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创造心里学

创造心里学

发布时间:2021-07-28 05:46:24

A. 什么是创造心理学

当今现代心理学最有前途的一个领域是创造心理学。创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一般创造活动,特别是科学创造活动种的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以及创造群体的心理现象。

B. 如何培养创造力 心理学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创造力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它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它的主要成分是发散思维,即无定向、无约束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

那么,该如何培养创造力呢?

一、富有创造力的灵感只赋予那些勤于钻研的人

灵感的出现是在解决问题而又百思不得其解时,由于受到某种因素的启发,出现“顿悟”,使问题忽然迎刃而解。有人把灵感看成“天赐”,其实,“天才出于勤奋”。灵感是创造力的一个要素,而灵感的出现需要有深厚的知识功底。人们运用这些知识时,其中潜伏着的智力因素便又表现出来,可以解决更为广泛的问题。譬如,一块大石头挡住去路,有的人马上想到用撬棍把大石头搬走。在另一种场合,如汽车陷入泥土里,同样想到了撬棍,甚至由此发明了新式起重机。

二、创造力来自不懈地追求创新的欲望

没有很强的创造欲望,创造活动便不能进行。美国的电话发明家贝尔,少年时代智力表现平平,而且贪玩,但后来受到祖父的影响,唤起了强烈的求知欲,并对发明创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在少年时代便设计了一种比较轻快的水磨。这说明,创新的欲望与对创造的不懈追求是创造成功的重要条件。

三、顽强的意志是发挥创造力最宝贵的品格

在任何领域里,要想获得成功,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与拼搏精神是不可能的。歌德说过:“没有勇气一切都完了。”良好的意志品质不仅表现为坚持到底的顽强毅力,还表现在辨明方向、看清利弊之后的当机立断,能排除各种干扰,在挫折面前不回头,成绩面前不忘乎所以。”

四、虚心好学使创造力更丰盈

虚心好学,不断充实自己,才能超越自我的浅薄。你可根据自己设定的目标,准确地学习内容,能从所学的内容中推演出新观念,并在与别人交谈或日常生活中获得灵感和启发。

五、不拘泥于传统的观念,敢于标新立异

创造力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对原来框架的突破与发展,否则便不成其为创造。对大多数人来说,由于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很容易产生一种思想惰性,对他人超乎常规的想法和作法又往往多加指责。要想做出成绩,重要的是要有打破定势、标新立异的思想品格。

C. 创造心理学发展近况

心理科学分支学科之一。指研究人们在创造过程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以心理学为主体,综合了文化学、社会学、教育学、生理学等学科中有关人的创造力、创造性、创造过程、创造方法以及影响创造的各种因素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是研究创造性思惟的先驱,他写的《工具论》,创立了抽象思惟的科学即形式逻辑。法国哲学家笛卡尔(René Descartes,1596~1650年)、英国哲学家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年)、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年)等对科学思惟进行过探索,并有所建树。20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向创造心理(如思惟)研究提出了进一步的客观要求,现代心理学和脑科学的发展为这一研究进一步提供了科学基础。1941年,美国青年奥斯本在总结自己多次提出革新建议经验的基础上,出版了《思考方法》一书,提出了一项极有效的创造性思惟的方法──智力激励法,在全世界广为传播。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瑞士等国家相继成立了创造研究中心和基金会,创造心理学研究也随之发展成为一门专门研究领域。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竞相探索创造心理的奥秘,研究工作迅速开展并逐步深入,关于探讨创造、发现、发明心理过程的专著和论文大量涌现,提出了各种揭示创造心理过程的理论,如“联想创造理论”、“模仿理论”、“脑力冲击理论”、“阻塞理论”等等。当时,作为一门独立的系统的学科──创造心理学,还在形成和完善之中,主要还在20世纪40年代所划定的人格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内进行研究。以后,中外学者对创造性思惟潜心求索,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归纳起来,关于创造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和成果有:①创造性思惟的过程。其中包括美国心理学家沃勒斯提出的“准备-孕育-明朗-证实”创造四阶段论,得到了许多科学家和心理学家的肯定;奥斯本提出的“决定定向-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产生构思-酝酿-综合-证明”七阶段理论;中国生物学家杨红柯提出的“实践-归纳-理想-演绎”四阶段理论;中国学者提出的“定向-逼近-成型-引深”创造思惟四阶段公式。②创造思惟的方式。一般认为有集中性思惟和发散性思惟两种。③创造性思惟的智力结构。这里主要是指大脑的单项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判断力、想象力思考力等;还有思惟的复合能力,如综合思惟能力、实际创造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④创造性思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创造能力,包括创造性思惟和创造性想象,创造能力借助于联想、想象、直觉、灵感等实现突破性的创新成果;非智力因素,如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等,对创造活动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以上研究课题和成果已远远超越了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人们的创造行为受到智慧、动机、情绪、性格、家庭、学校与社会等因素的交互影响。至20世纪70年代, 创造心理学被公认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世界各国对它极为重视。

D. 创造心理学与创造力心理学是一个概念吗

创造心理学是打破常规心理形成全新的有生命力的心理过程。而创造力心理学是创造能力和创造水平提升的心理学。创造心理学包括创造力心理学。

E. 英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把创造思维分为哪几个阶段

华莱士创造性思维的“四阶段”理论
1.准备阶段
这是提出课题、搜集各种版材料、进行思考的权过程,也就是有意识地努力的时期。
2。 酝酿阶段
在第一阶段中,经有意识的努力而得到的东西大都是勉勉强强、比常识稍胜一筹的东西,不能有大作用。
3.启发阶段
这一阶段又称顿悟期或灵感期。这种“顿悟”,并不是本人有意识地努力得来的。它的出现,大都是在疲倦极了、一度休息之后,或者是正当转而注意别的事情、完全忘神的时候。
4.检验阶段
并非所有的问题解决都会以这种突然的强烈的经验而告终,这种经验也可能是和问题的错误解决伴随产生。所以,这种灵感的成果还必须经历一个仔细琢磨、具体加工和验证的过程。

F. 心理学中角色创造是什么意思

您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在心理学中角色创造是一种心理疗法,是由精神病学者莫雷诺提出的,是由来访者通过角色扮演来改变自己已有的行为或者是学习到的新行为,促进产生相应的认知改变。
谢谢,望采纳!

G. 什么是创造心理学

创新是一个抄民族进步的袭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
知识经济时代是发挥人们大脑创造潜能的伟大时代,21世纪是崭新的创造世纪,培养和训练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心理是新世纪创新的重要前提。

实际上这还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

H. 创造心理学研究方法有何意义

关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思考,一直支撑着心理学研究方法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完善。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心理学界普遍把心理学研究方法看作是进行心理学研究的技术或手段,而关于心理学研究方法本身价值的思考却不多。而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历史性怎样,文化性怎样,民族性怎样,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的思考 ,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都具有特别的意义。

I. 俞国良的<创造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

俞国良在1996年出版的来《创造自心理学》一书中,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提出创造型学生个性的主要特征:(1)兴趣广泛,对创造有强烈的好奇心;(2)目标专一,有毅力,这主要表现为坚持不懈地努力,为达到目的而百折不挠,敢于冒风险而标新立异;(3)独立性强,喜欢独立行事,有强烈的独立性要求;(4)自信心强,深信自己的作为是有价值的;(5)对创造充满热情,有高度的责任感,感情易冲动且精力旺盛;(6)一丝不苟,他们总是严峻地审视周围,孜孜不倦地探索未知世界。

J. 根据创造心理学的研究,谈谈如何培养学生

一、创复设有利于创造制性产生的环境。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 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1、发散思维训练。 2、推测与假设训练。 3、自我设计训练。 4、头脑风暴训练。

阅读全文

与创造心里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贵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29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
马鞍山中豪 浏览:929
tefl证书在哪里考 浏览:564
小陆离与成果 浏览:654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
马鞍山何兵 浏览:376
设计创作版权合作合同范本 浏览:482
省知识产权局侯社教 浏览: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