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预警机发明莫

预警机发明莫

发布时间:2021-07-28 19:22:16

1. 为什么把王小谟成为称为预警机之父

“什么叫国际领先?就是搞预警机的国家来看我们的脸色,看我们搞什么,他们搞什么”。现在,王小谟仍憋着一口气,他要争口气。

预警机被视为是空中指挥官,用于搜索、监视空中或海上目标,指挥并引导飞机执行作战任务。拥有自己的预警机,是我国雷达科研工作者长久的梦想。其实我国预警机的研制始于上世纪60年代,但因技术落后而搁浅。

项目搁浅,研究却未停止。上世纪80年代,王小谟就规划、实施了对于机载预警雷达的关键技术攻关,并突破了机载雷达最为关键的技术。1990年海湾战争后,国家决定通过对外合作,解决预警机装备急需。王小谟就是这个项目的中方技术总负责人,他坚决要求中方主导研制方案,并在国内同步研制,这为自主研制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0年,美国迫使外方单方面撕毁合同。王小谟向上级建议“立足自主、研制国产预警机”,一定要做中国人自己的“争气机”,得到中央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大型预警机的研制终于在国内立项。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阅兵仪式上,多机编队的领队梯队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王小谟扯着旁边人的袖子,“看,这是我们搞的”。领队梯队中的领航机型,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预警机,也是中国预警机第一次公开亮相,王小谟就是中国国产预警机的开创者和研制者。

2. 飞机的发明

简史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设计制造的飞机进行了成功的飞行,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重于空气航空器的有动力、可操纵飞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已用于作战,当时飞机的速度已达180~220千米/时,升限6000~7000米,航程400~450千米,轰炸机载弹量1000~2000千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飞机的速度达到750千米/时,轰炸机载弹量可达10吨左右。

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发动机由活塞式发展到喷气式,飞机的飞行性能显著提高。80年代飞机的升限已超过30000米,最大速度超过3倍音速,航程超过20000千米,最大载重量超过100吨。

发展趋势

进一步提高飞机速度(有的国家正考虑研制高超音速喷气式飞机)和超音速飞行性能,提高飞机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改善维护保障性能和提高经济性(特别是降低全寿命费用)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跨大气层飞行器的研制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

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

1877年冬天,一场大雪降在美国的代顿地区,城郊的山冈上到处是白茫茫一片。一群孩子来到堆着厚厚白雪的山坡上,乘着自制的爬犁飞快地向下滑去。山坡上顿时响起阵阵笑声。

在他们旁边,有两个男孩静静地站着,眼睁睁地看着欢快的爬犁从上而下划过。大一点的男孩叹道:“嗨!要是我们也有一架爬犁该多好啊!”

另一个孩子撅着嘴说道:“谁叫我们爸爸总不在家呢!”他灵机一动,又接着说道:“哥哥,我们自己动手做吧!”被称做哥哥的男孩一听,顿时笑了起来,愉快地说道:

“对呀!我们自己也可以做。走,奥维尔,我们回去!”于是,两个孩子一蹦一跳地跑下山坡,向家里飞快地跑去。

这弟兄两个就是莱特兄弟,大的叫威尔伯,小的便是奥维尔。他们从小就喜欢摆弄一些玩意,经常在一起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他们的爷爷是个制作车轮的工匠,屋里有各种各样的工具,弟兄两个把那里当作他们的乐园,经常跑去看爷爷干活。时间一长,他们就模仿着制作一些小玩具。因此,弟兄两个决定,这次要做架爬犁,拉到山坡上与同伴们比赛。当天晚上,弟兄俩就把这种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一听,非常高兴地说道:“好,咱们共同来做吧!”

于是,弟兄俩个跑到爷爷的工作房里,找到很多木条和工具,不假思索就干了起来。

“不行”妈妈阻止他们说,“干什么事情得有个计划,我们首先得画一个图样,然后才做!”

弟兄俩个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同妈妈一起设计图样。妈妈首先量了兄弟俩身体的尺寸,然后画出一个很矮的爬犁。“妈妈,别人家的爬犁很高,为啥你画的爬犁这么矮?这能行吗?”弟弟奥维尔不解他问。

“孩子,要想叫爬犁跑得快,就得制成矮矮的,这样可以减少风的阻力,速度也就会快多了。”妈妈温和地解释道。弟兄俩个这才明白,干任何事情都不应莽撞,应首先弄懂道理。

过了一天,莱特兄弟的矮爬犁做成了。弟兄俩把它推到小山冈上,刚放在山坡上,就跑来了一个男孩。

“快来看呀,莱特兄弟扛了一个怪物!”这个男孩大惊小怪地叫道。

不一会儿,孩子们都围了上来,指手划脚地议论着这个怪模怪样的东西。莱特兄弟不以为然,勇敢地说道:“谁和我们比赛!”

先前跑过来的男孩连忙叫道:“我来!我来与他们比赛!”说完,就把自己爬犁拉了过来。

比赛结果,当然是莱特兄弟获胜,孩子们再也不嘲弄这个爬犁,反而围起来左瞧右看,似乎想从中找到什么。

莱特兄弟非常高兴,带着胜利的喜悦回家去了。

圣诞节到了,爸爸也从外地回来。圣诞节早晨,爸爸把礼物送给了他们,兄弟俩急不可耐地打开一看,是一个不知名的玩具,样子好怪好怪的。

爸爸告诉他们,这是飞螺旋,能在空中高高地飞去。“鸟才能飞呢!它怎么也会飞!”威尔伯有点怀疑。

爸爸笑了一笑,当场做了表演。只见他先把上面的橡皮筋扭好,一松手,它就发出呜呜的声音,向空中高高地飞去。兄弟这才相信,除了鸟、蝴蝶之外,人工制造的东西,也可以飞上天。于是,弟兄俩便把它拆开了,想从中探索一下,它为何能飞上天去。

从这以后,在他们的幼小心灵里,就萌发了将来一定制造出一种能飞上高高蓝天的东西。这个愿望一直影响着他们。1896年,莱特兄弟在报纸看到一条消息:德国的李林塔尔因驾驶滑翔机失事身亡。这个消息对他们震动很大,弟兄俩决定研究空中飞行。

这时候,莱特兄弟开着一家自行车商店。他们一边干活挣钱,一边研究飞行的资料。三年后,他们掌握了大量有关航空方面的知识决定仿制一架滑翔机。

他们首先观察老鹰在空中飞行的动作,然后一张又一张地画下来,之后才着手设计滑翔机。1900年10月,莱特兄弟终于制成了他们第一架滑翔机,并把它带到离代顿很远的吉蒂霍克海边,这里十分偏僻,周围既没有树木也没有民房,而且这里风力很大,非常适宜放飞滑翔机。

兄弟俩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把滑翔机装好,先把它系上绳索,像风筝那样放飞,结果成功了。然后由威尔伯坐上去进行试验,虽然飞了起来,但只有1米多高。

第二年,兄弟俩在上次制作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改进,又制成了一架滑翔机。这年秋天,他们又来到吉蒂霍克海边,一试验,飞行高度一下子达到180米之高。

弟兄俩非常高兴,但并不满足。他们想能否制造一种不用风力也能飞行的机器?

兄弟俩反复思考,把有关飞行的资料集中起来,反复研究,始终想不到用什么动力,把宠大的滑翔机和人运到空中。有一天,车行门前停了一辆汽车,司机向他们借一把工具用用。来修理一下汽车的发动机。弟兄俩灵机一动,能不能用汽车的发动机来推动飞行。

从这以后,弟兄俩围绕发动机动开了脑筋。他们首先测出滑翔机的最大运载能力是90公斤,于是,他们向工厂订制一个不超过90公斤的发动机。但当时最轻的发动机是190公斤,工厂无法制出这么轻的发动机。

后来,一名制造发动机的工程师知道了这件事情,答应帮助莱特兄弟。过了一段时间,这位工程师果然造出一部12马力、重量只有70公斤的汽油发动机。

弟兄俩非常高兴,很快便着手研究怎样利用发动机来推动滑翔机飞行。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他们终于把发动机安装在滑翔机上,不过是在滑翔机上安上螺旋桨,由发动机来推动螺旋桨旋转,带动滑翔机飞行。

1903年9月,莱特兄弟带着他们装有发动机的飞行再次来到吉蒂霍克海边试飞。虽然这次试飞失败了,但他们从中吸取了很多经验。过后不久,他们又连续试飞多次,不是因为螺旋桨的故障,就是发动机出了毛病,或是驾驶技术的问题。

莱特兄弟毫不气馁,仍然坚持试飞。就在这时,一位名叫兰莱的发明家,受美国政府的委托,制造了一架带有汽油发动机的飞机,在试飞中坠入大海。

莱特兄弟得知这个消息,便前去调查,并从兰莱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获得了很多经验,他们对飞机的每一部件作了严格的检查,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定,于1903年12月14日,又来到吉蒂霍克,进行试飞试验。

这天下午,兄弟俩先在地面上安置两根固定在木头上的铁轨,并有一定的斜度,好让飞机方便地滑行。接着,就把他们制造的飞机,放在铁轨上面。

最后是由谁先飞的问题,兄弟俩争执不下,只好用抛硬币的方法,由威尔伯先飞。

威尔伯上机后,伏卧在飞机正中,一会儿便发动飞机,发动机传出轰鸣的声音,螺旋桨也慢慢地转了起来。

飞机在斜坡上刚滑行3米,就挣脱了结在后面的铁丝,呼啸着升到空中。

“飞起来啦!”奥维尔兴奋地叫道。

话音未落,飞机突然减慢速度,很快掉落在地上。整个飞行时间不到4分钟。

奥维尔赶忙跑上前去。威伯尔已从堕落的飞机里跳了出来,兄弟俩赶紧观察飞机,飞机也未受损。

“是什么问题呢?”兄弟俩左思右想,逐一检查。发动机没毛病,螺旋桨转动很好,技术操作也完全正确。……“哥哥,我知道原因了!”奥维尔满面笑容地说道:“咱们是利用斜坡滑行的,距离只有3米飞机就起飞了。而这时螺旋桨的转动还没有达到高速,所以一会儿就栽了下来。”“对呀!”威尔伯点头称是,接着说道:“咱们不能利用斜坡滑行起飞,而要靠螺旋桨的力量飞上去。这样吧,把铁轨装在平整的地方再试验一下。”

他们连续工作了三天,把铁轨又重新安置在一片平坦的地面上。

1903年12月17日上午10点钟,天空低云密布,寒风刺骨。被兄弟俩邀来观看飞行的农民冻得直打寒颤,一再催促兄弟俩快点飞行。

这次由奥维尔试飞,只见他爬上飞机,伏卧在驾驶位上。一会儿,发动机开始轰鸣,螺旋桨也开始转动。

突然,飞机滑动起来,一下子升到3米多高,随即水平地向前飞去。

“飞起来啦!飞起来啦!”几个农民高兴地呼唤起来,并且随着威尔伯,在飞机后面追赶着。

飞机飞行了30米后,稳稳地着陆了。威尔伯冲上前去,激动地扑到刚从飞机里爬出来的弟弟身上,热泪盈眶地喊道:“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45分钟后,威尔伯又飞了一次,飞行距离达到52米,又过了一段时间,奥维尔又一次飞行,这次飞行了59秒,距离达到255米。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驾驶飞机飞行成功,莱特兄弟把这个消息告诉报社,可报社不相信有这种事,拒不发布消息。莱特兄弟并不在乎。继续改进他们的飞机。不久,兄弟俩又制造出能乘坐两个人的飞机,并且,在空中飞了一个多小时。

消息传开后,人们奔走相告,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决定让莱特做一次试飞表演。

1908年9月10日这天,天气异常晴朗,飞机飞行的场地上围满了观看的人们。人家兴致勃勃,等待着莱特兄弟的飞行。

10点左右,弟弟奥维尔驾驶着他们的飞机,在一片欢呼声中,自由自在地飞向天空,两支长长的机翼从空中划过,恰似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

人们再也抑制不住他们的激动心情,昂首天空,呼唤着莱特兄弟的名字,多少人的梦想终于变为现实。

飞机在76米的高度飞行了1小时14分,并且运载了一名勇敢的乘客。当它着陆之后,人们从四面八方围了起来。过后不久,莱特兄弟在政府的支持下,创办了一家飞行公司,同时开办了飞行学校,从这以后,飞机成了人们又一项先进的运输工具。

飞机
飞机

有动力装置和固定机翼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动力装置用于产生推(拉)力或动力升力,机翼用于在大气中运动时产生升力。也有人把气球、飞艇以外的航空器泛称为飞机。

分类

按用途分为军用飞机和民用飞机。军用飞机包括:战斗机、强击机、轰炸机、战斗轰炸机、反潜机、侦察机、预警机、电子对抗飞机、空中加油机、军用运输机、军用教练机等。民用飞机包括:运输机(客机、客货机、货机)、体育运动飞机、公务飞机、农业飞机、试验研究机和其他专门用途飞机等。

飞机还可按组成部件的外形、数目和相对位置进行分类。按机翼的数目,可分为单翼机、双翼机和多翼机。按机翼相对于机身的位置,可分为下单翼、中单翼和上单翼飞机。按机翼平面形状,可分为平直翼飞机、后掠翼飞机、 前掠翼飞机和三角翼飞机。按水平尾翼的位置和有无水平尾翼,可分为正常布局飞机(水平尾翼在机翼之后)、鸭式飞机(前机身装有小翼面)和无尾飞机(没有水平尾翼);正常布局飞机有单垂尾、双垂尾、多垂尾和V型尾翼等型式。按推进装置的类型,可分为螺旋桨飞机和喷气式飞机;按发动机的类型,可分为活塞式飞机、涡轮螺旋桨式飞机和喷气式飞机;按发动机的数目,可分为单发飞机、双发飞机和多发飞机。按起落装置的型式,可分为陆上飞机、水上飞机和水陆两用飞机。还可按飞机的飞行性能进行分类:按飞机的飞行速度,可分为亚音速飞机、超音速飞机和高超音速飞机。按飞机的航程,可分为近程飞机、中程飞机和远程飞机。

组成

飞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机体、起落装置、动力装置、飞行控制系统、机载设备,以及其它系统。作战飞机还有机载武器系统。

机体包括机翼、机身和尾翼。

机翼的功用是在大气中运动时产生升力,还装有副翼和扰流片;没有尾翼的飞机,机翼上装有纵向操纵装置(升降副翼),此外,机翼上还装有增升装置。

机身用于安置人员,装载设备、货物、武器、动力装置和燃料等。机翼、尾翼都固定在机身上,有的飞机的起落架支柱也固定在机身上。

尾翼分为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水平尾翼一般由水平安定面和升降舵组成,垂直尾翼由垂直安定面和方向舵组成。有的飞机将水平尾翼做成一个整体,可以操纵偏转,称为全动平尾。有些飞机没有水平尾翼,在机翼前面装有水平小翼面,称为前翼或鸭翼。水平尾翼保证飞机的俯仰稳定性、操纵性和平衡。垂直尾翼保证飞机的方向稳定性和操纵性,并与机翼、副翼或扰流片或差动平尾共同保障飞机的横向稳定性和操纵性。

起落装置

用于保障飞机起飞、着陆、在地面(水面)上停放和滑行中支持飞机。它包括起落架、机翼增升装置、起飞加速装置和着陆减速装置,有的飞机还有拦阻钩等。

起落架在飞机飞行时一般可收起,一些老式飞机和低速飞机的起落架不能收起。起落架有轮式、浮筒、船身、滑橇等型式。

动力装置

航空发动机及保障发动机工作的各种装置和系统的总称。包括推进系统、起动系统、操纵系统、燃油系统、滑油系统以及发动机固定装置、推力方向控制系统和灭火设备等。

现代飞机最常用的发动机是燃气涡轮发动机,包括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和螺旋桨风扇发动机。活塞式发动机只用于轻型飞机,火箭发动机用于试验飞机和加速装置上。

飞行控制系统

用以传递操纵指令、驱动舵面和其他机构以控制飞行姿态,有主操纵系统和辅助操纵系统之分。前者用于操纵飞行轨迹,包括驾驶杆(盘)、脚蹬、方向舵、连接升降舵(或全动平尾)和副翼的传动装置以及其它专门装置。后者包括调整片、襟翼、 减速板、可调安定面和机翼变后掠角的操纵机构。按控制指令的来源不同,飞机飞行控制系统又可分为飞机人工飞行操纵系统和飞机自动飞行控制系统。

机载设备

包括驾驶导航仪表、发动机仪表、无线电通信设备、雷达、电气设备、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设备。军用飞机还装有电子对抗等特种设备。

作战飞机的武器系统包括武器和弹药、火力控制系统、武器装挂和发射装置等。

3. “斩首战”是哪国发明的哪国“斩首”战最厉害拜托各位大神

现代战争中的“斩首战”是俄罗斯发明的,专利权归俄罗斯所有,“战首战”最厉害当然也非俄罗斯莫属。1996年俄罗斯的第二次车臣战争时期,俄罗斯采用“斩首战”斩掉了车臣统领杜达耶夫,很快取得战争胜利,平息了多年的车臣暴乱。这次“斩首战”的成功得益于俄罗斯的A—50预警机建立了与军事卫星数据链信息共享功能。1996年4月21日,A-50预警机截获了杜达耶夫与他人之间的手机通信,而且这个信号一直不停地发射,A-50将手机信号传输给军用卫星。因此,俄军的军用卫星有足够的时间将其定位,然后把信息传回A-50预警机,在军用卫星的定位帮助下,A-50预警机指挥俄罗斯空军“苏-25”攻击机在距目标40千米的地方发射了2枚导弹,将正在进行卫星通话的杜达耶夫炸死。从发现目标到猎杀目标,前后不过几分钟!俄军打了一个极其完美漂亮的信息化“斩首战”。 俄罗斯的“战首战”频频被美军采用,称之为“斩首行动”。从2001年开始“斩首”本拉登,到2003年“斩首”萨达姆以及“斩首”塔利班组织头目,斩了成百上千次屡屡不得要领,屡屡扑空,直到现在本拉登和塔利班头目一直没斩着。究其原因,信息化水平不高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美国预警机性能相比A-50存在较大差距。美国预警机没有与军事卫星联网,没有与军事卫星数据链信息共享功能,不能形成空、天、地、机信息共享网络,不能利用军事卫星锁定目标,发现目标后不能及时将目标信息传输给各个作战诸元,造成目标信息断层脱节现象,导致行动迟缓,贻误战机,“斩首行动”屡遭失败也在情理之中了。

4. 预警机背上的大锅盖是发射电磁波还是接收呢雷达站的转来转去的锅盖呢说说雷达具体怎么工作的

雷达是通过自身发射的超声波来探测物体的,首先发射雷达波,雷达波遇到障碍物便会反射一部分回来,雷达接收到返回的回波便可通过计算机计算出目标相对雷达的位置!

但是地面雷达在探测时由于地形起伏也会反射地形回波,而且杂乱无章,所以通常地面雷达很难探测一百米以下物体,通常称为雷达盲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发明了预警机,就是把雷达搬到天上,站得高就看得远,而且新的计算机的出现,从而大大提高了雷达探测距离和准确性!

所谓的被动雷达既是红外搜索装置一类的,比如战机加装的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他们就是通过接收其他物体发出的红外热信号进行识别、锁定、攻击。他们本身不发出电磁波。

攻击舰艇的反舰导弹都是采用惯性制导和主动或者半主动雷达制导的复合制导方式,由于雷达发展的较好一些,精度较高;而对地打击武器主要是惯性导航与GPS制导相结合的方式,它们的命中精度受导航系统精度的影响很大,所以以前我国对地精确打击武器几乎是一片空白,不过近几年发展较快,这主要得益于自身定位系统的发展和激光制导技术的应用。

5. 预警机的发展沿革

预警机的发展要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当时飞机的飞行速度和高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快速报知敌情就成为人们的企盼。英国人首先发明、应用了雷达。它在抗击德国法西斯入侵的战斗中屡建奇功。随后美国首先在舰载飞机上安装警戒雷达,制成世界上第一架预警机——舰载预警机AD-3W。60年代英国和苏联也相继研制出各自的预警机。但早期的预警机只能搜索监视中空、高空和海上目标,对于陆地上低空或超低空飞行的目标探测能力很差。70年代以后,美国、英国和苏联研制的新一代预警机都采用了能够抑制地面杂波干扰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具备了探测陆地上低空或超低空飞行目标的能力。同时,机上还装有用于敌我识别、情报处理、指挥控制、通信导航和电子对抗的飞机电子系统,使预警机不仅能及早截获和监视低空入侵的目标,而且还能引导和指挥己方歼击机进行拦截和攻击,成为空中预警指挥中心。
预警机多用续航能力强,载重量大的亚音速运输机改装而成,如美国的E-3A“望楼”预警机就是由波音-707旅客机改装而成的。在E-3A预警机里它的客舱内装有大量电子设备,机身上部装有一个蘑菇状的雷达天线罩(直径9米多),内为预警雷达天线。机上有17名工作人员。飞机能在1万米以上高度连续飞行6~12小时,有效探测半径为370公里,能同时识别和显示600个空中目标,引导100架歼击机进行拦截。
俄罗斯也不甘落后,研制了新一代A-50型预警机,它是由伊尔-76“耿直”大型喷气运输机的基础上改装成的。因此,外型和伊尔-76飞机并无很大差别。A-50预警机上也装有一个直径为9米的圆形旋转雷达天线罩,机尾也装有各种雷达天线。A-50预警机可用作为空中引导站和指挥中心,它可清晰、准确地显示目标种类、距离,以全景方式显示计算机处理的结果,以及己方截击机的各种状态。它的整体性能相当于美国的E-3A预警机。
50年代
美国继续预警机的研制工作,将新型雷达安装在C─1A小型运输机上,改装成XTF─1W早期预警机,于1956年12月17日前次试飞,后来又经改进,装上新型电子设备,在1958年3月3日试飞成功,正式定名为E─1B “跟踪者”式舰载预警机,1960年1月20日正式装备美国海军。E─1B是世界上第一次实用的预警机,它初步具备了探测,海上和空中目标、识别敌我、引导己方飞机攻击敌方目标的能力。它的雷达探测距离为200公里,可同时引导20─30架己方飞机进行攻击。但E─1B机载雷达的分辨能力还不很强,雷达数据不能传输给航空母舰的指挥中心,而且引导能力也有限,一艘航空母舰载飞机60─90架,若同时升空,就需2─4架预警机进行引导,否则很容易造成混乱。
70年代
脉冲多普勒雷达技术和机载动目标显示技术的进步,使预警机在陆地和海洋上空具备了良好的下视能力;三坐标雷达(可同时测定目标的方位 、距离和高度)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预警机的功能由警戒发展到可同时对多批目标实施指挥引导。于是便诞生了新一代预警机,其代表是美海军的E─2C“鹰眼”和美空军的E─3A “望楼”。现代预警机实际上是空中雷达站兼指挥中心,所以它又被称为 “空中警戒与控制系统”飞机。E─2C可探测和判明480公里远的敌机威胁,它至少能同时自动和连续跟踪250个目标,还能同时指挥引导己方飞机对其中30个威胁最大的目标进行截击。E─3A对低空目标的探测距离达370公里,可同时跟踪约600批目标,引导截击约100批目标。预警机可提高己方战斗机效能60%以上,所以它在现代战争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80年代
1982年4月,在英国与阿根廷之间发生的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中,英国舰队由于未装备预警机,不能及时发现低空袭来的阿根廷飞机,以致遭受重创。同年6月的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中,以色列空军使用E─2C预警机引导己方飞机,袭击叙利亚军队驻贝卡谷地的防空导弹阵地,并进行空战。结果叙军19个导弹连被毁,约80架被击落,而以方无一损失。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E─2C和E─3A预警机为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赢得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美国多次海空作战行动中,无一不出现预警机的身影。
它进入战争领域的历史并不长,但是由于它能够有效降低敌机低空空防概率,集指挥、情报、通信和控制等系统功能于一身,成为军事领域的新宠。一位军事专家曾说过,“一个国家如果拥有较好的预警机,即使战机数量只有对手的一半,也一样可以赢得战争。”预警机实际上是把预警雷达及相应的数据处理设备搬到高空,以克服地面预警雷达的盲区,从而有效地扩大整个空间的预警范围。机上一般包括:雷达探测系统;敌我识别系统;电子侦察和通信侦察系统;导航系统;数据处理系统;通信系统;显示和控制系统等。 预警机是二战后发展起来的一个特殊机种。二战期间雷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使之能有效地探测远距离目标。但是,雷达波是直线传播的,而地球表面却是弯曲的,这就限制了地面雷达的探测范围。要想让雷达探测得更远,就必须增高雷达距离地面的位置。因此,雷达便被架设在高山上。70年代以来,美、英、苏先后研制的新一代预警机都安装了性能更好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并装有敌我识别、情报处理和电子对抗等设备,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和监视低空入侵目标,还可以指挥己方战斗机进行拦截和攻击,自我保护能力也有了不小的提高。

6. 预警机哪个国家发明的

英国人首先发明、应用了雷达。它在抗击德国法西斯入侵的战斗中屡建奇功。随后美国首先在舰载飞机上安装警戒雷达,制成世界上第一架预警机——舰载预警机AD-3W。60年代英国和苏联也相继研制出各自的预警机。但早期的预警机只能搜索监视中空、高空和海上目标,对于陆地上低空或超低空飞行的目标探测能力很差。70年代以后,美国、英国和苏联研制的新一代预警机都采用了能够抑制地面杂波干扰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具备了探测陆地上低空或超低空飞行目标的能力。同时,机上还装有用于敌我识别、情报处理、指挥控制、通信导航和电子对抗的飞机电子系统,使预警机不仅能及早截获和监视低空入侵的目标,而且还能引导和指挥己方歼击机进行拦截和攻击,成为空中预警指挥中心。
先是英国人发明,后在美国发扬光大。

7. 世界上最先进的预警机可同时监视多少个飞行物

目前美国的E-3预警机可同时处理600个目标,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而明年服役美国的MC2A可以同时处理1000个目标-1200个目标!

韩国新闻你也信??韩国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意淫!练汉字都是他们发明的!

这两天韩国才刚刚引进预警机 就是737空中预警机,这架飞机是改装的737的,从数据上来看性能比较好,但是具体数据不知道!

实际上中国的预警机就是这么烂,没办法 ,我们的预警机才有一代,10年前还没有呢!
他们都是靠着美国买美国的东西,当然东西好了!

但是预警机好坏是一回事儿,能组织有效地进攻就是另一回事儿,我们的预警机少,但是我们的战机先进,想想 现在都是局部战争是没事儿拍1000多个目标去打仗,而且我们一个预警机不够用那就上10个呗,一样!

再有中国的导弹在那摆着呢,一导弹干掉韩国日本的 地勤,瞬间他们都是瞎子了!

所以说楼主不要太惊慌!

韩国买来了不一定用的好! 等他们用顺手了,我们新的预警机也会造出来了!

8. 苦研13年打破西方垄断,造出世界最强预警机,知道是谁的创举吗

在2009年的阅兵时,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在现场,抬头看着自己的作品,空警2000飞过天空,脸上挂满了满足的微笑。

早年痴迷京剧,青年投身雷达,中年名扬四海,晚年还能突破西方的垄断,对于王小谟来说,这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研究雷达,再把雷达装在飞机上。他比起那些沽名钓誉的名人要高贵实在太多,他几乎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国家,足够让人赞叹为“中国预警机之父”。

9. 中国的固定预警机什么时候试飞呢

一直就有啊,使用涡桨发动机的预警机在滑跃式航母上起飞毫无技术难度,毕竟这是二战时代就成熟的科技了,但中国没在辽宁号上使用,原因可不是一帮伪军迷说的非弹射不可用,而是辽宁舰太小了,而固定翼预警机比战斗机宽了一倍还有余,他要想起飞,其他飞机都得回机库让地方,等战斗机再从机库开出来起飞,战斗时机就耽误了,而美国十万吨大航母在甲板上停预警机时,还有充足的地方停战斗机,预警机起飞不会给战斗机带来太大的影响,再者不得不承认美国用涡扇发动机的预警机宽度小的多,比我国已经发明的涡扇发动机的预警机方便太多了

10. 中国最新预警机是自主研制的吗

前些日子,我国向以色列订购了四架预警飞机。后因美国国内反华势力阻挠,合同被取消。我国定金曾付二点五个亿,以色列派人来赔了三点五个亿;事情就此结束了?才不呢,等着看吧!三年之内,我国“自行”研制成功的预警飞机必将飞上祖国蓝天!
二战期间,纳 粹德国迫害、并欲图灭绝犹太民族。逃出欧洲的犹太人痛苦地发现,畏惧于希特勒淫威之下的整个世界均冷酷地对他们关上了大门;唯有中国上海一扇小门,尚敞开在那里。消息传出,短时间内,世界各地共五万犹太人逃来上海避难。上海当时浑然不知希特勒;上海只是个开放的、不设防城市而已;任何人来上海都无须签证。

战后,五万犹太人几乎全都离去。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成了以色列复国后的第一代开国元勋。

1976 年唐山大地震,以色列在第一时间宣布,向我国捐赠一亿美元。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如果今天日本横滨和美国芝加哥也来个 7.6 级大地震,以色列也会捐赠,不过金额不会超过十万、二十万。

冷战时期,西方搞了个“巴黎统筹”,相当多的敏感技术对我国是严禁出口的。那是一道铁幕,但有没有缝呢?且不论我军战机和潜艇、今天看来同以色列的是如何相似;就说一个防弹衣吧,八十年代,以色列率先发明纺织纤维防弹衣,而我国还停留在缀垫钢片阶段;很明显的一项军用技术,“巴黎统筹”盯得紧,而我国警方迫切需要,于是奇迹出现了,中国“自行”研制出了纺织纤维防弹衣!就是现在穿在我国160万武警身上的那种。

阅读全文

与预警机发明莫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沈阳冠君知识产权事务所 浏览:342
知识产权保障制度总结 浏览:950
榆次区工商局电话 浏览:981
马鞍山新康达 浏览:448
学校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浏览:342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