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实际在发明啊

实际在发明啊

发布时间:2021-07-30 08:27:28

A. 20实际发明了什么

20世纪人类的发明有许多,以下是一个不完整的统计,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激光、原子能、半导体和计算机。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论,导致了20世纪物理学的一场革命;
1900年,《梦的解析》出版,这是一本惊世核俗的书;
1901年,发现了X射线的德国物理学家伦琴成为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1901年,诺贝尔奖成为国际最高荣誉奖;
1902年,威利斯·开利设计了第一个空调系统;
1903年,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造就了一位火箭之父;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冲向碧蓝的天空,这是人类航空史上首次自主操纵飞行;
1904年,世界上第一只电子管在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的手下诞生,标志着人类从此进入电子时代;
1905年6月,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一篇论文,这篇论文包含了一个将要改变整个世界的理论:狭义相对论;
1906年,美国发明家福雷斯特对二极管加以改进,研制出三极管,这看似小小的一步,却是人类在打开电子时代大门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件,福雷斯特因而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无线电之父”;
190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洗衣机由美国芝加哥人费歇尔设计制造;
1907年11月22日,世界上第一艘现代化客轮“毛里塔尼亚”号第一次成功横渡大西洋;
1910年,同位素被发现,使人类认识并可以利用的化学元素的实际数量增加了很多倍;
1911年,有人制成了一个磁垫列车模型,在其后的几十年里,德国、日 本、加拿大、美国等对磁悬浮列车进行了反复试验;
1912年,第一块霓虹灯广告出现在巴黎大街上;
1912年,英国化学家霍普金斯在使用人工合成饲料喂养动物的过程中发现了维生素;
1912年,法国人发明人造棉;
1913年,第一条汽车生产线开始应用;
1915年,魏格纳写成《海陆的起源》一书,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1917年,加拿大科学家发现细菌的天敌:噬菌体;
1921年,挪威气象学家向世人公布了大气环流图案,从而揭示出地球上空大气运动的规律;
1921年,对结核感染具有免疫作用的卡介苗进行人体试种,取得良好效果;
1923年,世界上第一张彩色胶片诞生;
1923年,世界上第一台冰箱在瑞典问世;
1924年4月到9月,人类完成首次环球飞行;
1925年,德国科学家海森堡和其他科学家一起创立了著名的矩阵力学理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量子力学第一定律;
1925年,苏格兰发明家第一次推出电视系统;
1928年,青霉素问世,开创医学新纪元;
1928年,大陆漂移的内在动力被发现:地幔对流;
1929年,世界上第一批石英钟问世;
1931年,拉链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
1931年,世界上第一条微波通信线路在英国多佛和法国加莱之间建起;
1931年,德国科学家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这是“人类的第三只眼”;
1932年,美国专家研制出第一台有效的心脏起博器,这一发明使很多心脏病人得以起死回生;
1932年,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在德国出现;
1933年,“尼龙之父”卡罗瑟斯的发明,引起一场全球性的尼龙骚动;
1935年,第一个实用雷达装置发明成功;
1936年,年仅24岁的图灵发表了奠定整个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基础的论文;
1937年,世界上第一架射电望远镜在英国建成;
1938年,匈牙利人比罗兄弟独立设计发明圆珠笔,使整个人类受益非浅;
1938年,中国的黄昌贤用植物激素处理西瓜雌花,第一次获得无籽西瓜;
1942年,在意大利科学家费米领导下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核反应堆成功运行,这标志着原子能时代的开始;
1943年,荷兰医生科尔夫制成了第一个人工肾脏,首次以机器代替人体的重要器官;
1945年,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爆炸;
1946年2月15日,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多用途电子数字电脑,标志着电脑时代的开始;
1946年,核磁共振现象被科学家发现,70年代以来,核磁共振技术与图象重建技术相结合,形成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1947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家弗兰克·利比首次用反射性同位素碳14,准确测定了曾经有过生命的有机体的年代,碳14测年法的发明,对于考古学、海洋学和地球科学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1947年,第一台微波炉问世,掀起了炊用炉具的革命;
1947年,第一个半导体电子增幅器——晶体管问世,成为人类微电子革命的先声;
1948年,美国工程师香农发表两篇有关“通信的数学理论”的文章,系统地讨论了通信的基本问题,由此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
1950年,信用卡问世,“一卡走天下”的时代到来;
1951年,美国的克罗斯公司研制出第一台实用的磁带录像机;
1952年,美国在太平洋上的马绍尔群岛试爆成功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
1953年,生物学家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生命遗传的基因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1954年,美国设计制造的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进行处女航,宣告了核潜艇时代的到来;
1954年,苏联建成并正式启用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这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开始;
1954年,美国生物学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有效口服避孕药,并进行了首批临床试验;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类进入太空时代;
1958年,美国人发现激光,两年后的1960年,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诞生;
1959年,美国工程师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1960年4月1日,美国发射世界上第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
发明于16世纪的抽水马桶在本世纪开始盛行;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位飞上太空的人;
1962年,美国物理学家首次提出夸克模型,并预言这种非凡的粒子不仅存在,而且正是这种粒子构成了其他一切粒子;
1963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外科医师创造了断手再植的奇迹;
1964年,美国IBM公司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个采用集成电路的通用
1964年,中国一所农校的教师袁隆平在茫茫稻海中找到一刻自然株,中国农业从此开始了第二次绿色革命;
1964年,美国贝尔公司推出电视电话;
1965年,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力的结晶蛋白质;
1967年,南非开普敦成功进行了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
1968年,美国和法国的科学家提出板块构造学说;
1968年8月11日,一艘名叫“格格玛·挑战者”号的科学考察船开始处女航,目的是深海钻探。经过15年的航行,不仅验证了大陆漂移说、板块构造说,而且还有许多重大科学发现;
1968年,美国斯坦福研究所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智能机器人;
1969年,美国五角大楼首创因特网;
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飞船发射升空。21日11时56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踏足月球,??
他的一小步标志着人类的一大步;
1971年4月19日,苏联用“质子”号火箭将世界上第一座空间站“礼炮”1号送入地球轨道;
1971年,世界上第一个通用微处理器问世,被称为第一代微处理器,第一台微型电子计算机诞生;
1972年,CT扫描仪在英国问世,这是继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在医学诊断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1973年,世界上第一个光纤通信实验系统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建成,为信息高速公路奠定了基石;
1975年,美国人威廉·米勒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小型电子游戏机;
1976年,美国开始使用第一代无绳电话系统,移动电话逐渐成为现代“顺风耳”;
1977年,美国宣布研制出了中子弹并开始投入生产和装备部队;
1978年7月25日,一位名叫路易斯·布朗的婴儿在英国哇哇坠地,成为第一个试管婴儿;
1979年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病人在地球上消失;
1981年4月12日,美国耗资100亿美元,第一次把“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上天,使之成为自由往返于天地间的航天器;
1982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研制出高纯度、高效的乙肝疫苗;
1983年,数字式电视机由美国研制成功;
1983年10月,中国一位名叫王永民的奇人发明了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计算机汉字输入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1984年,美国苹果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多媒体电脑;
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实施,标志着人体“生命之书”掀开第一页;
1991年,建立在因特网基础上的环球网(万维网)正式露脸,这张无形之网使人们相互传递信息犹如在网中穿梭,十分便捷;
1993年,在与世隔绝的“生物圈2号”中生活了两年之久的8位科学家,平安地走出这一人造小世界,标志着美国“生物圈2号”计划首次试验结束;
1993年,美国将信息高速公路列入政府建设计划,一时间信息高速公路在全世界成为人们最感兴趣的话题;
1994年,与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香港新机场工程、中东和平管道引水工程等一起入选世界超级工程的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1995年6月,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对接成功,标志着人类在空间活动中的国际合作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1997年2月24日,多利羊问世,克隆技术给全世界带来了震撼;
1997年,美国探路者号火星探测飞船成功地在火星着陆,科学家们相信,终有一天人类登上火星将不仅仅是梦想;
1997年5月11日,在历时9天的比赛中,IBM超级计算机“深蓝”以两胜、三平、一负的成绩,战胜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这次人机大战在世界引起了不同的反响;
1998年6月3日,北京时间清晨6时06分,探索宇宙本源的人类第一个高能物理实验“阿尔法磁谱仪”搭载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顺利升空,几千年来,人类第一次直接观测宇宙空间的带电粒子;
1998年11月20日,俄罗斯质子火箭载着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组件——“曙光”号功能货物舱顺利升空,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国际空间站建设正式开始。

B. 什么东西看上去很早就有,实际很晚才发明出现的

举个例子,我们家家都在使用的冰箱:1834,美国人雅可比·帕金斯的发现导致了冰箱的发明。苏格兰人约翰·哈里森发现了冷却效应,到1862年,他的第一批冰箱就上市了。而德国工程师卡 尔·冯·林德在1879年制造出了第一台家用冰箱。但在20世纪20年代电动冰箱发明出来之前,冰箱并没有大规模进入家庭。而普及是在1920年的美国。(wikipedia)实际上是1920年代的氟利昂的开发促进了冰箱的大规模应用。

C. 诺贝尔平生的实际与发明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1896年),瑞典化学家发明家和工业家,诺贝尔奖金创立人。 1833年10月21日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诺贝尔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因发明硝化甘油引爆剂、硝化甘油固体炸药和胶状炸药等,被誉为“炸药大王”。他不仅从事理论研究,而且进行工业实践。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1841年至1842年间,他在斯德哥尔摩圣雅可比教会学校学习。1843年至1850年间,在俄国首都圣彼得堡跟俄罗斯和瑞士籍家庭教师学习。1850年至1852年,诺贝尔先后到欧美诸国进行广泛的旅游、学习,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年仅16岁的他已精通英语、德语、法语、瑞士语、瑞典语和俄语,为他今后的创造发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诺贝尔的父亲伊曼纽尔·诺贝尔是位发明家,在俄国拥有大型机械工厂。1840—1859年其父在圣彼得堡从事大规模水雷生产,这些水雷及其他武器曾用于克里木战争。他发明了家用取暖的锅炉系统、设计了一种制造木轮的机器、设计制造了大锻锤、改造了工厂设备。1853年,沙皇尼古拉一世为了表彰伊曼纽尔·诺贝尔的功绩,破例授予他勋章。在父亲永不停息的创造精神影响和引导下,诺贝尔走上了光辉灿烂的科学发明道路。
诺贝尔在圣彼得堡长大和求学后去法国和美国深造。学成返回瑞典从事化学,尤其是炸药的研究与发明。诺贝尔父子在斯德哥尔摩市郊建立试验室,首次研制出解决炸药引爆的雷汞管。1863年开始生产甘油炸药,由于液体炸药容易发生爆炸事故,1866年他制造出固体的安全猛烈炸药“达那马特”,这一产品成为以后诺贝尔国际性工业集团的基石。1867年又发明安全雷管引爆装置,随后又相继发明威力更大的炸药多种。他毕生共有各类炸药及人造丝等近400项发明,获85项专利。这些发明使诺贝尔在世界化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诺贝尔通过制造炸药积累大量财富,他购入瑞典B.哥尔斯邦军火化工厂性大部分股权,创建了诺贝尔化工公司,在西欧各国开设生产炸药性两个托拉斯,拥有在俄国巴库开采石油的诺贝尔兄弟公司。
去世前于1895年立下遗嘱,将其财产性大部分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年息(每年20万美元)设立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以及和平事业 5种奖金(1969年瑞典国家根行增设经济学奖金),奖励当年在上述领域内作出最大贡献的学者。从1901年开始,奖金在每年诺贝尔逝世日12月10日颁发。

D. 怎样把自己的发明实际做出来

1.把你的发明写出来,画出图纸。原理和所需要的器件
2.搜集你所需要的部件,把它们按照图纸组合起来(找不到的器件你可以找模具厂或车工等做)。
3.验证产品

E. 生活中有哪些发明

为让你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中有所遵循,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我们向你介绍搞小发明常见的几种选题思路和创造技法。但愿你从中得到精神的鼓励、方法的启迪,产生研究与创作的灵感,会心地说一声:“我能行!”。
一、什么是科学小发明
一提到"发明"二字,有些同学就害怕了,那有多难啊!其实创造发明并不神秘,有好多中小学生的发明,都在全国甚至国际上获了奖呢!
科学小发明,是指青少年在日常学习、生活、劳动中,对那些感觉到用起来不称心、不方便的东西或方法,运用自己学过的科学知识,设计、制造出目前还没有的更称心、更方便的新物品或新方法。它同"大发明"比较起来,选择的范围比较窄,解决的问题比较单一,使用的材料比较好找,所花的经费也不多,所以称为"小发明"。
小发明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一件优秀的小发明应具备"三性",即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1.新颖性。新颖性是指你在完成这个小发明之前,还没有出现过同样内容或技术的产品。也就是说,你既在街上的商店里买不到同样的产品,也没有在书刊、广播电视中看或听到过介绍;同样的发明,既没有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记载于专利申请文件中,也没有由他人申报参加各级发明创造比赛。但是,如果你在别的发明上增加了新的功能、新的方法、新的用途,或是将原有的几件物品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个体,增加了新的功能,那也算具有新颖性。
好客鞋
一天,魏强同学跟爸爸到一个朋友家做客,一进门就把他给难住了:主人家铺着地毯,不换鞋显得不礼貌。换鞋吧,脚又有臭味。回家后,魏强就想:如果有一种拖鞋,不用脱下脚上的鞋就能穿,那该多好!后来,他从旅游鞋上的尼龙搭扣得到启发:将拖鞋上的鞋袢装上尼龙搭扣,一按就搭上,一掀就拉开,要肥要瘦不就可以调节了吗?于是他找来一双旧拖鞋,剪开鞋袢,缝上尼龙搭扣,做成了"好客鞋"。这项小发明在第四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
其实,魏强的小发明只不过是将尼龙搭扣这项别人的发明移植到拖鞋上,但使拖鞋有了新的功能,尼龙搭扣也有了新用途,这项小发明也就具备了新颖性。
2.创造性。创造性是指小发明同原来的同类产品已有的技术相比,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方便肥皂盒
一般的肥皂盒装点水,肥皂就会发粘,不容易取出来,肥皂的寿命也很短。天津的范平同学利用杠杆原理发明了方便肥皂盒。打开肥皂盒,肥皂就会立起来。它和同类产品相比,技术上要先进一些,获得了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
3、实用性。实用性是指该发明能够制造或使用,并且产生积极的效果。小发明要能够做成实实在在的物品,不能只是想法或设计图纸,而且还要能够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防虫树裙
山西临县盛产枣子,但枣曲虫对枣子的危害很大。刘艳同学仔细观察枣曲虫的生长活动规律,发现雌虫要爬上树干与雄虫交配再残害树叶、树果。他就想了一个办法,在树干的半腰围一圈硬塑料片,内层涂上除虫药膏,使雌虫上不了树。这种简单巧妙的防虫树裙,实用性强,受到了枣农的欢迎,荣获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发明比赛一等奖。
当然,完成一件小发明并不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么简单,它要经过选题、构思设计、制作、实践检验与改进、成功等步骤。
搞小发明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发明的对象,考虑研究什么问题,这就是选题。对青少年来说,应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学校、家庭及周围的生活圈中去寻找发明题材。如当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时,你肯定会说:"要是有某某东西就好了。"这个你想的所要发明的东西就可作为发明对象。不过,同学们在选题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设计制作能力,不要空想办不到的发明。
体裁选好后,接着是构思设计。也就是根据基本的科学原理和经验,设计出选题对象的形态、结构、方法与实施方案。构思时尽可能想出多套设计方案,再根据可行性与实用性精选出最佳结构方案。方案以取材简单、巧妙易行、缺点最少为好。
构思成熟后,就可以开始制作了。制作时应尽可能利用现有条件,在少花钱甚至不花钱的前提下制作出精巧的作品。某些技术上的问题,可以向老师和家长请教,有时还可以找一些有关厂家帮助制作部分部件。
小发明样品完成后,还要进行实践检验与改进。即将作品拿去使用一段时间,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并向家长老师和同学广泛征求意见,看还有没有改进或不合理的地方。然后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对小发明加以改进。几乎每件优秀的小发明都是"改"出来的。
至此,你将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接下来,就可申报参加各级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申请专利或向报刊投稿了。参赛的申报文件主要包括组委会提供的申报表、项目说明和证明材料,其中,项目说明内容为:发明的选题是怎样发现的、发明方案是怎样设计的、发明作品是怎样制作的?这项发明如何体现出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你的创造性贡献是什么?进一步完善该发明的建议和设想。附上外观图(最好还有黑白照片)、结构图、原理图和其它必要的图表资料。凡涉及医疗保健用品、动植物新品种和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的小发明项目,还必须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
科学小发明是一件人人能做的事,也是一项趣味无穷的实践活动。只要大家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探索,动手实践,勇于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就会有所创新,有所发明。
二小发明选题思路
1、列举缺点找选题
学搞小发明首先就要学会选择发明课题。
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从学习、生活中不顺当、不方便、不合意的事情着手,列举缺点,多问"有什么缺点需要克服的?"再去寻找克服缺点的方法,这种根据现有物品的缺点而提出改革设想的方法称缺点列举法,也是选择小发明题目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四用防触电插座
电源插座几乎家家都有,但它很容易触电,对于小孩子来说特别危险,而且插上拔下很麻烦。上海的徐琛同学解剖了几种传统的电源插座,设计了一种"四用防触电插座",这种插座在普通插座的插孔中,加装了两道绝缘的活门,只有插头同时插入两个插孔时,才能接通电源。这样,当小孩不注意把小手或铁钉等插入任一插孔时,由于有两道门挡着,也就不会触电了。这项小发明荣获了第二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一等奖。
气压水瓶的改进
气压水瓶有缺点吗?有!由于它的出水管直插瓶内水底,所以每次压水时,底部的沉淀物往往使压出的水变浑浊。北京的张雪克同学针对这个缺点,对气压水瓶作了改进,他把吸水管口接了一截橡胶管,管口加一个塑料浮球,由于球始终浮在水面上,所以气压水瓶底部的沉淀物不会从吸管吸出。该发明获得了第二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三等奖。
列举物品的缺点实际上就是发现问题,而创造发明正是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所以,我们每发现一个缺点,提出一个问题,往往就找到了一个发明的题目。
那么,怎样研究和发现缺点呢?
首先,要随时留意自己日常使用的物品存在哪些不足或不方便之处,并善于抓住一件物品深究细挖。伞,是大家常用的遮阳避雨的工具,似乎没有什么文章可做,可一些大小发明家却抓住它不放,花样日异翻新,如太阳伞、双人伞、折叠伞、母子伞、快干伞、天文伞……层出不穷。可见,一件事物有很多的发明题材可搞,而同一题材又可用各种不同的设计方案构成不同的发明。再拿钢笔来说吧,它的缺点还很多,如笔帽容易脱落或丢失,笔尖容易堵塞,圆形笔杆容易从桌上滑落损坏笔尖,晚上停电或野外作业写字看不见……当你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某一物品的诸多缺点后,再根据你的能力,选择某一缺点或部分缺点作为研究对象,确定小发明课题。
充气太阳灶太阳
能对人们极有吸引力,但目前的太阳灶造价高,工艺复杂,又笨重(50千克左右),调节也麻烦,野外工作和旅游时携带就不方便了。上海的连鑫等同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主攻方向:简化太阳灶的制作工艺,减轻重量,减少材料消耗,降低成本,获取最大的功率。他们首先把两片圆形塑料薄膜边缘粘结,充气后就膨胀成一个抛物面,再在反光面上贴上真空镀铝涤纶不干胶片。用打气筒向内打气,改变里面气体压强,随着打气的多少,上面一层透明膜向上凸起,反光面向下凹,可以达到自动会聚反射光线的目的。这种"无基板充气太阳灶"只有4千克重,拆装方便,便于携带,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
该发明实际上是多种移植的结果:他们把充气玩具的技术,日常商品商标的不干胶贴片,凸透镜似的抛物面结构,移植到新的太阳灶上来,他们把课本上的光学、流体力学的原理等知识,移植到太阳灶的设计上,从而成功地完成了小发明。
蜡烛灯
蜡烛是人们常用的一种照明工具,但烛焰怕风,烛体不易固定,亮度不能控制。怎样改进这些缺点呢?湖北监利中学的柳国弘同学先考虑固定烛体与防风,他将蜡烛插在一个铁筒中,罩上一个玻璃罩。他联想到卡口式灯泡的固定方式,并借用到蜡烛灯上,安了个弹簧以使烛焰保持在灯罩的最佳中心位置。
怎样使蜡烛不流泪呢?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不断降低蜡烛顶部温度,使热量向四周传导散发。汽车的发动机前面均有金属散热片,是否也可以借鉴到蜡烛灯上来呢?他在润肤香脂金属盒上钻一个大孔,将剪好的散热片剪成电扇片的形状,在中心打一个同样的大孔,将剪好的散热片焊接在盒上(两者的大孔要对齐)。
怎样控制烛焰的亮度呢?他受煤气炉的空气阀的启发,用内外两个带气窗的套圈套在一起(内圈用散热片下面的铁盒,外圈用一另做的塑料圈),通过转动气门来控制空气流量,实现了调节烛焰亮度的愿望。这个发明可说是一项2"移花接木"的综合体,灯罩是从煤油灯来的,固定方式是从卡口灯泡来的,散热片是从汽车来的。
由此可以看出,移植法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发明思路,同学们掌握得好,能搞出相当好的小发明。
运用移植法大关键是要扩大知识面,了解一些新技术、经常分析一些物品或其某一结构的原理、功能。这样,大脑里可供移植的信息多了,你搞小发明时就可信手拈来,为你所用。

F. 用生活实际说一说发现和发明的区别

你比如说你发现了一只鸟会在天上飞,这是发现。但是呢,你可以发明一个飞机在天上飞,这是发明。

G. 哪一些发明是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的

科技改变生活,这句话一点没错!乔布斯 曾说要做一款手机,要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于是iphone出来了,他做到了。智能手机确实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比如你正用手机看着这篇文章。有的人可以没 有肾,但不能没有手机,这难道不是人类生活的改变?我只能说,老乔,你太坏了(开个玩笑)。下面来看看有哪七个发明改变了人类生活,并且现在仍在使用。
1、飞机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人类史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飞机。1903年12月17日上午10时35分,莱特兄弟制造的第一架飞机“飞行者1号”试飞现场(见上图)。这天他们在北卡罗来纳州基蒂霍克海滩上空飞行了4次,最长的一次持续约一分钟,飞行距离850英尺。
2、无线电
无线电的发明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但关于无线电究竟是谁发明的却一直存在争议,西方国家普遍认为是意大利工程师伽利尔摩·马可尼发明的,但俄罗斯人认为是俄罗斯科学家波波夫发明的,而现在很多人坚信无线电是“被埋没的天才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发明的。
3、电话
电 话的发明大家都知道是苏格兰裔美国人贝尔发明的,但其实电话的发明也存在争议。美国国会2002年6月15日判定意大利人安东尼奥·梅乌奇为电话的发明 者,加拿大国会则于2002年6月21日通过决议,重申贝尔是电话的发明者,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伊莱沙·格雷是电话的发明者。究竟是谁,现在也闹不清楚 了。 据说贝尔发明了电话时间是1876年3月10日,而人类在电话中的第一个声音是贝尔对他助手托马斯·沃森说的: 沃森先生,快过来,我要见你。
4、青霉素
青 霉素的发明者是谁就没有无线电和电话那么纠结了。这个神奇的药物是英国人亚历山大·弗莱明于1928年偶然发现的。青霉素的发明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尤其 是在二战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解决了很多伤员伤口感染的问题。据说最早使用青霉素可以追溯到我国唐朝,人们会把长有绿毛的糨糊涂在受伤伤口上以帮助愈 合。因为绿毛产生的物质(青霉素)有杀菌的作用。

5、X光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威廉·伦琴意外发现了x光。上图右边是人类第一张是人类历史上拍的第一张CT,这是伦琴妻子的手,还可以清楚地看到手上的戒指。
6、计算机
ENIAC计算机是世界上第一个电子通用计算机。 它最初是二战中美军用来计算炮弹发射火力表的。看看这台ENIAC计算机,在再看看现在的电脑,你不得不感叹科技的的力量。
7、手机
世界上第一个手机应该是摩托罗拉生产的DynaTAC,这款手机重约2斤,可以待机8小时,通话半个小时,当时售价是3995美元。这可比苹果贵多了啊![hr]以上这些7个发明只是改变人类生活发明中的沧海一粟,还有很多对人类有用的发明现在仍在使用,如果你细心观察一下周围的事物,你一定还会发现更多的

H. 20实际的一些的重大发现和发明有哪些

回顾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明与发现

指出20世纪知识领域的两项最伟大突破核裂变和DNA研究院同
时也带来了两种最大的危险,即核武器扩散和克隆人。

发明的世纪:创造与毁灭

20世纪孕育了许许多多惊人的想法,诞生了许多使人们的生
活比以前更舒适、更健康、更长寿的发明创造,但同时又使人类
掌握了毁灭自己的工具。

让我们以1900年一位发明家的目光,借助某种神奇的力量,
看看一个世纪以后的生活。

他会认识一些诸如汽车、电话、飞机之类的机器,因为这些
机器都是一个世纪前发明的。

还有一些机器,诸如宇宙飞船、激光器、深海舰艇等等,只
是生活在他那个时代的未来学家们脑海里设想的一些东西。

另外一些机器他可想象不到了:计算机、因特网、核能、基
因工程等等。

过去的100年是从马车、蘸水笔这类东西开始的。知识只属于
图书馆和一小部分上层人士,而疾病、流行病和畸形都会过早夺
去人的生命。

在这个世纪将要结束时,机器使者从地球被送到了太阳系的
最外层,出现了电子邮件和实况卫星转播,知识通过因特网得到
了普及,医不领域的突破也使得瘟疫、天花和白内障成了圣经中
讲述的故事。

随着物理学世纪让位于生物技术世纪,更多的奇迹将会出现


明年的某个时候,分子生物学家将公布第一张人体基因草图


科学作家马特·里德利在他即将面世的《基因》一书中写道
:“短短的几年以后,我们对自身基因的了解将从一无所知变为
了如指掌。”

“我真诚地相信,我们生活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知识时代
,没有任何事物我们不了解。”

一些预言认为,25年之后,可以通过脱氧核糖核酸(DNA)碎
片分析出病人的基因组成,医生能够根据分析结果为患者开了对
基因经过修改的药物,治疗各类癌症、血友病、心脏病和镰状细
胞贫血症等疾病。

也有可能找到预防和治疗艾滋病以及诸如帕金森氏症、杭廷
顿斯舞蹈病(一种遗传性慢性舞蹈病)、疯牛病等复杂脑部疾病
的疫苗或方法。

体积只有细菌大小的纳米机器人能够随着人的血流游动,检
测人体重要的信号或清除动脉中危险的沉积物。

然而,事情也有另外的一面。

20世纪是在充满希望的气氛中开始的,人们深信科学是促进
人类进步的工具。儒勒·凡尔纳曾经乐观地说过:“只要是人能
想到的事,总有人能做到。”

但是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却使得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成了
毁灭而不是进步的工具。

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人们对实验室中进行的研究时常感
到恐惧和怀疑。

知识领域的两项最伟大突破——核裂变和DNA研究同时也带来
了两种最大的危险:核武器扩散和克隆人的危险。

哲学家罗素曾经这样写道:“科学提高了人类控制大自然的
能力,因此据认为很可能会增加人类的快乐和富足。这种情形只
能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但事实上人类总是被激情和本能所束缚
。”

下面是本世纪一些最重要的发明与发现:

飞机:1903年,两位自行车制造商莱特兄弟进行了第一次机
动飞行试验。1930年,英国工程师弗兰克·惠特尔首次申请喷气
式发动机的专利。但是德国在航空研究领域的成就使其成为第一
个研究成功喷气式飞机的国家,德国研制的海因克尔·赫178型飞
机于1939年飞上蓝天。

第一架喷气式客机——英国的彗星1号于1949年试飞成功。2
0年以后,在这种飞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波音7 47宽体喷气式飞
机使得国际间空中旅行更加快捷、舒适和廉价。未来的发展项目
包括可容纳700名乘客的超大型客机;更新的超音速协和式飞机;
以及令人不可思议的“空中轿车”——也能在空中飞行的汽车。

电视机:提起电视机的发明,人们最常想到的是苏格兰工程
师约翰·贝尔德。他在1923年首先为他制造的有8条显像线的装置
申请了专利。1930年,第一台电视机投放市场,他将这个装置命
名为“电视接收器”。

1932年,英国广播公司开始传送世界上第一套定期播放的电
视节目。今天,电视节目通过无线中继站、有线以及卫星传送已
经遍及世界的每个角落。然而舆论仍在为它是有益教育还是文化
祸害而争论不休。

青霉素:这种世纪神奇药物是1928年由苏格兰人亚历山大·
弗莱明发现的。当时他在培养皿中发现一种霉菌可以杀死细菌。

但是直到10年以后,牛津大学的三位研究人中找到了对这种
霉菌进行提纯并作为药物使用的方法时,他的发现才得到广泛应
用。青霉素的大规模生产开始于1943年,并在二战中得到了大大
推进。青霉素拯救了无数生命,也带动了整个抗生素家族的诞生


原子裂变:颇有争议的原子时代开始于1942年。当时,作为
研制核武器的曼哈顿计划的一部分,设在芝加哥大学体育场的一
个核反应堆达到临界状态。

1945年7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
爆炸成功。一个月之后,两颗原子弹(一颗铀弹和一颗钚弹)相
继在日本广岛和长崎上空爆炸。二次大战结束之后,美苏之间的
对抗又把世界卷入了可怕的军备竞赛。核能如今已在发达国家得
到广泛应用。

电子计算机:第一台实用型电子机械计算机是1943年由英国
数学艾伦·图灵发明的。这台名为“巨人”的计算机是用来破译
纳粹密码的。

此后的不断革新使得电子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能力却提
高了成千上万倍:晶体管(1947年)、集成电路(1 959年)和微
处理器(1970年)的发明提高了数据运行速度;硬盘(1956年)
、调制解调器(1980年)和鼠标(1983年)的发明了又提高了获
取数据的能力。未来还会出现一些“智能”型装置:诸如手表型
对话器,能及时提醒你购买牛奶的冰箱等等。

避孕药:1954年由美国医生格雷戈里·平卡斯发明。这种口
服药片——由两种可抑制排卵的荷尔蒙混合而成—— 引发了一场
性与社会革命。妇女们第一次可以有效地节制生育,使她们能够
选择是否要孩子以及何时要孩子。在这场革命过程中,妇女们摆
脱了在性自由和工作权利方面所受的束缚,最终使她们在政治和
经济上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地位。

DNA:1953年2月28日,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在剑桥
一家酒吧宣布:“我们已经发现了生命的秘密。”克里克和美国
人詹姆斯·沃尔森确定DNA是一种存在于细胞核中的双螺旋分子,
能够决定遗传。

破译人类和动植物的基因密码为攻克疾病和提高粮食产量开
拓了广阔前景。在今后的1/4世纪里,研究人员可能为癌症、心脏
病、血友病、糖尿病及许多致命疾病找到基因疗法。但基因研究
也给人们提出了诸如克隆等伦理方面的难题。

激光:激光的概念源于爱因斯坦1917年提出的激光波的设想
。但直到40年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戈登·古尔德
发现了“刺激辐射散发放大光束”(即激光)的强大威力,并将
这种光束应用于切割加热物质和测量距离之后,这一构想才成为
现实。

古尔德花了将近30年时间才为他的发现申请到专利,当时,
他发现的激光技术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焊接、扫描
、手术、计算、CD唱片、VCD影碟和零售业等。

器官移植:1967年是一个里程碑。那一年南非医生克里斯蒂
安·伯纳德为患者实施了世界上首例心脏移植手术。随着研究控
制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药物不断开发出来,如今的医生已经可以
为患者进行手、肝脏、皮肤、视网膜甚至睾丸的移植手术。今后
要攻克的领域将是治疗阿耳茨海默氏症和帕金森氏症的脑细胞移
植,还有异体移植——即把动物器官移植到人身上。

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今年度过了她的21岁生日。这位英
国姑娘是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由从她母亲体内取出的卵子
和她父亲的精子孕育而成。胚胎冷冻技术的首次应用是1984年,
胚胎移植于1990年开始。试管技术为不育夫妇带来了希望与欢乐
,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伦理问题。例如50多岁甚至60多岁的妇女是
否有权利生育孩了,因为孩子在童年时期父母就会过世。

太空探索:1957年10月4日,随着苏联人造地球卫星一号(一
个环绕地球轨道运行、发出嘟嘟信号的小型卫星)的发射成功,
太空时代开始了。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为
进入太空的第一人。1969年7月 20日,尼尔·阿姆斯特朗登上月
球标志着美国人赢得了登月竞赛的胜利。其它航天大国有西欧(
欧洲航天局)、中国和日本。

卫星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离,为人们提供了廉价与即时的通
话、电视、广播和数据链接服务,同时也为航海、天气预报和科
学研究提供信息。人类已开始对太阳系的各大行星进行探索。随
着国际空间站在下个千年的建成,载人航天将进入一个新纪元。

因特网:它是打破信息堡垒的工具,它使人们廉价地获取各
种知识成为可能。因特网是由五角大楼一个秘密的通信网络发展
起来的。它如同一个蜘蛛网,即使一部分网线中断,整个网络仍
完好无损。网络的首次通信,好数据包交换,是196 9年,在南加
州两个实验室的计算机之间进行。

因特网在民间真正得到广泛应用是在1989年。英国计算机奇
才蒂姆·伯纳斯—李设计出一种不受中央系统工程和专用软件约
束、使用简便的连接方式和传输数据的地址。如今的网络用户已
达1.83亿,据估计到2003年将增加到5亿。

据法新社

(摘自1999年12月27日中国新闻社 )

I. 要在生活实际上的小发明 急用

这,真有个好答案就可以申请个专利赚钱了啊。建议你去专利网站找找吧

阅读全文

与实际在发明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
马鞍山中豪 浏览:929
tefl证书在哪里考 浏览:564
小陆离与成果 浏览:654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
马鞍山何兵 浏览:376
设计创作版权合作合同范本 浏览:482
省知识产权局侯社教 浏览:51
道闸3C证书 浏览:820
土地使用权期满地上建筑物 浏览: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