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没发明耳机前

没发明耳机前

发布时间:2021-07-30 10:21:28

1. 耳机的发展篇

因为离自己太近,所以被忽视,耳机就是这样的一个产品。现实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耳机的身影,在家中、在室外、各种英语听力考试等等,都少不了耳机。耳机从发明到现今,也随着人们科技的进步在不断的发展着。
随着时间的发展,耳机产品从最早的两个小音箱挂在耳边已经逐渐走向成熟。不论是耳机的种类还是佩戴方式,甚至到核心的发音单元,都有了很多的改变。 最早耳机就是挂在耳朵边上的两个发音单元,已经发展出了很多种类,大体上有耳机、耳塞、耳挂和新发展出来的骨传导耳机。头戴式耳机是最早的耳机类型。
耳塞是耳机发展的革命性突破,更小的体积使得在外面使用非常方便。由于城市的发展,环境噪音越来越大,入耳式耳塞又是耳塞产品的一种突破,在室外使用更为适合。
耳挂可以算是耳机与耳塞的一个中间产物,耳挂的特点中和了耳机与耳塞优缺点,属于特点不很明确的一类产品,不过 就佩戴来说,耳挂十分漂亮。骨传导耳机是比较新的技术,采用震动原理,通过头骨将声音直接传导到听音中枢。不过这种产品还没有普及,能不能给耳机带来 一种革命性的突破,现今看还不明朗。 由于耳机的用途不同,耳机的种类也逐渐丰富起来。耳机的种类大体可以分为开放式、封闭式和半开放式。
开放式耳机一般听感自然,佩戴舒适,这里说的舒适是没有闷热感,常见于家用欣赏的HIFI耳机。声音可以泄露出去,反之同样也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耳机对耳朵的压迫感较小。
半开放式耳机没有严格的规定,声音可以只进不出或者只出不进,根据使用的需要而做出设计上的调整。
封闭式耳机的耳罩采用了全封闭结构,这样可以防止外界的声音进入,对耳朵的压迫感较大,声音定位准确清晰,专业监听领域多采用这种结构。也有部分封闭式耳机拥有开放式耳机的声场,在隔绝噪音的同时依然保持了高品质的声音,
耳机发展到现今,最主要的发音单元还是动圈发音单元。动圈耳机技术在发展这么多年之后,已经非常成熟了,不过在声音提升上也遇到了瓶颈。除了静电耳机之外,动圈发音单元也有很多的衍生技术,其中现在运用最广泛的就是动铁发音单元。
动铁发音单元就是利用了电磁铁产生交变磁场,振动部分是一个铁片悬浮在电磁铁前方,信号经过电磁铁的时候会使电磁铁 磁场变化,从而使铁片振动发声。优点是使用寿命长、效率高。缺点是失真大,频响窄。常用于早期的电话机听筒。这种技术现今主要用于耳塞上面,由于动铁发音 单元相对于动圈发音单元要小了很多,很多高档耳塞中集成了两个甚至三个动铁发音单元,各个频段的声音表现都十分出色。
振膜悬挂在由两块固定的 金属板(定子)形成的静电场中,静电 耳机必须使用特殊的放大器将音频信号转化为数百伏的电压信号,
虽然静电耳机有种种好处,但是这种发音单元的技术还只是掌握在少数的几个厂商手里,市面上的静电耳机基本售价都在万元以上。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耳机发烧友,WINNY自己开发出了中国的第一套静电耳机,成为了中国耳机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耳机。
耳机展现的发展向着无线和降噪发展。无线耳机使用起来更加自由,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线传输技术逐渐成熟,保证了无线耳机的音质。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手机音乐功能的普及和蓝牙无线传输技术的诞生,蓝牙无线耳机正在飞速发展着。
随着城市的噪音污染越来越严重,在室外使用普通耳机耳塞,只能提高音量来盖过噪音,这样一来不但不能享受美妙的音乐,对自己的听力也有很大的影响。降噪耳机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主动降噪耳机,拥有一个降噪器,降噪器使用麦克采集外界的声音,并发出相反的声波起到抵消噪音的作用。在人们越来越关爱自己健康的今天,降噪耳机能更好的在室外欣赏音乐,还能保证耳朵的健康,是未来耳机的发展方向。主动降噪耳机中已有专为旅行者设计的耳机,带有无线、降噪和高音质的特点,带aptX的蓝牙3.0,可提供长达10小时的音乐聆听。
科学技术只能依赖无线电信号来便捷的传递信息,所以手机辐射在所难免。手机是个很强的辐射源,尤其惊人的是手机接通瞬间的功率,长期频繁接打电话甚至可以让人猝死。由于辐射的强度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所以保持距离在防止手机辐射的应用当中最为有效。防辐射耳机的基本原理也是拉大人脑和手机的距离,违背这一原理就不能真正起到防辐射的作用。
现今市场上用于手机称可以防辐射的耳机有两种,包括蓝牙耳机和空气传导耳机,其中比较的有效的是空气传导耳机。由中国科技人员研发的空气传导耳机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PCT)的发明专利(专利国际申请号为:PCT/CN2009/000660,国际公布号为:WO 2010/043097A1)。这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首次将发明专利授予手机防辐射耳机产品,证明空气传导耳机在手机防辐射方面的突出优势。 拜亚动力是历史最悠久的耳机公司,最早创立于1924年,拜亚动力的耳机都在型号数字前冠以DT,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DT是Dynamic Telephone,即动力电话的缩写。刚发明出DT48的时候,耳机(headphone)这个词还不存在,拜亚先生把自己的发明称作动力电话,DT这个字母组合就一直沿用了下来。
1924年,有个德国科学家尤根·拜尔(Eugen Beyer),在柏林开设了一家电子公司,专门从事“电动换能器”(dynamic transcers)的研究与开发,并将有关技术使用在影院专用的扬声器及其他同类器材上。当时,年轻的拜尔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如何将音乐原汁原味地送到人们的耳朵?于是,他开发了小型扬声器,并将它们固定在弧形箍架上,于是全球首只耳机诞生了。
当初人们以为耳机是怪物
1937年8月18日,拜尔邀请朋友到柏林的发烧房里听歌剧《阿依达》(“Aida”)。可是朋友来到了发烧房,却只见唱机,不见扩音机及扬声器的踪影。在唱机一旁,静静地躺着一只金属的弧形怪物,怪物的两端各有一个耳罩。当然,你我都知道那是一只耳机。但对当时的人们而言,这简直是UFO。而且,它还会唱歌哩。
在这历史性的一天里,人们见证了Beyerdynamic DT48耳机的诞生,并缔造了一个世界记录,轰动全球!
更叫人惊讶的是,DT48耳机的频带宽度竟然达到了16Hz至20kHz的骄人规格。就上一世纪30年代的技术条件来说,这个指标简直令人难以想像。DT48耳机当时称为柏林(Berlin)牌,由于它惊人的频率响应及分析度,德军的情报部门和盖世太保甚至用它侦察到其他耳机根本无法辨别的声音,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
1950年,Beyerdynamic推出了全球首只立体声耳机——DT48S,再次轰动世界,领先群雄。
更有趣的是,到了60多年后的今天,Beyerdynamic仍然生产DT48系列耳机,只不过改用了更先进的材料而已。这可算是全球销售历史最长的耳机了。
中国
很多朋友都开始对耳机发烧,在耳机耳塞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财力,这在外人看来实属不能理解。这个现象也让大家不免发起了疑问,声音到底值多少钱?这个问题没有正确答案,来看看耳机的发展之路吧,在这来找寻自己认同的答案。
国内的发烧友有烧头戴式耳机,也有烧耳塞的,在设备上的投资从几千到几万元。据小编所知世界第一的耳机奥菲斯国内某位烧友就曾经拥有过4套,出了一套,自己还保留了三套。到底是什么魔力让这些人身陷在耳机的世界不能自拔?没有亲身体会过的朋友很难理解,其实发烧也是一步一步开始的,慢慢得越陷越深。
很多耳机发烧的中坚力量都起源90年代,在那个时代的年轻人都能体会到那股随身听的风潮。自从改革开放之后,健伍、三洋等卡式录音机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将音乐如此近距离得带到了人们的身旁。随着时间的发展,索尼带来了Walkman,一下次成为了年轻一族所追求的目标。
在那个时候是爱华、松下与索尼的天下,一款磁带随身听影响了整整一代人。收录放、自动反面、线控成为年轻朋友聊天的一个焦点。那时CD随身听还算是奢侈品,更不要说小巧的MD了,当然那时更没有MP3。那时的耳机市场完全也是这三个品牌的天下,市场上销售的耳机几乎全是松下、爱华与索尼。
在90年代,人们心中的名牌耳机也就是松下、爱华与索尼,其它的品牌一律不予理睬。也是在那个时候,很多年轻人肯为一条100多元的耳塞节衣缩食,当然那时有多少是真品,大家心里也都有个数。但是如果自己用得耳机不是这三个品牌的产品,走出去会觉得很没有面子,有这样的想法得人在当时大有人在。
时间流逝,年轻人已不再年轻,大部分都走向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有了钱,不免想圆了当年的梦想,又开始接触耳机,猛然发现市场的品牌已经是如此的繁多,自己所熟知除了索尼之外已经不见了踪影。于是开始尝试,一下子体会到了美妙声音带来的震撼,走上了发烧之路。
大家回想从前,在90年代的中年人都在玩什么,他们那个时候忠迷于发烧音响。那个时候有钱人家中都会有一套,很多人都是在显示自己的品位和地位。当然过了一段时间随着卡拉OK的流行,各种家庭影院开始飞入百姓家中。
在那个时候很多人都是注重于家庭娱乐,社会的跟风现象也很严重。这些朋友也都在40岁左右,成为社会的中坚群体。高端耳机才让他们体会到真正的声音,这些人有了财力与精力,走在发烧的最前沿。
随着来自社会与家庭压力的增大,对于这些人来说,一套上万元的耳机系统是很平常的设备。这部分群体随着时间的流逝,发展成高烧人群。
耳机由消耗品转向为消费品,这还要归功于MP3的兴起。MP3以其小巧的体积,便宜的价格和网络上大量的资源,向随身音频市场铺天盖地而来。
开始的时候大家对于MP3的要求仅是能出音即可,随着市场上MP3产品的增多,人们对于MP3的要求越来越高。首先是外形,然后是功能,到彩屏已经基本普及。人们对于音质的要求从开始就有,但是一直没有作为挑选MP3的重点。现在不同了,消费者对于MP3的音质要求逐渐提高,大家发现一般MP3的原配耳机都不能发挥出MP3本身的实力,这个时候升级耳机成为了消费者们的焦点。
消费者的MP3拥有量是十分惊人的,这也带了耳机市场发展的春天,07年的耳机市场也证明了这点,这一年市场上作耳机销售的柜台是越来越多。购买为随身设备开发耳机的消费者,在市场上也是屡见不鲜。
MP3的大量用户给随身耳塞耳机带来了市场,越来越小的居住面积同样给高档耳机带来了市场。在今后可以预见,耳机将成为人们的生活的一部分。
预测未来是耳机的世界不是随意乱猜的,是个性的年代,每个人的品位都不相同,每个人都希望能拥有自己的音乐空间,耳机就能达到这点。一套音响要想发挥出效果,对于房屋的要求较高,避开音响设备的成本不谈,装修房屋的费用也是惊人。相比音响器材,整套的耳机系统成本就要小的多,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耳机,未来的发展方向,耳机发烧友也在不断的增多,对于品质的追求会使人们在耳机的投入上越来越高。在文章的最后,希望各位消费者能买到自己称心的产品。

2. 谁知道,第一个耳机诞生的时间是

1937年8月18日
柏林
世界第一个动圈耳机——DT48诞生
就是当今有名的拜亚动力
当时还叫做动力电话(Dynamic Telephone)就是拜亚耳机DT系列的源头,并一直沿用至今
后来才有的HeadPhone一词

3. 蓝牙耳机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蓝牙并不是个人发明的,而是一个技术小组】
蓝牙这个名称来自版于第十世纪的权一位丹麦国王 Harald Blatand , Blatand 在英文里的意思可以被解释为 Bluetooth( 蓝牙 )因为国王喜欢吃蓝梅,牙龈每天都是蓝色的所以叫蓝牙。在行业协会筹备阶段,需要一个极具有表现力的名字来命名这项高新技术。行业组织人员,在经过一夜关于欧洲历史和未来无限技术发展的讨论后,有些人认为用Blatand国王的名字命名再合适不过了。
Blatand国王将现在的挪威,瑞典和丹麦统一起来;他的口齿伶俐,善于交际,就如同这项即将面世的技术,技术将被定义为允许不同工业领域之间的协调工作,保持着个各系统领域之间的良好交流,例如计算,手机和汽车行业之间的工作。名字于是就这么定下来了。
蓝牙的创始人是瑞典爱立信公司,爱立信早在1994年就已进行研发。1997年,爱立信与其他设备生产商联系,并激发了他们对该项技术的浓厚兴趣。 1998年2月,5个跨国大公司,包括爱立信、诺基亚、IBM、东芝及Intel组成了一个特殊兴趣小组(SIG),他们共同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小范围无线通信技术,即现在的蓝牙。

4. 耳机是谁发明的

耳机是Eugen Beyer发明的。

1937年8月18日德国柏林, Beyer发明了一种微型动圈换能器并把它镶嵌到一根可戴在头上的带子内, 由此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只耳机。

1950年Beyer先生在德国布莱梅的一次公开展示会上,演示了世上第一只立体声HiFi耳机——DT48S,积累了13年探索与实践经验的HiFi立体声耳机。时至今日,升级版的DT48仍在热销中,它为专业电台、录音和录像工作室作出的里程碑式的贡献已载入史册。



(4)没发明耳机前扩展阅读

判断耳机质量的标准:

1、音域:乐器或人声所能达到最高音与最低音之间的范围。

2、音色:又称音品,声音的基本属性之一,比如二胡、琵琶就是不同的音色。

3、音染:例如对着一个罐子讲话得到的那种声音就是典型的音染。

4、动态:允许记录最大信息与最小信息的比值。

5、瞬态响应:器材对音乐中突发信号的跟随能力。瞬态响应好的器材应当是信号一来就立即响应,信号一停就嘎然而止,决不拖泥带水。(典型乐器:钢琴)。

6、信噪比:又称为讯噪比,信号的有用成份与杂音的强弱对比,常常用分贝数表示。设备的信噪比越高表明它产生的杂音越少。

7、空气感:用于表示高音的开阔,或是声场中在乐器之间有空间间隔的声学术语。此时,高频响应可延伸到15kHz-20kHz。反义词有“灰暗(ll)”和“厚重(thick)”。

8、低频延伸:指音响器材所能重放的最低频率。系用于测定在重放低音时音响系统或音箱所能下潜到什么程度的尺度。比方说,小型超低音音箱的低频延伸可以到40Hz,而大型超低音音箱则下潜到16Hz。

9、明亮:指突出4kHz-8kHz的高频段,此时谐波相对强于基波。明亮本身并没什么问题,现场演奏的音乐会皆有明亮的声音,问题是明亮得掌握好分寸,过于明亮(甚至啸叫)便让人讨厌。

5. 耳机是怎样发明的

1924年,德国科复学家尤根·拜尔在柏制林开设了一家名为“拜亚动力”的电子公司,专门从事“电动换能器”的研究与开发,他开发了小型扬声器,并将它们固定在弧形箍架上,于是全球首只耳机诞生了!

拜亚动力是历史最悠久的耳机公司。1937年,拜亚动力率先开发出了全世界第一副动圈式耳机DT48,从此进入高保真耳机领域。这款耳机至今仍在生产销售,可算是全球生产历史最长的耳机了。拜亚动力的耳机都在型号数字前冠以DT,Dynamic Telephone,即“动力电话”的缩写。

6. 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耳机

1924年,有个德国科学家尤根·拜尔(Eugen Beyer),在柏林开设了一家电子公司,专门从事“电动换能器”(dynamic transcers)的研究与开发,并将有关技术使用在影院专用的扬声器及其他同类器材上。当时,年轻的拜尔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如何将音乐原汁原味地送到人们的耳朵?于是,他开发了小型扬声器,并将它们固定在弧形箍架上,于是全球首只耳机诞生了! 当初人们以为耳机是怪物
1937年8月18日,拜尔邀请朋友到柏林的发烧房里听歌剧《阿依达》(“Aida”)。可是朋友来到了发烧房,却只见唱机,不见扩音机及扬声器的踪影。在唱机一旁,静静地躺着一只金属的弧形怪物,怪物的两端各有一个耳罩。当然,你我都知道那是一只耳机。但对当时的人们而言,这简直是UFO!而且,它还会唱歌哩。
在这历史性的一天里,人们见证了Beyerdynamic DT48耳机的诞生,并缔造了一个世界记录,轰动全球!
更叫人惊讶的是,DT48耳机的频带宽度竟然达到了16Hz至20kHz的骄人规格。就上一世纪30年代的技术条件来说,这个指标简直令人难以想像。DT48耳机当时称为柏林(Berlin)牌,由于它惊人的频率响应及分析度,德军的情报部门和盖世太保甚至用它侦察到其他耳机根本无法辨别的声音,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
1950年,Beyerdynamic推出了全球首只立体声耳机——DT48S,再次轰动世界,领先群雄。

阅读全文

与没发明耳机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
马鞍山中豪 浏览:929
tefl证书在哪里考 浏览:564
小陆离与成果 浏览:654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
马鞍山何兵 浏览:376
设计创作版权合作合同范本 浏览:482
省知识产权局侯社教 浏览:51
道闸3C证书 浏览: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