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洛书发明

洛书发明

发布时间:2021-07-28 05:13:51

Ⅰ 中国发明河图与洛书的填写方法比欧洲早多少年

中国发明河图与洛书的填写方法,比如说多少年比屋子早100年

Ⅱ 河图洛书是谁发明的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最早记录在《尚书》之中,其次在《易传》之中,诸子百家多有记述。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 一,河图之象 河图用十个黑白园点表示阴阳、五行、四象,其图为四方形。如下: 北方:一个白点在内,六个黑点在外,表示玄武星象,五行为水。 东方:三个白点在内,八个黑点在外,表示青龙星象,五行为木。 南方:二个黑点在内,七个白点在外,表示朱雀星象,五行为火。 西方:四个黑点在内,九个白点在外,表示白虎星象,五行为金。 中央:五个白点在内,十个黑点在外,表示时空奇点,五行为土。 (其中,单数为白点为阳,双数为黑点为阴。四象之中,每象各统领七个星宿,共28宿。)以上为《河图》。其中四象,按古人坐北朝南的方位为正位就是: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此乃风水象形之源也。 二,河图之数 1,天地之数:河图共有10个数,1,2,3,4,5,6,7,8,9,10。其中1,3,5,7,9,为阳,2、4、6、8、10,为阴。阳数相加为25,阴数相加得30,阴阳相加共为55数。所以古人说:"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即天地之数为55,"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即万物之数皆由天地之数化生而已。 2,万物生存之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所以一为水之生数,二为火之生数,三为木之生数,四为金之生数,五为土之生数。六为水之成数,七为火之成数,八为木之成数,九为金之成数,十为土之成数。万物有生数,当生之时方能生;万物有成数,能成之时方能成。所以,万物生存皆有其数也。 3,五行之数:五行之数即五行之生数,就是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也叫小衍之数。一、三、五、为阳数,其和为九,故九为阳极之数。二、四为阴数,其和为六,故六为阴之极数。阴阳之数合而为15数,故化为洛书则纵横皆15数,乃阴阳五行之数也。 4,大衍之数:大衍之数50即五行乘土之成数10;同时也是天地之数的用数。天地之数55,减去小衍之数5得大衍之数50,其中小衍为天地之体数,大衍为天地之用数。所谓"大衍之数50其用49",就是用大衍之数预测的占筮之法:以一为体,四十九为用,故其用四十又九。 5,天干交合之数:河图之数十,乃十天干之数也。交合之数为: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德。正是万物生存之数。所以甲己合为一、六共宗,乙庚合为二、七同道,丙辛合为三、八为朋,丁壬合为四、九为友,戊癸合为五、十同德。十天干经交合之后,化为天干交合之五行,将河图五行之体化为天干五行之用。 6,六甲纳音之数:天地之数55加上五行之数5,合化为60甲子五行纳音之数。十天干之阴阳五行与万物相交,同气相求,同声相应各发出12种声音,无声无音不计,按河图北、东、南、西、中成象五位五行共60纳音。乃天地五行声音之数也。 7, 河图洛书和二十八星宿,黄道十二宫对照图 河图洛书和二十八星宿有密切联系,和西方的黄道十二宫也是相同自然规律的不同表述: 河图洛书是《周易》的基础,虽然东西方文化有差异,但是天上的天体运动都是相同的
记得采纳啊

Ⅲ 九宫格是谁发明的

九宫格”是我国书法史上临帖写仿的一种界格,又叫“九方格”;另外也指一种手机键盘布局,是相对于全键盘而言。“九宫格”也是一种很受人们喜爱的游戏。
1 书法“九宫格”
“九宫格”是我国书法史上临帖写仿的一种界格,又叫“九方格”,即在纸上画出若干大方框,再于每个方框内分出九个小方格,以便对照法帖范字的笔画部位进行练字。
2 “九宫格”历史

九宫格相传为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所创制。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严谨峭劲
九宫格
[1],法度完备,是其晚年的得意之作,向来被学者赞誉为“正书第一”,仿习者甚多。为方便习字者练字,欧阳询根据汉字字形的特点,创制了“九宫格”的界格形式。九宫格,中间一小格称为“中宫”,上面三格称为“上三宫”,下面三格称为“下三宫”,左右两格分别称为“左宫”和“右宫”,用以在练字时对照碑帖的字形和点画安排适当的部位,或用作字体的缩小与放大。
至元代,书法家陈绎曾进一步发展了九宫结构。他在《翰林要诀》中说,为适应临字时点画疏密、各有停分、界画匀布的要求,改横竖三宫为横竖九宫,成九九八十一宫,这样更便于精确临摹。到了清朝,书法家蒋骥在其所著《读书法论》中,又根据汉字字体结构特点和形体的不同,删繁就简,变九宫格为四种形式:
一、把原九九八十一宫,横竖各去掉三宫,变为六六三十六宫。
二、把三十六宫的左、右两行十二宫去掉,成二十四宫,适宜书写长方体字;或把上、下两行十二宫去掉,亦成二十四宫,宜于习练扁平体字。
三、将三十六宫形变成双回字形,用以写方体字。
四、将三十六宫形变成田字形,并在上二宫从同一顶点各画条对角线,形成一个人字,用以书写盖似人字形的字。这样似乎还不简便,通过长期实践,后人又改进了两种简明实用的习字格:一为田字格,一为米字格。田字格是在方框中画一“十”字,分成四格,按此格习字,便于安排字的间架结构、重心和笔画的斜正疏密。米字格是在田字格的基础上再画两条对角线,形如米字,此种方格类同蛛网,习字时便于判断全字和各单笔的位置。
上述九宫格和变九宫格,今天初学字者仍然使用。不仅适于学习毛笔字,也适于学习硬笔书法。待到基本上掌握了字的点画、结构、气势等等,即可脱离“九宫格”等界格,纵笔自由驰骋了。
“九宫格”还指诗钟的分咏格。上下两句诗意绝不相类,而字面又紧密配对,内容与形式错杂交互,有如古之明堂九宫,故名。清莫友堂《平龙草堂诗话》卷四引清孙抎《余墨偶谈续集》:“分举不类两物,撰成二语,名九宫格。如走马灯对蟹菊云:‘投足火中犹善走,寄人篱下也横行’;‘夕阳门外探消息,寒食墦间乐倡随。’之类是也。名以九宫者,盖取其错杂交互之意。”
九宫格为数独的“前身”,最早起源于中国。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洛书,其特点较之现在的数独更为复杂,要求纵向、横向、斜向上的三个数字之和等于15,而非简单的九个数字不能重复。儒家典籍《易经》中的“九宫图”也源于此,故称“洛书九宫图”。而“九宫”之名也因《易经》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而保存、沿用至今。

Ⅳ 燧人氏的十大发明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这十项发明是什么

燧人氏是人类史的先驱,发明出人类史的十大发并且明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燧人氏生猝年不详,是三皇之首风,姓简称燧人,尊称燧皇燧明国人,几十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在现今的河南商丘一带钻木取火,华夏人工取火的第一发明者,并且教人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的文明,被人们奉为火祖,因此商丘被誉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有着中国火文化之乡称号,燧人氏死后就葬于商丘古城的偏向西南三里处的燧皇陵,记载中历史燧人氏是中华民族可以考证的第一位祖先。

一,十大发明中”钻木取火“于”天道“,”地道“

燧人氏的十大发明奠定了中华,关于”钻木取火“应该有很多人都知道,这一项发明就是在很早以前的燧人氏第一项发明,才有了今天火这种现象的出现,他的第二项发明是”天道“,在四万年前,燧人氏昆仑山立木观察星象祭天时,突然就发现了”天道“,随后他们深受启发,又有了”地道“,后来他们认为天地之德养育出来的万物应该去尊重他们,于是他们以风姓给人类命名,他们就开始了限制人的婚姻和交配上血液的关系,并且把人和兽做了严格的区分,这就是人类早期的伦理道德。

Ⅳ 洛书和河图是谁发明的有什么秘密在里面

伏羲时,一龙马背负河图由黄河而出,伏羲根据河图推演出了八卦,成为后来《
周易
》的来源。大禹时,又一神龟背负洛图自洛河而出,大禹根据洛图治理水患,划分九州。

Ⅵ 河图洛书到底是关于什么的学术

后面的两个画着圈圈点点的图,叫《河图》、《洛书》,它们就是麻将、象棋、围棋的祖师爷。麻将与象棋、围棋虽属小道,却都与这两个图有关系。
《河图》、《洛书》是属于中国学术思想神话部分的东西。旧传说大禹治水的时候,在工程方面发生很多困难,结果在黄河上游,从河中出来一匹马,古人将之神化称它为龙马。这龙马背上背了一个图案,图案上就是这些个圈圈点点,没有别的,因此这个图案就名叫《河图》,因为这个图案,产生了数学的方法,数学的观念。但古代的神话,和一般学说的说法两样,神话中说,大禹得了这个《河图》,就能骗使鬼神,把中国的水患治平了。稍后在洛水里出来一个乌龟,这乌龟的背上,有另一个由圈圈点点形成的图案,这个图案,名叫《洛书》。这两种图案合起来,就产生了中国数理的哲学和工程上应用的学说。这是我们传统的说法,后世一直到了唐宋以后,在学说上一般学者都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采取怀疑的态度。到了现代更加反古了,认为这两图毫无意义,可能是假托的神话。现代学者这种“毫无意义的认定”又有什么根据?亦说不出来,只是不相信这一套说法而已。

依我们所了解的,中国文化大概在春秋战国时候,是没有统一的。那时不但语言没有统一、文字没有统一、交通没有统一、经济没有统一,乃至各个地区的社会形态亦不统一。周朝的政府所谓的中央天子之治,分封诸侯,地方分治,并不统一。从秦汉以后统一的局面是另外一回事,我们研究历史,常以后代政治形态、社会形态看古人,这是很大的偏差。由于那时代没有统一,从孔子所保留的四书五经文化看起来,唐虞以上的历史,文字资料太难整理,所以有可靠文字为依据的时候,断自唐尧开始,整理出了《尚书》,根据这些资料,就了解尧、舜、禹三代文化区域不同。那时在黄河上游的北部,更早时期的黄帝,如有名的涿鹿之战,就是在河北的北部。那时的文化是在北方的,后来到了周朝的文化,差不多到了黄河以南,中国的文化是由北向南移,大的一面是由西北到东南,另外小的一面是由北到南,如江南的文化,是从晋朝以后才慢慢由北方推移过来。到了南宋的时代,江南文化便大盛。不但是中国,外国的文化也是一样,都是由北方起源,慢慢推移演变到南方来。中外历史上真能统治一代就兴盛起来的统治者,都是起于北方,而且很少出于都市,大多都来自乡间,这些对于研究哲学问题关系很大。
现在我们知道中国文化,最初是由黄河上游发展出来,显见《河图》、《洛书》这两个文化系统,发生在不同的地点,一个是在北方黄河的上游,一个是在南方,在黄河的南岸洛阳这一带。

从天文星象看《河图》

研究这两个图有什么意义?反对一派人的看法,认为这和小孩子画画的东西一样,是毫无道理的。可是,如果说它是毫无道理骗人的东西,可骗了几千年,而且都是第一流人物受骗,那么这种很高明的骗术亦值得研究了。现在我来假定,这是过去非常简化的天文图,那么它究竟指的是哪几个星座?我们知道天文分几种,现在分得更严格,譬如星象学,是属于天文的学问。星象又分两种,一种是讲天文的星座,另一种我定名为抽象的星象学。古今中外如埃及、印度、中国,尤其在大西洋一带的文化,乃至现在新发现南美一带所谓落后地区的星座文化,都属于抽象的星象学。抽象的星象学,是把天文的星象与人体的关系,连在一起研究,发展成看相、算命等等,都属于星象学——抽象的星象,所以过去的历史文化上,对看相算命的人,都称他们为“星象家”。这就说明看相算命的原理,必须要从星象来的。现在美国有一门星象学,也是新兴的学术,有七八个大学开了算命看相的课,正式研究全世界各国的看相算命方法,现在虽还没有构成学位的系统,但已网罗了各国懂这一套的人开始任教。那么我们提出来的《河图》、《洛书》,就是我们古代简化的、归纳性的星象图,这是我的假设。如果从这个方向去发掘,当可发掘出很多的道理,在我们《易经》的象数方面,把这一套归纳出来,说法可不同了,是非常玄妙的,可是这些玄妙的方法产生了很多东西。譬如《河图》下面的一个白点,叫作“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对方(上面)“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左边为“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右边为“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在中央为“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以前我们只知道如此背诵,到底什么道理则不知道。事实上研究哲学或者研究科学,问题大了。
举一个例子,全世界的文化,除了宗教以外,讲宇宙的开始,不外乎一派是唯心的,一派是唯物的。唯物思想认为地球的形成,宇宙的开始,第一个原素是水。后来的地质学家,完全站在科学物理的立场,认为地球的形成,最初在太空中如一团泥浆旋转,经过几百亿万年的不断旋转以后,渐渐凝结起来了,成为地球。在中国的哲学中、科学中,《易经》里则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同样的道理,水是第一个原素,等到形成了地球以后,所谓地六成之,这是中国思想。在春秋以前,讲究时间与空间,这又与西方不同,当时西方讲四方,印度讲十方为空间的方位。中国人在春秋以前讲六合,由庄子提出来,讲六合空间,包括东南西北四方和上下,了解了这些以后,就知道《河图》、《洛书》,不是随便乱说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并不是迷信的话,而是说宇宙形成的第一个原素是水,构成了地球以后,再有四方上下六合来形成,但这是从推论来的,还不是科学的。讲到中国的科学,多在过去道家的传统思想里,大家都知道牛顿发现了地心吸力以后,世界的科学有一个转变,爱因斯坦发明相对论以后,对于牛顿的定理又要推翻或修正,又产生了现代的文化,所以人可以到太空去,但牛顿的地心吸力的定理还存在。其实每一个星球的本身,都有它的吸力,所以各不相干,都在那里转,但问题在于太空中有这么许多星球,为什么不会相撞呢?舞台上表演特技,抛掷许多球不会碰撞,是因为时间、速度控制得好,位置摆得好,用力适当得好,可是太空的星球有谁在抛掷它们呢?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没有找到,全世界人类正在找,我们把这些资料汇集起来,再研究《河图》、《洛书》,就知道它们本身是有道理的。
为什么“地二生火,天七成之”?这图案下面两点是偶数,黑点表示是阴性的,阴的东西是构成物质以后,阳的是在没有构成物质以前,等于现代科学名词中的“能”,有作用,但是看不见的,以哲学而言能是抽象的,在这里的代号就是白点,是奇数的。地二生火,古代亦可解释为地下有火,所以有火山爆发,由地下生出火来,因此叫作“地二生火”,这种解释似是而非,是前一个时期的知识范围所能作的解释。事实上“地二生火”是说地球形成以后,它的转动摩擦,发生了电能,然后“天七成之”,这个是因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与北斗七星,所谓大熊星座有连带关系。我们中国讲天文地理,离不开北斗七星,古人认为这是皇帝的星座。我们不必看得那么神秘,这有另外一套道理,同中国的政治哲学思想、科学、天文,样样都有关联。

《洛书》与大禹治水

关于《洛书》的图案,传说是有一个乌龟从洛水里浮出来,背上有这个图案,我们的老祖宗大禹有了《河图》、《洛书》以后,启示了他的灵感,所以把中国的水患平定下来了。在我们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大禹的功劳最大,因他治水以后,中国九州才开始可以农业立国,一直传下来几千年,治水可以说是大禹一件划时代的工作。而他做这件工作的智慧,是由《河图》、《洛书》的启示而来的。这个《洛书》的图案,正好是一个乌龟壳的形状,图中的点点,古代有一首歌来叙述它说:“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头上是九,下面是一,左边是三,右边是七,这些都是阳数,白点子,占了四方。另外四个角,上面右角是两点左角是四点,如同在肩膀上,下面右角是六点,左角是八点,像两只足,为阴数,是黑点,五则居中,这是《洛书》的数字,《洛书》的数字摆法,是后天的用,《河图》的数理则是体。

不传之秘

这两个图的数字方位知道了以后,再把《洛书》数字的图案,套在文王后天八卦的图案上,于是我们前面讲过的:“一数坎兮二数坤,三震四巽数中分,五寄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的道理就看出来了。现在告诉大家,以前古人讲易数卜卦,不肯传人的秘诀,老实说那些传秘诀的人,自己对秘诀的道理都不清楚,只知道书上说的,书上为什么这样说,他就不知道了。问题在于八卦的起用,是用文王的后天八卦,用《洛书》图的数字,配上后天卦的方位,以用在占卜上,看对与不对,如此而已。有些人研究《易经》感到困难,就是因为被这些符号迷住了,尤其中国人过去的思想,研究了许多年发现了,却不肯教别人,否则他自己没得玩的了,所以只好瞒一手;这一瞒就完了,后人又要费好多心血去找出来,假如又瞒一手,几千年就如此退下去了。其实大可不必,我觉得这是一个科学的东西,科学上的最高原理,现代可以不用在算命、卜卦、看风水上,现在可以用到宇宙的法则上。学通《易经》后,多看看太空、理化方面的新学问,会发现很多新的东西,就可以知道我们老祖宗的文化伟大之处了。

Ⅶ 中国的河图,洛书从哪来

相传很久以前,洛阳北黄河边上的孟津,有一年从黄河里爬出了个大怪物。这个怪物异常庞大,一张嘴就吞下个活人,一打滚地里的庄稼全都遭秧。从此这里田地渐渐荒芜,百姓也吃尽苦头,无以谋生。

怪物闹的大家没有活路,只好找来了伏羲。羲皇听了大家的诉说后,忙带上宝剑,来到河边。那怪物原来是黄河中的龙马,看到羲皇挥舞宝剑站在面前,知道逃脱不掉,忙伏地告饶,乞求羲皇放它条生路,并承诺:“若放了我,定从黄河里拿件宝贝给您!”羲皇听到说:“我不要什么宝贝,只要你答应不再祸害百姓,我就放你。”

龙马答应潜入河中。几天后,它果然背负着一块玉版献给羲皇。伏羲一时也琢磨不出玉版上黑色小点和那些图案,只知它是黄河中的宝贝,便唤这块玉版为“河图”。

此后,羲皇同龙马结下深厚友情,伏羲经常去看龙马。一天,伏羲细看龙马身上的花纹,再琢磨河图上的图案,一下悟出了八卦图。据说,伏羲还曾将他的八卦知识写了本书叫《易经》,后经商周末年周文王的完善,变成了今日的(周易》,一直广为流传。

至于《洛书》,需从大禹治水说起。

有年夏天,大禹凿开了龙门,伊河在龙门南形成的湖水流入了洛河待湖水渐渐流浅时候,从湖底浮出一个足有磨盘大的乌龟。大禹的手下人见了,忙挥剑去砍,被大禹拦住了,大禹看这只龟对百姓也从没做过坏事,便把它放入洛河。

过了不久,有天,整个洛阳城都被大雾笼罩,大禹率领手下到洛河岸边察看水情。忽然,在大雾茫茫的洛河里升起了一束五彩宝光,随之,罩在空中的大雾也烟消云散。大禹仔细一看,那宝光升起的地方,浮出一只乌龟,那宝光也正是从乌龟背上的一块玉版放出来的。原来,当日的乌龟为抱答大禹,特将此玉版献上,拜称这块玉版为《洛书》。

在《洛书》上有65个红字,大禹一个也不认识。后来经过反复揣摸,整理出九个方面的内容,有历法、种植谷物,制定法令等。

后来,古人根据《洛书》的九章大法,整理出一本科学法典一《洪范篇》。这部书一直传至今日。

有趣的是,1987年安徽含山县陵家滩原始社会末期墓葬中出土距今5000年的玉片和玉龟,据专家考证,是无文字时代原始先民把天地、北辰、四维、四时、八方、八节、八卦和洛书之数融为一体的宇宙图式,也是原始的洛书和八卦图。出土的玉版、玉龟的年代,比大禹治水还早1000年左右。在今洛宁县长水一带“洛出书处”石牌二通。黄帝时,“仓颉随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泸洛讷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仓颉为黄帝史官。他依河图洛书造出一代象形文字,成为中国最早的计数文字、汉字。仓颉造字后遗址也在洛宁县西南30公里的兴华乡阳峪河东。

大致如此

Ⅷ 洛书河图是谁创作的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起源,有称中国文化为“河洛文化”。河图与洛书是两大“谜”,其源自哪里至今没有结论。

据古代传说,远古的伏羲时代,有一神奇的龙马背负着一张神秘的图,出现在孟水水面上,象征吉庆,后世称之为“河图”。在大禹治水的年代,又有一神龟背负着另一张神秘的图浮出洛水,呈祥显瑞,后世称之为“洛书”。伏羲氏由“河图”推演出八卦,称“先天伏羲八卦”;商未周初的周文王由“洛书”推演出另一种八卦顺序,及六十四卦,称“后天文王八卦”和六十四卦。《史记·自序》曰:“西伯囚基里,演周易”。《周易》源自于河图洛书。其实,河图与洛书分另是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地理方位图。这一宇宙图被中国风水学及其它古代科技广泛采用。

河图与五行及先天八卦

河图为先天本体宇宙图,或称广义宇宙图。河图中共有五十五个黑白点,代表“天地之数”五十五。其中白点为单数一、三、五、七、九,代表阳,又代表天,称为“天数”;黑点为双数二、四、六、八、十,代表阴,又代表地,称为“地数”。天数相加起来,是二十五;地数相加起来,是三十。天地之数相加共得五十五,因此称“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河图中还将一至五这五个数,称为“生数”;将六至十这五个数,称为“成数”。两者间有着相生相成的关系。而图中的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都有一奇、一偶两组数字搭配着。表示世间万物皆由阴阳化合而生成。或者是天生,地成之;或者是地生,天成之。

五个方位的规律见下图。

河图: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河图圆图与五方五行相配

天一地六为北一水 天三地八为东一木 天七地二为南一火 天九地四为西一金 天五地十为中一土

先天伏羲八卦图

说卦传: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先八卦对角数之和为九,这叫用九。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为先天数。

北方,是阳气始生之处,就配以生数一,成数六,叫作“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东方,是日出之
处,阳气渐长,就配以生数三,成数八,叫作“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南方,是阴气始生之处,就配以生数二,成数七,叫作“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西方,是日落之处,阴气渐增,就配以生数四,成数九,叫作“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中央,是中心地带,将生数五与成数十配置,叫作“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由河图推演出先天八卦图。

洛书与五行及后天八卦

洛书是后天宇宙图,或称狭义宇宙图。先天讲体(本体),后天讲用,先天卦是根本,后天卦是起用。洛书用一至九个数。其中单数(奇数)一、三、五、七、九为阳,象征天道;双数(偶数)二、四、六、八、为阴,象征地道。

洛书天道运行规律:阳气由北方始发,按顺时针向左旋转,经过东方渐增,到达南方后极盛,然后继续旋转到西方则逐渐减弱了。因此奇数“一”在北方,表示“一阳初生”,“三”在东方,表示“三阳开泰”;“九”在南方,表示“九阳极盛”;“七”在西方,表示“夕阳渐衰”。

洛书地道运行规律:阴气由西南角上发生,以偶数“二”表示,然后逆时针向东南方旋转;东南角上的偶数“四”,表示阴气至此逐渐增长;到了东北角上,阴气达到极盛,以偶数“八”表示;而地数“六”在西北角上,表示至此阴气逐渐消失。

“五”则居中央,是三天与二地之和的象征。

后天八卦由洛书推演而得。

洛书方图

洛书: 戴九履一, 左三右七, 二四为肩, 六八为足, 五居其腹, 洛书数也。

洛书圆图与五方五行相配

一、三、九、七叫“四正”, 代表“二至二分”, 即:北一冬至,南一夏至,东一春分,西一秋分,
二、四、八、六叫“四维”, 代表“四立”, 即:东北一立春,西南一立秋,东南一六夏,西北一立冬。

文王后天八卦图

说卦位: 帝出乎震。齐乎巽。 相见乎离。致役乎坤。 说言乎兑。战乎乾。 劳乎坎。成言乎艮。

后天卦对角数之和为十。这叫合十。双后五个指头,两个五合起来,叫做合十。中国人,印度人及天主教徒,均把两掌合拢来“行礼”,叫合十。也叫合适。合不合适?是后天之数,这个合适的道理就是从这里来的。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乾六、兑七、艮八、离九为后天数。

实用八卦图及九宫图

归纳上述理论,中国风水学形成了许多实用图表。现介绍最常用的三种:

1)实用八卦图 先天八卦主“生”,据说人的饮食、穿衣、生老病死、养殖种植、冶炼金属等等生态、生产方面的事情,可由先天八卦演算。后大八卦主“克”,据说人的祭祀、婚丧嫁娶等事务活动方面的情况,可由后天八卦演算,由八卦、五行、干支、八门及四象综合相配可得中国风水学实用八卦图。

中国风水学实用八卦图

2)实用九宫图 在中国风沙学中实用的还有一种图表叫“九宫图”。九宫图实际上是洛书及后天八卦的方格图,是为了排布方便、直观。

中国风水学实用九宫图

图中:
四正:为北、东、南、西,即:坎震离兑,也就是一、三、九、七。

四维:又叫四隅,为西南、西北、东北、东南,即:坤、乾、良、粪,也就是二、六、八、四。

中宫:为中央,五。

3)实用九宫八风图 在九宫图上加进一年节气和干支,就成为另一种中国风水学实用图——九宫八风图。

中国风水学实用九宫八风图

图中:甲胆乙肝丙小肠, 丁心戊胃己脾乡。 庚是大肠辛是肺, 壬是膀胱癸肾藏。

八卦气场通过五脏影响人体,这个事实可由人造的附加八卦场,即用磁铁或电磁铁,每三个一组按阴阳爻排成八个卦象,其次序取先天八卦之序,体验者在卦中面南坐北,当附加磁场转动时可得如下试验结果:
乾卦转向南时(正常卦位),肺凉脚热;
坤卦转向南时(反卦位),脾热脚凉;
高卦转向南时,心热肾凉;
坎卦转向南时,(即“水火既济”卦)肾热心凉;
兑卦转向南时,肺凉;
良卦转向南时,脾热;
震卦转向南时,肝热。

不难看出,在人造的附加八卦场中,人的脏腑感觉基本与相对应方位的属性相关联。①在实验中,除了磁铁模拟八卦气场以外,还可以用运气书符、书卦、书画、挂于墙壁的方法进行体验,这就是风水学中用符调场的方法,效果也很不错。

北京中山公园的五色土,把天下五色之土集中在一石台之上,不仅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权,而且是天地“全息”的模型。北大荒是含腐殖质高的黑土;南方广东广西等地则是含矿物质的红色土;东方山东、苏北的土是青色的,好像水泥色;西边是白色的,极淡的黄色,似牛奶;中央地河南、河北则黄色土。这五色对应着人体的内脏:肾黑、心赤、肝青、肺白、脾胃黄。

后天八卦在人体上也是相符的。中医的《黄帝内经》讲得很清楚。北为坎水,在人体为肾;南为离火,在人体为心;东为震,属木,在人体为肝;西为兑,属金,在人体为肺。中医讲肾主骨,技巧出焉。肾脏强骨骼必发达。北方人身高体健,出运动员。南为离火,为心,中医讲“心主神明”,即大脑聪明,思维敏捷。南方人作生意灵活、靠聪明漂洋过海,闯荡世界,世界上华人富翁多是南方人。西属肺金,中医讲“肺开窍于鼻”,所以鼻子大小可以断定肺功能。中国新疆人,乃至西方洋人的鼻子很发达。“肺又主悲”,西北的秦腔很是悲悲切切。东为肝木,肝主胆略,也主怒。东北、山东人胆子大,性格直爽。中国风水学上讲,气场随地理分布变化,人的身体和秉性是气场影响塑造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就是风水。

再看植物,南方热带有一种树——芒果树,一年四季结果,结出的果子四周颜色不同,南边果子熟了,显深黄色;东面果子是淡黄色的;西面是青的;北面果子很小,未成熟。这种树泄露了宇宙气场的分布规律,能量是从北逐渐增大的。通过这棵树也可看出八卦符号的由来。宇宙气场尽管人肉眼看不到,但它是按这个规律分布。白天黑夜、一年四季、人的一生兴衰,都是这个规律。它是天地人万古不变的规律。古人讲“物物一太极”,即无论事物大小都是一个太极,均在后天八卦的运转之中。

Ⅸ 洛书河图到底谁发明的别告诉我神龟带来的

一共有五中说法,有待考证,没人知道历史的真相 (1)伏羲“结绳为网以渔”说。

(2)黄帝“洛书鱼献”说。

(3)唐尧“灵龟”说。

(4)虞舜“黄龙负书”说。

(5)大禹《册府元龟*帝王部》、《尚书*洪范》说。

Ⅹ 河图洛书为什么会成为中华文明的起源

只有说是最重要的起源之一

对中华文明以及世界文明的贡献之大(河图洛书、八卦周易、释儒道三教、汉赋唐诗、少林功夫、四大发明、丝绸之路东起点等等,可谓数不胜数,仅四大发明,对全人类的贡献就极其巨大),中国、中华、华夏的概念均出自洛阳,洛阳既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起源 .

阅读全文

与洛书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贵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29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
马鞍山中豪 浏览:929
tefl证书在哪里考 浏览:564
小陆离与成果 浏览:654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
马鞍山何兵 浏览:376
设计创作版权合作合同范本 浏览:482
省知识产权局侯社教 浏览: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