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培养学生创造性

培养学生创造性

发布时间:2021-07-29 02:43:21

⑴ 教师应采取哪些措施培养学生的创造

1)创设有利于创造来性产生的适宜环境自
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②给学生留有充分的选择余地;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①保护好奇心;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③鼓励独立性创新精神;④重视非逻辑思维;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①发散思维训练;②推测与假设训练;③自我设计训练;④头脑风暴法训练。

⑵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一、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探索性
数学教学价值不仅局限于帮助学生获得书中的知识,还要有助于思维的训练与认识能力的提高,这就需研究知识发生的思维过程,即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十分注重展示数学公式、概念、定理、法则的形成过程,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去寻求知识产生的来龙去脉,探讨解题的思路和解题方法,概括出解题规律,领悟知识形成过程中蕴含的思想方法,使他们在参与中表现自我,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如在学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时,先让学生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把下列四个不等式:①7>4 ②-3<5 ③-4>-5 ④-2<-1 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5,都乘以(或除以)5,都乘以(或除以)-5,观察计算后不等号的方向有没有改变?2.通过上面的计算及观察,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3.所得的结论对不对?请你验证一下;4.你认为不等式会有哪些性质呢?这样,学生自己归纳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既学到了知识又了解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学会了观察思考,提高了探索、归纳、概括的能力,使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得到发展。

二、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培养思维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如果学生在学习中能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有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因此教师要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用自己的动作、表情、语言风格、气质、理想、信念等熏陶、感染、启迪学生,使师生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唤起学生创造良好的热情和欲望,自觉进行创造性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敢说、敢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既能激活课堂教学,又能培养学生直言不讳、乐于主动探究的精神,同时又加强了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案的交流,增强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三、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培养思维的创新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从而发现真理,科学发明与创造也正是从质疑开始的。因此,质疑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发表独特见解,有的学生提出的典型问题,真正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
如在学完锐角函数后,有的学生提出:“只有在直角三角形中的锐角才有正弦、余弦吗?”“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与边长有关吗?“等典型问题,教师首先给予肯定,并让学生讨论、交流解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小结。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大胆猜想,不仅养成了敢想敢问的习惯,而且思维的深刻性、独立性、挑战性及解题的创新性都得到了培养。

四、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变通性
数学问题是数学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巩固及深化基本概念,揭示问题的实质,使学生掌握解题规律,培养创造精神。
1.一题多问。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富有吸引力的提问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对典型例题设计一组层层深入的问题,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开阔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如一次函数y=ax+b的图像如图所示,结合图形解答下列问题。

(1)求方程ax+b=0的解。
(2)求不等式ax+b>1的解。(3)求x<-2时,y的取值范围。
通过以上问题能充分挖掘习题的潜力,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也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一题多解。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启发学生从不同途径用多种方法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使思维呈“礼花状“散开,从不同的认识层次寻求多种解法,能开拓学生思路,培养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如:一个正多边形的外角是60°,它是几边形?让学生用不同的解法,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得出解法。不妨设它是n边形,方法1:从内角和方面考虑,易得180°(n-2)=(180°-60°)n,即可求出n。方法2:从外角和方面考虑,可得60°n=360°,更易求出n。这对开拓学生的思路,探索解题规律大有好处。
3.一题多变。适当变换题目的条件或问题,使一题变成多题,能沟通知识间的联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如△ABC,找一点P,使△APB、△APC、△BPC为等腰三角形。对于这一问题,学生不难找出三角形的外心符合条件,随之进一步提问:“如果△ABC是等腰三角形呢?答案唯一吗?”这一点P是否一定在△ABC内部?是否还有其他的点也满足条件?学生的思维自然展开,紧接着提问:“如果△ABC是等边三角形,结果又如何呢?”
通过一题多变引导学生在观察、猜想、判断中深化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外联系,可以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兴趣带给学生,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然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⑶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帮助学生养成问“为什么”的习惯,即使是一些被认为是常识的问题也可以问。鼓励这种行为可能需要更多的教学时间,但当学生通过提问学习和成长时,他们会永远保持孩子般的好奇心。要想帮助学生释放更多的创造力,就要以身作则,公开分享你的创意。

建立模型,展示反馈意见,并将你和学生的观点相互融合。在分配课堂活动时,允许学生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做个人喜欢的事不仅可以避免群体思维,还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帮助他们更重视他人的优势。

拓展资料

作为人们最信赖的榜样,教师在鼓励或抑制创造力方面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虽然创造力萎缩的责任并不完全落在教育系统上,但值得记住的是:几乎100%的学生在成为学生之前都拥有强大的创造能力。正如肯·罗宾逊爵士所说的:“现在,创造力对于教育来说和识字同样重要。”

通过课堂设计,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示学生的创造能力体在可改以前的美术教育,学生大多是照着书上的图案“复制”作品,想象力、创造力都受到极大限制。教学应当积极地让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从“要你学”转变成“我想学,我要学”。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爱因斯坦虽然不是个画家但他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在教学中的直观性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若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媒体, 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趣味性,使学生在直观形象中,趣味活动中获取知识,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求知欲, 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 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求新求异的创造性思维。

⑷ 在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问题是怎么在长大之后仍然保持这种天赋。——毕加索
每个人都受益于创造力,我们穿的衣服、用的电器、看的小说……都是源自创造力。让孩子从小拥有较强的创造力,也就能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重点。
呵护孩子珍贵的好奇心
孩子的好奇心非常珍贵,它是孩子探求知识的动力所在。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好奇行为是小孩子得到知识的一个最紧要的门径。”
好奇心强的孩子往往会表现为:问题比较多,总是寻根问底;喜欢拆东西,总想找到内部的秘密。家里若有一个如此有探索精神的孩子,当妈妈的真应该万分高兴才是。
给孩子讲故事
为故事虚构景物、人物、声音、情境及气味等,这种想象力对孩子是十分有建设性的。与录音机相比,父母讲故事给孩子听,更有亲切感和交流性。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会随时发问,在愉快的对话中,指导孩子从已有的经验中得到新的主意。
鼓励孩子与他人合作
一个人的创造力是有限的,当孩子与其他孩子一起来做某件事的时候,孩子会从他人那里得到启发,创造力进一步得到提升。比如,一个孩子举办一个party,可以鼓励孩子去找几个小伙伴一起来准备。从选择地点、主题、需要的装饰品,流程和节目,奖品和食品等等,全部有孩子一起讨论完成。这个过程,孩子不仅提升了创造力,还体会到了合作的力量。
做游戏是一种好方法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儿童从单纯模仿发展到创造,他们逐渐创造性地开展游戏情节,创造性地扮演游戏角色,创造性地制作游戏道具等等。
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对孩子将来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具备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力的孩子对人与事物较敏感,点子多,问题多;他们回答问题时有自己的看法,常是不按牌理出牌;喜欢为事物想新奇用法;好奇心强、想像力丰富;充满幽默感;喜欢做较难、较具有挑战性的事。

⑸ 怎样培养学生创造力

培养创造力的一些主要思路,供参考:

1.增强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决定一个人想不想创新的问题。因此,要开发创造力,首先要增强和提高人的创新意识。人的创新意识有两种:一是主动性创新意识,一是被动性创新意识。主动性创新意识,是指不需来自外部的推动,主体的意识就可以有效地驱动个体去创新,创新活动是主体自身需要的一种意识,稳定、持续、主动、习惯化是它的特点。
被动性创新意识是指主体受外部的推动而产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接受交给自已完成的指令性科研问题、开发任务或项目。这类被动性创新意识同样也会对创新活动产生推动作用,主要是创造主体有责任感,有成功的愿望,有胜任的能力。
2.掌握创造方法
创造方法是创新活动成功经验的总结和归纳,并上升为工具性的创造方法论。创造方法一举击破了创造的神秘气氛,使普通人借助创造方法亦能涉足创造活动,掌握创造方法是开发创造力的好思路。
3.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乃创造力的灵魂,培养创新思维是创造力开发的关健。美国创造力开发公司总裁、创造学家罗杰.冯奥奇说过:“如果你对创造性思维持冷淡态度,你就不会认识到在一个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的世界上,激发和应用新设想是至关重要的生存技能。”
4.优化创新人格
前面讲到, 创新思维乃创造力的灵魂,而创新思维的灵魂又是什么呢?那就是创新人格!这是因为人是创造万物的主体,是一切创新活动的认识者、发出者和操作者,忽视创新人格的优化,开发创造力将是舍本求末倒置的。
5.形成创新环境
创造力开发离不开一个好的环境,尤其是个体创造力开发。因为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美国创造学家阿瑞提认为:“适宜的气候和环境能极大地促进创造。”
6.创新成果展示和创新人物示范
经常进行各级各类的创新成果展示,对创新方面取得成绩的人物进行表彰、鼓励和奖励,达到示范作用的目的,都对创造力的开发很有推动作用。
奇思妙想玩转发明课程,以科学的形式与方法,解密孩子的创造力基因,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为他们摘取人生第一件发明;为中考培养科技特长生,为留学移民增添专利加分强项,为高考各重点大学自主招生挖掘创新潜质。

⑹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2。留给学生充分发展的内余地。容 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 2,解除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榜样的是非常必要的 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精神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⑺ 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

如何培抄养学生的创造袭性,其实现在大部分学生都需缺少这种动手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主要是现在的应试教育让孩子已经没有这么太多的时间去学习一些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所以说营销培养这种还是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的。

⑻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请举例说明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就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自信,比如在美术课上,老师,可以允许学生在,在临摹老师作品的基础上,添加一些自身的元素在

⑼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阅读全文

与培养学生创造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沈阳冠君知识产权事务所 浏览:342
知识产权保障制度总结 浏览:950
榆次区工商局电话 浏览:981
马鞍山新康达 浏览:448
学校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浏览:342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