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枪炮发明

枪炮发明

发布时间:2021-07-29 13:58:49

㈠ 现代枪支是哪个国家发明

现代枪支是由普鲁士(德国)工人冯·德雷泽发明的。

最早的后装枪是由普鲁士回(德国)军械工答人冯·德雷泽发明的。这种枪同时又是一种击发枪。一扣扳机,一根长撞针便从弹药筒的底部穿过,插入炸药,刺穿雷管,引发炸药爆炸,将弹丸发射出去。

后装枪这种从后面装弹的武器才真正具有了前人无法想象的射程、准确性和发射速度。后装枪和击发式枪击的出现,标志着枪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现代枪械)。

(1)枪炮发明扩展阅读

1841年,德莱赛解决了针发枪的几项跨越性的关键技术后,德莱赛步枪立即被普鲁士军队采纳,并以M1841的名称列装。

由于1860年美国内战、普鲁士-丹麦战争中后膛枪的出色表现,1864年,英国成立了一个委员会负责挑选一种新步枪,替换过时的恩菲尔德M1853。委员会首先决定采用美国人雅各布·斯奈得(Jacob Snider)的设计作为过渡方案,将前膛装填的恩菲尔德改装为后膛装填并改用金属弹壳弹药。

㈡ 是那一个国家发明枪炮

毫无疑问,就是远在东方的中国

㈢ 枪是什么时候发明的,这在当时的社会上造成了什么影响

一、枪的演变
古往今来,「枪」始终是「兵」手中最基本的战斗武器。沿着它们产生、发展、演化的足迹,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战争一幕幕悲壮的发展历史。
枪的老祖宗是火门枪,步枪的变更:火门枪、火绳枪、转轮打火枪、燧发枪、击发枪、转管枪-连珠枪、栓式步枪、机枪、半自动步枪、冲锋枪、自动步枪(突击步枪),而未来则可能最终被理想单兵战斗武器所取代。
1、早期火器
1)后装枪出世前的火器
公元1132年,中国南宋的军事家陈规发明了一种火枪,这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称为现代管形火器的鼻祖。到了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寿春府人创造了一种突火枪,该枪用巨竹做枪筒,发射子窠(内装黑火药、瓷片、碎铁、石子等)。燃放时,膛口喷火焰,子窠飞出散开杀伤对阵的敌人,这是现代霰弹枪的真正起源。
火绳枪公元13世纪,中国的火药和金属管形火器传入欧洲,火枪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5世纪初,西班牙人研制出了火绳枪。后来,被明王朝仿制,称之为鸟铳,直到公元1525年,意大利人达芬奇发明了燧发枪,将火绳点火改为燧石点火,才逐渐克服了气候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简化了射击操作程序,提高了射击精度,最最重要的是做到了随时瞬间发射,也为枪械的改进奠定了基础。
后装枪的发明是19世纪枪械的一次重大变革,它结束了步枪出世500年都是从膛口用探条把弹丸装进枪膛内的历史,被有些史书称之为"开辟了轻武器和步兵战术的新纪元"。
2、自动机枪
2)自动原理发明前的枪
自动原理发明前的枪都是单发枪。1860年,美国首先开创了转管枪的先河。该枪也是一种单发枪,但采用多只枪管,每只枪管事先装入子弹,发射时无需再从外部一发发地装弹,而是依靠枪管存贮弹药,在发射时依次将数只枪管中的子弹发射出去。在转管枪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发明了转镗枪-只用一支枪管,用手扳动枪机即可推动枪膛旋转并对准枪管,能接连射击若干次,射击速度比手动单发枪快得多。在1877年的俄、土大战中,土耳其军队用3万支转镗枪快速射击,使俄军阵亡逾3万人。
转镗枪不会有因哑火、卡壳等中断射击的优势,但是也存在膛压低、初速低、射程近和发射时火光、声音都比较大的劣势。
转镗枪和转管枪至今依然在生产和使用,就是现在的转轮手枪和多管转管机枪。
然而在枪械中独领风骚数十年的是德国人保罗·毛瑟。他发明了第一支枪机直动-后座式枪,为枪械自动原理另辟蹊径,成为现代自动枪械的基础。毛瑟枪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中国也是最早采用和仿制毛瑟步枪的国家之一。
马克沁被称为自动机枪鼻祖,在轻武器领域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在索姆河战役中,德军运用马克泌机枪的密集火力,一天内歼灭英军6万余人。马克沁自动原理的发明,为其它自动武器的研究扩展了思路。
汤姆逊冲锋枪也是自动步枪的老祖宗了,在马克沁成功研制后很多人开始选择了单兵化更轻便的自动火器,汤姆逊创造了这一二战期间汤姆逊冲锋枪的伟大奇迹,至今也是威力十足,难怪银行大盗和黑帮这么喜欢用它。
MP44式突击步枪是德国二战期间的先进装备,起初被希特勒否认。但是此武器却秘密生产。一次希特勒考察时问战士们需要什么,战士们都答道:需要MP43。希特勒叫人带来这个他自己都不知道的东西一看,竟然是当初不可以生产的MP43。后来希特勒经过测试,MP43的确很不错,后改为MP44式突击步枪。那时候是唯一的发射栓式步枪子弹的自动武器(当时枪栓式步枪的口径比自动武器(除机枪外)口径算大的了)
3)不断更新的自动步枪
第一支半自动步枪是蒙德拉贡(墨西哥的一位将军)设计的。而真正标志着枪机直动式步枪时代的结束和自动步枪时代到来的半自动步枪,是美国人约翰·坎特厄斯·加兰德研制的M1加兰德步枪。该枪经历了30个春秋才被美军方承认而列装,成为第一支被列装的步枪,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卡宾枪,实际上也属于步枪系列。它的枪管较短,重量较轻,可以说是因骑兵的需要而诞生,所以有人又叫它骑枪或马枪。手枪
俄国的 M1916费德洛夫自动步枪,据资料介绍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自动步枪之一。而美国勃朗宁自动步枪的一大功劳,就是在半个世纪后,它启发了人们发明一种符合现代战争要求的单兵轻机枪或班用自动武器。
StG44,1944年命名为突击步枪,这是世界上第一支真正的突击步枪。之后,苏联AK47卡拉什尼科夫突击步枪也脱颖而出,而AK47步枪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德国的StG44。
4)形形色色的突击步枪
突击步枪以其火力猛、重量轻、体积小等特点备受世界各国青睐。世界上采用小口径突击步枪的国家已达到90多个,其中各具特色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突击步枪有:美国的柯尔特 M16A2型突击步枪、俄罗斯的 AN-94突击步枪、以色列的 TAR-21突击步枪、比利时的 F2000突击步枪和南非的 CR21无托突击步枪等。其中 M16A2型突击步枪以火力密度大、精确度高闻名遐迩,在确定北约标准弹的武器对比评审中大出风头,它除装备美国军队外,现已销往世界50多个国家。俄式 AN-94突击步枪外表采用了引人注目的含玻璃纤维的后托,使用双排可卸式30发盒式弹匣,能实现2发点射,有效地增强了弹药的利用率,且在立姿实施2 发点射时,其射击精度比AK74突击步枪高13倍。以色列TAR-21突击步枪采用无托的总体布局,而且可以灵活地更换各种不同长度的枪管,实现不同需求,从而自成枪族。 F2000突击步枪具有单独的火控系统,据称它甚至能与美国的理想单兵作战武器(OICW)一比高低。
总之,步枪的演变从来没有停止,突击步枪的接班武器是理想单兵战斗武器,但理想单兵战斗武器欲完全取代突击步枪还尚需时日,因有许多关键技术要突破。
武器的样式也是越来越多。
3、枪栓式步枪/单发式步枪(代表:雷明顿700):指必须需要手动抛壳的步枪,或者是枪栓式抛壳/手动旋转后拉式抛壳等方式抛壳的步枪称之:枪栓式步枪/单发式步枪(需要手动填装子弹,只能装填一发,巴雷特M99为单发式)
4、半自动步枪(代表:巴雷特M99):绝大多数手枪为半自动,步枪也有半自动。半自动指抛壳和上膛自动完成而无需手动操作的步枪/手枪称之为半自动步枪/手枪(用土话讲,就是一扣扳机打一发,一扣扳机打一发不用拉栓的枪,因为在子弹发射后,枪的自动机构利用火药气体做到了抛弹和子弹上膛,但这是需要一次一次的控制的。因此称之半自动,当然,如果一直扣着扳机打出去的就只是一发啦)
二、枪
全自动步枪/冲锋手枪(代表:AK47/格洛克18):全自动指完全可以自动进行抛壳和上弹,并且只需要一次控制(即扣下扳机)持续下去便可连续射击的武器称之为全自动。绝大多数突击步枪,步枪都是全自动。手枪如:glock18也是全自动。(就是一直按扳机就可以一直打下去,半自动是一次一次扣扳机一发一发的打)
狙击步枪:(代表:Cheytac M200干预狙击步枪):狙击步枪指在步枪(半自动/栓式/单发式)上加装了特定用途的远望镜(即狙击镜)可以打击远距离目标的特定用途武器称之为狙击步枪。狙击步枪分为:一般、反人员、反器材、反坦克/防空、干预几类 突击枪一般型指口径适中不超过一般步枪最大口径的子弹的狙击步枪,差不多规划为7.62MM
反人员即特定用途阻拦人员,这个和一般型没有多大区别,不过是口径大了一些,AWM(L115A3不是AWP)为.338英寸(越8.6MM)的子弹。M200为.408英寸(10.36MM)的特制子弹,威力在2000米外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介乎于.338和.50之间。
反器材用于摧毁有价值事务或轻装甲的大口径武器,都在.50英寸(12.7MM)如巴雷特M107和M82A1
反坦克/防空这类狙击步枪的口径较大,因为20MM以上归为炮弹,很多子弹都超过了20MM,模糊了很多人的观念。克罗地亚的RT 20采用20MM口径的子弹,可以用于防空。XM109采用25MM的子弹,改自阿帕奇直升机的30MM高爆弹,对付装甲绝对有备无患。当然25MM也模糊了不知道多少人的观念,这个可以说是一个射程远高精度的榴弹发射器了。
三、战争作用
枪炮革新对十九世纪陆军发展的作用
枪支武器十九世纪,影响陆战很有意义的最早的技术改革是发明和应用火帽。几世纪以来,在战场上使用手中火器时的射击动作本身,是所有动作中最不可靠的。火帽出现后,就消灭了这种现象。燧发枪大约每射击七发子弹,要瞎火一发。火帽的应用,就使瞎火子弹降为低于每两百发出现一发。
然而,更为革命性的改进是圆柱锥形子弹,这使高度精确的远射程来福枪最终替代了精度差、射程近的滑堂枪,成为基本的步兵武器。在发明新子弹之前,来福枪的射击速度比滑膛枪慢,因为装弹很困难。由于火药气体对铅弹弹底凹部发生作用,使弹丸具有膨胀的特性。子弹形体小,便于装填,但射击后体积膨胀,紧嵌入枪管来福线中,获得最大转速以提高精度和增大射程。
如要使滑膛枪与来福枪射击效果相当,在200步距离处射击,前者需费相当于后者二倍的子弹,300步处五倍,400步处至少十倍。超过400步射击距离,滑膛枪已完全失效,而来福枪在800码处还可射击军队队形等大目标。在1000码处,弹丸还具有足够的末端能量,可穿透四英寸厚的软质松木板。
在1850-1860年之间发明的来福枪和圆锥形子弹与任何先后的新武器技术发展相比,都具有最深刻的直接革命性影响,即使20世纪出现的高爆弹、飞机、坦克对当代产生的影响都比不上当时的来福枪。主要理由是:因为轻武器与火炮和冷兵器相比,它的杀伤力突然提高了,除了山头或者山瘠挡住视线是个限制外,等于每个握有来福枪的步兵有了一门具有同样有效射程和最大威力的火炮。况且,炮兵人员更易受步兵火力杀伤。
早期火器的另一特点是后膛装填,此法当时久已废弃,19世纪的科学技术让它在古时无所作为的困境中解脱了出来。传统上,后膛武器的困难在于金属部分装填接合不严密,燃烧火药产生气体和火焰从后膛的缝隙中喷射出来。为了与19世纪后膛武器的发展相适应,终于发明了金属弹药筒,它连结弹丸、火药和火帽于一体。这种子弹用特制铜和其它软金属制成,爆炸受热后就会膨胀,能有效封闭向后逃逸的气体。后膛装填法使步枪手能够快速装弹,免得在敌火力下站立或暴露。
19世纪的新冶金学、化学和弹道学,是在火炮、尤其在重武器的发展中最终获得了辉煌效果的,至于要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那是20世纪的事了。意大利的卡韦利于1846年制造第一门「线膛炮」,也是后膛装填,用的是盘旋的六角炮膛以代替旋转的来福线。
1859年的意大利战争中,证明拿破仑三世的线膛炮在射程和精度方面绝对优于奥地利的滑膛炮,但多数军队直到该世纪70年代才不再依赖滑膛炮。主要因为滑膛炮比试验中的火炮造价便宜,更加可靠。实际上,由于战场上新炮的有效射程受炮手视力限制,制造这种新炮并不真正合算,除非观察距离能大幅度增加。在美国内战中,线膛炮、滑膛炮,南北双方都用过,双方都同样喜好前装滑青铜"拿破仑"炮。这种便于使用的火炮,实际上是在欧洲早已过时,在美国寿命也不长的12磅级榴炮。青铜性质较软,这一直是个严重缺点。人们将新的冶金技术结合膛内弹道学进行研究,才有可能利用了钢的坚硬和耐久的优越性。
来福枪本身既不是新冶金学又不是新弹道学的产物,因为靠来福线增加精度和射程的原理早已众所周知。但是十九世纪线膛武器的发展大大得益于上述两门知识的增长。随着技术的改进,又有了金属加工机械,就能空前提高镗孔精度,并在身管中刻划来福线。几世纪以来,制造手枪常常是熟练军械匠的任务,每一件武器他都是作为个人产品生产的,往往是一件艺术品。造枪的基本金属材料是锻铁,所用工艺通常是在芯管周围绑扎或焊接铁条。十九世纪,在纽约雷明顿枪炮厂,第一次用铸铁孔,制造出带来福线的身管。生产装备线也是雷明顿枪炮厂第一家发展的,它的基础是该世纪早期伊莱·惠特尼和其他人创导的零部件通用互换原则。人们运用弹道科学,设法对这个时期的新线膛武器进行了系统的试验,从而迅速积累并总结了对于弹丸性状等各方面的知识。
枪随着作战武器经历了深刻的技术革命,射程增加,精度提高,射速加快,显然在编制、战术和后勤支援方面也需要作相应改革。在拿破仑发展了军、师编制之后,在编制和战术方面,如果说不是倒退的话,起码经历了相当长的停滞时期。1815年至1845年之间著名的一场冲突--即俄土战争(1828-1829)中,所使用的陈旧步兵战术就是明显例子。俄国人放弃了拿破仑的集中兵力的战术和战略原则,同样,法国和英国部队仍然坚持阅兵的操练而损害了战斗训练。
编制和战术适应武器的变化较为缓慢,大部分原因在于新武器要求战场兵力配置分散,而职业军人却害怕一旦分散会失去控制,这是可以理解的。当然,问题在于如果士兵分散到让敌人难以发现,自己的司令自然也一样很难观察到他们。如果中层指挥官未能改变战术机动动作以适应清楚而容易识别的友军的部署,那么和友邻协同也非常困难甚至令人恼火。因此,要求战术跟上武器的发展,就要涉及到工业革命的另一个范畴,即电和电子。
在那时的军事专业文献里和各国军事指挥部门的上层圈子里,对于新武器发展的讨论相当透彻,有时甚至很激烈。但主要由于担心战场失去控制,该世纪中叶大部分职业军人不同意改变基本的编制和战术,骑兵的作用因此未受影响。
枪这时期,欧美作战各国的大多数军队,旅、团都不是战术基本单位,而师是便于管理和机动的标准建制。"师"这个词用得不严格,一般按中世纪习惯是指部分战线,或者指一支大于旅、然而在规模还是模糊的步兵或炮兵部队。
英国和美国有保持师一级的法律和条例。在战时,团或多或少还可任意编成旅或师,到战事结束,就又解散。和平时期的参谋人员,不能按扩编需要保留那么多,所以在战时,参谋军官担任严峻的任务往往缺少实践机会。
但在上述军队里,和平时期也有保持师和军的建制的,它们的编制和参谋人员从现代标准看还很幼稚。普鲁士虽然主要集中精力于军一级编制,但在参谋总部的建设方面也已跨出了很大的步子。其他各国军队和指挥作战,认为那是司令官和战争委员会的特权。司令官只要求下级指挥官提供建议,而不要求参谋人员提供意见。如普鲁士新任总参谋长赫穆特·冯·毛奇1864年所说,这种做法在普鲁士司令官中也无一例外。
从理论上讲,在一切现有或预期要建立的军队中,师是个合成军队单位,主要包括步兵、炮兵、骑兵,有时还有编制的或临时配属的工程兵支援部队。一般情况是一个师包括两个旅。战斗支援问题各国不一样,甚至各师之间也不一样。在法国和其他大多数欧洲国家,一个作战师的实力通常不多于5000人,不少于2500人。然而在俄国和普鲁士,师的实力达12000人,甚至更多。因此,实力数字不大可靠,就是在有些国家里勉力按文件或编制配足了兵员的部队,也会迅速减员,从而低于规定的编制数,原因是生病、开小差、掉队和战斗伤亡。这时期最重要的冲突对抗是美国、墨西哥战争(1846-1848),克里米亚战争(1854-1856),美国内战(1861-1865),奥普战争(1866)和普法战争(1870-1871)。
枪欧洲对墨西哥战争其实未加注意,它的主要军事意义在于当时人数不多的美国陆军军官具有罕见的高度军事素养,决定性地击败了一支规模大得多的墨西哥军队。
克里米亚战争的大部分经验教训都是反面的。在武器装备、编制和战术方面没有剧烈的变革,甚至连温和的变革也没有。事实上,双方的战术水平一般都很糟糕。当时几乎没有察觉到野战筑城对武器的防御还仍有成效,这一点在塞瓦斯托波尔包围战中表现了出来,该战役历时12个月,英、法用2587门炮共发射2381042发炮弹,消耗大,战果较小,与当时军事上的要求不相符合,只引起了内行人一阵短暂的兴趣。

㈣ 近代的枪炮由什么发展起来的

在南宋时,人们还发明两种管形火器,它们是火枪和突火枪。1132年宋将陈规(约1063—1132年)守德安时,率先使用了火枪。它由长竹筒制成,内装燃烧性火药,由二人共持一枝,点燃后由前端开口处喷出强烈的火焰,给敌方以很大的威胁。(宋·陈规、汤王寿:《德安守城录》卷下,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第957册)实际上这是早期的火焰喷射器。《宋史·兵志》记载,1259年寿春府(今安徽寿县)“又造突火枪,以钜竹为筒,内安子窠(弹丸),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近代的枪炮就是由这种管形火器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㈤ 枪炮的发明和历史武术退出历史舞台,谢谢了

古代中国贡献给世界的一流科技成果并非仅仅是“四大发明”,堪与“四大发明”比肩而毫不逊色的成果还有两项,即金属管形枪炮(包括火箭)和纸币。金属管形枪炮发明于中国这一史实长期隐而不彰。就西方而言,这种新式武器从中国的引进是以十分隐蔽的方式进行的,就中国而言,封建王朝政治理念中的“内忧”病灶,导致对“利器”的研制和应用的极端垄断,大大抑制了近代枪炮在技术创新上的健康发展。最终,金属枪炮的技术革新在西方世界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日渐式微。

㈥ 枪炮师哪个国家发明出来的

火药、火药武器传入欧洲后,武装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并在他们发动革命,战胜封建贵族的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建立、巩固自己的政权过程中,美洲新大陆的发现和环球航海的成功给他们以巨大的刺激,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等沿海国家的资产阶级率先实行对外扩张、掠夺的行径。他们组织了一队队海盗般的船舰,装备着经改进和发展了的火药武器——枪炮,横行在印度洋沿岸,随后又骚扰东亚各国的沿海地区。

㈦ 火炮是何时发明的

据目前史料记载,早在1163年,中国南宋军队就发明了最早的火炮——火石炮(霹雳炮),但仍有争议。黑龙江出土的元大德二年火炮则是目前最早的火炮文物。

宋代是我国古炮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公元12世纪30年代,出现了以巨竹为筒的管形喷射器火枪。13世纪50年代,又出现了竹制管形射击火器突火枪。北宋仁宗时期编纂而成的《武经总要》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古炮大全”。该书遍收历代上好的攻城兵器,其中辑录了10多种古代样炮,并附有火炮图形。

据考证,我国最古老的火炮要比欧洲现存最古老的火炮早半个世纪。13世纪中叶,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帝国军队挥师征战,能够打败交战国的主要原因,就是火炮武器的发展使用。

(7)枪炮发明扩展阅读:

火炮的发明过程:

东汉时期,魏国曾发明过一种抛石的机械,它可以把石块抛出很远以杀伤敌人。这种炮也称之为“石炮”,它是火炮的前身。

火炮的最初形式是火药箭,火药箭始于唐末宋初年间。即在箭头上附上火药,点燃后发射出去。我国历史上试制火炮的先驱者是公元1000 年的唐福和1002 年的石普,他们所制造的火箭、火球、火蒺藜,都是十分成功的。

金属炮的发明和制造,中间经过了100 多年的时间。由于火枪和突火枪的射程有限,人们想通过提高枪膛里的爆炸力,来延长其射程。但由于突火枪的枪管是由竹管做成的,爆炸力太小,装多了又会炸伤自己人。迟至元朝,终于出现用铜或铁铸成的筒式火炮,这类炮统称“火铣”,又因为它威力大,被人尊称为“铁将军”。

㈧ 枪炮发明人是

是地球人

㈨ 最早的枪炮是谁发明的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㈩ 火枪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火枪是最原始的管形火器,在它的基础上,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才有了现代的枪和炮,因此它被看作是枪炮的祖先。

那么中国什么时候发明了火枪?过去传统的看法,是以冯家升先生发表于1947年的《火药的发现及其传布》为代表的观点,认为火枪是1132年(南宋绍兴二年)宋将陈规在湖北德安(今湖北安陆)抵抗金军围攻时首先使用的。此说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沿用。1981年8月,在布加勒斯特召开的第16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和鲁桂珍博士联名发表了论文《关于中国文化领域火药与火器史的新看法》,其中对火枪的发现时间提出了新见解,文中说:现在必须把火枪的发明向前推200年,因为克莱顿·布雷特在巴黎的基迈博物馆发现了一张关于佛教的横幅画,其年代可确定为约950年,上面画着的显然是一支火枪。在此之前,李约瑟博士到中国讲学时,曾展示了那幅画。这幅有关佛教的画原封存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20世纪初被法国伯希和掠夺。关于藏经洞封闭的原因和时间,学术界一致认为是公元11世纪初为躲避战乱而封,洞中所出最晚纪年的卷子是1002年(北宋咸平五年)写的。

由此可知,李约瑟博士所依据的这幅画,其最晚年代也在11世纪初,比陈规使用火枪的记载早100多年。

阅读全文

与枪炮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沈阳冠君知识产权事务所 浏览:342
知识产权保障制度总结 浏览:950
榆次区工商局电话 浏览:981
马鞍山新康达 浏览:448
学校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浏览:342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