有定法为新法,更需要我们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至此方能达到循法而不拘泥于定法。
大家都知道教学方法各种各样,各有千秋。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发现法、自学辅导法、自主、合作、探究、开放教学法,等等。当我们深入研究和实践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又不断发现更加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时候,就越来越使我们教师能够更加深刻理解教无定法的教育新理念:教无定法是指在实际教学时,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同样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教师要采用的教学方法也许会不相同。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等因素,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我们知道,不同的课程知识的课堂教学,有些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进行教学时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有些却比较难以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进行初中物理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课程知识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如果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进行教学时就比较难以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我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关键之处可采用演示法、实验法、总结法交叉进行教学。所以,在一节课中所用的教学方法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者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和教学的进程交替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这就需要和实际情况择优选择。总之,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的内容、教者的教学风格、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定,这样才能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❷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体现了教师劳动的什么特点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C) 的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❸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 而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是什么法
体现教师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主要有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主体性等
❹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你对这句话如何理解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教学应该有方法,有方法才能教出好的学生,但是这个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固定的,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句话其实是教学的一个很高的境界。意思就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掌握方法,掌握一定的技巧,这样才能培养出好的 学生,这样的教学才有成效和效率,但是在不同的学生面前,我们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教学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固定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的,我认为这才是教学的魅力所在。这是一个老师应该谨记的教学方法,这样一句话听起来很容易,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并没有那么简单。
❺ 如何理解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贵在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那么,怎样来理解这句教育名言呢?
“教学有法”中的“法”,指导是“规律”。即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可以发现规律,运用规律,但不能创造规律;遵循规律就会取得预期的效果,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定惩罚。――教学必须遵循教学规律。
“教无定法”中的“法”指的是具体的模式和方法,首先,每位教师都有各自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个性,年轻教师有年轻教师的特点,老教师有老教师的风采,更何况人的认识是没有止境的。教同一年级、同样一本教材,去年的体会达到的程度,今年就会达到另一种程度,明年的体会也决不会和今年一样。要常教常新,必须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其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心理素质也是变化的,同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今年就不会和去年的相同,明年的也不会和今年的完全一样。学生的学习心理,往往也易受社会的影响,诸多因素的制约处于经常变化之中。要想使教学不断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无疑,也必须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第三,同一教学内容,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所达到的要求和采取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以语文为例,有的文章在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都要学,但是要达到的要求,教学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也决不会相同的。
“贵在得法”中的“法”,指导是规律。说的就是在教学中最可贵的是要遵循教学规律。教学中所采取的方法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绝不能固守一法或照搬照抄。
❻ "教有法而无定法"说明教育劳动具有什么性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在新课标理念下,分数不是评价一个学生的唯一的标准,可是考试却是一种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渠道,同时,学生也会通过考试得到学习的信心或失去信心。英语教学也不例外,所以,考试完了之后,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固然好,至少会有动力的,只要不是欢喜的过头成了骄傲就好,而忧的那些人呢?
如一块块顽石压在我们成人心底的是事业的成败,生活的难易……林林总总,成年人面对的没有一张张试卷要做,但无形的“考试”却无处不在,所以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不同的方式一样的心情。失败之后,成年人面对的是生存的压力,流言蜚语等等。而当学生学习落后,考试失败之后,面对的又是什么?教师的指责、同学的轻视、父母的喝斥……生活中的阳光突然之间就好像没有了,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始终生活在一个没有希望的环境里,将会是如何的痛苦,更何况是稚嫩的孩子。,学习是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学习就成为了评价他们的一个重要方面。因各种原因成为了学习上的落后者,每当检测学习情况的时候,就成了他们心灵痛苦的煎熬,打击多了,也就成了习惯也就麻木了,对学习也就失去了信心了,而英语学习则是他们的痛中之痛,痛到完全放弃,特别是在像我们这样的山区中学。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如何从自身着手去减少后进生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设生动真实的情景,给更多的学生机会。英语课本剧表演刚刚结束,在演出的时候,我看到不少英语学习上的后进生积极参与其中,愿意扮演对白简单的角色,哪怕只有一两台词,甚至没有台词。参与学习,感受说英语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有意义的具有交际性和实践性的语言活动兴趣,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这不正是我们英语教学中的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吗?虽然我们不能时时进行课本剧表演,但是我们的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简单又有趣真实的情景,只要我们深钻教材,多了解学生,使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就可以培养学生说和用英语的能力。课本剧表演中表演出色的学生大多为平时课堂上活跃的学生,就是一个很好例子。第二册英语有很多情景对话,当遇到角色很多的对话,我就让学生几个人一组进行练习,在一部分学生的帮助下,很多后进生得到自己力所能及的角色和其他同学配合完成了情景表演,看着他们一节课都因为小小的参与而喜悦,我相信他们在那一刻对英语学习是有兴趣有信心的。有机会要鼓励学生抓住,没有机会要创造机会。不怕学生不愿意参与,只怕老师不给机会;不怕老师给的机会多,只怕老师没创造机会。
教会学生互相欣赏和尊重。英语学习中有很多学生有羞涩和害怕说错后引起别人的哄笑,特别是后进生,到了初二后也完全放弃学英语,让学生轻松的开口至关重要。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宽容、温暖的班级气氛,建立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心境和积极的学习情绪,学会与学生共同欣赏优秀的学生和尊重后进生。教室是供师生共同学习的地方,只有学生敢于乐于与老师交流,学生才可以学到知识。三尺讲台不是戏台,所以教师和演员不同,教师站在讲台上不是供学生观赏,而是引导学生学到知识。评价一节课的成功与否重要的不在于教师完成了多少环节,而在于学生学了多少知识,这不是课改下新的评课理念吗?有的学校曾经尝试不设讲台,就是为了让老师走到学生中去。课堂教学不能看成是老师一个人的事,学生不再只是观望者,不是被动的学习者,而是参与者。
分析后进生学习失败的原因,给予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帮助制订可行的目标。后进生对英语没有学习兴趣的原因很多,不外就两种。其一,功底差,学习自觉性差,欠账累计越来越多,因而失去了兴趣。如听写,由于本身背记就较慢,所以常常落后,终于积少成多,设置了后来学习的障碍,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其二,学习方法欠佳,影响了学习效果,失去了学习信心。经常遇到一些很刻苦的学生,却怎么也学不好,他们自己苦恼却无可奈何,时间一长,他们就自己失去了信心。其实学习英语没有别的什么捷径可走,不像有些学生看的那么深不可测,唯有读记单词课文,多开口说练。对待后进生可以有针对性的从这几个方面的着手,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制订可行的目标,由易到难的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作为英语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成为学生的模范,领会才教育的实质,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相信只要方法得当就能应验这样一句诗:“为有春风巧得力,枯木也能成绿荫。”
❼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是哪位前辈提出的
是积累教学经验而得的俗语,提出者已无从考证了。
❽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是什么
教学的模式、方法、技能等不是机械的、教条的,而是灵活多变、富有个性、充满灵性的。也就是必须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必须根据学情来合理地使用、选择适用于学生的方法。
1、教学有法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一边努力工作实践,一边努力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理论联系实际创造了许多可行的教学方法,并且摸索出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有效利用这些方法达到教学的目的,这就是教学有法。
2、教无定法
指在实际教学时,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同样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教师要采用的教学方法也许会不相同。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等因素,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是说教学要从实际出发,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不能拘泥于某种教法,所以得做到教无定法。
教无定法并不等于胡乱教,随心所欲地教,应在无法中寻找优法。
第一、摸清所有学生的性格特征。摸清楚学生的性格能够让老师有的放矢地教学,这就需要老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与学生成为朋友,理清学生的优缺点,以确定教学的基本方向和针对不同学生的关注点。
第二、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老教师是我们年轻老师的学习榜样,他们接触过的学生多,遇到的情况也多,借鉴老教师的教学经验,能够帮助年轻老师少走弯路。同时,也拉近了同事间的距离,能更好地融入集体。
第三、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每个题都其特点,不同的题目也有其共性,这也说明了每个题都有一套最合适的教学方法,不同的题目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这就需要老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在以后的工作中需多总结方法,多优化方法,争取做到一题多讲,多题一讲。
❾ “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答案】B
【答案解析】“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工作是变动不居、最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各种突发情况所做出的及时反应、妥善处理的应变能力上,即教育机智。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活动必然会有创造性。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必须经历艰苦的劳动和长期的积累,包括加强自身素质的锻炼和提高深入地亲近与了解学生,善于反思与探究,机智地开展工作,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活动涌现创造性。
❿ 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为此,每位教师都应当恰当地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表现自己的教
解答: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