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滦县创造文明县城

滦县创造文明县城

发布时间:2021-07-28 06:01:34

❶ 河北省二十强县都是哪些县

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前30强县(市、区)依次为:迁安市、唐山市丰南区、武安市、任丘市、迁西县、三河市、遵化市、鹿泉市、唐山市开平区、霸州市、唐海县、香河县、乐亭县、宽城满族自治县、涉县、唐山市丰润区、滦县、正定县、滦南县。

(1)滦县创造文明县城扩展阅读:

河北省位于华北平原,东临渤海,内环内临京津,西临太行山,北临燕山,北临张北高原。

河北省辖石家庄、唐山、秦皇岛、邯郸、邢台、保定、张家口、承德、沧州、廊坊、衡水等11个地级市,省会城市为石家庄。全省常住人口7519.5万人(2017年),总面积18.88万平方公里,是全国唯一集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草原、海岸于一体的省份。它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河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早在5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三位先祖——黄帝、炎帝和蚩尤人就在河北开创了中华文明从征服到融合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河北属于燕赵两国,被称为“燕赵之乡”。

汉代属于酉州和冀州。唐代是河北路,宋代是河北路,元代是在书省。明清时期属于直隶省。解放战争时期,河北西柏坡是中共中央的临时所在地。

❷ 滦县每个乡镇的人口数量

滦州镇地处滦县东部,是滦县最大的建制镇。前身为城关镇,1987年12月更名为滦州镇;1989年3月,撤销高坎乡、甄庄乡,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滦州镇;1992年3月,经县委批准,在滦州镇下设甄庄、高坎、城关、街道4个办事处;1994年3月,撤销城关、高坎两个办事处,并入滦州镇,甄庄办事处党委由滦州镇党委中分出单列(单独行使乡一级党委职能);2002年1月,撤销泡石淀乡和马庄子乡,并入滦州镇。2002年12月31日,党政机关办公地由胜利路迁至滦河路西段。
全镇总面积139平方公里,辖91个行政村,人口12.3万,其中农业人口7.8万,非农业人口4.7万。镇内经济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有铁矿、石灰岩、玻璃砂岩等。境内有滦河、横河穿过,同属滦河水系。耕地资源丰富,宜种小麦、玉米、花生等粮油作物以及核桃、板栗、苹果等经济作物。

滦县小马庄镇地处县城西南部,南与滦南接壤,西北与古冶区毗邻,区域面积85.9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93625亩,辖37个行政村,10333户,35813口人。2002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26700万元,工农业总产值43000万元,大口径财政收入428.5万元,固定资产投入3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50元。

雷庄镇位于滦县西部,东连东安各庄镇和滦州镇,南接小马庄镇,西邻唐山市古冶区卑家店乡和滦县九百户镇,北与迁安市沙河驿接壤,镇政府驻地雷庄村。1989年3月,撤销解各庄乡,并入雷庄镇。全镇总面积88平方公里,辖区29个行政村,有9871户,总人口36529人,耕地面积7.06万亩。

王店子镇地处滦县西北部,辖区36个行政村,人口26133人,耕地面积40870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该镇具有较强的交通优势,102国道、京沈高速公路和京秦铁路横贯全镇。

杨柳庄镇位于县城西北58公里处,东邻迁安市、滦县王店子镇,西邻丰润区,南与榛子镇接壤,北靠迁西县。总面积82.25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杨柳庄村。杨柳庄镇于1989年3月由杨柳庄乡改建而成。1987年6月经县政府批准,撤销杨柳庄乡安平村,将全村13户47口人安置在附近8个村居住。1996年3月机构改革,大下五岭乡、杨柳庄镇合并为杨柳庄镇。到2003年,全镇辖33个行政村, 7000户,23410口人,其中满族308人,余为汉族。耕地面积42766亩,山林面积26643亩,果园10017亩。

古马镇现有耕地80007亩,水浇地面积78631亩,机井1000眼,地下管道450306米,果园面积1304亩,大棚969个、1160亩,其中温室139个、187亩,冷棚830个、923亩,主要栽培作物有小麦、玉米和花生。 近年来,该镇奶牛发展迅速,目前已有存栏奶牛1.3万头。由以付庄村最为典型,全村共有306户,总人口1026人,近几年来奶牛养殖迅速发展,全村共有奶牛1300头,达到人均一头奶牛,建有养殖小区3个,挤奶大厅5个,成为闻名全县的奶牛养殖专业村。

榛子镇,滦县辖镇。1958年建榛子镇公社,1984年改榛子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35公里。面积75.8平方公里,人口4.2万。京哈、京秦铁路和102国道、古(冶)新(集)公路过境。辖东平庄、永信庄、前铁、北铁、第一镇、朱官营、安乐庄、城后庄、后甸子、杨家庄、吴庄子、西河南庄、北河南庄、东河南庄、大岗上、塔上、南辛庄子、晒甲岭、南平庄、相公庄、上尤各庄、西营、小山子、周庄子、杏山、狼窝铺、西新立庄、椅子山、白草洼、东营、北营、新庄营、前小寨、北小寨、黄家楼、韩家哨、麻湾坨、渠里、于家坨、葛庄、王家岭、杜庄42个村委会和小岗上、宋家峪2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轧钢、啤酒、陶瓷等厂。农业主产小麦、玉米。魔术大师韩敬文生于韩家哨村。

油榨镇位于滦县东北部,属山区。东与卢龙县隔河相望,北接迁安县,西邻东安各庄镇,南是滦州镇。1996年3月由原何庄乡、油榨乡合并为油榨镇。2002年1月原郑庄乡划归油榨镇。全镇辖39个行政村。面积82.2平方公里,人口43903人。

东安各庄镇位于滦县新城北5.5公里处,东连油榨镇,南接滦州镇,西邻雷庄镇,北与迁安市接壤,镇政府驻东安各庄村。1996年3月,机构改革,撤销商家林乡,并入东安各庄镇。2002年1月,撤销樊各庄乡,并入东安各庄镇。全镇总面积112.7公里,辖41个行政村,34个自然村,总户数17336户,62265人,有耕地106271亩,山地494亩,果园10624亩。

响堂镇前身为响堂乡,1989年3月改乡建镇,辖区不变,驻地响堂村。1996年3月,撤李兴庄乡并入响堂镇。镇政府驻响堂村。面积65.63平方千米,人口3.74万。辖51个村委会。

九百户镇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滦县中部,东连雷庄镇,南接唐山市古冶区,西临王店子镇,北与迁安市沙河驿镇接壤。镇政府驻地赵庄子村。该镇是1996年3月宜安乡和九百户乡合并组建的镇,全镇总面积85平方公里,9635户,33084人。辖32个行政村,有耕地56086亩。

茨榆坨镇(Ciyutuo Zhen)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2千米。面积69平方千米,人口2.55万人(2002年)。辖2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茨榆坨村。据传曾有汉辽阳四平寺之名。

❸ 滦县的介绍

滦县地现为唐山市下辖县。11988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沿海地区开放县。滦县地处河北省北部,滦河西岸,地处东经118°16′,北纬39°35′,西北距北京220千米,西南距天津136千米,西距唐山35千米,东距秦皇岛82千米。全县下辖滦河街道、古城街道、滦州镇、响嘡镇、东安各庄镇、雷庄镇、茨榆坨镇、榛子镇、杨柳庄镇、油榨镇、古马镇、小马庄镇、九百户镇、王店子镇共2个街道12个镇。截止到2010年,全镇常驻人口71.5万人。滦县古称滦州,殷商时期属黄洛城旧址,是孤竹国所在地,素有“关西第一州”之称,是河北省唯一一家集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和全国文明县城于一身的县级城市,被评为“中国滦河文化之乡”、“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城市”。

❹ 如何评价唐山这个城市

唐山正在转型,公共设施,绿化设施,正在大规模改造。比如南湖世园会之后的开平花海工程,火车站东广场提升改造工程,一街一景绿化提升工程,唐山更像是个旅游城市了。

❺ 河北省精神文明县都有哪些县

河北省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和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往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6个)

1.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石家庄市、秦皇岛市、邯郸市、正定县、迁安市

2.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往届全国文明城市

唐山市

第一届河北省文明城市、文明城区、文明县城名单

(已获“全国文明城市、县城”的不再列名)

一、文明城市

地级市:廊坊市、承德市、张家口市、保定市、邢台市

县级市:定州市、黄骅市、任丘市、平泉市、遵化市、霸州市、涿州市、高碑店市、泊头市、三河市

二、文明城区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唐山市古冶区、石家庄市鹿泉区、唐山市路北区、石家庄市新华区、石家庄市桥西区、石家庄市裕华区、石家庄市藁城区、唐山市曹妃甸区、唐山市路南区、唐山市丰润区、唐山市丰南区、石家庄市栾城区、秦皇岛市海港区、石家庄市长安区

三、文明县城

文安县、大厂回族自治县、乐亭县、滦南县、高邑县、唐县、滦县、安新县、永清县、固安县、滦平县、大城县、卢龙县、元氏县、临漳县、赞皇县、广平县、鸡泽县、容城县、涞水县、赵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海兴县、井陉县、雄县、成安县、魏县、涉县、曲周县、清河县

❻ 滦县以后的发展怎么样

会越来越好,投资到滦县,事事都好办。滦县的地理位置非常好,而且环境也没的说,被凭为国家级园林县城。

❼ 唐山30年来的变化 主要是城市建设方面的

我的家乡——唐山凤凰城

区号:0315
邮编:063000
位置: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与秦皇岛市接壤,西与北京、天津毗邻。
面积:13472平方公里
人口:706万
区划:下辖开平区、古冶区、路南区、路北区、丰润区、丰南区、遵化市、迁安市、迁西县、玉田县、滦县、滦南县、唐海县、乐亭县。

唐山市地处我国冀东平原,南临渤海,北依燕山,西与京津毗邻,东与秦皇岛接壤,辖20个县(市)区(2个县级市、6县、6区、4个开发区和1个工业区、1个管理区),总面积13472平方公里,总人口714.5万人。其中,市区面积3874平方公里,人口299万。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曾诞生过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煤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袋水泥和第一件卫生瓷,素有“北方煤都”和“北方瓷都”之称。1976年大地震将这座百年历史的工业重镇夷为一片废墟。震后的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唐山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进程中,把自然、人文、历史、现代的地域文化融入城市环境建设之中,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创建最佳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为目标,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环境立市”战略,强力推进以创“五城”(全国文明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国家环保模范城)为载体的环境建设,使全市人居、生态、市容、交通、设施、城乡、人文、社会等八大环境都得到较大改善,走出一条以环境建设促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环境改善的成功之路,连续四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去年被国家评为国家级园林城,国家卫生城、全国文明城、国家环保模范城的绝大多数指标已经达标,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三步走”工作目标,正在向确保今年通过国家卫生城验收,2005年获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称号,2007年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的目标迈进。(唐山抗震纪念碑)

一、人居环境
唐山是个震后崛起新型城市,市区共分六个区:路南、路北、开平、古冶、丰南、丰润。2005年城市化率达到45%,城域居民现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6.82平方米。1990年荣获联合国颁发的“人居荣誉奖”,成为中国首座获此殊荣的城市。近年来,唐山着力改善软硬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打造最适合居住和创业的城市。通过实施康居工程,一大批高标准新小区和市内村庄平改楼小区拔地而起,新颖别致,风格各异,提升了城市景观;大部分老小区实施绿、美、亮、净、硬的综合改造,得到进档升级,旧貌变新颜;广泛开展标准化示范小区创建活动,涌现出一大批文明社区、平安小区、绿色环保小区、文体示范小区、园林式小区、花园式小区,全市生活小区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和各项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人居环境大为改善。(丽景琴园小区)

二、生态环境
唐山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多年来在加快经济建设过程中十分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逐步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工业后生态恢复与改善之路。一是重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坚持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线,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总揽全局,强力实施污染企业搬迁改造计划,取缔市区内窑炉、锅炉等燃煤设施,强化对钢铁、电力、水泥、造纸、选矿、陶瓷等六大行业的深度治理,使气、水、声、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二是采煤下沉地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由于百年的开采和地表变化,造成东部998公顷、南部1391公顷大面积下沉,成为城市环境的“疤痕”。从1997年起,逐年加大投入,对采煤下沉区进行综合治理,使昔日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废弃地变成了环境整洁优美、具有森林风貌和水景风光的大型风景园区,成为“化腐朽为神奇”的典范,2003年荣获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和首届河北省“人居环境奖”。2004年,城市南部采沉区生态建设项目荣获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三是园林绿化工作成绩突出。完成了开滦、唐钢等40家大厂企的工业园区和270个重点单位的门前庭院绿化建设和改造任务,单位门前庭院绿化达标率达60%以上。截止2005年,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8496公顷,绿地率达到38.4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1平方米,达到国家园林城标准。城区园林绿化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2003年11月通过了国家园林城验收,并获得了在全国17个园林城市排位第四、地级市第一、工业城市第一、北方城市第一的好成绩。(大钊公园)

三、市容环境
近几年来,特别是通过2003年“非典”期间全市环境卫生突击综合整治活动,唐山市容市貌有了较大改善。对主干道两侧的建筑物进行外包装,完成了百余座楼房的“平改坡”任务;对市区主干道2400余家单位、3000余幢建筑实施了亮化工程,安装了各种射灯和霓虹灯图案;在市区主次干道、中心广场及城市出入口建成了大型艺术雕塑和几十座艺术雕塑小品,铺装了彩色便道板26万平方米,增强了城市的景观特色和现代化气息;对市区范围内各主次干道、小街小巷、生活小区、市场等部位的违章建筑进行了大面积清拆;加大了对市内村庄、城区出入口、外环道及其周边环境的治理力度,着重解决了垃圾围城围村问题,建立并完善了生活、建筑垃圾、白色垃圾管理制度,推行了垃圾处理收费政策,从源头上解决了垃圾乱堆乱倒、围城围村和白色污染等问题;取缔了市中心区“九纵九横”18条道路和外四区主干道临街店外经营加工、乱摆摊点和沿街非法洗车场,并对沿街广告牌匾进行了彻底整治,使广告牌匾各具特色,设计新颖,采取多种措施,基本根除各种小广告和乱贴乱画现象;加强了对市场的建设和管理,重点改造老市场,取缔了马路市场和自发市场,加强了市场规范化管理,整顿市场秩序,规范经营秩序,基本达到了市场内无私搭乱建,无无证照经营,无店外加工,无假冒伪劣商品,无市场外溢。

四、交通环境
我市以实施畅通环境为目标,加快“构建两大平台,实现三大目标”的实施步伐,形成了“O+X”型高速公路主骨架,“四纵四横”干线公路骨架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与干线的连通度、技术等级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至“十五”末,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7698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57.14公里(全省40.4公里)。京沈(唐山段)、唐津、唐港、西外环4条高速公路总长288公里,高速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2.12公里,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从市区15分钟即可进入连接全国高速公路网的环城高速路,到达周边各县(市)城的时间缩短到1小时左右。2005年,沿海高速公路、承唐高速公路南小营至唐山段的建设进展顺利,并基本完成了青林公路、丰碱连接线、112线遵化改线段等项目建设。投资扩建、翻新市区道路;设置了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出租车停车站,并对交通警示、标志等相关设施进行了完善;拥有公交车辆907台,公交营运线路52条;完成了北郊客运枢纽中心前期准备工作,使我市交通环境质量大幅度提高。(立交桥)

祝唐山的明天更美好!

五、设施环境
经过多年的大力投入和完善,我市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2004年的“三大兴市工程”,目前,机场迁建工程基本完成,机场新区规划设计全面展开,丰南、开平区与中心区连接工程已基本完工,会展中心及周边区域综合开发工程正在建设之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到2005年,先后建成5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48.9万吨,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位居全省首位和国内同类城市前列;丰润、古冶污水处理厂工程按计划正在建设;完成了缸窑垃圾焚烧厂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全市新建特种垃圾焚烧厂12个,新建垃圾转运站(中转站)103座,增加果皮箱3780个;按计划实施了三期供水工程和周边县(市)区的扩供水工程,市中心区中水回用工程完成年度计划任务,超额完成了雨、污水管网改造任务;完成了15个旧小区集中供热和燃气改造任务,目前,市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56.6%以上,燃气普及率达98%以上,自来水普及率100%,均居全国同等城市领先水平。(唐山污水处理厂)

六、未来发展
唐山今后的发展面临着良好机遇 , 以党十六大胜利召开为标志,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河北省委、省政府对唐山发展寄予厚望,要求唐山抢抓机遇,率先发展,努力走在河北最前列。我们决心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揽全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务实,充分发挥区位、资源、港口及海洋优势,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深入实施外向带动、科教兴市、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发展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朝着走在全省最前列目标加速前进。到 2007 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在 2000 年基础上翻一番,经济总量基本达到河北五分之一;到 2015 年实现第二个翻番;在河北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 2020 年在河北率先实现工业化,人均生产总值达到五万元人民币,并为进入现代化打好基础。 (唐山纪念碑广场)

❽ 滦南县古城历史谁知道

滦南县简介 “倴”字,在现代汉语里只有一个用途,即用于称呼滦南县人民政府驻地倴城。倴城,是历史上滦州四大镇之一,因历史悠久,经济繁荣,交通便利,文化发达,地理位置重要而久负盛名。

关于这座历史古城,清光绪年间重修的《永平府志》、《滦州志》均有如下记载:“倴城,在州(滦州,今滦县)南六十里,元将那颜倴盏屯粮处,今镇北遗址尚存。”《滦州志》闾芬沟考中还这样记载:“倴城为栖粮之所,渠帅那颜倴盏领之……城久圮,遗址尚存。城名倴者,以此为据。”1980年,滦南县人民银行基建时,在中大街与文化路交叉口西侧清理出一通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七月为保护古城遗址而立的“共遵明禁”石碑,其碑文称:“倴城,无城也。而以城名,且命名皆有所取。考倴之义,别无所据,忆昔有那颜倴盏者,元将也,岂此地之得名欤,抑得之传闻……”从上述记载来看,倴城是因元将倴盏曾在此地屯粮集草而得名。

经考证,“那颜”,是蒙古语,汉语译为“官人”,是蒙古贵族官员的称谓。“倴盏”,是元初有名的大将塔察儿,《元史》卷一一九有传,《金史》、《元史》均散见其人。生年不详,卒于1238年,蒙古许兀慎氏,博尔忽(成吉思汗母亲月伦氏的养子,当时号称四杰之一)的侄孙。自幼充成吉思汗宿卫,任火儿赤。占领金中都(今北京)后,任燕南大断事官。从元太宗攻金,下河东各州,破潼关,取陕州、洛阳等地,从围河中府。四年(1232年)围金汴京。又总帅各军围金哀宗于蔡州(今河南汝南)。次年,灭金。留军镇守抚中原。八年,破宋光、息州。同年,受赐五户丝户于平阳,又得息州军民三千户。后驻兵河东,分置营幕于闻喜县东镇南山下。十年攻寿州(今安徽凤台),死于军中。

倴盏为什么要在倴城屯粮集草呢?这个问题要从倴城的地理位置谈起。古代,受交通工具的限制,陆路交通十分落后,要解决大批物资的运输问题,必然要大力发展水上运输。倴城地处滦河下游,渤海岸边,地理位置优越,水上交通比较发达。据史籍记载: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析卢龙置马城县,以通水运。滦南县境内最早的马城县,就是为了加强水上运输管理而设置的,可见当时的水运是多么重要。

我国自古是北方粮食不足,要从南方调拨。唐代,就有一条南粮北调由海上转道滦河,然后疏散各地的运输路线。宋、金时代,两国之间连年战争,对峙局面十分严峻,南粮北调已不现实。金朝统治者为了解决军民的吃粮问题,必须从自己的大后方塞外各地运粮到京城,仍以滦河为运道,并将倴城做为栖粮之地。然而,滦河不与倴城相通,就人工开挖了一条运河闾芬沟,汇通滦河、溯河,与倴城北面的通津河相连。《滦州志�6�1闾芬沟考》中应有这样的记载:“此沟旧不通滦。缘金据河北,河以南皆宋地,河北漕粮不足供军食,乃因粮塞外,自板城撒河一带,汛舟滦河,输归金京,而以倴城为栖粮之所,渠帅那颜倴盏领之。然滦河过偏凉汀即逶迤东南入海,不与倴城相通,遂疏决闾芬沟为运道,引滦水汇青、溯两河达倴城……此则闾芬沟乃金之运河。”上述记载,就把倴盏要在倴城屯粮的道理讲得一清二楚了。俗话说,两国交兵,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倴盏总帅大军灭金攻宋,需要大量粮草,鉴于当时的交通状况和地理位置,倴城是非常理想的栖粮之地。

谈到倴城,自然要联系到古城。在今倴城镇北,通津河(亦称漩河,今称北河)南岸,巍然屹立着一座土城,高4.5~6.5米,城墙底宽20.6~25.8米,顶宽10~12.6米,南北长352.5米,东西宽368米,全城占地129720平方米。城墙用黄土夯成,内外无砖石,实体坚固,虽经千百年风雨剥蚀,依然如故,成为倴城的一道坚固的保护屏障。关于这座古城与倴城的关系,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南罗城,北古城,当中夹着个破倴城(如今破城变新城)”。对于古城,“共遵明禁”碑文这样记载:“此处居民先世皆聚族古城内,北有通津河,南有海城坞,设重兵防守,盖一时重镇也。厥后,民居渐南,距古城半里许,即今所谓倴城者,夫其名为城也,其沿古城旧址而名之欤,抑古城之即为倴城,因迁其名于民居之所,而旧城特别以古名之欤。”由此可知,古城原来就是倴城。居民原来都在古城内居住,由于人口繁衍,地方狭窄,就逐渐向南迁移到今倴城所在地,倴城的名字也带到了新居住地,原城便称“古城”了。

倴城虽得名于元代,但它的形成要早的多。从近几年的考古发现来看,古城内的地下遗存,多为秦汉以前的遗物。原来,在古城内,汉砖汉瓦残片遍地可见。1978年,在古城内北侧,发现战国时期燕国刀币数十枚。古城东北角,还发现很多汉代绳纹陶片和铜镞等。古城周围发现多处汉代古墓和遗址,如东距古城2公里有新立庄汉代古墓群;古城西千米内有滦南师范、石油库、粮食局3处汉墓;南距古城500米有西南街汉代古墓和陶井圈遗址。在这些古墓葬和遗址中,出土陶鸡、狗、猪、灶、瓮、扑满和汉半两、五铢钱等。
关于南罗城,虽没有文字可证,但其遗址确有很多商代以前的遗物,如夹砂红陶瓮片、陶鬲足、绳纹陶罐及汉砖汉瓦等。这些都说明,早在秦汉时期以前,倴城已形成聚落。

从更大一点的范围来看,西南距倴城3公里,有西张士坎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文物有鬲、陶钵、陶罐、石斧、野牛骨等;南距倴城12公里,有庄店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文物有石刀、石斧、石镰、骨刀、骨针等;北距倴城9公里,有小贾庄商代遗址,出土文物有商代陶尊、绳纹陶罐、三附耳陶罐、曲纹陶罐、陶鬲残片等。从这些文化遗址推断早在新石器时代,倴城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活、繁衍,创造人类文明史。然而,此时的地名已无从查考。

滦南县1946年建置,因位于滦县南部,故名滦南县。建县时间虽短,但境地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繁衍。
商汤王十八世纪,封墨胎氏于孤竹。
西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县地属燕,仍为孤竹国。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231年),县地属燕国。
秦始皇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王翦破燕,县地属秦。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县地属辽西郡。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立卢绾为燕王,县地入燕,属辽西郡海阳县。
东汉,县地仍为辽西郡海阳县。
三国时期,县地入魏,属辽西郡海阳县。
晋置平州,县地属辽西郡海阳县。
南北朝时期,东魏武定八年、北齐高洋天保元年(550年),新昌更名为卢龙,县地属卢龙。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析卢龙置马城县,属平州。治所在今滦南县东北部的马城村,遗址尚存。这是滦南县境内最早设置的县级建制。
辽天赞二年(923年),置滦州永安军,属平州。滦州之名始此,马城属之。

金天会元年(1123年)夏六月,张珏以平州降宋,改马城为安城。天会二年(1124年)夏六月,金陷平州,安城复名为马城。
元至元五年(1268年),省马城入滦州及乐亭,县地属永平路滦州。
明代(1368—1644年),滦州属京师省永平府。县地属滦州。
清代(1644—1911年),基本上沿袭了明代建置,将原京师省改为直隶省。县地属直隶省永平府滦州。
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后,县地属直隶省津海道滦县。民国17年(1928年)撤销津海道,改直隶省为河北省。

❾ 今天的滦县是古时的滦州吗

是的,今天的滦县就是古时候滦洲。

2018年9月26日,河北省滦县撤县建立滦州市。公元923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设滦州;公元1913年,中华民国政府改滦州为滦县,设州时间共990年;公元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设县时间共105年。

滦县古称滦州,殷商时期属黄洛城旧址,是孤竹国所在地,素有“关西第一州”之称,是河北省唯一一家集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和全国文明县城于一身的县级城市,被评为“中国滦河文化之乡”、“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城市”。

阅读全文

与滦县创造文明县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贵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29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
马鞍山中豪 浏览:929
tefl证书在哪里考 浏览:564
小陆离与成果 浏览:654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
马鞍山何兵 浏览:376
设计创作版权合作合同范本 浏览:482
省知识产权局侯社教 浏览: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