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教师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体会

教师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体会

发布时间:2021-07-28 08:07:48

『壹』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表现在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育任务的多样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这三个方面。

1、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教师劳动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单方面发展的人。

2、教育任务的多样性

教师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训练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3、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教师不仅要经常在同一个时空条件下,面对全体学生,实施统一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1)教师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体会扩展阅读: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而不是一种机械重复的简单劳动。从教学内容上说,由于科学在发展,时代在前进,知识在不断丰富,虽然教材有相对稳定的一面,但也总有增删修补之处,不会一成不变。

何况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备课时要参阅新资料,吸收新知识。因而又可以说年年要更新。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应日新月异的新形势,及时地吸收和充实新内容,这就不能不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

从教学对象说,学生年年变,今年教一年级,明年也教一年级,学生则是新的;即使跟班上去,学生是同一批,但是身心特点、知识水平等方面也已发生变化。如何针对不同对象的特点进行教学?采取何种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年年也会有新的变化。

因此,学校领导者在教师的管理中,一要保证教师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时间,不仅要注意减少教师的非教学活动,而且要合理安排教师的校内教学活动。二要保证适合教师从事创造性劳动的条件和工作环境。如提供必要的乃至充分的图书资料和实验设备,使教师能有充分的养料,去专心致志地从事创造性活动。三要向教师提出创造活动的要求,引导教师以创造精神对待工作,在思想上和措施上防范以简单重复劳动的方式应付事实上的创造性工作

『贰』 教师劳动的特点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劳动任务的综合性。首先教师需要同时完成培养学生多方面发展的任务上。其次在每一学科的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关注和指导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第三,教师要善于协调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的教育影响,以指导学生良好发展。
(2)劳动对象的复杂性。首先表现在其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其次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参与客观上影响并改变着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3)劳动手段的主体性。首先教师的劳动手段一方面是由人类智慧结晶的教材来充任,另一方面是由教师自身的学识、能力、人格来施行。其次教师必须理解消化教材才能有效的传递人类文化的精华。再则其示范作用也充分体现了教师劳动的主体性。
(4)劳动过程的创造性。教师要有极强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才能有效的完成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完善学生个体,帮助学生实现内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都需要教师灵活的运用其智力水平。
(5)教师劳动的长效性。首先从人的整体发展来看,人才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其次就学生某一具体、局部的发展来看,也往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

『叁』 教师劳动的特点是什么

1、复杂性。教师劳动对象多为成长着的年轻一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有自身身心发展的规律。学生个体发展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劳动要比物质和其他精神产品的生产劳动复杂得多。


2、创造性。教育是培育人才的。教师既要遵循统一的培养目标,又要根据不同对象的个性特点,根据客观环境、教育条件的变化,因人、因事、因地制宜地进行创造性劳动。


3、示范性。教师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言行去影响学生,必须作出示范和表率。学生有尊重、学习和信赖教师的自然倾向,也要求教师严格要求自己。

(3)教师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体会扩展阅读

教师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需要得到理解。这个时代,人人在评说教育,但家长以及社会公众对教师工作的了解其实非常有限。教师教书育人与医生救死扶伤、战士保家卫国有着明显的不同,属于精神性劳动,其成就往往不那么立竿见影。

一节好课,背后也许是十倍时间的准备。有时候十倍投入,才有一分在育人方面的收获,其表现或为多一个合格的公民,或为多一个幸福的人生,对其个人意义重大,在社会大潮中看起来却是微澜。而其中的艰巨性,却常常被过去宣传的少量抽象化典型所掩盖。事实上,今天的教育远比过去复杂。

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个性很强,再加上随迁子女、留守儿童以及单亲家庭子女大量增加,许多教师的日常工作状态都是超时超量付出。这种付出,很难为外界所知。而且,往往越是勤勉敬业的教师,越是默默无闻。在讲台上拥有话语权的教师,在社会舆论场中却成为沉默的弱势群体。

『肆』 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教师劳动对象多为成长着的年轻一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有自身身心发展的规律。学生个体发展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劳动要比物质和其他精神产品的生产劳动复杂得多。

2、创造性。教育是培育人才的。教师既要遵循统一的培养目标,又要根据不同对象的个性特点,根据客观环境、教育条件的变化,因人、因事、因地制宜地进行创造性劳动。

3、示范性。教师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言行去影响学生,必须作出示范和表率。学生有尊重、学习和信赖教师的自然倾向,也要求教师严格要求自己。

4、个体性与集体性结合。教师是个体劳动,而学生的全面成长是教师集体长期共同劳动的结果。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个人素养,并加强同其他教师的联系与合作。

5、长期性。培养年轻一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仅反映了“制造”周期长,也反映了“产品”使用期长,见效慢。

(4)教师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体会扩展阅读:

一、教师劳动报酬:

教师劳动报酬是指社会主义国家教师付出一定劳动后,按“按劳分配”原则获得的物质补偿。教师劳动是一种具有生产性的劳动,是“直接把劳动能力本身生产、训练、发展、维持、再生产出来的劳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第164 页)。

在中国具有多种形式。除工资这一基本形式外,还有教龄津贴、特级教师补贴、班主任津贴、代课代职金、兼课酬金、超工作量酬金和其他奖励资金等。

近年来教师报酬偏低成为制约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1994 年 1 月 1 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为改善教师地位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教师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伍』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什么

1、因材施教

教育是培育人才的。教师既要遵循统一的培养目标,又要根据不同回对象的答个性特点,根据客观环境、教育条件的变化,因人、因事、因地制宜地进行创造性劳动。

2、教学上的不断更新

时代是不断地变化发展的,知识也是不断地在更新,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要有创造性和创新性,如果教师不去床新,不去更新教师自己的知识储备,那么久无法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导和解惑。

3、教师的“教育机智”

一个教师对应的是多个学生,每个学生的特点各不相同,要想做到因材施教,那么就必须要有足够的“教育机智”,教师只有拥有很高的“教育机智”,才能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5)教师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体会扩展阅读:

教师的职责

教师的角色不只是向学生传授某方面的课本知识,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及教育目标、要求,在特定的环境中采用特定的教学方法,通过特定的途径来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这种角色是一种性质复杂的职业角色。一个人成长为这种角色需要经过复杂的、长期的学习过程。

教师角色的性质就在于帮助学生成长;或者说,教师是促进学生成长的人。

『陆』 你怎样理解教师劳动

教师劳动的特点
(1)劳动任务的综合性。首先教师需要同时完成培养学生多方面发展的任务上。其次在每一学科的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关注和指导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第三,教师要善于协调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的教育影响,以指导学生良好发展。
(2)劳动对象的复杂性。首先表现在其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其次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参与客观上影响并改变着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3)劳动手段的主体性。首先教师的劳动手段一方面是由人类智慧结晶的教材来充任,另一方面是由教师自身的学识、能力、人格来施行。其次教师必须理解消化教材才能有效的传递人类文化的精华。再则其示范作用也充分体现了教师劳动的主体性。
(4)劳动过程的创造性。教师要有极强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才能有效的完成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完善学生个体,帮助学生实现内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都需要教师灵活的运用其智力水平。
(5)教师劳动的长效性。首先从人的整体发展来看,人才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其次就学生某一具体、局部的发展来看,也往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

『柒』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啊

『捌』 谈谈幼儿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其他方面事业的重大改革。经过多年对幼儿教育工作的实践,我得出以下观点。 一、幼儿教育由“奢侈品”转为“必需品” 改革开放之前,幼儿园对于家长来讲是“奢侈品”,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推动幼儿教育事业迈进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幼儿教育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需要,儿童成长中的必需品。截至2009年,全国的幼儿园已超过13万所,在幼儿园 (包括学前班)达2263万人之多,入园率达42.5%。同时,各种各样的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形式融入到百姓的生活当中。“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时时刻刻提醒家长们愈发重视幼儿教育。 二、幼儿教师队伍变化 1.教师队伍总体逐渐壮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幼儿教育的规模总体呈扩大趋势,与此相应,幼儿园教师(包括园长)的数量也翻了一倍,自1980年的41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已超过84万人。有更多的年轻人喜欢加入到幼儿教育事业当中。 2.幼儿教师学历层次整体上移。 自1990年起,我国幼儿园教师的受教育程度和学历水平逐年提高。2000年以来,幼儿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更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专及其以上学历者所占的比例迅速提升。从2OO1年到2009年,这一比例已从30.5%一跃达到49.2%,其中本科及研究生学历教师所占总数的百分比增加3倍多,而高中以下学历者的比例则从7.9%降到4.3%。我国多所师范院校相继开设学前教育专业,使得幼儿教育事业重新得到重视。 3.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保教幼儿的能力明显增强。 随着学历层次的提升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广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有了较大的改善,他们了解国家的幼儿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文件的精神,他们具有较为扎实的幼儿生理学、幼儿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系统的专业理论基础,也具有了解幼儿,与幼儿建立积极互动关系,支持他们的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多数教师不断学习的愿望强烈,他们积极接受继续教育,踊跃参加教研活动,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主动反思和改进教育教学,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与此同时他们的科研意识和能力也明显增强,目前幼教类刊物中,一线教师发表的文章已占相当比例。

阅读全文

与教师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体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贵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29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
马鞍山中豪 浏览:929
tefl证书在哪里考 浏览:564
小陆离与成果 浏览:654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
马鞍山何兵 浏览:376
设计创作版权合作合同范本 浏览:482
省知识产权局侯社教 浏览: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