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科技幻想画
科技幻想画(科幻画)是在一定的科学依据的基础上,对未来进行畅想,运用艺术手段,把自己的创造意图画出来的一种绘画形式。 科技幻想画具有三个特征,一是科学性,作品须有正确的科学依据和逻辑,二是想象力,即畅想创意的新颖程度,三是绘画水平,作品要注意画面的构图设计,色彩处理,绘画技巧。
研究背景
现今的初中美术教学存在着普遍的误区或过分局限于课本,没有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学生的视野非常狭窄;或过分集中在重复式机械式的技巧训练上,忽视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或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经常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中学美术教育尤其责无旁贷。因为美术教学被公认为是对创造力培养最具成效的课程之一。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撰写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所指出:“在创造艺术形式和美的感觉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美感经验,这种美感经验和科学经验是我们感知这个万古长青的世界的两条道路。如同清晰思考的能力一样,一个人的想象力也必须得到发展,因为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可以培养中学生的想象力与艺术表现力。
美术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学习造型的过程,更是诱发学生进行创造的过程。新课程改革着重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应尽可能采用多种美术材料和多种表现手法来诱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近几年来,我校尝试着在整个初中学段进行科幻画创作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研究目的
(一)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科学幻想画教学,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科技,展望未来生存空间的变化,未来资源的开发,未来星空的变化,未来交通工具的革新等等。还可以让学生用眼去寻找,用脑去探索相关科学知识,了解科技的过去、现在及未来的发展。
(二)通过科技与艺术的融会交流,培养学生的科技想象力和艺术的表现力;运用科学幻想画这个广阔的空间,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用科学幻想画这种表现手法去展现未来,让学生去探索与我们生活相关的事与物,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去设计、去构思并绘制一幅幅未来科学发展的美好画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B. 求几篇科技创新新点子,要发明设计或科幻画创意
七彩音乐试管
古代有编钟:由青铜铸成的打击乐器,可以演奏古今中外的各种乐曲,在世界音乐史上被专家称为“稀世珍宝”、“世界奇迹”。
现代有水乐:著名华裔作曲家、奥斯卡“最佳电影原创音乐”获得者谭盾首创,平地惊雷般的创新举动,律动不定的音效和独特的演奏形式。
七彩音乐试管有编钟的形式,水乐的新奇独特,让人感觉自然而又绝妙。
制作方法:
1.配制七色溶液:赤(硫氰化铁溶液)、橙(甲基橙溶液)、黄(氯化铁溶液)、绿(氯化铜溶液)、青(氯化铜溶液与橄榄汁混合液)、蓝(硫酸铜溶液)、紫(高锰酸钾溶液);
2.将上述七色溶液装入七支试管,调试溶液浓度与高度,击打依次发出唱门:1、2、3、4、5、6、7;
3.用合适的试管塞塞上并蜡封;
4.固定。
特色之处:
①编钟的形式,水乐的新奇独特,能奏出最原始、最真实却又感到的天籁。
②表演时既有艺术性又有观赏性。
③体现对音乐的追求,对化学的崇拜,对创新的信仰。
时尚焰色蜡烛
中国人使用蜡烛的历史很久远了,但大部分是用来照亮的,想象一下在自己的生日聚会上或班级的联欢会上,点燃一支支特别造型的彩色蜡烛,在一束束火苗上,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焰色:黄色(钠)、紫色(钾)、砖红色(钙)、紫红色(锂),你一定会感到,那才是你的至爱——时尚焰色蜡烛。
想不想自己设计并制作一款呢?制作工艺不复杂,爱动手的你一定能完成的。
制作材料:蜡、棉纱线、彩色蜡笔、氯化钠固体及饱和溶液、碳酸钾固体及饱和溶液、氯化钙固体及饱和溶液、氯化锂固体及饱和溶液、各种模型
制作方法:
1.取几根较粗的棉纱线,分别浸入饱和氯化钠溶液、饱和碳酸钾溶液、饱和氯化钙溶液、饱和氯化锂溶液中,浸泡约10分钟后,取出烘干。
2.找几个1.25升的纯净水瓶子,整齐地剪去盖子,把蜡削成碎屑放入其中。
3.将盛有碎蜡的纯净水瓶子放入约95℃的热水中,并搅拌瓶子中的蜡,使之全部熔化,然后往几个不同的瓶子中分别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碳酸钾固体、氯化钙固体、氯化锂固体。
4.准备好你如意的形状好看的容器(如装巧克力的心形框、装果冻的塑料),作为你制作焰色蜡烛的模型。
5.把溶化的蜡倒入模型中,当然啦,你要先在模型中放入相应的作蜡烛芯的棉线(加入固体氯化钠的液态蜡中配浸泡过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棉线,依此类推),不要加入太多的蜡。
6.等模型中的蜡冷却后,按照上面的方法将彩色蜡笔熔化,再把你喜爱颜色的已熔化的彩色蜡笔液倒入模型中。
7.整体冷却定型后,将模型又放入热水中,一会后取出其中的蜡烛,这样你最爱的时尚焰色蜡烛就制成了。
温馨提示:
1.铜的焰色为绿色,钡的焰色为黄绿色,虽然颜色悦目,但有毒,最好不要使用。
2.加入盐时尽可能不用硝酸盐,因为分解会产生有害气体。
C. 从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发明创造的角度,重点围绕节能、环保主题画一幅科普漫画或者科幻绘画。
日后一款智能机就能取代现在的电脑、平板、手机等,并且会和其他家电整合,即可以控制家里所有电器。你可以画一幅反应未来智能生活的画,在一个3D的投影里呈现所有家用电器的状态。
D. 创新大赛科幻画草稿如何画
你是说方法还是题材?我都给你吧: 是要图片的话: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fm=result&fr=&sf=1&fmq=1325574549988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BB%B7%B1%A3%BF%C6%BB%C3%BB%AD&s=0 是要题材的话:http://ajxx.xhe.sh.cn/cms/data/html/doc/2009-03/27/34503/ 要方法的话:少儿科普美术作品怎么进行创作?作为美术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参加科普美术活动?我自1994年起在区少科站参加此项工作,通过参加一系列的科普美术活动(包括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赛)从自己的角度阐述了一些观点与想法。
一、 少儿科普美术创作的重要性:训练青少年用绘画来表达科学技术是青少
年科技活动的任务之一。探索未知世界是科学活动的核心,青少年包括幼儿也不例外,这本身就是一种科学活动,而孩子们对于科学实践活动的创造最好表达手段之一就是:绘画,即科普美术的创作,这里包括科幻画的创作。
二、 科普美术创作前指导教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作品创思恰当,
符合年龄阶层;第二,创作方向明确,鼓励学生大胆创意;第三,要用童心来理解、看待青少年的科幻画创作。
三、 少儿科普美术作品的三大基本要素:第一,科学性,它包括三方面的因
素。首先是真实性,包括构思创意的真实及内容的真实,即唯物性。其次是准确性,即内容的准确性,包括一系列科学原理的运用。如何引导孩子们准确的掌握所描绘对象的科学依据及原理是创作的难点。第二,创意性,首先确定一个正确的创作意图,通过创意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选定恰当的题材与选题,科幻画首先应表现人类尚未发现及近期努力实现的科学创意和发明;第三,艺术性,它包括用各种绘画技巧与艺术造型,没有艺术性的作品,谈不上是科普美术,充其量只能算科技图纸。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由中国科协,国家教育部,科技部等十个部、委、办共同主办的一项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科幻画赛是其中主要的系列赛之一。我区少科站今年共组织全区30多所学校参与此项竞赛,经过区、市、全国层层选拔,共获得全国二等奖2名,市一等奖2名,市二等奖9名,其他等第奖若干。初次组队,成绩尚可,经验不少,特在此谈谈自己对于此项竞赛及相关科普美术活动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一、训练青少年用绘画来表达科学技术,是青少年科技活动的任之一。
我们生活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信息高速变幻,在物质生产中, 知识被当作思想工具;在科学生活中,获得知识也成为了主要目的。探索未知世界是科学活动的核心,青少年包括幼儿则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探索他们的未知事物,这本身就是一种科学活动,而孩子们对于科学实践创造的最好表达手段就是通过绘画的形式来表达,这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科普美术作品的创作。而作为科普美术作品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幻画更是成为世界各国青少年喜欢参加的一项有益的科普活动,它为少年儿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插上了科学想象的翅膀,对于活跃孩子们的身心,激发创作的灵感,培养创新思维,尝试手脑并用,以及倡导科学和艺术的融合与交流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历史上著名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画家达.芬奇,他同时就是一个科学发明家(轮胎、直升机的草图设计)。
当然在科普美术创作的同时,作为指导教师首先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作品创作的构思一定要恰当。适用于科幻创作的内容很多,创作的技法又各异,因此无论什么样的创意及技法对各阶段的青少年来说都要切合他们的知识水平,符合他们的已掌握的科技程度,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当然要求的程度可略高一些,以发掘他们的创造才能;第二,要相信青少年的创造力,指导教师在布置创作要求时,一定要方向明确,同时又不墨守陈规,鼓励他们为达到既定的画面效果,多方面、大胆地去设想,去创造,对于初稿设计的作品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中肯的分析,对于那些构思大胆,独辟蹊径的佳作更应当予以充分的肯定;第三,要用童心来看待青少年的科幻画创作,对于创作初期孩子们即兴完成的初稿作品,要求指导教师从青少年自身的角度出发,以纯真的童心去审视作品,因为初稿的作品中往往都凝结着青少年对科学领域的初步畅想和理解,对于那些极小的成功和点滴的创意都应予肯定和进一步的启发。
二、 科普美术作品创作的三大基本要素:
1、 科普美术作品的科学性
在科普美术作品的基本要求中,首先是作品的科学性,少儿科普美术作品也不例外。它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真实性,科普美术作品的内容无论是构思或创意都必须有一定的真实性,科普美术的生命在于真实,绝不能弄虚作假,无中生有。这里的真实性,实质就是唯物性,既同*****之类的伪科学划清界限,从这层意义上讲,科幻画的科学性应当是真实、可行的,这说明科幻画的幻想与假定应当基于科学的幻想和假定,同时幻想的假定与境界也必须体现出科学性,这样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才能使观摩者通过科学的形象和意境来揣摩未来的科技世界;第二,准确性,这里所提到的准确性既包括科普美术作品内容的准确性,也包括一系列科学原理运用的准确性,在科幻画的创作过程中因为要涉及许多许多方面科学幻想的内容,如何引导孩子们更准确的描绘对象的科学原理是少儿科幻画作品创作的难点之一。
在今年创新大赛科幻画赛中,我区闵行二中陈一炜同学的参赛作品《高空闪电收集器》,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翻阅了相关的科技书籍,在运用能量转换定律的基础上,大胆预测未来的人类如何通过科技手段发明科技产品,将雷雨天中的闪电能量收集起来,使得时常危急人类,造成物质和生命损伤的闪电变成造福于人的资源。此幅作品在第十七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画赛中获全国二等奖,市一等奖。
综上所述,对于未来的预测和科学幻想,是少儿科幻画的重要题材,而这种作品的基本依据应建立在准确的真实的科学基础上,伪科学的和不科学的幻想会使人误入歧途,历史上永动机的设想便是明例。
2、 儿科普美术作品的创意性
科幻画作为科普美术的一项重要形式,其实质就是在一定正确原理的基础上大胆的预测和发展新的科学内容,其本身就是一种创意的过程,那么如何正确的指导青少年选择作品的创意内容呢?我认为第一,要指导学生确立一个正确的创作意图。每一个写文章的人,都要自觉不自觉的回答问题:“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这就是作者的初步创意,因此作为指导教师必须首先树立这么一种观念:科幻画是由孩子们自己创作的,是为了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创意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追求科学的真知,反之则会陷入伪科学的泥渊,在今年的参赛作品,其中的一幅作品《瓶栽人》,作品由于在创作上背离了科学原理,违背了基本的伦理道德,受到了全国评审委员会的一致批评;第二,要指导学生选定恰当的题材和主题,作为科幻画它首先应表现人类尚未实现包括近期正在努力实现的一些科学创造和科技发明,应具有新颖性;其次应具有一种针对性,对于现实生活中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通过孩子们正确的创意加以解决,这是科幻画创作的关键,例如,在新的世纪,环境保护急需引起社会的重视,今天的青少年长大后都要面临许许多多更严重、更能威胁到人类的环境问题,选取这方面的题材自然会增加作品的创意空间,在今年的创新大赛中,获奖作品基本上集中在环保题材上就是一个明例,我区碧江小学陈运华同学设计的《太空垃圾收集器》,则把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原理引向了最深的、最远的层次。当然在题材的选择过程中还应进一步挖掘孩子们的童趣,并通过孩子们丰富的创意性的联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出现创造性的效果。《太空垃圾收集站》据说原思路是教师所定,但小作者能主动发挥自己热爱航天及其相关科技产品的特点,通过丰富的遐想于与大胆的创意设计出了这艘结构清晰、功能明确的太空清洁船。这幅画同时获得第十七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画赛全国二等奖,市一等奖。
3、少儿科普美术作品的艺术性
少儿科普美术作品是运用艺术的形式来表现科学技术的内容,它包含着科普美术作品应是运用造型艺术来表现科技作品,并运用色彩、明暗、线条、构图等技巧,通过美术手法(包括绘画、雕塑)来表现科学技术的形象,科幻画也一样……,没有艺术性的作品就谈不上是科普美术作品,充其量只能算作科技图纸。前苏联科普作家伊林说:“科学和艺术是同时起跑的”科普美术的艺术性就是要求我们运用艺术创作的规律去表现科学技术的美,去体现人类从事科技活动的美,这就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艺术性强的科普美术作品能给青少年以美的熏陶,美的感受,并进一步体现了科学技术的内在的美。
以上是我近八年来从事少儿科普美术创作工作以及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画赛后逐步积累的一些经验和感受,不足之处望指正。
E. 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画,JI 急用,赶紧帮忙画一幅吧!!!!!
我也参加的!我只能给你个建议:画目前没的科技发明!如太阳能汽车等!
F. 给我一个高一科技小发明,只要创新,实用的就行,不要网上搜的,画一个草图,答得好给采纳
去下面网站找
参考
G. 科技创意小发明制作方法
4、自制手电筒
具体制作方法是:将一只废易拉罐(如露露饮料罐)起掉一头盖子,另一头用圆头榔头敲凹。用厚瓦楞纸板卷起两节一号电池,电池正极朝上、负极朝下装入罐中。找一个合适的塑料盖(如神奇大大卷的盒盖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饮料罐上),在盒盖中央挖一个圆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灯泡插紧为宜。将灯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寻线两端剥去线皮,一端绕在灯座上,另一端从塑料盖侧面扎一个小孔穿出。将塑料盖盖在易拉罐上。检查一下,灯泡、电池是不是紧密接触。到这里一次性手电筒就做好了。使用时,用大拇指把从侧壁穿出的导线按在从拉罐无油漆的焊缝上,手电筒就会发光,大拇指离开导线跳起,手电筒就灭了,使用非常方便
一个小风扇,只需要一个小马达,两节5号电池,还有一些短导线,一个实心的塑料泡沫,一把剪刀,一些硬纸片!
首先把实心泡沫掏空,用导线连接好小马达,塞入泡沫里(要保持小马达的转子轴漏出泡沫),在把导线连到电池上,也塞如泡沫内,用剪刀把小纸片剪成行,套在小马达的转子轴上即可!
说发明制作。
一个小风扇,只需要一个小马达,两节5号电池,还有一些短导线,一个实心的塑料泡沫,一把剪刀,一些硬纸片!
首先把实心泡沫掏空,用导线连接好小马达,塞入泡沫里(要保持小马达的转子轴漏出泡沫),在把导线连到电池上,也塞如泡沫内,用剪刀把小纸片剪成行,套在小马达的转子轴上即可!
这个自动浇水器的结构如右下图,由小水箱、弯折的粗软管、医用输液软管及滑轮装置(可用废弃的吊瓶输液用的软管等制成)等组成。其中输液软管与水龙头相连接(水龙头水可适当调小些),水流速度由滑轮装置来控制,软管的另一端连接一个较小的储水箱(也可由塑料瓶等改制而成),储水箱上端留一个穿输液软管的小孔,其余部分密封,水箱底部有一个较大的洞,其余部分也密封,一根较粗的软管从此洞穿入,在水箱中弯折。
原理及使用方法:把此装置悬挂在需要浇水的花上,水龙头中流出的水通过输液软管滴入下面的小水箱(水流量可控制),当下面小水箱中的水淹没从底部伸入的弯折的软管时,小水箱中的水因为虹吸现象就被全部抽出,从而给花自动浇水一次,如此循环不断。每次的浇水量和浇水频率可由输液软管上的滑轮装置和小水箱的大小来共同控制。如果通过滑轮装置调整好软管中水滴的速度,并选择好水箱的大小,不仅可以实现自动浇水,还可实现定时浇水(如在早晨或傍晚为花浇水)。
优点及创新点:经实验,这个自动浇水器效果好,结构简单,成本极其低廉,实用性强,人人均可自制完成,可实现自动浇水和定时浇水,不仅为养花人解决了出门没人浇花的难题,而且还可废物再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
备注:如果家中水龙头离花盆位置远,可采取一个办法予以解决:即增加一个可密封大水箱,把与水龙头相连的软管改为与大水箱相连,这样当外出时,只要向大水箱中加足量的水,就可实现自动为花浇水的目的。
H. 科学小发明制作方法
自制香皂纸
制作材料和工具:
吸湿性较好的白纸,小块香皂,一支毛笔和一次性饮料罐。
制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后放在罐里,盛上适量的水后把杯子放在炉上加热,等香皂融化,将白纸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张张涂透皂液,再取出阴干就成了香皂纸。