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儿童创造与发明

儿童创造与发明

发布时间:2021-07-29 20:54:57

Ⅰ 从孩子玩耍中创造发明的事例有哪些

听诊器
在古希腊,医生将自己的耳朵贴近病人的胸部来倾听病人的心脏。但这项技能被忘却了,直到文艺复兴时代才重新成为常规的检查方法。

后来,在1816年的某一天,一位年轻的女子因心脏不适来到了雷奈克的诊所,雷奈克太害羞了,不愿把耳朵贴近女病人丰满的胸部。他想起自己曾看到一个儿童轻敲圆木的一端,另一个儿童在圆木的另一端倾听。拉埃内克便抓起一叠纸,将其卷管状,然后,他把纸管放在女病人的胸部,在另一端倾听。使他惊奇的是,他听到了以前从未听到过的心脏清晰的搏动声。

雷奈克用木头制作了一个长约23厘米、粗4厘米圆管状的永久听诊器。他描述了自己在病人胸部听到的所有声音,并将许多声音与各种疾病联系起来。

木制听诊器一直用到1850年,才被橡胶管制成的听诊器所替代。1852年一位名叫乔治·卡曼的美国医生在听诊器上加了两个耳机。到了1878年,有人己发明出麦克风,并且一只麦克风被接在听诊器的胸部端,将声音放大。

现代听诊器主要由铜材、橡胶管、弹簧片和听头组成;

听头采用压模热锻而成,组织密度高,不会有沙孔,声音传播更加清晰。

类型目前有单用听诊器、双用听诊器、三用听诊器立式听诊器和多用听诊器之分;颜色也有多种颜色可选。

一般由听头的不同组合分成多种类型。

扁形听诊头常用于听诊高音调杂音。
大小双功能扁形听头用于探测低频心音,扩张音和第三音以及第一,第二心音,已经能听到小儿的心音。
钟形听诊头常用于听诊低音条高杂音,可以听到腹中的婴儿心跳。
表式听诊器,常用于听诊手腕的脉搏声响。

雷奈克
1816年9月13日,法国名医雷奈克用一本薄笔记本卷成圆筒,解决了困扰他很久的诊断难题,随之他发明了听诊器。

最初的医学熏陶

雷奈克的全名叫何内·希欧斐列·海辛特·雷奈克,出生于1781年2月17日,当时的法国医学正处于黄金时代。雷奈克六岁那年,他的母亲便因肺结核去世了,他父亲是个小公务员,由于担负不了沉重的生活负担,就把小雷奈克送到他的叔叔居洛木·雷奈克医师那里寄养。

居洛木不是一般的开业医师,他早先在巴黎学习医学,其间曾到德国进修,最后毕业于历史悠久的蒙佩里大学。由于他的医术精湛,在短短的两年内就当上了南特大学医学院的院长。在当时的南特地区,居洛木家可以说是比较显赫一时的。

少年时代的雷奈克本来很喜欢机械工程学,但由于受叔叔的影响,雷奈克最终还是选择了不受人注目的医学作为以后的职业,并在叔叔的帮助下,于14岁时进入南特大学附设医院开始学习医学。

因为雷奈克生来就很瘦弱,而且有遗传性结核病的症状,加上他在学习期间过于用功,没有多久就大病一场。虽然后来康复了,但这场病大大耗弱了他的体能,使他一生都处于病蔫蔫的状态之中。雷奈克的叔叔居洛木一心想让他在将来能接其衣钵,并且希望他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便和他的父亲达成协议,共同出资送他到巴黎去进一步提高医学造诣。居洛木在雷奈克远行时,这样告诉他:“我的孩子,医师这个职业就像锁链一样,只要搭在了我们身上,我们日夜都不能把它卸下来!”

一个医学天才在巴黎求学的辉煌历程

1801年4月中旬,雷奈克揣着父亲和叔叔给他的600法郎,前往巴黎。他在米修拉丁区安顿好住处之后,不顾极度疲倦的身体,当天便向巴黎当时最有名的大医院——创建于1607年的慈善医院申请入学。

雷奈克之所以选择这家医院,是因为它拥有当时最有名的医生科维萨特。科维萨特是19世纪法国医学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于1804年成为拿破仑的御医。他有无数个才智非凡的学生,法国医学史上的许多名人大都出自他的门下。但后来最能彰显师门与法国医学界的,也就是这个来自南特大学的瘦弱年轻人——以发明了听诊器闻名于世的雷奈克。而雷奈克进入慈善医院时,科维萨特年仅46岁,但在整个法国医学界,他俨然已是仰之弥高的圣人。

在巴黎,医学生只要完成两件事就可以扬名立世。其一是成为“医学教育委员会”委员;其二是通过竞争激烈的考试,进入专门为已学完三年医学课程的特殊学生所设立的临床学校。雷奈克在导师科维萨特的热心指导下,顺利地获得了这两项殊荣。

科维萨特之所以在群贤毕集的众多学生中特别青睐雷奈克,是因为雷奈克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在学术研究上也做出了突出成就。比如他在研究酒瘾患者的受损而结痂的肝脏时,发现了肝上有暗棕色的特殊光泽,便使用希腊文Laennec scirrhosis(暗褐色或暗棕色)来形容,后来此病也因而被命名为“雷奈克氏肝硬化”。直到现在,一些医生在提及雷奈克之名时,首先想到的是肝硬化而不是听诊器。

在科维萨特成为拿破仑御医那年,雷奈克通过了当时最优秀学校的所有严格的资格考试,获得了一名法国医学生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被选进属于皇家医学会的医学卫生学院。当时他才23岁。但荒唐的是,取得如此成就的雷奈克,居然找不到一家医院愿意聘用他。

医学史上的重大发明就在一瞬间

1816年,在巴黎呆了十几年也没被政府医院任用的雷奈克已经35岁了,正准备回到南特大学参加叔叔的执业行列时,意想不到的一件事不仅改变了他的一生,而且也改变了医学的历史—内克医院决定聘用他!非常可笑的是,这位在欧洲大名鼎鼎的医学研究者之所以能获得他期待许久的工作,不是因为他超凡的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而是单纯地因为人际关系。雷奈克的一个名叫贝菲的朋友正好从次国务卿升任为内政部长,有权决定谁到内克医院任职。

不管怎么说,雷奈克就是在内克医院发明了使整个医学前进一大步的听诊器。他的一位名叫格拉维尔的学生在关键时刻正好在场,这个来自英格兰的年轻人记下那天是9月13日。

格拉维尔的记录带有几分野史意味:“早上雷奈克医师在卢浮宫广场散步时,看到几个孩子正在玩他在孩提时代常玩的一种游戏——一个孩子附耳于一根长木条的一端,他可以听清楚另一个孩子在另一端用大头针刮出的密码。绝顶聪明的雷奈克一下子想到他的一个女患者的病情……他立即招来一辆马拉篷车,直奔内克医院。他紧紧卷起一本笔记本,紧密地贴在那位美丽少女左边丰满的乳房下——长久困扰着他的诊断问题迎刃而解了!于是,听诊器诞生了!”

然而,雷奈克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1816年我去探视一位年轻的女患者,她正因心脏病的症状而受苦。由于她体形肥胖,以手敲诊或触诊断又起不了多大作用,而附耳于其胸口做诊断又不被风俗允许,我忽然想到少年时用木杆传递声音的游戏。我的意思是,音响学里指出,声音透过某些固体的传递可以达到放大的效果。灵光一现之后,我立刻用纸卷成圆筒,结果一点也不意外,我听到心脏运动的声音,比我以前任何一次直接附耳于患者胸口来得更清晰。从那一刻,我思索着,这是一个好办法,除了心脏以外,胸腔内器官运动所制造的声音,应该也可以使我们更确认其特性……”

显然就在一瞬间,一个卷起的纸筒使临床医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雷奈克亲自制造出第一个听诊器之后,有人称之为“独奏器”,也有人称为“医学小喇叭”,他的叔叔建议命名为“胸腔仪”。几经考虑后,雷奈克最后决定定名为“听诊器”。

最珍贵的遗产

1819年,雷奈克辞去内克医院的工作,乘着一辆黑色的马拉篷车离开了巴黎。几经游历之后,雷奈克于1826年6月和妻子雅奎琳·雅龚回到故乡,接着便一病不起。

8月13日,雷奈克最后一次从谵妄中清醒过来,他看见妻子坐在一边注视着他,便挣扎着坐了起来,慢慢把手上的戒指摘下,一边放在床边的小桌上,一边断断续续地说:“我不这样做,其他人马上也会为我摘下它,我不想让他们来做这痛苦的事情。”两个小时以后,举世闻名的医学家、医学史上第一种诊断工具的发明者雷奈克长辞于世。他的遗嘱中有这样一项内容:“将我的医学书籍和论文都赠给我的外甥梅希笛克,还有手表和戒指;这些都是不重要的。值得永存的是,我把我所制造的第一个听诊器留给了他,这才是我赠与他的最珍贵的遗产。”

Ⅱ 儿童与发明中心思想

对学生发明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中心。它不仅能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勤于动手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认真观察积极思维的能力以及富于创造的能力.怎样在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发明能力呢?一、积极引导、培养科技意识激发兴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接轨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还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去真正理解和参与素质教育,他们思想中的科技意识淡薄,动手能力差。所以从青少年时就要培养一种正确的科技意识和浓厚的科技兴趣。首先,教师要积极引导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向学生普及科技知识,传授科技发明的一般知识,让学生觉得创造发明并非天方夜潭、遥不可及,树立学生发明创新信心,激发学生创造发明的兴趣。必要时把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创造作品集中起来一个展览,评出好的给以奖励。其次,“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因为兴趣是知识之母,是创造的天然动力。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就根本谈不上创造性,反之强烈的创造意识会进一步支持兴趣的发展,使创造的思维水平逐步提高,进而并使学生的创造热情继续下去。二、培养善于观察、思维的能力。青少年的科技发明创造能力。浓郁的科研兴趣要从小培养。科技成果的发明和创造来源于细心的观察和活跃的思维。要引导学生从观察中发现知识,产生联想,突发创造奇迹。让学生了解学习生活处处有真知,身边处处有创造,只有认真详细地观察并且大胆想象,才能发现奥妙。青少年的注意力、观察力往往比较分散,缺乏专注性,对事物常会“走马关花。”缺乏深入的了解。这就失去了发现奥秘的机遇。我们平时都看到苹果从树上落下,可是有谁会由此而发现“地球引力?”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缺乏认真的观察。为了培养学生观察善于思维能力,我组织他们参加动物到大山上浏览自然风光。但在参观浏览之前。必须把此次活动的目的告诉他们,并布置相关作业。回来后要写参观浏览记等。把看到的东西写出来。而且要写出特点。这样学生观察时就会认真细致。从而抓住事物最本质的东西。慢慢地就会养成认真观察、勤于思维的习惯,并从中得到启发获取知识。三、培养勤于动手,大胆想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的另一个主要方面就是鼓励学生大脑想象和勤于动手。让学生找出自己接触的事物中存在着那些缺陷和不足,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这种发明构思初步形成之后,运用所学知识对这种构思进行分析论证,即考虑他的可行性,使其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使用性,避免重复劳动和简单的制作劳动,以完成发明项目的最后构思。作为一个教师,在辅助学生构思的过程中也必须教给学生一定的技能和技巧。如让学生了解一些机械的基本知识和工作原理并实地操作观察:买一些儿童玩具叫他们拆开然后组装、在科技制作课上,教师先让学生模仿去做,慢慢到看图和说明书并会实际操作以达到会制作的基本能力。发明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平时认真观察,大胆思维,大胆想象,勤于动手。就会有所创造。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创造发明属于那些善于开动脑筋的人。

Ⅲ 和儿童有关的发明

好动动出经复式活塞
100多年前,英国有个名叫汉弗莱·波特的少年,被别人雇佣看守一台蒸汽机。他的任务是每当蒸汽机的操纵杆下落时,就把蒸汽放掉。小孩生性好动,难以枯燥乏味地久坐在一台机器旁,于是盯着蒸汽机动起脑筋来。
后来,波特终于有了办法,他在机器上装上几根铁丝和一些螺栓,使阀门能够借此自动开关。如此一来,他不但可以脱身走开,玩个痛快,而且还使蒸汽机的工效提高了1倍。就这样,波特发现了经复式活塞原理。
贪睡睡出带刺铁丝网
很久以前,美国有个名叫杰福斯·怀特的男孩,为一个农场主放羊。他每天都得把羊群赶到牧场放牧,并且看管它们不得越过周围的铁丝栅栏去相邻菜园吃菜。
一天上午,气候宜人,微风吹拂,怀特在牧场里不知不觉睡着了。突然,一阵怒骂声将其惊醒,他睁眼一看,只见农场主对他大发雷霆:“该死的家伙!羊群已经把菜园践踏得乱七八糟,而你却舒舒服服地在这里睡大觉!”小牧童知道错了,低着头一声不吭。
自从出了这件事后,怀特就琢磨起来,如何才能让铁丝栅栏圈住羊群呢?他想起牧场西边长有玫瑰,可羊群却从来不去那里,原来它们怕的是玫瑰上的刺。小牧童高兴地拍了拍大腿,自言自语地说:“有办法了,只要在铁丝上加一些刺,就可以把羊群挡住!”
于是他弄来一些铁丝,把它们剪成5公分长的小段,然后将其结在牧场周围的铁丝上当“刺”。完工后,羊群仍然想像过去那样设法越过铁丝栅栏,吃菜园里的青菜。可是铁丝栅栏上的“刺”刺得它们疼痛难忍,在尝了多次苦头之后,羊群就变得老老实实,再也不试图越过铁丝栅栏了。
半年后,杰福斯·怀特申请了专利,随后,这种带刺的铁丝栅栏在全世界被广泛使用。
投诉诉出“小男生”香水
几年前,年仅9岁的美国男孩布伦登·克拉克为了去参加同学的聚会,在身上喷洒了父亲的香水。然而此举却遭到非议,周围的邻居投诉了克拉克的母亲,说她儿子身上的香味过于浓烈,让未成年人受不了。事实上,当时市场上销售的香水都是成人用的。
克拉克一气之下,决心开发出一种适合男孩使用的香水。于是他找来包括清洁剂、儿童香皂和香精油等在内的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在母亲和一位化学家的鼎力相助下,终于制成了一种香水。该香水香味清淡,如同新鲜空气一样,克拉克高兴地将其命名为“小男生”香水。
经过4年的努力后,克拉克组建了“布伦登公司”。他在申请专利后,把自己的产品卖给了美国一家大的零售业公司。“小男生”香水自投放市场以来,备受青少年顾客的青睐,一直畅销不衰。
贪吃吃出“姆佩姆巴效应”
1963年夏季的一天,一位名叫姆佩姆巴的坦桑尼亚中学生将糖加进牛奶,想做一份自己爱吃的冰淇淋。
当时,还有几位同学也准备制作这种好吃的冰淇淋。他想,如果等到自己的热牛奶凉了之后再放入冰箱,那时别的同学早就将冰箱占得满满的。为了占位置,姆佩姆巴抢先把装有热牛奶的杯子放进冰箱。出乎意料的是,与别人的冷牛奶相比,他的热牛奶结冰的速度竟然快得多。然而,当时他的同学和老师对这一发现很不以为然,有的还将其作为笑料。
面对大家的嘲笑,姆佩姆巴并没有轻易放弃。他来到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向物理学教授奥斯·博内尔博士请教。这位专家动手做了相同实验,结果完全一样,证明这种自然现象确实客观存在。这一发现引起世界许多科学家的兴趣,后被称作“姆佩姆巴效应”。

Ⅳ 与儿童活动有关的发明故事

《蔡伦造纸》介绍蔡伦造纸的过程,以及为什么要造纸。

蔡伦那个年代,人们已经学会了养蚕取丝,他们把煮好的蚕茧用棍子敲烂,铺在席子上,就成了丝绵。人们把丝绵取下后,将留在席子上的一层薄薄的纤维晒干,就成了纸。

有人发现丝纸可以书写文字,用起来比竹简方便多了。但这种丝纸还不能算是真正的纸,而且这种纸的原材料是丝,产量少,价钱昂贵,一般人用不起。所以那时候读书写字实在好苦。

蔡伦学问很高,在皇宫里做官,经常用到纸。日子久了,蔡伦觉得丝纸的用量太大,花费太多,心里很烦恼。

有一天,宫廷里来了一位新的工匠,叫黄昌,是从出产蚕丝的江南来的。蔡伦找到他,说:“我一直想知道,丝纸是怎样做出来的?能不能请你把详细的方法告诉我?”黄昌便一五一十地告诉他。从此,蔡伦就天天动脑筋想有没有其他便宜的东西来代替丝做纸。

一天,蔡伦把黄昌叫来,问他:“丝纸是做丝绵剩下的纤维吗?”黄昌说:“是一层很薄的纤维。”蔡伦说:“如果我们用其他有纤维的东西来代替丝,是不是也可以做出纸呢?”

于是,他们开始了实验。蔡伦找来树皮、麻叶,全部放到大锅中,加上水煮,黄昌还抱来了破布、破渔网放入锅中,蔡伦说:“好啊,只要有纤维的东西,我们都可以试试。”等到锅中的水沸腾,两个人就合力把乱七八糟的东西到入大石臼,再用木棒“笃笃”地捣了起来。等石臼中的所有东西都被捣烂混合成浆状,黄昌便用漂白剂漂白,然后把浆平铺在席子上,铺得又薄又平有均匀,最后把纸撕下,高兴地大叫:“这的确是张完整的纸啊!”

蔡伦在纸上写上字看效果,兴奋地说:“成功了,这张纸比原来的丝纸吸墨快,而且不容易散开,这才能算是真正的纸啊!”

蔡伦造纸成功后,全国各地开始大量制造、使用这种纸。直到现在,我们使用的宣纸、绵纸还沿用着当初蔡伦造纸的方法,只是现在用的材料已经变成了竹子、木材等。

Ⅳ 儿童的奇想与发明列举的事例

郑进平时动手能力就比较强,对许多事物充满好奇心,有一次,他乘家里人不在,动手把电视机拆卸开来,父母吓了一跳,可这个小孩很快就将电视机复原起来。他的父亲是一家工厂里的机器维修工,曾经发明过一种升降课桌,获得专利卖给了高淳一家企业,获得一笔可观收入。父亲勤于思考的习惯给了孩子直接的影响,加上学校的老师也常为学生们提供科普小制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给孩子们提供了天地。郑进发明降温吸管是源于孩子们平时喜欢在夏天吃冷饮,一次他突发奇想,如果饮料不要冰冻,吸管就能降温,那该有多方便。于是他发明了一种吸管内存放液体,冰冻之后用于吸食饮料,达到降温效果,而且还能保证饮料的原汁原味。( 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离不开灵感,而孩子们天真无邪的问题和平常人看来是“异想天开”的念头, 对发明者来说却往往是无价的珍宝、创造的源泉。 1821年的一天,德国有个农家女孩儿拿着妈妈的木梳在门口玩耍。玩腻了,她想出个新花样: 找来两张纸片,一上一下贴在木梳上,把它放在唇边,谁知竟“呜哩呜哩”地吹出了声。 恰巧,一个叫布什曼的音乐家路过这里, 他被这奇妙的声音吸引住 了。他仔细观看了小女孩儿的“杰作”。回家后,他综合小女孩儿的木梳、中国古笙和罗马笛的发音原理,制成了第一只口琴。 无独有偶,听诊器的发明灵感也来自儿童。一次,法国医生雷内克到一位患心脏病的贵妇家去看病。由于病人过于肥胖,传统的叩诊法无法测得准确的心率, 可是又不便直接用耳朵贴在患者胸部听诊,雷内克十分为难。 回家的路上,他看到一群孩子在一根圆木的一头用针刮划, 而另一群小孩儿把耳朵贴在圆木的另一头听。出于好 奇,他凑上前去,也把耳朵贴到圆木上去听。啊,他竟清晰地听到了圆木那端的声音!这件事启发了雷内克, 不久,听诊器问世了。 一次性成像照相机是美国人兰德的发明,而提醒他进行这项研究的却是他的小女儿。这天,兰德和女儿去公园玩儿, 终于在1947年成功地研制出了一次性成像照相机。 非洲裔美国人毕寇是位身手不凡的机械师。他的儿子是个报童,整日奔走送 报, 脚踏车上的链条常常断开,儿子为此十分苦恼,希望爸爸能够制造出一种新型的脚踏车。于是,毕寇反复琢 磨, 给孩子制作了世界上第一辆“两轮传动”的脚踏车。这种车是用踏板的力量同时带动两个轮子,能畅行于郊外最崎岖的小径。 与前几位不同的是, 发明隐形眼镜的比斯特却得益于儿子的恶作剧。一天,他正聚精会神地读报,突然,架在鼻梁上的眼镜被调皮的小皮特打落在地,镜片摔碎了。 比斯特正要发作,发现小皮特拾起地上的碎镜片,贴在眼前往地上看,并突然大叫起来。比斯特拿过镜片一 看,竟看到了正在地上爬行的小蚂蚁。 这时,他灵机一动:碎镜片脱离了镜架还能看见东西,如果把它装在眼球上不是更方便吗?就这样,隐形眼镜诞生了。 你看见了吧, 发明并不是一件高深莫测的事,我们今天的许多“文明的奇迹”都源自儿童的创 造、需要、奇想与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孕育着发明与创造。 只要你拥有一颗敏锐的心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也能成为一个小发明家。

Ⅵ 与孩子玩耍有关的发明创造

其实非常多了,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都要优于我们成人,只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材料,还有鼓励和欣赏。
以下是我见到的一些孩子在玩儿的过程中小小的“发明创造”:
一个孩子,四岁,把家里的废纸弄湿了,团成团,塑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和小“雕塑”,然后让妈妈拿吹风机烘干,还涂上颜色;之后还很得意的送给其他小朋友,大家都挺喜欢的。之后孩子又改进了做法,用家里的米汤来做糊纸的材料,发现“雕塑”的成形性更好。
小学二年级一个男生,把家里的各种废旧东西和正在用的东西的零件和材料拆下来,自己组装成了一辆会跑的小车,虽然很简陋,跑的没有方向,但是实实在在是在跑哦!
有孩子用硬纸箱(在硬纸箱上钻孔,做成星座布局的样子)和手电筒做了“星空和星座”;
有孩子利用家里的晾衣架(包着塑料壳的铁丝)做了一个放各类玩具的架子,有放的、有挂的、有卡着的等等,我们都觉得创意不错。
有一个孩子家的下水道老堵,他就发明了一种方便拆的过滤网,其实非常简单,但是想法巧妙,就是利用废旧的东西做手工:把合适大小的饮料瓶的瓶底剪下来,划上长条的口子,卡在下水道口,形成另一道滤网。想法很巧妙。
……
从这些孩子身上获得了很多启发,所以,我觉得孩子的发明应该不是我们大人规定的,或者是告诉他们该怎么做的,那就失去了发明创造本身的意义。应该给予孩子可以利用的材料,告诉孩子它们过去可以做什么用——用法越多越好(发散思维的方法,对于孩子是个提示);帮助孩子发现生活中哪些方面不太方便需要解决,或怎么样比较好玩儿,过去又没见过;再给孩子足够的空间、时间、认可,还有,尽可能不插手,除非孩子确实需要帮助。比如,我刚才提到的第一个孩子,如果被大人认为是乱弄、破坏东西,就不会有后面的想法和创造了,包括“启用”新材料——米汤。

Ⅶ 儿童与发明的故事

1821年的一天,德国有个农家女孩拿着妈妈的木梳在家门口玩耍。玩腻了,她想出个新花样:找来两张纸片,一上一下贴在木梳上,把它放在唇边,谁知竟呜哩呜哩吹出声了。一个叫布希曼的音乐家路过,被这奇妙的声音吸引住了。他仔细观看了女孩的“杰作”,回家后,综合女孩的木梳、中国古笙和罗马笛的发音原理,制成了第一支口琴。

无独有偶,听诊器的发明灵感也来自儿童。一次,法国医生雷内克到一位患心脏病的贵妇家去诊病。由于病人过于肥胖,传统的叩诊法无法测得准确的心率,又不便直接用耳朵贴在患者胸部听诊,医生十分为难。回家的路上,他看到一群孩子在一根圆木的一头用针刮划,而另一群孩子把耳朵贴在另一头。出于好奇,他凑上前去,竟清楚地听到了圆木那头的声音。这件事启发了雷内克,不久,听诊器问世了。

一次性成像照相机是美国人兰德的发明,提醒他进行这项研究的是他的小女儿。一天,兰德和女儿去公园游览。他给女儿拍了许多照片,拍完后,孩子急切地向爸爸要照片。孩子的要求促使兰德花了好多年工夫研究一次性成像问题,终于在1947年成功地研制出一次成像照相机。

非裔美国人毕寇是位身手不凡的机械师。他的儿子是个报童,整日奔波送报,脚踏车上的链条常常脱落,儿子为此十分苦恼。于是,毕寇用塑胶做了些齿轮,再用木工工具加工,给孩子造了世界上第一辆“两轮传动”的脚踏车——用踏板的力量同时带动两个轮子,这种车能畅行于郊外崎岖的小径。

与前几位相似,发明隐形眼镜的比斯特得益于儿子的恶作剧。一天,他正聚精会神地读报,突然,鼻梁上的眼镜被调皮的小儿子打落在地。比斯特正要发火,小儿子却拾起碎镜片,贴在眼前大叫起来。比斯特拿过镜片,果然看到了地上爬行的蚂蚁,他灵机一动,既然碎镜片可以脱离镜架看东西,把它装在眼球上,看东西不是更方便吗?就这样,隐形眼镜诞生了。

Ⅷ 儿童的奇想与发明阅读答案

1、作者的观点: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创造灵感。而孩子们天真无邪的问题和回常人眼中的“异想天开”答,在发明者看来却是创造的源泉。

2、口琴的发明、听诊器的发明、隐形眼镜的发明。

3、启示:我们要勇于创新,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创新。生活中到处都有发明创造的契机。只要你有一颗敏锐的心和善于发现的眼睛——即善于观察,抓住契机就可以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8)儿童创造与发明扩展阅读

答题技巧:

1、在做阅读之前将思绪放平,仔细的阅读这篇文章,尽可能地去了解文中的意思,慢慢摸清文章的主旨。因为文中极有可能出现后面题目的答案,我们要做的就是细心,一字一句地研读,将文中关键的语句记下来,方面之后我们再回来寻找。

2、其实,这是阅读理解最有技巧的地方。基本上每个题目都会固定的回答格式。比如,题目是:文中提到的“XX”词语可不可以更换成其他的词?一般这样的答案都是不可以,后面叙述原因。

Ⅸ 和儿童有关的发明与创造性思维灵感来自于儿童的发明和创造

玩耍玩出望远镜
16世纪末,荷兰有一位名叫詹森的眼镜商,或许是受家庭内影响,他的两个儿子也容与眼镜结下了不解之缘,常常拿着眼镜玩耍。
有一天,调皮的大儿子摆弄着一根钢管,把一块凹透镜和一块凸透镜分别装在钢管的两头。然后用来看书,结果发现密密麻麻的字变得又大又清楚。弟弟见哥哥看得津津有味,马上把钢管抢了过来,然后用它朝远处望去,发现远方的景物似乎被拉到眼前,十分清晰。兄弟俩颇感新奇,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詹森。詹森尝试用钢管向远方观望,发现果真如孩子们所说,于是他动手制造出一架望远镜。后来,这架望远镜成为著名科学家伽利略研制科学望远镜的基础。

阅读全文

与儿童创造与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榆次区工商局电话 浏览:981
马鞍山新康达 浏览:448
学校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浏览:342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