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帐篷发明者

帐篷发明者

发布时间:2021-07-29 02:21:26

⑴ 哪个少数民族发明的帐篷

你好,是蒙古族

⑵ 欧洲人发明的皮帐篷对四处迁徙游走有什么好处

他们被入侵的欧洲人逼迫到了草原上,开始整日地放牧马群,四处迁徙游走,不能在一个地方安居,便发明了一种皮帐篷。皮帐篷的框架,是用13根5至6米长的木杆做成,细的一端绑系到一起,粗的一端张开,分支在大地上,并进行固定。然后,再把鞣制的野牛皮,一张张地缝合到一起,待有帐篷框架大小时,便把它蒙罩到木头架上,进行固定,用帐篷钉牢牢地钉到地面上。帐篷顶端再开一个口,加披一块衣服领状的皮革,开的口背着风向,使帐篷里的烟能打里面飘忽着冒出来。帐篷里能容10人左右,直径大约为3米。地上,都铺着干草,床铺和火塘靠着墙边。帐篷底部开一个洞,用来方便人的进出,再挂上一张兽皮,做为门帘。这样的篷帐简易轻便,易于拆卸搬挪,一但需要转移地方,只需把篷皮卷起,杆顶仍旧结扎在一起,一分为二地搭挂在马的两侧,其它东西驮在马或狗背上,说走就走,说拆就拆,说搭就搭,方便得很。

⑶ 帐篷是谁发明的有什么历史

帐篷是以零件的方式携带,到达现场后才加以组装,所以,需要各种零件和工具。了解各个零件的名称和使用方法,熟悉帐篷的构造,才能快速、方便地搭起帐篷。
帐篷主体:帐篷的布幕、支柱及垫子。
支柱:又称为柱子,垂直竖立于地面。有笔直的一条或以两条、三条连接的各种型式。有些管状支柱的弯曲部,需要以铁丝连接起来。
边框:使用于弹头型帐篷或小屋型帐篷,以短杠状材料组合成支柱或栋梁。
栋:帐篷最顶上之部分。
屋顶:构成帐篷倾斜面之部分。
墙壁:帐篷侧面的墙壁部分。有些帐篷根本没有。
挡雨棚:将屋顶之一部分,向前方张开,以其他支柱支撑。
门:为帐篷之出人口。可在另一侧设窗。地面垫:为帐篷中,铺于地面的垫子。若是湿气重的地方,还需要再铺一层竹席。
飞垫:在帐篷屋顶上,再另铺设的垫子,以遮避强烈的日光。即第二层屋顶
主绳:又称柱绳。由支柱两端分出,作用为避免支柱倾斜,并以钉子固定。
角绳:由帐篷布幕之四角延伸出来,并以钉子固定。
腰绳:由帐篷布幕之屋顶底边延伸出来,并以钉子固定。
钉子:插人地面、以固定绳索和帐篷布幕之底边。有木制。金属制及合成树脂制。
木锤或铁捶:将钉子打人地面时使用。以木头或金属制成活扣,附于主绳或角绳之零件。缆绳穿过其间的两个小孔,移动即可控制缆绳。
袋子:将布幕和支柱、钉子、木锤收好的布囊。
户外运动的帐篷分为两大类: 3 季帐篷(普通户外活动用)和 4 季帐篷(冬季 / 高山用)。下面我们详细介绍这两类帐篷之间的不同。

3 季帐 通常较轻,一般用于春、夏、秋 3 季较温和的气候中。 3 季帐通常可以在风雨中表现良好,但是设计特点也决定了他们一般难于应付过大的降雪量。如果说一个三季帐可以勉强支撑它上面 2 英寸厚的积雪的话,当落雪达到了 20 英寸厚的时候,您肯定已经有麻烦了。
更为结实的4季帐通常会增加1到2根支撑杆,以使支撑系统能抵御更强的风力或是更厚的落雪层。冬季帐的外形通常设计成圆滑的穹顶形,以尽量减少外帐顶部的平坦部位,防止堆积积雪。当然了,这些冬季 / 高山帐同样适用于相对温和的气候条件下。只是它们额外多出来的支撑杆的重量使他们要比三季帐更重一些。
可转换帐是可以调整为3季帐的四季帐。调整的方法通常是从帐篷的支撑系统中拆掉1到2根支撑杆,以及在设计中提供可拆卸的通风部件,在温和的天气中可以拆掉或打开以加强通风。
还有一种用于温暖天气的帐篷,重量非常轻,且单薄,一般容量为单人或两人,并往往采用大面积的网状面料以加强通风。这种帐可用于春夏秋三季,但一般来说,由于它的设计特点,这种帐在温热、潮湿的天气中最为适用。
最简单的形式是单层帐。基本上,这种帐只是一块用帐杆撑起来的带有几个通风口的雨布,在较温暖的天气中,可以将通风口的拉链打开,以加强通风。

⑷ 帐篷是谁的发明 帐篷的历史

同意一楼,现在的帐篷应该是从游牧民族的帐篷那里那里演化而来的吧

⑸ “最恐怖”帐篷睡一晚7万无人成功,这个帐篷有何玄机

一打开只有两个字的感想,噱头!

用楼下网友的话来说,一天7万,他能把这设计师睡破产,情况需要住里面都行。

再恶心,至少这帐篷还是纤维、皮革做的,不比公园长椅睡起来舒服?

说到底这个帐篷最大的玄机也就是看着会让人感觉不适,闻着臭。好好的帐篷不发挥自己的功效,搞些无用的噱头就敢自称是艺术品,啧啧啧,妙~

这帐篷的恐怖程度和悬崖一颗钉来比,简直不值一提。

别说是睡觉了,下去了还能不能上来都是个问题。

所以和这些相比,那个“内脏帐篷”算什么。一晚7万还没人挑战,也就是智商税。有胆量面对公众,设计师破产那不是迟早的事吗。

⑹ 房车哪国发明的

应该归功于美国人吧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许多美国人利用汽车开启他们的露营岁月。带上帐篷,床,炊具,开着汽车就踏上了旅程。二十世纪20年代,许多房车先驱开始制造车轮上的家。他们在自家的后院里用木头制作简单的房屋,然后再把房屋固定到汽车T型的底盘上。房车露营俱乐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罐罐旅行者”。之所以这样称呼他们是因为这些房车先驱在美国众多穿越全国的公路还没有铺设时就已经开始了穿越美国大陆的旅行,开着破旧的汽车,不顾一路坎坷泥泞勇敢地上路了。他们常常就在路边露营,吃的是用汽油炉加热的罐装食品,喝的是凉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房车开始利用飞机式的构造,而且已经装备了床,餐桌椅,而且具备供电供水的功能。随着房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对设齐全的房车营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汽车的普及,更多的美国人开始寻求移动的生活,房车业也随之繁荣起来。到1950年,拖挂型房车已经由原来自制的小型罐装房发展到30英尺长的豪华别墅。今天的许多房车生产企业都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创业的。房车的革命性进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二是内部舒适性的提高。

⑺ 听说有人发明了一种便携旅行帐篷,能折叠成塑料袋大小装进口袋里,名字叫basic house(不是衣

好像怪贵

⑻ 是谁发明的人

不,人是猿人演变到现在的 早期猿人 200万年前至175万年前 能人(坦桑尼亚的奥杜韦峡谷) 脑量637 mL,直立行走,拇指和其他四指可对握,但动作不精确。 可将砾石打制成砍砸器,这种石器文化叫做奥杜韦文化。能人完全依赖自然界生活。 晚期猿人 175万年前至20~30万年前 元谋人(中国云南省元谋上那蚌村) 北京猿人(中国北京房山区周口店) 爪哇人(印度尼西亚西爪哇) 脑量1 059 mL,能像现代人那样两足直立行走,手比较灵活,可以打造多种石器。 能制造多种类型的石器,加工精致,石器文化有较大进步,能够用火,以几十人为一群生活,有一定的应对自然变化的能力。 早期智人 20~30万年前至5万年前 马坝人(中国广东曲江县马坝乡) 尼安德特人(德国尼安德特山谷) 脑量1 350 mL,接近现代人的脑量,体质上保留一些原始特征(嘴部前突,眉嵴发达等)。 能生产工具,能猎取大型猛兽,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术,征服自然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晚期智人 5万年前至1万年前 山顶洞人(中国北京房山区周口店) 克罗马农人(法国克罗马农村) 脑量基本与现代人的相同,达到1 400 mL,体态与现代人相似。 能制造复杂的石器、骨器和角器等工具,能制作精制的、别具风格的艺术品和装饰品,能缝制衣服,建造帐篷,能进行大规模的狩猎活动。可能开始过母系氏族社会生活。
记得采纳啊

⑼ 帐篷式蚊帐谁发明的哪一年

勤劳刻苦的中国人民发明的。。。
不知道你看过仙剑奇侠传没有,很搞笑的情节里说的是李逍遥发明的!
其实说真的,古书中有记载

两千多年前, 《庄子•天运篇》说:“蚊虻噆肤, 则通昔(夕)不寐矣。”晋人傅选还特地写了一篇《蚊赋》, 内称蚊子“餐肤体以疗饥, 妨农功于南亩, 废女工于杼机”, 真是危害不浅。中国古代防蚊之具主要是帐幔。它的最早名称是 “帱”。春秋时期, 齐桓公(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的“翠纱之帱”使饥蚊营营不得入内, 这个记载在《春秋》、《国语》等先秦史料中皆不见, 仅保存于南朝梁元帝萧绎撰写的《金楼子•立言篇九》中。帱, 也许还有一个写法。 《诗经•召南•小星》有“肃肃宵征, 抱衾与裯”, 句中的“裯”字, 《毛传》释为单被, 《郑笺》释为床帐。郑玄的说法也许不误, 裯、帱, 音义相同, 是同源字, 都指的是床帐。今天我们通用的蚊帐之“帐”字, 要晚到秦汉才因与“帱帐”连用而同床帐结缘, 原来的“帐” 仅指起遮蔽作用的帷帐以及营帐、军帐等。因此, 汉初《尔雅》开始说:“帱谓之帐。”东汉刘熙《释名》说:“帐, 张也, 施于床上也。”此后, 出现了“蚊幮”、“蚊幌”、“蚊帱”、“蚊帐”等各种称呼

阅读全文

与帐篷发明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沈阳冠君知识产权事务所 浏览:342
知识产权保障制度总结 浏览:950
榆次区工商局电话 浏览:981
马鞍山新康达 浏览:448
学校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浏览:342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