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概念什么意思
新概念一般指新概念作文。
新概念作文没有题材限制,但参赛者写得较多的是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以及对经典的阅读和人生的哲理性思考。这几种类型的题材交织着小作者对亲情、爱情、友情的感悟,对生与死的思考,对价值观人生观的辨析。不管内容有多少变化,文章中任何一种感受和思考都打上了作者生活态度的烙印。
主旨:
1.“新思维”
创造性、发散型思维,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提倡无拘无束。
2.“新表达”
不受题材、体裁限制,使用属于自己的充满个性的语言,反对套话,反对千人一面、众口一词。
3.“真体验”
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
参赛形式:比赛分初赛、复赛。初赛沿用一般文学刊物征文的形式,不命题、不限定题材、体裁,字数5000字以下,不曾在公开刊物发表。初赛优胜者参加复赛;复赛设立考场举行。考题由发起主办单位各出多套方案,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并由公证处现场监督和公正。
初赛决出入围奖,入围者来沪参加复赛,由两项分数综合得出最后一二等奖及入围奖名单。
『贰』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新概念包括那4个
有心理健康,生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
主要类容: 随着经济、文化、价值多元化等因素的发展,人们面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诸如人际关系障碍,夫妻关系不和,亲子关系紧张,性心理障碍,抑郁、焦虑、嫉妒、自私、自卑、猜疑、易怒等问题,严酷的摆在人们面前。而这些问题的症结,都与心理异常和人格障碍等有关。因而人们的心理和生理疾病的发生率也在变化。在我国,据不完全统计,患有各种心理障碍及心因性疾病的人数已经越过总人口的10%。
为此,医学模式也逐渐从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换,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健康新概念”。现将WHO新的健康概念介绍于后,供大家参考。
新的健康概念:人的健康分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健康4个层次,并且后面的健康层次是以前面的健康层次为基础而发展的更高级的健康层次。
生理健康层次。指的是人体的组织结构完整和生理功能正常。人体的生理功能是指以人体内部的组织结构为基础,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为目的,协调一致的复杂而高级的运动形式。生理健康是其他健康层次的基础,是自然人的健康。
心理健康层次。判断心理是否健康有3项基本原则:(一)心理与环境的同一性,指心理反映客观现实无论在形式或内容上均应同客观环境保持一致。(二)心理与行为的整体性,指一个人的认识,体验、情感、意识等心理活动和行为是一个完整和协调一致的统一体。(三)人格的稳定性,指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道德健康层次。道德健康以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为基础,并高于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发展。首先健康的最高标准是“无私利人”;基本标准是“为已利他”;不健康的表现是“损人利已”和“纯粹害人”。
社会适应健康层次。社会适应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适应,包括职业角色,家庭角色及学习、娱乐中的角色转换与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适应。社会适应良好,不仅要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工作能力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不仅能胜任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角色,而且能创造性地取得成就贡献于社会,达到自我成就、自我实现,这是最高境界。缺乏角色意识,发生角色错位是社会适应健康不良的表现。
老年人尤其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往往都包含着多种多样的心理障碍症状,因此,医师在分辨治疗中需要根据病情,对患者双管齐下同时进行药物和心理治疗。
综上所述,当今社会,心理健康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欧美国家,心理医生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而在我国,心理保健等工作才刚刚起步。殊不知,心理健康是现代人们必须注意和重视的一项保健和教育内容。
『叁』 什么是新概念
新概念,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新概念就是一种新的思维和逻辑。现在人们常把新的方法或新的思想称为新概念。
满意请采纳+关注我们的团队~感激不尽O(∩_∩)O
若有什么问题想问,欢迎您继续追问^_^
『肆』 "创造地板新概念”用英语怎么说,要非常准确的翻译
create the new concept of floor board.
『伍』 如何理解新概念作文它和写作的个体性和创造性有何关系
作文大赛”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等七所全国重点大学联合《萌芽》杂志联合发起共同主办,大赛聘请国内一流的文学家、编辑和人文学者担任评委。除初赛作品要求字数控制在5000字以内,参赛者30岁以下之外,不收取报名费,无任何限制。“新概念”旨在提倡: “新思维”——创造性、发散型思维,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提倡无拘无束。 “新表达”——不受题材、体裁限制,使用属于自己的充满个性的语言,反对套话,反对千人一面、众口一词。 “真体验”——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 比赛分初赛、复赛。初赛沿用一般文学刊物征文地形式,不命题、不限定题材、体裁,字数5000字以下,不曾在公开刊物发表。初赛优胜者参加复赛;复赛设立考场举行。考题由发起主办单位各出多套方案,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并由公证处现场监督和公正。 初赛决出入围奖,入围者来沪参加复赛,由两项分数综合得出最后一二等奖及入围奖名单。 大赛发展 7年来,“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参赛人数已经从最初的4千人次,逐年递增至7万人次。随着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高校合作力量陆续扩大为13所,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也先后加入了联合主办单位队伍。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实行的考试制度,高校没有命题权和考察权,只能被动接受“高考”结果。对于中学语文教育的误区,《萌芽》在她近50年的办刊过程中,在与广大青年学生的接触中,在与国内许多一流大学的专家学者接触交流中,也越来越深地感受到这一误区的负面作用:即文学与人文学科后备人才的匮乏。“新概念作文大赛”充分运用了《萌芽》与全国作家学者的天然联系,它的权威性也得到了各高校负责人的首肯,使得大赛获奖者与高校之间通过竞赛建立关联,为日后的人文学科后备人才输送起了重要作用,成为高考选拔人才有利的补充形式,被誉为中国“语文奥林匹克”。第一届大赛,陈佳勇、宋静茹、王越、杨倩、吴迪、李佳、刘嘉骏分别被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免试录取;第二届怀沙、张懿璇、许人杰、陈凯、李一粟、周嘉宁、祁又一、李晶、张尧臣、蔺瑶、刘莉娜、应尤佳、周霓钦、陈安栋、孙佳妮等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提前录取;中山大学为第五届获奖者王皓舒加20分,第七届又录取了黄锐杰,甚至有一名二等奖获得者也进入了中大。北京大学甚至通过自主招生,为新概念的获奖者预留名额,先后录取了张思静、钱好等文科可造之才。清华大学录取了???南开大学破格录取了第五届获奖者王一波、第七届的一等奖获得者山西大学附中的张馨月。武汉大学录取了李遥岑、戴漓力、胡坚。 “新概念”的参赛稿件给文坛吹来了清新之风。许多作品使评委铁凝、叶兆言等成名作家无法相信这样才华横溢的文章出自中学生之手。评委会主席王蒙甚至欣喜地说:“我们可以搁笔了。”作家赵丽宏也发出了“青春的光彩谁也无法扼杀”的感叹。许多潜在写作的年轻作者被发掘出来,文学的基础人口获得了拓展。今天在文坛上日渐活跃的“80后”作家中就以新概念作家群居多。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有“以艺术代宗教”的提法。提出文学要具备人文性、审美性的功能,要能塑造人的灵魂、培养人的精神,孕育人文情操。这与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相勾连的,也是“新概念作文大赛”始终要求自己承担的责任。许多当年的获奖者,将自己的人生和事业同文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更多的获奖者并没有把文学当成终身的事业或者生存的方式,他们没有当作家、进文科,文学是他们滋养灵魂与情操的方式,他们始终是文学的爱好者、阅读者。第二届一等奖获得者艾路读的是清华大学水利系;李一粟读的是法律系,现在在北大攻读法律研究生;第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任良,同时也是奥林匹克化学竞赛的一等奖,最后选择了南京大学化学系;第四届的郭允,既获得省级数学竞赛的一等奖,又连续两年获得新概念一等奖,他的所爱是哲学;第五届的杜书妍以及同年毕业的刘枫,选择的则是生命科学;第七届的黄锐杰在中大录取他时,允许他自由选择专业,他选择了物理……这和教育界强调的综合素质、和萌芽“让文学成为青年人的精神家园”的办刊宗旨似乎不谋而合。能够成为作家的毕竟是少数,文学更重要的功能可能是让它成为一个人的灵魂支柱。 答案补充 社会影响 1999年以来,全国的多家报刊杂志报道了“新概念作文”大赛对传统语文教育的发难,引发社会各界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深度思考。连年都能在大赛中拔得头筹的山东省实验中学的语文教学方法,也将随着人们对大赛的关注度,引发教育界的新思考新热点。 韩寒这名当年由大赛发掘出的一等奖获得者、媒体眼中的“高才留级生”所引发的话题,至今是对中国教育界的影响深远的冲击。
『陆』 新概念到底是个什么存在,为什么大家都学它
第一:
新概念目前有:
1、新概念英语
2、新概念作文大赛
第二:
1、新概念英语
《新概念英语》是1997年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培生教育出版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出版的一套英语教材。作为一套世界闻名的英语教程,以其全新的教学理念,有趣的课文内容和全面的技能训练,深受广大英语学习者的欢迎和喜爱。进入中国以后,《新概念英语》历经数次重印,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英语学习者的需求。
《新概念英语》(New Concept English)作为享誉全球的最为经典地道的英语教材,以其严密的体系性、严谨的科学性,精湛的实用性,浓郁的趣味性深受英语学习者的青睐,《新概念英语》在中国有20多年的历史,每年有数百万学习者,早已成为英语学习者的必选读物。
2、新概念作文大赛
新概念作文大赛是萌芽杂志社举办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作文大赛。大赛的理念为:“新思维”——创造性、发散型思维,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提倡无拘无束。 “新表达”——不受题材、体裁限制,使用属于自己的充满个性的语言,反对套话,反对千人一面、众口一词。 “真体验”——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
『柒』 新概念 何为新概念
■■■■■■■■■■■■■■■■■■■■■■■■
1、关于新概念的由来:
熟悉中国文坛或是中国文学发展趋势的人应该都听过“新概念作文大赛”这个热门词汇,而对“新概念”不甚了了的人,也许听过一批被称为“80后”的作家群,例如目前最红火的韩寒、郭敬明等人的名字。
不论是韩寒的作品《三重门》《长安乱》,或是郭敬明的《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都是动辄销售数十万册,甚或百万册的作品。在中国图书市场,目前文学书籍能卖一两万册就已经说得上“卖得很好”,从这一点看,韩寒、郭敬明作品的销售量确实令人“刮目相看”。
韩寒、郭敬明两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同样在这项称为“新概念”的青少年写作竞赛中脱颖而出,并在获得大奖后声名鹊起。
除了韩寒、郭敬明这两位中国图书市场炙手可热的新星之外,新概念还造就了一群备受瞩目的新人,包括周嘉甯、张悦然(张悦然专访见明天《早报周刊》)等文坛新星,对目前中国文坛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力。
由于“新概念”迅速打造了一批文坛新星,因此,有人称“新概念”为中国文坛上的“造星梦工厂”,“新星”们的名利双收也因此引起争议,引来媒体和社会各界的议论。
新概念 试图走出杂志市场困境
“新概念”的主要策划人赵长天,是上海作协副主席及《萌芽》杂志主编,他在近日应华侨中学之邀到访新加坡,在该校举办的作家节《人文飨宴》发表演讲。
在接受本报访问时,赵长天说:“‘新概念’意指和学校作文的概念区分开来,相对于学校作文而言,‘新概念”主要在于鼓励年轻人追求一种新的写作观念,能够更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他说,新概念作文大赛是由《萌芽》杂志社于1998年发起,并与北京大学等中国著名大学于1999年开始联合举办,此后每年举办一次。
参赛者锁定30岁以下的学生和青年人,赛制分为初赛和复赛。初赛由作者提交作品,再由评委评审选拔至复赛;得到复赛资格的作者赴上海参加统一的现场比赛。
赵长天说,中国文坛一度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黄金时代,但是到了1990年代,大多数中国文学刊物渐趋没落,《萌芽》也不例外。
《萌芽》杂志创办于1956年,已有近50年的历史。1995年,赵长天到《萌芽》担任主编,这本文学杂志的发行量仅有1万多册,当时,他不得不考虑开发市场,争取销售量。于是为了求取生存,编委会感到调整、重新发展《萌芽》的必要。《萌芽》于是决定改变编辑方针,选用更多适合中学生和高中生看的作品。
赵长天起初约了苏童写稿,因为相对于其他作家,当时的苏童还是较年轻的,但对于苏童的作品,学生还是觉得不是他们熟悉的生活,于是《萌芽》改而寻求中学语文老师推荐学生作文,但语文老师推荐的学生文章,学生也根本不看。
赵长天说,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却不见成果之后,《萌芽》于是决定举办一个不一样的作文比赛,一方面是挖掘稿源和文坛青年作家,另一方面也想借此吸引读者,让年轻人注意及阅读这份杂志,使到《萌芽》能够跳出市场困境。作文比赛同时也试图突破学校作文教育的模式,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力和抒发情感。
《萌芽》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主旨定为“新思维”“新表达”和“真体验”,正是为了区别于传统的较为呆板的学校作文教育。
新概念成功是因为与著名大学挂钩?
〈p.03〉社会力量打造明星作家
赵长天: 新概念 只提供了起跑点
社会力量打造明星作家
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由于“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声名远播,《萌芽》杂志随着水涨船高,2001年杂志发行量突破10万份,而到了2004年底,《萌芽》发行量已达50多万,比80年代黄金时期的34万还要多出16万。
“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反应也越来越热烈,第一届新有4000人参加,第二届有一万多人参赛。到了第七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收到了来自全中国各地的七万多份来稿。
成功 是因为 与著名大学挂钩
赵长天并不否认“新概念”的成功,也因为它借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中国知名高校的力量来吸引参赛者,大赛的第一和第二届承诺得奖者可以免试进入大学。虽然,第三届之后由于各校取消了文科保送制度,但获奖者仍然有机会被这些大学划归“自主招生”的范围内录取。换言之,和高校联合举办作文大赛,是“新概念”成功的其中一个原因。
赵长天说,《萌芽》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当时杂志在读者群中欠缺号召力,需要借助大学名校的力量来吸引参赛者;但这一点确实对一些参赛者很有诱惑力。
“新概念作文大赛”至今一共举办了7届,赵长天语带自豪的说,这项创作竞赛还是有其值得自豪的地方。
他说:“首先,它使得许多已经远离文学的年轻学子重新喜欢文学,拉近了他们与文学的距离;还有就是,它对中学的语文教育上有相当大的推动,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的现状。”
新概念 造就明星作家偶像?
从“新概念”走出来的“明星作家”,最耀眼的非韩寒与郭敬明莫属。对他们两人来说,也许,“新概念”的最大“意义”是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韩寒成为职业赛车手
1982年生的韩寒是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他的长篇小说《三重门》从2000年5月初版发行至今,销量超过100万册,意味着他凭着一本《三重门》赚了一两百万元(人民币)版税。韩寒高中没念完就退学了,更不要说上大学,现在他从事的是与文字无关的工作,是个职业赛车手。
郭敬明拥有工作室
1983年生的郭敬明获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他的《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销售了数十万本,目前他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又出唱片又出CD,还推出了所谓的“音乐小说”。在《福布斯》“中国名人排行榜”上,郭敬明也榜上有名。
新概念 只为作家提供起跑点
在中国,对“新概念”不以为然的大有人在。有人认为“新概念”作文“痞子气”太重,有人则认为“新概念”造就的不过是一批“明星作家”,靠的是商业包装。
对于这一点,赵长天说,“新概念”虽然提供文坛新人崭露头角的机会,但这些年轻人得奖后,往后他们在市场上的成就,或是日后的人生发展,就不与这项竞赛有直接的关系。他们或许是在媒体的包装下,或许是在出版社的精心打造之下,成为带叛逆色彩的偶像人物,但这些都不是他们当初创办“新概念”意料得到的。
赵长天说:“我们总是尽力去引导学生,要他们写些朴实的、身边的东西,不要一味写些很流行的东西。其实新概念举办了这些年,我们培养了数百名年轻作者,他们有一些的确写得很好,有可能是未来很好的作家,但他们就不像韩寒与郭敬明那么出名,也不带明星色彩,书出版后最多也卖个一两万,这就没那么引起媒体注意。”
赵长天认为,出自“新概念”的作家有两类,一类是以郭敬明、韩寒为代表的畅销书作者或是“偶像派”;另一类则是走纯文学道路的“实力派”。他说:“我常告诉孩子,韩寒是个特殊的例子,不应该仿效他的休学或他所走过的道路;虽然我自己是相当欣赏他的才华。”
至于郭敬明,赵长天说:“我其实也搞不懂,为什么年轻人那么喜欢郭敬明的作品,这是社会的力量造成,他小说中那种表面的华丽,讲究的情调很符合时下年轻人的喜好,只是这已经和我们没有关系的了。”
赵长天简介
·上海市作协副主席,《萌芽》杂志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小说《震动试验》被《小说选刊》转载,《老街尽头》被《新华文摘》转载,《外行》拍摄成电视剧并获得中国全国电视剧展播评选优秀奖、华东地区电视剧“银燕奖”之一等奖。
·著有小说集《外延形象》《天门》等,创作了《伽蓝梦》等四部长篇小说,散文集《过渡年代》《半秋》,纪实文学《中国的大门》以及电影剧本《寻找玛丽雅》等。
■■■■■■■■■■■■■■■■■■■■■■■■
2、关于新概念作文的误区:
新概念作文写作的误区与思考
连江县启明中学 谢惠燕
九九年,自《萌芽》杂志社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举办以来,新概念作文立刻如春风般催开了整个语文界的“桃花”,有人还形象地称之为“语文教改中的一场革命”、“中国语文教学制度改革的第一道曙光”。于是,各个性张扬的学子,如鱼得水般地在新概念文坛上自由挥洒,于是有了韩寒,有了蔡崇达,有了重点大学的7名保送生……但所谓物极必反,在任何文改面前,为师者都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如果为师者不给学生一定的指导,一些学生的写作必将又走入另一个死胡同。正如江苏一位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考生所言:“究竟所谓‘新概念’怎么个新法,我怀疑不但我们每个考生不明了,评委们也未必能有个准确的定义。”综观中学生文坛,我发现新概念作文的写作存在着几点明显的误区。
误区一,主题偏。“作文来源于生活”,这是无论哪个年代哪个作家都不能否认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供我们挖掘的题材是非常多的,但从中学生写作的新作文来看,却多是些带反叛性的、带言情性的文章。如:对家长老师的不满、指责和嘲笑,对朦胧的异性之恋的追求和体会,对学校教育的厌恶及否定等等。这些偏激的文章主题,连正在上大学的主编《我们不是素食主义》的蔡崇达都觉得太过火。他说:“这一段时间,新概念及创新作文被炒得沸沸扬扬,作为亲历者的我和大家一样受到强烈的震撼。这震撼让我们偏离了日常的轨道,这异样的声音吸引我们反叛,竟让我们盲目地崇拜新概念的文章,就像一个人吃到鱼肉感觉很好,便拒绝其他食物了,毋庸置疑,这是偏食!”新概念不是一种文体,它的实质在于个性。反叛不必要的拘束,并不是否定一切。家长老师肯定有不理解孩子的时候,但是否该换种方式,提倡一下——“理解,是双向的”?对于异性的朦朦胧胧的好感确实存在,但是否值得在校园里甚至讲坛上推而广之?学校的教育确实存在着一些弊端,但是否一无是处?如果大家都往这方面挖题材,恐怕不出多久,这“新”概念就要成“怪”概念了。
误区二,形式怪。由于倡导自由写作,写作创新,不少同学就开始在文章形式上玩花样了。如有个同学用个数学式子来作文:
是的,很有创意,但糟糕的是,紧接其后的一批追随者来了—— 英文字母、化学元素、跳跃式、朦胧诗式,千奇百怪。甚至在一次作文课上,我的一位学生在他的《雨中即景》中以一句话为全文内容——“雨中,大黑伞,我,孤独地走着。”——并美其名曰“超短型新概念作文”,似乎有压倒那则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的趋势了,真让人哭笑不得。
误区三:语言奇。翻读新概念作文,时不时地会有一两个“cool”,“哇塞” 等词跳入你的眼帘。无疑,时下的中学生多是崇尚“新人类”的一族,新生活、新语言是他们所欣赏的。兼之,电脑网络语言的浸染,于是“酷毙”、“作秀”、“X.boy”、“B.B”,到处流行,难道中国五千年的语言 词汇量还不足以敌过一个“cool”一个“B.B”吗?中国普通话不规范的现象已经够多了,而肩负着继承和发扬优秀汉语言文化传统的下一代,就是如此学习运用的?当然,不可否认,语言文字的发展运用也要跟上时代,语言也需要引进新的词汇,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但无论怎样运用都得适当,都得遵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的有关语言使用规定。
对于新概念作文,著名作家王安忆今年五月在华东师大答小记者问时指出:“总体来说好像不是太满意,我觉得他们里面有一点特别时尚性的东西,非常时髦非常潮流化。彼此都很像的那种表述的方式和情感的方式……现在有很多句子都是不通顺的。”中国历代的文学创作从一个误区走进另一个误区的遗憾在不断的上演着,从西昆酬唱集到江西诗派,从应试作文到新概念作文,这教训难道还不深刻吗?为此,我作了一番深深思索。
思考一:文要“载道”。中学生的大脑要比小学生更成熟,但正因这个时期,中学生的言行也比小学生来得偏激,他们容易看到事物的阴暗面,并因此而愤愤不平。作为育人者,就有必要引导学生作客观的思考,对生活中的事作多层次的剖析,教会他们用最真、最善、最美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从阴暗面走到明亮处来。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是的,美,无处不在。佛家有语:心中有灯,自见光明。只有心中有真、有善、有美,才能使身心健康发展,才能写出健康的文章。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见到了一个贪官就见不到中央领导为反腐倡廉所作的努力和成效。否则势必导致孩子们的思想观念质的退化,因为他们一方面不满,一方面容易潜移默化地效法于反面的榜样。一次语文课上,我问学生,假如你们当官了,你们会贪污吗?出人意料的是,学生几乎异口同声的说:“会!”接着有人说贪一点点,有人说要做得保密……这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这就是我们所寄厚望的未来的花朵?书包里的情书,早已不是秘密现象;男女生共聚一室,通宵达旦,也已不是新闻了。当然,这并非都是由于文章的影响,但杂志、影视作品与老师们的思想倾向一直是学生们所关注的,特别是同龄人的一些文章,对他们更是影响至大。古人云:“文以载道”,不管文章对矫正社会风气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它都必须发挥它的本职功能,尽最大的努力让孩子们去领略美,沐浴美,也促使他们去创造美,这样,我们的作品才是有希望的,我们的孩子才是可依靠的。由华东师大主编的《中学语文教学法》中“作文教学”一章讲到:“要帮助学生去发现生活美,挖掘本质美,以高尚的审美情趣去分辩真善美和假丑恶,写出积极向上,思想感情健康的文章。”我想,它的本意应也在此。
思考二:文要“以内养外。”文章的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一篇文章的形式要服从于内容的需要。鲁迅先生的怒斥,要通过杂文来体现深度,闻一多先生的悲愤,只有直接演讲方显力量,而三毛的深情与孤寂,则非散文无以抒怀……任何一种内在的情感,都要通过特定的形式予以展现,这是自“诗言志”的《诗经》到“我口写我手”的“诗界革命”的发展规律。诚然,新奇的形式容易吸引读者的眼睛,但,它的生命力是不强的,历史上流传至今的千古佳作,哪篇靠的是新奇的形式?一个人的气质要比外貌更让人动心,何况是文章呢?当然,为师者要引导学生的作文从“气质”到“外貌”都表现到最佳。这就需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多学习中外佳作的长处,提高作文的能力。
思考三:文要“气盛言宜”。所谓言为心声,语言只是文章的物质外壳,语言的运用,要出于文章和情感的需要。一代文学宗师韩愈曾在《与李翊书》中谈到:“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可见,适宜的语言来自于作家内在精神修养的浩然之气,而非一些学生盲目追求的乖僻的词汇。如果一味地在语言文字上翻新出奇,就必然造成另一种浮华的文风,那是非常不可取的,南宋江西诗派的冷僻字运诗,不就是一个例子吗?许多语文界前辈还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后阅读的指导,语言功底深厚,与大量阅读,广取博采是密切相关的。”新概念作文提倡的是“使用自已的个性语言”,个性化语言不等于奇异的文字,不等于可以用“太棒了”来表达的时候却偏要用一个“哇塞”一个“COOL”!个性化语言依然必须依靠深厚的语言功底,唯有如此,笔尖流淌的才能是有灵性的话语。如王安忆所言:“首先还是要把语文的基础学好,现在有很多句子都是不通顺的。”处在新时代,适当的吸收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的新词汇是应该的,但切不可误用滥用,否则,这个“新”,便只能是滥竽充数、名不副实了。
倡导健康文风,解放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具有人文性、审美性、灵活性、创造性,这才应该是新概念作文所提倡的。作为学生的指导者,我们有必要教会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观察,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去评议,指导学生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去关注,感受,体验生活。《中学语文新大纲》要求的“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应是灵活的创造,而不是盲目排斥!新作文要想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就不应盲目追求时尚。“鱼肉”很好,“青菜”应也不错。偏食,只会导致营养不良,日渐消瘦。一篇真正“长寿”的文章,应该是从骨子里头都是活的。而这个“活力”,依靠的应是感受独特的心灵。
[ 本文写于2002.1,发表在《福建教育》2002年第3期]
『捌』 新概念主要是学什么
说到《新概念英语》这套教材,想必在国内学习过英语的人大都早有耳闻了, 很多人在学习英语时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这一套教材。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人学习英语的年龄越来越小,《新概念英语》这套教材的适用人群也从当初的大学,然后到高中、初中。到了现在,《新概念英语》1-2册已经成为了小学生的学习教材,部分优秀的小学生甚至开始学习《新概念英语》3了。
既然这一套教材的适用人群的面越来越广,那也就意味着这套教材对于不同的学员对象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我们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员的需求,从这套经典的英语语法圣经中汲取所需的营养。由于小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都比较有限,加之理解能力和社会阅历尚浅,学习《新概念英语》这套风靡了40多年的教材,必然会有一定的困难。那么,我们又该从这套教材中怎么获取适合孩子学习的知识呢?
首先从《新概念英语》这套教材的编排体系上看,这套教材四册有四个主题:英语初阶(First things first),实践与进步(Practice & Progress),培养技能(Developing skill),流利英语(Fluency in English)。从实际教学中的运用来看,第一册主要是进行基本句型和基础词汇的积累,是以句型的方式来接触一些基本语法;第二册主要是就是进行英语语法框架的建立,和写作的基本接触;第三册主要就是英语语法的综合运用,写作和阅读技巧的进一步提高;第四册就是进入到文化层次的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的形成和融合,达到自如运用英语的程度。
从我几年来教授小学《新概念英语》的经验来看,一般开始学习新概念英语的年龄基本是从3年级或4年级开始学习第一册,第一年学习一册,要求是对于基本语法的相关句型都能熟练运用,并初步能辨别出这些常用句型的相关语法点。到了学习第二册的时候,大概得用一年半至两年的时间,这个阶段的学习目的就是要建立明确的语法体系,将语法体系能从句型中提炼出来并运用到更多的语言现象之中,并能够运用这些语法去自己组织创造语言。基本到这时候学员已经接近小学毕业了,在这些英语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综合练习就能够完全应付小升初过程中的各种英语笔试了。
对于部分在小学英语学习中学有余力,能够把1-2册内容都充分掌握的话,就可以进入第3册学习,但是第3册在小学阶段,不适宜全部学完,毕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对于第3册的学习,应该从精读,高级句型表达及高级词汇上来训练孩子的综合运用能力,将新3作为一套作文和表达模板来使用。
所以,在家长面对小学生学习新概念时,一定要注意不同阶段的学习目的,千万别以我们以前的初高中的传统新概念教学方式(即课文的精读精讲)来要求孩子,毕竟孩子的能力还没到一个初高中生那样接受知识的方式,需要一步一步的培养,从语感句型的练习,到语法现象的提炼,最后到综合运用和自主自如和语言分析,这样才是小学新概念学习的最佳途径。
希望能帮到你,满意望采纳哦。
『玖』 新概念1第一册怎么自学
新概念第一册主要是以语法和词汇为主,只要有过小学英语基础的一般学起来问题不大,英语最重要的就是语感,良好的语感对做题和日常交流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要多听里面附赠的磁带,如果基础过于薄弱,建议先从课文开始(课文和语法是一个替一个上的),反复听磁带,争取做到能在看翻译的时候也能说出英语为最佳。再回过头来看语法,语法就和数学一样g有公式结合
『拾』 如何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怎么做.有几种途径
买7月到11月的《萌芽》 有报名表 每分报名表可投一篇文章 内容不限制 然后邮到杂志社,不可以网投。 除了买杂志不收其他费用。 入闱者才能到上海参加决赛。 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征文通知,每年都差别多。 附:2008年第十一届新概念作为大赛 新思维 新表达 真体验 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全国十三所著名高校和萌芽杂志社联合发起共同主办,聘请国内一流的文学家、编辑和人文学者担任评委的第十一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定于2008年7月1日起开始启动。 “新概念”旨在提倡: “新思维”——创造性、发散型思维,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无拘无束 “新表达”——不受题材、体裁限制,使用属于自己的充满个性的语言,反对套话,反对千人一面、众口一词 “真体验”——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 参赛对象: A组 应届高三及高二学生(包括三校生) B组 高一以及初中学生(包括三校生) C组 除中学生以外的30岁以下的青年人 参赛形式: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