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福州第三中学的办学成果
高考成绩 2010年,该校学生高考文科本一上线率.20%,本二上线率96.50%,本三上线率99.10%,最高分625分,理科本一上线率52.08%,本二上线率89.32%,本三上线率95.31%,最高分662分,理科实验班平均成绩607分,超过本一录取线539分,该届高三毕业生中共有4位同学录取到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2011年,该校高三毕业班12位同学被直接保送到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大学,1位同学总分列全省文科前50名,9位同学获全省数学单科状元,1位同学获全省英语单科状元,该校实验班总分平均达650.2分。
2012年,该校高考成绩理科本一上线率达83%,文科本一上线率达72%;理科600分以上高分率达40%,文科600分以上高分率达13%;理科实验班平均分627分,本一上线率100%,600分以上高分率达96%,7位同学通过保送进入国内外一流高校;该校再度成为福建省保送浙江大学人数最多的学校。
2013年,该校高考成绩文科本一上线率86.19%,本二上线率99.26%;理科本一上线率87.50%,本二上线率99.79%。600分以上文理合计逾80人。共有25人通过北京大学等名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人数位居全省第5位;有5人通过艺术特长生考试,人数位居全省第3位;另有2人通过高水平运动员考试。11位同学通过保送进入国内外一流高校,人数位居全省第8位;该校再度成为福建省保送浙江大学人数最多的学校。语文单科省状元128分,英语单科省状元147分均在该校。该校优秀毕业生中共计81人次被美国、加拿大、英国等高校录取。
2014年,该校高考成绩文科本一上线率85.1%;理科本一上线率92.5%。文科实验班平均分606分,超过本一线45分,600分以上高分率68%,本一上线率99%;理科实验班平均分615分,超过本一线109分,600分以上高分率77.1%,本一上线率100%。 学科竞赛 各学科竞赛获奖统计时间获奖情况/荣誉获奖人次2009年国家级一、二、三等奖22人省级一、二、三等奖32人市级一、二、三等奖2人 2010年国家级一、二、三等奖16人省级一、二、三等奖31人市级一、二、三等奖20人 2011年国家级一、二、三等奖39人省级一、二、三等奖68人 2012年国家级一、二、三等奖12人省级一、二、三等奖37人 2013年省级一等奖3 2014年国家级一、二、三等奖38人省级一、二、三等奖8人 创新大赛 创新大赛获奖统计时间获奖情况/荣誉获奖人次2009年国家级一、三等奖3人省级一、二、三等奖16人 2010年国家级一等奖1人省级一、二等奖13人 2011年国家级一、二、三等奖5人省级一等奖9人 2012年国家级一、二等奖4人省级一、三等奖11人 2013年国家级一等奖1人 电脑作品比赛 电脑作品比赛获奖统计时间获奖情况/荣誉获奖人次2009年省级一、二等奖4人 2010年省级一等奖3人“福建省小科学家”称号3人 2011省级一等奖2人 2012年省级一等奖8人“福建省小科学家”称号6人 2013年国家级一、二、三等奖6人 2014年“福建省小科学家”称号12人 2015年10月29日—11月1日,在德国奥格斯堡展览中心举行第67届“创意—发明—新科技”iENA国际专业发明展中,福州第三中学2人发明作品获“金奖”;2人发明作品获“银奖”;2人发明作品获“铜奖”。 2009年,该校教师课题“教学精品课光盘”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课题中期检查交流汇报会暨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2009北京联合会中获一等奖4人;论文/教学案例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课题中期检查交流汇报会暨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2009北京联合会中中获一等奖4人,二等奖4人;论文/教学案例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课题暨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2008高考经验交流会中获一等奖2人;现场课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课题组举办的“高中课堂教学现场精品课、说课展示研讨会上”评选中获一等奖1人;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AMD杯”基础教育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获二等奖1人;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AMD杯”基础教育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获二等奖1人。
2010年,该校教师在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中获二等奖1人;在福州市中小学班主任教育案例中一、二、三等奖各1人;在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中获二等奖1人;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论文大赛中优秀奖2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
2011年,在5月举行的全国电视公开课比赛中,该校邵东生校长获优秀校长奖,林珍芳老师获全国一等奖,陈俊老师获全国二等奖;在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
2012年,该校邵东生校长获“福建省第三届杰出人民教师”荣誉称号,郑其瑞老师获全国思想政治优质课评选特等奖、全国思想政治课说课比赛特等奖,陈原老师获省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高中组特等奖第一名。
2013年10月,在福建省普教室举办的2013年福建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说课比赛中,该校黄志刚老师获高中组一等奖。
2014年,该校黄璐璐老师在福建省生物学科优秀微课程评选中获一等奖,在2014年福建省高中生物学教学研讨会暨福建省教育学会生物教学委员会第20次学术年会上,黄璐璐老师凭借微课程《生长素的发现》荣获福建省生物学科优秀微课程评选一等奖;在2014年福州市中小学优秀“微课”评选中,洪玲老师获一等奖;陈原老师获二等奖;龚惠儿老师获三等奖;在“2014年全国高中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展示”活动中,该校林珍芳老师代表福建省参加比赛,获一等奖。
2015年10月29日—11月1日,在德国奥格斯堡展览中心举行第67届“创意—发明—新科技”iENA国际专业发明展中,该校魏丽真老师获“第八届世界创意节——国际发明项目金牌导师奖”。 励志、笃学、力行
励志:奋志,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
笃学:专心好学
力行:努力实践 1、三个“中”字排成三个重叠的“三角形”,形似三座山(“三山”是福州的别称),意为福州第三中学。 傲然耸立的三座山又有“无限风光在险峰”之意, 激励同学们不断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
2、三个“中”字围成图案的中间“三角形”, 意为创办时的 “福州市立初级中学”,周围的三个“中”字, 表示先后归并的三所私立中学(中建、黄花岗、福华),以体现学校的历史沿革。
3、三个“中”字朝向三个方面,喻为教育的“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也象征学校的“三为” 办学原则(德育为首、教学为首、育人为本)。
4、三个“中”字的中间竖笔,连接成“Y”形,为“育”字拼音字母的字头,体现学校的 育人属性。“Y”又形似幼芽,象征中学是从事基础教育、 培育幼苗的园地。
5、三个重叠的“三角形”, 又形似挺拔向上的三棵树,喻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6、衬底的白、蓝两色象征着纯洁与希望。 福建第三中学校歌
湖畔榕荫丛,巍峨福三种,尊师重教今昔同,李白桃红济济一堂沐春风。
啊,啊,勤奋严谨求实进取学海杨帆乘长风,用于创造,敢攀高峰,明日英才万千众。
壮志凌霄汉,丹心灌长江,又红又专体魄健,少年才俊报国不忘化雨工。
啊,啊,勤奋严谨求实进取学海杨帆乘长风,用于创造,敢攀高峰,明日英才万千众。
啊,三中可爱的三中,这里是生命的新起点,我们翱翔海阔天空(海阔天空)。 截止2011年1月5日,福州第三中学有学生社团23个。 无戒动漫社PASSERS-BY DV社话剧社魔术社纯木空间吉他社现代视觉研究会街舞社天文社英语角LIVING VOICE乐队尘昕図画社Tick-Tock乐队湖滨文社棋社魔方社模拟联合国社篮球社推理社羽毛球社Loading 乐队雅言社超现实事物探究社湖滨文社-古典文化组
❷ 电梯的发明历史
电梯的定义与简介
英译:elevator(一般商业用此词);lift;moving staircase
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电梯。
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它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
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
近几年来,随着国际社会对环保认识的关注,各大电梯公司现在在其电梯表面基本都采用了粉末涂料喷涂,这是一种新型环保无溶剂的涂料,并且各种性能皆优于油漆。
历史
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1米/秒以下)、快速电梯(1~2米/秒)和高速电梯(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采用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
功能
现代电梯主要由曳引机(绞车)、导轨、对重装置、安全装置(如限速器、安全钳和缓冲器等)、信号操纵系统、轿厢与厅门等组成。这些部分分别安装在建筑物的井道和机房中。通常采用钢丝绳摩擦传动,钢丝绳绕过曳引轮,两端分别连接轿厢和平衡重,电动机驱动曳引轮使轿厢升降。电梯要求安全可靠、输送效率高、平层准确和乘坐舒适等。电梯的基本参数主要有额定载重量、可乘人数、额定速度、轿厢外廓尺寸和井道型式等。
简单使用方法(紧急情况下面有解决方法)
目前载人电梯都是微机控制的智能化、自动化设备,不需要专门的人员来操作驾驶,普通乘客只要按下列程序乘坐和操作电梯即可。
(1)在乘梯楼层电梯入口处,根据自己上行或下行的需要,按上方向或下方向箭头按钮,只要按钮上的灯亮,就说明你的呼叫已被记录,只要等待电梯到来即可。
(2)电梯到达开门后,先让轿厢内人员走出电梯,然后呼梯者再进入电梯轿厢。进入轿厢后,根据你需要到达的楼层,按下轿厢内操纵盘上相应的数字按钮。同样,只要该按钮灯亮,则说明你的选层已被记录;此时不用进行其他任何操作,只要等电梯到达你的目的层停靠即可。
(3)电梯行驶到你的目的层后会自动开门,此时按顺序走出电梯即结束了一个乘梯过程。
电梯的历史发展
电梯发明过程
电梯进入人们的生活已经150年了。
1854年,在纽约水晶宫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美国人伊莱沙·格雷夫斯·奥的斯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他的发明。他站在装满货物的升降梯平台上,命令助手将平台拉升到观众都能看得到的高度,然后发出信号,令助手用利斧砍断了升降梯的提拉缆绳。令人惊讶的是,升降梯并没有坠毁,而是牢牢地固定在半空中——奥的斯先生发明的升降梯安全装置发挥了作用。“一切安全,先生们。”站在升降梯平台上的奥的斯先生向周围观看的人们挥手致意。谁也不会想到,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安全升降梯。
人类利用升降工具运输货物、人员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公元前2600年,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时就使用了最原始的升降系统,这套系统的基本原理至今仍无变化:即一个平衡物下降的同时,负载平台上升。早期的升降工具基本以人力为动力。1203年,在法国海岸边的一个修道院里安装了一台以驴子为动力的起重机,这才结束了用人力运送重物的历史。英国科学家瓦特发明蒸汽机后,起重机装置开始采用蒸汽为动力。紧随其后,威廉·汤姆逊研制出用液压驱动的升降梯,液压的介质是水。在这些升降梯的基础上,一代又一代富有创新精神的工程师们在不断改进升降梯的技术。然而,一个关键的安全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是一旦升降梯拉升缆绳发生断裂时,负载平台就一定会发生坠毁事故。
奥的斯先生的发明彻底改写了人类使用升降工具的历史。从那以后,搭乘升降梯不再是“勇敢者的游戏”了,升降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1889年12月,美国奥的斯电梯公司制造出了名副其实的电梯,它采用直流电动机为动力,通过蜗轮减速器带动卷筒上缠绕的绳索,悬挂并升降轿厢。1892年,美国奥的斯公司开始采用按钮操纵装置,取代传统的轿厢内拉动绳索的操纵方式,为操纵方式现代化开了先河。
生活在继续,科技在发展,电梯也在进步。150年来,电梯的材质由黑白到彩色,样式由直式到斜式,在操纵控制方面更是步步出新——手柄开关操纵、按钮控制、信号控制、集选控制、人机对话等等,多台电梯还出现了并联控制,智能群控;双层轿厢电梯展示出节省井道空间,提升运输能力的优势;变速式自动人行道扶梯的出现大大节省了行人的时间;不同外形——扇形、三角形、半菱形、半圆形、整圆形的观光电梯则使身处其中的乘客的视线不再封闭。如今,以美国奥的斯公司为代表的世界各大著名电梯公司各展风姿,仍在继续进行电梯新品的研发,并不断完善维修和保养服务系统。调频门控、智能远程监控、主机节能、控制柜低噪音耐用、复合钢带环保——一款款集纳了人类在机械、电子、光学等领域最新科研成果的新型电梯竞相问世,冷冰冰的建筑因此散射出人性的光辉,人们的生活因此变得更加美好。
电梯由来
1887年,美国奥梯斯公司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梯,这是一台以直流电动机传动的电梯。它被装设在1889年纽约德玛利斯大厦。这座古老的电梯,每分钟只能走10米左右。当初设计的电梯纯粹是为了省力。
1900年,以交流电动机传动的电梯开始问世。1902年,瑞士的迅达公司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按钮式自动电梯,采用全自动的控制方式,提高了电梯的输送能力和安全性。
随着超高层建筑的出现,电梯的设计、工艺不断得到提高,电梯的品种也逐渐增多。1900年,美国奥梯斯公司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扶梯。1950年又制成了安装在高层建筑外面的观光电梯,使乘客能在电梯运行中清楚地眺望四周的景色。
中国最早的一部电梯出现在上海,是由美国奥的斯公司于1901年安装的。1932年由美国奥的斯公司安装在天津利顺德酒店的电梯至今还在安全运转着。1951年,党中央提出要在www.qqywf.com安装一台由我国自行制造的电梯,天津从庆生电机厂荣接此任,四个月后不辱使命,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电梯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如今,在我国任何一个城市,电梯都在被广泛应用着。电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电梯的组成
曳引系统
曳引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输出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
曳引系统主要由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反绳轮组成。
导向系统
导向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升降运动。
导向系统主要由导轨,导靴和导轨架组成。
轿厢
轿厢是运送乘客和货物的电梯组件,是电梯的工作部分。
轿厢由轿厢架和轿厢体组成。
门系统
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封住层站入口和轿厢入口。
门系统由轿厢门,层门,开门机,门锁装置组成。
重量平衡系统
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相对平衡轿厢重量,在电梯工作中能使轿厢与对重间的重量差保持在限额之内,保证电梯的曳引传动正常。
系统主要由对重和重量补偿装置组成。
电力拖动系统
电力拖动系统的功能是提供动力,实行电梯速度控制。
电力拖动系统由曳引电动机,供电系统,速度反馈装置,电动机调速装置等组成。
电气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操纵和控制。
电气控制系统主要由操纵装置,位置显示装置,控制屏(柜),平层装置,选层器等组成。
安全保护系统
保证电梯安全使用,防止一切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
由电梯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安全触板、层门门锁、电梯安全窗、电梯超载限制装置、限位开关装置组成。
电梯的工作原理
曳引绳两端分别连着轿厢和对重,缠绕在曳引轮和导向轮上,曳引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变速后带动曳引轮转动,靠曳引绳与曳引轮摩擦产生的牵引力,实现轿厢和对重的升降运动,达到运输目的。固定在轿厢上的导靴可以沿着安装在建筑物井道墙体上的固定导轨往复升降运动,防止轿厢在运行中偏斜或摆动。常闭块式制动器在电动机工作时松闸,使电梯运转,在失电情况下制动,使轿厢停止升降,并在指定层站上维持其静止状态,供人员和货物出入。轿厢是运载乘客或其他载荷的箱体部件,对重用来平衡轿厢载荷、减少电动机功率。补偿装置用来补偿曳引绳运动中的张力和重量变化,使曳引电动机负载稳定,轿厢得以准确停靠。电气系统实现对电梯运动的控制,同时完成选层、平层、测速、照明工作。指示呼叫系统随时显示轿厢的运动方向和所在楼层位置。安全装置保证电梯运行安全。
电梯的使用方法
以下以某客梯为例:
一、 电梯在各服务层站设有层门、轿厢运行方向指示灯、数学显示轿厢、运行位置指层器和召唤电梯按钮。电梯召唤按钮使用时,上楼按上方向按钮,下楼按下方向按钮。
二、 轿厢到达时,层楼方向指示即显示轿厢的运动方向,乘客判断欲往方向和确定电梯正常后进入轿厢,注意门扇的关闭,勿在层门口与轿厢门口对接处逗留。
三、 轿厢内有位置显示器、操纵盘及开关门按钮和层楼选层按钮。进入轿厢后,掀按欲往层楼的选层按钮。若要轿厢门立即关闭,可掀按关门按钮。轿厢层楼位置指示灯显示抵达层楼并待轿厢门开启后即可离开。
四、 本电梯额定载重为13人,不能超载运行,人员超载时请主动退出。
五、 乘客电梯不能经常作为载货电梯使用,绝对不允许装运易燃、易爆品。
六、 当电梯发生异常现象或故障时,应保持镇静,可拨打轿厢内救援电话,切不可擅自撬门,企图逃出轿厢。
七、 乘客不准依靠轿厢门,不准在轿厢内吸烟和乱丢废物,保持轿厢内的清洁与卫生。
八、 乘客要爱护电梯设施,不得随便乱按按钮和乱撬厢门。
九、 司机要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电梯运行期间不得远离岗位,发现故障及时处理和汇报。
十、 不允许司机以检修、急停按钮作为正常行使起动前的消除召唤信号;不允许用检修速度在层、轿厢门开起情况下行使;不允许开起轿厢顶活板门、安全门;不允许以检修速度来装运超长物件行使;不允许以手动轿厢门的起、闭作为电梯的起动或停止功能使用;不允许在行使中突然换向。
十一、 司机要经常检查电梯运行情况,定期联系电梯维修保养,做好维保记录。
十二、 电梯停止使用时,司机应将轿厢停于基站,并将操动盘上的开关全部断开,关闭好层门。如遇停电通知,提前做好电梯停驶工作。
电梯主参数
主参数指额定载荷和额定速度。
额定载荷Q(kg)是制造电梯所依据的载荷或卖方保证正常运行的载荷。
额定速度v(m/s)是制造电梯所依据的并由卖方保证正常运动的轿厢速度。
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人们无论是上下班、逛商场、看病或访友、居家生活都要与电梯打交道。电梯的使用数量越来越大,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电梯的安全问题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电梯的分类
根据建筑的高度、用途及客流量(或物流量)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类型的电梯。目前电梯的基本分类方法大致如下。
1、按用途分类
乘客电梯,为运送乘客设计的电梯,要求有完善的安全设施以及一定的轿内装饰。
载货电梯,主要为运送货物而设计,通常有人伴随的电梯。
医用电梯,为运送病床、担架、医用车而设计的电梯,轿厢具有长而窄的特点。
杂物电梯,供图书馆、办公楼、饭店运送图书、文件、食品等设计的电梯。
观光电梯,轿厢壁透明,供乘客观光用的电梯。
车辆电梯,用作装运车辆的电梯。
船舶电梯,船舶上使用的电梯。
建筑施工电梯,建筑施工与维修用的电梯。
其它类型的电梯,除上述常用电梯外,还有些特殊用途的电梯,如冷库电梯、防爆电梯、矿井电梯、电站电梯、消防员用电梯等。
2、按驱动方式分类
交流电梯,用交流感应电动机作为驱动力的电梯。根据拖动方式又可分为交流单速、交流双速、交流调压调速、交流变压变频调速等。
直流电梯,用直流电动机作为驱动力的电梯。这类电梯的额定速度一般在2.00m/s以上。
液压电梯,一般利用电动泵驱动液体流动,由柱塞使轿厢升降的电梯。
齿轮齿条电梯,将导轨加工成齿条,轿厢装上与齿条啮合的齿轮,电动机带动齿轮旋转使轿厢升降的电梯。
螺杆式电梯,将直顶式电梯的柱塞加工成矩形螺纹,再将带有推力轴承的大螺母安装于油缸顶,然后通过电机经减速机(或皮带)带动螺母旋转,从而使螺杆顶升轿厢上升或下降的电梯。
直线电机驱动的电梯,其动力源是直线电机。
电梯问世初期,曾用蒸汽机、内燃机作为动力直接驱动电梯,现已基本绝迹。
3、按速度分类
电梯无严格的速度分类,我国习惯上按下述方法分类。
低速梯,常指低于1.00m/s速度的电梯。
中速梯,常指速度在1.00~2.00m/s的电梯。
高速梯,常指速度大于2.00m/s的电梯。
超高速梯,速度超过5.00m/s的电梯。
随着电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梯速度越来越高,区别高、中、低速电梯的速度限值也在相应地提高。
4、按电梯有无司机分类
有司机电梯,电梯的运行方式由专职司机操纵来完成。
无司机电梯,乘客进入电梯轿厢,按下操纵盘上所需要去的层楼按钮,电梯自动运行到达目的层楼,这类电梯一般具有集选功能。
有/无司机电梯,这类电梯可变换控制电路,平时由乘客操纵,如遇客流量大或必要时改由司机操纵。
5、按操纵控制方式分类
手柄开关操纵,电梯司机在轿厢内控制操纵盘手柄开关,实现电梯的起动、上升、下降、平层、停止的运行状态。
按钮控制电梯:是一种简单的自动控制电梯,具有自动平层功能,常见有轿外按钮控制、轿内按钮控制两种控制方式。
信号控制电梯,这是一种自动控制程度较高的有司机电梯。除具有自动平层,自动开门功能外,尚具有轿厢命令登记,层站召唤登记,自动停层,顺向截停和自动换向等功能。
集选控制电梯,是一种在信号控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自动控制的电梯,与信号控制的主要区别在于能实现无司机操纵。
并联控制电梯,2~3台电梯的控制线路并联起来进行逻辑控制,共用层站外召唤按钮,电梯本身都具有集选功能。
群控电梯,是用微机控制和统一调度多台集中并列的电梯。群控有梯群的程序控制、梯群智能控制等形式。
6、其它分类方式
按机房位置分类,则有机房在井道顶部的(上机房)电梯、机房在井道底部旁侧的(下机房)电梯,以及有机房在井道内部的(无机房)电梯。
按轿厢尺寸分类,则经常使用“小型”、“超大型”等抽象词汇表示。
此外,还有双层轿厢电梯等。
7、特殊电梯
斜行电梯,轿厢在倾斜的井道中沿着倾斜的导轨运行,是集观光和运输于一体的输送设备。特别是由于土地紧张而将住宅移至山区后,斜行电梯发展迅速。
立体停车场用电梯,根据不同的停车场可选配不同类型的电梯。
建筑施工电梯,是一种采用齿轮齿条啮合方式(包括销齿传动与链传动,或采用钢丝绳提升),使吊笼作垂直或倾斜运动的机械,用以输送人员或物料,主要应用于建筑施工与维修。它还可以作为仓库、码头、船坞、高塔、高烟囱的长期使用的垂直运输机械。
电梯礼仪
引导客人乘坐电梯时,接待人员应先进入电梯,等客人进入后关闭电梯门;到达时由接待人员按开电梯门,让客人先走出电梯门。
使用楼梯和自动扶梯时要讲礼貌。如果和你同行的人爬楼梯感到困难,也许因为心脏不好,呼吸困难,或一条腿上了石膏,就尽可能使用电梯或自动扶梯。
使用楼梯和自动扶梯时,不论上楼还是下楼,主人应走在前面。同样,这样做可使主人到达目的地后迎接并引导客人。男女同事在使用楼梯和自动扶梯时应按先来后到的顺序,事实上,有时候并肩走也是可以的。不要和你前面的人靠得太近。
如果自动扶梯较宽,应靠右侧站,以便让着急的人从左侧超过。在拥挤的楼梯上,跟随着人流,不论上楼还是下楼一般都应靠右侧走。当然,如果楼梯只有一侧有扶手,而有的人必须扶着扶手以保证安全,那么,其他人应服从他的需要。
在楼梯上催促他人是危险而不礼貌的。要么放慢脚步,要么超过他人,但不要强迫他人加速。
在办公场所使用电梯时也应该注意一些礼仪。
电梯门打开时,先等别人下电梯。此时可用手扶着电梯门边上的橡胶条,不让门关上,使大家有足够时间上电梯。
不要往电梯里面挤。如果人很多,你可以等下一趟电梯。
走进电梯后,应该给别人让地方。先上的人站在电梯门的两侧,其他人站两侧及后壁,最后上的人站在中间。应该让残疾人站在离电梯门最近的地方,当他们上下电梯时,应为他们扶住门。当带着客人进办公楼时,应扶着电梯门让客人先下。
下电梯时,根据你所站位置,应该先下,然后为客人扶着门,并指明该往哪个方向走。
如果你够不着所在楼层的指示键,可以请人代劳,并向他致以谢意。在电梯里面不要大声谈论有争议的问题或有关个人的话题。
❸ 材料三中的发明直接促进了哪个行业的飞速发展
交通运输业,方便人们出行,货物的运输更快捷(不知道是不是作业本上的题目。。望采纳)
❹ 改革开放是谁提出来的
现在流行的提法是邓小平同志最先提出的改革开放,但从历史文件中可以看出,早在1956年1月20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的讲话,用对联形式批评闭关自守现象时说:“中国人发明,外国人学习,:‘用夏变夷’,没有问题;外国人发明,中国人学习:‘用夷变夏’,就有问题。”显然,此联倡导中为洋用、洋为中用,是建国后最早提出改革开放政策的例证。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一切国家的好的经验我们都要学,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一点是肯定的。”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1964年9月5日编印的《群众反映》第79期《对中央音乐学院的意见》一文中批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仅是文艺方针,而且是解放思想,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号召。
最有力的例证是与英国、法国、日本及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建交,从而真正打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而不是80年代才开始的所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综上所述,我认为毛泽东才是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首倡者、总设计师。
❺ 烟台三中分校小发明家创新工仿QQ群号
我就是三分的 没听说过 呵呵
❻ 材料三中的信息技术时代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哪一核心发明有关
1946年2月14日,由美国军方定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And Calculator)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了。ENIAC(中文名:埃尼阿克)是美国奥伯丁武器试验场为了满足计算弹道需要而研制成的,这台计算器使用了17840支电子管,大小为80英尺×8英尺,重达28t(吨),功耗为170kW,其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的加法运算,造价约为487000美元。ENIAC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表明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在以后60多年里,计算机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没有任何一门技术的性能价格比能在30年内增长6个数量级。
❼ 崩坏三中涡轮机谁发明的
转速17750r//m.1937年,惠特尔,两级涡轮,由洛克希德购买普赖斯专利于并于1941年完成结构设计,Hes 1发动机,按时间顺序,环形燃烧室,L-1000发动机,轴流式压缩机,离心式压气机: 1,奥海因;m.1935年,离心式压气机其实涡轮发动机不是一个人发明的
❽ 中国四大发明
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四大发明是中国先民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的足迹,是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象征
①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一场人类文字载体革命。
②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③指南针的发明: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提供了条件。
④火药武器的发明: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指南针
指南针前身——司南
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俗称吸铁石)。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指南针的N指北方,E指东方,W指西方,S指南方[1]。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发明指南针(Compass)的国家。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汉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吸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面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实用的指南针。最早的指南针是用天然磁体做成的,这说明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很早就发现了天然磁铁及其吸铁性。据古书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正处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更是兴盛发达,因而促使了采矿业、冶炼业的发展。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从铁矿石中认识了磁石。最早的指南针是司南。
造纸术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汉族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这表明了中国汉族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
造纸术(也称蔡侯纸)蔡伦改进。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为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改进了造纸术,才使纸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被称为“蔡侯纸”。对纸的概念有个统一认识。什么样的物品叫“纸”。
火药
一种黑色或棕色的炸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磺机械混合而成,最初均制成粉末状,以后一般制成大小不同的颗粒状,可供不同用途之需,在采用无烟火药以前,一直用作唯一的军用发射药
印刷术、活字印刷术
简介
木活字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源自南北朝时期道家的雕版印刷,它活跃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代的毕升发展、完善。印刷术先后传到朝鲜,日本,中亚,西亚和欧洲。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它开始于唐朝的雕版印刷,目前发现最早的雕版印刷成品是一单页版梵文撰写的《陀罗尼经》,该经是印在亚麻纸上,于650年至670年间出版,且在1974年于西安附近的唐代陵墓出土。 1966年,考古学家在韩国发现了一本微型《陀罗尼佛经》,该经内含唐朝女皇武则天(约690年-705年)颁行的则天文字。学者断定该经不早于704年,后来被珍藏在一座建于751年统一新罗时代的舍利塔里。关于雕版印刷是起源于隋之说其实是缪误与以讹传讹,陆深《河汾燕闲录》的《俨山外集》卷三中说:“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十二月(593 年)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撰。”这里说的可以理解为雕造被毁之佛像,撰集残缺的佛经,并不是雕版印刷。关键在于文中的“废像遗经,悉令雕撰”做何解释。误读者盖肇始于明人陆深。陆深,字子渊,号俨山,上海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嘉靖初督学山西期间,撰《河汾燕闲录》二卷。其中上卷引《历代三宝记》“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十二月八日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撰”之后,陆氏发挥道:“此印书之始,又在冯瀛王先矣。”万历年间,胡应麟(1551-1602)《少室山房笔丛》卷4引“陆子渊《河汾燕闲录》云:‘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十二月八日,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板。此印书之始。’据斯说,则印书实自隋朝始,又在柳玭先,不特先冯道、毋昭裔也”。先是陆深误解文义,胡应麟则径改文献,方以智(1611-1671)、袁枚(1761-1798)等等,皆由胡氏书转引陆深语,“雕板”云云,遂相沿成习。《中国雕板源流考》从《提要》引作“雕造”,解读文义与胡应麟、陆深无别,“费长房《历代三宝记》亦谓隋代已有雕本”,则一误再误矣。按:《隋书·经籍志》“开皇元年,高祖普诏天下,任听出家,仍令计口出钱,营造经像。而京师及并州、相州、洛州等诸大都邑之处,并官写一切经,置于寺内;而又别写,藏于秘阁。天下之人,从风而靡,竞相景慕,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倍”。由是观之,“废像遗经,悉令雕撰”者,即雕刻佛像以“重显尊容”,撰集佛经以供“官写”、“别写”暨信众转写,隋时并无雕版印刷佛经之史实也。
于此种误读,王士禛(1634-1711)于《居易录》卷25中早已进行过辨证,云“毁像残经”者,“像”指佛像,“经”指佛经。“废像遗经,悉令雕撰”者,说的是雕造被毁之佛像,撰集残缺之佛经。“予详其文义,盖雕者乃像,撰者乃经,俨山连读之误耳”。清乾隆间修《四库全书》,《四库提要》也批评胡氏“引开皇十三年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板’为证,然史文乃‘废像遗经悉令雕造’,非雕板也”。“史文”云云,抑亦想当然欤?近世相关出土文献,也可提供有力佐证。罗振玉据伯希和所得部分经卷,撰《敦煌石室书目及发见之原始》,登《东方杂志》6卷10期(1909年10月),同时由广雅书局莫棠活版印行,改题《敦煌石室记》。首自叙缘起(即“发见之原始”),次书目。罗氏所见诸书中,有刻本《陀罗尼经》十余纸,“(一)一切如来大尊胜陀罗尼,二朝灌顶,国师三藏大广智不空译。每行十五六字不等,其字似初唐人写经。又‘国师’之‘国’字上空一格,其为唐刻本无疑。(二)大随永陀罗尼,经末有‘囗杨法雕印施’六字。(三)大佛顶陀罗尼,经末有‘开宝四年十月廿八日记’十字。(四)大随永陀罗尼,经上面左有‘施主李知顺’一行,右有‘王文沼雕板’一行,经末有‘太平兴国五年六月雕板毕手记’十三字。此外无年号者甚多”。
《中国雕板源流考》引《敦煌石室书录》,“书录”当系“书目”之讹,内容即上述第四种,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王文沼雕板印本。大英博物馆、日本国立博物馆藏有王文沼雕板本《法国吉美博物馆藏本残》,系纸本单张印刷品,卷面立体为陀罗尼轮,轮之中心为菩萨像,坐莲上,八臂,手中各持法器,像周围以梵文神呪,颠倒廻环至十九圈。轮外右上方有“施主李知顺”,左上方有“王文沼雕板”,轮外下底矩形框内刊印发愿文:“大隋求陀罗尼;若有受持此神呪者,所在得胜。……太平兴国五年六月二十五日雕板毕手记。”每行九字,二十一行。据此检视罗氏《书目》,有数处著录错误,主要是把“大随求”之“求”误认为“永”。稍后罗氏撰《莫高窟石室秘录》,登《东方杂志》六卷十一、十二期,在“雕本第二”部著录该卷“大隋求陀罗尼”,改“永”字之误,又增“隋”字之“讹”。《中国雕板源流考》所引,乃将罗氏《书目》、《秘录》两篇之讹误累加,进二割裂篇题,以就己意。众所周知,“陀罗尼”为梵汉音译,指诸菩萨倡导善行、制止恶行的真言以密语形式表达出来的“呪”、“一切如来大尊胜”、“大佛顶”、“大随求”以及“佛顶尊胜”“无垢净光”、“遍身香如来”、“金刚摧一切罪如来”、“大般若波罗密多”等等,分别是数以百计的中国的“陀罗尼”名,无论译写何字,与中国的王朝名号都是不搭界的。《中国雕板源流考》竟析出“大隋”二字,望文生义,擅增“翻雕隋本”四字,累及罗振玉,为论者所非议。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8:“世言雕板印书,始冯道,此不然,但监本五经板始道为之耳。”胡应麟《经籍会通》卷4:“遍综前论,则雕本肇自隋时,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此余参酌诸家,确然可信者也。”《中国雕板源流考》首节,即采信上述两家之说而成。除“肇自隋时”假说有待确据,“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三句,言简意赅,精彩至极。雕版印刷“行于唐世”,已是不争的事实。1906年,吐鲁番出土唐武则天时期刊印《妙法莲花经》卷五(如来寿佛品第十六、分别功德品第十七);1944年,成都唐墓出土梵文陀罗尼一卷,为八世纪后期刊印本;1966年,韩国庆州佛国寺释迦塔内舍利瓶上绸袋内发现《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一卷,含六道神呪并经文故事,为唐武则天时期洛阳刊印本;1974年,西安柴油机械厂内唐墓铜臂钏内发现梵文陀罗尼纸本单张印刷品,专家考定为初唐(7世纪初叶)长安刊印本;1975年,西安冶金机械厂内唐墓小铜盒内发现《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呪》,武周或稍后刊印本。宝藏不时间出,在在证明,我国雕板印刷“行于唐世”的论断是经得起考验的,旧说“起源于唐末五代”,应该予以纠正。
另外陆深道:“此印书之始,又在冯瀛王(指冯道)先矣。”这种说法其实也是错误唐穆宗长庆四年,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已知的不存在争议的关于雕版印刷的最早记载就是出自唐代唐穆宗长庆四年,这说明当时的上层知识分子白居易的诗的传播,除了手抄本之外,已有印本。
而如今出土的关于雕版印刷的出土文物中历时最久远的印刷品也是出自唐代。
雕版印刷“实肇自隋时”及“起源于唐末五代”这两种论调早已被古代及现代的一些学者的详细考证和近现代的出土文物反驳,也就剩下个“行于唐世”的论断经得起考验。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块块木板上雕刻成凸出来的反写字,然后再上墨,印到纸上。每印一种新书,木板就得从头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错,又要重新刻起,劳作之辛苦,可想而知。
北宋刻字工人毕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间,用细质且带有粘性的胶泥,做成一个个四方形的长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一个字一个印,放在土窑里用火烧硬,形成活字。然后按文章内容,将字依顺序排好,放在一个个铁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热压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结束后把活字取下,下次还可再用。这种改进之后的印刷术叫做活板印刷术。
这种印刷方法虽然原理简单,却与现代铅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❾ 军训最开始由谁发明的
“军训”最早可追溯至夏商时期的奴隶社会,以后各朝代都有过对学生实施军训的记载。
在我国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进行。是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培养“四有”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之一、是培养和储备我军后备兵员及预备役军官、壮大国防力量的有效手段。
军训的目的是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艰苦奋斗,刻苦耐劳的坚强毅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和组织纪律性,养成良好的学风和生活作风,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
(9)三中发明扩展阅读
军事训练就是借助军事化训练和管理的理念,将军队的先进管理理念进行商业化应用,主要培训学员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能力,培养坚强的毅力、超强的执行力,提升在团队中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力的铁血精神,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成为中国未来的商业精英和主流社会的领袖。
个人或企业在参加军事拓展项目或培训训练项目时,对基地的选择是重中之重。针对个人或企业选择基地的目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性质的基地。比如个人想感受军人的那种魄力,想感受穿上军装手握长枪的感觉,不妨选择娱乐性多一些的基地。
❿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的发明
(1)依据“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可知,“生产的革命”指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棉纺织业.英国人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所以说“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
(2)图一“珍妮纺纱机”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1765年哈格里夫斯制成的珍妮纺纱机成为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使人类直接参加劳动的手被解放出来,标志着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始.
(3)图二是瓦特,1783年瓦特制成了改良的蒸汽机,使人类第一次完成了在生产劳动中普遍以“热”力代替人的体力的革命性飞跃,这样,以瓦特蒸汽机为代表的、可带动一切工作机的、万能的“原动机”出现了,它的发明和普遍应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开创了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蒸汽时代.
(4)图三是“火箭号”机车.它的发明使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5)依据材料“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得出,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环境污染.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是蒸汽机的使用和推广.
(6)综合上述材料得出,科技进步,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使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故答案为:
(1)工业革命(或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最早进行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2)图一: 哈格里夫斯 , 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3)改良蒸汽机 , “蒸汽时代”.
(4)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5)环境污染. 蒸汽机的使用和推广.
(6)认识:科技进步,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使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